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紧急处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6月间门诊西药房处方2000张,依据相关的管理法规对用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估。
结果:不合理处方共计598张,占总处方数的29.9%;不合理的处方药品总品种数为362组。
结论:门诊西药房的处方在无指征二联、无指征应用抗菌药、超剂量应用抗菌药、三联应用抗菌药及临床诊断书写不完整等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提高临床处方的合理性。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之后,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比例有所减小,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有所提高。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处方 问题 精细化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13-01
规范合理的处方用药对于确保患者的疗效是至关重要的,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会干扰疗效,而且会加大不良反应,甚至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分析处方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客观的掌握临床用药情况的重要方法[2]。因此门诊西药房对2012年1~6月间2000张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分析了不合理处方的具体问题,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案后,又对7~12月间的2000张处方进行了调查,发现用药不合格率明显降低,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研究的处方均来于门诊西药房中,分别随机抽取2012年1~6月间和7月~12月门诊处方各2000张。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把全部的处方进行汇总,然后对门诊处方药品规格、用药品种、项目不全发生率、注射剂使用率、用药配伍、抗生素使用率、平均处方金额、联合用药发生率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1.2.2 评估标准。根据《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管理法》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抽取的处方进行合理评估[3]。每张处方中所涉及的药品品种总数不得超过5种(组);患者本次实际发生的处方费用即处方金额。
1.2.3 统计项目。统计不合理处方中使用基本药物数、不合理处方总数、抗感染药物处方数、注射剂处方数、前记缺项数、用法用量不当处方数、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数、处方药品品种大于5种(组)数、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数、适应证不适宜处方数、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数、无适应证用药处方数、药量超天数处方数、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等;同时统计最高处方金额、不合理处方平均药品数、最低处方金额及平均处方金额。
1.2.4 改进方案。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加大对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管理的力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定期培训与考核,每天汇总当天的用药处方情况,完善全过程的管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
1.2.5 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根据统计项目分类汇总后计算每项占总处方数比例。
2 结果
共抽取2012年1~6月门诊处方20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共计598张,占总处方数的29.9%。不合理的处方药品总品种数为362组,使用基本药物58组,占比为35.1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3.1组;最高处方金额为398.1元,最低处方金额为3.9元,平均处方金额为124.62元。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以后,处方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如表1所示。
3 讨论
通过处方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抗生素使用率偏高、注射剂使用率偏高、未按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原则选用抗菌药及药动学制订给药方案、未按照药效学等。本次分析中不合理使用注射剂处方共计182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30.43%。其主要体现的不合理性为过度治疗,以后临床治疗中避免过度治疗,必须严格遵守注射剂的适应证。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药物占比为65.4%,医师未按照规定开抗菌药物处方的情况占不合理处方的为18.2%。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可有效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及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率。