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概论

气候变化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候变化概论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模式 全球 中国经济 机遇 挑战 革命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威胁的今天,伴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逐渐消耗殆尽,我们正在逐步走向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还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种主要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就是当今的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已经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性的关注,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认定,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二氧化碳高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因此,推行低碳能源以取代高碳能源,进而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概念的大前提是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农牧业等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并已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球气候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及危害有: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水资源;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影响人类健康等。由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从近几年已经发生的由全球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灾害来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那么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共识,其核心都是:第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第二、在低碳的基础上提出新能源政策目标。同时,各个国家也相应制定了长远计划,这些长远规划其实都是本着对全球的未来而考虑,但是目前全球的生产模式还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而且与化石能源相配套的一切硬件设施相当完善,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替代能源来取而代之,即使有替代能源的话,要想改变人们的多少年形成的消费习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还得建设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目前,摆在各个国家面前一个问题,国家发展是要发展呢,还是要低碳?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对于发达国家要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当然,要发展也要低碳。低碳经济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产业革命,并且是翻天覆地的一场革命。从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产业时代转变成为以清洁替代能源为主的新时代。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责无旁贷,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平衡好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这符合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中国现在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正在走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发展道路,“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具体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努力。中国已经行动起来,积极的投入到了这场低碳经济的革命中。宏观上,中国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以及正在酝酿积极有效的制度措施,为低碳经济保驾护航, 实现了从农耕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到能源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再到以服务业和技术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的产业升级,摆脱当今世界经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保证能源安全。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转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要为生产发展注入低碳发展的理念,注重低碳生产;更要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低碳经济的元素,倡导低碳消费,真正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晨曦中,走过改革开放三十个年头的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正被世界寄予厚望:走出一条通往低碳经济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国经济乃至全世界、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日照;山东荣成;1971―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07-02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in Rongcheng City During 1971-2010

WANG Xiao-ning 1 XU Ke 2 SUN Qian-qian 3

(1 Rongche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Shandong Pronvince,Rongcheng Shandong 264300; 2 PLA 94595; 3 Wei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Rongcheng Weather Station from 1971 to 2010,the chang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cluding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nshine duration,etc.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tatistic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Rongcheng City,the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was rising year by year.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1.1 ℃ in recent 40 years. The temperature′s uptrend in autumn was the most obvious,and that in summer was the weakest. The air temperature rose each month in recent 40 years,the temperature′s rising rate was the fastest in February,and the slowest in July. In recent 40 years,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Rongcheng City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in general.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spring was the most obvious,and followed by summer,the precipitation in autumn declined. The annual sunshine appear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recent 40 years. The decreased trend of sunshine duration in summer showed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and followed by autumn,spring showed the smallest contribution.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nshine duration;Rongcheng Shangdong;1971-2010

2009年底,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大会,众多焦点问题都集中于大气环境变化及其带来的气候效应,特别是全球气温变化问题。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18)℃[1]。丁一汇等[2]的研究表明,我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基本一致,目前仍属于暖期。徐宗学等[3]指出,1990年代以来,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为近40年来最暖的时期,年内春季和冬季气温有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全省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张岩[4]称,近40年来,山东内陆地区的气温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1990年代以后,年平均气温出现了迅速的升温过程,其中夏季对山东20年的年增暖趋势几乎没有贡献。廉丽姝等[5]的研究结论表明,近41年山东省的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其中夏季降水减幅最大,而冬季降水略有增加。张璇[6]指出,1961年以来山东年、季、月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且以夏季减少的幅度最大,其次为冬季,春季减少的幅度最小;全省各地均呈递减趋势,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转折时间大致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区气候变化受到大气候变暖背景的影响,又具有地域性特点。本文利用荣成市1971―2010年的逐日观测资料,从气温、降水、日照等方面入手,分析探讨了荣成市4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对深入了解荣成市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探究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选用荣成市气象站1971―2010年共计40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的逐日资料作为基础数据。主要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和趋势系数进行气候要素变化特征的研究。

