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媒信息科技

传媒信息科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信息科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媒信息科技

传媒信息科技范文第1篇

一、仔细推敲,保证语言专业规范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师在叙述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力求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有次听课,主题是“插入表格”的操作,讲课教师把“选择单元格”说成“拖拉”。这显然是教师自身用语不够规范,对这些专门的术语没有认真推敲。说严重些,这就是一个科学性错误。

信息技术学科中还有一些专门的名称,如菜单、命令、工具栏、列表框、文本框、滚动条、按钮、对话框等。有时教师讲课时说单击“确认”,其实也不严谨、不科学,应该说单击“确认”按钮。有的教师干脆说“c那个框”“拉那个条”,这些说法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避免,否则会误导学生。

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还要严谨、精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语言,选择词语要慎重,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要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吐字要清晰,读句应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

二、寄托情感,赋予语言生动活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充满感情,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使讲授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

例如,笔者在讲“设置动画效果”内容时,先给学生看了几个精美的动画,学生看得如痴如醉,对动画产生了好奇。接着笔者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生活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可以欣赏到电影里惊险刺激的特技画面,可以感受到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和听觉震撼。其实,这些用电脑都可以做出来,我们也能做。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你,难道还能任凭风浪起,我自不开船吗?你是否也想一展自己的本领,体验一下做导演的感觉?从现在开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这个激动人心的章节―动画制作的殿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同学们的不懈追求,你们一定会做出非常棒的动画!”

三、适当幽默,借助语言调节氛围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幽默的含义是有趣或可笑且意味深长。幽默是思想、学识、品质、智慧和机敏在语言中综合运用的成果。教师的幽默语言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抒感、传递信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一种艺术手法。幽默语言是教师教学事业成功的剂和法宝。

例如,在讲“复制”操作时,当学生掌握了复制操作之后,笔者会问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复制吗?”学生一愣,继既而都反应过来:“没有!”笔者继续说:“是啊,现实是不能复制的,如果能该有多好啊,我家只有一个电视机,再复制一个就省得买了。”学生听后都乐了。

还有,在讲“下载”操作时,笔者会这样说:“网上除了人民币不能下载,其他的几乎都可以。”学生又被逗乐了,他们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这时笔者再感叹一句:“虚拟毕竟是虚拟,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接着笔者适当讲了一下虚拟和现实的区别,告诫那些喜欢玩虚拟游戏的学生,在游戏里本领再大,赢的游戏币再多,也不可能用到现实中来,教育学生不要沉溺在虚拟世界里,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四、善于运用无声的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对教学语言的有机补充和辅助,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有时可以表达出口头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才能成为出色的教师。如果教师以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走进教室,学生学习时也会无精打采。教师进入教室,步伐要沉稳有力不拖沓,表情要镇定自信不轻浮,面带微笑,目光慈爱柔和而不失严肃,走上讲台后问一声“同学们好”!声音响亮,中气充足,情感真诚,眼神关注全体学生,不能心不在焉、虚情假意。这样的体态语言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慈爱,对学生的信心和鼓励,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活泼。

由于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机房里上的,又是副课,学生思想上不太重视这门课,课堂纪律也比较松散,有时学生的吵闹声会很大。这时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起到的效果会更好。比如,正常的讨论已经结束,而有的学生还意犹未尽喋喋不休,这时如果教师大声呵斥喊停,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都是不说话,做出一副在听他们讨论的样子,这个状态保持几秒钟,只要有一个学生发现后就会立刻提醒其他人保持安静,那么所有的人会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

教师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鼓励大家举手发言,说“下面请××来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应该认真听,眼睛要正视学生,还可以点头表示赞许,以示鼓励和尊重。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直接批评,而是要委婉地提出来,从而消除学生因回答不对而产生的害羞和恐惧心理。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应该有礼貌地说声“请坐”,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以后每当要回答问题时,他一定会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一节课中,教师不能始终站在讲台上授课,那样会使课堂显得单调沉闷,应当适当走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走动时教师可以帮学生解决一些操作上的问题,也可以用眼神制止一些好动学生不应该有的动作,看到操作较好的学生可以拍肩点头表示表扬和鼓励,促进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走动不仅是其精神状态的表现,还可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传媒信息科技范文第2篇