因此应加强学习《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的处方共计209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34.94%,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用药时间过长及用量偏大。门诊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规范化的处方管理,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及时检查和监督,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首先,要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其次,通过培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医师在正确书写处方、药学理论等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加强药师、医师对不合理用药、调配及出具等问题危害性的认识,使处方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再次,应增进医师与药师间的协调合作,药师应对处方进行严格把关,并且恪守职业道德,发现问题时应积极的找相应的医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处方,药师与临床医师进行配合可通过用药咨询等服务,以避免新规格、新药等原因造成的医师在用量不当等的发生,两者共同努力,积极预防不合理处方的流转,提高处方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船舶进出港、引航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044-01
一、船舶进港引航方案
(1)大型重载船舶来港前应提前通知港口相关部门,并提供船舶尺度和载重、吃水等数据,港方、海事部门将根据港口生产调度计划及时导助航设施的介绍安排引航作业、安排船舶拟靠泊泊位和装卸计划、人员组织等。
(2)大型重载船舶应配备一级及以上引航员至少2人登轮,必要时站长和副站长亲自登轮。登轮后当值引航员应与被引船船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根据被引船船长的建议完善引航方案。
(3)大型重载船舶进港应选择风力不超过6级,能见度不少于1.0海里的条件下进港,进港时间一般选择在白天进行。
(4)进出港船舶如有限制吃水条件时,应密切注意港内潮位变化,避免发生搁浅事故。
(5)大型重载船舶进港前在距航道一定距离处提前上线,及时调整航向对准航道中心线进港,保证在流速较大处也能够保持船舶舵效应的一定航速,引航员应协带电子引航助理系统登轮,确保行驶在航道中心上。
(6)进入航道后引航员应密切关注航道及周围水域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其他船舶的动态,合理使用安全航速,精确控制船位,在接近航道转向段前,视情况安排辅助拖轮带缆,充分利用好车舵,转进新航向,及时通过减车和拖轮配合,进一步降低航速。
(7)港方和海事部门应安排有关人员乘专用船舶及拖轮提前20分钟清理航道,并将有关安全信息及时向当值引航员通报。
二、船舶靠泊操纵要点
1. 准备工作
船方应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本船的船舶特性,包括操纵性能、载重吃水、各种操纵及系泊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
(2)掌握外界客观条件:包括港口、航道、码头的情况,泊位水深、流速和流向、潮高和潮时,风力大小和风向、船舶交通情况等。
(3)做好靠泊部署,合理配备人员,做到人员和设备到位。
港方应做好以下工作:
(1)确保泊位有足够水深,水下无障碍物。
(2)泊位有效长度至少为拟靠泊船舶总长的120%。
(3)拟靠船舶靠泊半小时前,应按照相关要求将有碍船舶靠泊的装卸机械、货物和其他设施移至安全处所并清理就绪。
2. 靠泊安全操作要求
(1)泊位必须有足够的空档,一般情况下为船长的120%,才能够保证上下泊位船舶间的安全距离。
(2)大型船舶靠泊码头时一般采用顺岸靠,大型船舶进入港池后,航速不超过2节,通过拖轮和船机配合,进一步降低航速,靠泊速度控制在0.08m/s以内。由于靠泊速度较小,人眼很难观察,一般船方应配备测速仪,以控制靠泊速度。
(3)天气较恶劣时,船舶靠泊前应备妥拖轮,使用拖轮必须就位,并充分利用或克服风流的影响,正确判断风压和流压的大小关系。
(4)靠泊前发现泊位不清,应及早在泊位外档水域把船拉停或抛锚等候,泊位外不能抛开锚时,应将余速控制到最慢,必要时用拖轮协助。
(5)注意靠泊过程中锚和缆绳受力情况,严防缆绳破断喝注意锚链是否得力。
三、装卸方案
1. 油船装卸方案
(1)作业前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作业计划,确定工艺流程,落实船舶情况;按《装卸生产作业票》组织工前会;组织检查登船梯、输油臂、脱缆钩和扫线泵、阀门等状况;试验消防设施设备及海上防污染器材是否正常并布署消防器材;接通码头登船梯、输油臂和消防炮塔等设备设施的电源;现场检查,排查作业隐患,确认设备设施系统正常后,签写相关记录单;船舶验仓、检尺,向船方索取“进出口货物水陆清单”、“货物交接清单”或商检报告,对码头和船舶设施进行检查,填写《船/岸安全检查表》并确定工艺流程;连接船岸静电接地线、接通管线并检查;开启码头输油管线阀门。
(2)作业中
主要包括:严格按“生产作业票”控制船舶卸油泵量和罐区浮顶起浮状态,逐渐增加流速到规定速率;流程开通,密切监视输油臂是否有异常响声及剧烈振动,观察输油管线对接口是否泄漏以及管线压力和温度变化,仔细检查登船梯、输油臂、阀门和船舶、缆绳的状态,如有异常,按“防泄漏预案”、“防污染预案”和“消防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值班人员定岗、定位、定时巡视检查作业设备和管线压力以及登船梯、输油臂、阀门、地线、船舶、缆绳状况,填写《码头巡视检查记录》;通讯畅通;作业结束前30分钟告知中控室做好作业结束前的准备工作。
(3)作业后
主要包括:按规定扫线两次,确认管线无油后停止扫线;拆卸输油臂,收臂完毕后安装防风板,工具清点归库等收尾工作;接到船舶离港通知后,按《系解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人员解缆;船未离泊,消防器材不得撤离,继续监护;船舶离港后,清点人数并将消防器材归位,操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
