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第1篇

引言

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中心,围绕在旅游资源周围的其他自然生态、人文社会各种因素的总和。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但并非“无污染工业”,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可以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良好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但必须认识到,旅游发展中人的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破坏作用,主要包括当地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可能默许开发商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保护,外来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活动如随意丢弃垃圾对当地环境造成压力。因此如何规约人的行为保护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该地区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它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5A级风景名胜区,是贵州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其间分布着瀑布、地下暗河、地下湖泊等,充满着奇异的色彩,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漳江风景区。荔波坚持“发展”、“生态”这两个战略,结合自身实际,把“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形成了预防、整治、监管、宣传的环境保护工作体系——以预防为主,严格把控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口,不断加强环境的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绿化为主,积极开展造林工作,重点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废水综合治理,以及景点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把环境做美、服务做优、产业做强、特点做亮,加速把荔波县打造成世界级的品牌。它因独一无二的大面积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两块国际大品牌,同时在国内还有“中国最美的地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景区”、“中国野生梅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被外媒评为外国人“最想去看的世界遗产”,是整个贵州省的三大重点旅游区之一。近十年来,荔波旅游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村民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缘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包括特有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水上森林)及多彩的文化风情(布依族、水族、瑶族的文化习俗),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荔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因此在发展旅游中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反观现实,荔波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其复杂性和脆弱性,其境内80%的面积均为喀斯特岩溶山地,再加上大量游客进入到景区,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客观上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在2006年荔波县申遗成功后,大批量的游客进入遗产地,客流量也大大超过了景区的容量极限,给遗产地带来巨大压力。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荔波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促进荔波旅游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

一、荔波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政策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在荔波旅游发展中有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与村民。政府与开发商是经济效益的直接获得者,而村民是旅游开发的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当地村民就业。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获得综合效益(政治、经济、文化等效益)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在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短期经济发展与长期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要制定一系列政策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且对旅游开发商的行为进行适度规约。但现实出现的环境问题皆因为相关的文化政策缺失或政府监管不力所致。例如小七孔镇驾欧采石场位于景区外环路(206省道)旁,露天开采沙石,每天有大量粉尘,不仅影响游客车辆通行,而且污染环境,破坏植被,爆破石头震裂民房,大型运沙车一路撒落沙石在省道上长期无人清理,更为重要的是破坏村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如联通村寨之间的乡村道路破坏严重。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地执法部门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关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其后果不仅给遗产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和空气污染,而且给游客留下较差的印象,有损生态旅游品牌的整体形象。

(二)原生态民族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多彩贵州是对贵州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总体概括,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风格,而荔波的少数民族在当地所有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3%,主要有壮族、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在荔波发展旅游业之前,因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制约,少数民族与外界联系较少,可以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但相对“封闭”的空间让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得到了较好的延续与传承。文化的变迁形式濡化和涵化,其中濡化是文化的代际传递,而涵化因人的传播导致文化的变化,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发展,大批量外来游客前来旅游,对当地文化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旅游发展使荔波当地居民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存在的差异,其生活方式和习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借取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起着消极作用,在主客相互的凝视下,外来游客的文化与当地居民风俗习惯相互碰撞与冲击,再加上少数民族文化属于非主流文化,会导致原有的文化特色经历非正常的变迁,使得遗产地特有的文化价值丧失,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一位在景区外做生意的当地居民说“他们大多数人为了谋生都统一说普通话,长期如此他们的后代已经不会自己民族的语言了”。

(三)人的行为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旅游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除了在自然环境这种“硬”环境方面加强管理之外,“软”环境主要是减少人的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2016年国庆假期,荔波遗产地游客就高达16万人次,出现垃圾以吨位计算的情况,小七孔景点内的果皮纸屑、塑料罐、食品垃圾满地都是,在遗产地石壁上到此一游类似的乱涂乱画更是比比皆是。不文明行为的产生皆是因为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景区工作者代表着整个景区的形象,导游讲解人员缺乏专业化培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景区整体形象造成影响。2013年国庆期间各个订票网站在旅行中因等待浪费太多时间造成的各种投诉就有17条,很多游客都因投诉无门,在网站上愤怒的抨击景区以及工作人员,游客一般来旅游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等待观光游览车,坐上游览车到下一个景点又要被司机赶下去,已无心欣赏美景,却又苦于无处投诉,只好在网上发泄,景区工作人员的行为直接导致景区形象严重受损。