【摘 要】新闻教育需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地方院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转向已成趋势。地方新闻院校面临业务型师资匮乏的困难,“传媒人士进课堂”成为弥补师资的重要举措。围绕这一议题开展的调研表明,这一校媒合作颇受学生欢迎,已经初见成效,但各新闻院校还应在师资遴选、合作模式和合作系统化建设方面进行细化和完善。

关键词 校媒合作 地方新闻院校 应用型新闻人才 “传媒人士进课堂”

“崇高的新闻理想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是新闻教育的三块基石。”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当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媒介技术更新快,全媒体背景下“一专多能”的全能型新闻人才成为热门需要。新闻院校人才培养分层、转向已成趋势。

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著名命题,美国的“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以社会科学为依归,以人文主义为目的”②的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兼顾两种价值取向的新闻教育的成功样板。“在美国大学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是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新闻从业经验,成为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③多年来,大力吸引业务型师资进课堂,也是我国新闻院校充实师资的重要举措。

一、调研的缘起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积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认为“按照社会需求,研究型大学应是少数,经济社会发展更需要大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④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于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出的“教育部将把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⑤这一信息,给地方院校新闻人才培养转型提供了最新依据。

地方新闻院校开始大力引进业务型师资。这一方面力度最大的措施莫过于“传媒人士进课堂”。这里的进课堂是指让传媒业界的人士担任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职教师,从事常规性教学活动。

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改革应尊重学生意愿。为此,本课题组对在校新闻类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外来师资意向的问卷调查,对专职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统计情况

此次调查对象为豫东南某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该学院有过“传媒人士进课堂”的尝试,应属有参考价值的调查对象。该学院共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后文简称为新闻、播音、编导)三个专业,四个年级的本科学生,其中新闻学专业学生数为338人(大一99人,大二91人,大三70人,大四78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542人(大一110人,大二129人,大三146人,大四157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627人(大一139人,大二138人,大三184人,大四216人),全体学生人数为1557人。由于总体取样规模太大,故抽取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学号进行随机抽样,每个专业和年级随机抽取15%的样本,然后发放问卷。调查共调查问卷234份,其中无效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已有的“传媒人士进课堂”的措施的认同情况。

针对是否从“传媒人士进课堂”的校媒合作中受益的问题,223份问卷中,选“是”、“否”、“说不清”的人数为149人、36人和38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66.8%、16.1%、17.0%,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肯定了“传媒人士进课堂”的教学效果。针对有无必要在今后继续采取这一措施的问题, 223人中,186人认为很有必要,占83.4%,31人认为有必要,占13.9%,6人认为没必要,占被调查人数的2.7%。由此可见,学生对“传媒人士进课堂”的继续实行予以肯定。

二是就“传媒人士进课堂”的具体操作性调查学生意向。

首先,学生们更欢迎业务型的师资。不同专业期待人数比例从40.5%以上到80.3%,远远多于对理论型和兼有型师资的需求。其次,不同专业关注教师业务技能人数的比例均在65%以上,远高于对理论水平和人格魅力等其他要素的关注。再次,学生更倾向于来自正规媒体或是与媒体相关专业如传媒公司师资,期待人数比例均在45.6%以上。在教学内容上,学生们主要期望传媒人士主讲专业业务课,各专业期待人数比例均在65.8%以上。在教学形式上,55%以上的学生期望教师长期、定期授课,并“按正常课表进行”,85.6%的学生渴望走出传统课堂,去户外、实验室和传媒人士单位学习和锻炼,尤其是播音和编导等技能性需求更强的专业。

三、访谈结果

调研者采用小组座谈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运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对“传媒人士进课堂”进行评价,从中看出了这一措施有不少尚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反馈

一是传媒人士的教学能力有所欠缺。一些学子表示,许多外聘教师确实业务技能很强,但表达能力、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把握等方面不如专职教师,这些新闻业务技能外的因素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是分段上课安排不尽合理。同一门课程,在校专职教师和传媒人士共同担任,课时安排对半或几几开。有学生反映两位授课风格不同的老师在授课时会出现内容重复或遗漏,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甚至会由于授课思路不一致导致课程体系混乱。

