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墙的施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库工程 除险 加固 施工方法

某水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上游控制流域面积85km2,水库总库容2430万m3,兴利库容1400万m3,死库容90万m3,是集防洪、城乡工农业用水等于一身的一座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主要包括主坝、溢洪道、南北放水洞及电站等工程。本次除险加固工程内容包括:主坝加固工程、副坝新建工程、新建溢洪闸工程、南北放水洞加固工程等。下面谈谈具体的施工方法。

1、施工方案

根据平衡与调配方案,综合考虑各种机械的性能特点以及现场的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和运距等,确定施工方案如下:

(1)主坝砂壳及心墙翻压

主坝上游翻压在0+000~0+810坝段,共需开挖原砂壳料8.39万m3,砂壳料填筑除采用原砂壳料外,所缺填筑料采用溢洪道开挖石碴填筑,共需石方0.96万m3,折填筑方1.26万m3。

砂壳开挖计划分两段进行。第一段挖方范围为底部与上游开挖线为设计轮廓线,上游开挖线按1∶1边坡控制,施工中注意加强监测,如发生塌坡现象应及时处理,防止事故。采用1.0立方米反铲挖掘机配自卸车将第一段挖方土运至翻压段两侧上游坡脚外临时堆存。剩余开挖方为第二段挖方。

第一段挖方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直接利用第二段挖方进行填筑,采用1.0立方米反铲挖掘机挖土填筑工作面,随着砂壳翻压的进行,再采用挖掘机配自卸车将第一段开挖堆存方运至坝顶。运至坝顶的砂壳料采用挖掘机配推土机推运至上游坡工作面。

心墙翻压共需开挖土方2.48万m3,其中2.41万m3筑于主坝下游坡面,剩余690m3用于副坝砂壳填筑。心墙填筑所需粘土全部取自粘土料场。

本工程砂壳压实选用13吨振动碾,心墙采用拖拉机压实。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要求施工。

(2)副坝填筑

副坝填筑共需土石方6818m3,因下游坝坡表层有种植草皮要求,所以在表层50cm厚的部分使用主坝心墙翻压开挖土方,其他填筑料采用溢洪道开挖石方。填筑前先进行坝基清理,采用推土机推运至下游坝脚外,整平堆放。施工时直接采用自卸车运至工作面填筑,并用推土机推平。填筑料采用13吨振动碾压实。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要求施工。

(3)石方开挖

本工程石方开挖包括副坝齿槽风化岩石开挖、放水洞消力池石方开挖、场区石方开挖、溢洪道各段石方开挖,共计22.95万m3。为防止爆破对基岩的破坏,在主坝附近和开挖基岩面以上0.5米范围内采用保护层石方爆破,控制一次装药量。施工中严格控制超挖量,闸室段的石方开挖应严格控制,不允许欠挖。其他段石方开挖采用一般石方开挖方式施工,但也应控制一次装药量。开挖后的石碴采用1立方米挖掘机配8吨自卸车分别运至上游坝脚压重、副坝填筑等指定地点。遵照《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执行。

(4)砌石与砼拆除

主坝上游护坡石采用人工拆除,拆除料在上游坝坡前临时堆存,由推土机推至上游坝脚压重。浆砌石与砼拆除采用人工或电锤拆除,拆除后用拖拉机运输至主坝下游堆存。

(5)其他土方开挖

坝顶防浪墙基础、坝后排水沟基槽及其他齿墙土方开挖,均采用人工挖土,人工回填夯实,剩余土方,就近整平。

2、砌石工程

砌石工程采用人工施工,水泥砂浆采用灰浆搅拌机拌制,人工胶轮车运输至工作面。进场后的石料,采用人工选修后搬运就位。砌石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3、帷幕灌浆工程

