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文化推广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

旅游业是我国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所倡导的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打造赋有民族品牌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已向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属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大量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和品位极高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品牌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对区域旅游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将灿烂的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旅游产业,依托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发挥品牌优势,打造既传承广具魅力的礼仪、歌舞、习俗、服饰以及饮食等优秀文化特点,又符合未来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内涵及设计原则

当今,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墨守陈规、经年不变的旅游地形象已对新时期旅游者的吸引相对乏力,且日益成为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基于旅游文化的旅游产业,即是从“资源竞争”、“产品竞争”迈向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旅游地品牌设计不仅体现着旅游地整体实力,更预示着旅游地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文化所呈现的独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是旅游地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文历史的集中体现,因此旅游产业的品牌设计,应秉承“系统性、差异性、创新性”原则,挖掘和梳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向旅游者传递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旅游地灿烂文化,同时选择理想的电视、广告或赞助等媒体组合,支持和推广品牌计划,强化品牌个性,客观反映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设计策略思考

(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旅游区域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以及“大区域、大旅游”观念陈旧;资源开发联动性较差,相对分散,缺乏共同发展的协作经营理念;产品创新手段不足,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旅游是一项带动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品设计不科学、宣传力度达不到等不仅限制了区域品牌,也严重影响了广西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品牌设计策略思考

置身于地域特色的文化视角。地域文化由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俗特征等构成。旅游品牌设计,只有根植于地域文化土壤,用最朴实、贴切的本土语言结合现代设计思想,才能将民族或地区的哲学思想、审美心理、价值观念等优秀文化渗透到旅游产业,使人们在欣赏自然旅游资源秀丽风光的同时,了解景点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塑造和升华旅游地区的品牌形象。广西有美丽的奇山异水,唐代著名文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仅道出了桂林的山清水秀,更增添了令人遐想和撼动心灵的文化内涵;刘三姐在漓江岸边,带领百姓用唱山歌的形式,与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地主莫老爷和三个秀才智斗的民间传说,还有广西属多少数民族地区,壮族三月三的歌圩、远近闻名抛绣球、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庆、侗族的木楼以及独有的京族风情等传说,都曾在人们心中留下过美好的印象,也为人们的广西之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令人痴迷忘返。因此,基于文化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品牌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广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向东南亚,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海南等毗邻,是我国华南通往西南的枢纽,又与港澳地区接壤,是全国惟一的沿边、沿海、沿线的民族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应组织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估,根据市场需求,选取最有地域特色的高品位、大规模、有特色的景区景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呈现地域魅力,使其成为我国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异国情调,以及进军东盟市场的旅游精品,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设计时,应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的文化范畴进行定位,将自然地理意境与形象之美、历史文化的底蕴与象征之美以及民族民俗的神秘与个性之美浑然天成,并赋予旅游文化产业品牌生机和活力。

着力于旅游品牌的设计推广。影像设计在旅游品牌推广中至关重要,是构建传播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直观载体,不仅对旅游者选择出游目的地发生不同凡响的作用,而且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远的人文、历史背景构筑了旅游产业赖以长盛不衰的灵魂。因此,旅游品牌的设计,应在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的文化特色的传递。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伴随着刘三姐动人的歌声所展现的秀丽怡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对桂林山水心驰神往,半个世纪以来,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在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一睹民族文化风采;《五朵金花》通过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使云南省大理自治州的苍山、洱海、蝴蝶泉等优美景色享誉天下;《阿诗玛》则通过撒尼族古朴浓郁民俗风情与奇特秀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石林家喻户晓。时隔多年,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集文化艺术、民族震撼、视觉表征于一体,以全新的旅游品牌设计模式,再一次深刻地将旅游文化与产业品牌完美结合和升华。

放眼于旅游文化产业品牌未来发展。广西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30多年来,其以民族旅游村寨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独占鳌头并打开了国际市场走向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产业品牌设计更应加快设计转型和设计创新,将旅游资源优势顺利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最终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为广西带来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新的经济增长。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产业品牌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性技术,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广西的旅游资源、人文背景等深刻挖掘、分析研究、梳理整合,实施品牌战略,才能开发和打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实现全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使旅游产业成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又堂.广西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5-37.