三是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够。

四是主讲课程开放性和前瞻性不够。传媒人士所授内容多为面向传统媒体的采、写、编、评、摄等,而关于新媒体运作、技术等的课程太少,无法契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需要。

五是授课内容拘泥业务本身。学生们普遍对手把手地直接学习和锻炼采、写、编、评、摄等技能感到满意,而不少学生尤其是即将就业的学生,也想获知新闻行业现状、国家新闻政策,新闻工作中面临的困惑等现实内容。

2、在校专职教师和新闻院校管理人员反馈

其一,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是科学、严肃的事情,教师必须掌握教育规律,具备相关的教育理念、方法等。专职教师在上岗前都学习过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经过教师资格的认定,走上讲台前还要经过岗前培训、实习和见习等诸多环节的考核和评估。而传媒人士进课堂之时,则放宽了其教学资质和教学能力的标准。

其二,专职教师表示,外来教师往往来去匆匆,与之交流探讨机会较少,合作授课之前磨合不够,确有割裂课程体系之实。

其三,不少专职教师坦言,外来师资的课时薪酬远高于专职教师,同工不同酬、利益分割不均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而管理人员在访谈中的态度则比较乐观。整体上,院方对自身采取的“传媒人士进课堂”这一措施表示满意,认为其确实适合地方新闻院校应用型新闻人才的需要。但院方也表示,学生和教师们提出的问题都客观存在,这一措施还在“试水”阶段,属于弥补业务型师资的应急措施,下一步将建立相关制度,纾解各类矛盾,做好保障措施,将这一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校媒合作的长效机制。

四、调研结论

1、不拘一格遴选师资

首先,校方应摒弃追求可遇而不可求的“三高”(高层次、高学历、高资历)师资的虚荣心,着眼于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一般地市级媒体。让这些在高校周边地区传媒工作,多年立足地方,对地方的媒介发展状况、社情民意非常了解的传媒人士走进地方高校新闻学课堂,更能为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新闻人才做出实在的贡献。其次,不能局限于从正统媒体遴选师资。所谓正统媒体是指报纸、广播台、电视台等正规媒体。当下,传媒文化公司、广告公司、公关公司日益兴盛、新媒体如日中天,许多业务精、技能强的人士都隐于其中。如果能挖掘到这些师资,更能把握新媒体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脉搏,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再次,不能单方面强调技能型师资。新闻行业既有产业性,又有文化性和公共性。这要求我国的新闻人才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也要以社会为导向。要根据我国新闻行业“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其次”的宗旨来培养人才。因此,在引进业务型师资时,要综合考察传媒人士的技能、职业理念、职业作风等多个因素,为即将进入新闻行业的学子树立榜样。

2、课程安排合理化

首先是授课时间安排应该更加合理。大部分传媒人士有自己的主流新闻业务,来高校授课必须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授课日程,要便于其做好充分的授课准备,要避免和高校的课程安排相冲突。需要传媒人士和校方事先沟通,也应征求专职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使课程时间安排更科学,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

其次是授课内容应更加体系化。专职教师和传媒人士在合作授课前应进行深入沟通和探讨,确定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授课内容要分工明确,所授业务与相关理论要结合得更紧密,避免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情况。

再次是授课方式应更加灵活。教师既可以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也可以制作授课录像进行播放,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授课,甚至让学生去传媒人士所在的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开辟“第二课堂”,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

最后,授课内容还可以适度拓展。在让学生直接学习和锻炼采、写、编、评、摄等技能的同时适当拓展,讲讲新闻行业现状、国家新闻政策执行现状,传媒人士在业务中面临的困惑等等,避免学校教育和行业现状脱钩,帮他们认清行业形势,培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并促进理性就业。

3、校媒合作系统化

校媒合作的基本目标在于打造高效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传媒人士进课堂”只是校媒合作的一种典型方式,是立足于整个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体系之下的,因此要做好相关的保障,包括制度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等。“传媒人士进课堂”还应和其他校媒合作项目如实习实训、提供就业等结合起来,打造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这是院方管理部门必须通盘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罗自文,《重塑我国新闻教育的三块基石》[J].《现代传播》,2007(l):156

