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设计的应用

教学设计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设计的应用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函数的应用 教学设计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17

“函数的应用”是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是应用部分的一个难点,学生难以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因此,常导致教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收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所以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正确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实际的引入问题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某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本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讨论式、诱思探究。

三、教学设计过程

1.知识回顾,一开课就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三种基本初等函数,灵活应用的前提是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在课堂设计伊始,一定要做好复习巩固工作,先回顾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这三个函数表达式最好让学生自己回想,而不是灌输式地呈现给学生。

2.情境引入,在分析情感目标时,核心词是兴趣,所以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讲解新课之前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向W生展示有关银行的图片,提出平时学生接触过的利息概念,之后进一步引申出“复利”这个词,因为有关利息的函数的应用部分的题,大都是复利的计算方法,而且利息题是能涵盖本节知识的模型。

3,探索新知,由于上节课学过了三个基本初等函数,所以在学习这节知识时,直接利用建模例题即可,在做题的过程中掌握这节的知识内容,选取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利息问题。

[例]有一种储蓄按复利计算利息,若本金为。元,每期利率为r。

(1)设本利和为y元,存期为z,写出本利和3,随存期z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本金为1000元,每期利率2.25%,试计算出5期后的本利和是多少?(精确到0.01元)

分析:第一问的解答是一个建立指数函数模型的过程,通过第一问的设置就可以让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得到本利和与存期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它的解答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体现了建模和归纳的思想。

设置第二问来考查模型的实际应用,清楚实际问题中已知数据与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求解模型,得到实际问题的解,通过此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解:(1)存期x=1时的本利和为:y=a+ar=a(1+r);存期x=2时的本利和为:y=a(1+r)+a(1+r)r=a(1+r)2;存期x=3时的本利和为:y=a(1+r)2+a(1+r)2r=a(1+r)2;…;存期x时的本利和为:y=a(1+r)x。

(2)由题意知a=1000,r=2.25%,

当x=5时,y=a(1+r)2=1000×(1+2.25%)5=1000×1.02255=1117.68,

所以5期后的本利和是1117.68元。

第一问与第二问解决后,就可以通过做题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审题、建模、求解、还原,

4.归纳总结,最后带领学生回顾一遍今天所学的核心内容,即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四、总结反思

反思函数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注意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多引入现实情境,在设计例题时选择能提起学生兴趣的题干,比如上述例题,选取学生们都很熟悉的银行利息素材。

2.注意例题的经典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例题一定要有普遍性、针对性,涵盖知识要全面,比如上述采用的例题。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本实训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联系纽带,它通过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等一系列形式来展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增加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力量。我国学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诸多论述和研究。祝智庭教授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遵循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借助现代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将学生放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人的主动建构,通过教师引导,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学生对知识可以形成主动性建构,并在现实经验和信息资源中调整和丰富新的知识认知。

(二)多元智能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观点。这一理论启发教师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存在,一样的教学内容应该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搜索问题或任务,利用信息资源,探讨和深究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时间外,另外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同质学习,并且与同伴线下或线上协作。

(三)系统科学理论

在信息技术日益提高与普及的形势下,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中得到探索答案。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更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化和课堂传授形式的变化,探索更系统、更宽泛、更科学化的知识传送方式。用开放性的思维看待学习方式与传授方式的变化,更客观、冷静地关注教学组织与问题情境设置,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综合发挥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和有机联系,综合考虑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因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封闭式思维。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征

(一)信息技术的支撑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呈现,可以让复杂、抽象性知识更直观、易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体努力或团队协作的方式课前探索,课中提问,课后呈现学习作品,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发展“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构建和完善知识。

(二)学习的自主性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的地位由传统型“教”转变为“导”,督促个别,察看全体,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教授专家型,而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优秀层面中寻找知识的不同呈现方式和教学的不同过程安排。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延伸课前和课下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教师传授的基础上和自己的经验背景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理解现实和构建现实。

(三)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模式存在一定差别,信息化教学更侧重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对学习者的开发,根据教师对学习者专业水平、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智能组合情况、综合能力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了解,安排教学计划,设定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的变化对原先的目标进行调整,达成原来的目标后,重新向新的目标奋进,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自我的不断成长。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成本会计实训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最大的改变是教师的传授地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唯一的知识“专家”,学生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和问题答案。但是信息化资源本身并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顺利输出,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过程能产生更有效率的知识传递作用。所以这要求教师自身对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删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先删选与设计查找,有目的地安排问题任务设置,进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定、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展示、课上与课前、课下的有效衔接与安排、学习成果的范例演示、成绩考核的多元化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了解学生,恰当分组

