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是中国公布的首份绿色GDP核算结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官方,过正式的绿色G'DP数据,我们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果。”
污染结果冰山一角
这份上周的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5.05%;虚拟治理成本(即,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此次公布的结果,并没有涉及到资源损失的核算,即使环境污染核算,也没有包括生态破坏、地下水损失等内容,因此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
所以,“这个结果,只是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数据支持,仅仅计算了十项污染物的损失,就占当年GDP的3.05%,可见污染遣成的损失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算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潘岳说。
除了对污染已经造成的损失的核算,此次核算结果中,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
结果表明,在现有治理技术水平下,要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
而中国“十五”期间5年内的环境污染总投资,仅占GDP的1.18%。
核算意义大于结果
即便是这么一个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得之不易。
项目组启动后,对全国31个省市和42个行业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分析,历经两年多才得到今天的结果。
项目技术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当天所作的报告中透露:在遣成的5118亿元损失中,东部11省占的比例较大,共计2896亿,约占总损失的55%左右;中部8省次之,损失为1332.7亿,约占25.5%;而西部12省的损失为959亿,占18%多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说,绿色GDP核算结果公布,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上的核算问题,的结果是符合联合国统计署关于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要求的,这样就为中国公众描绘出了一幅比较完整的环境经济发展蓝图,绿色GDP将逐渐被公众接受和认知。
雷明说,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已经表示要利用得到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下一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经济和管理政策。
同时,还要根据核算结果确定哪些部门和行业是中国能耗的“高强度区”,哪些地区是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灾区”。这样可以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污染重点控制,提供政策依据,也有利于对各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将绿色核算进行到底
尽管这次绿色GDP核算结果还只是个“半成品”,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郑易生认为,社会在给予关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要幻想短期内通过绿色GDP核算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等原因,不是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容易货币化换算,所以说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郑说。
据了解,目前在核算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同时核算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当前关于对绿色GDP核算的方法和标准、核算过程监督、结果等相关规章制度,都还是空白。
一、农业科技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
1.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归档范围是科技档案齐全完整的重要保证,是整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凡是在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文件材料均属于归档范围。包括: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科研课题经费申请及批件、计划任务书、协议书、合同书、试验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原始记录,田间调查、综合分析报告。计算文件,检验文件,设计文件、图样,工艺流程,专利申请,重要的国内外来往文件,课题阶段总结、中期评估报告、年度进展及执行情况报告。科技成果申请表、鉴定证书、科技成果奖励与审批文件,获奖凭证(奖励证书及奖状、奖杯、奖牌,专利文件及证书)。科技转让合同、协议书,新品种销售转让协议及批复,成果推广应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及工作总结,国内外同行评价及用户反馈意见及技术成果宣传报告等文件材料。2.农业科研文件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技档案的质量,对归档的科研文件材料的要求,一是,课题主持人要分阶段进行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以便在研究工作结束后,确保科技档案材料能够及时整理、立卷归档,并对所交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负责。二是,要求原件归档,且文件制作材料必须易于长期保存。书写工具应选择蓝黑水或碳素墨水,不能用圆珠笔、铅笔来记录归档材料。三是,确定合理的归档时间,对研究周期长的课题按阶段归档,采取每年一次将当年形成材料归档的办法,研究周期短的课题在任务结束时及时归档。
二、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助力
[关键词]贵州 信息政策 信息产业
一、信息政策概述
信息政策是一种在国家或政府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信息政策可以分为信息财政政策、信息人才政策、信息内容政策、信息技术政策、信息服务政策。
二、贵州信息政策内容分析
(1)适度财政投入
贵州省主要是加大信息财政资金的投入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信息产业,从而减轻信息内容业、信息技术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压力,在信息内容业方面,主要是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维护工作,在没有图书馆的地区,重点投入资金建设图书馆,从而有效地保障图书的数量,目标是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图书的共享。在信息技术方面,政府推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系统集成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信息服务业方面,主要是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资金投入,优化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扩展信息服务面,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2)重视信息人才培养
在信息内容产业方面,主要加强数字内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字内容的技术服务能力。将现有培训机构整合,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加强对数字内容产业人员的培训。并且还要依托人才培训平台,建立数字内容网络教育培训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培训项目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数字内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主要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打造创新能力强的信息技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重点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尽力提供智力的保障,创造优越环境,引进省内外优秀人才。加快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在信息服务方面,主要是用高薪吸引专业人才,尽力的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使信息服务得到全面普及。
(3)强调信息服务质量
