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第1篇

1.1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从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整个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约3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选择自然所迈出的第一步是逐水草而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偎依着一条河流。回顾中国的历史,水正是中国文化产生的渊源。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而人类的生存又需要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作为支撑,因此,人水和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1.2人类治水的四个阶段

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人类利用河流并听命于河流的自然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虽有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但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加以明显的改变,不得不听命于大自然的主宰。

二是人类利用河流并抗御河流的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较大型的灌溉和航运工程,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有限,严重的旱灾或水灾还常常成为改朝换代或重大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

三是改选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前,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对河流健康的伤害。

四是人类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能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把人类的治水实践推进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即人水和谐。

1.3人水不和谐问题

一是洪涝灾害,我国季节性,地区性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发展。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二是地下水超采与地质灾害。对地下淡水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降落漏斗,从而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如西安市地下水的超采,致使地面连续沉降。现有大的地裂缝9条。天津、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其中上海、天津市累计沉降幅度己超过2m。

三是水土流失,据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冻融侵蚀面积就达355.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42%。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损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之多,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在许多地方造成耕地减少、肥力下降、江河泥沙淤积、水源涵养缺乏、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后果。

四是不安全饮水,2008年11月21日,卫生部监督局局长赵同刚在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上透露,中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万人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

五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目前,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而水污染又使缺水形势更为严峻,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地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2促进人水和谐的对策及措施

2.1改变传统治水思路

“98洪水”之后,水利部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提出了现代治水新思路,并不断补充完善,成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治水新思路的核心。概括地说,就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积极发展水文化

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水的认识,而人们对水的认识属于水文化内容。水文化是人类水观念的外化。反映了人类对水的认识程度,水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相处哲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文化概念提出的初衷。水文化意识有助于人类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识是人类长期以来和自然共存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它是基于人类对于水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水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理解之上的。此外。还应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了解、熟悉水法规,形成依法治水、管水、爱水、节水的意识,努力实现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随意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调配水资源。

2.3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和谐的用水体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有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一要搞好节水宣传,要以媒体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向领导和群众宣传水危机、节水知识、节水典型,唤起全社会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强烈意识。二要抓好制度建设,要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编制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制定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项用水的定额标准,对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实行年度用水问题控制。三要逐步建立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4加强依法治水

建立健全和谐的管水体系,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承各级政府,下连千家万户,牵动社会各界,涉及各方面。因此。只有动员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才能使人水和谐的目标变成现实,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人水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人水和谐的快乐。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第2篇

各地遭遇极端天气

盛夏的华夏大地,被各种极端天气搅得“不得安生”。7月初的北京,在遭遇了60年以来的最高气温之后,7月下旬,又迎来了接近十天的“桑拿”天气,这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长纪录;在华北大地被高温烤得“焦头烂额”之际,长江流域再次不可避免地遭遇洪涝灾害,华南、江南地区入汛后连遭14雨袭击,造成了严重汛情;而在较少发生夏汛的东北地区,7月以来连遭5雨袭击,辽河、第二松花江也出现了罕见的汛情;在东部沿海地区,今年的台风生成异常少,登陆时间都偏晚。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我国有多个省区市遭高温炙烤,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42℃以上;7月以来,北京已有10天出现超35℃高温,超过常年北京整个夏季平均高温日数总和,成为10年来高温天数最多的一个7月。极端天气的出现,令许多人措手不及,更让人对气候忧心忡忡。频发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7月15日9时,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受灾人口9750万人,因灾死亡594人、失踪212人,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

极端天气的肆虐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背后,是更为沉重的话题。我们的城市生活在极端气候的到来之后,几近扭曲: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资料显示,进入7月汛期以来,部分城市遭遇雨袭击,引发城市严重内涝,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一度进水。这其中的间接损失,我们无法估量。