本工程帷幕灌浆在主坝、副坝和溢洪道,主坝0+000~0+220段为基岩,其单位吸水率为43.5~113.2Lu,主坝0+220~0+480段单位吸水率为7.89Lu,副坝及溢洪道单位吸水率为14.91~29.5Lu。由于本工程灌浆量较大,灌浆范围内岩层分布比较复杂,为合理确定灌浆压力、灌浆材料,浆液稠度以及压力与浆液变换的关系等技术参数,应根据灌浆区不同的地质条件,在实际灌浆区域进行灌浆实验。灌浆试验应按逐渐加密的程度进行实施,其施工方法应与准备采用的施工方法大致相同。

本灌浆工程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段钻孔灌浆方法进行施工。段与段之间,一般可不待凝,但孔口段、破碎带、吃浆量特大和孔内有涌水的孔段,宜适当待凝。灌浆分段长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表层第一段(混凝土与基岩接触段)不宜大于2.0米,以下各段一般宜采用5.0米,在特大吃浆处应适当缩短灌浆段,吃浆量很小的地段可适当加长。

灌浆工程施工工序如下:钻孔冲孔压水试验灌浆灌浆结束封孔。

灌浆孔采用150型地质钻机钻孔,钻机采用轨道固定。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如注入率小于1 L/min后,继续灌浆60分钟后即可结束灌浆。全孔灌浆结束后,应再用最稠一级浆液,按10~15米的段长作一次自下而上的复灌,待水泥浆干硬后,对未被填满部分排除孔内积水后,再直接用硬性水泥砂浆封堵。坝体段则采用粘土球封堵。帷幕灌浆施工应严格遵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技术规范(DL/T5148-2001)》。

4、灌注桩工程

本工程灌注桩位于溢洪道挑流坎后冲坑处,总长382.4米,所穿过地层主要为基岩层,采用回旋钻钻孔,泥浆固壁。砼拌制采用0.4立方米砼搅拌机,水下导管法浇筑砼,导管下端埋入砼中2~3米,最小不得少于1米,砼浇筑过程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构筑钻机平台和桩位放样钻机就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安装导管溜槽等浇筑砼养护。

其中桩位放样、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筑砼等为关键工序,施工中可参照《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80)执行。

5、砼工程

本次加固工程共计浇筑砼10146立方米,分属于主坝、新建溢洪闸、南北放水洞改造等工程。砼浇筑方量较少的可就近设置砼拌制系统。根据各单项建筑物工程砼浇筑强度和施工条件,确定采用移动式Js500型砼搅拌机拌制砼,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和各建筑物不同的部位,砼运输采用胶轮车直接运输和胶轮车水平运输卷扬机垂直运输两种方案入仓。入仓后的砼分别采用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6、金属结构制作安装

本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内容包括溢洪闸工程改造、南北放水洞改造工程。金属结构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制造和安装。闸门埋件采用二期砼固定。所有闸门加工完成后均可整扇或分节运输至施工现场,由汽车式起重机结合安装就位的启闭设备吊装就位。启闭机的组装,工作宜在生产厂内进行,经组装的部件运至安装现场后,由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就位,然后再进行整机组装。闸门、拦污栅及埋件的除锈、喷锌、刷漆等防腐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应作全程试运行三次。

压力钢管位于放水洞洞身内,为洞内埋管。运达现场的钢管由起重机吊运至放水洞洞口,由安装于放水洞出口的卷扬机牵引滑移就位。其安装工序如下:安装准备测量检查固定管节对装环缝焊接探伤检查除锈加固防腐油漆滑移就位竣工试压验收。钢管外侧预埋灌浆管,待安装就位后进行充填灌浆。

参考文献: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防渗墙;监理;混凝土;专业技术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diaphragm wall in China has made dramatic progress, by the original impact or rotary drill rig with pile formed after continuous wall construction method, into nowadays more advanced into the wall construction methods: hydraulic grab for the leading machinery. At the same time, the key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everal major factors and guarantee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more than technical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underground cut-off wall of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iaphragm wall; Supervision; Concret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工程建筑物是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的,工程能否安全有效地运行是由建筑质量的优劣决定的,也是成为放心工程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中地下建筑物出现渗漏的现象普遍存在,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甚至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构成威胁。因而对地下工程建筑物的抗渗要求非常高,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也是必须的。

