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创业创新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逐渐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纷纷走上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道路,但因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由于我国普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对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业余教育,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学习。因此,高等学校师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倍感陌生,不知从何处着手,使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学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即使有些高校响应号召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由于受限于薄弱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成功的创新创业经验,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仅仅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创新程度低,创业成果与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少。整体上,对于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主要形式以课堂教授、专题讲座等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不受学生欢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偏向于政府各类政策、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案例分享等,学生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
2.缺乏平台,创新创业体系不够完善。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由于政策扶持力度、体制、学院重视程度等原因导致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政府方面的指导扶持,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基地难度增大或者建设起来利用率很低;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由于体系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方式不够灵活,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只能接收到理论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要,更无法吸引大型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无法对接。
3.起点低,起步晚。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前身大多是高职高专,本科办学时间不长,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体系以及文化内涵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不具优势。因此,相比于国内一些重点大学,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不仅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基础落后,而且大部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较完善的政府政策保障,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也不大,缺乏政策制度的保障和资金的投入,使得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发展也比较缓慢。
4.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我国目前受传统观念影响,创新创业型的导师本身就不是很多,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这方面就更是缺乏。近几年,我国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迎接本科办学、学士学位授予、本科教学等各种评估,大量招聘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但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基本都是高校出身,没有在政府、企业等部门的经历和锻炼,对于企业的经营运作与实际管理基本没有发言权,缺乏真正的投资与创业经验,知识结构也比较难以符合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要求,根本没有指导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1.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这三项目前较为公认的职能。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满足国家、社会、企业等主体的需要为目的,现在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作为应用型高校就应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宣传,转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接受学习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全面塑造与培养全校师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高等学校还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主体合作,注重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修订符合时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提倡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方位覆盖到学生的专业课程中,进行专业引领,在学生低年级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有目标地寻找创新创业方向,为就业创业打基础,从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同时将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技能技能竞赛等纳入学分考核体系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举办具有高水平的新与创业活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学与求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类高质量的创新与创业活动,努力塑造与培养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2.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理论功底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和创新创业理念先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合格创新创业人才的前提。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属于典型的“三无人员”,即“没理论、没经验、没想法”。在这类院校建立合理的创业师资力量迫在眉睫。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应在创新创业师资建设这块加大投入,积极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合作,聘请具有高学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加入到创业导师队伍中来。首先可以带动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其次可以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来带动民办院校的实践课程架构更加合理;再其次可以培训现有的理论层次的专任教师发展庞大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由于目前的就业形势很难吸引创业导师到高校担任专任教师,可以采取聘请企业行业的创业导师做为兼职教师承担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过渡期。也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高校教师校内外培训、访学、进修等活动,促使高校教师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加强创新创业的实践学习。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实用为基础的教育,其核心是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提升创新能力。基于此,新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包括地方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创带创。一方面,完善校内第二课堂创业内容,搭建各种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基地、孵化中心,模拟经营市场,创办各种学生创业协会和社团,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企业――学校――学生协同创新机制,助推学生参与到真实企业的创新创业领域,并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科技园和高新技术园区的优势资源,也包括其它特色资源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 路径
课题来源: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JRS-2013-105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若毕业生不能充分有质量的就业,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约占普通本科高校的三分之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知识面宽、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就业竞争力的内涵,有多种定义。大都认为,就业竞争力应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在大学学业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形成的,在就业过程中超越他人,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并胜任工作需要,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根本,是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石。
2、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适应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角色发生变化,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顺利从学校向社会过渡。
4、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所有职业都要求毕业生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这是就业竞争力中一项重要能力。