贵州省政府就加快贵州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意见。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机制,建立省、市(州、地)、县(市、区)三级联动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推动市、县组建服务联盟。另一方面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中国中小企业贵州信息网为基础,加快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信息网络。2010年,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逐步形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线营销、政企信息交互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贵州省采取的主要是为了稳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政府采取对信息服务的方向、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对服务的范围、服务的质量、收费的标准作出统一的标准,从而稳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贵州省在建立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加大资金投入。
(4)全面实现信息内容共享
贵州省结合信息财政政策重点投入图书馆的建设,在贵州省各县市大力建立图书馆,并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图书的数量,以保证公众对图书的拥书权,在数字内容方面,贵州省数字信息内容发展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扶持政策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重点以白云区数字内容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开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和动漫外包服务业务,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链,带动贵阳各区域的数字内容发展,在贵阳逐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
(5)提高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力
关于如何去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贵州省重点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IPV6)、云计算等。加强开展新一代显示技术、关键元器件,进一步推进推进软件业与信息设备制造业。一方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贵州省主要是从增强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政府通过减小对信息技术行业的税收,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多方筹资,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创新力,政府也通过政府采购形式来支持这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信息人才的政策的辅助作用,向贵州省的软件企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引入相关的专业人才,使贵州省的这些企业加速了发展,并且使软件企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
三、贵州信息政策发展策略
(1)制定信息政策时加强公众信息的收集
在信息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多考虑公众的意见,政府也应该多采取公众的意见,企业是信息产业的直接研发主体,企业也应去积极的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总结起向政府反应,政府部门要多和企业沟通,让部分企业参与信息政策的决策,在信息政策的规划时,政府应注重信息的收集,明确信息政策的目标, 政府部门加强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培训,使信息政策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2)加大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
在经费预算中,增加贵州贫困地区的信息产业经费,每年应该适当提高,贵州各级政府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各级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出台一些对贵州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在经济投入上加大对贫困地区力度。对偏远贫困的地区设立专项经费补助,并确保这些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信息产业建设和维护。
(3)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贵州省可以主要发展电信网,互联网,努力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信息服务价格,促进有效竞争。拓展服务领域,鼓励增值服务的发展,推进信息服务业、信息集成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数字化的高清晰度电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为各地区贫困乡村提供多媒体业务等增值服务。
(4)加大信息政策宣传、监督力度
贵州省应注重宣传力度,使信息政策的执行得到大力推广,这样才能使政府补助的资金送达到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应该重点通过信息财政政策给以扶持,以增强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信息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采用正确的组织、协调和监控,让信息服务产业的服务价格得到有效的统一,对信息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使信息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让整个服务市场稳定发展,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采取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来辅助信息政策的执行。
参考文献:
[1]牟锐.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9):24.
[2]马艺. 加快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J]. 贵阳学院学报,2006(3):2-4.
[3]贵州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关于贵州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B/OL].[2011-04-17].http:///content.php?IndexID=204
[4]汪传雷,谢阳群.信息政策研究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1-2.
关键词:唐山市;个人消费;服务业
一、发展现状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京津冀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处于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东西长约130 公里,南北长约150公里,总面积为13472平方公里。唐山市辖2市6区6县和5个开发(管理)区,进入21世纪以来,唐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快,一直处于河北省的前列,三次产业结构合理性增强,唐山市已经成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也是全国GDP超过4000亿元的城市之一。尽管如此,但唐山市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其占GDP的比重近10年来一直在30%左右徘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格局,仍然是二一三的产业格局(见表1)。
唐山市服务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部门,难以直接培育出高层次的服务品牌产品。唐山市工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以钢铁、煤炭、电力、建材、机械、陶瓷、化工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精品钢材、优质建材、基础能源、装备制造和重化工五大产业基地。随着唐山市进入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唐山市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
产业服务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然而融合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也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产业结构来说,服务业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产业活动部分来说,服务环节在各环节中所占价值也越来越重,其中包括研发、投融资及最后的销售服务等,都存在很大的价值挖掘空间,所以要通过把握这样的趋势,使有条件的企业向服务业延伸,而没有条件的企业则适合搞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形成发展的大趋势。
