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编制融合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urban surroundings, design research, and external public image of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city at the same time, people-oriented, urban uni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bove, to discuss the city into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is financial plann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this planning idea.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preparation of fus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是要深入研究城市的特色文化和整体空间环境状况,然后提出挖掘城市潜在功能的规划思想和总体对策。
1 城市规划的原则
所谓城市特色是指在充分了解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切合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不同地域的环境特质,明确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人工环境的开发与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确定总体城市设计的原则和对策,其中包括:自然环境,根据地质、地形、气候等地理条件,考虑生态特色和物种保护等因素,利用自然山水等景观资源,充分协调设计对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格局,清楚的辨识城市空间的结构特点和整体景观格局;历史文化,保护和延续所规划城市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习俗、城市形态、使用功能和建筑风格等。
从城市整体出发,从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组织的特点、三维空间的形态等方面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包括:土地利用,提出设计对象的土地使用性质和空间组合的模式;街区格局,考虑街道网络格局和街区的规模和形状的特点;交通组织,综合组织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各类交通,组织步行人员的活动区域;城市形态,选择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城市形态,做出大致的高度、密度和体量分布,确定城市的主要划分线;开放空间,确定自然旷地、公园绿地、广场和街道等城市主要开放空间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绿地系统,确定不同类型绿地的设计控制要求;城市意象元素,确定构成城市意象的地标、节点、路径、边缘和片区及其分布。
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城市特征文化的分析,对城市基本风貌进行提炼,提出所在城市的特色规划设计方案,最终构筑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
2 城市的总体规划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图纸和附件,附件包括说明书、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应以文字、图纸方式表达,并对城市设计的相关方面按照原则性规定和指导性建议分类予以表述,指导下一层次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设计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与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城市中心、区中心位置。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消防、防洪、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污措施。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 企业 、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总体城市设计,其城市设计导则纳入城市总体文本,城市设计说明书(或专题研究报告)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有关资料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一并收录。
3 城市的局部规划
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在整体设计原则基础之上,具体的局部城市规划是实施的主要内容,局部城市设计文件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图纸和附件,附件包括设计说明、专题研究和基础资料,而具体的设计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建筑群体、道路交通和绿地景观等部分。
3.1 具体分析
这些具体内容是在原则基础之上的规划重点,也是设计之源,下面介绍具体内容的分类方向。场地特色分析包括,周边环境、街区格局和历史保护等;公共空间组织是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平面和竖向形态,空间的主次、联系、方向、尺度和风格特征,空间的出入口、流线的研究,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建筑群体形态设计是对建筑群体组合的形态、建筑造型、位置、尺度、题量、层次等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是协调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的关系,对交叉口的形式与尺度、局部线型和断面组织、绿化、人行天桥与地道的布置与形式,人行道断面组织及地面铺装、停车场地、公交站点和交通信号灯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绿地设计对绿地布局与风格,植物选择与配置,绿地内部建筑;景观设计包括景观系统规划、景观节点设计、景观街区设计、景观道路设计;照明设计对于广场、街道、建筑群和绿化的照明方式、照度、灯光形式和布置、色彩以及节日照明进行安排;环境设施设计对于广告、牌匾、花坛、喷泉、候车亭、电话亭、售货亭、公共厕所、邮筒、垃圾箱、路标、座椅等小品设施的位置、造型等提出建议。
3.1城市景观结构
确定城市竖向轮廓与建筑高度分区、高层建筑和制高建筑的布局、视觉走廊及眺望系统;对现状建筑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风格、建筑小品等建筑景观方面的整体设计构思;对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出入口、江河湖海沿岸和城市制高点、景观点所及的城市天际线、竖向轮廓进行设计控制;组织城市雕塑与标志系统。
3.2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与山水环境、广场空间、街道空间以及其他开放空间的环境特征,提出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对策。根据城市游憩、健身、文化、娱乐、集会、庆典、休憩、交往等各类人文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分布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动性质、内容、规模,提供相应的环境设施条件,进行市民活动系统规划设计。
确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规模、性质,提出艺术风格要求和绿化控制指标;确定城市中心广场、中小型公共广场、专用广场的位置、性质、规模、尺度、场所意义特征、界面控制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路径,对重要公共建筑的附近广场提出指导性意见;从空间环境质量的角度对城市的路网、线形、性质、交叉口及断面、路面铺装、街道绿化及相关环境设施提出要求,明确主要街道空间的景观特征,组织城市步行空间,合理安排各种静态交通设施;对城市自然生态和山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滨水环境建设进行总体设计。
3.3 主要功能区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分别对居住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文化娱乐区、教育科研区、旅游度假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空间环境改造提出目标、原则与对策。
3.4 标志性节点
结合重要景观节点,对重点地段,如:市中心、重要广场、商业步行街、城市步行街、城市出入口、重点公园、滨水地区等空间形态进行概念性形态设计并提出相应导则。
4 总结
