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第1篇

液化天然气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中发生泄漏,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有点火源即明火、电火花、磨擦和撞击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高热表面、雷电火花或其它点火源均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财产及人身伤亡。2009年6月17日 16日7时50分许发生的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工程1号储罐区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8人死亡,14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一、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危险性及特点

认识与了解LNG的物理性与事故特征对发生各类事故处理采取措施有着根本指导意义同,否则会引起更大的事故及低级事故的发生。

1.LNG的定义及其特性

LNG的定义:天然气在常压下,当冷却至约-162℃时,则由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简称LNG)。液化天然气的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大大方便存储和运输。

基本特性有:主要成份为甲烷,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以及氮等其他成份组成。沸点为-162.5℃,熔点为-182℃,着火点为650℃。爆炸范围:上限为15%,下限为5%。无色、无毒。

2.LNG潜在的危险性

LNG虽是在低温状态下储存、气化,但和管输天然气一样,均为常温气态应用,这就决定了LNG潜在的危险性:

(1)低温的危险性

(2)BOG的危险性

(3)翻滚的危险性

(4)快速相变(RPT) 危险性

(5)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BLEVE)危险性

(6)泄漏的危险性

3.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类型

由于液化天然气除具有天然气可燃性外,还具有低温性、扩散性,其这此特性都有可能引起相应的安全隐患,其可燃性引起火灾、爆炸,LNG属低温液体(温度一般为-1620C),使设备脆性断裂和遇冷收缩,从而使损坏设备及冻伤人员,长时间在LNG气氛环境中,引起人员意识模糊及窒息。

因此LNG事故类型较多,主要体现为LNG储存分层及翻滚、快速相变(也称为冷爆)、间歇泉、低温灼伤、低温麻醉、窒息、火灾及爆炸等。

4.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特点

(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2)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3)处置难度大

二、防护与预防

1.推荐使用的防护服(recommended protective clothing)

当处理LNG时,如果预见到将暴露于LNG的环境之中,则应使用合适的面罩或安全护目镜以保护眼睛。

操作任何物品时,如其正在或已经与寒冷的液体或气体接触,则应一直戴上皮手套。应戴宽松的手套并在接触到溅落的液体时能够迅速脱去。即使戴上手套,也只应短时间握住设备。

防护服或者类似的服装应是紧身的,最好是没有口袋也没有卷起的部分。裤子也应穿在鞋或靴子的外面。

当防护服被寒冷的液体或蒸气附着后,穿用者在进入狭窄的空间或接近火源之前应对其做通风处理。

操作者应该明白,防护服只是在偶然出现LNG溅落时起保护作用,应避免与LNG接触。

2.火灾的预防和保护

在处理LNG失火时,推荐使用干粉(最好是碳酸钾)灭火器。与处理LNG有关的人员应经过对液体引发的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的训练。高倍数泡沫材料或泡沫玻璃块可用于覆盖LNG池火并能极大地降低其辐射作用。必须保证水的供应以用于冷却目的,或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用于泡沫的产生。但是水不可用于灭此类火。有关火灾的预防和保护的设计,应遵守EN 1473的规定。

三、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

1.防护

在处理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中,进入液化天然气泄漏区域的消防及抢险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及专用的护目镜、手套、鞋。

2.询情

(1)遇险人员情况

(2)泄漏容器、泄漏部位、泄漏源储存量、泄漏形式、泄漏介质在工艺中处于的状态(成品、半成品或混合物)、扩散范围;

(3)泄漏源设备周边其它工艺设备的基本情况;(间距、空间、介质)

(4)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点火源等情况;

(5)消防设施、工艺措施、现场专业人员处置意见;

3.侦检

(1)搜寻遇险人员;

(2)使用专用检测仪器检测泄漏物在各区域内的浓度、确定扩散范围;

(3)获取气象数据,测定风向、风速;

(4)确认扩散区域内的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各类危险源;

(5)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6)确定抢险救灾应急通道、路线、集散地、指挥通讯场地;

(7)确认抢险救灾物质准备情况;

(8)确定抢险救灾外部情况;(公安、医院、卫生、交警、政府等部门)

4.警戒

(1)根据询情及测定泄漏物扩散区域及险情级别确定警戒区域;