2. 散货船装卸方案
作业前,应明确作业要求、货物性质、重量、机械(含船机)及工属具的安全负荷,认真检查装卸工属具的技术状况,严禁超负荷使用,及时清除作业现场各种障碍物包括雪、冰、水等。
作业中,及时清理撒漏、甩掉的货物,保证作业安全。
如果船舶需要抢卸,需要与船方配合确定抢卸货物重量,在抢卸过程中,注意保持船舶的平衡,避免船舶发生过大倾角。
四、船舶离泊操纵要点
1. 准备工作
船方应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本船的船舶特性,包括操纵性能、载重吃水、船舶盲区等。船长应亲自到现场了解锚、缆、车、舵、泊位情况。
(2)掌握外界客观条件:包括泊位前后的所留余地是否符合港章规定和操作要求;流速和流向、潮高和潮时,风力大小和风向等。
(3)船长在驾驶台固定位置适当选取正横方向的串视目标,以利于控制船舶前冲后缩。
港方应做好以下工作:
(1)离泊前半小时,应按照相关要求将有碍船舶靠泊的装卸机械、货物和其他设施移至安全处所并清理就绪。
2.离泊安全操作要求
(1)大型船舶离泊一般为调头离泊,离港时利用系缆桩调头,先解去首缆,利用拖船将船艏拖出,当船舶与码头岸线呈30°~50°交角时解去尾缆,船舶调头离港。
(2)应用VHF通报船舶动态,认真观察码头泊位周围的船舶动态,以及进出港航道上是否有影响开航的过往船只。
(3)离泊前向码头管理员介绍离泊方案和解缆要求,使解缆工人能积极配合解缆。
(4)拖轮协助离泊时,应向拖轮船长介绍离泊方案和拖带要求以及联系信号;防止拖缆还让离泊缆绳相互压住或纠缠。拖轮应防止被大船拖倒或横拖,紧急情况下应立即解掉拖缆,以确保拖轮安全。
五、船舶出港引航方案
大型船舶出港和进港引航方案相同,但须注意型散货船和油船具有重载进轻载出的特点,船舶重载时潮流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大,轻载时风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大,引航员应根据船舶载重情况对引航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在船舶航行时密切注意风、流影响,使船舶在航道中心线航行,安全出港。
六、通航安全应急措施
各港口应结合港口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通航安全应急预案,包括还是、港口、引航等应急措施、安全保障方案等。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当前个人贷款数额及住房公积金数目的不断提升,与住房公积金相关的档案数目也不断增加,由此为住房公积金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也出现了许多不足。怎样基于当前时代的形势下增强住房公积金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变成了相关工作人员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以下简要论述了当前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法,希望可以为增强公积金档案管理工作作出一些贡献,贡献一些思路。
一、当前住房公积金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档案的相关标准不一致
现今,我国关于管理住房公积金档案的相关标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许多城市在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时,都是根据不断摸索的经验来开展工作的。然而,管理公积金档案的工作原本就是一项新兴的操作,在实际流程中缺少能够参考的良好做法,所以,各个地区实行的管理住房公积金档案的标准缺少统一性及全面性,导致工作开展较为困难,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收录的公积金档案不够全面
当前,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部门在管理流程及业务形式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就算在同一座城市,不同的地区在管理方面也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另外,从事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的人员一般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而人手不足,通常除了直接接手档案的部门之外,剩余的业务档案都被分散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下属的各个小组中,所以,极容易造成收集档案时出现疏忽、遗漏,为以后的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三)从事档案管理的团队缺少专业性
许多从事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都是由单位临时选的,一般都不具有管理档案的相关专业能力,另外,在计算公积金数额,了解贷款业务流程方面,电子设备的操作也不够熟练,无法整体、细致的对其进行监管。因此,在操作时仅能够处理部分较为简单、普通的业务,无法应对复杂的工作。从而在一定层面上限制了档案价值的发挥,降低了工作效率及质量。
二、造成管理住房公积金出现不足的因素
(一)住房公积金的档案具有单独性
对于住房公积金来讲,其首要特点就在于时间相对较长。通常,住房公积金的业务贷款一般是由贷款前、贷款中与贷款后构成的,每个公积金的业务贷款都需要历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期限,从而导致收集住房公积金档案时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动态性较高。同时,住房公积金在内容方面呈现多样化也是造成管理困难的因素之一。住房公积金通常都会涉及到开户、提取、变更、缴存、销户、图案管等业务,如此繁多的业务形式也为管理住房公积金的档案增添了难度。另外,也极容易导致档案较为混乱,稍不谨慎,就容易导致档案遗失,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埋下隐患,严重的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管理住房公积金档案的条件较差