任何一次有效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对班级、对学情的了解。教师首先用一部分时间观察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结合一体,利用理论课时间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认知度,对班级学生群体层次有清楚的把握,认识清会计基础非常好的群体和厌学情绪强的学生群体,了解协作意愿强烈的学生个体和性格孤僻的学生个体,为实训分组提供顺利保障。在实训开始前,给定分组原则,跨寝室,看综合,男女搭配,让学生先自行分组,教师根据学生自行分组名单再进行统筹调配,保障每小组搭配合理,协作有力,实力均衡,活跃相当。

(二)设定学习目标,回馈成就感

在成本实训教学设计中,给定小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目标的完成不单单在课堂内,延伸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付出中,不仅仅依靠个体的力量,还可以依赖小组团队协助力量,学习的目标可以是某一个具体问题答案,还可以是对问题的阐述水平、对知识的剖析视角,展示的成员可以是小组内代表也可以为整个团队,展示的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内现场演示,或者小组巧妙应对老师的提问,或者应对其他小组的挑战,或者开展对实训中有些问题的讨论或辩论,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PPT、视频内容来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和阶段性目标。

(三)设定学习任务,激发协助热情

有效而成功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在设计环节的主导性地位依然很重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删选,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把握班级活跃程度,设定适应学生情况的知识目标和成长目标,或者倡导“重在小组讨论,重在成员参与”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索,探讨无法唯一性的答案;或者引导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激发探索欲望;或者引导学生加强个体认知的探索,增强自己与他人差异性的了解,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或者引导学生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设定的“任务”,应是真实而有力的,真正能产生对学生的触动,激发个体内在的潜能。并且“任务”要有韧性,既要给予学生成就感,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保证高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任务既可以在课堂内,还可以延伸在课前、课后,提高教学效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合理安排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提供各种资源、设施与终身体验,以利于学生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与发展。[2]

(四)巧设考核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资源的遍及让学生也处于信息化协作的网络下,这样的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小组互动类型、师生互动类型。教学的课堂既在现实世界中,也在虚拟世界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时间延伸在课堂45分钟之外。学生的实训考核目标包括:认知能力的拓展程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的大小、团队意识的强弱程度、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信息技术的演示水平,小组成员协作效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等等。通过学生代表或小组对实训任务的演示,对信息的搜素、收集、处理,对团队成员的带动与组织,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的探索和成果展示,都可以给出一定的实训考核成绩。这些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懈探索和修正,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各项教学环节的巧妙安排。由于学科差异、教师的不同个人教学习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也因课程之间的差异而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根据现实情况,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信息资源,不断探索和追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著).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第3篇

课    题

定积分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理解微元法的原理;

②  借助Matlab软件,掌握运用定积分求解实际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条件下查阅、检索资源的能力;

②  能利用数学软件计算定积分;

③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养目标

① 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②  在团队协作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

微元法的基本步骤,运用微元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定积分的价值。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图形,确定积分变量、积分区间,运用数学建模思想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智慧职教空间;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爱课程MOOC网站

教学参考书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应用数学》、“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数学》

作   业

①  课后巩固课堂内容;

②  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拓展学习定积分求解实际问题;

③  进一步学习并掌握Matlab软件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资源

时间

(分钟)

任务准备

利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通过QQ群、微信群预习任务书,让学生重温定积分概念、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爱课程网站,世界大学城空间、QQ群、微信等

课前

图片讨论

引入新课

1.  引例:展示赵州桥图片

思考:古老赵州桥的拱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引入定积分应用的新课学习内容。

2.  展示洒水车等不同图片

思考:找到图中所示图片的内在联系,引出微元法。

观看图片资源,播放PPT

1.展示法

2.引导互动

10

学习新知

掌握重点

1.微元法:分割取近似,作和求极限

(1)“分割、取近似”,将区间作任意分割,任取一子区间[],得到所求量的局部近似值;

(2)“作和、求极限”,将各子区间的近似值相加,并求极限.   .