(2)划分警戒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安全区及隔离区;设立醒目的警戒标志;

(3)按界时规定,严格控制规定区域内人员、车辆、物质,对其逐一安检及登记 ;

5.救生

(1)成立救生小组、根据询情确定受灾人员数量、地点,携配整装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域;

(2)采取确定的救生方案正确救援,将遇险受灾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3)按救生方案现场急救;对脱险人员进行登记、标识;

(4)伤情重者正确应急处置后移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说明伤者伤情类别;

6.控险

(1)事故控险前期确认

①确认工艺装置各保护系统运行情况、生产装置入口阀、事故设备进出口阀、保护性紧急切断阀的状况;

②确认工艺装置操作人员及事故责任方事故处置已采取的措施及非关连区域情况;

(2)启用单位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

(3)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4)设置水幕或屏封水枪,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及扩散或设置蒸汽幕;开启喷淋设备给储罐降温及隔绝火源,开启消防高倍数泡沫发生器覆盖泄漏的LNG,遏制火势,直至扑灭。

7.堵漏

(1)根据泄漏情况,制定堵漏方案,严格按堵漏方案实施;

(2)堵漏实施人员须采用防爆、防静电、防冻措施,确保安全;

(3)关闭事故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8.利用工艺措施倒罐或放空

通过紧急工艺措施倒出事故罐中液化天然气或通过罐顶安全阀和紧急放空管线直接的放空泄压,降低危险源。

9.救护

现场救护

(1)将遇险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转移至上风或侧上风方向,保障空气流畅;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3)对污染者进行脱装、流动清水及肥皂水冲洗,眼部污染者,有大量清水彻底清洗;

(4)对其它受伤者,无专业处置措施时送医院治疗。

10.清理

(1)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车辆、器材及物资,解除警戒,办理移交,安全撤离。

四、措施方案要点

1.正确合理布置现场各类通道、区域划分;

2.严格控制危险区域内的一切点火源;

3.严格控制重危区作业人员数量,听从专业人员指导使用各类救援设施及器材;

4.严禁作业人员滞留泄漏区低哇、下水道、缆沟、井口及地下空间顶部;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第2篇

第一章 危险性分析

我公司本次评估范围内的承压设备,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会对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如果泄漏情况严重,还会对正常的生产运行造成影响,造成停炉、停机的重大事故。

第二章 可预见的事故

   第一条 承压设备的泄漏或爆炸。

第三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二条 突发事故应急抢险指挥小组 

成立承压设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以下简称指挥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突发事故应急抢险工作。

指挥小组组成:

总 指 挥:任安全

副总指挥:高原

小组成员:陈争峰、许令奇 、郭兴建、郑思文、陈迎

第三条 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生产设备部。

指挥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分析和上报突发事故预警信息;承接突发事故报告;根据事故现场指挥对事故的判断和建议,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小组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部门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部门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第四条 应急救援组织分工

指挥小组下设现场指挥,并根据突发事故的等级和实际情况,成立相关的专业组。

1、现场指挥: 由各分厂厂长担任,生产设备部部长及各部门负责人协助工作。

现场指挥负责统一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迅速组织制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指挥实施、协调领导各有关专业组开展工作,随时向指挥小组办公室反馈事故现场的情况,执行指挥小组的决策和命令,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决定或者建议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

2、抢险排险组:由生产设备部部长担任组长,各单位厂长、主任、班长参加。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的抢险、抢修、伤员搜救等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

3、专家组:由安环部部长担任组长,各相关专业工程师及维修车间相关专业负责人参加。负责对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对事故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确定疏散区域和抢险方案。

4、安全疏散组:由安环部部长担任组长,各部门、班组安全员参加。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

5、伤员救护组:由安环部部长担任组长,办公室人员参加。负责组织现场抢救伤员,拨打120救助电话,并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6、事故调查组:由安环部部长组长,生产设备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和检修车间专业主任组成。负责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完成事故的调查报告并向集团公司生安部汇报,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追究行政责任和其他法律责任的意见。

7、善后处理组:由公司安全副总担任组长,办公室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协助进行事故伤亡人员的经济理赔、医疗鉴定、死亡善后处置工作。

第四章 预警预防机制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五条 预警信息

1、系统泄漏、爆炸的预报信息;