服务电子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不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供了重大机会。特别是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信息化可以逐步满足公众对服务的需要,让公众享受信息化带来的高效和便利,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唐山市的现代服务业处于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示范的初级阶段,即布局阶段,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整合资源方面,而以提供现代服务为主体的行业企业在唐山市并未形成规模效益,唐山市两化融合与数字唐山采取“借力引智”,引进第三方信息服务企业,这也是唐山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利用自身资源所做的决定。
(一)“借力引智”,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企业
近年来,唐山市特别注重数字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实施“借力引智”,结合唐山传统产业打造“数字钢铁”、“数字煤矿”、“数字电厂”、“数字水泥”、“数字动车组”等技术创新平台,力求在传统行业广泛应用先进的数字仿真模型,有效推动企业能耗和效益双创新、双转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09年5月,由曹妃甸工业区委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颖牵头组织研究的“数字曹妃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完成。“数字曹妃甸”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工业区十几年来科学论证和研究的大量基础数据成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及现代因特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建设软件系统和数字曹妃甸地理信息系统,将曹妃甸已完成的各项专题研究报告、规划报告、政府文件等资料进行整编、归纳,建立信息库。该系统主要功能是把唐山、曹妃甸及周边海域的地形、地貌、海堤及项目位置、道路交通等基本情况进行数字化动态反映,为科学决策、招商引资提供有效支撑。该系统也是工业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区置业大厦全面投入使用。
2010年7月,唐山硅谷科技园区“数字家庭”的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致力于建设国家提倡的“三网融合”重点推广工程,开发“广电现代物流业”、“广电互联网”、“数字家庭”、“智能能源网”、“物联网”等现代化的科技信息产业链,将电力线的电视、电话、电力和电脑“四网合一”。该项目由中联硅谷科技有限公司与唐山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合作打造。
(二)基础服务业初见端倪
唐山市在采取“借力引智”的同时,加强自身科技资源的整合,唐山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明显增强,基础服务业框架体系初步确立。建立了“唐山市软件应用与产业化示范园区”,通过优质的创业环境和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吸引科研中心的入驻来提升自身在基础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优势。通过“数字曹妃甸”,即曹妃甸的信息化建设来实现曹妃甸自身资源的数字化,为科学决策和招商引资提供服务。
“数字曹妃甸”是唐山市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契机,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支撑,通过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的现代港口管理系统、公开透明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完善统一的物流平台、建设覆盖面广的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快捷方便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便民利民的生态城区的建设,实现曹妃甸电子政务、港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和生态城区的数字化,全面提升曹妃甸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资源高效配置等优势,使曹妃甸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工业和社会现代化,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曹妃甸新区政府管理和产业领域的渗透,最终实现“数字曹妃甸”的总体目标。
二、发展对策
唐山市的基础服务业处于政府引导布局的初级阶段,在依靠“借力引智”引入第三方服务商基础上发展起来、服务业格局初步建立起来之后,要着力建设自己的基础服务业。依托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建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提升自身承载产业的能力,通过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优良的人居环境,完善自己的信息服务业。
(一)探索模式,建立新兴产业
摸索本市基础服务业发展模式,建立新兴产业培育机制,适时完成从政府引导项目主导向企业主导的过渡。传统产业升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加工制造业的科技含量的提升,即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二是加工企业自身主辅分离,服务环节剥离、外包和转型。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数字化提升必然也必须成为唐山市企业特别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工程。大型企业如何实现资源整合,提升其工业数字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理论界与实践界密切配合。总体来看,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与信息化实施机构的分离,建立或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把面向行业的信息化实行整体解决和外包服务,引导企业将信息服务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和风险,也可以带动相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各服务单位要分工协作建立服务体系。基础服务业分工较细并向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各服务单位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基础服务组织也应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析服务市场需求,确定组织性质,分析组织功能,设计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服务资源的优势,建立服务体系。
(二)提高产业的承载能力
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城市,提升城市对产业的承载能力。加快促进唐山市的城镇化进程,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相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此外,唐山市在加快建设宜居城市和现代化都市的基础之上,还应该积极推动北部山前、南部临海城市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对产业的承载能力。
(三)推进基础支撑平台建设
唐山市要在完善服务体系的同时,不断地加快基础服务业支撑平台的建设,面向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特色门户网站、人力资源开放与管理、电子服务、物联网等基础性信息化服务,从而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四)重视人才培养
充分整合相关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所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结合唐山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和支持大学培养应用型对口人才,制定措施推荐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企业挂职,兼任企业的CIO,指导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研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才群体的资源,如高等院校、情报机构、科研院所、留学归国人员等高素质群体,充分利用该群体的专业学术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网络资源,鼓励其参加实际项目,不断提高基础服务队伍服务水平,促进基础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五)创新地方的政府工业管理体系
地方政府的工业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要本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理念,在监管、诚信体系建设、工业要素配置等多个方面狠下功夫、加大力度,力求从体制上、思想上、措施上、实施上进行根本性的体系创新,探索出一条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管理模式,从而真正提高政府的工业化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建萍.访河北省唐山市市长陈国鹰――做强“五大支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N].中国电子报,2010-04-15.