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手段:

建立完善的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系统监理单位依据项目的规模、标准、工作内容及客观实际情况组建项目监理部、配备监理工程师等人员。监理部实行质量分级负责制,设总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制定了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各级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较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将质量控制责任到人,各尽其责,使监理质量控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承包商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在项目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就督促承包商根据工程质量要求,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不允许其开工。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要严格实行“三检制”,承包商完成每道工序并通过“三检”后,必须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认证、质量评定,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针对施工单位基层施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质量意识不强这一现实,督促项目部建立了质量奖惩制度,实现了分班组、分工序专人负责,进一步完善了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内部的质量控制和质量验证,增强了可操作性,在施工现场可看到写有工序质量负责人的标牌,时时提醒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事前质量预控(1)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防渗墙设计文件;《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2)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验收。(3)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4)工程所用原料材的质量控制:用于防渗墙施工的水泥、减水剂等原材料必须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单,且按要求进行抽检。中间产品砂石骨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5)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布置、施工措施、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人员结构的组成、进度计划等,监理工程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报业主审定批复,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是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之一。

实现施工过程巡视监控根据防渗墙工程的施工特点,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对一些重要工序、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旁站监理,如见基面的鉴定、混凝土浇筑等,项目监理与施工单位同步,现场巡视主要是对施工中的资源配置、施工方法和各项施工技术活动的质量、工艺流程进行监督、检查、记录,着重检查以下各工序的质量:导管连结的密封性,导管下置的位置及间距,混凝土出口温度,预埋灌浆管下设位置、长度,开盘后导管的埋深,混凝土上升速度,墙体材料的坍落度、扩散度等。

工序质量抽样检查、检测当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有工艺式质量问题时,及时要求施工方采取相应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防渗墙施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质,土木,机械,电子等多学科综合运用技术手段,需要在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但可以概括为:材料,设备,技术,环境与人。凡是为建筑项目所需进入施工现场并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实际消耗掉的原材料都属于“材料”的范围,这些都是影响建筑产品质量的内在因素。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应用到的各类机具设备能分成两种:一种是固定资产,另一种是低值易耗类。例如:土(石)方施工机械、桩工机械、起重吊装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灰)拌和输送机械等属于资产类;而胶轮车、模板支撑、架手脚具、度衡量具等则属于低值易耗类。外部环境与保证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凡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部人员,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工程质量。只有保证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其关键在于保证参与人员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素质、质量意识、责任心和敬业爱岗、专业技术水平等。工程施工质量要靠人去创造,只有高素质的人及其高水平的工作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

防渗墙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1 事前主动控制是施工企业未进场开工前要做好的工作。根据工程规模、性质、等级和特点,选择施工质量信誉好,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含分包企业)。要严格考察其法律资格、技术能力,如施工经验、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条件、财务运行状况等。经过筛选后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和批准确定施工企业,把好施工企业的准入关,并按规定选择好工程监理单位,全部实行合同管理。适时按规定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衔接和协调好有关具体工作事项,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指不可预见的)对工期影响后的处理方法,不应盲目追求完工期限。了解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关于管理专业配套、人员数量、资格与其承担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中途尽量不要更换,使其相对稳定,增强责任和周全考虑质量方面的问题。严格审查、确定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划分的单位、分部、单元工程项目。完善其质量检验、测试、计量和措施。确定违规的整改期限和造成不同档次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罚措施。2 事中检查是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施工的规范检查。严格检查施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各种机具设备、人员组合、项目经理、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按时到位、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所有机械设备、原材料、构件的品级质量。对主要且用量较大的要采用定点供货方法,以求质量的稳定性。对照水利行业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强化工序控制检查,做到认真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在本道工序实施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图形的平面几何尺寸、轴线、纵向的高程、拱度、垂度、钢筋的规程、数量、布置、模板支撑的变形和位移,要善于发现质量波动、变异或事故征兆,及时调整处理。3 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判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认证。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的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验收。

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中,做到施工管理规范、详细的基础上,防渗墙的质量在技术上采取以下措施。1 成墙质量控制。2 弱风化面鉴定质量控制。3清孔质量。4通过优选级配,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结论:

总之,地下防渗墙工程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结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外表美观大方。

参考文献

[1]陶景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M].北京:水电出版社,1988.