②贺明华,《论美国新闻教育模式的形成及价值》[J].《国际新闻界》,2011(8):25

③魏少华,《关于构建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新闻界》,2005(6):144

④⑤邓晖,《高等教育酝酿大变 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是“强扭的瓜”,还是“花开逢时”?》[R].《光明日报》,2014-5-15日

传媒信息科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传播;评价体系

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术领域,近年来在教育界、科学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众传媒作为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公众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与公众科学素质密切相关。大众媒介科技传播,指的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进行的科技传播活动,它涵盖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1]。

现有的关于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研究大多着重探讨科技传播中遇到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或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要素进行判断,提出相应的措施[2],或是从某地区的微观的角度考察当时当地的科技传播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调查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注意到了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现存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科学传播设备,采编人员一般不是专职,缺少科技专版和专题;专业采编人员相对不固定,还兼其他线;科技新闻处理相对不突出、不重视;科技新闻获奖的概率很低等等,这些研究指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目光浅显,心态浮躁,负责人和领导机构重视程度不够,科学传播的专业性与可读性、通俗性难兼容。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在宏观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挖掘,但专门针对微观媒体监测技术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则比较少,而如何针对不同的媒介特点构建一个全面合理并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更好的监控大众传播特别是科技传播能力的基础,也为如何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供了事实的依据。

一般的传播系统包含以下几个要素[3]:传播内容的提供者(信源)、传播渠道(大众传媒)、传播内容、受众。科技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各主要行为主体(科技共同体、媒体、公众、政府、公司及非政府组织)之间多向交流的复杂过程,是包括科技知识生产与科技信息的交流、咨询、评价和使用有关的所有过程,对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进行检测,要细化到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科技传播内容的提供者,又称科技信息源,主要包括:从事科技研究相关工作的机构和个人,比如大学科学研究团队、科技研发实验室、科技共同体和科学家个人、科学课程教授等。

科技传播媒体又称科技传播渠道,是将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信源和信宿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科技传播媒体包括声音、文字、图片、实物等,如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还有学术讨论会、访问交流等形式及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但主要依赖的还是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

科技传播内容即传送的科技信息,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又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相应的社会技术、管理技术信息等。

科技信宿,又称科技受众,即科技信息的接收者,泛指大众传媒的读者、听众、观众。虽然在现代科技传播系统中,受众与传播者有了更多的双向互动,但就科技传播而言,受众与信源之间仍然存在距离,不能平等的进行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传播的效果。

科技传播能力是一家媒体所具有的有效整合科技传播力量、高效配置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的一种能力,体现为媒介有效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广泛扩散科学技术成果的实际效能。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最为直接的反馈在于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只有科学传播得到了良好的互动和反馈,才能更多的把科技知识带给广大的社会公众。而影响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它既与管理机构对科学传播的重视和投入程度、科普信息的采集和制作相关,又受到传播力度及方法、公众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综合考察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设施资源,指的是:科学传播过程中可靠的辅资源。科学传播中的设施资源主要是承担着科学传播的大众媒介,比如报社提供的科学传播专版,电台设置的科普节目及频率设置,电视台创办的涉及科学的节目和播出时间档的安排以及开展科技传播相关活动的场所,参与传播活动的媒介人员等。

2.内容来源,指的是专门对科技信息进行研究探索,并对科学相关信息具有权威权的机构和单位,如科普馆、大学、科研机构等等,他们负责向大众传媒提供科学传播信息,是科技信息的重要源头,他们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对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3.政策支持,指国家、政府对促进科技传播的相关政策、法规。科技政策控制着科技活动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保障,也是科学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政策支持中最重要的反映就是对大众传媒科技方面经费的投入量,它是反映一个社会科学技术事业的规模和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4.受众质量,作为科技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受众的受教育水平,对大众传播的使用频率,信赖程度等方面也影响到科技传播的质量。

