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共享经济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问题;措施
可行性研究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已经成为政府、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性内容,也是确定最佳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成为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可研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与国家相关政策、规划相违背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撰写过程中没有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划,没有依据政府、区域或行业等的规划。如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缺乏项目建议书与批文,对于需利用矿产资源的项目,如石油、煤炭等,没有国家批准的矿藏资源报告,缺乏主要设备咨询价格资料等。
1.2相关处理方法不恰当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缺乏动态投资概念,缺乏依据投资时间价值的概念对项目进行计算。有关的经济评价,不能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分别的对财务与国民经济进行评价。未能按现行市场价格和财税制度进行分析计算,缺乏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的分析与计算,造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缺少说服力。
1.3报告内容缺失必要环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具备完整可行性研究内容,而在现实实践工作中,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应当有的内容,报告编制极其随意,导致缺少应设篇章,报告的内容不全。如,缺少节能篇、缺少环保篇、甚至缺少风险分析篇等。而完整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概况、建设必要性、市场预测、选址与建设条件、规划方案、外部配套建设、环保、劳保、建设周期以及进度安排等等的内容。
1.4报告质量水平亟待提高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水平亟待提高,虽然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的将报告编制了出来,但报告中的论点并不鲜明,报告所采用的论据也不充分,在论述上同样不够详细,并没有对报告中基础数据的来源进行详细的调查、认真的研究、仔细的分析,因此报告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较弱。缺少相关的原则与计算过程,缺少的定量计算,缺少具体的评测指标,缺少必要的证明材料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水平低还表现在,报告的水份大,如人为压低投资额,故意降低投资估算,有意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有意的降低项目风险等。
2对策分析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作为一项无论在政策上,还是技术上要求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人员有较强的政策与技术水平以及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文章,在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以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1强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
首先,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全面、清晰、有序、完整,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合理性的论证一定要明确,要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计算,预测项目合理建设规模,进行准确的评述与方案比选等工作。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能性是建设项目的基础,而设计方案是建设条件。其次,环保和投资估算等必须可行,论证投资估算要合理,资金筹措渠道必须明确,符合有关规定与要求。再次,财务和国民经济等分析、评价方法要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基础数据要详实无误。最后,风险分析要可靠,以应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2要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补充以及完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规章制度,要制定出符合我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与国际接轨的规章制度,以使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如与工程咨询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办法等,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要严肃处理违规与被投诉核实的单位,对其进行相应的降级,取消资格等处罚。要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的审批和建设程序开展工作。严把建设项目前期质量关,通过前馈控制,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切实地做好可行性研究。
2.3加强相关单位人员培训
编制可行性研究需要专门的人才,针对建设与设计单位缺乏人才的现状。相关单位应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培训相关人员。并将培训的内容应重点放在如何全面提高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上,加强相关人员在报告的编制方法、评价方法以及相关软件应用的培训。并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待遇,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2.4加强企业管理
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建立质量观念。要切实认识到报告的质量是可行性研究的生命,要加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建设项目可行研究而言,至为关键的是质量管理,要大力地培育企业的质量意识与相关的管理措施。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要真正的认识到质量的意义,真正的把质量管理当作企业核心工作来抓,并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质量观念等。在管理措施上,设计单位要努力创造条件,按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建立起企业的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
3建设项目可研决策阶段的重要保证措施
为了避免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障碍和失误,必须要做好在可研决策期的经济分析工作。其可行性文件的编制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决策。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严格招投标程序,确保选出优秀的承包商
在建设项目着手建设前,要严格工程的招投标程序,确保选出资质的最佳承包商和设计单位,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严格管理制度,避免任何越级、越行业的设计、预算、施工等行为。
3.2从观念上提高对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视程度
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投资企业和承包商要在思想观念上对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进行重视,可研工作是一项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足够的经济意识,而对于涉及到的技术经济方面的工作者,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严格的审核,并积极进行反馈和修改。
3.3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平台
当前,在建设项目中缺乏相关的统一数据库和网络平台,不便于对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预算。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建立项目预算数据库,搭建工程材料的数据信息平台,并且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或补充,保证工程劳动力、材料、设备等各项价格和指标的时效性,提高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对电力设备和材料价格的动态实时化管理和掌控,从整体上提高技术经济性分析的准确性。
4结语
建设项目在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理想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规章制度,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提高技术经济分析的准确程度,才能为建设项目提供更为准确和规范的依据。文章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对策建议,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肖立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外建筑,2004(4):98-99.