5、毕业院校的知名度。现实中,用人单位第一选择会倾向“985”和“211”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6、良好的身心素质。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二、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和资源竞争上,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处于劣势。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学校管理存在不足。在现实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容易片面追求规模、数量,忽视内涵建设,没有重视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没有走特色发展的办学道路。
2、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不足。传统教育片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不足,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弱、缺乏创新与创业能力。
3、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不高。首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其次,就业观念过于功利化。再次,就业心理容易失衡。
4、缺乏系统有效的就业指导与管理。高校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在服务理念与制度措施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多流于形式,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
1、科学设置专业及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注意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完善办学理念。
2、人才培养过程实时监控。校采取有效措施对国家就业趋势及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学生及时反馈关于就业的最新分析成果和信息,并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同时,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习过程管理,通过营造良好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对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并对自身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在培养人才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为基础,以学生的就业倾向为出发点,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学校的美誉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注重思想品德教育。高校应加强思想品德、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紧贴实际,不讲空话;内容上,不仅要传授公民的基本道德,更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总之,在校期间,德育教育中必须融合就业教育,这样才有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5、开展专业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任务,分别设立不同的就业指导目标,在各个年级加以实施,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高等教育 服务
19世纪末美国赠地学院(Land-grant Universities)的兴起,促成了以服务社会为大学办学理念的“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这之后,社会服务逐渐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后大学的第三项职能。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以其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来谋求当地政府和经济社会的认同,从而获得自身发展必要的条件和应有的地位。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是各种先进知识、文化与思想的交汇场所,同时也是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基地。这些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随高校的社会服务在社会上经推广应用,创新成果落实到生产领域,将会直接推动地方创业创新,给地方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不难断定,通过高校自主创新,可以从深层意义上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创新工作的发展。
地方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结构体,其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当地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而在这其中,教育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地方经济在发展并形成当地特色的同时,迫切需要教育与其密切配合,为其服务,并形成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服务系统。
高校为做地方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案,创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当地、服务区域,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当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一)以人才培养规格为中心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而言至关重要,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培养什么类型人才的主要依据。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生源的多样性以及以教学为主的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有一般的质量要求,而且又应该体现自己的人才质量要求,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规格应具有的特点:其一是地方性;其二是应用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地方性特点,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性人才为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三是多样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应随着外部的、内部的、办学层次上的、专业和课程层面上及招生来源上的全面改革而进行大调整。其四是综合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突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注重培养知识面比较宽的专门人才。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紧密相连的,专业设置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层次和规格,专业设置直观地反映出专业对知识总量的划界与占有程度; 反映出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体现了专业对知识传授的层次性、联系性和内在逻辑性的重视; 表明了专业对培养人才类型的理念。专业的合理设置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十分重要,是其培养什么样规格人才的具体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目标定位上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已拥有的专业基础出发,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点出发,从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出发。在妥善处理拓宽专业口径之时,还须保持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专业生存空间的宽窄以及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取长补短,形成优势和特色是比较务实的选择。打造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决策者与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中的核心内容。
(三)按人才质量观优化课程体系。
一是要按照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实行人才培养多目标、多模式而整体优化,从而克服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端,避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对应,无法实现培养目标的矛盾; 二是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学,各专业应按一级学科或科类设置主要学科基础课,注意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不过分强调专业方向而过早地分流; 三是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要贯彻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要求; 四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五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 六是坚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建设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根据社会市场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本校的学科和重点专业发展规划; 其次,按照各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要求,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师资需求的数量、专业、层次、岗位及职责范围; 再次,根据各类师资需求的轻重缓急,分阶段进行教师的招募、考核、选拔、录用、使用、激励、整合和调控,使教师在数量上能够满足本校发展的需要,在专业结构上符合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要求,在时间上保持人才供应的连续性,在使用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大力引进人才。
引进过程中注意: 一是要保证进人质量,二是保证重点,三是考虑学院结构,四是引进人才政策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对教师培训进修的认识。思想认识上要走出误区,提高对所有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参加培训进修的认识,尤其是年龄结构层较低的青年教师; 二是制定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分短期、中期、长期实施,突出重点和针对性; 三是加大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四是为教师培训进修提供必要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各个环节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自身办学特色