2.微元法求解步骤

第一步:选取积分变量,并确定其变化区间

第二步:在内任取一小区间,求了这个子区间对应的部分量的一个合理近似值,得到积分微元

第三步:得问题U的定积分表达式

.

 

播放PPT,利用matlab软件演示微元法的解题思路。

1.讲授法

10

3.微元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根据取变量、求微元、列积分的步骤,分析 -型区域,-型区域的面积。

 -型区域:为积分变量,微元是竖着的小矩形的面积:由,所以d.

-型区域:为积分变量,微元是横着的小矩形的面积:由,所以.

 

实例讲解.计算由曲线及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1)画图:利用matlab数学软件画出平面图形的草图;

2)选变量,定区间:选x为积分变量,利用数学软件求交点,并写出积分区间;

3)写出面积微元;

4)利用matlab数学软件计算定积分。

    

 

利用matlab软件快速计算定积分的值

1.引导法

2.实验法

15

解决引例:如图所示,一抛物线形拱桥的跨度为6米, 高为3米,此抛物线形拱桥的横截面积为多少?

  引导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抽象出数学模型,利用微元法、借助Matlab软件求解。

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将赵州桥案例抽象出数学模型。

1.讲授法

2.引导法

10

课堂演练

巩固提升

案例1:①求椭圆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②求椭圆绕y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思路:

问题①:将图形分成四个区域,只需求第一象限的面积即可,此时问题简化为一个x-型区域。

问题②:将旋转体看成弧BAC绕y轴旋转而成的,再用截面法即可求得。

 

设计意图:

1)强化“微元法”的步骤;

2)让学生展示思路和解题过程,既培养主观能动性,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软件求解。

利用matlab数学软件演示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

1.讲授法

2.引导法

3.实验法

4.互动法

20

案例 2:修建大桥时,通常要用桥墩来固定并减轻桥身的压力,因此要先下一个圆柱形围囹,且抽尽其中的水以便施工.若现在已知围囹直径为20米,水深27米,围囹高出水面3米,求抽尽其中的水要做多大的功?

   解题思路:

1)将抽水过程看作一薄层一薄层地抽;

2)求出抽每一薄层水所做的功,即功微元dW;

3)将dW无限累加,即得总功。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应用微元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

1.实验法

2.互动交流

3.展示法

 

20

思维拓展

课堂延伸

拓展: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洒水车上的水箱是一个横放的椭圆柱体,求:

1)水箱的表面积和体积;

2)水箱装满水时,水箱的一个端面所承受的压力。要求学生实测数据,网上搜索有关的资料,确定解决思路,建立模型,并求解。

 1)教师将提供必需的数学软件、课件和学习资料;

 2)对学生的实操过程和结果进行评比;

 3)学生的实操成绩按比例纳入学期总成绩。

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外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洒水车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实测数据,网上搜索有关的资料,确定解决思路,建立模型,并求解。

5

任务拓展

通过作业及视频学习,实现知识上的延伸和拓展。

 

课后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ERP 企业资源规划 MRP II 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115-02

企业资源计划即企业资源规划,简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它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现围绕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进行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1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该课程整体教学设计面向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两门前导课程《网络数据库》和《实用操作系统》,整体教学设计偏重对ERP应用及实施能力的培养。

2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如图1所示。

3 能力训练项目详细设计

3.1 电子装配企业ERP系统的应用

3.1.1 认识电子装配企业

(1)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①掌握电子装配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②能确定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职能划分。

③设定具体岗位和相关制度,并制定产品生产流程。

(2)相关支撑知识。

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

②企业组织机构与职能管理知识。

③产品工艺知识。

(3)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①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分析。

②电子装配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分析。

③确定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职能划分,设定具体岗位和相关制度。

④确定主要产品,并制定产品生产流程。

3.1.2 ERP功能模块操作

(1)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①掌握ERP各功能模块的使用;②掌握各功能模块间关系。

(2)相关支撑知识。

①采购流程;②物流流程;③财务处理流程;④企业整体业务流程。

(3)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①ERP发展历程与基本原理进行培训。

②在实际环境(机房)介绍用友U872系统结构和各功能模块。

③就用友U872 ERP系统是否在该公司适用进行讨论、分析。

3.2 机械制造企业ERP系统的实施

3.2.1 认识机械制造企业

(1)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①掌握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②能确定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职能划分。