[2]张永春.如何提高生产性建设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质量[OL].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3]蒋尧如.关于可行性研究中工艺选择和市场调研问题的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3(11).
【关键词】保险 互联网保险 创新商业模式
一、引言
互联网保险作为普惠保险的新兴业态,从传统保险公司的电商化,到借助第三方平台拓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再到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正在掀起新的行业浪潮。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高达2234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已经上升到2015年的9.2%,增速十分迅猛。?q?因此,为规范互联网保险市场、防范风险、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互联网保险应注重产品创新、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开展大数据分析,以及注重创新商业模式。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
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人身险累计保费1465.60亿元,同比增长3.15倍;互联网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768.36亿元,同比增长51.94%。截止到2016年3月底,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用户超过了3.3亿,互联网保民人数已是股民人数的三倍,互联网保险促进了保险的普及。在互联网保民中,80后人群占47%、90后人群占33%,成为互联网保险的主力,新生代积极参与互联网保险,是互联网保险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r?
三、互联网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保险产品不多
互联网保险销售仍以传统保险产品为主,创新的保险产品仍然不多。[1]-[2]同时,互联网保险销售仍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直接影响保险从业人员能否深度发掘消费者所面临的风险并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进而影响从传统推销保险到精准识别客户到服务客户。
(二)线上线下结合较弱
目前,互联网保险仅限于简单的保险品种,例如退货运费保险、航班延误险等。多数复杂的长期产品例如人寿保险、护理保险等还需销售人员推销、讲解和说明,金额较大、原因复杂的理赔案还需现场查勘定损。因此,互联网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服务。而国内保险行业产品、组织架构都围绕渠道而建立,导致传统的保险公司很难从组织架构层面真正做好互联网保险。
(三)大数据分析较滞后
“大数据”是互联网经济或“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特征。[3]但从“渠道观”来看,仅将互联网保险看作业务渠道;从“流程观”来看,仍停留在技术和成本范畴来理解互联网保险;从“定价观”来看,仍未深入分析标的物风险,实现精准定价。这样仅仅局限在保险的框架中,并没有打造“保险+数据”共享生态圈。同时,保险行业也未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共享。
(四)创新商业模式缺乏
目前保险业主要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销售渠道,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改变保险业的运作模式,从而改变整个行业所遵从的价值体系;[4]保险参与者没有实现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互动的保险活动;各家保险公司没有深挖互联网碎片化和场景化的优势,通过经营化、服务化、客户化来进行互联网+保险的融合。
四、互联网保险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策略
(一)创新互联网保险产品
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多产品创新,开发嵌入互联网保险技术产品,如UBI汽车保险、移动健康管理保险产品等;采用场景化、碎片化、细分策略、服务整合的技术路径,实现互联网保险产品轻内核、强渗透、快响应、广传播的特点。因此,做“人人能看懂”的标准化产品,做“玩着买保险”的互动产品,做“与服务一起销售”的服务保险。
(二)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互联网保险要注重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以寿险为核心,整合保险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以增值服务,附加服务和大服务赢得客户,让传统服务与互联网创新互为补充,线上服务及时便捷,线下服务真实周到,实现成本低,效率高,途径广,内容多,体验好的转变。同时,有助于改善保险服务品质,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三)加强大数据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可发现不同群体的保险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并进行精准推销、精准定价。同时,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契合行业互联网化发展需要,而且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数据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持,如:平善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能解决保险发展中面临的信息化和安全问题;可以推动保险监管信息化的水平提升,有助于快速精准地识别互联网保险业务所带来的风险,防止风险的大量集聚和跨界蔓延。
(四)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
一是实现“传统渠道+互联网”模式,将互联网保险与门店、坐席、人、业务员等传统的渠道进行结合;二是实现一站式客户体验的平台运营模式,如中国人寿搭建了类淘宝官网平台,成员单位均可在平台上进行销售和综合经营服务;三是采用互助保险组织,通过互联网快速汇集客户需求,实现风险共担;四是选择“互联网+”自身营销特点,将非核心业务外部化,实现差异化的风险管理,并向医疗、健康、养老、投资等延伸。
注释
?q?2016蚂蚁金服研究报告。
?r?互联网保险发展要注重创新商业模式.魏迎宁.中国保险报.2016。
参考文献
[1]王燕,杨晓明,徐兴泰.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2]陈碧豪,赵志明,付泽华.互联网保险产品营销模式及创新探析[J].商.2014.