季节的划分有很多种方法,在气候研究中,通常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本文沿用此法划分荣成市四季。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变化情况

2.1.1 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依据荣成市1971―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荣成市平均温度11.8 ℃,40年来荣成市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速率为0.37 ℃/10年(图1),这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平均气温增温特征明显呈三阶梯分布:1980年代及以前时段的平均气温低于总的平均水平,1990年代、21世纪初平均气温均高于总的平均水平。其中,1990年代平均气温增幅较大,21世纪初气温持续上升,平均气温增幅缓慢。

2.1.2 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1971―2010年间,荣成市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变化速率分别为0.34、0.22、0.50、0.37 ℃/10年。秋季增温明显,冬季次之,夏季增温趋势最弱。春季在21世纪前增温较明显,21世纪初增温缓慢;夏季在21世纪前增温较明显,21世纪初平均温度下降,接近并略高于年平均气温值;秋季与年平均气温增温特征近似一致,明显呈三阶梯分布,且增温幅度最大;冬季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与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相同,1990年代增幅最大,21世纪初平均气温略有下降。

2.1.3 月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将荣成市1971―2010年1―12月的平均温度进行特征分析。对比可见,各月份升温速率各不相同。6―8月增温速率偏低,尤其以7月增温最少,显示夏季增温不明显;增温最快的是2月、9月和10月,显示了秋季增温明显的特征。总之,荣成市40年来每月都有升温,2月升温速率较快,7月升温速率较缓。

2.2 降水量变化情况

荣成市年降水量40年的平均值为759.8 mm,近40年降水最大值发生在2003年,为1 191.3 mm;最小年份为1999年,最小值为370.3 mm。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3.2倍,降水量年际变化较为剧烈。

2.2.1 月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荣成市40年平均逐月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总量比例分析得出,8月前降水量呈逐月增大趋势,至8月达到年内最大值(196.9 mm),该月占全年降水量比例高达25.9%;之后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逐月减缓。7月、8月的降水量均超过了100 mm,2个月降水量之和达367.1 mm,占全年总量的比例为48.3%。夏季降水量达445.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9%。冬季降水量极少,仅占全年的5.6%,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2.2.2 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依据荣成市1971―201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40年来荣成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并不显著,降水量变化速率为11.5 mm/10年(图2)。1970年代至1990年代降水量呈阶梯状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1970年代平均降水量高于40年平均降水量44.4 mm,1980年代、1990年代均低于40年平均降水量。21世纪初降水量增幅最大,比1990年代多145.3 mm,比40年平均降水量多76.9 mm。

2.2.3 各季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1971―2010年间,荣成市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降水量变化速率分别为8.89、2.62、-1.50、1.97 mm/10年。其中,春季降水增多的趋势相比其他季节明显,其次是夏季,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明显。春季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降水量均低于春季平均降水量,尤以1980年代降水最少;21世纪初降水量增幅较大,高于春季平均降水量18.9 mm。夏季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降水量呈阶梯状逐渐减小,21世纪初较1990年代降水量增幅较大,且高于21世纪前的3个年代的降水量。夏季年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夏季年代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反,降水量少的年代气温偏高,降水量多的年代则气温偏低。秋季各年代降水量基本维持在平均水平。冬季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降水量逐渐增多,21世纪初降水量降低,低于冬季平均降水量。

2.3 日照时数变化情况

2.3.1 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对荣成市1971―2010年来的日照时数进行分析(图3),可以看出,40年来荣成市平均日照时数为2 526.5 h,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110 h/10年。从1970年代至21世纪初日照时数减少了396 h。1970年代至1990年代日照时数均高于40年平均日照时数,21世纪初日照时数陡然下降,降幅达15%,比1990年代少381.8 h,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频繁,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大气污染逐步加重,大气中悬浮物增加,雾、轻雾、霾等天气日数增多,从而使日照时数减少[7-8]。