[2]覃澄.桂林市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1: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范文第2篇

我国既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意味着我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庞大旅游市场。然而,由于人口众多,这也意味着我国同时也是一支人数众多的“旅行团”,需要一支强大的服务队伍才能满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将网络纳入资源配置的考虑范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合理地利用服务网络来调配旅游资源,首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目的地两极分化的矛盾。每到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总是人满为患,但游客能够享受到的旅游文化产品和服务却很有限,质和量都很难得到保障,而一些相对冷门的旅游目的地则完全相反,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热门旅游目的地经济收入固然可观,但不堪重负也是事实,而另一方面却是少量游客高质量甚至略带奢侈地享受着大量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产品。如果能够利用旅游服务网络即时相关数据和信息,游客肯定会重新考虑,调整计划或是提前预约,无形中调配了一部分旅游资源,也分配了时间和客流,旅游目的地负荷的巨大差异就可以得到适当的缓解。在经济收入和旅游者享受到的旅游产品质量之间稍作平衡,有利于旅游资源的长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搭建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体系,将部分服务工作移交到网络上进行通告和处理,节约了一部分人力。同时旅游服务网络需要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可以创造一部分就业岗位;可以解决旅游地人工工作量大且复杂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这“一减一增”,对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二、旅游服务的纵深发展要求必须加强旅游服务网络建设

如今,互联网中有关旅游的网站可谓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然而,真正能够达到全面、全能的网站却很少,网站更多地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国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几乎都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然而能够很好地起到服务作用的网站却不多,通过这样的网站能够获取的有用信息很少;旅游中介机构的网站以旅游产品的展示销售为主;除此之外的其他旅游网站多以旅游出行团队的组织、交通工具、住宿的中介预订和经验的分享交流为主……尽管现在完成一次出行已经比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方便了很多,但想要在网络上完成一次出行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需要查阅对比大量的资料,没有一个既能综合很多信息又提供全能服务的便捷的平台。纵观近年来网站的起伏和出没,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专多能”是路径,“大而强”则应该是终极目标之一。大浪淘沙,只有“强”和“精”者才能生存壮大,现在开始迅速建设一个强大的旅游服务网络,无疑可以占领先机。除此之外,针对旅游服务网络建设而言,其本身就是极好的展示自身形象、宣传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窗口。通过开展旅游服务网络建设,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将某一种或者某一地区的旅游特色、旅游文化广泛传播到其他地方,实现各地文化的交流融通,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力,对于推动当代地方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总之,旅游服务网络建设能够充分展示自我、树立形象和推广宣传,加强旅游服务网络建设是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必须认真对待且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三、结语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范文第3篇

1.盲目照搬预算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热潮,许多企业开展与成本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以现金流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以及以销售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出现给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带来了困难,目前许多旅游文化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明确企业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选择不合适的甚至错误的预算管理方式,错误的预算管理模式与企业自身特点以及惬意的发展阶段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给企业的发展和预算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隐患,不利于旅游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

2.缺乏有效的激励配套措施

旅游文化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激励与考核机制,造成了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得不到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配套的奖惩措施,没有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缺乏健全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与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进行衔接和挂钩,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控制目标。其次,旅游文化企业在进行以预算标准对企业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时,存在过度强调客观因素对于预算绩效的消极影响,而避开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在进行预算目标考核的过程中,存在掺杂个人情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的实现。

3.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旅游文化企业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没能够将企业的预算管理与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来抓。旅游文化企业对预算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楚。认为对企业的经营计划做好组织安排,就是做好了企业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这种观点没有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工具。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严重制约了预算管理与控制在现代旅游文化企业管理中有效作用的发挥。现代企业衡量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而目前许多旅游文化企业对预算管理认识不清,对如何组织和实施预算缺乏基本的认识,比如会影响旅游文化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和过程控制

旅游文化企业的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对企业的管理、资金、成本等进行预算,并为旅游文化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指导。但是,在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执行和预算目标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没能够真正发挥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在旅游文化企业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预算管理目标的落实流于形式,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环境缺乏思考。当旅游文化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重大变化的时候,旅游企业预算管理缺乏相应的应变机制,造成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执行缺乏有效调整。另外,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预算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机制。旅游文化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造成预算管理的完整性、规范性不足。在旅游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机制,会造成企业预算管理的不理想,没有健全的预算控制机制,旅游文化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现代企业制度在旅游文化企业中的建立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进行的。当前,旅游文化企业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严重的影响到了旅游文化企业的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加强。当前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企业上下采用统一的、高效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旅游文化企业业务流程与企业的财务信息一体化的实现,许多企业还采用和自主开发了适合旅游文化企业自身特点的ERP系统软件,加大的提高了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目前,我国许多旅游文化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制约了企业采购以及成本核算等环节的财务资金信息时效性,不利于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改善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1.企业应科学选用不同预算管理模式

