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维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理建模;重力势能;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31-5
1 教材分析
《重力势能》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四节,也是本章的基础知识之一。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本章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过程开始讨论功和能的关系。本节讨论的是有关重力势能的问题,而解决重力势能离不开重力做功。
本节教材首先提出重力势能的基本定义,指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接着引出在物体被举高的过程中,伴随着重力做功,然后通过分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推导得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对于物体沿任意曲线运动的情况,可以加深对极限微元思想的认识。最后,教材又安排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菽苁俏锾逵氲厍蛳低彻灿械奶氐阏獠糠种识,以便完善和加深学生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本节的讲解思路也为学生以后学习电势能、分子势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学情分析
2.1 思维基础
高一学生开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思维还是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来支持。
2.2 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并且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此要定量地学习重力势能并体验建立过程,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2.3 能力基础
学生对EP=mgh会进行公式化处理,出现只认公式不认理的现象,研究探索、质疑提问能力还比较薄弱。
3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重力势能》一节是高中第一次定量地研究能量,它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的研究方法将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意义。在发现规律、提出物理量表达式的过程中,既要得到结论,又要知道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这一节内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于能量是如何定义的或量度的,是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
3.1 揭示重力势能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讨论重力势能的基本特征和量化重力势能的条件:一是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只有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时,我们才能通过从重力做功的计算量化某一位置的重力势能;三是重力势能只与物体对地的相对位置有关,即确定位置有确定的势能。
3.2 领悟合乎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探究思路
抓住事物的外在表现特征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思想,所以按重力势能的特征探究能使探究的思路变得清晰顺畅而具有逻辑性。
首先,将势能的一般含义与生活中的演示实验结合,猜想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mg、h)重力势能的基本特征1(物体的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按特征1确定方案1用筷子插入细沙的深度来寻找规律发现重力势能的基本特征2(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存在因果关系)按特征2确定方案2(从重力做功的计算考虑)发现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符合特征3(即势能的引入条件)揭示mgh的特殊意义,定义重力势能表达式建立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4 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值是相对的,理解重力势能正负号的含义。
4.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观察法得到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问题的方法;
(3)通过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感受从现象到本质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
5 教学重难点
5.1 教学重点
(1)重力势能概念的得出;
(2)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5.2 教学难点
如何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6 教学过程(如表1)
参考文献:
[1]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较过.物理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一、传统思想影响下的音乐人文精神
纵观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了解到,其存在和发展的脚步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政治上的需要,需要以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为依托,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就像很多传统音乐文化都深深的被儒家和道家思想所左右。
直到今日,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无时无刻的不在接受着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这些思想的渗透方式是无声无息的,往往在我们不自居的情况下就会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且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很多思想内涵,这些都是儒家所倡导的“仁”反映的思想,儒学的基本特征是仁、义、礼、智、信,是把理想的道德和伦理意识作为衡量处世做人的价值标准,主张利人利己,强调爱人,对等,互利和诚信等原则。因此,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更能通过“爱人者人亦爱之”的儒家思想得以展现,渗透了“不独享其享,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道德理念。且在距离感上更加接近自然,在无形中使传统音乐受到了自然的熏陶和感染。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讲究声音“中正和平”,强调“礼乐治国”与“和而不”。但是贯穿于传统音乐发展始终的思想理念却一直都是“天人合一”,这也是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所追求和达到的,即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的统一,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代表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主流文化。早在春秋时期的五行音乐思想中就曾认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在其思想观念中认为只有使音乐平和才能够促使阴阳调和、人心和乐,如果声不平的话则会造成阴阳不调以及民离神怒的问题。就像《吕氏春秋》一样,正是根据阴阳家和道家思想的综合借鉴,以五音配五时,十二律配十二月构成宇宙图式,在其主旨上更加注重对自然统一的追求,并且在音乐文化方面也一直主张平和、适中,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以天人合一为主要内涵的传统音乐就是从此时期开始得以形成。而直到《乐记》的出现,在其人文精神上更加强调音乐能够做到以气和天和人进行沟通,促使天人之间能够进行互相感应,进而做到改变自然事物,影响到社会政治方面的相关决定。到此阶段标志着以天人感应为主要人文精神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走向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音乐在人文精神上具有自身的独到性,能够从一个侧面发现出相应的品质光辉。