[3]曹云波,姜家祥.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机遇与挑战[J].财会月刊.2015.
关键词 流媒体P2P技术前景应用
近年来宽带用户发展迅速,作为宽带增值业务的主要应用,视频流媒体服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6430万人,与上年同期的调查相比,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一年增加了2150万人,增长率为50.2%,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服务占37.1%,在线影视正规运营商市场规模为2亿元,因此全国各电信、网通等网络运营商都大力建设视频流媒体系统。
目前的视频流媒体系统如:WindowsMediaServer、HelixServer等都采用由中心服务器群直接为终端宽带用户提供流媒体服务,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模式的流媒体系统,随着视频流媒体用户不断增加,这种基于C/S模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正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
1.目前各省级宽带用户数一般在100万以上,对流媒体服务的实际需求都在5万并发流以上,而现在已经建设的省级流媒体系统能提供并发流在1万左右,按照目前C/S模式流媒体系统扩容,需投入数亿元的高昂设备费用,并发用户数与设备投入数是线性关系,而且宽带用户数量还在成倍增加。
2.IP网络数据传输相对有线网络信号广播,计算量较大,由于采用C/S模式流媒体系统,在城域网范围内大量用户使用,对中心机房网络带宽和系统设备造成的压力非常大,以5万并发流为例,每并发流500KbPs计算,需要25G出口带宽,即使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分布式部署服务器设备,目前的网络设备也很难支撑,需重新扩建网络。
3.随着高清晰电视和IP机顶盒(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出现,用户对流媒体播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高的带宽,更稳定的传输通道,由于互联网固有的网络质量不可保证,采用C/S模式单路流编码传输,单点故障不可避免,数据包丢失严重,播放缓冲时间长,经常出现影片播放停顿、马赛克等现象。
与传统C/S模式流媒体系统相比较,基于点对点(P2P,Peer-to-Peer)技术的流媒体系统可有效解决上面问题。C/S模式流媒体系统只使用服务器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其质量和容量受到服务器设备性能和服务端网络资源的限制。P2P技术带来了网络观念的更新。它使网民直接链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到服务器上去浏览或下载。信息下载者同时也是提供者,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快,大大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和效率,淋漓尽致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系统,其服务器资源和用户计算机资源能同时合理使用,用户在享受流媒体节目的同时,也在利用自身计算机的空闲资源为其他用户提供服务,整个流媒体系统的资源不仅是服务器资源,还包括各用户计算机的空闲资源[3],因此,使用P2P技术,使流媒体系统提供高质量和大容量的流媒体服务能力成为可能。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系统,目前其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其中P2P技术已比较成熟,出现了很多免费P2P系统,如以文件下载为主的免费P2P下载,以内容交换为主的免费P2P直播,但在商业应用领域,根据中国电信互联星空、中国网通天天在线的视频运营服务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使用的主要是基于C/S模式的流媒体商业应用服务系统,还未出现基于P2P技术的大型流媒体收费应用服务系统。
研究并实现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系统商业应用产品,一方面能给企业自身带来赢利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节省国内网络运营商巨大的流媒体系统建设费用,同时能提升对广大宽带用户的视频流媒体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当P2P还在第一代互联网上应用的时候,它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个子。但是当第二代、第三代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时候,P2P从草根文化的代表,极有可能一跃升为商业新星。无论是互联网点播,还是点对点的下载传输,一度是技术狂热者和互联网玩家们的“最爱”,但也正是这种流行在互联网草根们中间的技术或者生活方式,在以一种玩笑式的态度蔑视传统的商业法则。
但是随着先锋型公司的追捧,主流技术专家的看好,和大批资金的进入,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天平已经倾斜,P2P也正式摆脱原始的懵懂,开始由草莽变为精英,一股潮流正在形成。
发轫于05年的P2P流媒体,在06年迎来了它发展中的转折之年,从单纯的依托技术进入了更实际的市场运作,第一轮资金的获得为其赢得了市场机会,而第二轮的资金的获得与否与自身的发展轨迹则决定了各自发展的不同弧线。2008年P2P流媒体发展的技术已不是过高的门槛,越来越多的厂家及公司都进入了这一领域,在上半年形成了百花齐放之势, conby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该公司已率先把P2P技术成功运用到流媒体的点播上,其播放的质量(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码率等等)和下载功能都相当的成熟。
由此可见,P2P必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主流应用趋势,它带来了互联网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P2P技术正在走向商业的成功,正在试图改变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十七次调查统计主持单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6.1.