特色办学不仅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特色办学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持和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必然选择。地方和行业特有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自然条件、自然景观往往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特色的重要客观因素。“地方性”“行业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之一,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学生所学专业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专业对口、学能致用,才能使地方获得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以研究小组所在地娄底市为例,娄底是湖南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冶金、煤炭、建材和化工产业产值、创利税历年来均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90%以上的比重。近来年,在原有的冶金、煤炭、电力、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建设六大产业集群:一是以湖南锻造厂、洪源机械厂、涟源阀门厂等为骨干,形成机械基础件基地;二是以华达、致科空调等为骨干,形成汽车零部件、配套件基地;三是以双峰机械厂、农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为骨干形成农用运输车、农副产品加工成套设备基地;四是以湖南煤机厂、冷江电动工具厂等为骨干的矿山、建筑、新型环保机械基地;五是以新化电子、同人电子、精细电子陶瓷等为骨干,形成电气产品基地;六是以星剑药业、回春堂药业为骨干,形成中西制药、中药饮片生产基地。
因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作为娄底的唯一的地方本科院校,应坚持“应用性、科学性、前瞻性、稳定性”原则,瞄准本地区的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设置,优先发展本地所急需的、能体现本地产业与行业优势的专业与学科,使之与变化中的该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相适应。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状况,抓好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 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同时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学校、社会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确立“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还需要确立“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这是创建办学特色的灵魂。“特色”的确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要全方位地挖掘和总结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中积累的值得发扬光大的成功经验; 二是做到传承与发展结合; 三是要深入调研同类型同层次高校的办学思想,引他山之石; 四是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经验,广开视野,博众之长; 五是跳出学校看学校,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头来科学取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这就要求当地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合理地调整与修定,与之相适应,比如强化实践环节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实行文理渗透等。地方本科院校要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人才需求,争取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创造品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除了做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外,还应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开展类型丰富、层次多样、服务对象宽泛的开放式的学习培训,将更多的人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这是因为随着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技术、产品品质的升级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员工的技术水平已不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的知识、技术必须不断更新。在本地区范围内最有条件承担此项任务的便是当地各所高校,因此,实施非学历教育,提高区域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服务支撑体系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五、加强信息交流,搭建高校社会服务平台
地方本科院校与当地政府、企业间信息交流不畅,没有建立横向联系机制,沟通缺乏是导致地方高校不能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不知道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与企业也不清楚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提供哪些服务。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机会大为减少。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社会各界直接联系的服务平台,及时将本校的情况向社会各部门并将社会各部门的需求通报给高校。一是建立协作网络平台。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传媒优势,及时科研信息,寻求合作伙伴。与此同时,经常性走访周边各企业,了解他们在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研究方面的需求,捕捉合作信息。二是建立合作机构平台。有条件的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可以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一方面负责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中去。三是建立企业孵化平台。由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组建企业孵化器,旨在培育和扶持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通过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促进地方科学风气的形成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增强。但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在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有了与地方企业和单位的科技接触与合作,但普遍意义上的合作还没有真正展开,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没能成为当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主力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在服务地方科技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成为衡量高校社会影响力、综合实力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标准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走出校门,在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努力扮演高新技术研制者的角色,争取成为当地技术创新基地,成为地方高新技术辐射源。建立立体交叉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应走“产学研合作互动发展”之路。
(一)合力进行科研攻关。
近年来,各个新建本科院校都在大力发展科研工作,科研实力有所增强,但综合来看,教师个人独立开展的研究项目多,集体攻关项目相对较少,因此,科研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力量仍呈现低、小、散的状态。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打破学科和地域界限,打造研究团队,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承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团队合作可以是一所高等院校内部人员的合作,可以是本地不同高校之间的校际合作,同时,也可以是本地高校与外地高校之间的跨地合作。
(二)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产学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模式开展的产学合作办学,是开展继续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又能为企业做好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双方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高校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高新技术问题;可以是地方高校从企业的生产实际中寻找课题,主动与地方企业联姻,开发培育高新技术成果;也可以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科研力量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
(三)科技成果转化和转让。
高校依靠自身的研发基地,孵化出一定的技术和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还需经过一个转化和推广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推动科研产品的转化。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转让的方式,将“研发技术”和“科技产品”让与给企业,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
六、明确定位,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与其服务的领域、范围、服务水平成正比。提升本地高校自身服务能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或增设学科专业,进一步扩展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领域,争取将服务的触角伸展到地方各个领域;其次,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课题,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提高本地高校为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服务的能力、层次和水平;再次,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基地、研发基地建设,夯实社会服务的基础