此外,道家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保存并发展下来,并在过去的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中一直影响着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必然存在着许多可取之处。从我国历代文化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上看,老庄哲学中存在着浓厚的虚无思想,这种思想曾引导无数文人隐居山林,逃避纷扰的社会,以谋求心理上的平衡。然而,老庄哲学中体现出的泛神论以及相对自由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同儒家的“入世”存在着精神上的关联。所谓儒道互补,这构成了我国文人雅士世代相传的机制。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的不在接受着道家文化的影响,这些思想的渗透方式是无声无息的,往往在我们不自居的情况下就会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而这种思想观念不仅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刻影响,更在很多方面成为了人们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成为了全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而从另一方面的层次上来讲,这些思想文化进过历史的发展和沉淀,已经能够适应各种文化阶级的需要,成为一种具有比较稳定地文化结构。并直接作用到传统音乐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形成上。曾经有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音乐比较倾向于庄子的“静”,认为这种特质可以用来培养“知”,启发“慧”,在这样的条件下使得道家思想在当时的音乐艺术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对人性的解释上,庄子和其他思想之间也存在一定共通之处,认为人应当被动的回归自然,不应具备自身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性跟好的保存。
【关键词】《天火之谜》 教学切入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65-01
语文课堂教学切入设计是教师教学关注的热点。教学切入如同医生施手术,需要掌握病情,准确下刀,才能迅速切中病源、切除病患。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一课时,面对众多教学切点,教师该如何选择最佳切入角度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情刺探,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抓住教学生成资源,让教学引领学生思维前行。
一、关注兴趣点,实施教学切入
小学生兴趣点广泛,教师在课堂教学切入中,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点展开学情调查,从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角度入手,快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自觉、自主学习的最佳状态。
师:大家喜欢放风筝吗?
生1:喜欢。
师:如果是雷雨天,你敢放风筝吗?为什么?
生2:不敢,怕被雷簟
师:有一个人就敢,他是谁?
生3:富兰克林。
师:他为什么会在雷雨天放风筝,结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由于学生都有放风筝的经历,也懂得雷雨天气不能放风筝,教师从放风筝的话题切入,引出富兰克林在雷雨天放风筝的案例,自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教师设置悬疑成功,使得教学顺利展开。
二、探清认知基础,激活学习思维
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思维基本特征,在教学切入时才有方向性,才能挑起学生思想冲突,激活课堂教学。富兰克林敢于冒险,其探索精神是可贵的,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危险性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这一点。
师:富兰克林利用风筝探索雷电的奥秘,他不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吗?
师:在当时,雷电是一个谜,有人说是“上帝的怒火”,富兰克林虽然知道在雷雨天放风筝有一定危险性,但他为了解开这个谜,还是大胆进行了实验。
师:富兰克林被雷电击中,可他却“欣喜若狂”,这说明什么呢?
生:实验成功了,富兰克林解开了雷电之谜,他早已忘记了自己,这表明富兰克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决心。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思考问题设计,一步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带到预设高点,学生对于富兰克林探索科学奥秘忘却自我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为文本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抓住教学生成,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生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成展开教学,有效启动学生思维,形成重要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做好预设和预判,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教学生成形成崭新的教学机会,引导学生迅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在师生互动展开文本解读时,有的学生说:“太危险了,如果富兰克林被雷击身亡,那可怎么办?”教师抓住这个话题展开教学切入:富兰克林做这个实验真的会有生命危险,被雷电击中身亡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回顾一下,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家有哪些呢?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知道有一个科学家被电身亡了,他叫利赫曼。也有的学生说:我看过资料,居里夫人不顾放射性元素的伤害,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最后患上癌症,为科学奉献毕生精力。还有的学生说:哥白尼、布鲁诺坚持日心学说,被活活烧死,他们不是因实验身亡,却是为科学精神做出牺牲。教师引导小结:这些科学家和富兰克林一样,都是为了科学和真理,不怕危险,他们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教师抓住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展开教学切入,让学生回顾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根据掌握的相关信息展开热烈讨论,也给其他学生以学习帮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奥伽农时期;和声观念;终止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58-01
