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冶炼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相应二氧化碳排放必然有合理增长。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趋势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目标之间的矛盾,根本出路即在于加强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的道路。
一、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安全使得低碳经济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最先由英国政府提出,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在现有的资源禀赋、技术进步程度以及能源存量水平条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嵌入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中,参与经济全球化、资源全球配置的过程。但是各国嵌入的价值链环节以及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状态并不是静止了,而是动态的,各个国家也在随着各种要素存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低碳经济中,影响各国不断调整、不断重新配置资源的最主要因素包括低碳技术进步的发展、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低碳市场的完善等方面。由于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分工地位、区段、收益分配等方面也随之不断调整,这些都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带来低碳技术进步与竞争优势。低碳技术创新存在极大价值。
二、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受到国内能源资源保障和区域环境容量的制约,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要顺应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抓住机遇,促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Zhou(2009)曾利用环境包络分析技术(DEA),对OECD成员中的17个国家以及中国的碳排放效率指标(Malmquist二氧化碳排放表现指数,MCPI)进行了定量测算。在对MCPI指数分解过程中可以看到,导致指数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
其次,降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换的转制成本,涉及到技术方面的主要包括低碳技术的研发投资支出(包括排放技术和生低碳设备的更新和转换支出、劳动者技能的产技术等)。最后,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再培训支出等。低碳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成反比。例如,发展低碳经济如果是以化石类能源的减少使用为基础,低碳发展则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但是如果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技术进步为技术的话,低碳技术进步的程度越高,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同时,经济增长的牺牲也就越小,或者说机会成本越小。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价值。
三、低碳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契合了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基本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战略的延伸与扩展。首先,在推进能源经济革命,改变能源结构,以及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低碳经济不仅着力于推进化石能源的排放低碳化,而且还通过大力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构建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模式。其次,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低碳经济创新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动力。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及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低碳技术创新,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技术。而这些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不仅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而且将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建设,对生态环境存在极大价值。
四、低碳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推力,通过一系列的东西自然地实现了低碳目标,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国家现在一些能源政策本身看,也是给了企业一些压力,十报告、十二五规划都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耗的概念,作为节能减排硬性的目标提出来,自然要推动一些企业制度、设备的变革和技术的更新。这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地雨后春笋般得开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试点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推动企业的低碳发展既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力,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责任。
企业要想发展,低碳和环境友好、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方向,也是环境风险降低的有效手段。作为政府的支持部门,在环保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一种感觉,惯于使用行政管理,制定标准,制定惩罚,解决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立竿见影。但是除了政府和企业以外,所有的民众应当都动员起来,一起为低碳生活行动起来。
五、低碳技术创新的文化价值
从严格意义上讲,制度可以体现价值观,但是社会制度并不能完全包含价值观。低碳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是完全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技术创新带来的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等观念的转变,创造出一种维持低碳技术创新社会角色的文化环境。
首先,低碳技术创新实践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使企业不再是因相互利用的需要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和情感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组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为企业及其员工界定了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目标。其次,技术创新的价值预设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价值内化结果,它通过对社会文化中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的发现、肯定和加强,来自觉地维持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其间逐渐形成的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相统一的新的生活方式,完成了对以往文化的超越。最后,技术创新的文化渗透具体化为一种整体的技术创新行为导向,意味着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情境。这种文化情境不仅是技术创新功能、指令的反映,而且也是技术创新赖以生存的空间。它不是作为社会制度的补充而出现的,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在内的,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和层次上来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之举,我们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我们要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将低碳技术创新进行到底,建设一个低碳化的可持续的社会,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赖小东,施骞.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回顾及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9):145-151.
[2]王琳,陆小成.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功能与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98-102.