2、相关部门或个人监测、发现到的异常信息;

3、可能影响或威胁承压设备安全或正常运行的其它信息。

第六条 信息来源

1、相关部门通过对监测数据资料的分析,得出可能引发承压设备泄漏、爆炸事故的险情信息。

2、运行人员发现承压设备破裂后报告的信息。

第七条 信息分析

指挥小组办公室接到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筛选、评估、分析,根据可能对设备、人身、周围社区安全的影响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应对方案和建议,提请指挥小组研究决定是否预警信息或启动应急预案。

第八条 预警信息

当各种渠道的信息显示事态的发展将可能威胁承压设备安全运行时,指挥小组办公室提请总指挥批准,向本厂各单位或社会公众预警信息。

第九条 预防行动

预警信息后,指挥小组各成员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承压设备泄漏或爆炸事故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

指挥小组办公室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态势,及时做出反应;相关部门加强职守,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抢修队伍和保障队伍以及应急设备物资准备工作,必要情况下组织力量进行人员疏散。

第五章 应急响应

第十条 接警报警

相关部门接警后,应迅速赶到现场,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初期处置,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恶化。并向指挥小组办公室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单位等)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可能的后果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况等。

(一)应急预案启动

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在对事故等级进行初步判断后,认为事故等级达到较大及以上时,应立即汇报指挥小组总指挥,由总指挥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二)现场指挥

指挥小组办公室按照总指挥的决定,立即向成员部门下达指令,确定到达现场的时间及集结地点,由现场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

(三)基本应急

1、现场指挥要维护好现场秩序,做好人员疏散、伤员安置等工作,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并及时与指挥小组办公室保持联系。

2、参与事件处置的各成员部门,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相应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和事件处置程序,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第十一条 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一) 应急措施

1、承压设备发生泄漏或爆炸时,生产运行人员与现场检修人员及其他现场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措施,避免中毒、高温烫伤或窒息等伤亡,应在就近采取隐蔽防护措施自救。

2、生产运行其他岗位人员采取自救脱离事故点避免危胁人身安全,脱离危险后应积极主动电话联系或派人从安全门出入处理事故,尽快将事故点的介质进行隔断,并抢救伤员。

3、各专业生产岗位人员根据事故破坏程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设备不受损坏,并协助进行事故抢救。

4、抢险过程中应在生产人员指导带领下进行,防止意外伤亡发生。

5、及时启动“110”报警程序救助。

(二) 防范措施

1、生产运行岗位人员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承压设备泄漏、爆炸事故的严重后果与危害性,工作中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精心监控,正确操作。

2、严格执行设备定期工作制度,对相关安全附件所存在的故障要及时联系处理,保证安全装置可靠好用。

3、对承压设备发生严重泄漏时,严防人员盲目靠近,应用物体进行检查确认,按规程事故处理进行操作。

8、应经常性对承压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按期进行检验、维护,确保设备健康。

(三)扩大应急

现场指挥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需要扩大应急时,应立即向指挥小组办公室报告,由指挥小组办公室向总指挥请示提高应急等级或启动其他相关预案。

(四)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进入正常的抢修程序,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由现场指挥向指挥小组办公室建议应急结束,由指挥小组总指挥做出应急结束的决定。做出应急结束的决定后,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应急结束消息。

第六章 后期处置

第十二条 善后处理

善后处理组根据事故调查组提供的调查情况,按照职责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应及时组织开展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性质、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分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检查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及时公司上报。

第七章 应急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 通讯与信息保障

1、指挥小组办公室与各应急指挥机构、成员部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健全各种应急通信方式。

2、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保障

各相关部门应按规定配置充足的救援物资和设备。

指挥小组办公室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征调、征用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抢险设施、设备和物资,各部门应予以全力配合。

3、应急抢险队伍

建立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并建立专项基金,储备抢险抢修物资。

第八章 宣传、培训与演习

第十五条 宣传

指挥小组应加强对运行人员和维修班组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板报、讲座等加强安全常识的宣传,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意识,掌握应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 培训

指挥小组及各成员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应急知识与技能以及应急预案的相关措施等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十七条 演习