关键词:政府监管,路网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高速公路行业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建设的里程也迅猛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积极作用。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也正在由建设转向运营管理,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高速公路管理、社会公众对出行服务和突发事件条件下应急处置的要求。2007年交通运输部第713号文《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准着高速公路信息化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建立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是高速公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11年9月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的获批,以及2012年1月“三项技术要求”的颁布,都为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打入了一剂强心剂。
天津市市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规划高速公路1400余公里,截止2011年12月已经建设并通车1103公里,如何代表政府做好高速公路的监管工作,如何做好社会公众出行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工作是摆在公路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认为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1行业管理的特点
行业管理是指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以维护本行业利益为目的通过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法规与行业契约对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宏观、有效且规范化的管理。
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包括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主要是针对高速公路的自然垄断性,为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管制;社会性管制主要是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中的负经济性。管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进入管制、投融资管制、收费管制、路政管制、环境污染管制、交通安全管制、出行服务管制、运行状态管制等诸多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这些管制内容相互渗透,很难截然分开。
天津市2006年公路主管部门实行体制改革,以前具有政府职能的高速公路投资发展公司剥离公路主管部门。形成了主管部门(市政公路管理局)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管理机构(天津高速公路管理处)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行业监管;投资发展公司(现为高速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投资主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的“决策、管理和实施”分离的模式。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作为市政公路管理局直接领导下的行业管理机构,在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工作尚未清晰明确;行业管理依据尚未健全;行业监管方法和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并存的条件下,开展省级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试图寻找一条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2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重点
2.1 管理机制
结合交通运输部2012年3号公告《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根据天津实际,全市路网管理平台的管理机制或管理架构采用四级管理模式,分别为省级路网管理平台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此外还有公路和城市路桥信息管理平台)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管理平台国家级、省级路网监测点等组成,路网监测点作为信息源及基础系统。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进行研究。
2.2 中心硬件平台的搭建
路网管理中心硬件平台主要包括监控大厅、大屏幕显示系统、数据机房及UPS系统、中心局域网和通信专网、应急会商场所、呼叫服务中心等内容。作者认为除通信专网外,其余硬件设备都要按照精简、节约、实用、高效和适当的原则进行建设,主要是因为信息化产品更新速度快,服役时间短,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不宜经常更新换代;且高速公路的管理是应用型管理,能够有效维持路网管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即可。而通信专网则需要进行长远规划,对其建设的路径、规模、材料和备用网络均应进行合理规划,做到适度超前设置。
2.3 路网监测点是建设的重中之重
路网管理中心的运行除了必要的基础硬件平台外,路网监测点所能够采集的公路网运行数据是路网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服务公众、应急指挥、路网运行监测等职能的必需依据,路网监测点是路网管理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公路网运行信息包括交通运行数据、视频图像数据、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信息和路网环境信息等内容。
在行业管理模式下,公路网监测点建设的模式建议采用由市政公路管理局规划部门制定公路网监测点建设规划,由高速公路管理处负责按照统一规划的要求组织项目前期研究和立项工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负责筹备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并组织建设。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建设管理模式,管理部门和机构的规划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都不可避免地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设想产生一些细节性的矛盾,这就需要行业管理机构合同有关各方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多参考运营管理单位的意见,加强沟通与协调,要做到既坚持原则,有要灵活变通,最大程度满足多方需求。
2.4 建立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评价体系
依托可获取的、标准化的公路网运行数据,建立客观、可靠、数据链统一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动态反映公路网整体或局部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可用于评估公路网在一定时期内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行业管理模式下,建议省级高速公路路网管理中心主要围绕省级路网平台的监测与服务需求,面向较宏观的路网监测点和实时运行状况与服务水平的动态监测,建立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服务指标评价体系。
参照3号公告,建议建立如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中断率(主要描述路段、通道和整个路网的中断情况),拥挤度(主要描述路段、通道和路网拥挤程度),环境指数(描述特定交通组成和气象条件下的行车影响程度,包括路段、通道和路网环境指数等指标),节点通阻度(主要描述重要公路节点处于拥堵或畅通状态,包括节点通阻度、通道节点通阻度和路网节点通阻度)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等级,设施健康状况,服务区质量等级等七单项评价指标。通道运行指数和路网综合运行指数等两个综合性指标。并应该按照路段、通道、路网不同层次建立相应的逻辑算法,并进行定级定性分析。
2.5 管理人员的培养