[3]李国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J].观察与思考,2012,(10):71-73.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落实国务院的指导精神,服务中药品种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CFDA(包括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及循证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药学、药理学、生物统计学、政策研究等领域知名专家召开“国家‘基药’和‘医保’政策解析暨上市后再评价促进中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解析相关政策,探讨应对策略。
本次会议拟定于2016年4月9-10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前来参会并与到会的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会议有关事宜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协办单位:北京博诺威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岐黄药品临床研究中心
北京国信泽鼎国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二、会议主题
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医疗保险目录遴选及中药新药研发审评的相关政策要求解析;
2.CFDA中药注射剂评审,即中药注射剂七个指导原则解析;
3.中药注射剂、中药配方颗粒和其他剂型的临床研究设计及疗效评价、案例分享;
4.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的团体标准及安全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规范研讨;
5.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效应机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研讨;
6.成立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药物经济学专家委员会;
7.讨论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事宜(2017年)。
三、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16年4月9-10日
报到时间:4月8日下午14:00-22:00
会议地点:中国科技会堂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Tel:(010)68518822
四、注册说明
报名方法:电脑或手机登录网上报名;或者发送回执至csptcm@vip.163.corn。
会议费1200元/人,学生800元/人,包含会议费、资料费、学分证、会议餐费,不含交通与食宿费。
付款方式:汇款,不接受现场付款。
开户名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账号:110060971018002604480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育惠东路支行
注:请在汇款附言或备注中填写“721+汇款人姓名+4月会”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帅玲
手机:17888807169
邮箱: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大白楼425室
【关键词】钢铁业 隐含碳 减排对策
一、中国钢铁业隐含碳排放现状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素来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但同时它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并且伴随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自从1996年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约为6.37亿吨,2011年约为6.85亿吨,约比上年增长了7.5,2012年约为7.23亿吨,到2013年我国钢产量达到7.79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8.5%。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269.8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9.5%,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增幅为2001年以来最低,,比2013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生产生铁69141.51万吨,同比下降3.45%,生产粗钢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生产钢材112349.52万吨,同比增长0.56%;平均日产粗钢220.23万吨。随着钢铁产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趋势也不曾减弱。在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仅次于电力系统和建材行业,居全国第三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都在增加,其中钢铁业二氧化碳排放所占比重甚高,从2002年开始,每年钢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达5亿吨以上,根据IPCC碳排放系数估算,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8.5亿吨,2010年碳排放量约为9.01亿吨,约占全球的12%左右,2011年约为9.64亿吨,而2012年碳排放量达到了10十亿吨以上,约为10.02亿吨,2013年约为10.53亿吨。