当前,很多从事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企业领导都将注意力投放到开拓住房公积金业务贷款方面,从而忽视了管理住房公积金的工作。许多管理人员将档案的管理工作看做仅需找人看管,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就可以。上述这种思想方面不重视档案管理的情况造成管理档案的从业团队建设、办公场所、基础设备等都较为落后,无法紧跟时展需求,无法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标准。同时也导致管理住房公积金的从业人员不认真对待工作,消极怠工的情况。
三、提高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大力增强培训工作,增强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应培养一些熟练掌握公积金业务,并且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部分高校中进行选拔,挑选一些优秀的档案专业的学生,进而提高公积金档案管理的质量及水平。另外,还应加大对原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选用因材施教、重视实效的方法,高薪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教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项技能,令其成长为具有管理才能寄综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公积金档案管理工作顺利、高质量的开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创建统一的规章标准,对档案管理进行约束
各个阶层的档案管理企业都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带领下,联系本地的真实情况,创建一系列全面的、科学的管理档案的规章标准,创建收集档案、整理档案的流程,将责任划分到个人,进而确保管理档案的工作更加标准。由此可以比较高效的推动档案的管理工作顺利、精准运转。
(三)增强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想要确保公积金档案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不但需要部门对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并且还需要创建全面的住房保障系统,防止并处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创建信用社会的保障。所以,各个阶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都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能,将档案的管理工作划入管理、考核住房公积金系统中,并尽快处理管理档案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另外,处于基层的管理公积金部门还可以与管理档案的从业人员签署当前责任制度,把管理档案的内容进行区分,落实到个人。同时创建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良好、态度积极的员工给予物资奖励或职位晋升,如果发现消极怠工的管理人员,则责令其改正,并予以处罚,如屡教不改,则开除。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住房公积金的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相关人员应端正态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创建标准来提高管理质量,进而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复方氨酚烷胺片;鉴别
[中图分类号] R92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a)-056-02
Identify fake drugs and true one of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by NIR (near-infrared) conformity test model and spectrum comparation
WANG Yueqing, YANG Wei
(Dandong Drug Control in Liaoning Province, Dandong 1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Compound Paracetamol and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rapidly by near infrared (NIR). Methods: Set up conformity test model by full spectrum in the wave band scope of 4 000-12 000 cm-1, and analyzed the spectrum by comparation.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ue and the fake ones were obvious, spectrum-comparation and conformity test model also could accuracely identify fake drugs. Conclusion: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fast with good performanc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rack-down on fake drugs on the market for grass roots unite.