(四)客流量超过旅游景区承载容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确定旅游生态承载力的目的就在于将旅游对环境的冲击控制在环境再生能力范围内,即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冲击,如旅游活动对植被的不良影响不得突破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因此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虽然游客猛增,门票效益好,但要合理控制游客总量,因为超负荷的人群本身对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破坏作用,再加上人的不文明行为加大当地环境所承载的生态压力。在2006年荔波县申遗成功后,境内的旅游人数持续攀升,客流量大大超过了景区游客的容量极限,遗产地对旅游垃圾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旅游垃圾也会不断增多。在2016年的“十•一”黄金周的第四天,大、小七孔景区仍持续爆满,据统计,荔波县共接待游客167900人次,同比增长36.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50.1万元,同比增长39.45%,全县宾馆酒店入住率高达98%以上。

二、荔波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保护政策,加强监管力度

如前文所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承担更多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环境资源保护政策,并坚持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此,才能确保荔波县原生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被破坏。去年贵州省出台了两个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执行问责的情形、方式等等,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基层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采取“风暴”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对漳江沿岸环境进行了一段时期内的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环境执法监督,不断加大环境问题的整治督查力度,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到底。总之,要实现旅游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某一区域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可以说荔波的绿色生态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荔波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因“人”的因素而引起的,在具体的开发过程采用开发与保护结合、事后修复两种方法。首先,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保护预警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保护型产业和生态修复型产业。二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性的加强生态项目的服务开发,把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结合,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引入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生态资源入股的方式对当地村民进行补偿,这样就可以提高村民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四是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坚持开发和共享旅游资源,通过合理智慧的分散客流,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减轻荔波县旅游景区的承载压力,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完建立和完善事后修复机制。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打造,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改性,也就是说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局部的生态破坏不可避免。这要求利益相关者在完成旅游开发后采取事后修复措施,例如在景区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三)建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政府作为监管方,要创新对生态环境的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控,其监测的内容如下:一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控。传统的监控手段具有滞后性,也就是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在未经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景区扩容,例如修建道路、打造新的景区,相关部门得知这一信息后只能作事后的经济处罚,但仍不能弥补破坏环境的代价,建立网络监管系统后就可以克服这一弊端;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合理控制景区的人流量。荔波旅游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平时人流量较少,而黄金周就会出现旅游井喷现象,相当一部分游客连基本的住宿都非常困难,而景区基本不会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建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后就可以掌握人流量的动态信息,政府相关部门督促开发商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确保人流量在景区的生态承载之内。正如崔哲浩,李英花指出,在巩固遗产地内通信设施的基础上,在行政中心、售票处、景区出入口连接在一个电脑局域网内,各种监测声音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对游客从预定、进入、游览到离开进行全程监控;预见可能到来的高峰期并做好相关准备。实时监测旅游资源状况,在客流量超出资源环境负荷时,出现损害迹象时发出警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四)加强旅游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旅游参与主体的环境保护宣传是维系良好生态旅游环境的重要途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商、旅游从业工作者、旅游者及村民的生态保护宣传。开发商的行为具有短视效应,也就是只顾着眼前的经济效应而忽略了长期的生态保护,并未意识到生态保护是长期的利益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对开发商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色旅游生态观;游客是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的旅游行为有利于生态保护,但我国国民教育素质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不少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例如随意大小便,乱丢废弃物,这在客观上要求景区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三是旅游工作者在生态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景区的导游,不仅仅是带领游客旅游,而且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对其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进行及时规约和制止;四是村民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力量,对荔波景区的村民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其美好的家园,也是获得持续生计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村民自觉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开发商、政府的生态保护行为进行监督。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景区的治理,相关部门要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或者播放保护环境的公益视频,呼吁旅游者一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21-04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三江源地区草原沙化、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和一项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不仅对源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维护三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公共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意义、工程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生态环境功能,但实际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国家战略。

首先,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源自于此,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三江流域(长江、黄河、澜沧江)省市总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因此,三江源地区承载了极其重要的生命负荷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荷,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对于三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特别是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被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一般是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平衡好这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三江源等生态屏障地区为流域地区乃至国家提供的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理应由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下游各地区财政)来购买其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共同维护好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其他类似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先行探索意义。