如上所述,具体的总体城市设计以城市整体宏观原则和整体对策为主要内容;并以总体规划的功能空间分类(如用地分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局部城市设计以对微观具体要素的设计控制为目的;是对具体要素的体型空间布局的研究塑造。城市规划的编制成果中,总体城市设计的文本包含了目标、原则和对策措施等占主导地位的内容,而图纸以对应于文本的各要素和空间系统图为主;局部城市规划则以形体控制图则和三维形体示范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系统图,其文本控制内容是针对微观体型和单体设计的规划设计条件。
其具体的编制内容区分如表1所示,从空间结构、城市节点、城市通道和建筑群体为内容进行介绍。
二、项目技术基础。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的产能规模、建设的主要内容、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四、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
五、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六、项目法人基本情况。项目法人的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等。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并填写招标事项核准意见(见附表),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盖章。
九、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1、银行承贷证明(省分行以上)文件;
2、项目法人近三年的经营状况(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项目法人自筹资金保证落实文件;
3、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4、前期科研成果证明材料(需经权威机构认证或出具技术检测报告、专利证书等);前期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应能够满足产业化试验或产业化示范的要求;
5、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意见;
6、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项目);
7、有关部门出具的产品生产、经营许可文件等;
8、土地、重要原材料以及其它所需证明材料;
【报告描述】
政府投资项目中,采用投资补助和贴息方式的,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投资补助,是指政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和下一级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贴息,是指政府部门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贴息。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是项目方为获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向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贷款贴息等。
【报告目录】
第一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条件
一、项目法人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单位近几年财务状况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申请投资补助或贴息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3、项目建设内容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项目目前进度
三、项目结论
第二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二、产品方案
1、产品介绍
2、产品特点
3、产品技术参数及先进性
第三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市场分析
一、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1、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产品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产品市场供需情况
二、产品市场竞争情况
1、主要生产厂商和国力生产力布局
2、产品竞争趋势
3、项目单位优势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三、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四、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第四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建设条件和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厂址选择
2、自然条件及环境
3、工程地质条件
4、经济发展及投资优惠
5、原材料及能源供应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2、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3、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方案
第五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二、产品生产工艺介绍
三、主要设备选型及购置方案
第六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
一、环境保护
二、节能措施
三、生产安全设施
四、消防
第七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方案
一、项目单位组织机构
二、项目劳动定员和职工培训
计划
第八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建设期、进度安排和招投标
一、项目建设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招投标计划
第九章船用复合岩棉板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二、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方案及落实情况
第十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不确定性分析
四、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一、政策法规风险
二、市场风险及防范对策
三、技术风险及防范对策
四、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五、人员风险及防范对策
六、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
七、成本控制风险及防范对策
第十二章船用复合岩棉板项目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件:
(1)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2)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3)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4)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意见;
(6)申请贴息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定的贷款协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轨道交通;道路规划;规划管理
1. 引言
新加坡是一个人口300多万的小国家,在短短的40几年间,新加坡由一个百废待举的英殖民地,脱胎换骨成为亚洲营运中心。在政治、经济的表现上在亚洲、甚至是世界名列前茅,并获得“花园城市”的美称,此荣誉来自于有效率的政府执行力度及长远的规划态度,新加坡的规划专家秉承的最宝贵经验,只有八个字,“坚持远见,整体规划。”
2. 新加坡整体规划思路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历了由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的过程,得益于良好的规划及强有力的政府执行力。新加坡于70年代末发展了新市镇结构规划模型,用以指导新市镇的发展建设。这个模型是一个以土地综合利用与道路网络相结合的综合规划,包含三个主要目标:土地开发与交通规划挂钩;优化利用土地;促进环境的改善及生活素质的提高。在土地使用分配上,30-40%的土地用于居住或与居住相关的配套设施,三分之一用于商业与工业发展,其余的则用作道路、公共设施、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等。
形成整体规划思路的新加坡政府共建设了17个新市镇,新加坡政府主张不盖零星的住宅,而是长期规划,兴建规划详细、公共设施配套完整的新市镇。
3. 科学规划公共交通体系
根据新加坡规划专家的思路,人口超过150万的地区,应以轨道交通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1】。新加坡最早作总体规划时就确定了这个规划思路。新加坡的各个新市镇,都是与轨道交通系统相辅相成,没有一个新市镇没有轨道交通,新加坡90%的百姓住在有轨道交通系统的新市镇中。