一、奥伽农时期
奥伽农时期是从9世纪中叶有记载的谱例出现开始,到13世纪末的四百多年间,从二声部平行奥伽农到三、四声部及少量的更多声部音乐形式,经历了最初的和声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哪种多声样式,如奥伽农、迪斯康特、康都克图等,都具有奥伽农的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奥伽农似的声部组合原则。体现在终止式方面,它们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形成了这一时期在终止形式方面的特点,当然这与当时音程性的和声观念是分不开的。
二、和声观念
奥伽农时期形成了音程性的和声观念,体现在音程协和观念与声部结合的关系等方面。其典型特点为:单声、横向思维基础上的纵向音程观念,实质为音程的叠加、依附。
首先,表现在协和观念的变化发展方面。具体为作品中音程的运用上,即由最初的八、五、四度音程的使用到后来的三、六、二、七度音程的较多使用,当然随着各种音程的被使用,在多声音乐中尖锐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也不断开始出现,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只是考虑一个声部与某一个声部的协和程度,而并没有整体考虑的原因。体现在终止式方面,就是不协和音程(三度、六度等)向协和音程(八五、四度)的“解决”(音响方面)。其次,在声部的数量方面,声部数量由二声部到三声部,四声部甚至更多声部的增加。一方面,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声部丰满度的极大需求;另一方面,声部的增加为“和弦化”终止式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虽然三和弦的形成只是音程叠置的偶然产物,但确实为以后和声终止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音程性协和观念的形成,以及声部丰满度的的追求,形成了多声音乐发展初期较早的终止形式。
三、终止式类型
奥加农时期的终止式类型主要包括平行和反向音程结束方式,调式结音式的终止方式,“和弦化”的终止式以及“双导音”终止式四种。
(一)平行和反向音程结束方式
乐曲结束形式的出现是与复调音乐的形成分不开的。公元9世纪,一些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平行五度的旋律线条,即构成了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奥伽农。随着奥伽农复调音乐形式的出现,它常常以平行音程的方式结束,构成了最初的结束方式。11世纪末12世纪初,奥伽农形式有所发展,形成了一种以声部反向进行为基本特征的奥伽农,它的特点是在形式上更为自由,被称为自由奥伽农。它们常常构成五度一八度、四度一同度的终止进行,在后来的作品中还出现了六度一八度的终止,这些终止形式的出现,明确表明了当时人们协和观念的开始形成。
(二)调式结音式的终止方式
教会调式作为中世纪时期的一种旋律的分类理论,分为四种结束音,正副八种调式形式。它对于这一时期复调音乐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体现在终止方面,就是形成了一种以调式结音为结束形式的结束方式,即作品以调式的主音作为结音方式。在这一时期,教会调式以D,E,F,G这四个音作为结音。
(三)“和弦化”的终止式
13世纪,多声部音乐仍主要在声乐领域中得到发展,较主要的音乐形式是康都克图和经文歌。其中,康都克图作为一种分节歌式的歌曲体裁,一般以二到四个声部出现,以三声部最为常见。也正是因为音乐形式在声部上的增加,因此在康都克图中,“三和弦”(形式上类似,实质上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三和弦不同)的形态已较多出现。当然,其出发点是仍然是音程和声观念,而非现代意义的和弦,是一种以音程复叠为基础产生的和弦形式。与此同时,在作品终止处出现了最早的“和弦化”的“终止式”,上方以“6―8”(数字6和8指的是音程度数,即六度音程到八度音程的进行)的进行同下方以“3―5”进行的结合,形成了在14世纪后常用的和弦式终止格式的最初表现。
(四)“双导音”终止式
在奥伽农时期,受人们协和观念的影响,八度,五度,四度(低声部除外)作为主要的协和音程受到人们重视,在作品中如果出现增四度,减五度带来的三全音音响,最初人们会采用持续音的方法作音的保持来避免,但在13世纪的的一些康都克图中,还出现了一些变化音,即通过变化音的方式避音程中的三全音。这种方式既出现在作品中间部位,又出现在终止部位,当变化音处在终止部位时,便形成了“双导音”终止式的基本形式,其特征与14世纪后和弦中“双导音”进行的终止方式相同。
结语:通过对奥伽农时期的四种基本终止形式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与当时音程性的和声观念与形态的密切关系。反思欧洲早期各种终止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我们当今多声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对中国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保罗・欣德米特.作曲技法[M].第一卷.理论篇.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一、延时性评价的依据及意义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良好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延时评价无论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还是采用书面评价的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延时性评价的依据
(1)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彰显延时性评价的科学性。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实现表现过程的飞跃或质变,其思维基本过程日益完善,思维品质上的个体差异也随之明显表现。现代心理学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有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在正常情况下,新颖独特的见解往往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法研究中指出,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教师应该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时,进行“主讲”与“听众”角色的转换,灵活地运用“优秀、真棒、进步”等鼓励性语言,启发学生一步一步地推进思维,及时给他们“指点迷津”,开拓其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大胆想象,相互启发,从而集思广益,产生更多的创造灵感,培养创新思维。
(2)小学教学方式的特殊性,为延时性评价提供依据。1)营造自由而安全的学习氛围需要延时评价。延时评价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减少了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避免了对儿童的独特想法的批评和挑剔,消除了儿童受批判的顾虑,他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热情随之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潜能也易得到开发。2)凸显学生个性需要延时评价。延时评价的应用就是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被认可的机会和可能,使这些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动态过程中有机会阐述自己闪烁着个性亮点的奇思异想,主动释放自己的创新意识,并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接受、宽容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有学习和思索的时间和空间。
2.延时性评价的意义
