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共享经济报告

共享经济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共享经济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共享经济报告

共享经济报告范文第1篇

感谢给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机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对项目管理讲几点认识和看法。

假如我是项目经理,我将带领项目一班人,从以下方面抓好项目管理工作:

一、抓好成本管理,为公司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管理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加强项目管理是我们公司面临的突出紧迫任务。施工项目管理涉设及工期、安全、质量、成本、信息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要素,各要素相辅相承,共同作用于项目管理总体目标,在这个项目管理大系统中,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牛鼻子”,它综合反映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单位在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办法。项目一上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集团公司、公司“两个汇编,一个定额”及成本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抓好项目预测、成本分析、分包工程的招标、物资设备采购招标、日常用品的价格调查及定点采购工作,紧紧抓住工程复测及断面测设工作,及时上报业主,尽可能成本源头上争取更多的效益。同时,“磨刀不误砍材功”,通过各项目标成本的详细预测和规范的台帐体系,一定能够可以使项目部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心中都有一本明白帐,使成本管理处于大家监控中,这样,在施工过程管理上有了方向,在成本管理中有了控制的依据,才能抓住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2、在施工实践中,一定要抓好工程施工中的可变成本的控制,

把可变成本控制到最低。可变成本包括:物资价格、对外协调费、特殊情况下的人工费。例如,工程物资在工程总造价中占60%左右,比例大,费用较高,为此加强工程物资管理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我认为控制的关键是计划要准确性,信息收集要可靠性,采购审批要连贯性,采购供应要及时性。主要的控制方法是严格坚持物资招投标制度、质量的严格把关、现场物资管理规范化、物资定额的贯彻落实、周转材料的管理和使用等。

3、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迫使我们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成本降底率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窥避企业风险在成本管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作用于施工企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等,项目一开始,就成立项目窥避领导小组,组织有经验、有知识的老、中青人员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预防预案,提高管理水平,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培养项目风险管理能力,为公司总结风险管理经验,使能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4、做好项目收尾的成本控制,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往往在项目后期职工凝聚力下降,随着部分人员的外调,由于工作手续交接不完善和外部协调中的扯皮等因素,往往会造成效益的流失,如许多对下分包工程的决算控制以及符合公司要求就地处理的周转材料、小型机具的处理,是很容易造成项目效益的流失,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如采取实现项目滚动发展、加强收尾后期的管理力度、培养职工的高度责任心等办法,力争站好最后一班岗。

5、抓好物资管理。关键是要从基础抓起,作到市场调查为主,加强科学分析、准确预测,严格管理。一是严格坚持物资招投标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项目上场后,根据工程所需大、中材料的总量进行分批、分期招投标采购,在保证采购价格合理的同时又能保证其材料质量。对部分特殊材料和其它材料无法进行招标的,采取市场询价制度,采购前进行物资市场价格和质量的全面调查比较,评价论证,合格后,签订采购合同,只有这样采购到场的物资价格才能合理,质量才能保证。二是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观点,严格按《公司ccse管理细则》对选定的合格供应商进行长期跟踪、监控,对其材料的质量及供货能力不定期进行评定,这样能完全杜绝不合格材料或不合格供应商进入。三是现场物资管理规范化,做到了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四是严格按定额控制用量,建立了各种基础台帐,使各类帐目清晰明白,工程材料成本分析准确到位。

二、抓好进度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工程的计划管理,实现进度的动态管理化

目前所有的工程工期都比较紧,一个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何能抓好工程进度,成为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一是根据业主总体进度目标和阶段性计划,分析制约工期的各种因素,编制网络图,划分作业区段,合理资配置,做到科学安排。二是奖罚机制,掀起大干。三是实行昼夜轮换督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进行合理的工序调整,缩短工期,争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安全、质量管理