每条轨道交通周围都是高密度住宅区,通过各个车站的设置引导人流。进入新市镇后,车站设在新市镇的中心商业区。出了车站下到地面层,人行道宽敞平坦,人车分离。更人性化的设计是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的车站不只是在附近而是连通在一起。公交车站的设计也是通透明亮,宽敞大方,尤其是站牌指标系统,字体大,而且简单明了。公交车站与轨道交通系统像是一体设计,基本都具备国际水准。公交车可以抵达各个新市镇的住宅区,所以完全不需要市民自备汽车。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一直是各大中城市所倡导的交通理念,但如何实施在规划中,如何行之有效,执之有力,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具备人性化思维及缜密细致设计。只有无缝衔接、畅通无阻的公共交通,才是被推崇及有效的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出路。
4. 人性化住宅区规划
新加坡的商业设施规模与人口的数量是相对应的,而且每个新市镇都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市民们不必都挤到城中心工作,因此减低了道路的交通负荷。新加坡的每个新市镇几乎都是用同一个模子盖出来的。一个新市镇是2.5公里见方,四周用快速道路环绕【2】。新市镇规划最重要的工作,是仔细推测这居住人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的项目跟数量,如停车场、公园、车站、小学等等,然后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这值得其他城市借鉴,一方面避免一边实施一边改造的情况,另一方面,大大减少因规划不周、建设不科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新加坡的住宅社区都规划了大量的开放空间。公园、建筑物等周边的绿地,以开阔的绿树与草皮为主,儿童与青少年绝对不愁没有空间游戏玩耍。
社区内设置立体停车场,早期新市镇的停车空间都规划在地面,后来则设立体停车场,让原来的停车格改造规划成开放空间。在新市镇中,一切都经过仔细的估算,每一部车子都有停车位,所以几乎看不到违章的路边停车现象。新加坡的午后常有阵雨,所以各住宅大楼之间,都设有长廊相联系。新加坡住宅的一大亮点,就是一楼挑空设计。一楼挑空可以使地面层视野开阔,而且保证通风,同时确保二楼以上住户的私密性【2】。而一楼的空间,则可以提供社区活动等设施。住宅区的垃圾处理,也非常有创意,垃圾袋可以从每层楼的投入口放入,经过楼梯管道,落入一楼的垃圾收集容器后,再由垃圾车运往垃圾处理场。管道间也设有冲水设备,社区定时冲洗,以免垃圾袋损破之后带来的污染,这个收集垃圾方式对居民而言,可谓非常方便。
5. 道路层级分明
新市镇内有3个层级的道路系统,最的是快速道路。新镇中心与各个住宅区之间的主要干道,以及住宅区内的道路,层级分明,决不相互穿越。
新加坡这种层级分明的道路系统,是交通方便、住宅区内宁静安全的不二法门。车行速度由外而内,车速递减,车辆秩序井然。住宅区内,不建设城市主干道,只有慢车道与人行步道。
新市镇的四周被快速道路环绕,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兼备新市镇隔离带的作用。绿化带宽达30米,且呈隆起状,再加上好几层茂密的乔木。在绿化带内侧的住宅区,根本听不到快速道路上的噪音。30米的绿化带也创造了快速道路与新市镇的绿化景观,同时确保了住宅区居民的安宁与安全。
6. 管理有方、执行有力
新加坡总体规划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新加坡政府敢于接受老百姓的批评,这也是新加坡政府成功的地方。新加坡政府坚持每年进行市民调查,邀请市民对政府规划建设成果进行评价,每五年进行一次大型抽样调查,从最低层市民对政府决策的成果提出意见,接受整个社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有专业人员对抽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国家发展部对于这个报告也是非常重视,要求规划、国土相关专员学习研究,并将报告内容深化于下一步规划决策中。
新加坡从一个百废待举的英殖民地,转身变成拥有“花园城市”美誉的国家,与新加坡这一连串细腻的规划手法息息相关,再加上严格的工程管理,使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成为都市规划教科书中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 陆建义. 向新加坡学习:小国家的大智慧【M】. 新华出版社,2009-10
[3] 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一、规范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1、需上报国家的审批事项,要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需省平衡建设条件的市属建设项目,省只审批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各级政府平衡建设条件、非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的建设项目实行备案制。
2、对省政府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坚决落到实处。对已下放到各设区市的审批事项,省直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收回,确保各项权限下放到位。
3、各行政审批部门和有关单位对《*省建设项目审批程序》(附后)中所列的审批事项和环节实行限时办理。凡审批条件完备的审批事项,审批部门要在各自承诺的时限内完成。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增加审批事项和环节。
4、加强规划管理,各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经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符合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可直接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作重大变动,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坚持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供应。各级政府要切实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各类开发区、园区,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审批,坚决制止和避免乱占耕地现象发生。
6、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通过用地预审。对符合用地条件,需报经省政府批准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中有影响工期的单体控制性工程占地,经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意后,相关部门先办理其它手续,不能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但需在要求的期限内完成用地、用海报批手续。
7、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向环保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对于已经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入区建设项目符合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铁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推迟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8、重点项目局部工程需提前开工建设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依法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9、省级以上开发区内建设项目,需由省或国家审批的事项,可由开发区直接上报省有关部门,省有关部门按照审批权限或程序办理。
二、明确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
10、对建设项目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以法律法规、国务院有权设立收费项目的部门制定的规章、省政府以及省财政、物价部门制定的有关文件为依据。省政府其他部门和设区市以下(含设区市)各级政府不得自行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确需新增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国家新增的除外)实行听证制度,在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11、由省计划、财政和物价部门每年印制《*省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新增或取消的收费项目要随时公布。未列入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建设单位有权拒交,并可向省重点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或省财政、物价部门举报。