极端气候缘何频现

极端气候不仅出现在中国,今年世界各地都饱受极端气候之苦:进入7月以来,欧洲大陆及亚洲多国持续遭遇罕见高温,7月24日莫斯科气温达到37℃,创下该市128年以来历史同日最高气温。美国首都华盛顿气温逼近40℃;而中部地区暴雨连场、险情不断。日本气象厅则宣布,日本近日进入了日气温35℃以上的“猛暑日”――这是自2007年开始使用的气象新名词,指地球温室化给都市带来的高温效应。“猛暑日”在逐年增加,从1999年到2008年有400天,是30年前的4倍。今年的“猛暑日”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与北半球的高温遥相呼应的,是南半球罕见的严寒。进入7月份以来,阿根廷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和降雪,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温更是创下了10年来的最低纪录。大范围降温目前已造成10多人死亡。在秘鲁,卫生部长乌加特7月25日表示,低温和寒流引起的肺炎和其他相关疾病已造成400多人死亡,其中一半为儿童。我们的疑问也由此产生:为什么会在全球大范围地出现极端天气?地球到底怎么了?传说中的“2012”真的要来了吗?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的暖性高压系统长时间维持是北半球极端高温事件的主要成因。专家介绍,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74℃,1909年至2008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高温事件对气候变暖的反应十分敏感,因此极端高温事件呈现出频发的状态。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强盛和高压晴空区太阳强辐射导致7月中旬以来,控制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大陆暖性高压发展和维持,阻止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来自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方热带海洋的暖湿空气相遇,由此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50年中,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该组织的最新预估结果显示,到205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比上世纪后20年升高1.2℃~2.0℃,极端高温事件可能更为频繁。

如何应对极端天气

暂且不论极端天气缘何发生,但极端气候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40年平均上升了10倍。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是当务之急。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天气气候、地形地貌非常复杂的国家,科学防灾减灾至关重要。今年7月初,我国启动了“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针对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优先领域和关键问题,部署了一批项目,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如果说这样的课题研究距离我们普通公众的生活还太过遥远,那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预报就理应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今天会不会下雨”成为7月底的北京市民街头巷尾谈论的热门话题,而天气预报的“今天有雨”却屡屡失效,本来最“顺应”民心的播报内容却三番五次让人失望,不禁让大家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产生了质疑。

不可否认,自从气象卫星问世之后,台风就再也没有逃脱人类的眼睛;天气雷达问世以后,突发性强降雨也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对于那些冷空气的行踪,人们可以看得清楚真切。人类摆脱了通过仰望天空,依靠二十四节气来推算天气的落后观察方式。公平地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的。目前,我国天气的短期预报准确率为70%~80%,发达国家则在80%~90%。但是,气象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犯错”也屡见不鲜。气象卫星确实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但碍于高空云层的遮挡,会给卫星的观测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使得风云变化中许多因素还没有完全被掌握,那么,分析和预测天气时就会产生误差。从客观上说,我国气象灾害监测探测的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不足,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观上来看,预报员对于以前很少发生的小概率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缺乏经验。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的偶尔失准我们还可以谅解,那城市的建设,则应该是在我们完全的掌控之中了。就城镇建设来讲,应该适应气候变化的特征规律,在气候上进行可行性论证。今年,在我国暴雨频发的东北和西南地区,城市内涝像疾病一样在100多个城市蔓延。虽说极端气候是造成此次涝灾的直接原因,但这也让城市治水能力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这样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交通虽慢但不堵塞,城市虽滑却不积水的,多半是发达国家,反之,大概就是发展中国家。原因很简单,后者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

相信不少人的童年记忆里装载着忍者神龟居住的下水道,相信不少爱看电影的人对于身高近百米的怪物哥拉斯穿越下水道而不露踪迹记忆犹新。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发达国家的下水道却是真实的。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其靓丽程度不亚于发达国家,可是,有几个城市有勇气掀开井盖,让我们走进下水道看看?或许我们也无法走进去。在城市内涝的大背景下,青岛意外 “火”了起来,究其原因,缘于其百年前由德国建设的下水道沿用至今,助青岛避免了内涝之苦。不少看过青岛下水道的人惊呼:我们何止落后了一百年。未雨绸缪,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古训,可是,真正领会它本意的却不是我们。

防灾救灾任重道远

8月初,一段被网友称为“最温暖最揪心”的视频震撼网络。视频由一名吉林市永吉县城的男子拍摄,内容是7月28日11时许洪水袭击永吉县城,民众洪水中自发救人的场面。视频中,洪水淹没城市,不时有人在洪水中沉浮顺流而下,一名居住在楼房里的男子,从窗内伸出一根长杆,给随水流漂浮的人群送去救命的援手。这其中,有人被拯救了上来,也有人因为救援工具的简易,永远消失在了镜头里,让人扼腕不已。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太多的“草根”英雄为和谐社会谱写华章。如果,这些英雄多一些科学营救的方法,相关部门普及科学营救的知识,我们是不是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