2.3.2 各季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1971―2010年间,荣成市4个季节中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其次是秋季,冬季日照时数最少。夏季日照时数较春季、秋季偏少的原因是由于夏季降水较多造成的。春、夏、秋、冬各季节的日照时数变化速率分别为-27.3、 -36.1、-24.3、-23.7 h/10年。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夏季平均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所表现出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最弱。各季节年代平均日照时数在1990年代前均高于季节平均日照时数,21世纪初降幅最大,且均低于季节平均日照时数。

2.3.3 月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对荣成市1971―2010年1―12月的月平均日照时数进行特征分析。5月日照时数最多,12月日照时数最少。各月份变化速率各不相同,其中5―8月f减速率较大,这同样也验证了夏季日照时数下降趋势较明显的特征;递减速率较小的是2月、10月,显示了冬季、秋季日照时数下降趋势不明显的特征。总之,荣成市40年来各月份日照时数变化均为递减趋势,其中5月递减速率最大,2月递减速率最小。

3 结论

(1)1971―2010年,荣成市的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与全球变暖趋势一致。其中,秋季增温趋势明显,夏季增温趋势最弱。40年来每月平均气温都有升温,其中增温最快的是2月、9月和10月,显示了秋季增温明显的特征,6―8月增温速率偏低,尤其以7月增温最少,显示了夏季增温不明显的特征。

(2)荣成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较为剧烈。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量极少,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40年来荣成市年平均降水量略呈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不明显。春季降水增多趋势相比其他季节明显,而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但减少趋势不明显。

(3)40年来荣成市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21世纪初降幅最大。4个季节中,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其次是秋季,冬季日照时数最少。夏季平均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所表现出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冬季最弱。40年来各月份日照时数变化均为递减趋势,其中5―8月递减速率较大,这同样也验证了夏季日照时数下降趋势较明显的特征;递减速率较小的是2月、10月,显示了冬季、秋季日照时数下降趋势不明显的特征。

4 参考文献

[1] 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R].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2007.

[2] 丁一汇,王守荣.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77-154.

[3] 徐宗学,孟翠玲,赵芳芳,等.山东省近40a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科学,2007,27(4):387-392.

[4] 张岩.山东省夏季气温年际变化研究[Z].全球变化课程论文,2011.

[5] 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等.山东省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6,34(1):57-61.

[6] 张璇.近50年山东省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34-1536.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65-01

农业生产是一个协调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生产、获得产品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学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生态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性学科。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更加普遍与深入。

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初期,农业生态学主要围绕农作物与农田土壤、气候、杂草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展开,同时也关注环境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和作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0世纪30年代,农业生态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调节环境适应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未将农业生产和环境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因此,这个时期的农业生态学没有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并注意研究系统整体内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层次扩宽,生态系统水平的农业生态学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随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农业生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内容体系等进行研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步入21世纪,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围绕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适应策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新的重点和任务[1-3]。

2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调控途径。从组分与结构2个方面来说,就组分而言,它包括了农业生物组分、环境组分;从结构上看,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以直接产品服务及农业旅游等间接服务的经济服务功能;二是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循环、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人文、艺术、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4]。

3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气候变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5]。

随着现代生态学、信息学及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研究领域各内容将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农业生态管理与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研究层次上,农业生态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将不断延伸,将从传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不断地向农业碳汇碳源平衡与肥、水、药投入效率及其环境效应以及农田污染途径与机制等研究领域深入,并在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农田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纳现代生物学科和现代信息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研究手段,在模型构建、“3S”空间分析、定位监测、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模式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学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7]。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4 参考文献

[1] 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9(1):11-18.