(1)延时评价是现代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延时性评价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在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要对设想进行评论,以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和缓、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有限的时间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知识和本领,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乐趣和主动学习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心理,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深入探究,畅所欲言,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
(2)延时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上,课堂上多开展“大拇指”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提问或者回答留有余地,把最具思考性的地方留给学生去感悟,引导学生在事实、证据和解释之间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结论和假设之间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推动探究向纵深发展。
(3)延时评价是创新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正处在训练思维、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化发展最突出的时期,教师就是学生课堂中的“引路人”,方向的“指引者”。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对”与“不对”的评判,这会打断学生的思维,干扰学生思考的方向,对其思维产生抑制作用。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越早,给学生的思维框框也就越多,学生头脑中新奇的想法就难自由表达出来,而延时评价可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应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鼓励学生间开展互动。
二、运用延时评价的一些基本要求
1.提高自主探索能力是延时评价的基本要求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法研究中提出,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人的思维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老师决不应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发现的,老师决不要暗示。过早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将导致学生放弃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形成被动接纳知识的学习习惯。延时评价的适当运用,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2.创新猜想是延时评价的关键环节
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静下心来,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随之大大提高,潜能也得到了挖掘。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发展思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澄清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独立思考、说出自己见解的勇气。
3.发现错误是提高延时评价质量的“试金石”
一是发生错误的必然性,要求我们教师要认识和理解错误。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其不可能不发生错误,我们再不能视错误为“洪水猛兽”,而应该正视错误,把错误看成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认识到错误也有其价值,且不可马上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提出尖锐的批评,而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他们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二是当学生的思维方法有误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错就错,让学生去认真分析其中的道理。要善于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循序善诱,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自信。
三、运用延时评价的时机
1.当学生的想法漫无边际或出现意外时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有的学生的思维会让大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非常古怪的想法,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这是小学生的思维不成熟的缘故,此时教师一定不要大惊小怪,要认识到这不是“捣乱”或“无知”,要运用延时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时常会有意外发生,教师要善于利用意外,放手让学生分析,也许这“意外”就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2.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发生错误或出现分歧时
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感悟,学生的理解有时会大相径庭,对于学生的发言或争论应该采用延时评价,不能轻易草率地做出终结性评价,否则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当学生理解或回答错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放手对学生进行再刺激、再尝试,让学生自己在犯错、知错、防错的良性反应中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3.当课堂上遇到不同声音时
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的一些观点,往往超出了教师的意料,让教师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不能作出即时的评价。这时只能采用延时性评价,既能避免尴尬,又能给学生一个思维空间。
四、运用延时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生不是从属者,而是学习的伙伴、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这样,师生间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才能还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健康向上的空间。
2.正确引导
延时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绝不是放任学生。要突出这个中心,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事实上,不可能完全任凭学生去盲目探索而不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留给学生思考空间的同时,提供帮助、指导也是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有机地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即时评价是延时评价的开始和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适时运用延时评价,能避免“即时评价”中赞赏多于引导、情境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等诸多弊端,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出精彩的课堂。
3.注重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