作为旅游文化企业,其企业生命周期同样存在着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在旅游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中,其预算管理的核心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旅游企业在初创期,必须以资本预算作为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注重对投资的风险控制,防止大量的资本支出和现金流出,降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其次,当旅游文化企业发展到成长期阶段时,企业应该以销售为核心编制企业的预算,为企业的销售目标的实现,营销战略的实施以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有效的预算管理支持。再次,企业当步入成熟期发展阶段时,旅游文化企业的预算管理的核心应该向成本核算转变。这一阶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保证,市场价格也趋向稳定因此,企业面临巨大的管理压力和成本压力。因此,企业预算管理在这一时期的目标应该将重点放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上面,企业应该以成本控制作为企业预算编制的核心。以成本为核心作为企业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的核心,是大多数成熟期的企业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预算管理模式选择。最后,当企业步入衰退期时,企业面临市场份额的下降和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企业的销售业绩出现负增长态势,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应该以现金预算作为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有效的监控现金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是这一阶段企业预算管理的关键所在。

2.加强对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视

旅游文化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相同,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组织社会化的盈利性组织。因此旅游文化企业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必须不断的创新和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树立系统的全局观念,重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旅游文化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预算管理机构,促进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组织保障。另外,旅游文化企业应该加强对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员工的预算管理的观念的认识,提高企业内部成员的预算管理与控制意识,推动员工参与企业预算管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的提升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和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得到认可和深入推广。

3.完善预算管理相关激励机制建设

对于旅游文化企业内部而言,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对于提高员工参与热情,促进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旅游文化企业将预算方案分解时,应该将预算管理落实到各个预算责任中心、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身上,充分的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效率。通过建立健全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参与旅游文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营造旅游文化企业预算管理的环境氛围,提高旅游文化企业员工在预算管理执行中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4.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和预算监督体系的建设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也面临全面更新和优化。本文在了解大学生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旅游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评估。

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2.案例讨论式

管理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到上世纪20年代世界旅游发达的国家已将案例教学引入了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的旅游教育培训中,有的院校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引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在《旅游文化学》课程中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的案例数量也远远不够。许多旅游院校的《旅游文化学》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课堂授课的灌输方式,教材的编写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系统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对于《旅游文化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院校都没有现场模拟教学基地,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旅游文化学的案例是实践经验的浓缩,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炼。案例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实务技能。

3.参与式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主动地积极投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表现在主动性和参与性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即时情景,给学生创设场合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之中,参与到学习的各种环节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如果学生上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时,只讲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系统和严密,这样实际上把学生定位在只能被动学习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也包括一些正在进行科研的部分,从而可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表现自己的参与潜力。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学问"起源于"学习、问难",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问"出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一些包括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结论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这些习题,有时则在课堂上讨论。不同答案的讨论和争辩,使得同学思想更为活跃,掌握知识更深入。