鉴于高速公路路网管理平台对于行业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能体现作用,无论是行业管理机构本身还是公路主管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应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行业管理机构应从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中总结完善相关经验,配合公路主管部门制定平台建设所需数据和视频图像采集、传输、交换和共享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同时根据路网管理工作的需要,培养熟悉公路基础知识、熟悉公路管理、应急管理、路网监测点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维护管理等方面人员,通过培训、交流等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高速公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走从一条行业管理下的新型管理和服务道路。
3总结
作为高速公路行业管理单位,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步的大潮下,尽量通过建设省级路网管理平台体现行业管理的职能,为公众出行和应急指挥提供基础支撑,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但是体现职能和服务的方式还有很多,还应该与传统的养护管理、路政管理、收费管理等内容想结合,如建立和制定行业管理信息平台,维护公平、有序的建设市场;制定工程造价联动机制,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等。
参考文献
滕佳东.管理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3
周申蓓 马炼. 组织管理机制设计框架研究[J]. 集团经济研究. 2007年 04S期
交通运输部. 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交公路发【200】713号
李华.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学习时报,2010 年1 月18 日 第011 版
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天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高速公路路网管理中心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3月
王国清 刘彦涛. 省级公路路网管理信息支持系统功能分析与框架设计[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4年2月. 第四卷 第1期.
曾宪堂. 省级高速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D] 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3月
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研究 1995
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新发展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加大;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也逐渐由吸引小规模投资转向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在1998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除了少部分公司因为中国政策限制外贸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投资外,几乎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注:王允贵:“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与中国的政策选择”,《》,2001年第4期。)归结起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点至少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随着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逐渐熟悉,以及对中国市场潜力和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这种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一方面表现为跨国公司不仅仅向单个的企业进行投资,而且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条的大规模投资;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跨国公司不仅仅把生产基地设在中国,而且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大规模投资,使中国成为支撑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运营中心之一。近一二年众多跨国公司不断追加在华投资,扩大生产线和投资领域,拓展经营职能。例如,为增强企业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上海贝尔公司追加投资达1.1亿美元;英特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自在浦东建立第一个生产企业以来,已先后两度增资,投资规模由0.951亿美元扩大到1.98亿美元;摩托罗拉公司已经提出要在中国推行“3个100亿”战略,即未来5年在中国的三个“百亿美元计划”——产值实现100亿美元,累计投资额100亿美元,本地采购量达到100亿美元。(注:陈佳贵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另外,很多一直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近年来已有通用、大众、IBM、微软、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讯、惠普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据初步统计,这类研发中心已近150个。(注:李海舰:《引进外资的形式与结构变化》,中国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许多跨国公司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经营目标。据《200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公司认为,中国“入世”将为通用公司提供变成中国当地企业的好机会,计划5年后在华经营达到30亿美元的规模。(注:转引自冀文海:“WTO:跨国公司要做‘领头羊’”,《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7日。)诺基亚是全球三大通信工具制造企业之一,为了加快与中国信息产业的融合,计划100亿元建立北京星网工业园,该工业园的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将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韩国三星提出,如果中国具备配套的环境,只要中国允许,就进入中国相关领域,包括三星的一些业务中心也将转移到中国,特别是领域的一些业务。日本索尼公司的战略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性战略,除制造业,索尼其他业务(包括电影、唱片和游戏在内的娱乐产品和产品)也要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连锁餐饮企业麦当劳公司,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2001年整体利润大幅度下降,不久前还不得不做出了在全球关闭250家连锁店的决定,但同时麦当劳公司却宣布,从现在到2003年,每年确保要在中国新开100家店。此外,包括柯达、联合利华在内的14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目前已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造工作,有的则已完成了上市前的辅导期,同时上海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还在受理十多家知名外商投资企业的上市申请。不久以后,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子公司很可能会成为在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上市公司,中国证券市场的现有格局将发生性的改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大规模系统化投资战略表明,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表明跨国公司认识到能否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的地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们在21世纪的命运。