[3] 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柯克斯.农业生态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 刘红梅,蒋菊生.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1(6):69-77.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第4篇

1考察地区概况

考察区位于罗布洼地之东,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之西的阿奇克谷地及库姆塔格沙漠中段北部,即91°~93°E,三垄沙以西,东西长约150km,本区的地貌特征见.在地质构造上,本区属于北山与阿尔金山之间新生代的凹陷带,是中更新世以前古罗布泊的湖湾所在地.有3组新旧断裂体系控制了本区地质地貌发育历史:

(1)东西走向的天山断裂带,造成今日之阿奇克地堑谷地,北岸的古湖相和洪积沙砾石被切割的台地和北山剥蚀丘陵残山准平原及阿尔金山前的洪积倾斜戈壁沙漠带的残余山地丘陵.

(2)南北走向的断裂带,造成今日之三垄沙丘链、奋斗井、八一泉和罗布泊洼地东侧之南北向谷地和断层崖.

(3)东北西南走向的阿尔金山断裂带,包括阿尔金山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和山间盆地.以及库姆塔格沙漠北部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的羽毛状沟谷和梁状台地,其上覆盖着多种风成沙丘包括平沙地上的中小型羽毛状沙丘、新月形沙丘链、金字塔形沙丘和垂直于走向的坡下大小沙波,平地和高梁地表的大沙波等.其下覆地层为早更新世的湖相粘土岩层和中更新世的洪积沙砾石和各式各样风棱石.因为阿奇克地堑谷北为低山,柴达木盆地北是高大祁连山,阿尔金山向东北滑动,这个力量可不小,柴达木古湖相地层褶皱成雁形背斜群,罗布泊古湖相地层出现羽毛状大断裂.

2库姆塔克沙漠羽毛状断裂形成的构造因素

2.1地质力学中的羽毛状裂隙系统多字型构造的主要特点,是由走向大致互相平行的挤压带包括褶皱、压型兼扭型的断裂和那些挤压带大致成直角的互相平行的张性兼扭性的断裂组成的.在特殊情况下,上述互相平行的挤压带或张裂带成雁行排列.

2.2冰川运动基理中的边缘羽毛状裂隙系统,成为羽毛状裂隙系统羽状裂隙群,主要分布于冰流与冰流.冰流与基岩接触面附近.由张裂隙组成,裂隙的排列方向与接触面的产状有关,从冰川的运动速度及冰流与基岩(视为静止的)相对运动速度来看,错动方向剑头指向接触面(即错动面)和它相交的羽状裂隙的锐角方向.

3八一泉雅丹地层与“八一泉运动”

俞祁浩等根据测深曲线和沉积物判读,其结果证明库姆塔格沙漠沙层下伏岩层是湖相层,验证了夏训诚等的上层是中更新世的洪积沙砾层,其下覆为早更新世湖相层.阿奇克断陷谷地中八一泉雅丹地貌成东北西南展布,与库姆塔格沙漠北部大羽毛状裂带相一致,八一泉位于罗布泊东阿奇克断陷谷地中段北沿湖积洪积台地沟口外,我们在八一泉雅丹地层)采了ESR测年标本,在青岛中国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ESR测年实验室帮助下对测年数据进行分析.八一泉被褶皱的地层的年代(227kaBP)比其上覆地层年代新,了前人误把层中有褶皱就订成上新世,实际上变动层的形成年代比上面早更新湖相还要新,棕色砂岩样品形成年代为ESR1009.4kaBP,而中上部的泥岩的ESR测年为735.7kaBP.从此,我们得出中更新世晚期(227kaBP),本区发生了地壳运动,证明阿尔金山出现向北东移动的地质大事件.这件事证明:北坡古罗布泊海湾之北无大山,柴达木盆地北面是高大祁连山,像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概论》中多字型构造的羽毛状断裂是走向大致相互平行的挤压带包括褶皱和断裂,又像冰川运动形成的两侧的羽毛状平行裂缝一样.罗布泊古海湾南侧既上升,又往东移.中更新世晚期河流深切,青藏高原隆起最强烈,环境变化很大.目前,李吉均在临夏发现共和运动,即150kaBP,黄河切开龙羊峡,共和古湖消失,这是对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重大发现.最近,崔之久问郑本兴,倒数第二次冰期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如何,有何证据?经过郑本兴的分析,认为现在可以正式宣布:这次运动的证据是八一泉雅丹地层的褶皱层,形成年代为227kaBP(ESR),称之为“八一泉运动”.我们认为这是恰当的.八一泉运动,使青藏高原大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气候由湿冷变为干冷,限制了冰川的发育,而对藏东南的冰川发育极为有利西北地区气候更干,罗布泊湖湾大退缩,三垄沙之东上升,疏勒河与罗布泊水系分离.笔者建议称这次运动为“八一泉运动”,发生在200~300kaBP,地貌与气候因素的耦合关系,引起倒数第二次冰期,即天山冰期、下望峰冰期、古乡冰期、丽江冰期、庐山冰缘期的来临;由最大暖湿间冰期变为干冷的倒数的第二次冰期.在青藏高原多数山系由聂聂雄拉冰期、昆仑冰期以及其后的中梁赣冰期的巨型山麓冰川变成为山谷冰川.