③设定具体岗位和相关制度,并制定产品生产流程。

(2)相关支撑知识

①项目管理相关知识。

②项目管理企业组织结构相关知识。

③识人、用人技能。

(3)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①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分析。

②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分析。

③确定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职能划分,设定具体岗位和相关制度。

④确定主要产品,并制定产品生产流程。

3.2.2 ERP系统的上线运行

(1)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①能够完成上线工作,并正常进入日常业务处理。

②能够设置不同岗位权限。

(2)相关支撑知识。

①企业基础数据的种类;②编码原则;③部门和人员的权限设置。

(3)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①根据企业业务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确定企业基础数据的种类。

②对不同种类的基础资料讨论确定具体的编码原则,并进行汇报、完善、确定。

③根据部门与人员权限对各类基础资料进行数字化编码。

3.3 纺织服装企业ERP系统综合应用

3.3.1 认识纺织服装企业

(1)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①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分析。

②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分析。

③确定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职能划分,设定具体岗位和相关制度。

④确定主要产品,并制定产品生产流程。

3.3.2 ERP系统运行

(1)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掌握ERP系统从实施到业务操作的所有过程。

(2)相关支撑知识。

ERP产品在流程制造行业中的实施与使用。

(3)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①通过PPT加系统“实战”演示的方式了解模块的操作。

②以实际业务单据为练习材料掌握所有模块的操作。

4 系统应用情况

ERP管理软件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中已经走上了正轨,很多成功的企业都通过ERP软件的实施应用把企业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国内用友、金蝶、鼎捷等软件企业的相继崛起,中国的ERP市场已经全面铺开。

5 结语

近20年来,ERP在国内经历了MRP II的初步应用、ERP的推广应用、ERP产业创始、ERP的深入研究、ERP的高速发展几个阶段,随着现代化IT信息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加之管理软件系统的不断更新、管理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进一步融合,ERP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它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开放性将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方安儒.面向中国企业ERP系统应用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教学设计的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预设;留白;空白技术

新的教学理论提出:教学不是个“物理”系统,而是一个“生命”系统,教学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教学过程着中师生对话具有生命的特点,即随时随地有新的东西诞生。教学设计不可能把实际教学过程规划的“一览无余”,而且,规划得太死、太细,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失去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要处理好预设与留白的关系。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留白的关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目标要清楚准确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地安排,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准确地强确定教学目标,认真地设计教学流程,在预设时把握教材篇目的“制高点”,即预先留下“空白”。这种空白技术的运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要大体安排

预设留白对学生探究活动能起到指导或引导作用,教师预设时要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多几种思路,多考虑学生会怎么去思考。为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提出多种假设,并据此拟定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大致框架,给学生指出探究的大致方向或从哪几方面着手探究。

三、组织形式要有基本的考虑

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实际,灵活多样,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

四、学生参与要留有余地

预设与空白难度要适中,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量,为学生参与留有余地,学生通过深思熟虑,能够跳起来够得着。过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易,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五、对话要预留较充足的时间

在课前预设时,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自觉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六、要给学生的个性展示以机会

预设时的“留白”,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励学生的创新,丰富学生的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允许作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给学生的个性展示提供机会,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七、做好防“溢出”的预案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教师的预设难免与实际教学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多预设几种应对方案,智慧地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的关系。

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出示上节课的填图练习,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的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会是怎样?请同学们画出来。如下图:

学生画基因的遗传图解。

师:假设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猜一猜后代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

生:是双眼皮。

生:单眼皮。

师:同学们的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究竟是哪种情况?这涉及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引出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靠猜测,科学家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

新课讲授:

师:课本P33页的图片中,孟德尔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在子代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为什么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学生阅读教材孟德尔的实验过程,讨论回答。

师:孟德尔又把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矮茎豌豆又出现了,这又说明什么?

生:矮的基因并没有消失。

师:杂种豌豆虽然表现出高茎,但其体内含有矮的基因,只是矮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表现出来,但矮的基因并没有受高的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由此可见,杂种高茎豌豆体内既有高基因(A),也有矮基因(a),后代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A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a称为隐性基因。高与矮这对相对性状中,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

师:通常情况下,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请同学们写出产生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的遗传图解。

学生练习画遗传图解。

师: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

生: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遇到一起,隐性性状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