二是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上逐渐开始强化协调控制机制,以确保其投资收益和公司的未来发展。这种强化协调控制的管理战略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开始将亚太地区总部移到中国,或者建立中国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地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地区组织机构,它的权限是处理不能由国家或地区一级的公司机构处理、而必须由总部决定和协调的。近年来,一大批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具有管理中心性质的地区总部,包括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三星(中国)有限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初步统计,在北京,具有跨国公司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已经达到110多家;在上海,已有25家公司建立了地区总部,有14家企业建立了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现在上海的外商办事处已有1500多家,一旦条件成熟,许多办事处会马上升级为地区总部。(注:黄群慧:“400洋巨头升级‘中国攻略’”,《经济日报》,2002年5月9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说明跨国公司开始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和战略投资,并对在中国分散的单个投资项目进行协调控制,优化组合,以期产生整体效益。
三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大型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投资。1999年底,西门子投资50万马克设立的重庆大学自动化培训中心落成。该公司进入重庆3年来,在这里参加或促成的工程及销售项目金额达2000多万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成都、重庆落户,有30多家在西安落户,其中多数驻足高科技领域。更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把新产品研发和实验机构直接建在西部,仅2000年4~6月,就有10多家电子信息行业的跨国巨头相继到西安建立新产品研究开发基地,如美国IBM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与西安软件产业园合作搭建了全球最大的软件网上发行站。此前不久,摩托罗拉公司在成都投资建立网络系统研发中心的计划开始实施;荷兰飞利浦公司投巨资将中国总部的基础实验室也建在了西安。(注:陈佳贵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跨国公司西部区位战略表明,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是可行的。今后,结合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取向,借鉴东部成功的经验,制定新的优惠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前来西部投资,无疑是促进西部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
跨国投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所谓的“绿地投资”,即新建企业(包括合资和独资);另一种是跨国并购。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和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成熟程度的影响,在我国吸引的直接投资中外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较少。近年来“绿地投资”这种形式在继续采用,但是外方独资和外方控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92年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有50%用于合资企业中,而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30%。据调查,2000年,500强在天津投资企业共有120个,其中,外商独资企业48个,占40%;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有51个,占42.5%;双方股权相等的12个,占10%;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9个,占7.5%。外商独资和外方控股企业合计占82.5%,外方有控制力的企业比例较大。即使在投资时由我方控股的企业,在以后增资扩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增加了外方的份额。例如,天津120家500强投资项目中,约有40%是通过增资扩股实现控股的。上海对48家增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作过统计,其中20家发生了股权份额的变化,外方股份在增资中比例上升的有14家。深圳的中外合资企业,在设立之初,中方与外方的股权比例一般差距不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外方不断增资扩股,所占股权比例不断增加,目前500强在深圳的合资企业中,大多数已经是外方控股企业。(注:陈佳贵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除“绿地投资”以外,1998年以来,受国际跨国并购浪潮的影响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预期驱动,跨国并购逐渐增多,外资进入中国已经开始从建立三资企业向并购本地企业发展。表1为2000~2001年国外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由于并购可以缩短投资时间、能够迅速扩大规模、迅速地“吃掉”国际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市场份额,可以预计在WTO规则下,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及跨国公司将通过并购方式抢占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虽然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许多因素的制约,它的比重还较低。据统计,外商通过并购方式进行直接投资的比重还不到全部直接投资的10%。因此,它仍然表现出某些初始阶段的特征。
从并购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原先已经进入的制造业行业;从其发展看,都有一个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过程。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跨国性投资超过50%的投资是服务业,而且多数是采用并购方式实现的。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目前多发生在制造业,一方面,说明它们比较早地进入了我国的制造业,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造业的重组任务还很重,它们在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制造业重组的深化,竞争的激烈和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跨国并购必将向服务业发展,我们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未雨绸缪。
从并购的方式看,还主要是以间接并购为主。通常采用整体或部分购买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企业,从而通过迂回的方式间接控股上市公司。在上述案例中,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上海贝尔的并购的。当然除此之外,也有采取直接并购方式的。但是,由于中国A股市场尚未对外资开放,直接并购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实现,如通过协议方式获得国有股和不流通的法人股的转让等等。
表1 2000~2001年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并购行为例举
并购时间
并购
2000年9月11日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与中国石化正式签署了战略联
盟协议,出资4.3亿美元购买中石化的股票,并
与中石化合作,联手收购国内的500个加油站。
2000年10月4日
全球最大的专业性移动电话运营商沃达丰宣布成
功购得中国移动电话2%的股权,终于使一向坚冰
覆盖的中国电信市场开了一条小缝。
2000年10月18日
中石化在海外上市,美孚以10亿美元的认购,成
为中石化的第一大海外股东。
2000年10月28日
美孚与中海油签订协议,投资20亿美元,在广东
大亚湾建造一个石化公司;同时斥资购买了中海
油公司价值4亿美元的股票。
2000年12月6日、7日 上海梅林、海虹股份先后有关股权变动的公
告,一条中等规模的国际并购大鳄——法国达能
终于浮出中国水面。这次并购涉及的金额只有1.