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对人体的耐热极限提出挑战。高温补贴最近成为各大媒体热炒的话题:8月5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纷纷发表新闻评论:高温津贴咋成空头支票。7月30日到8月1日三天时间里,济南至少有8名户外劳动者因中暑抢救无效死亡,他们有环卫工人,也有农民工。一时间把“高温津贴”的能否落实到位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户外工作者不知“高温津贴”为何物,在极端天气肆虐下,我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护,立法执法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等相关部门不可袖手旁观。

“测、报、防、抗、救、援”是一条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链,如果这个链条我们能做到环环相扣,那么,“人定胜天”并不是痴人说梦。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第3篇

(涪陵南沱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0000)

【摘要】南沱镇地势南高北低,南部边缘以山地为主,其余部分为低海拔河谷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明显,以易风化的紫色沙壤土(石谷子)和粘性土为主。由于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特征,最容易引起山洪暴发,从而发生山洪灾害。因此做好对该镇的山洪灾害的防御关系到该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该镇的长足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山洪;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应急性防御措施;平时性防御措施

On NANTUO town and mountain flood prevention measures

Zheng Jia-hong

(NANTUO town of Fuling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Chongqing400000)

【Abstract】NANTUO town lying South High North, the southern edge to the main mountain, the rest of the hilly area of low elevation valleys, subtropical humid monsoon climate, seasonal precipitation significantly to easily weathered purple sandy loam (Dan Guzai) and clayey soil based. Due to topography, geological conditions, climate, most likely caused by flash floods, which occurred in flood disasters. Therefore, a good for the town´s flood disasters related to the defense of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people of the town, on the town´s rapid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Flash floods;Defense;Mountain flood emergency defense measures;Usually of defensive measures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在我镇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我镇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做好我镇山洪灾害的防御是极其重要的。

1. 南沱镇地理特点

南沱镇位于涪陵主城区东北长江南岸,西距涪陵主城区24公里,东距丰都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67.14平方公里。辖11 个村1个居委,74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12245户,37292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45449亩,其中田17068亩,土 28381亩。其地理特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1水系分布。

南沱镇位于主涪陵城区东北长江南岸,西距涪陵主城区24公里,东距丰都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67.14平方公里。境内溪河流总归长江水系:一是龙驹河,发源于罗云乡境内,龙驹村内径流地10公里,至马颈子注入长江;二是百洞溪,发源于罗云乡境内,流经秀山、金鸡两村,径流4.5公里,至金鸡村百洞溪口入长江;三是大洞溪,发源于土地坡乡境内,流经关东、南沱、坪平3个村,径流5公里,至治坪村大洞溪口注入长江。此外尚有龙驹村河堰沟长约3公里、太阳溪长约2.5公里、连丰村郭家溪长约2公里、睦和村龙望沟长约4公里等。以上溪河均注入长江。镇域内已成的蓄水工程有:小(一)型水库(塞马口水库)一座,山坪塘703口。

1.2气象、水文及暴雨洪水特性。

(1)镇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呈立体分布特征。常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毫米,主要分布在5、6月,平均降雨最多的月份为6月份。近几年经受最大暴雨强度分别为2010年7月9日、2015年6月1日及2015年6月17日。春、夏两季降雨频繁,降水强度大,降雨量占全年的67~71%,秋、冬两季气候干燥。降雨量占全年的29~33%。4月中旬至7月中旬4个月(汛期)降雨量占全年60~70%。

(2)由于受自然山势对冷暖气流的扰阻,造成低气急流有的利形,形成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溪河道坡度陡,洪水汇流迅速,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及地质滑坡。

(3)本地1小时、6小时、24小时不同频率暴雨特征值(见表1)。

1.3地形地质。

镇域地质构造处于尖山子山北翼,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分布于石栏、瑞龙、燕窝部分地区,其余为浅丘地貌及长江河套地貌发育。石栏山耸东部边缘,西北部为长江南岸浅丘地貌及长江河套地貌。境内土壤主要有水稻土、冲积土、沙泥、黄泥、“石谷子”黄泥等土种。境内最高海拔为红碑村7组人头山,海拔约700米;最低海拔为龙驹村1组三块石,海拔146米;境域大多海拔在160米~450米之间(南沱集镇海拔约200米)。