第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探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进行广范围、跨区域、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极少有成功案例的世界性难题。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确定其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受益范围、受益大小,以及如何通过生态补偿体现其生态价值的难题,其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三江源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大江大河发育的集中地,是亚洲国家的江河之源。三江源区独特的地形,阻截了西南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形成了充沛的降水,对大江大河起着源头补给和初始循环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最重要的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有9个植被型、50个群系、70多科、390属、17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重点保护植物34种;有各类野生动物39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对维护亚洲生态安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重要内容的今天,中国可以通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水为纽带,加强与澜沧江下游、东南亚5国的生态合作与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同时,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为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其预定目标、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2013年完成。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保护面积和规划投资均扩大到一期工程的2倍以上(具体见表1),是一期工程的延续和深化。由于二期工程刚刚启动,本文将主要对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覆盖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项目三大工程和退牧还草、鼠害防治、草地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22个子项目。2005-2013年一期工程实施期间,三江源地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11万亩、退牧还草5671万亩、退耕还林近10万亩、湿地保护16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523万亩、地面及地下鼠害防治11781万亩和沙漠化防治66万亩,同时配套开展了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供水能力加强。根据监测,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85亿立方米,湖泊面积增加了76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了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了约29亿立方米,由2004年的16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198亿立方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比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增加了20%以上。同时,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以上。上述数据说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使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对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草原退化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明显恢复,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呈现稳定态势,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以每年237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80%以上,大面积沙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提高到38%。工程区内的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人工增雨工程对缓解荒漠化的作用尤为显著。

3.区域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2005-2012年,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增加了150平方公里,工程区域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目前仅玛多县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就已达到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达到3万多头,增加了0.2万头;岩羊达到0.7万只,增加了近0.5万只。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4.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6万人,建立了86个生态移民社区,改善了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5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投入了3000万元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实践,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过度放牧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一期工程实施以后,虽然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据监测,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仍在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退化和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恢复的艰巨性与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矛盾使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史欠账过多,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的成本高、任务重、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目前,尽管国家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环境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生态退化的速度。二是生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工程项目的短期性矛盾使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以阶段性、项目式的工程建设为主,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如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还草补助期限仅为2年,而三江源地区的牧草生长周期很长,恢复原生草原植被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是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具体建设的局部性矛盾使然。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要求整体性和协同性,但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覆盖面积只占三江源地区的40%,尚有60%的地区未能开展协同建设。二期工程虽然涵盖了整个三江源地区,但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政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生态保护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整体建设带来难度。四是特殊地理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然。如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那些对于水土保持更具意义的植被根系层却恢复缓慢;又如全球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多、区域水量增加,但随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雪线持续退缩,从长远看,冰川对河流的补给可能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使三江源地区未来的持续供水能力堪忧。

2.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的难题亟待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5万多牧民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留不住、难致富”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生活补助低。围栏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使众多迁移牧民失去了放牧、养殖等基本生活来源,且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牛羊肉、牛奶、酥油等,由自给自足变为对外购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对每户牧民仅给予每亩5.5斤饲料粮、折合现金约2.5元的补助,整体搬迁牧民每户每年补贴8000元、连续发放10年,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不足以弥补其发展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损失。二是就业能力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大部分以畜牧业为生,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很多藏民讲不好汉语,很难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接续产业发展难。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受生态保护的限制大,当地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且又远离主要市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困难,移民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很多牧民特别是老一代牧民在搬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国家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助勉强维持生计,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一旦退牧还草政策结束后,这些移民的长远生计将会面临更大困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这些移民可能存在回流的危险。

3.生态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必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和建设,真正维护好其生态安全。从目前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补偿主体单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效益惠及范围广、涉及主体多,但目前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体现其巨大生态价值的流域间、区域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补偿标准相对较低。2005-2013年,国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资75亿多元。但实际上,为保证长江、黄河的水质和流量,三江源地区每年仅禁伐和休牧就要损失数十亿元,生态补偿与三江源地区放弃发展的成本相差很大。三是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补偿等政策都是为了通过对生态移民进行经济补偿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这些政策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具有明确的时限,缺乏延续性,存在较大变数和风险。

4.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匹配。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能由经济建设转为生态环境保护,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承担职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三江源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大多属于负责项目实施的临时性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二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如生态监控、草场管护、水土涵养、沙化治理、动植物保护等,同时地区建设如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等也需要一支具有现念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而三江源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各类专业化人才都严重匮乏。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退牧、禁牧出来的草场管理出现真空,既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护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禁牧区草场管护问题日见凸显。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根据上述目标,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从三江源地区以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来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禁管护、围栏封育等措施对短期内减轻草场负荷、增加地面植被、遏制土壤沙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强调“退、封、禁、围”,单纯使用人工修复手段,既缺乏科学性,阻隔了动物迁徙途径、割裂了食物链条;又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牛羊群、野生动物适度啃食、排便对草地牧场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强化与养育作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而,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采用人工手段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