从2012年开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家,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9%。目前全球每年增加碳排放的65%来自中国。从钢铁业最近几年的碳排放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碳排放总量都在增加,且增加幅度相差不大,这说明我国钢铁行业的碳减排措施仍未达到预期的功效。降低钢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中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也是我国钢铁冶金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国民经济实现低碳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严要求。
二、中国钢铁业隐含碳排放源头分析
(一)矿床开采过程中碳排放
我国矿床的开采方式有两种: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目前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在露天开采工艺中,主要的碳排放源自采掘和运输设备以及爆破技术器材。露天开采的主要作业方式有间断式、连续式、半连续式。在这三种作业方式中,采掘和运输所用设备不同,但其在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产生碳排放。另外,岩石炸药、铵油炸药等也相继在露天开采爆破技术上得到应用,这些炸药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含碳、硫等污染性气体,使得矿床周围环境恶化。在地下开采工艺中,主要的碳排放源自采矿方法、凿岩装运两个方面。在这些地下采矿方法中,大多用到爆破技术,其可能产生的碳排放不言而喻。而在凿岩装运上,设备的机械化是其产生碳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选别作业中产生的碳气体
开采出来的铁矿石经粉碎后进入选别作业,使其中有用的矿物和脉石分离,或使各种有用矿物彼此分离。在选别方式中,主要有两大类,即物理选和化学选。其中物理选包括拣选、重选、电选、浮选、磁选。在物理选方式中,电选、磁选会需要电力支撑,对电的消耗,会间接产生碳排放。而在化学选中经常要用到萃取剂、浸取剂等使之与矿石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
(三)产品运输途中产生的碳
这里所指的产品是指钢铁冶炼所需的所有材料以及成型钢材产品。钢铁冶炼不仅需要铁矿石原料还需要燃料,在钢铁厂冶炼之前,这些材料都需要从各地运往冶炼厂,路途有远有近,因钢铁厂的位置而定。另外,在钢铁厂冶炼出各种钢铁产品后,会将其运往所需地方,不论运输工具是汽车或是游轮等等,在运输过程中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这增加了温室效应。钢铁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钢铁企业每生产1吨钢,厂内运输量将高达5吨。钢铁企业物流实现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辊道、行车、台车和皮带运输等。其中,公路运输占比通常在20%以上,部分中小企业公路运输的占比超过70%。公路运输产生的扬尘,重载货运卡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污染,一些厂区内,道路路面未硬化处理、散落的物料未及时清理,运输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对于燃料煤炭来说,随着我国煤炭产业主要产区的西移,商品煤的平均运输距离已超过580km,并还在逐渐延长,随着新疆自治区煤炭的大量外运,商品煤运输距离还在加大。
(四)进入高炉冶炼以前所产生的碳排放
铁矿石并不是运往钢铁冶炼厂后就可直接进入高炉冶炼,在此之前还需进行两部分作业。一是进行炼焦煤焦化,二是铁矿石烧结球团。在对炼焦煤焦化前,要对原煤进行清洗,原煤作为燃料,相比较氢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等,污染是最严重的。它含碳、硫、磷等燃烧后生成有污染气体的元素,直接作为燃料供应进行燃烧,产生的危害特别大。提前进行原煤清洗,可以消除部分污染物,能够更清洁高效使用。原煤先集中进行洗选洁净化和均质化后,留下灰分、硫分等污染物,再分散供应市场。此后再进行炼焦,而炼焦释放的污染物也是焦化厂区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碳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扩散到周围环境中,造成污染。
(五)炼钢、连铸、轧钢过程中碳排放
进入高炉流程以后,主要是炼钢、连铸、轧钢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碳污染主要是由于电力的使用所间接引起。钢铁业高炉流程以后主要靠火电厂供电来进行作业,而在我国,84%的火力发电燃烧煤炭,燃煤污染物排放严重,大量粉尘、碳、硫等气体。
三、中国钢铁业低碳策略
(一)引进低碳采矿设备和技术
随着矿业开采规模的扩大,对采矿设备的要求也越加严格。然而不管是露天采矿还是地下采矿,其采矿过程中,因其设备或是技术因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可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成为惯例。因此,引进低碳采矿设备和技术成为绿色采矿的一个新途径。国外露天采矿设备逐渐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如大吨位矿用电动轮汽车、电铲斗容、低孔径牙轮钻机钻孔,露天矿大型设备单机载计算机实时监控等等。对于地下采矿设备,实现装备的无轨化、液压化、自动化、微型化、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二)多采用拣选、重选、浮选方式,减少电选、磁选和化学选使用