指挥小组及各成员部门,应定期组织对承压设备泄漏、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演习与演练,提高对承压设备泄漏、爆炸事故的应急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沟通。

第二十条 奖励与责任

1、对在承压设备泄漏、爆炸事故应急抢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2 、对于在承压设备泄漏、爆炸事故应急抢险工作中拒不执行预案、不服从上级统一指挥,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厂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考核,违纪或违反法律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第3篇

一、 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应急办公室:

以上岗位人员变动后,新补到岗人员履行相应职责。

二、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组织制定并实施项目部的突发危机事件、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预案工作的日常管理。

1.应急处置指挥部的设置

突发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即在项目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基础上自动生成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全权负责应急援救工作,事故项目领导参加应急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生产管理部电话:

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职责: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组织、协调、控制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应急指挥部下设三个应急小组:

(1)现场指挥小组

组长、副组长;由应急总指挥临时指派

成员:现场生产、技术、安全等管理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应急处置的现场指挥工作,组织对现场应急处置全过程、全方位的总体指挥、运作、收尾、总结等工作。负责向应急处置指挥部及时汇报现场信息,制定现场抢险方案,报指挥部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具有现场临时处置权力。

(2)应急协调小组

组长、副组长:由应急总指挥临时指派

成员:由现场其他管理人员和出险机组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调动项目部内外部资源,实施应急过程的总体协调工作。具体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信息收集、处理,抢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组织应急处置物资、装备、抢险队伍、消防、医疗、后勤保障等及时到位,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情况。

(3)状态控制小组

组长:出险主要负责人

成员:项目技术、安全、消防、保卫等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突发危机事件的前期状态控制工作,在第一时间对应急现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及预防措施,及时向应急协调小组汇报现场状况,在现场指挥小组赶赴现场后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 项目部各部门、机组、队实施应急处置时的主要职责

(1)生产管理部:负责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负责提供应急处理时所需相关的技术建议和事故险情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指导;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储备及管理工作;调动项目部内部资源,负责应急过程中应急物资的供应及保障;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负责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情况,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理工作;组织事故调查,参与事故处理;

(2)质量技术安全部:负责组织应急现场及周围区域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环境污染调查和处理;参与应急预案处理方案的制定和论证工作;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负责指导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管理、监护监控,应急物资监督管理;组织事故调查,参与事故处理。

3.综合保障部:负责向地方政府、上级汇报和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组织收集有关资料。

4.HSE安全:负责应急处理中消防队伍、器材、设施管理;负责组织应急现场的警戒、设置警戒线、灭火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员疏散、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及车辆指挥工作;负责消防物资及消防队伍的调动;负责组织火灾、爆炸、化学危险品、放射物品等事故调查,与地方公安部门协调处理事故。组织安排参与抢险处置工作。

5.物资供应: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储备及管理工作;负责应急过程中应急物资的供应及保障。

6.后勤:负责重大群伤群亡、中毒、突发疫情处理方案的制定,组织医疗卫生力量现场控制事态的扩大及蔓延,组织、协调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受伤人员的就近抢救,收集、汇报伤员救治情况。

凡属业务合并的部门和岗位,其职责随业务转移到新的部门和岗位。

三、 事故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事故险情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由组长签发启动令(组长不在时,按照职能替代原则执行)。

2.事故险情报警程序:

发生突发危机事件后,第一发现人应按照以下程序报警:

(1)项目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程序:

涉及三级以上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中毒、群伤群死事件报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外部报警电话:110、119、120

(2)项目现场人员第二时间报警程序:本项目现场负责人。

(3)项目部第一时间汇报程序: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

⑷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签署《应急状态启动令》(见附件1)后,四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应急处置指挥部通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向指挥部集中。

四、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特种设备事故的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五、应急响应

《应急状态启动令》签署后,突发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立即成立现场险情应急指挥、险情应急协调、险情应急状态控制等三个小组。险情应急协调小组立即通知各应急部门、项目进入应急状态,并按照掌握的现场资料制定应急组织方案报请应急处置指挥部批准,协调各类应急资源赶赴现场,通知出险相邻单位做好应急援救准备。

应急状态启动后,现场指挥小组立即出发赶赴现场,期间因路途通讯障碍,由应急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指挥。

现场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分为三个组开展工作:

险情控制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任组长,状态控制小组并入险情控制组,组织开展险情控制工作。负责危险区无关人员撤离、伤员抢救、警戒线设立、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上报和实施,组织实施控制方案,组织应急抢险处置行动,采取应急措施,并防止处置过程中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负责险情排除后的应急现场清理;并负责向指挥部汇报现场处置进展情况。 险情处置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指定组长,与相关部门和出险项目组成险情处置组,在险情控制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险情处置组应从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抢险突击队等六个方面组织现场处置。

后勤保障组:由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指定组长,与相关部门和出险项目行政主管领导组成后勤保障组,在险情控制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物资调动和外协单位的紧急情况介绍、请求(要求)以及现场引导、受难者安置、生产及生活恢复等工作。

各应急小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协调小组安排任务的进展状况。

第八条 险情发生后,应急协调小组有权调动项目的所有人员、物资。

第九条 《应急状态启动令》后,进入四级应急状态,各应急小组要立即检查本项目资源状况,以备项目应急处置紧急调用。全体干部、职工都有义务为抢险处置献计献策、提供帮助。

第十条 灾害险情得到控制,险情区人员生命和财产脱离危险,危害完全解除,视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由应急总指挥签署《应急状态解除令》(见附件2),下达四级事故险情应急解除命令。

第十一条 项目事故险情应急处置预案

项目事故险情预案启动后,可以请求局、公司、项目部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技术专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参与现场抢险。项目部应急办公室负责与项目请求支援事项的调派与协调。

第十二条 在具体预案执行过程中,需同时启动两个或两个以上预案的,以事故(事件)的本发状态预案为主预案,其它预案可作为从预案,但必须服从主预案的统一协调。

第十三条 各部门、各机组应确保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处置、通讯方式联络等装备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小组成员电话号码改变后,必须立即报应急中心登记)。

第十四条 相关部门、项目、岗位为确保本应急援救预案的有效实施,应根据应急职责,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

第十六条 本应急处置预案由项目部制定,审报七分公司批准并实施。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LNG加气站、工艺流程、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U693文献标识码: A

天然气是三大世界能源支柱之一,随着液化石油气(LNG)逐渐在国内能源行业发挥重要作用,LNG加气站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LNG加气站潜在事故类型主要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三类,其中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为了明确应急突发事件状态下相关人员的职责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流程,保障LNG加气站生产作业人员以及周边人员人身安全和生产设施、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需要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1.LNG加气站潜在事故类型

1.1生产安全事故

1.1.1火灾、爆炸

液化天然气(LNG)是以甲烷为主的液态混合物,储存温度约为-162℃。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后的LNG最终会形成比其体积大数倍的气云,当与空气混合后,体积百分数在5.3%~15%范围内若遇明火或静电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点燃空气和天然气混合气所需要的能量通常小于1毫焦,火灾危险性等级为甲A。因此,LNG泄漏到任何带有低点燃能量的空气媒介中都有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可能[2]。

1.1.2设备损毁

LNG泄漏后,来不及气化的冷蒸气云液体或喷溅的液体会导致所接触的材料脆性断裂或产生冷收缩,同时会对加气站设备如储罐、潜液泵、加注机、加注车造成危害,特别是可能引起LNG储罐和LNG槽车储罐外筒脆裂或变形,导致真空失效,保冷性能降低失效,从而引起内筒液体膨胀造成事故[3]。

1.1.3人身伤害

由于LNG储存温度在0.40MPa压力的条件下约为-137℃,泄漏后的初始阶段会吸收地面和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气化,周围的空气温度在无对流的情况下也会迅速下降, LNG泄漏后的冷蒸气云或者来不及气化的液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低温灼烧、冻伤等危害[4]。

处在LNG低温蒸气环境下,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呼吸困难,容易使人窒息。如果吸入纯净LNG蒸气而没有迅速脱离,很快会失去知觉,几分钟便死亡。

1.1.4交通事故

由于LNG加气站主要销售对象是LNG燃气汽车,在汽车进站、出站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概率相对较低。