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

这门专业选修课,从开设之日起,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力争以直观的方式解读中国旅游文化。教学内容既规范又新颖,信息量大且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教学方法灵活,且极具启发性和互动性;能以散而不乱技法,娴熟、轻巧地驾驭着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文字、图像、声音、动态和谐、统一,能使抽象的旅游文化现象,演绎得直观、生动;条分缕析的图标设计,使纷繁的旅游文化现象变得简约而条理分明;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一个老师满堂灌的做法,比较注重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资料;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艺术追求,激发学生在美的陶冶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能主动的学习。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内容、方法和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建立可行、有效的旅游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对今后课程改进的建议如下:(1)申请增加课时,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增加景区、旅行社的实训内容,将《旅游文化学》课程直接搬到景区讲授,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零距离”,使学生首先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2)开展小班教学,每班最好20人左右,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3)增加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4)更好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加影像资料的播放;(5)邀请一些专家做旅游文化专题演讲。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旅游文化推广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矿山公园;公园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矿山公园是以矿业遗迹为核心的景观,主要是利用矿业遗址和遗留的矿业构筑物等,展现场地矿业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纪念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地空间区域。国内的矿山公园建设起步较晚,初期阶段主要是由当地的矿务部门领导的单纯处于改善矿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考虑而进行的局部,简单的生态改善措施,例如,20世纪80~90年代,山东省的新汶矿务局针对当地煤矿矸石山的绿化复垦;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晋城矿务局等单位的矿山公园建造等。这些矿山公园的建设主要是矿山企业的自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缺乏对景观设计学及生态恢复理论的支持,这样形成的矿山公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系统,但它们的出现为现今的国家系统的矿山公园建设,开启了新的规划和经营理念的先河。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申报工作展开了,截止到2010年止,总共有2批61处国家矿山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作为国家针对矿业废弃地改造的一种探索方式,对我国的矿业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矿山公园主要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 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有旅游,教育和科研等功能。旨在保护和抢救现存的重要矿业遗迹, 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 弘扬悠久的矿业历史和灿烂文化, 结合旅游项目促进资源枯竭后矿山的经济转型, 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20%以上,大小煤矿有1000余座,近些年由于党和国家的生态环保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政策的影响,省内的煤炭产业进行整合,对民间的煤炭企业,不具备生产竞争优势的小企业进行合并和关停,同时加强煤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同市作为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主要的煤矿资源型城市,近些年也在摸索这煤矿企业的转型道路,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同时不断寻求城市的煤矿企业的发展新出路。

在对晋华宫矿山公园几天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公园虽具有良好旅游资源优势,但旅游人数偏少,而一水之隔的云冈石窟的旅游人群却络绎不绝,本人希望通过这次的调研结果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对晋华宫矿山公园和国家矿山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有所帮助。

2.公园实地调研及分析

2.1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概况

晋华宫矿位于大同市西12.5公里,居大同煤田东北端,与著名的云冈石窟一河之隔,形成交相呼应之势。晋华宫矿山公园总面积36公顷,分为大同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展示区、仰佛台观景区、石头村餐饮娱乐度假区、晋阳潭水上娱乐区和煤都井下探秘游览区。场地内最大河流为十里河,由东向西横穿场地中部。该公园建设以矿山遗迹景观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时结合云冈石窟旅游资源进行互补性的景观旅游开发,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和科学教育的煤炭国家矿山公园。公园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主打煤矿井下游,矿区遗址再造及具有鲜明特色的矿业景观,集工业观光、科普教育、矿区风俗展示、特种生活体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区旅游。

2.2晋华宫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2.2.1 优势分析

1.区位条件优势

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著名的矿业资源城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大同市最近古城再造计划,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旅游人群,云冈石窟和北岳恒山同时还是世界文化遗产。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与云冈石窟一水之隔,具有很高的旅游挖掘潜力。市内旅游交通方便,省道339直达晋华宫矿山公园,这些都对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发展的潜力。

2.公园旅游定位

1)公园规划设计定位: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作为国内首座以煤矿资源为主的国家矿山公园对展现山西煤矿文化提供了优势。公园规划设计以矿山遗迹景观设计为主线,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矿业遗迹优势,场地现状的元素符号,展现过去的煤矿文化,主打矿井井下探秘游的人文旅游优势。让游人体验煤矿开采过程。突出矿山公园的独特性,稀有性以及具有科研教育价值,吸引游客。

2)公园旅游文化与云冈石窟旅游的结合。

十里河将公园与云冈石窟相隔,充分利用云冈石窟旅游资源的附带价值,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有着很大的知名度,这对矿山公园旅游价值的提升起到了推到作用。公园内海拔最高的煤矸山的仰佛台设计就是对云冈石窟旅游资源的利用。

3.自然资源

晋华宫周围以山地,丘陵自然地形为主,自然植被资源的丰富提升了公园旅游文化,同时公园远离市中心的喧嚣与烦扰,让城里人在周末寻求安静,舒适的宿营有了可能。

4.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

花园式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园内基础设施的完备,场地内的旅游酒店,交通服务设施,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设施的完备具备了接待大量游客的潜在能力。

2.2.2劣势分析

1.民众普遍认识的偏见

山西省本身的经济实力水平在全国的中下水平以及大同作为全国的“煤都”使得国民认为煤炭对环境污染本身的态度本身就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2.旅游产品推广的欠缺