2.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在三江源地区,当地牧民通过千百年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虽然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所引发,但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通过大规模生态移民和简单禁牧、制造无人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野生动物的采食量远大于家畜,如一头藏野驴的采食量大约相当于6只羊,如果缺少人类制约,野生动物无序增长,会对草原生态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在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元的移民模式。在空间上,要根据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区域自然生态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移民规划,引导牧民有序迁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畜牧数量,促进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在结构上,对于很难实现职业转换的老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定畜定量、减牧补贴、聘用为生态保护监督员等措施,让他们在合理放牧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草原生态的保护中来。对于知识结构较新、职业转换相对容易的新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定向劳务输出等,引导他们走出去,向周边城镇乃至外省转移和集聚,实现非农化和异地城镇化;在措施上,可以一方面加强对迁移牧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低息和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手段,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农牧产品加工、藏药藏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宽生态移民的就业创业渠道,让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充分体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价值,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比例,从实际出发,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应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并尽可能减少或取消地方财政配套,使生态补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次,应借鉴国际类似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分布、用水规模以及生态受益范围,征收不同标准的生态补偿基金,直接或通过第三方转移支付给三江源地区,用于加强生态涵养、保护和建设。第三,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转移支付方式,如人才支持、技术转移、设备转移、资产转移、教育培训转移等,促进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最后,应根据三江源不同地区的生态贡献和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确定不同的资金分配和补偿标准,立足整体层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北 ;水生态;地方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5.43.172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河北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制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安全。实施生态修复不仅是还生态环境的欠账,更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河北生态空间,从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强化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河北水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水资源禀赋差、配置工程体系不完善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约200立方米,属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水资源严重短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1.2 水土资源保护滞后

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北省仍存在大量水土流失,平原、古河道、沿海等区域也存在水土流失危害,治理任务艰巨;平原河道缺乏维系河流健康的基本水量;城市水系水网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出现了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监测河段水质超Ⅳ类以上占53%,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为实现“碧水、蓝天、绿地”的目标,河北省面临的生态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下大力气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1.3 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

河北省工业结构偏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周边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高耗水行业的节水亟须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老化,节水器具普及率不高;农业用水比例高,尚有近半数灌溉面积未实施节水灌溉,部分节水工程标准偏低;结构性节水工作有待加强。

1.4 水利发展的机制不健全,水利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城乡水务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推进;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水利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水利投入不足、筹资结构单一,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尚未形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水文、水资源监测监控能力不足;水价改革进展较慢,良性机制尚未建立;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理能力有待加强。

2 河北水生态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

近几年来,河北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水生态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究竟是把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哪个放在首要位置上?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破坏,我们要很好地兼顾生态、资源与环境的最大承载力,寻求一种和谐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水生态保护与经济良性发展双赢的局面。

2.1 国家政策对河北水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

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四个一”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实施城乡统筹、建设生态省。国家和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给本省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对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2.2 产业格局给水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

长期以来,河北省的产业格局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电力等行业存在严重的资源消耗,工业废水成了主要的水生态污染源。河北是污染大户,已经成了全国范围内有目共睹的事实,河北唐山的钢铁企业每年两会上都会被问及环境污染问题,时代不同了,宁可影响了GDP也要坚持砍掉钢铁的污染,也要治理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环境。因为今天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百姓生活得富足,也要青山绿水,也要环境的健康。

2.3 水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资源大量消费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在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经济成就不再那么令人欣喜。两者相比,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远远低于我们发展经济的能力。这种高度的不对称性为今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警告。

3 保护河北水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未来河北省面临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更为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加大、水资源严重短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现实,为了实现省内经济更好发展,水生态的环境保护势在必行。构成社会的三要素即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三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力。3.1 政府层面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3.1.1 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及法律法规

要制定配套法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调动广大群众投入生态修复的积极性,为实现水生态修复创造良好条件。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保证重点河湖的生态水量。根据需要实施白洋淀等重要湖淀湿地应急补水,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全面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逐步修复一亩泉、百泉泉群等生态环境。

3.1.2 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完善水生态机制

政府需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重视顶层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把水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治理补偿机制,甚至进行生态立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大力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强行业能力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3.1.3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要开创与多行业合作模式,政府主导的水生态治理项目,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改造成适宜人居、游玩、产业集群等功能性的水生态区域,合理引入诸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甚至创新服务业的相关行业,采取有效转换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更多参与水生态保护。

3.2 企业要以身作则,做好水生态保护

3.2.1 转变观念

要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处理水生态方面可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要求企业要不惜经济代价,把生态治理放在首位。

3.2.2 加强企业间合作,突破发展的瓶颈

水生态保护是高门槛、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要求人们要采取联合解决方案加以应对。要讲究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因为生态治理是一门高于任何学科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水生态保护企业应紧密合作,利用各自优势组成联盟,通过彼此技术产品创新共享和产业链合作,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3.2.3 实施重点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要集中资金、重点防治、生态修复、预防为主、强化监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水生态保护队伍建设,区域水环境的统一规划与合理调度;实施节水战略,有效减少污染;积极实施开源工程;加强污水治理,推进污水资源化;加强基础技术工作,提高水环境管理的科学含量。