8亿元。此前,中国饮用水领域的冠亚军娃哈哈、
乐百氏已经归居达能门下。
2000年12月
通用汽车年底与中国第7大汽车公司柳州五菱达
成协议。根据此项协议,柳州五菱将在2001年第
一季度通过B股上市,届时通用将会收购该公司3
4%的股份。此外,沃尔玛、福特、丰田、联合利
华等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收购
计划,待中国加入WTO,A股市场对外资解禁,将
在中国水域展开大规模的捕捞行动。
2001年2月
艾默生收购安圣电气。华为集团与艾默生电气签
署并购协议,华为集团将其电气业务部门——现
在的安圣电气有限公司作价7.5亿美元现金,出
售给美国最老牌公司之一艾默生电气。爱默生此
次收购的目的是利用中国的生产和分销资源来降
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公司全球网络动力
服务。
2001年4月17日
美国IDT并购新涛科技。全球领先的通信集成电路
供应商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并购国内一家电信
集成电路供应商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此
次合并是通过现金购买股票的方式进行的。新涛
半导体公司将成为IDT公司的一家分公司,这将
有助于IDT公司进一步发展全球网络统一的语言
数据解决方案。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风
险投资在中国参股投资的一家高科技公司。
2001年10月23日
阿尔卡特控股上海贝尔。上海贝尔公司与法国阿
尔卡特公司达成协议,阿尔卡特将从中方股东收
购上海贝尔10%加1股的股份,同时买断比利时拥
有的上海贝尔8.35%的全部股份。两笔交易结束
后,阿尔卡特拥有上海贝尔的股份从31.65%升至
50%加1股,中方占50%减1股。作为世界上著名的
电信跨国企业之一的阿尔卡特,此次通过3亿美
元现金收购上海贝尔股份,成为中国电信领域首
家成立股份制公司的国际企业。
资源来源:根据以下资料整理:(1)院所:《中国工业报告(2001)》,第378~379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2)曹建海:《竞争行为的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2年。
三、积极应对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
一是应该科学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行为对我国经济环境的。从总体上分析,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注:屠正锋:“并购式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和影响”,《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2期。)从国际收支角度看,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大量的持续流入,外资企业交易对国际收支的直接效应是正的,但由于需要进口大量资本品以及原材料,再加上利润汇回,对于经常项目的影响仍然是负的。从市场结构变化看,欧美跨国公司运用资本、技术、管理优势,通过对重点行业、产业的企业进行兼并与收购,会使其对我国市场份额占有范围明显扩大,必然会引起市场集中程度的提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一方面,外国并购的直接投资,带来了比以往更多的高新技术,这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但另一方面,由于外国并购、直接投资着眼于国内市场,无意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可能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从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重组的影响角度分析,跨国兼并带来的大量外资流入,有利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国有经济战略重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技术落后、缺乏市场和管理不善。但外资并购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国有经济的地位,这一点对于处于战略性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尤其应该引起注意。
二是在分析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我国企业要明确自己面对国外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战略基点。从国民经济发展角度看,我国既要使外资并购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有序竞争和国有资产重组,又要免于受跨国并购造成垄断、产业渗透、国有经济战略性地位的丧失等的不良影响。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看,面对国外巨型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战略和行为,我国企业的战略基点是:“以我为主,寻求互补”。所谓“以我为主”,就是要坚持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战略,围绕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选择是否允许跨国公司实施并购活动,跨国公司并购活动的介入程度以不损害我国企业的成长发育为限,对于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业,如能源、化工、、钢铁、信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在并购中力求中方的多数股权以及技术的控制权。(注:刘超然:“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第2期。)所谓“寻求互补”,就是在具体的并购谈判过程中,努力做到优势互补,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资金和优秀管理技能,使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能够促进我国公司的成长,符合我国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尽量避免并购后的企业停留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增值链条中的低水平层次这种情况发生。