为了减少碳排放,在选别作业中应多采用拣选、重选、浮选方式,而相应减少电选、磁选和化学选。拣选方式主要是用于丢除废石,它包括手选和机械拣选。手选是人工拣选,消耗劳动量大,效率低。在这里主要建议采用机械拣选,可以采用光拣选、电性拣选和磁性拣等。重选主要是利用矿石在介质中颗粒比重的不同进行选别,它可以在其他选别方式使用之前对矿石进行预选。这种选别方式成本低、污染少,适合贫矿、细矿的拣选。浮选通常指泡沫浮选,它是指利用各种矿物原料颗粒表面对水的润湿性(疏水性或亲水性)的差异进行选别。它能用于选别各种矿物原料,适用性强,污染小。对于电选、磁选方式,在处理量小颗粒物时,应该尽量少用。化学选分离效果好,成本高,污染大,应努力研制生物化学法,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三)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产品运输量
我国钢铁工业总的布局特点是,大型钢铁厂比较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或沿海消费区,中小型钢铁企业布局比较分散,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5】。由于煤炭和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生产的两大必备原料,钢铁业冶炼厂的建设也与这两种原料的产地息息相关。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布局,按其离原料、燃料产地及消费地区的关系,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及靠近铁矿石基地又靠近煤炭基地,如本刚、攀钢等;靠近铁矿石基地,如鞍钢、马钢等,靠近煤炭基地,如太钢、唐钢、抚钢等;位于交通枢纽,接近消费中心,如首钢、武钢等;远离原料产地,位于消费中心,如上海宝钢、天津各钢厂等。从这五种类型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选址存在不足,无法兼顾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运输途中,产生了大量运输废气。又原材料运输占总运输量的73~83,故应将钢铁企业的地址选在靠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路程,即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又可以减少碳排放。
(四)积极研发“非涉碳”冶金技术
铁矿石从开采到最终轧制成各类钢材产品,需要的不仅仅是原铁矿石,还需要多种辅助材料,煤、焦、水、电、气等。例如在烧结过程中,需要将矿粉、溶剂、燃料按一定比例进行烧结,焦粉、煤粉这些含碳物质的使用,经过燃烧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在冶炼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碳排放,积极研发“非涉碳”冶金技术也就成了钢铁业冶金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使用清洁能源冶金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清洁能源运行可与含碳能源共同运行,也可组成独立制度运行,独立运行的清洁能源钢铁生产系统一般具有高速反应与运行的特征,它可以进行多次能源的高效转化和运行,与含碳能源共同运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外,基本上无二氧化碳排放。例如利用风能冶金、太阳能冶金等,完全不涉及碳材料的使用和产生碳的化学反应,从根本上杜绝了二氧化碳的产生。
(五)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发电,减少煤炭源电的使用
在钢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电力的使用不可避免,而且耗电量大。一般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电力大多来源煤炭发电,这从间接上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要想减少碳排放,也可以从减少使用煤炭发电这一点出发,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减少碳排放。目前,清洁能源的种类很多,有太阳能、风能等。对于钢铁企业来说,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较为有利。太阳能能源丰富,免费试用,不需运输,无污染。而生物质能是化废为宝,在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可以利用其中的有机废弃物来发电反过来供钢铁的冶炼。这样即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以为钢铁业减少冶炼成本。
在清洁能源研究与应用方面,氢还原研究早已开始,如日本焦炉煤气重整后制成高氢含量的煤气输入高炉,加速还原铁矿石等;欧洲也开始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炉研究;韩国POSCO研究院还开展核能制氢氢还原的前沿研究等。鞍钢鲅鱼圈从风能发电供生活用电供轧钢用电供冶炼用电的研究正逐步按计划进行。多家高校、研究院开展氢冶金实验研究。另外,除了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外,在钢铁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利用转炉蒸汽、轧钢加热炉蒸汽和烧结余热等进行发电,确保能源高效回收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然.国内外钢铁业发展低碳经济探讨[J].山西冶金,2011(34).
[2]刘文权.低碳炼铁技术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I).
[3] 卫星.我国发展非高炉炼铁技术前景光明[J].上海金属,2009(3).
[4] 曹京慧.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来[J].炼铁,2010(5).
[5]徐匡迪.钢铁工业的循环经济与自主创新[J].山东冶金,2006(28).
[6]刘晖,薛俊.钢铁工业与低碳经济[J].冶金管理,2010(01).
[7]尹改,罗毅.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2004.
[8]金亚飚.钢铁工业污水回用方式和提高回用率的探讨[J].工业水处理, 2009(01).