1.2公共安全事故

此类事故主要包括恐怖袭击或蓄意破坏、食物中毒和流行性传染病等,其中传染性疾病在春季等为高发季节,日常注意个人卫生能够减少食物中毒概率,恐怖袭击发生概率相对较低。

1.3自然灾害

地震、灾害天气和气候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该类突发事件视加气站所处位置不同发生概率有所差异[5],通常事件发生时应急准备时间短,破坏性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现场应急处置原则

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首先考虑人身安全,以保障加气站员工和社会公众生命为应急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其次才考虑公司的财产和工作进度。

2.2平战结合、有序运转

加气站定期为职工作出演练任务安排,使各级应急组织把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理形成制度化和程序化。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仍能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且可以稳定、快速和有效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将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程度。

2.3分级响应、统一协调

分级响应是指LNG加气站、公司生产部与QHSE部、公司的三级响应,各级指挥人员职责明确。强调“第一反应”,以现场应急及现场指挥为主,从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分级响应。统一协调是一旦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系统,则所有的应急活动必须在应急指挥系统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行动。

2.4信息及时、坦诚公开

及时坦诚地面向公众和媒体,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提供阶段性信息。主动联系当地政府,依靠社会,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

3.应急处置

当加气站发生事故时,根据事故的性质、范围、损失及伤亡情况,成立应急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抢险组、消防保卫组、技术支援组、应急通讯组和后勤保障组。

图1应急组织机构图

3.1职责

3.1.1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关键指挥层,是现场处理应急事件的最高管理决策机构,在防止事态扩大、防止事件产生严重后果和组织调动当地资源中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场发生的应急事件和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负有直接管理控制权。其职责包括不限于:

(1)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应急计划、应急处置方案,确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程序;

(2)依照法律、当地政府的要求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应急预案,进行备案;

(3)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中心的办公室场所;

(4)指挥和协调现场作业单位处理现场突发事件;

(5)处置管辖范围的其他突发事件;

(6)落实和调动可以动用的应急资源;

(7)向公司报告突发事件的动态,按实际情况向公司提出支援请求;

(8)依据法律法规向当地主管政府部门报告;

(9)根据公司授权向当地媒体及公众信息;

(10)贯彻执行公司应急委员会的应急决策;

(11)组织应急演习和培训;

(12)应急响应结束后组织恢复工作;

(13)总结评估应急事件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提交报告。

3.1.2应急抢险组

(1)按照事故抢险预案,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具体实施抢险。

3.1.3消防保卫组

(1)按照事故抢险预案,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进行消防保卫工作;

(2)负责消防系统的操作;

(3)向到场的消防人员介绍事故情况。

3.1.4应急通讯组

(1)根据警报,迅速通知有关人员赶赴事故应急现场;

(2)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联系当地消防和医院等单位协助抢险;

(3)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通知客户单位。

3.1.5公共事务组

(1)负责接待媒体和外来人员;

(2)向咨询用户解释相关情况;

(3)在应急领导小组同意下,撰写新闻发言稿,并应对媒体提问;

(4)处理政府行政事务。

3.1.6资源保障组

(1)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

(2)负责调度抢险设备和器材。

4.分级响应管理与启动

4.1应急管理分级

针对事故、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通常将应急管理级别分为三级。

4.2三级应急响应

加气站发生天然气轻微泄漏或一般设备故障,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下,或造成加气站全面停产6小时以上的危害。

加气站作为响应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启动本单位应预案并组织应急处置。

4.3二级应急响应

加气站局部发生天然气起火或较大天然气泄漏事故或重要设备发生故障,造成1~4人轻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50万人民币之间,或造成该气站全面停产1天的危害。

公司生产部与QHSE部作为响应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具体实施。

4.4一级应急响应

加气站较大范围发生燃气起火或重大泄漏事故或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已经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轻伤5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100万元人民币之间,或造成该气站全面停产2~6天。

公司作为响应单位,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启动运行,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要求各司其责。突发事件情况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5.应急处置程序[6]

(1)加气站发生事故或险情时,应按照应急管理预案和应急部署立即组织自救,尽量控制事态发展,同时QHSE部、生产部工作人员报告。

(2)生产部、QHSE部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在值班日记上做好详细记录,并立即通知生产部负责人、QHSE部经理。必要时,各加气站站长可直接向生产部负责人、QHSE部经理报告。

(3)生产部、QHSE部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接警人员应主动向报警人询问、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撤离情况、现场天气情况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