[2]高钟璞.大坝基础防渗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深基坑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建造以及工业领域中,在城市的深基坑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周围的建筑物的安全性,确保周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但是现代的深基坑的支护结构通常是临时性的结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设部门的经济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这种临时性的支护结构并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一旦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给社会、企业、员工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现代建筑的当务之急就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并对建筑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施工,确保企业、社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对建筑深基坑工程的了解及其概念

1、深基坑工程发展现状

深基坑工程是近十余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中伴随着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大型市政地下设施和工业、文化、地下设施的兴建,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也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进而凸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技术难题。

2、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法

深基坑开挖通常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相应的施工方法选择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较好,而且周围环境允许基坑开挖,那么在进行第一和第二层土方开挖时们可以选择坡道出土的方法。因为这种情况下,坡道可以承受的压力较大,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方便施工,而且对周围建筑的影响较小,这种方法的施工过程也比较容易进行控制。当进行深基坑第三和第四层土方开挖时,除了利用坡道出土外,还应该在栈桥上布置一台挖土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坑的出土距离,同时对于基坑的放坡施工及保持土质的稳定性都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栈桥可以设计在H/3- 4 区域内。 对于基坑狭小、周边环境复杂,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时要做好合理衔接。以土钉墙施工为例,一般采用土钉墙分层施工,依次循环至基坑底。即基坑开挖一定深度后,进行土钉墙施工,然后进行下一

层的开挖。

3、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建筑的基坑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升高,基坑不断增大加深。建筑基坑的大小以及形状都会对相应的开挖和支护系统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基坑开挖的面积越大,相应的开挖及支护系统要求就越高,施工的技术难度也相应的增大。深基坑工程涉及到土质系统稳定、周边和本体变形、渗流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是一项包含地质处理、结构形式、降排工程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其施工技术与控制方案应综合整体制定。

二、建筑工程领域的深基坑的支护技术类型

建筑领域的深基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常见的支护技术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深基坑的钢板桩的支护结构。这种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支护的设计方法,而且投资比较低。这种设计方法通常用于软地层。

(2)地下连续墙的设计。这种墙体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建筑的刚度,提高整个建筑的防渗性。这种设计结构通常情况下用于软粘土以及沙土等各种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施工环境中。

(3)柱列式的灌注桩的排桩支护的建筑设计。这种支护技术的设计方式主要分为疏排设计和密排设计两种形式。这种支护的设计在桩顶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浇注相对比较大的截面的钢筋,并且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梁帽连接的可靠性。为了防止地下水及其杂质在空隙内流入深基坑内,在建筑过程中应该使用高压注浆的操作方法。

除此之外,在建筑的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中还有土钉墙支护、锚杆喷射支护、锚索支护、桩锚支护、锚板墙支护、水泥土桩的深层搅拌支护等各种不同的施工技术。

三、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所以,建筑业在深基坑的设计中有很多要求:

(1)深基坑的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的稳定以及变形的建筑要求,即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的状态两种。

(2)深基坑的设计应该保证极限状态满足足够的安全系数,切实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深基坑的设计应该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控制的变形范围。

(4)深基坑的设计应该依据周围的环境做出适当的水平位移,确保建筑的观测性好,同时也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此外,在深基坑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他细节方面的问题,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四、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1、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尽快的按设计回筑好结构,建立永久的平衡。结构回筑要快,尤其是底板和底板前的垫层。端头井面积较大垫层可分为几块,结构施工段的垫层也可分成几小段;大于2 0 0 m2以上胡基底不能置留一天以上。尤其是遇大雨,垫层可挖一块(段)浇注―块(段),但必须对应着支撑的位置筑垫层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应在垫层混凝土完后的 5 ~7 天内浇注,总之浇注垫层和底板要越快越好。