12、收费部门向建设项目收费时,必须出示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和开据的进企业收费通知书,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否则,项目建设单位有权拒交和举报。
三、强化服务意识,创建良好条件
13、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实行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时限、办事结果以及收费标准和依据“六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凡有建设项目审批职能的部门,要制定办事指南,明确本部门办公地点、办事程序和要求、所需资料、责任人员、联系电话等项内容,为前往咨询、查询和办事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无偿提供服务。
14、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建立省、设区市、县(市)三级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推行网上申报、咨询、年检、备案、审批及投资信息。
15、各级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重点办)对重点项目要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选派联络员,专门负责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不得再另行设立支援建设项目办公室等类似机构。
16、各级规划管理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便于建设项目的选址。
17、地震、文物、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按照审批权限,开展前瞻性专项评价工作,确定重点控制区域,并向社会公布。对重点控制区域以外的建设项目,要简化评价审批手续。
18、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平衡,向建设项目多的地区倾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出让、划拨等方面要对重点项目给予倾斜,对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列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安排用地、优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19、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项目建设中的用水、用电、供热、物资运输和邮电通信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保证,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障碍,干扰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20、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项费用的支付,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落实到位,并公布于众,增加透明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
21、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或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项目建设单位强买、强卖,更不得实行垄断经营。
22、各级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干扰、阻挠和破坏建设项目的正常施工及危害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施工现场的治安秩序。
23、评估、咨询、招标投标、会计、劳务、法律等中介机构要增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规范中介行为,切实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公正、高效、优质的服务。
24、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各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宣传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四、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监督
25、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实施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坚持依法行政。既要下放权限,提高行政效能,又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禁将政府职能转给中介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做到依法办事,科学决策,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6、在监察部门设立行政投诉机构,投诉机构在*省政府网站开通投诉网页,公布投诉电话。明确政府及部门职责范围,制定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土地、规划、招标投标和资金等审批环节要加强监管。对不正确履行职能、损害投资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直接领导的责任。在行政执法部门、窗口单位实行群众举报“一次查实下岗”制度。
27、建立公开评议制度。省重点办要制定公开评议办法,每半年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对所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执法、审批、监管等部门和单位进行一次公开评议,将评议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并作为部门实施年度考核奖惩的依据。
28、建立*投资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省投资协会要定期调查并向政府职能部门反馈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投资企业提供协调和咨询服务。
29、各市和各级执法、审批、监管部门和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上述规定,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附:*省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二三年五月一日
*省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
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初审意见
环保部门立项初审意见
资金筹措意向资料
建设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城市规划部门选址意见书
国土资源部门土地使用预审意见
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和是否覆盖重要矿床报告审查意见
环保部门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意见
水利部门取水许可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查意见(重大建设工程)和防洪安全评价审查意见(涉及到项目自身防洪安全和对公共防洪设施有影响的工程)。地震部门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意见(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文物管理部门选址审查意见(在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审批部门招标方案审查意见
咨询评估机构评估意见
电力、供水、供气、供暖等市政配套部门供应意向
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三、初步设计阶段
城市规划部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消防部门总平面图审查意见
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四、开工审批阶段
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年度投资计划
消防部门防火审核意见
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国土资源部门土地使用证
人防部门人防工程审查意见
建设部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建设部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五、竣工验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