3.3 公众方面

公众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要加强了解、认知水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终唤醒公众的参与意识;注重对少儿的教育引导,以各种儿童喜好的活动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少儿的水生态保护意识;环保公益组织联合、公众人物、媒体、学术机构广泛联合,保证水生态保护理念的有效传播。

4 结 论

总之,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河北省需要迫切解决的任务,同时也是河北省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我们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并改善水生态环境,从而抓住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机遇,更好地发展河北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困境 策略

【分类号】:X831

1、 引言

长期以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给南方大部分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多年来,南方人们开采林木,建立林木加工制造业,不仅为其他省市提供充分的林木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外商投入;同时在本地发展起来的家具制造业、建材业等各种加工工业也成为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极大的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却一直忽视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

2、 林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和困境

2.1土地沙化严重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相当严重,长年以来,我们都深受土地沙化问题的困扰和威胁。为了发展经济,人们罔顾生态效益,乱砍滥挖、乱采滥伐等恶劣的“以环境换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的土地沙化问题日益严重。短期内取得的经济效益都由于对林业的无节制开发而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土地沙化、沙尘暴等自然危害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直接经济损失。

2.2水土流失严重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水土流失的总面积已然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壤中丰富的养料和养分都以不可测算的速度在流失。九十年代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就已经超过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上游地区土壤养分的流失、鱼游生物的减少,还促成了下游河口地区泥沙的大量淤积、水循环系统整体性和流畅性大大减弱。

2.3旱涝灾害严重

一方面,我国的森林资源与其他林业大国相比,底子较薄;另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对林业的无节制开采,导致森林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减弱,直接造成了林木径流和蓄水功能的下降,加上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人们深受其害,生命财产都遭受巨大的损失。

3、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上分析,我国的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与阻碍。不可否认的是,对生态林业的投入不足,林业改革落后、体制僵化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我国林业当前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推动经济与林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对推动生态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3.1经济角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方面,经济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环境、尤其是林业环境的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而长久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态林业建立在持久性与生态绿化的基础上,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因而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坚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转变公众对“先发展再治理”这一做法的态度和看法,从源头开始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3.2建设角度――加速文明城市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文化的构建

生态林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绿化的基础上,而生态绿化是推动文明城市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是标识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绿化水平的高低程度不仅影响城市景观的构建,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对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文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生态、林业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林业生态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3.3生态角度――减少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缓解土地沙化,提高林业资源自我修复能力

一方面,由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系统的破坏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却能最大限度地缓解这一威胁――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与旱涝灾害,还能够缓解土地沙漠化,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人们的无节制开采过程中逐渐减弱,森林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日益降低。而加强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困扰,使得林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3.4个人角度――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对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能调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充分调动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投身于林业建设的事业当中;同时,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也能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4、 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由上分析,我国林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和僵局,为了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下面对推动生态林业发展进程的策略和措施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

4.1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森林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

资金投入是一切事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生态林业建设也是如此。而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林业的持久性,因此,在森林环境保护的工程建设和天然林自然保护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坚持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和政策指引,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

4.2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政策建设,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效益

归根究底,经济利益是人们无节制开采林业的关键,而带有制度性缺陷的法律系统也给人们乱砍滥伐以牟取暴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为了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加强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加强制度性监督与监管,成立林业资源保护和监管小组,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强有力的监管。

4.3加强营林技术的科研建设,发展林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加强营林技术的科研建设,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与林业多样性密切相关,在林业建设中,发展林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对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4.4加强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

在资金、制度、技术的多方支持下,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也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事业当中,从而加快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

5、 结语

总而言之,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但是,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需要经过一个长久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资金、法律、技术层面加大投资和建设,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对推动生态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与飞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24(3):103---109

【2】 杨冬生,凌林.社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及应用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2012:1---52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Q148;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2-001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2.003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过程中,生态补偿制度将起着减震器的作用,既能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又能协调不同功能区之间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因此,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制度,是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原则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在受益者、保护者、破坏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除了法规、制度的缺失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各自的责任、义务模糊。黄河三角洲要有效实施生态补偿,就必须确立生态补偿的原则和责任主体。

1.1 生态补偿原则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需要,建立生态补偿的机制应遵循以生态系统功能整体优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等原则。

1.1.1 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原则

生态系统功能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各种利益。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补偿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功能可持续提供的目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只有着眼于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才能达到生态功能的优化,实现生态高效的目的。

1.1.2 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生态系统是公共物品,受益者应包括区域内的所有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政府及相应管理机构有责任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成果的受益人,企业、团体和个人也应积极参与。