[9]程君,姬飞.浅论钢铁企业与循环经济[J].2006.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利用和发展青铜冶铸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开始冶炼并使用铁器。据考古资料,现已出土的东周铁器,大部分都是楚国的,楚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历秦入汉,冶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年楚国的冶铁基地宛(汉为南阳郡,即今河南南阳),成为西汉的铁器冶炼和生产基地之一。1959年——1960年,在南阳汉代冶炼遗址的三千平方米发掘区内,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考察表明,这一遗址既铸造铁器,又用生铁炒钢并锻制器具,使用时期由两汉延续到东汉晚期。故楚之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也是西汉铁官监守的铁器产地。楚国传统的冶铁技术,乃随着西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朝廷的重视而得以普及和提高。学者根据出土的楚国铁器和南阳汉代冶铁遗址的考察,对楚、汉冶铁情况作了探讨。
先秦的冶铁炼炉,尚未在楚地发现。可是,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已发现了多座春秋战国时代的冶铜炼炉。这些炼炉都是竖炉。学者经研究和模拟试验后认为,这些炼炉的设计合理,性能较为优越,体现了当时冶炼的先进技术。现今发现的西汉冶铁炼炉,也都是与楚国冶铜炼炉相似的竖炉,只是建筑得更为高大、改造得热效率和料容量更大。“我国古代炼铁高炉是从炼铜高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铜绿山的春秋炼炉不仅代表了当时我国的炼铜技术,而且为战国以至秦汉炼铁技术的提高创立了良好的基础”。
楚国的铸铁柔化技术,可以将生铁处理成黑心和白心两种韧性铸铁,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有韧性铸铁制成的六角形锄,长沙左家塘楚墓出土有黑心韧性铸铁制成的凹口锄,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也未能得以推广,故现今出土的楚国韧性铸铁的数量甚少。自西汉中期,冶铁业实行官营,朝廷为了提高铁制农具的使用寿命,着力推广和发展这种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的技术,于是,铸铁柔化技术不仅发展到成熟阶段,而且普及为常规的工艺方法。
战国中期以后,楚国已能生产白口和灰口混合的麻口铁制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铁锤,就是这类强度较高而耐磨性较强的制品。西汉前期,楚人掌握的这种冶铁技术,又发展成为能够生产低硅低碳的灰口铸铁工艺。在此基础上,汉人进而还发明了生产类似今日的球墨铸铁的工艺。
以低温还原的“块炼法”炼出熟铁,又进而对其反复加热和锻打以“百炼成钢”的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掌握了。江苏六台的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有熟铁条,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有用熟铁锻打成的钢剑。这项技术,在汉代乃至后世,一直作为简便易行的传统而承袭下来并不断予以完善。
冶铁业规模巨大,冶铁作坊遍布全国,中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技术在汉代大体完备和基本成熟,钢铁制品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汉代文化的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乃与楚人在冶铁技术上的贡献分不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阳汉代冶铁遗址上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这里曾经是西汉时期的铁器冶炼基地之一。
B.楚国人的冶铁技术是在青铜冶铸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并且后来居上,独领。
C.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现的冶钢炉已采用与西汉冶铁炼炉相似的竖炉,代表了当时我国的炼铜技术。
D.春秋时期楚国的炼铜技术促进了战国炼铁技术的提高,楚人甚至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从生产生铁到将生铁处理成韧性铸铁,楚人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完成,但是将韧性铸铁全面推向生产、生活领域,则要到西汉时期了。