七、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建立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运用等方面的服务,它在高等院校社会服务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是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是信息的重要集散地。由于信息上的便利,高等院校在了解社会前沿科技动态、掌握最新产品技术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为地方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既可以是某项产品或某个企业的微观咨询,又可以是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咨询。咨询的对象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咨询的内容包括政策、管理、业务、战略决策和技术发展等。此外,相较于社会其他单位,高等院校往往拥有众多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系统、体育馆、综合艺术楼等,这些教学和实验资源在服务教学的同时,可以考虑对社会和企业进行开放服务,从而在资源利用上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遵循适度原则。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必须是学术性的,关于这一点,德里克•博克(Derek Bok)在其《走出象牙塔》(Beyond the Ivory Tower)中给予了精辟论述和分析。他认为,“大学凭常规的学术功能,通过教学项目、科学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手段承担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职责”,“如果采用……非学术性手段,那样做很难说有正当理由”。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应是建立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两种职能基础上的服务。如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把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脱离,那么高等院校极有可能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削弱高校的原有两项职能。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时必须要科学定位――以研究为基础,体现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Derek Bok. Beyond the Ivory Tower[M],1984
[2]论高等学校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J],社科纵横,2003,(8)
[4]新建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及其改革走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8,(15)
[5]打造崭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5,(31)
[6]构建台州高等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创新[J],台州学院学院,2008,(4)
[7]谈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7,(5)
[8]谈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泰山学院学报,2004,(7)
作者简介:
关键词:精品教材;建材建设;教学;课程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纵观已有教材,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如教材建设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改革方向;教材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教材分类不均,且多有重复,教材建设缺乏系统、严谨的调查及研究;教材内容多适用于基础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教材严重不足等。教材承载着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更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而,“十二五”期间,精品教材建设应仍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持续的关注与投入。笔者认为,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精品教材的培育应坚持“转观念、立标准、重研究、强实践”,充分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转观念――注重“三个结合”,更新教材建设思路及理念
1. 精品教材建设应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密结合
回顾历史,我国高校的教材建设工作经历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的历史时期。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校对教材种类及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教材及其建设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许多原先适合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教材已不再符合部分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大量新建专业课程、交叉学科专业课程以及其他新设课程缺乏与其相匹配的教材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地方和高校分别开始加大教材建设及改进力度,教材建设工作获得蓬勃发展,较好的回应了这一阶段性转变时期出现的问题。
放眼当下,我国高校的教材建设工作正经历着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期。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167万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若干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其中,稳定规模旨在“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
面对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高校与出版社应紧密结合,积极将内涵式发展的思想落实到精品教材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在总体思路上,将教材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不贪大图多,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其次,在规模上,按照稳定规模的指导思想,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控制本科教学的教材数量,着重优化其教材结构;在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民办教育等方面适度扩大教材的数量与种类,以积极应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最后,在教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注重分类指导,实施分类建设。《若干意见》第二条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强调“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高校的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各展所长,相应的教材也应合理分类,各显特色,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进行规划、编写与遴选,从而在教材建设工作中充分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
2. 精品教材建设应与国家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紧密结合
精品教材既要适应,同时又要反映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内容,特别是要与国家正在推行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相结合。这些重大改革项目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需要相应的教材进行诠释,同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需要通过教材向外辐射。
例如,当前国家正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基础、五卓越”计划。具体包括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医生、卓越教师等教育培养计划。这些改革项目中的人才培养计划对教材有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涵盖具有前沿性、国际性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符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需要相应的高品质的教材做支撑。与此同时,这些改革项目具有实验性与探索性,毋庸置疑,改革的成果需及时编入教材,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共享改革成果,这一过程也可促成大量精品教材的诞生。再如,教育部还下发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及《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同时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开设。由此,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就迫切需要出版部门及各高校尽快推进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形成精品,有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 精品教材建设应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
教材建设不仅要与国家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相结合,同时也要与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在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教材能独具特色,符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由此形成的精品教材将更加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例如,南京大学正在推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等在内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目前,南京大学已经启动了通识教育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并遴选了首批优秀教材建设项目,以凝练一批优秀教改课程的教学内容,巩固已取得的课程创新成果。
二、立标准――明确教材评估标准,建立 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所谓精品教材,其内容必须反映国内外课程改革和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在体现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又要能够经得起市场和实际教学的检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教材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这为高校教材的选用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然而,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材内容多有雷同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特别是高校中还普遍存在着教材的使用者同时又是教材的编写者的现象。
