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创业项目计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融资观念保守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备,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这就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带来了新的便利。但是,因为高校创业教育偏向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性的内容涉及较少,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创业融资理念较为陈旧、保守。在被问及创业融资方式选择时,绝大部分学生首选亲情借款,其次是银行贷款,而像政府、银行、商业信用等新兴融资方式则很少被选择。
(二)融资渠道狭窄
就目前高等院校学生自主创业融资的选择来看,整体呈现渠道狭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来源少,二是融资数额小。首先,学生融资方式第一选择为亲情融资,主要依靠自家出资或者亲戚借款为主,这种方式可以使资金来源快、风险低,但对于家境贫困又没有富裕亲戚的学生就难度较大;融资方式第二位的就是银行贷款,但由于手续比较繁琐、要求比较苛刻,真正利用银行贷款的还占少数;除亲情融资和银行贷款外,最常见的融资方式就是合伙融资,吸收他人或企业的投资,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1]的原则来合作创业。其次,不管是亲情融资、银行贷款,还是合伙融资,融资的数额都比较小,家庭仅靠存款,银行也只是小额贷款,合伙融资更是不可能有大笔资金。
(三)融资知识匮乏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激情很大,但是准备不充分,对自主创业融资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调查发现,很少有人对国家、银行等的创业优惠政策有过专门了解。在学生眼中的创业融资基本等于自主筹资,对于创业基金、风险融资等新兴的融资方式基本无涉及。当然,本身对融资知识了解少,真正去利用新兴融资方式的就更少了,很多学生仅仅涉及到了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银行贷款程序较复杂、贷款条件比较苛刻,加之贷款数额也比较小,真正从银行成功贷款的学生也没有几个。
二、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融资困境
从以上高职大学生创业融资的现状分析来看,一方面学生自身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多短板,另一方面政府、社会、高校也没有对大学生创业融资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了许多融资困境。
(一)政府支持少
一方面,政府政策支持比较少,教育部网站“国家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公告”中指出“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视当地情况,可申请‘大学生创业资金’”。[2]除此之外,专门的融资政策更是匮乏。另一方面,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很少,最普遍的是小额担保贷款,“指通过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委托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由经办商业银行发放,以解决符合一定条件的待就业人员从事创业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一项贷款业务,包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开办经费和流动资金”。[3]这相比于国外的青年创业计划、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失业创业补贴等多种类、大数量的投入就略显不足了。
(二)社会关注少
银行作为融资的最主要手段对大学生创业关注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大学生往往只凭一腔热情去创业,没有考虑会出现的种种困难,创业项目、计划也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经济效益、利润等难以衡量,由于创业投资风险比较大,银行考虑到贷款的安全性问题,也不愿意轻易贷款给大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贷款额度较小、要求苛刻的原因。此外,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不够,以各项创业政策为例,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国家有什么具体的创业相关的政策。而且,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对影响社会资金流向也没有发挥作用,类似国外各种类别的“天使基金”在我国就很少。
(三)高校帮助少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没有尽到充分的义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创业理论教育不足,一方面课程化建设不完善,好多高校根本就没有创业教育,即使有创业教育的高校也大多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缺乏,目前创业教育绝大部分是其他专业老师兼职任教,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没有建立。第二,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不足,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教育大多数就集中于毕业前的实习,而这也不是针对于创业教育。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专门教育还不能大大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解决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是多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融资困境,拓展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降低融资门槛、简化融资程序,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方合作,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四位一体”的融资模式。
(一)政府层面
1.加大政策支持。设立专门的创业融资机构,负责为大学生创业筹集资金,作为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收集有意向投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相关企业,同时筛选大学生创业的项目计划书,为双方的合作牵线搭桥;“完善创业机制,制定关于创业的法律,同时配套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更新创业投资政策法规和担保体系;政府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生创业”。[3]
2.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对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预算,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支持,结合实践建立各种创业基金;建立多元化创业融资渠道,鼓励大学生利用新兴融资方式募集创业资金;此外,完善相关社会捐赠制度,引导社会公益资金投入,建立“无偿性扶助”和“贴息性扶助”等。
(二)社会层面
1.发挥市场在大学生创业融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一是降低银行贷款门槛限制,针对大学生减少或取消资产抵押或担保,以学生诚信、学习成绩等无形资产来抵押贷款;二是加大企业融资租赁,引导企业定期付给合作创业的大学生租金来支付生产设备的适用、经营等;三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我国也叫创业投资,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创业者可以以技术、项目等形式入股,风险投资公司则以资金的形式入股,共同组建创业公司”。[4]
2.利用主流媒体营造舆论氛围。现如今社会公众的思想受媒体的影响很大,而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创业关注太少,还没有对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并没有深入社会公众的心里,尤其是企业对大学生创业不信任,担心资金投入后的回收问题。因此,媒体理应做好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媒介,一方面做好学生代言,宣传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困难等,以求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另一方面做好学生智囊,及时宣传国家关于创业的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出谋划策。
(三)高校层面
1.继续推进大学生创业课程化建设。开设专门的创业融资相关课程,改变学生传统的融资理念,提高学生创业融资技能,同时利用学校资源和优势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信息和理论支持。
2.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和专门场所。专项基金可以从学校预算开支,也可以通过校友捐赠组成,用这些专项资金资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此外,高校自己组织或者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创业大赛,从比赛中获得创业启动资金。学校还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便利,在校园里面设置专门的创业园区,以减少学生创业的资金投入。
(四)个人层面
1.培育自己良好的信用形象。创业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要靠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最注重个人信用,如果在校期间个人信用形象不好,会给创业融资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信用观念,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数按时偿还助学贷款等信用贷款,力求在校期间就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