[2]顾建萍.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盛新丰就推进唐山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接受记者专访[N].中国电子报,2010-04-27.
[3]王亮.科技服务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D].河北理工大学,2007.
[4]李玉环.唐山市服务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的纲要》的通知[Z].2003-11-20.
在同一天的报道中,印度可能成为首个失去投资级债信评级的金砖国家,财政改革滞后和经济发展面临严重通胀问题,让国际两大评级机构先后将其债信评级调降至“BBB-”,这是投资级的最低评级。
实际上,鲜花和掌声,问题与冲突,总是同时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身上。“新兴”光环背后的确也存在各种问题与挑战,如何持续发展下去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言将是更大的挑战。
前进中的麻烦
不断发现新兴的市场并进行适当的概念创新似乎是高盛的既定谋略。从“金砖四国”到“新钻十一国”,众多的“概念国”纷纷涌现。除此之外,较为知名的还有《经济学人》杂志日本版提出的“展望五国”(VISTA),包括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伦敦对冲基金经理之间的新流行词转为“灵猫六国”(CIVETS),包括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六个国家。
这些新概念的出现反映了国际经济新势力——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金砖四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总产值的比重从8.3%跃升到22%,这一数字有望在2050年达到50%,这也意味着,届时“金砖国家”将占据全球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可是,“新兴”光环下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属数量型和粗放型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不高。在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和欧债务危机影响下,一些国家的债务风险明显上升,增长空间受限,经济增速放缓,有的国家甚至遭遇了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的挑战。
2011年中国5.4%的通胀率是金砖国家里最低的,俄罗斯通胀率达6.1%,印度和巴西均为6.5%。面对通胀压力,宏观政策面临着收紧会侵害实体经济、放松则引发通胀和资产泡沫的“两难困境”。
此外,新兴国家国际话语权不高,且内部也还存在不同意见和自身弱点。
2010年下半年,置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多国的强烈反对于不顾,美国推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
而在新兴经济体内部,巴西曾抱怨中国在巴西的投资和廉价的中国产品对巴西的国内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而中国和印度的贸易一直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人口增长问题。俄罗斯的人口已开始迅速缩减,而巴西和中国的人口增长在近几十年来也开始下滑。劳动力的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势必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
人口大国的发展比较
作为21世纪两大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高等。但同时,中国与印度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不同问题。
“两国的外资制度以及劳动法等国内法律制度的运营缺乏透明度,已成为外资流入的障碍。”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在《亚洲研究报告》中表示,“印度最严重的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民粹主义政治环境下,使用者负担的原则没有得到贯彻,同时,受工会保护的劳动者生产率太低;在中国,地区间差距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中国制造”相对处于低端而非核心位置,可以说,中国的角色是“世界商品加工厂”,而非“世界商品设计室”。“山寨”产品、环境污染恶化、工业生产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麻烦。
“应该为中国经济这辆急速前进的汽车设置一个制动器了。”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中国需要稳步、连续、持久的发展。
人们对于印度的看法分歧稍多。这个人口第二大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落后、与邻国争端频发以及妨碍其发挥潜力的高度。
印度计划委员会在报告中这样描述国家存在的问题:“高增长但缺乏包容性;中央赞助计划不断扩大,指导方针缺乏灵活性;政治与发展之间互动关系复杂。”确实,不光在经济方面存在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弱点,在政治方面,官僚体制、种姓制度、地域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另外,与中国相比,印度文盲率非常高。
但“印度象”私营部门非常有活力,私有经济管制较少,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成功,更重视社会投资。“中国的工业占GDP的比重为49%,是非常高的,而服务业较低,为41%。印度的服务业为GDP贡献了55%,工业只有27%。印度的发展模式更具有代表性和可持续性。”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研究员艾亚尔这样评价两个人口大国的发展潜力。
资源大国的转型
通过资源优势拉动经济的迅速增长,是俄罗斯融入国际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除在经济努力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外,其在政治、军事等问题上也积极展开了区域合作及全球合作。
但是,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农业问题将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和武器出口的优势也不是长期经济结构的优势,难以持续。
卡耐基莫斯科中心指出俄罗斯经济持续低迷的几点原因:国家垄断、过度依赖自然资源、非市场手段监管、缺乏明确的运行规则、缺乏透明度等。怎样构筑起更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结构,是俄罗斯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