[Key words] Near infrared (NIR);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Identification
为提高打击假劣药品力度,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制的近红外(NIR)系统可以对药品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且具有药品用量少、无损伤的特点[1]。但现有的法定模型品种和剂型均较单一,一些中药品种和复方制剂都没有收录到法定模型中[2]。笔者结合本地区市场情况,建立了复方氨酚烷胺片(吉林省吴太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Matrix-F车载近红外光谱仪;SFDA-Ident软件(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OPUS软件(布鲁克公司)。
1.2 试药
复方氨酚烷胺片(批号:081214、0812021、081110、081129、081213、081210,吉林省吴太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试验方法及条件
对已知正品样品扫描10次、伪品样品扫描3次。Preprocessing:一阶导+矢量归一化(导数化可消除基线漂移因素带来的影响;矢量归一化可消除光程和样品厚度带来的影响);CI值(一致性指数):6;分辨率:4 cm-1;Regions(光谱范围):4 000~12 000 cm-1;Smoothing(平滑点数):17。见图1、2。
2.2 结果
2.2.1 利用NIR一致性检验模型验证复方氨酚烷胺片(批号:080902,吉林省吴太医药集团有限公司)CI值为119~129,结果溢出>6,见图3,判定为冒充仿制的假药,与正品吴太集团的复方氨酚烷胺片在化学成分或辅料上存在着不一致。
2.2.2 利用图谱比对法进行比较[3] 见图4。由图4可知,①10 500 cm-1左右伪品有明显的尖锐吸收;②8 000~9 000 cm-1区域真品吸收峰形明显,伪品为圆滑曲线;③7 100 cm-1附近伪品有明显尖锐滑石粉吸收峰;④4 000~7 000 cm-1区域伪品与正品不仅吸收峰形状不同,而且吸收强度也有很大差异。
3 讨论
近红外图谱反映的是制剂中活性成分和辅料的综合信息,无论活性成分发生的化学变化,或者辅料发生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会在近红外广谱中有所体现[4-8]。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针对特定厂家的特定品种给出高效、准确的结论。即使在没有模型的情况下,用已知正品药物的近红外图谱为参比,直接比对也可以对样品进行初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金少鸿.药品检测车的研制及其作用[J].中国药事,2007,21(7):8.
[2]胡昌勤.药品检测车运行模式的探讨[J].中国药事,2008,22(8):43.
[3]王良金.近红外图谱直观分析法鉴别假药[J].中国药事,2008,22(8):65-66.
[4]王静.利用近红外光谱鉴别多潘立酮片的真伪[J].中国药业,2008,17(17):83.
[5]王良金,李松宾,孟建生,等.近红外图谱直观分析法鉴别假药[J].中国药事,2008,22(8):668-671,691.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mbating counterfeit drugs: a concept paper for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B/OL]. 2006-01-27. http: //who.int/medicines/services/counterfeit/en/index, html.
[7]Deisingh AK. Pharmaceutical counterfeiting [J]. Analyst,2005,130:271.
关键词:城市隧道;通信监控;监控中心;控制预案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厦门环岛干道厦大隧道左线全长1479.00 m,右线全长1491.69 m,隧道内设有4处人行横洞,1处车行横洞。隧道路段采用50 Km /h的设计标准,双向4车道。
隧道监控设施的构成大致分为9个部分:包括PLC控制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风检测控制系统、照明检测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系统。9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既避免由于某个子系统出故障而影响其它系统的运行,又可保证整个系统的联动运行。在隧道外场设备的布设中,厦大隧道按A级设计,监控外场设备配置完整。
2系统总体构成
厦大隧道监控设施主要由监控中心和监控外场设备构成。
隧道监控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和CCTV系统构成。根据厦大隧道的管理需求,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主要以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为节点构成局域网,服务器和客户端、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控制台、激光多功能一体机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相连。计算机系统根据外场设备采集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制定各种控制策略,以提高管理水平。
图3.1监控中心系统构成图
闭路电视子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矩阵控制器、控制键盘、数字硬盘录像机、控制信号分配器、视频分配器、一体化显示屏、级联光端机、主监视器等室内设备,以及光端机、前端摄像机等室外设备。