1.1.3 生态保护者受益的原则

“谁保护、谁受益”这已是近些年来我国生态补偿探索中形成的共识,也应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原则之一。由于保护者不能直接从生态保护中得到经济收益,必须给予相应的直接经济补偿,使生态保护不再是政府的强制和社会的公益事业,而成为投资和收益相对称的经济行为,把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人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1.4 受益者补偿的原则

即“谁受益,谁付费”。生态保护具有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是一类特殊的公共产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享受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社会应该向该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付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起以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的机制。

1.2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与责任

目前我国在实施生态补偿实践中,各级政府扮演着生态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客体――即利益相关方一般归纳为四类:生态保护贡献者、生态破坏的受损者、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受害者和减少生态破坏者。目前有关生态补偿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按生态破坏恢复或修复成本、按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以及基于生态足迹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实施生态补偿,必须明确利益相关方各自的生态保护责任、范围、面积,将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摸索出一套便于计算、便于评估、便于监督的公正透明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应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宜、综合的方法,以便构建兼顾各利益相关方的补偿机制。如对流域水资源保护,除界定清楚是否属于跨界污染的前提下,应制定出区内流域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对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19条河流,应一一区分上游、下游各自的权责,上游保护则下游受益,上游破坏下游受害。只有充分明确上游生态保护的职责和保护付出获得补偿的权益,才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对于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等核心保护区,属于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区域,该区域内居民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因此需要根据保护活动的付出和禁止开发的损失给予补偿。对于石油、化工等重点开发的企业、单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造成的坏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收取排污费和生态修复费。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平台建设

黄河三角洲处在省界交汇处,生态补偿内容多样化,既有黄河流域的流域间生态补偿,也有老石油基地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补偿,同时又是重要的生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地带。随着山东蓝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态补偿重要性的显现,该区域将发生越来越多的生态补偿交易,这必将涉及到跨界资金流动,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平台来规范和进行交易。

2.1 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功能细分

根据黄河三角洲的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容量,生态补偿平台建设需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情况,优化空间结构,规划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2.1.1 重点开发区

就黄河三角洲而言,是指以陆域沿海防海大堤内的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未利用地和国家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等区域,这一区域是产业集聚、人口稠密的重要区域和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在产业布局中,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的土地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东营、滨州、潍坊和莱州,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区。东营临港产业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和东部临海地区,主要为国有荒滩盐碱地。发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 滨州临港产业区:位于滨州市无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区。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和油盐化工、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聚集区。 潍坊北部临港产业区:位于潍坊市寒亭、寿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区。重点打造船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科技兴贸创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莱州临港产业区:位于莱州北部沿海。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建成电力、冶金、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滨海旅游、生物育种等产业聚集区。以四大临港产业为核心,以东营港为龙头,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贯彻黄河三角洲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带,从而连接起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区。

在城镇布局上,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推动大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围绕大城市进行县市镇和重点镇的建设,构建黄河三角洲的功能齐全、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对于东营和滨州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城市,要提升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的能力,打造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同时要围绕大城市打造各具功能的小城镇,依托港口和大型企业、商品集散地的不同特色,大力发展具有高科技水平的第三产业,优化农村居民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1.2 限制开发区

黄河三角洲的限制开发区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的备用入海流路。对限制开发区,要以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为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为支点,发展低能耗、可循环和少排放的生态农业。对于浅海滩涂,要根据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养殖业,合理开发海水、滩海油田,大力发展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同时结合限制开发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业,严禁发展重化工业。在高效生态农业区内,要打造潮土和盐化潮土相结合的粮棉区、沿海的生态渔业区、中部的生态畜牧区和绿色果蔬区。开发高效生态农业区要始终贯彻优质、高效的原则,考虑到农林渔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农产品的优势集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推进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对于黄河入海区域,要严格限制生产建设活动,在黄河备用流路区控制城镇建设和人口迁入居住,实行依法有序利用。

2.1.3 禁止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就是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在这个区域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屏障的作用。对于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样的自然保护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对保护区的地域范围要严格控制,实行环境保护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度,通过完善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引导人口能够有序的迁移,促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努力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在水源地,对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要实行强制性的保护,加强水流域植被的修复和保护,禁止污染企业的设立,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和人口规模。黄河三角洲处于渤海湾内,区域海岸线范围广,要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海洋集约型开发,保护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工作,发展生态旅游和健康养殖。

2.2 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建设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应当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态补偿市场平台、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和生态补偿交易监管平台(见图1)。