三是面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并购,在刚刚加入WTO的几年内,我国企业的基本战略选择应该是建立战略联盟。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自己在某个时期的战略目标,通过合作协议方式所结成的松散联合体,以达到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它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交易方式,企业之间“超出了正常的交易关系又没有达到兼并的地步。”(注:转引自曾忠禄:《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战略联盟与企业并购不同,战略联盟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资本关联,加盟企业地位平等,各企业保留自己的独立运作。由于操作复杂、交易成本高以及股权约束的特点,并购比战略联盟更注重长期的利益,而战略联盟中有很多属于机会性的战略联盟。根据麦肯锡、玛莎管理资询公司等咨询机构以及波特等人的实证研究,约有一半的兼并以损失价值而告终。而战略联盟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哈宾森和派科对过去15年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实施战略联盟成功率比较高的企业可以达到90%。成功率低的企业也可以达到37%。(注:程兆谦、徐金发:“并购与战略联盟的比较研究”,《决策借鉴》,2001年第2期。)
我国企业面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兼并,应注意联盟战略的运用。这种联盟包括两类,一类是中国企业和国外跨国公司的联盟;另一类是国内企业间的联盟。如果能够与国外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既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跨国公司的并购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又可以通过联盟提高管理水平,国际惯例,积累国际经验。由于跨国公司急需了解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本身就有一种联盟的需求,当并购战略遇到强硬的抵抗后,它们就会退而求其次,与我国国内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就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个现实选择。关于第二类战略联盟——中国企业间的联盟,其意义不仅在于重新整合企业资源,扩大企业的外延,更在于利用团队联盟的强大资源,使联盟成员在资源整合后的新平台中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进步,进而构成了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巨大障碍,提高了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进行并购的成本。实际上,如果中国大企业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两类战略联盟,对于国外跨国公司的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就大可不必有过多的担心。
四是采取积极的防御策略,防止跨国公司的恶意收购。虽没有外资公司在中国A股上市,但外资通过受让股权,或战略投资人绝对控股的方式与国内企业合作,而间接进入中国股市的做法已屡见不鲜,如美国通用与上海汽车、江铃汽车与福特汽车、东方通信与摩托罗拉、大唐电信与朗讯等。(注:谢mín@①:“中国未来10年上演西方百年并购史”,《中国经营报》,2001年12月18日。)虽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2~3年内,我国在很多环节上(如迄今为止有关外资并购操作的和政策基本还处于真空状态)还制约着外资并购在我国A股市场中的发展。但是,根据跨国并购投资的国际主导趋势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征,可以预见在将来,我国A股市场将成为发生外资并购的重要场所。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虽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将又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如恶意收购问题,市场垄断问题,并购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外资突然撤离而引发危机的风险问题,等等。这一方面要求国家完善法规建设,包括应制定收购和兼并法、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和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并购前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制度等;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的防御并购的策略,防止恶意收购。在国外,企业的并购防御策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并购要约前的并购防御策略,具体有董事轮换制、绝对多数条款、双重资本重组、“毒丸”计划等;另一类是并购要约后的并购防御策略,包括特定目标的股票回购、诉诸法律、资产收购与剥离、邀请“白衣骑士”等。(注:参阅干春辉:《管理经济学》,立信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467页。)这些策略值得我国企业研究和借鉴。
【】
1 陈佳贵、郭朝先:“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动向”,《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2 程兆谦、徐金发:“并购与战略联盟的比较研究”,《决策借鉴》,2001年第2期。
3 曾忠禄:《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4 黄群慧:“400洋巨头升级‘中国攻略’”,《经济日报》,2002年5月9日。
5 冀文海:“WTO:跨国公司要做‘领头羊’”,《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7日。
6 刘超然:“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第2期。
7 屠正锋:“并购式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和影响”,《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2期。
8 王允贵:“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4期。
9 谢mín@①:“中国未来10年上演西方百年并购史”,《中国经营报》,2001年12月18日。
10 干春辉:《管理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