(4)生产部、QHSE部经理根据情况调动车辆等应急资源使用或做好准备。并尽快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按照事故类型通知有关应急小组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5)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迅速判读可能的发展方向,明确施救方案和步骤,向各应急小组抢险救援的指令。

(6)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或指令,加气站应急小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

(7)应急领导小组随时了解、掌握事故现场救助情况,保持与现场通讯畅通,并注意相关的气象变化,根据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8)根据需要请求医院、消防队、部队等部门给予支援。

(9)重大事故向公司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听取上级指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补充和完善施救方案和步骤,做好救助工作。

(10)当灾害得以控制,事故趋于结束时指令现场人员彻底清除残余影响,防止继续性事故再度发生。只有应急领导组长同意后方可下达解除应急状态的命令。

(11)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尽快做好善后工作,总结整理有关资料,在规定日期内向公司汇报备案。

图2 应急处置流程图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信息的畅通能保障加气站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人员、物资进行救灾抢险,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加气站、公司应建立相应的信息联络,保持信息畅通。

6.2人员保障

应急处置组织实行人员统一指挥,应急处置现场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担任总指挥,抢险工作现场指挥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担任指挥人员应当有组织、协调应急处置能力,并熟悉应急预案。从事处置抢险人员须参加过业务培训,掌握天然气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配合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在现场领导小组领导下,有序的执行所承担的职责。

6.3物资保障

加气站必须配备常用药品、应急所需的工具、醒目告示牌、战斗服(防冻、防火、防毒面具、雨鞋)、消防器材以及通讯联络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

7.应急防范

7.1加强防灾管理

防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加气站天然气灾害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处置,把灾害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加气站应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加强对天然气储存、销售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无泄漏。

7.2加强培训管理

加强加气站设施保护及天然气的安全操作全员安全教育纳入其工作范围内,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做好液化气设备安全保护和天然气的安全操作宣传教育。加气站要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消防培训、岗位培训。

7.3加强防灾网络

加气站应急处置组织(业余消防队)要与该地区公安、消防、安全、卫生、交通、电力等社会公共部门加强联系,将上述部门的联系人、通讯地址编成联系册,建立防灾网络。

7.4加强预警演习

加气站应建立应急预警演习制度,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演习(每年一次),不断提高抢险救灾能力,确保负责应急抢修的队伍始终处在预警状态。

LNG加气站所涉及工艺相对较简单,正常操作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事故,但是由于LNG爆炸性强,加之加气站内人流量大,所以一旦出现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难以预料,合理的应急处置是LNG加气站在出现危险时的保障,加强加气站员工的危险意识,将事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宫克. 世界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供需加工现状及前景[J]. 石油化工动态, 1994(1).

[2]杨涛, 颜学光. 船用LNG加气站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估与事故预防[C]. 中国化学会, 2013.

[3]高钦. LNG加气站安全设计[J]. 能源与节能, 2012(7).

[4]王泓. LNG潜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 天然气与石油, 2007(1).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第5篇

1.1目的

为了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有可能发生在城市供气系统的重大事故,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协调配合。分级管理,分区负责。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在辖区内在供气过程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进行抢修救援,防止事故发生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本预案所指的供气事故指用于本区境内天然气、液化气输送管道、储气、加气站等设施及终端用户所发生的泄漏、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

1.5事故分类

供气事故按其产生原因及影响程度分为3个等级:

(1)特别严重(Ⅰ级):指在居民密集地区,输气设施发生泄漏引发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死亡30人以上)及财产损失的事故。

(2)严重(Ⅱ级):指输气设施发生泄漏、引起燃烧、爆炸,死亡人数3人以上30人以下,对周边影响不大的事故。

(3)一般(Ⅲ级):指输气设施发生泄漏但能及时抢修,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终端用户发生中毒、爆炸、燃烧,死亡人数3人以下的事故。

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2.1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区政府成立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本区供气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组成如下:

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

副总指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

成员: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交警支队大队等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决定本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停止;

(2)指导和协调区供气系统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3)及时了解掌握区供气系统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区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4)其他有关城市供气系统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长兼任。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职责:

(1)负责收集、分析、报告本区供气事故信息;