2. 南沱镇山洪灾害的原因、特点

2.1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

(1)我镇的丘陵地形地势是诱发山洪灾害的基础条件。

(2)高强度暴雨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我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雨分配不均,常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0毫米。由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山洪灾害。

(3)现有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是造成抗拒山洪灾害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我镇虽现有小(一)型水库一座、经整治山坪塘703口,蓄水设施良好。但建于六七十年代的排水堰渠20公里和喷灌池,都因年久失修,导致淤堵,排水能力大大下降,反而成为我镇存在的巨大大安全隐患。

(4)由于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溪渠道边任意乱倒、乱建、乱挖,导致溪渠道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

2.2我镇山洪灾害特点。

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溪河洪水泛滥造成的我镇人民和人民财产的损失,我镇山洪灾害一般表现为局部性和地域性的空间特点及骤发性和反复性的时间特点。

(1)季节性强,频率高。主汛期集中在3~6月份,而这段时间也是以洪灾害的多发期,近十年来,在2006、2009、2015年均发生较大洪灾,更为严重的是今年的洪灾,导致省道104涪丰路南沱镇金鸡路段的交通中断。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由于我镇地势南高北低,根据调查分析和指标测算,在东部红碑片和龙驹片,极易发生山洪灾害,而且破坏力也极强。而南部的焦岩片相对来说发生的频率较低,破坏也小得多。

(3)来势凶猛,成灾快。山洪汇流快,主要集中在大洞溪和百洞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下游,往往几个小时成灾受损,令人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重。山洪灾害常常瞬间成灾,猝不及防,山洪、泥石流造成渠道垮塌、溪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受淹,民房倒塌等。因突发性强而猛,其危害性、破坏性更大,特别是在人员伤亡等基础设施损坏方面往往大大超过平原地带。

(5)恢复难度大。山洪灾害往往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农田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群众几十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许多被山体滑坡、泥石流破坏的果园等基础设施几年甚至几十年难以恢复。

3. 防御措施

防御措施表现在应急防御和平时防御两方面:

3.1在应急性措施中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3.1.1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级别:

(1)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雨强度及降雨范围和我镇的实际情况,将山洪灾害预警分为3个级别:

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50~100mm)为山洪灾害危险预警,称为三级预警,即(黄色)预警。

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大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100~200mm)为山洪灾害中度危险预警,称二级预警。即(黄色)预警。

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特大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mm)为山洪灾害高度危险预警,称为一级预警。即(红色)预警。

3.1.2做好预警实施程序。

为让群众及时躲灾、避灾、减少山洪灾害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按镇村(居)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同时根据我镇的设施现状,预警灾害信号发送是:镇防汛指挥部与村居委会、水库、村组用电话发送,一旦发现险情时发送采用电话、无线语音广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向危险区群众发出预警,信号发送者均为单位责任人。在4~6月汛期,镇、村(居)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相互之间均用电话联系。村、组必须明确1~2名责任心强的信号发送责任人,在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或严重险情信息后,信号发送人必须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出报警信号。如遇紧急情况(大体积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库、重点山塘、河堤工程的洪水即将漫顶或坝体出现裂缝、管涌、滑坡、有溃坝可能时),村、组可直接通过电话报告值班领导和值班干部。分级预警实施程序如下:

(1) 三级预警实施程序:

接到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知将有暴雨发生以及的三级(黄色)预警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有关村发出三级(黄色)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做好山洪灾害防范准备。当接到三级(黄色)预警后,名有关人员就迅速上岗到位,注意观察雨情变化,并加强防范。

(2)二级预警实施程序:

接到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二级(橙色)预警时,或降雨量达到警戒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时,或溪河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同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向有关村发出二级(橙色)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山洪,危险区人员做好转移准备。

同时要加强巡逻,降雨后,每间隔一小时由带队的镇干部向当天镇防汛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要立即报告县防汛指挥部。镇领导要迅速赶往该地区,指挥抢险救灾。

(3)一级预警实施程序:

接到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一级(红色)预警时,或降雨量达到危险雨量且降雨仍在持续时,或溪河水位达到危险水位,或有泥石流、滑坡征兆时,一级(红色)预警,