4“八一泉运动”在青藏高原隆升中的地位和作用

晚新生代地球表面发生了3件大事:

(1)南极大陆形成;

(2)北冰洋的形成封闭和半封闭状态;

(3)青藏高原的隆升

三者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影响极大.南极和冰盖的形成,标志着地球进入晚新生代冰期的开始,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冰洋的相互作用,对欧亚大陆甚至非洲的气候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西伯利亚寒潮的形成和加强,以及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据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既有整体性、阶段性、地区差异性,又有上升幅度不同和由南向北波动性传动的特点,情况极为复杂.不同学者的依据和看法都不一致,但综合分析文献[8]和[12]等,可归纳为青藏运动的序幕(7~8MaBP)、青藏运动的A幕(3.6MaBP)、青藏运动的B幕(2.6MaBP)、青藏运动的C幕(1.7MaBP).1700kaBP青藏运动的C幕,使青藏高原由大湖群为主变为以羌塘高原为中心,形成东西向大河与湖群共存时代.1100~600kaBP昆黄运动使青藏高原开始进入冰冻圈,喜马拉雅山高峰区出现了希夏邦马冰期的小型山麓冰川和冰帽,800kaBP整个高原的高山进入冰冻圈,发育巨大的山麓冰川.而发生于300~200kaBP之间的八一泉运动(227kaBP),却改变了大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的自然环境,冰川的性质、类型和气候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最近150kaBP的共和运动使高原边缘山地包括中国东部贺兰山、太白山、长白山天池和台湾中央山脉高峰区开始发育山岳冰川,这是晚更新世高原隆升与西伯利亚寒潮更加强盛造成的,从而结束了中国东南冬季无严寒的历史.因此“八一泉运动”弥补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的尚未提到的重要地质构造事件和重要隆升阶段.

5重建高原隆升气候变化与中国冰期间冰期及东部冰缘期的序列

这次“八一泉运动”,对柴达木盆地的影响最为复杂,既对老的背斜再次产生推剪破裂,又产生新的背斜.据有关文献,可将青藏高原隆升、气候变化与冰期的对应关系.并初步与中国东部的冰缘期进行对比.

(1)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初期的昆黄运动(1.10~0.60MaBP),引发早更新世晚期的希夏邦马冰期(1.10~0.80MaBP,MIS20~36)和狮子山冰缘期.

(2)早间冰期(800~780kaBP,MIS19),最初1976年称帕里间冰期[14],但有学者推测帕里湖相地层属上新世,但至今未提出确切的上新世喜暖孢子花粉证据和确切的上新世绝对测年资料.

(3)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最大冰期,也就是中更新世的早期聂聂雄拉冰期,即昆仑冰期(780~560kaBP,MIS18~16)以及晚期(中梁赣冰期(480~420kaBP,MIS12);青藏高原和相邻高大山系全部进入冰冻圈.