1)公园旅游文化知名度推广的欠缺:作为国内首座以煤矿资源文化为主的矿山公园,其在旅游推广过程中欠缺运作,在大同市调研期间,发现不管是城市内部的旅游推广和网上针对大同的旅游介绍均没有针对矿山公园的详细的旅游推荐,同时没有充分利用与云冈石窟的捆绑式旅游价值推广,往往很多人去了云冈石窟,却不知道一水之隔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让公园流失了很多的潜在旅游资源。

2)矿山公园旅游独特文化推广的欠缺:矿山公园主打的井下探秘游和煤矿产业文化宣传,其有着独特的文化推广价值,但是在调研期间很少提说针对晋华宫矿山公园独特煤文化旅游的推广宣传。

3.公园旅游与煤矿生产缺乏有效的区分及公园旅游功能的定位模糊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作为同煤集团下属的晋华宫煤矿的一部分。晋华宫煤矿本身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使得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旅游定位并不明确,有人会怀疑这里到底是煤矿生产基地还是旅游地,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本身的影响在人们心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思维定势,使得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旅游让游客产生怀疑。

4.公园周围环境保护和商业资源开发的欠缺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周围为晋华宫矿职工的生产生活场所,在调研期间发现,公园周围的环境保护有所欠缺,私营的三轮车,运煤的货车等造成通往矿山公园的道路一片狼藉,同时公园周围缺乏对矿山公园旅游文化推广的附属提升,不适应的建筑体量和没有针对山西煤矿文化展示的旅游商业文化,使得游人对矿山公园的旅游价值持怀疑态度。

5.公园管理人才的欠缺及缺乏对公园旅游推广系统完备的计划

调研期间发现公园内的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人数明显不足,以及找不到任何关于如何推广矿山公园发展的方案或者旅游节的设置。专业旅游,经营类人才的缺乏是晋华宫矿山公园发展的一大挑战,同时领导和职工的思想的保守以及缺乏旅游发展眼光也会制约公园旅游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

2.2.3 机遇与风险分析

在全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总基调下,煤矿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矿业文化优势,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是今后煤矿企业需要关注同时也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当代国家矿山公园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丰富的客源前景都让矿山公园旅游前景充满机遇。同时,省内外相关旅游项目的推广,旅游产品市场的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旅游需求市场在时尚元素的影响下变化迅捷,旅游经营门槛也在升高,投资回报率的降低。

3.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1.合理开发,可持续性发展。矿业公园今后的发展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行自然化,乡土化,生态化以及人文化于一体的建设方式,采用环境更新、生态恢复和文化重现等手段,达到矿山遗迹保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矿山公园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周围的旅游商业文化。针对矿山公园与煤炭生产企业以及居民住宅的不合理组织,重新组织,协调公园交通环境以及改造公园周围的生活,生产环境,有效的将生产区域和旅游观光区域进行区分,满足游人能够享受独特的旅游环境,避免煤炭的生产干扰公园旅游。

3. 注重矿山旅游项目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作用, 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重点促销。结合与云冈石窟旅游项目,提升矿山公园旅游名声。

4.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公园旅游竞争力。充分利用矿山公园本身的矿业文化积淀以及云冈石窟的佛文化传统,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例如煤矿旅游节以及结合佛文化与煤文化的旅游项目等,塑造具有鲜明文化的主题形象,营造独特的环境氛围,提升市场竞争力(图10)。

5.科学设计旅游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矿山公园的旅游应充分展现矿业遗迹文化为主体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特色,集参与性、美学性、科普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充分利用园内丰富的矿业遗迹和动植物资源,挖掘人文优势,开发观光旅游,度假,农家乐等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6.开发特色的旅游商品经济,提升矿山公园的附属经济价值。通过精美的手工艺品经济和当地特色农产品经济的开发,打造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7. 建立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增强旅游开发技术力量。采取优惠政策, 引进一批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管理人才,提升矿山公园今后发展的竞争力。

4.结束语

通过对大同晋华宫矿山公园的初步综合性研究,广泛涉及到了矿业废弃地改造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利用矿业废弃地景观的改造成果与矿山公园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矿山公园规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5.参考文献

[1]冯娜.废弃矿山的景观重置[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6);1-4

[2]夏夏.从废弃地走向现代城市景观[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李宏彦.大同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煤矸山景观设计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