同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镇主要领导根据事前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巡逻带队的镇干部向分包地区的镇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立即报告县防汛指挥部。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政、公安、预备役等镇防山洪灾害指挥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1.3做好人员的转移安置。

转移安置的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危险区人员,后警戒区人员。信号发送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人员安置的方法应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采取分散、到户、到单位、搭棚等安置方式。

3.2平时性防御措施。

(1)查险处险。

汛前,镇、村(居)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意识。

镇、村(居)要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设施、会议,即发资料、办宣传栏窗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御山洪灾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防治措施,防治的范围和地点,防山洪的组织机构和职责、联系方式,紧急避灾的程序、信号、临时转移的安置方案、转移的路线、地点、安置办法等,使区域内的群众掌握简单的察灾防灾知识。

(3)落实工程措施。

进一步加强对水库、重点山塘、防洪渠道工程、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区、桥涵、路坝、有可能影响泄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退耕还林和坡改梯。

森林锐减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洪灾发生频率大大增加,灾情加重。因此对红碑等坡度较大的山地进行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对连丰村等坡度较小的丘陵实行坡改梯工程以防止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山洪灾害防范与自救手册.

[2]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原则SL 675-2014.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GDP;绿色GDP;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修正

GDP曾经被一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所推崇,认为是可以反映经济秩序中有关供给、需求、失业等议题的有用依据,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及其进步程度的最重要指标。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GDP指标体系已不能正确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它没有核算砍伐森林、污染环境、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和破坏臭氧层等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未能反映潜在的成本、潜在的收益及生态社会效益,未能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问题,相反,对资源环境的无限制耗用却成为GDP增长的强大助推器和源动力,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道而驰的。因此,积极开展对资源环境的经济核算,认真研究资源环境耗减和保护对GDP的影响,对完善GDP这一重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环境的核算范围和核算指标

本文研究的仅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与GDP直接相关但被现行GDP忽略的那些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及与GDP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便于收集资料和相对准确地计算,我们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核算内容划分为九大类,即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再生资源和环境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来核算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本、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及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这六项指标共同构成了应直接调整GDP的价值核算体系。

(一)资源环境核算的物质指标

1.矿产能源资源。主要指标有:矿产能源资源的储蓄量、开采量和产生的废物总量。

2.土地资源。主要指标有:耕地面积的耗减数,耕地质量指数,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指数。

3.水资源。主要指标有:可用地表和地下淡水资源储量的耗减数,淡水资源污染和水质下降程度,洪涝灾害。

4.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有:森林面积,森林的采伐量和采伐密度,森林受灾面积。

5.海洋资源。主要指标有:近海水体质量,水体污染程度及近海生物资源下降数。

6.草地资源。主要指标有:草地面积,草地面积耗减量,草地质量指数,草地退化(特别是沙化、碱化)数,草地受灾面积。

7.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指标有:野生动植物种类的耗减,种群数量的耗减,珍稀濒危物种、极危物种的增加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特别是湿地的耗减数。

8.再生资源。是指通过劳动的投入可以恢复甚至超过原来规模和水平的自然资源。主要指标有:水资源的环循利用,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的林木资源,通过植草增加的草地,通过垦荒、治沙增加的耕地(草地),通过保护措施增加的物种、湿地及渔业资源储量的增加等等。

9.环境资源。反映大气保护方面的指标有:温室气体排放量,氧化硫、氧化氮排放量,耗损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城镇地区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反映城市噪声的指标有: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反映固体废物方面的指标有: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生活垃圾的生成量。另外还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泄漏、废弃污染量指标。

(二)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

资源环境的物质损耗(或改善)只有通过价值核算才能进行总括反映,并进入GDP体系,进而对GDP进行相应的修正。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是指因生产和生活的消耗及大自然自身的侵蚀,导致资源环境的物质总量的耗减,这些耗减的价值反映便构成耗减成本。对耗减成本的核算,首先应按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及相应的明细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如矿产能源资源的统计分类标准可参照地矿部制定的标准等等),再根据分类统计的结果核算资源环境的存量、使用量和耗减量,及相应的价值量。