(4)最大和较湿热的间冰期(560~300kaBP),在黄土高原出现M1S15~13古土壤S5(红三条);青藏高原最暖期MIS13的古土壤S4;红土发育,前期冰川沉积物强烈风化,形成红褐色冰碛层.

(5)八一泉运动(300~227~200kaBP),引发了倒数第二次冰期(300~150kaBP).中国西部发生了同期的天山冰期、下望峰冰期、古乡冰期、丽江冰期等,相对应中国东部所谓的庐山冰期实际上可称之为庐山冰缘期.八一泉运动,高原上升,使最大和较湿热间冰期变为干冷的倒数的第二次冰期,青藏高原多数山系由聂聂雄拉冰期,即昆仑冰期及中梁赣冰期的巨型山麓冰川变成为山谷冰川

(6)共和运动(150kaBP).由于共和运动,促使末次间冰期(130~75kaBP,MIS5)快速结束.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遗址 遗址博物馆 规模 职能 选址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序言

在《遗址博物馆学概论》中对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发掘、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 吴永琪、李淑萍、张文立.遗址博物馆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借鉴国外对遗址保护类建筑的定义,可定义为展示原址、原貌的博物馆[[] 苏伯民.国外遗址保护发展状况和趋势[J].中国文化遗产,2005,(01).]。意为专以博物馆经营的现场保存展示的考古遗址,一般称为考古遗址博物馆。

现阶段国内遗址博物馆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但对遗址博物馆理论研究的还不多。本文将从遗址博物馆建筑类型入手,梳理遗址博物馆在设计层面上的分类,明确遗址博物馆职能,之后就不同类别的遗址博物馆总体布局做出具体分析。

基本概念

概念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做一一对应,这说明在建筑设计层面上对于遗址博物馆的定义是有遗漏的,笔者对遗址博物馆的范围进行重新划分。

对遗址博物馆的重新分类借鉴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将遗址划分为自然类遗址与人文类遗址。自然类遗址,指可提供考证自然界气候、地形等变动,生物物种起源于变化的所存在的遗址存,如此类遗存中包含人类活动遗迹,自然类遗址只包含有人类主观活动之外的遗存。自然类遗址包括:地壳变动痕迹、气候变化痕迹、动植物活动痕迹、物种起源与灭绝等;人文类遗址,是指可提供考证人类起源、活动、灭亡证据的遗存。人文类遗址包括:地上建筑遗迹与遗物、地下墓葬及其遗存、历史事件遗迹与遗物等。

在微观层面上对遗址博物馆的定义即为:保存或展示人文类遗址的博物馆。通过此种定义,在下文中就更明确笔者要论述的遗址博物馆的范围。

遗址博物馆职能

以博物馆职能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确定下来遗址博物馆的四项职能:考古发掘,遗迹、遗物保存、调查研究以及文化传播[]。并且四种职能与社会的密切程度以金字塔形分布

(1)考古发掘职能,常作为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最初职能出现,例如一些历史价值较高的遗址在发现初期要采取抢救性发掘,会考虑为考古发掘先建设类似展示馆的构筑物。

遗迹、遗物保存职能,是历史类相关博物馆中的基础职能。大部分遗址博物馆都会对本遗址出土的文物及遗址本身进行保存、修复、展示等工作。遗迹、遗物的保存设计也是遗址博物馆设计的重点。

(2)调查研究职能,是为了满足某些遗址在短期内不能完成价值研究工作的遗址博物馆而设立研究机构的情况。

(3)文化传播职能,是博物馆的最终呈现形式,在遗址博物馆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当中,由于遗址保护与主题单一等条件的约束下,掌握文化传播广度与深度的就成为对遗址博物馆考虑最多的,也最难统一的问题。在下文中会对文化传播职能的范围进行进一步论述。

遗址博物馆建筑类型分类及数据(遗址博物馆现状研究)

遗址分类

在遗址博物馆设计中,遗址现场状况是博物馆形态的最大影响因素。根据遗址的空间尺度影响首先将遗址分为:

A.地下遗址

B.地表小型遗址

C.地表大型遗址

D.地上完整建筑

E.地上大型残存

在此分类基础上我们将遗址博物馆得类型分为一下五种:

A.地下遗存展示型博物馆

B.地面遗迹覆盖型博物馆

C.地表遗存展示型博物馆

D.遗存建筑型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规模与等级

目前对于遗址博物馆的规模等级还没有明确划分,本文参照《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中第一章总则第1.0.3条中规定,将遗址博物馆规模也暂且划分为: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O)

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O)

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O)

总体布局

遗址博物馆所要展现的内容大多带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遗址博物馆设计最初就要充分解读遗址背后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同时,要将遗址博物馆看作大遗址保护、城市发展的一粒关键棋子,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工作中的作业。

例如,殷墟作为我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已考证的第一个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建筑方案中,建筑师决定反其道而行将博物馆选址在遗址保护核心区内的宫殿宗门区内。总平面呼应洹河中“洹”的立意,控制建筑不高于地面以上1.2米。(图1)如此一来,殷墟博物馆既满足了核心区遗址保护要求,又承载了殷墟遗址的精华。[]

萧山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遗址西南约3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图2)方案中陈列馆设计成古船的造型,遗址展示馆被隐藏在湘湖边。遗址馆中展出距今8000-7000年,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在中国古都之一的杭州,建筑师弱化了遗址的文化价值,而巧妙地突出其考古价值,为跨湖桥博物馆与杭州市找到了良好第契合点。

职能与遗址类型

遗址博物馆设计过程中职能的确定除了受博物馆总体规划概念与定位影响外,遗址类型的不同对博物馆职能也有明显的影响。

地下遗址。此类遗址多为皇家陵寝,因遗址保护的技术所限,在发掘之初鲜有建立考古展示馆,也考虑避免改扩建,会在遗址发掘结束后建以保护、展示遗址为目的的博物馆。例如汉阳陵遗址博物馆。

地表小型遗址。遗址其规模小,有条件将考古发掘工作与之后遗址博物馆建设工作同时考虑,也因为考虑在勘查过程中发现新遗址,就可采用博物馆现场作业的模式建立博物馆。例如,田螺山考古现场馆。

地表大型遗址。此类遗址多为已探明范围的村落、城池、宫殿遗址,这类遗址所附带着重要的年代特征、地域文化信息,博物馆要充分考虑其调查研究职能。

地上完整建筑。多指名人故居、旧居,遗留宫殿,寺庙等建筑。这类遗存由于范围及历史沿革等基本信息较清晰,对于遗址本身只做展示与再利用即可,就更突显其文化传播作用。如卢浮宫博物馆。

地上大型残存类遗址

遗址规模体量较大,所反映人文历史脉络清晰,所以博物馆职能更侧重于文化传播。例如,新卫城博物馆。

选址

遗址博物馆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遗址的不可移动性,同时保护遗址不受破坏也建筑师必须考虑的。

在法律条文方面,首先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八条“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其次,如在历史街区内遗址要遵循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历史建筑的相关法规执行。

遗址博物馆本体的选址通常是按照与遗址的相对位置划分的。分为:遗址之上、遗址核心区内、遗址核心区外三种模式。

(1)遗址之上模式。考虑到遗址覆盖保护的要求,遗址博物馆多选址在遗址之上建立博物馆。好处在于,可将陈列展示与遗址展示相结合,充分利用遗址多变地形设计展陈空间;缺点,如选址不当会破坏遗址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在建设过程中如设计与施工不当都会造成遗址不可挽回的破坏。

(2)遗址核心区内模式。多用于不设遗址展示空间的博物馆,承载文化传播与科研职能。选址要考虑其与遗址的逻辑关系,要尽量降低体量、形象对遗址的干扰。在面积较大遗址区内选址,应将博物馆布置在游览路线的适当位置,组合好遗址与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