2.2.1 建立集中生态补偿交易市场机制

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平台由政府主导建立,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激励生态补偿市场,比如对主动参加生态补偿的企业,从税收和财政上给予相关的倾斜,对于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又不能关停或者迁出的企业,实施强制分配生态补偿指标政策,促进其参与生态补偿交易平台。政府主要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监督管理,搭建交易平台,而相关生态补偿项目价格的制定、买卖等具体交易,则应当依靠市场本身去完成。生态补偿交易系统分为3个组成部分,首先是交易系统,该系统通过网上执行交易,其最大特征是价

格公开透明。其次是清算和结算系统。该系统处理所有交易活动,并把每天和每月的交易传递给会员。最后是注册系统。用于记录和确定会员减排量和交易的生态补偿金融工具。

2.2.2 建立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

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需建立以下四方面的生态补偿风险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生态补偿保险市场,开设自然灾害政策以及远期风险保险等保险品种。二是设立生态补偿期货商品,尤其是森林碳汇的期货交易,为生态补偿交易双方提供套期保值交易业务,减少碳汇价格风险损失。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提供者互助基金,以互助形式分散个别生态补偿提供者的土地价格风险和政策风险。四是建立证券化交易的生态补偿市场,让市场制度和规则清晰化、标准化、减少不确定性,提高生态补偿交易商品的流动性,最大限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损失。

2.2.3 建立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

主要包括相关独立认证和监测(检测)机构、独立资产评估机构、独立审计机构、相关机构等。这些机构属于营利性的独立中介机构,依法独立从事业务活动,除依法接受行业协会或行业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管外,其执业活动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干预。

2.2.4 建立生态补偿监管平台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从立法上确定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交易。二是政府设立监管部门对相关交易所、中介机构以及交易主体进行业务监管。三是设立行业协会,以加强对行业的执业指导,并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工作。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的四个系统不是各自独立,需要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参与交易的商业实体大部分应当是大公司或其他机构。当参与企业或机构达不到生态保护的目标,就必须从其生态建设或者生态修复项目中,购买生态补偿信用额度,“抵消”超额的生态破坏指标。而生态补偿受偿方由认证机构认证后进入生态补偿交易市场,通过中介组织评估后将生态补偿资金拨给这些实体或个人。可以通过吸纳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大众的力量增强生态补偿平台运行的实践性和高效性。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运行机制设计

3.1 建立生态补偿的法制措施

所谓生态补偿法,有学者概括为:“生态补偿法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以在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等活动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保障生态补偿机制顺利实施和运行的法律规范。”黄河三角洲作为山东蓝色经济的引领者,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应当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更是要求我们加强法制环境建设,重视区域立法。

3.1.1 在国家层面上,应当加快制定《生态补偿法》

制定《生态补偿法》既是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生产方式低碳化,生态补偿普遍化的要求。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法》,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用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促进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对《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生态法规的修订,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专门的《生态补偿法》,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能够使生态补偿真正地落实到经济生活中。

3.1.2 加快区域法规制定进程

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补偿协定》,首先要把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制度用法律形式落实下来,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区域发展的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有关区域地方政府作为补偿主体,主要包括黄河三角洲区域以及更大的环渤海经济区的省级政府以及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省级以下政府。其次界定补偿资金的来源,包括生态补偿基金的财政预拨款方式、支付周期、核算方式、区域生态补偿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和捐赠资金的管理机制。第三是规定补偿金的支付方式和用途,包括生态效益的保值补偿和生态效益的机会成本补偿,真正使补偿资金能够依照法律程序落到实处,发挥真正的作用。第四是建立补偿资金的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涵盖生态补偿基金的征收、发放、使用和监督等。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转移支付额度和方式的确定并划拨相应的资金。这个机构要有一定的行政职能,能够对转移支付的最终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追踪、反馈、监督和考评,能够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

3.2.1 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财政应当增加用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的预算规模和转移支付力度及生态补偿科目。目前在《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30多项项目中,具有显著生态补偿的项目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等只占支出项目的1/3,没有专设生态补偿的科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国家设立的生态功能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把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应当对有可能破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政策上的限制,增加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地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3.2.2 提高横向财政转移制度的纵向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区域包含着几个县市,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为关键,实行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建立财政转移的横向机制,使生态收益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政府直接向提供生态保护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以横向财政转移改变黄河三角洲地区间的既得利益格局,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防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利益的急功近利型的发展,实现各个区县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3.2.3 建立“环境财政”制度

将环境财政纳入目前正在建立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中,强化政府的环境财政职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应当在中央和山东省政府设立环境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并且把资金列入到财政预算之中,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内的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保的支持力度。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可尝试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资金的安排使用,应当向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为了生态环境保护丧失了发展机会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3.2.4 拓宽社会环保资金筹措渠道