2.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也就是资源环境的恶化成本(DegradationCost),是指因对资源环境的不合理耗用或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及因对资源环境的人为污染、破坏导致资源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下降),而对其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损失。对资源环境损失成本的核算,可先根据上述九大类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再根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资源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那些资源环境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超标或未达标的差额是多少,对资源环境质量恶化的关联度和破坏程度有多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恶化程度估算其损失成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不可抗拒的非人力因素如自然侵蚀、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环境的损失,它虽不是直接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但与人类活动间接相关,并直接导致资源环境质量的下降和国民财富积累的减少,因此,这部分损失也应计入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之中。当然,这部分损失在修正GDP时,不应全部一次计入,而应确定一个适当的系数分期计入。

3.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某项资源环境的同时染污、破坏或损耗了另一项或几项资源环境,从而用来恢复被污染、破坏或损耗的资源本来面目的成本;再生成本是指将资源环境恢复到原来的规模和水平应计量的成本和补偿的价值。

4.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本。是指保证资源环境免遭人为破坏,尽量减少自然力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侵蚀,维护资源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而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所花费的成本。具体包括:资源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建设、维护、更新费用,如三北防护林建设费用,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费用等;预防和保护资源环境污染的运作费用;资源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费用;为改善和发展资源环境而投入的费用等。

5.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替代成本是指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时,人们以其它资源替代所需额外支付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建设替代资源的费用。机会成本是指因对某些资源进行限制性或禁止性开发利用,及因资源环境保护而对某些相关产业、行业、企业进行压缩、调整、关闭,造成资源闲置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和机会损失。例如因森林的禁伐,导致森工企业关停并转、职工下岗造成的直接损失和机会损失(如造纸业原料紧张、价格上涨);出于资源环境保护压力,政府不得不强行关闭资源耗费大、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由此形成的产值损失和就业压力;出于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一些相关企业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导致部分设备、资源闲置,等等,这些都构成巨大的机会成本。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这种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付出是必要的,有益的。

6.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是指国家、企业开展以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为宗旨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运动而给人类、自然、社会、企业带来的绿色收入。主要包括因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国民因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企业因进行绿色设计、绿色开发、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等一系列绿色管理活动,创立绿色品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资源消耗下降,环境污染减少,环保支出减少,同时还可获得政府税收上的优惠和奖励,这些都构成了企业的绿色收入,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

二、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

如何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计量,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物品的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波动决定的,效用和稀缺性是物品价值形成的必要充分条件。资源环境作为特殊的、高效用的、稀缺性资源,其经济价值越来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值,而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其次,资源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既属于当代不同区域的人,又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资源环境的价值应建立在一个空间(即地域)公平性和时间(即代际)公平性的基础之上。同时,资源环境价值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经济开采和利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经济和非经济功能。正是资源环境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它的多价值性。资源环境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人类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且也包括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系统整体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因此它的价值是固有的,不完全依赖于人的判断和评价。“自然界无时不在产生着事物,必定存在在先,存在本身及其创造者是第一位的。每一事物都有价值”。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价值,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等,这就决定了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应运用多重计量属性和采用多种计量手段。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93年修正的SNA体系即“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卫星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耗减和降级的虚拟环境费用的估计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市场价估价、维持费估价和根据支付意愿原则的或有估价。笔者认为,要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应针对不同资源环境的内在属性和固有价值选择不同的计量模式,而不是仅局限于上述三种方法。

根据现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环境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现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1)现实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价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矿产资源价值、木材价值、水资源价值等;有的虽不能直接套用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估计直接使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如湿地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这种间接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无法”来间接计量,即设想如果没有这类资源环境,用其它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要投入的估计值。(2)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资源环境,以便将来使用而作出的预先支付。选择价值仍属于使用价值范畴,但它所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环境的供给。(3)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的存在而愿意支付的数额,是资源环境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这是一种生态价值。存在价值可以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例如美国的自然景观区科罗拉多大峡谷,问卷调查的计算得出,保护这一景观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额高达78亿美元。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对上述九类资源环境分别进行价值核算。