B.楚人的冶铁技术,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的炼铁、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汉代,已基本成熟,冶铁规模巨大,冶铁作坊遍布全国。
C.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人便知道经过反复加热和锻打,可以将熟铁炼成钢,这是“块炼法”的进一步发展,并作为一项传统传承下来。
D.在众多楚人冶铁工艺中,球墨铸铁工艺无疑水平,而低硅低碳灰口铸铁工艺其次,麻口铁制品工艺则相对水平最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铸铁柔化技术就可以增加铁器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普遍提高了人们使用的铁制农具的寿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楚国冶铜炼炉建造水平高超,与后来的汉代冶铁炼炉相比,虽说热效率偏低,料容量偏小,但是这也足以证明当时楚国冶铜技术的先进。
关键词:冶炼;轧制;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TG146.2 1, TG156.2 文献标识码:A
集装箱是现代物流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产销国的地位。随着集装箱行业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旧集装箱的淘汰和技术进步,集装箱用钢的需求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预计年平均增长水平将维持在5%~8%左右,2010年消费集装箱用钢约在530万吨左右。据统计,目前国内年使用量在10万吨以上,主要从瑞典SSAB钢板公司进口。高强度耐候钢的发展方向是:(1)解决强度和成型性匹配不佳的问题。强度和成型性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即强度提高,成型性下降。为实现两者良好的匹配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必须确定出合理的微观组织及获得该组织的化学成分和工艺参数。(2)开发更高强度级别(900-1000MPa)的超高强耐候钢。700MPa级是目前热轧态产品中的最高强度级别,更高强度级别钢需采用离线热处理(调质)方式生产。目前集装箱用户提出了900-1000MPa级热轧钢板的需求。
本文主要论述了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的冶炼、轧制生产工艺。成功开发了700MPa热轧高强集装箱板。
1 冶炼
1.1 铁水成分
铁水成分如表1所示。
本次生产要求入炉铁水S含量控制较低(0.003%以下),S总体控制较好。
1.2 转炉生产
采用低碳锰铁、硅铁、低碳铬铁、铌铁合金化,铌铁加入量140kg/炉,铝锰钛加入量270~350kg/炉。
转炉控制方面Si含量偏高,直接导致精炼终点成分Si超标。在放钢加入合金后温降较大,放钢平台测温仅为1581℃。第二炉合金和温度控制较好,但出钢P含量偏高,导致终点P超标。
1.3 LF精炼
本次试制由于铁水S的控制较好,都在0.006%以下,转炉控制也比较理想,回硫分别是0.007%、0.006%,精炼S都控制在了0.002%,对于C、Mn、Nb、Cr的控制还可以。
精炼炉到位后氧含量较低,同时温度偏低,造成精炼炉提温困难,直接造成软吹时间不足,主要原因是钢包温降快,不符合要求。而且本钢种合金加入量大,本炉钛铁加入量1.2t,温降16℃, 结果钛含量配到了0.16%,收得率为62%,高出了上限,精炼采用了大氩气搅拌降低钛含量0.02%。此外由于本钢种合金加入量大,特别是钛含量高,造成回硅现象明显,加入钛铁后回硅0.08%,因硅含量高,喂线有硅钙线改喂入钙铁线,但是还是造成回硅0.04%。从炉渣成分也可看出渣中硅成分变化较大,碱度很高。
1.4 连铸
连铸控制情况如表4所示。
连铸使用西保集装箱保护渣,批号:113530,液渣层10~14mm,渣条较少,但渣条较厚,由于关闭塞棒氩气,渣面较死,消耗量0.59~0.66kg/t,铸坯振痕清晰、均匀,表面质量较好。连铸冷却采用弱冷,比水量0.74l/kg,铸坯出扇形段宽面温度808~812℃,窄面温度710~714℃。
2 轧制
粗轧终轧温度为1120℃,由于采用五道次除鳞水全部打开的冷却方式,所有温度降低快,进精轧的温度在1050℃左右,使得温降合理。精轧终轧温度为890℃,卷取温度610℃。
本次轧制很好地控制了入口精轧温度,指标达到了控制要求。轧制的轧制力基本在初期计算的范围内,控制较好,压下率分配合适。
3 力学性能
本次试制力学性能控制良好,产品的屈服强度在810-840MPa之间,抗拉在900MPa以上,延伸率合格;冷弯试验未见裂纹。
结语
冶炼生产工艺硫含量控制较好,转炉配硅不仅考虑铁水硅含量,还应考虑出钢口的挡渣情况,转炉对磷的控制,应尽量低,连铸冷却控制较好,铸坯出扇形段温度也合适。通过合理制定轧制工艺,产品经检验性能稳定。
参考文献
[1] 陆匠心.700 MPa级高强度微合金钢生产技术研究[D].2004.
[2] 王晓香.管线钢焊接常用的几种碳当量公式[J].焊管,2004,27(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