从全国来看,近年来环境保护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增发国债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今后可以继续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解决环境资金的缺口问题。针对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前景,应当考虑增设新型的环保债券和彩票,从资本市场上筹集一定的环保资金,金融监管机构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环保型企业上市,争取在股票市场上形成黄河三角洲为主体的绿色环保板块。对私人企业从事绿色产业的投资,国家应当在政策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应当开发出面向绿色产业的金融衍生品和新的贷款政策,要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沿海的有利条件,面向国外,加大金融开发政策,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到生态项目中。

3.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税收政策

3.3.1 推进资源税的改革

现行税种中,资源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一个以石油产业和相关化工产业为主的地区,其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无论企业是否获利,都会对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应以开采量作为企业缴纳税款的依据,对不同等级的油田的开采实行不同的征收标准,普遍征收资源税,实现税收的调节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征收的范围,将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纳入到征收范围之中,突出资源税在调节不可再生资源中的作用。改变减免税的单一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3.2 征收生态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征收生态税的试点地区,把“生态税”作为保证补偿金长期稳定的来源。尝试建立面向生态保护的专门税种――生态税,在内容上设置具有典型区域差异的税收体制,体现“分区指导”的思想。尤其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税收调节加以限制和控制,对木材制品、野生动植物制品适当提高税率。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有利于生态恢复的产品,可以考虑减少税收。在没有出台生态税之前,可以先设立生态附加税,通过将生态附加税附加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上,逐步地实现从附加税过渡到生态税。

3.3.3 改革现行消费税制度

在众多税种中,消费税对于调节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消费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利用税收的杠杆原理,将一些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消费品纳入到征税范围中,约束过度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倡导理性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形成绿色节约的社会氛围。

3.4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建设

3.4.1构建生态保护职责和生态补偿对称的评估体系

生态补偿工作需要明晰职责,科学评估。建立生态环境评估体系,科学测度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价值,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通过生态补偿资金的有效使用,把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合起来。

3.4.2 健全生态补偿指标考核体系

建立以补偿依据、补偿要素、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支付模式为内容的生态考核体系。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制定资源减耗、环境损失的评估方法和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三废”排放总量等统计指标,充分显现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性。

3.4.3 完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要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夯实环境监管基础,对各类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执法监督,尤其是环保部门要依法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对涉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湿地和黄河水污染的重点地区、重点范围、重点查处的企业要重点监督,可派驻专员进驻到这些区域和企业中,进行重点督办。行政部门要审核执行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放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同时,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制定公众举报制度和公众听证制度。

3.4.4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增长点,目前也正处在从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的高新产业过渡的阶段。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创新能力,加强环保科技的基础研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注重人才的作用,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建立环境科技人才库,吸引海内外优秀的生态科技人才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发展做出贡献。

3.4.5 提高公众参与度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大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去,扩大生态补偿的社会影响。在人、财两缺的贫困地区,应当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等等,通过典型示范和逐步推进来使生态补偿制度深入人心。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体系、机制和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等各个方面。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所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不清楚,有待于深入研究。建议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科学研究。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补偿标准体系等关键技术,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的核算、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活动的生态影响评价,都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组织进一步的科技攻关。还需要加强生态监测体系研究,为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珂.环境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2.[Zhou Ke.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 Law[M].Beijing: China Peop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8:332 .]

[2]崔金星.论我国生态补偿法的现实性[J].云南环境科学,2004,8(4):26.[Cui Jinxing. The Analysis of Realit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aw of China[J].Yunnan Environment Science,2004,8(4):26.]

[3]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5,2(1):12.[Zhang Yongping.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olic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J]. The Research of Finance,2005,2(1):12 .]

[4]钱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的综述[J].经济参考,2008,54 (8):18.[Qian Kai. The Research of Policy of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J].Economic Information,2008, 54 (8).]

[5]尤艳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7,3(3):34.[You Yanqin. The Suggestion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J] Local Economic Information,2007,3(3):34 .]

[6]刘琨.生态型政府语境下的政府生态补偿责任[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0-22.[Liu Kun. Governmen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iabil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government[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3): 20-22.]

[7]王女杰,刘建,吴大千,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以山东省为例[J].

生态学报,2010,(23): 6646-6653.[Wang Nvjie, Liu Jian, Wu Daqian, et al. Regional Ecocompensation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23): 6646-6653.]

[8]余璐,李郁芳.中央政府供给地区生态补偿的内生缺陷:对补偿原则和收益原则内在矛盾

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2):94-97.[Yu Lu, Li Yufang. The Endogenous Defects in Central Government Supplying Loc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An Analysis 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ensation Principle and Reward Principle[J]. Technoeconomics &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 (S2): 94-97.]

Research of Policy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of Yellow River Delta

ZHAO Jianjun HAO Dong DONG Jin

(Party School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Philosophy Department,Beijing 10009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