1.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这三种资源的市场价格较为完善,因此,可以用市场估价法进行核算。即以现期经济活动对上述三种资源的耗减量Qi和相应的市场价格Pi为基础,计算该种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但考虑到现行的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是建立在资源无偿占用,永续不竭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代际的公平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因此,价格明显偏低,应在此基础上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态价格”。Ps表示资源所有者享有的法定权益,是国家凭借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获得的权益补偿,它一般通过“绝对地租”、“级差地租I”和“垄断地租”等形式表现出来,国家通过Ps形成专门的资源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节约利用,新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Pt表示资源的未来价值,即因今天的使用致使后代无法使用造成的损失。由于这种损失受未来替代资源或技术状况的影响,准确估计的技术难度较大,但当未来的替代资源的成本小于目前的资源成本时,Pt=0。Pc表示该种资源的开采及耗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综上所述,这三种资源的耗减价值为Ci=Qi(Pi+Ps+Pc+Pt)

2.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核算。这两种资源宜采用收益还原法,它是依据替代与预测原理,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为现值。现以耕地为例计算其每亩价格。

每亩耕地价格=每亩土地净收益/收益还原率=(农作物种植业的每亩产值-每亩成本总额-每亩投资机会成本)/收益还原率

收益还原率一般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上风险调整系数和通胀率。

这样计算出的每亩耕地价格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即为每亩耕地的耗减价值。其它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也可按此方法计算。

3.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核算。之所以核算这两种资源的价值是出于对生态平衡及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虑,因此,对这两种资源应重点核算其生态价值,宜采用的方法是维护成本法。它的基本思路是:为不损害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减少或避免某些经济活动,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不改变产出但通过应用新技术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投入,不更改经济活动本身但同时开展预防资源耗减或恶化及恢复资源的活动等等。这一时期因采取以上行动而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为该时期的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维护成本。对这两种资源的核算,采用“有无法”基本上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与市场估价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再生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再生资源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市场价格参照系,因此可套用市场估价法,其核算过程在前而已有阐述。

5.环境资源的价值核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价值,是环境资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来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即针对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人们为了避免能观察到的变化所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但由于这种估计结果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缺乏统一性、可复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程度较差,因此必须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常用的方法有:

(1)复原成本法。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恢复到原状所需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环境污染对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的破坏的价值估算。

(2)替代品评价法。当某项环境资源的价值无法直接核算时,可通过估价替代品,即某项与所要估计的项目大致具有同等效用或相等牺牲的项目的价值来确定环境资源价值。这种方法主要用来估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所折合的价值量。目前国外多采用Misham公式计量,其公式为:

E1=∑YtPTt(1-r)-(t-T)

式中E1为人体健康损失费;Yt为预测个人在t年的工资收入额;PTt为某人从T年活到t年的概率;r为T年到t年的有效社会贴现率。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患者的医药、医疗费用损失用下式计量,E2=∑Pnx1Pnx2Pnx3Yn(1+Y)-(n-χ)

式中E2为医药医疗费总额;Pnx1为年龄从χ1活到n的概率;Pnx2为从χ2活到n并有劳动力的概率;Pnx3为从χ3活到n有劳动力并仍在工作岗位上的概率;Yn为n年的工资收入。由于国内掌握的资料有限,故多采用Misham公式的变型来间接计量由于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其它的方法还有数学模型法、综合分析法等。

由于我们已经分析和给出了各种资源环境的计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资源环境核算的价值指标所确定的内涵,对上述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损失成本、恢复成本、再生成本、保护成本、替代成本、机会成本和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进行评估和较为准确的计量,从而为最终探讨资源环境因素对GDP的修正做好准备。

三、资源环境因素对GDP的修正

资源环境因素对GDP修正的基本思路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起点,将经济过程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作为经济产出的投入加以核算,求得一国当期经资源环境因素调整之后的GDP,即绿色GDP。其调整的基本原则是:

1.由于现行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市场价格没有包含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时间调节系数和环境调节系数,资源价格明显偏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资源消耗成本,虚增了企业利润,这部分虚增的利润应从GDP中扣除。

2.资源环境的耗减意味着原有社会财富积累的净减少,由此增加的产值是虚拟的,必须从GDP中扣除。其计算公式为:本期资源环境的耗减量=期初的资源环境资产+本期增加的资源环境资产-本期耗用的资源环境资产。根据本期不同资源环境的耗减量,乘以相应的资源环境价格或价值,即为该种资源环境耗减的经济价值,其累计额应从当期GDP中扣除。

3.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是由资源环境质量的恶化或下降引起的,它直接导致社会财富积累的减少,应从GDP中扣除。具体计算公式为:

本期某种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本期该种资源环境恶化或下降的质量和数量×相应资源环境的市场价格或生态价格或估计价格

对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作具体分析。例如,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爆发的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2550亿元(ChinaDaily,1999),由于这种洪水属百年一遇,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天灾,因此,这种损失对GDP的修正可采取分期摊销的办法,即在一定年限内,把损失额平均分摊于各年的GDP,并从当年的GDP中扣减。但对其它正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损失,如台风损失、赤潮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等,应直接扣减当年的GDP。

4.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由于这些成本的发生并没有导致资源环境质量的提高或数量的增加,只是使资源环境保持或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它没有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而现行GDP核算过程中,则把这些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都计入了GDP,形成灾害越大恢复性投入越大越能拉动GDP增长的怪圈,似乎成了灾害有益了,难怪1998年大洪灾后,有些学者要论证灾后重建对GDP的拉动作用了。因此,这部分投入费用必须从GDP中扣除。当然,对资源环境采取的恢复性、保护性措施,不可能全是简单的修复、再生,而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改善,对于这部分投入,不应从GDP中扣除。

5.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为保护资源环境免遭耗减和恶化而发生的,是一种价值牺牲,在现行GDP核算过程中已得到真实而恰当的反映,因此,不需要再作调整。

6.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是因资源环境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带来的,是国民财富的净增加,应该成为影响GDP的正因子——即增加项。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修正后的GDP=现行GDP-因加入资源环境所有者权益价格、时间调节系数、环境调节系数而减少的利润-资源环境的耗减成本-资源环境的损失成本-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

四、结束语

作为一项目前国际上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的国民核算的前沿课题,本文的研究还是粗线条的,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下面还需要特别强调几个相关的问题。

1.核算绿色GDP不是要取代目前使用的GDP,但绿色GDP作为现行GDP的一项重要的补充性指标,对现行GDP的修正和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这种修正和完善需要借助于更多的综合、虚拟估算等技术,在操作上还有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步骤(即使它们是不完善的)来改进现有的工作,而不是把精力仅仅限于对不完善性的漫无止境的攻击上”。

2.由于资源环境要素众多,计量极其复杂,借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领先国家的经验,如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关于环境防御支出数据的编制,法国的自然遗产帐户,挪威关于石油、森林、渔业等重要资源的核算;又如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关于石油的耗减、环境资产的降级、森林砍伐和土地耗用的核算,等等,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重点核算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制编出相应的实物量表和价值量表,以此测算出经过资源环境因素调整的GDP。

3.资源环境各项数据的统计和核算,主要应依托于各资源环境主管部门的业务核算汇总资料和企业的环境会计资料,再辅之以必要的专项调查,以取得全面、系统、客观的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科学的推算,来求得本期资源环境的各项数量、质量指标。

4.资源环境的核算既涉及到宏观主体,即我国境内所有拥有资源环境资产的部门、机构单位,还涉及到各微观主体,即直接占有、经营、管理、耗用各项资源环境资产的企业单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资源环境核算的宏观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应相应制定《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具体规定资源环境资产的定义、计量、计提、摊销、核算,以及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等内容。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紧急问题委员会(EITF)自1989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清除石棉费用会计》(Issue89-13)、《环境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Issue90-8)、《环境负债会计》(Issue93-5);此外AICPA于1996年10月公布了Statementofposition(SOP)96-1《环境修复负债》公报,提出了企业应对自己负担的修复环境负债进行会计处理的方针。欧盟也于1993年出台了《经济管理·审计计划法》,规定企业会计要编制环境报告书,应揭示影响环境的七个项目等等。可见,只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都建立了各自相对完善的核算体系,才能保证资源环境核算的及时、准确,并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优,曹克瑜.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问题的思考〔J〕.统计研究,1998,(2).

〔2〕高敏雪,谷泓.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J〕.统计研究,1998,(3).

〔3〕薛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J〕.统计研究,1996,(6).

〔4〕周德群,陈宝书,李玉顺.环境资源计价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8,(4).

〔5〕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述(二)〔J〕.统计研究,1999,(1).

〔6〕卓文燕等.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社会总成本核算〔J〕.会计研究,1998,(7).

〔7〕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1999-06-17.

〔8〕沈振宇等,关于递耗资产会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当代财经,1999,(6).

〔9〕戴亦一.绿色GNP核算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