2、按设计要求每周进行检测

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的要求每周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要上午测,下午就送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加密测试的《快报》测后 2 小时内必送交。每周要做周分析,在例会上讲评,并将分析报告在周一送项管部一份。当监测出现报警值,监理要组织分析,提出对策意见。

3、认真做好施工前准备

做好施工准备。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一般包括技术、施工方案、施工器械及人员以及施工预案等准备过程。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周边建筑物以及市政设施的分布等情况,然后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绘制,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4、做好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施工控制

深基坑工程事前控制十分重要,工程开工前,在详细研究施工图纸、充分调查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把重点放到结合地质报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定的专项施工方案上,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顺利组织施工最基本的前提分。部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及成品保护,要对每一道工序严格检查,及时开展旁站监督,坚决杜绝盲目施工。严格按照深基坑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加强已施工完成桩墙的保护,防止不必要的扰动或破坏。

建筑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深基坑工程的特点、现状、作出正确的技术探讨,才能够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有序可控,保证本体项目及周边建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 顾爱忠.论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科技风,2010.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字】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承重墙;加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兴建于80年代和90年代的多层砌体建筑,由于设计年代的原因,很多已不满足现有的使用要求,业主对其进行改造的要求也很强烈。在需要改变使用功能时,原有的开间布置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推倒重建又不可能,需要对现存的砖混结构建筑进行改造。建筑物的改造加固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砖混承重结构其本身特有的传力特性,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设计时不但需要考虑设计的安全、合理及经济性,同时还要顾及施工的安全、可行性及便利性。

一般来说,砌体结构的加固分为两类: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直接加固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外加面层加固法、外包型钢加固法、外加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和外加扶壁柱加固法等;间接加固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如增设支点或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柱列的刚度等)。

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讲述了运用夹墙梁技术对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房屋二~六层承重墙体的拆除改造加固,在保证原有建筑安全的基础上,同时也满足业主的最新使用要求。

1 工程实例

某职工文化中心建于1999年,主体建筑共六层,底部为框架-剪力墙,上部五层为砖混结构,横墙承重。底层层高3.9m,上部层高均为3.3m。底层框架的③~E、③~D处均有承重柱,二层以上为构造柱。现由于使用需要,将2~6层③轴线上D~E轴间的承重墙拆除,2~5层为屋面为预制板,底层和顶层为现浇楼板,板厚125mm。见图1所示。

图1 原建筑平面图

2 改造设计方案

首先,在改造之前需要对改造的对象进行结构分析。该建筑建于90年代末,在进行加固前需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加固满足要求后方可拆除承重墙体。该职工文化中心横墙较多,拆除③轴线D~E段墙体对整个建筑的抗震安全影响不大。为达到改造的目的,计划在拟拆除承重墙体的位置设置承重构件来承受该墙体处所承担的上部楼板的荷载,然后将荷载向下传递给基础。

采用钢结构夹墙梁梁来作为增设的承重构件能够缩短工期,施工也较为方便。采用两根槽钢40a的边梁夹墙,两边梁与原圈梁通过对拉螺栓,底部焊钢板相连,用聚苯板填平后外部做钢丝网水泥砂浆的处理方案。

拆除承重墙后,新加设的夹墙梁除了按普通梁计算正斜截面的承载力外,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墙梁受力是与普通梁不同的,普通梁受力是随施工逐步加载,夹墙梁瞬间全部加载完成。2)夹墙梁要求的刚度大。原有结构不允许再有变形,否则会开裂破坏,夹墙梁的挠度控制在1/300以内。

在拆除承重墙的两端的钢梁下分别设22a的槽钢柱。槽钢柱外侧隔400mm焊接两根圆12的植筋使之与原有墙体联接。槽钢22a的顶部伸到原有圈梁的底部,两侧分别焊10mm厚的钢板使槽钢与原圈梁同厚,并与两边的夹墙梁焊接牢固;槽钢底部焊端板并用高强螺栓连接端板与底层的圈梁。至此,整个改造过程结束。见图2。