5.传播环境,指科技传播媒介及科技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多种条件和状况的总和,是指大众传媒有没有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传播取得预期效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6.传播效果,指某一特定传播信息作用于受众所产生的效果,反映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质量的指标,包括科技新闻,科技专栏,科技活动和相关产品被受众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7.成果转换,指大众传媒对科技成果的推广的速度和效率,也是大众传媒在推动专利申请、转让、转变为生产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这几个方面共同影响着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发展水平,而且这些方面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构成影响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单纯以单个或部分指标来评价传播能力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鉴于上述因素,本文选取了下列反映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一般指标[4],形成了一个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科技传播系统的整体性就在于,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如果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缺失,都将殃及系统本身。科技传播又是一个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结,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动态有序的整体。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只有各司其职,才能达到虽稳定的状态,参考以上微观影响因素,确立层次化、条理化的各项指标,确定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多级评估指标体系,使得评价指标系数合理科学。采用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合理的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参数,以减少失误,保证决策正确,为当前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依据,提高了科技传播中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提高媒介、社会乃至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亢宽盈.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升科技传播能力[C].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2] 郑保章,杨理光.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及管理[J].河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 翟杰全.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传媒信息科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媒行业 现状 前景展望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眼界和思想不断的进行冲击和发展,现代媒体产业也进入了并购重组发展的时期,市场发展速度较快,竞争与机遇并存,存在的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带领着传媒产业朝着一个新的环境进行调整,我国传媒行业也在自我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的得到发展。

一、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传媒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出现了自己所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我国传媒产业在现状下的具体境遇。

(一)涉及领域广泛,发展速度极快

根据2013年我国文化传媒板块统计,我国发生了56仅并购的案例,涉及到影视、游戏、广告和出版等多个领域,同比市场的价值也翻倍的增长,这种发展的速度在科技的引领下发展的更快,已经发展成为了跨行业、跨地区的产业,极大的打破了行业传统的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符合我国发展战略的同时,增加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实力。

(二)传媒行业的综合性不断加强

传媒行业在进行并购重组计划转型时,跨行业、跨领域的行业之间进行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我国传媒行业除本产业进行联合,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业的竞争力的同时,还加大了与电信业、计算机技术、金融业等多重灵域的融合,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开辟了传媒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在现况下,传媒行业和游戏行业、科技行业相结合进行创新和发展已经屡见不鲜,我们常看的影视剧品也一改往常的发行方式,转向依靠网络这个品台进行游戏和作品的双重发展,必然的就会造成这个行业的综合性,它不再需要单纯依靠某一领域进行发展。

(三)并购的方式多样

在我国,传媒行业的并购重组方式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的模式。为了最大程度的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减少企业发展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主要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我们了解最多的华谊兄弟,曾经收购其他影视的股权,壮大自身发展的规模,增家经济实力。为更好的进行产品的流通,促进产业发展的流畅度,可以进行传媒产业的纵向并购重组。我们最熟悉的乐视网就曾经完全购买花儿影视的股权,更好的将自身的产业和流通渠道相衔接。混合并购的方式就是结合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的特色,进行多元哈的经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并购风险,提高盈利能力,也是现状下最常见的并购模式。

(四)国际化进程加快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行加快,世界越来越小,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传媒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进行。从世界范围内看,从2000年开始,传媒行业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在科技时代下尤其是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大量信息进行交流和交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也走出国界,在世界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精彩,虽然用大型的并购重组方式进行的极小,在科技化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传媒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多种领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持续发展下去

首先,互联网行业,例如百度、腾讯等公司近两年来加大了对影视行业的收购,尤其是阿里巴巴近年来在各大影视行业的持股数不断的增加,可以说是将科技领域和影视行业以及文化娱乐等多领域联合起来,并且这种并购的模式呈现出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传媒行业进行并购重组在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生产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为企业占据更多的市场等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的不足,当今世界各行业的流通很大程度上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我国信息行业发展较晚,相关的体系依旧不成熟、不完善,为了尽早的建设一个具有创新性代表性的传媒行业体系,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我们自身不足。诚如上文所言,我国传媒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速度快,但依旧存在不足。

(一)传媒运行的法律规范有待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传媒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市场准入、市场的运营、相关的监管体系建设方面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来做最后的保证,这样传媒产业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就缺乏保障。

(二)传媒产业经营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传媒产业进行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的时候,相关经营管理的人才并没有足够的培养,且我国传媒行业长期以来以行政手段进行的居多,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尤其是进行产业的并购重组这种大型的变革时,更加应该注意管理模式的改变,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实现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融合。