(2)向各成员单位传达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3)收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4)协调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工作,配合供气企业做好管网、设施抢修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事故发展趋势、灾难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抢险救援对策和措施,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5)负责组织事故调查;

(6)负责事故信息报送和;

(7)办理应急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应急指挥部成员部门的职责

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负责组织协调供气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做好现场抢险修复的应急救援工作;

区财政局

负责安排区级供气事故应急资金预算,审查应急治理项目用款计划,及时拨付应急资金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区安监局

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区卫生局

负责抢救伤员、医疗救护、灾区防疫;

公安分局

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查处破坏供气设施的案件;

环保分局

负责对水污染、环境污染的监测及治理;

交警支队大队

负责事故地区交通管制。

2.4供气企业的应急组织与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区人民政府、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地、切合实际的抢险应急预案。健全抢险组织机构,成立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仪器机具,交通通讯工具,并定期组织演练。对用户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5专家组及主要职责

由城市供气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电力工程,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参加领导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领导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预防行动

(1)根据事故级别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3.2预警级别及

按照事故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把供气突发安全事故的预警分为三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黄色(Ⅲ级)、橙色(Ⅱ级)、红色(Ⅰ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Ⅰ级、Ⅱ级、Ⅲ级分别由省、市、区按级别预警信息。

3.3预警内容

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事故名称、预警级别、预警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范围估计及应对措施、机关等。预警信息后,需要变更预警内容的,应当及时变更公告。法律、法规对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和另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4应急响应

4.1先期处置

城市供气系统发生事故后,坚持属地处置为主的原则,供气单位立即进行先期处置,组织相关人员抢险、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报告。

4.2分级响应程序

4.2.1Ⅰ级、Ⅱ级响应行动

本区发生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事故后,供气企业按照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迅速上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立即报告区政府和市建委,请求启动上级政府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本区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牵头,组织成立本区供气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本区突发供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2.2Ⅲ级响应行动

本区发生一般(Ⅲ级)事故后,供气企业按照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迅速上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分析研判,认为必要时立即报告区人民政府建议启动本预案。区政府依据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报告的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启动本预案时,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牵头,成立区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供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3信息报告

供气系统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向供气企业报告事故情况。供气企业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派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当事故等级为Ⅲ级或Ⅲ级以上超出自身处理能力时,供气企业应立即上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和上级单位,启动相应等级应急预案。

供气企业事故报告应依具体情况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报告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2)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别;

(3)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的简要经过;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6)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8)事故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9)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4.4响应行动

4.4.1供气企业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搜集工作;

(4)服从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4.2因人员抢救、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4.3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归口管理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上报区人民政府、市建委和上级主管单位。

4.5应急通讯

应急响应期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合理安排人员,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信息沟通及时。

4.6指挥协调

4.6.1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接到供气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4.6.2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方面,通知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并将情况上报区人民政府、市建委。

4.6.3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7扩大应急

因突发安全事故情况严重,本区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控制时,本区应急指挥部和区人民政府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市建委报告,请求紧急支援和启动上级相关预案。

上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来到事故现场后,本区供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组织本区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应急救援力量配合进行供气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助行动。

4.8新闻报道

区供气事故信息的公开要报区政府决定。区新闻办对区供气事故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新闻保密和新闻等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信息要求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4.9响应结束

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由有关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下,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5应急结束

5.1总结评价

5.1.1事故应急处理的各有关单位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交书面报告。

5.1.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整理和审查所有书面报告、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事故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5.2调查报告

5.2.1供气事故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5.2.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调查中查明的事实;

(2)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3)事故结论;

(4)各种必要的附件;

(5)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6)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6应急保障

6.1通信保障

应利用通信和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并加以综合集成、分析处理,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咨询提供文字、音像等形式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

6.2应急队伍保障

进一步优化、强化以消防等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网络。充分发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供气事故的应急工作。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器材和通信、交通工具,制订各类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方案,并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

6.3物资保障

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领导组成员单位应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

6.4宣传、培训与演习

6.4.1应急培训与演习

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结合本区供气供应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相关局办或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不断提高本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供气企业对所有参与供气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6.4.2宣传教育

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主要内容是供气安全使用及应急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和供气企业负责进行。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或更新。

7.2奖励与责任

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