图2承重墙拆除及加固措施

3 施工注意事项

3.1 在两侧的钢梁和钢柱安装就位后再进行承重墙体的拆除,拆墙前应先在圈梁下部凿孔,安装螺栓以保证两侧钢梁的稳定性。

3.2 拆墙时应逐层拆除,按照从上往下,从墙中往墙边的顺序进行,拆除应分阶段,拆两皮砖后观察原有建筑有无裂缝现象,若无裂缝方可进行下一步拆除。

3.3 墙体应人工拆除,轻凿。下部砖墙可用轻型机械逐片墙体拆除,但不能产生共振和扰动已有建筑。

4 结束语

由于砖混结构建筑年代久远,施工图纸由难免保存的不全,拆除承重墙的砖混建筑综合性强,难度大。本文介绍了运用夹墙梁技术来加固拆除承重墙的砌体结构,这种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具体工程应具体问题具体考虑。本改造方案的特点是施工较便捷,采用钢结构做替换的承重梁,节省造价又能满足使用功能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GB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文化墙的施工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转换层 结构转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现代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竖直线上,顶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建筑要求上部小开间的轴线布置、较多的墙体,中部办公用房要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室内空间,下部公用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大,墙尽量少。这种要求与结构的合理、自然布置正好相反,因为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即正常应当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与常规方式相反进行布置,上部小空间,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大空间,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此,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称结构转换层。

一、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

部分竖向构件在转换层处被打断,使竖向力的传递被迫发生转折,而转换层就是实现转折功能的大型水平构件。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结构体系,该结构及其支撑系统有自身的特点。

(一)结构尺寸大,楼面支撑荷载重

带转换层体系内力的改向是通过引发截面内力来实现的,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同时为保证上部结构水平剪力顺利传往下部,对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有严格要求规范一般要求楼板厚度不小于,故一般转换层的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楼面荷载较重。

(二)分层浇筑,利用先浇部分构件承载

转换层水平构件高跨比大,截面弯曲时水平纤维相对错动不可忽略,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一般呈现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特性。采用二次叠浇法进行施工时应对叠和构件进行仔细分析,考虑分层处水平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配合,进行一次设计,确保一次叠浇构件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三)结合下部结构,灵活布置支撑系统

为减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转换结构上下层发生刚度突变和剪力突变,设计不落地支撑系统时可以结合下部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布置。

(四)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

根据转换层设计时“强化下部、弱化上部”的原则,结构设计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上部结构刚度,转换层结构在由地震荷载参加组合的工况下,下部竖向构件轴压比限值有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使转换层下部竖向构件在施工阶段比一般竖向构件具备更大的延性和承载力储备,可以利用下部承载力富余的竖向构件作为支撑的传力构件。

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基于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换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往往非常大,所以应选择合理、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并根据转换板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二)设置模板支撑系统以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的不同,应对转换层及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转换板本身受下部支撑体系的作用或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影响,在板中易产生设计时未考虑到的附加内力,故需对转换板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做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来抵抗这些附加内力。

(三)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板,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差值、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四)转换板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

(五)应及时做好转换板施工期间板的变形、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对施工质量不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分析

高层建筑的转换板,一般厚度较大,而且体积较大,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设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减小其内外温差。而温度应力的大小,又涉及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含钢量、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的特性等多种因素。所以,必须采取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一)施工准备以及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冰、冰水箱(池)、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尤其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施工方案编制的重点,应该是:①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③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④制定混凝土的保温方案。⑤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制订。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要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温度小于等于300C时为宜。气温大于300C时,应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的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少于1.5-2min。雨季施工期间,应勤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用量。

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如发生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合后方可入模。

(二)混凝土浇筑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分层。即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即升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物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也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分段(块)分层。适用于厚度较薄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