图1.2监控中心CCTV系统图
厦大隧道外场设备按A级设计,监控外场设备配置完整,主要包含摄像机、交通信号灯、车道控制灯、火灾报警按钮、车辆检测器、CO/VI检测器、WS检测器、火灾探测器、光强检测器、可变情报板、PLC、配电箱、紧急电话、有线广播等。
4系统构成方案
4.1 PLC控制系统
厦大隧道PLC控制系统采用10/100MbpsTCP/IP快速工业以太网结构,根据隧道长短将隧道上、下行线分别分为若干个区段,每个区段配备一台控制器。隧道内的各种检测信息如: CO/VI检测器信息、风速风向检测器信息、光强检测器信息、电力监控数据等,经过PLC预处理后,上传监控中心。PLC驱动各终端控制器实现本地控制:隧道风机运行状态、隧道照明灯具、车道控制灯、可变情报板等,并可经由电力监控智能电表,读取各低压回路的运行状况及设备用电情况。当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或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每个PLC仍可继续工作,保证其管辖内的小区域正常运行。每个PLC既能独立运行完成本地控制也能保证整条隧道协调一致运行。
4.2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
由于本隧道为城市主干道,交通量比较大,因此对隧道采用视频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技术,对隧道内的所有固定摄像机图像显示的覆盖范围内,进行各种交通事件事故的自动检测,包括:交通量、车速、交通事故、交通拥堵、遗弃物、车辆停驶、停止的明显团雾、行人、车辆逆行、火灾、重大灾难等及交通数据的采集。
该系统具有联动功能,当系统检测到交通事件、事故时,系统能够快速自动报警和自动录像并自动弹出事故画面在显示器、大屏幕投影上进行实时地显示;管理人员可根据画面对现场进行临时调度,并及时改变可变情报板显示内容,进行提前预告。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道路运营的交通异常实时检测提供帮助,是道路全程监控的技术核心。
4.3 交通信号控制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主要是用于协助疏导交通、给司机提供信息,以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提高整个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该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车道控制灯、可变情报板等。
4.4 视频监控系统
隧道闭路电视系统实现了对隧道全部路段进行完全可视化监视。平时用以掌握交通状况,以利交通控制;紧急时用以确认通报上传的信息,及监视消防活动、疏散行动等状况。尤其是用于监视隧道内各种防灾设备和对火灾报警的确认。视频监控系统接受来自管理分中心计算机和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对摄像机进行选择控制,自动显示报警区段及相邻区段的图像,并自动进行数字硬盘录像,将时间、摄像机号码记录在录像资料上,作为处理事故的依据。
4.5 通风检测控制方案
隧道通风除了要考虑一氧化碳浓度、交通事故、火灾外,还要考虑风机运转平衡,延长设备寿命。正常情况下,配合交通高低峰时间设定不同的控制程序。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值及风速风向检测值浓度上升或下降至《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规定的限值时变换通风级别,增加或减少风机群组数。当发生交通异常时,参考车流量情况做“前馈和后馈相结合的复合式”控制,以应付突发的交通事故。火灾时,能自动或人工开启风机,具体方案根据火灾工况预案进行,进入排烟救灾控制程序。
图4.1通风控制方案图
4.6 照明检测控制方案
隧道照明系统采用“以时序控制为主,光强检测器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即根据洞内外光强检测值,适当调整隧道内照明灯具,使驾驶员在进入隧道的过程中,享受到一个人性化的视觉适应环境,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隧道照明控制根据隧道照明布设方式提供相应的控制方案。
图4.2隧道照明监控系统图
4.7 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由于隧道空间狭小,存在潜在的交通事故危险,尤其是火灾危险,一旦发生火灾,没有合理的检测及控制方案,将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厦大隧道采用光纤式火灾报警方案,该火灾报警系统可无间隙、不间断、在任何时刻和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对隧道内的火灾状况进行自动监测。当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后上传管理中心,并对隧道内的排烟风机进行联动控制,同时控制视频矩阵将报警地点现场图像自动输出到投影屏上,报警地点的广播也自动进行紧急预案的广播,隧道入口处的可变情报板也自动显示火灾报警动态文字。利用该系统的十几项联动功能将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影响。
4.8 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系统
隧道内按每200m左右设置一对紧急电话分机,距每个隧道洞口外约10米处,设置一台紧急电话分机。为处理隧道内紧急情况,及时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在隧道内设置有线广播系统。每隔50m左右设置一台扬声器,在隧道外置一台有线广播扬声器。
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采用合一的方案,即共用传输光缆,共用控制台,控制台设置在隧道监控中心。
系统控制预案
表5.1系统控制预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