(三)传媒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媒行业向着综合性和多领域的方向迈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传媒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首先,思想决定高度。我们要对传媒行业的理论研究进行不断创新,大胆设想,在新理论的带领下不断向前。其次,科技、人才、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在综合了科技、经营管理、影视行业等多领域的传媒行业,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创新,最大化的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传媒行业并购重组的现状将会不断扩展,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我国传媒产业将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叶飞.我国传媒产业并购重组之现状[J].新闻战线,2014,11:78-80

[2]严三九.世界传媒产业兼并重组及其启示[N].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72-77

[3]兰培.传媒产业并购重组态势分析[J].传媒观察,2013,02:27-29

传媒信息科技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媒科技;平面设计;顺应;发展

在现代传媒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领域因传媒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无论从市场契合度,还是从专业研究领域来说,都是一种革新与蜕变。在平面设计领域这一变化表现的尤为突出,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已使“平面不再平面”。

在现代平面设计界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再固守着原有的传统平面媒介的束缚,逐渐开始尝试具有现代传播形式的艺术设计创作。例如:将互动网络设计、电子产品界面交互设计、现代品牌建设、数字影像艺术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这样的艺术尝试不仅是商业社会变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原有平面设计形式应对现代设计市场危机的需求。更是平面设计师们针对当下平面设计市场诸多问题的一种战略调整。在现代平面设计界里悄然兴起的这些变化也正说明,目前的平面设计是一个正在经历过渡考验的行业。传统的平面设计媒介途径正在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而现代的平面设计正在现代传媒科技的发展下逐步成为一个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科学。

我国改革开放已历时三十多年时间,这期间的平面设计界一直以一种跨越式的发展状态在极力的张显出它的魅力。大型国际会议、交流、赛事为我国的平面设计界提供了与世界设计前沿的交流与展示。它不仅带来了向世界设计强国学习与展示的机会,也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首先,由于现代平面设计实践活动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对于平面设计的一些本质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认识问题的能力还相对薄弱,没能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及本土文化实质的平面设计观。其次,对于现代传媒科技的功能还缺乏一定的认知,尤其是新技术在传媒科技发展中的应用还了解不足,缺乏技术层面上的实际运用与深入了解。最后,我国的平面设计界也被一些现实的问题所困扰,例如,商业社会的利益第一性,使得许多的商业投资方只为追求投资利润率,不鼓励设计师的设计行为,以至于平面设计师的设计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从而使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削弱自身艺术创作,出现商业抄袭行为,削弱中国艺术文化的高品质创作。所以说,在商业化较为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平面设计既不能仅仅依靠个别设计师的精心参与,也不能靠几个设计软件和批量化的素材拼凑就能够完成。

设计艺术的本质是具有时代性的,它基于时代本身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种种改变。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材料工具、技术手段融为一体,为设计艺术服务。现代平面设计既是当下科学技术的表现,也是人类意识进步的体现。这种发展不同于简单的科技创新,而是一种具有先进文化组成部分的思想观念创新,它既是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思想意识及生存方式的积极体现。平面设计汲取了人类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创造表现,明确了人们生存的目的与价值。自从平面设计诞生之日起,它就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进步而发展壮大。众所周知,现代平面设计的本质是求实创新,这种创新不仅是精神层面上的,更是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平面设计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演变是一个互动的参与过程。它既通过受众的使用形式来促进社会的信息传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与此同时也形成现代设计艺术的新时尚,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文化。

尽管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艺术形式正在悄然消失,而作为国际视觉语言的平面设计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平面设计的基本载体如: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艺术形式的强化传播,使得现代平面设计这种去语言化的独特传播方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平面设计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适应现代传媒手段和沟通方式的变化与发展。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平面设计水准的高低取决于国家民族本身的经济基础、科技文化、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设计师必须尊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式,认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互补,尽可能多的从本土文化出发,使用世界性的设计语言,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的视觉产品。

平面设计的根本不仅在于信息内容的有效视觉传递,而且在于信息内涵的顺畅沟通.设计师借助平面设计舞台,在合理表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将信息的文化内涵做大最大化的传递,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历史使命。切不可因现代传媒科技手段的变化,而忽视了平面设计的真正含义。要做到与时俱进,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传媒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现代平面设计服务。使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德]Smashing.众妙之门: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