为此,笔者认为,在精品教材建设工作中,有必要明确教材的评估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各高校及出版社应共同研究、建立适用于评定精品教材的评估标准,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教材的作者、内容、体例、编校以及配套服务等也都应做出相应的要求。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既有利于评审者对教材质量的审核从而评定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同时也有利于使用者选择恰当的教材进行教与学。此外,各高校应将精品教材的评估标准与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对正在使用的精品教材进行有效地跟踪、检查,并及时予以反馈,从而确保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重研究――注重教材建设研究工作,以研究促发展
对教材的研究是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可以为教材的规划以及后续的编写等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参考意见。目前,有必要从三个层面进一步强调教材研究。首先,在宏观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好区域内的教材研究、规划等工作。目前,从省、部级到各高校均有不同形式的教材建设规划及相应的经费支持,但常常出现相同内容的同一教材的重复立项,而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大局出发,在宏观上做好教材研究工作的分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引导。其次,在中观层面,各出版社和高校应加强教材研究的合作,共同推进精品教材建设。出版社应积极介入高校精品教材规划与研究的顶层设计阶段,成为精品教材战略的发动机,整合区域高校和名师力量,从学科专业的整体上系统开展精品教材建设工作。在微观层面,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总体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经费、人事、政策等方面对教材研究工作予以激励和推动。此外,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深入探索,对国内外同类教材进行比对研究和评价,积极听取教学一线教师的意见,定期组织学科内教师进行教材编写及使用经验交流。只有对教材进行充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精品教材。
四、强实践――加强实践实习类教材编写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字】物联网,卓越,创新创业,方案
0物联网发展的背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在物品上内嵌电子标签、条形码等能够存储物体信息的标识,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将其即时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系统,而各大信息系统可互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而可达到对物品进行实施跟踪、监控等智能化管理的目的。物联网可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它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1卓越计划及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
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决定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各类型工程师的重要决策。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力。
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和实施创业项目为载体,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系统教育体系,包括: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高校的特点,创新性的提出采用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高职高专以技能带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独辟蹊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具体包括科学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2物联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2.1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完善,物联网将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工业监测、高效农业、健康护理等诸多领域,且应用不断延伸,未来将成为一个无孔不入的网络,成为一个具有上万亿市场规模的庞大产业。面对规模宏大的产业变革,对从事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这些需求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研发和应用两个领域。
在研发领域,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 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因此物联网专业要为社会培养研究型人才,以便在产业链上游形成创新型的研发团队,使我国在新兴产业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掌握主动权。
在应用领域, 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涉及的环节众多, 包括RFID 和传感器网络硬件平台的生产制造者、各种应用平台的开发者、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运营商、终端客户服务等。众多的环节需要大量掌握物联网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2.2人才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2)具有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知识更新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具有物联网领域所需要的绘图、运算、实验、测试、表达及工艺设计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2.3物联网卓越人才培养形式
1)本科教育
① 新专业培养:四年制物联网/传感网新专业,基础扎实,培养周期4 年;
② 新方向培养: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传感网专业方向,在大二、大三学生基础上补充特色课程,培养周期2-3 年。
2) 研究生教育成立物联网/传感网研究生新专业,培养人才层次高,培养周期3 年。
3) 社会培训/就业培训针对传统培养的长时间及社会需求的急迫性的矛盾,社会培训在近期内是最好的暂时缓解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社会培训,或高校大四学生的就业培训,可以在1 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才培养。
2.4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基础平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场论与复变函数、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高数和工程数学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必须开足,其中,场论与复变函数是为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做铺垫。电路分析及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为电路设计奠定了基础,系统底层设计需要C 语言做支撑。
专业基础平台: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Java 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这些课程是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例如计算机专业考研的专业统考科目就有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Java 程序设计则是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网络编程语言等。
方向模块: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传感器技术、RFID 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
3 物联网卓越工程师人才规格培养条件
3.1实验室建设
(1)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通过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
(2)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提供现代技术氛围和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沟通,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物联网应用前景的项目建立实训环境,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和开发经验;
(3)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邀请技术公司一线工程师课堂授课,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4)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2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改革。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以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2) 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群,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并形成相关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学校应该加强物联网专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程能力,不断更新和拓展物联网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4) 扩大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高校进行物联工程专业建设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研究,能在工程及实际应用中从事物联网技术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工作,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坡,吴彤,匡兴华.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1,(01):18-22.
[2]黄孝斌.物联网应用实践[J].信息化建设.2012:1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