安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安全、质量就没有效益。我们在狠抓安全、质量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制定创优规化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将安全、质量工作纳入健康管理的轨道,使安全、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二是实行渗透式质量监督体制,加大监督力度,持续、有效地提高质量。四是加强技术包保责任制,对分部、分项工程实行专人负责制,分清责任,不搞模糊管理。五是加大测试力度,做到精益求精,防患于未然,不干返工活、窝工活,从而达到保质保量保安全。六是增强全员安全、质量意识,实行风险抵押制,工程完工后,视目标完成情况兑现。七是强化自我否定意识,不论监理、业主认为可以与否,我们自已认为不满足就要推倒重来,决不姑息迁就,坚决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目标。

四、签好 合同管理,创造效益

施工合同是主体双方共同合作的经济基础,离开了合同,双方就没有合作的基础。在始终坚持单位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下,签订严密、务实的合同,合同条款要明晰完备,并且每份施工合同都有答辩、澄清,通过答辩、澄清,细化和补充施工合同,把以往难以操作和决算时扯不清的事情放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经过答辩、澄清也降底了投标价,为项目节约成本,留住效益。同时在发生变更时及时签订补充合同,堵塞效益流失的漏洞。

五、加强班子建设,带出一支善学习,敢打硬仗,开拓创新,有高度责任心的学习型团队

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加强班子建设至关重要,常言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必须带出一支善学习,敢打硬仗,开拓创新,有高度责任感的学习性团队。首先作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班子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自身学习和班子整体学习,学习是立身之本,当今社会,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项目经理必须“三省吾身”,一日不敢松劲。通过学习和班子整体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扩大了胸襟,更加清楚的明白当前的奋斗目标,另外,通过学习,可以从深处触动自己灵魂,提升了自己综合素质,并有效地化作工作动力,带动班子和项目整体发展。通过学习,自己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可以进一步增强,心态可以更加平衡,做人的准则和奋斗的目标一定会更加坚定。通过学习,我有信心带出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学习型团队。

六、加强职工的在岗学习,提高项目员工的业务水平,大胆探索管理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项目,必须靠全体员工才能搞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项目的全体员工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对各项政策法规的理解,同时,要学习专业技术、成本管理、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知识,在项目上大胆探索现场施工管理与现场技术管理的兼容,探索财务与物资管理的兼容,探索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般人员工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量化分配等激励措施。项目员工整体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项目的长足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项目经理是项目的负责人,处于矛盾的核心位置,还必须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如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身体素质等,不但要懂管理、懂技术、善用人、而且还要宏观综合组织能力和微观操作能力,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如果能这次“考试”及格,将一直激励我在项目管理的艰辛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如果通不过聘竞,我不会气馁,我将会更加加倍努力工作,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辛勤工作,敬业奉献,以一颗“螺丝钉”的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增彩。

共享经济报告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不同需求出发,针对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其原因进行探讨。文章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范围、准则的制定、外部监督、和会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信息使用者环境会计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会计的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向外提供环境会计报告,它是指会计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从而充分满足他们决策的需要。因此,环境会计的研究应该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一、信息使用者

本文紧紧围绕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对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据笔者分析,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有如下几类:

(一)投资者。在传统会计中,投资者及其分析机构一向是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这种情况在环境会计中也同样存在。首先,投资者出于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自然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会对企业财务上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产生何种影响。其次,由于投资者素质和修养的不断提高,道德投资的观念开始被一些投资者所接受,甚至在有些国家里产生了专门的道德投资机构。道德投资,意指投资者只对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投资。那么,这些投资者将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绩效,至少会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他们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自然也就产生了需求。

(二)金融机构。在现代社会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要,各种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活动中都开始引入了环境问题。在投资者出资开办企业后,银行就成为企业日常融资的最主要的对象。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出于贷款的安全性必须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与银行的考虑相类似,保险商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可能招致的风险。保险商如果不对企业投保的财产上所隐含的环境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它们将有可能替企业承担巨大的环境治理开支从而招致巨大的损失。保险商必须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来确定可以接受的投保范围和基数。为了这种评估,保险商也会非常重视企业的环境信息。

(三)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也是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使用者,而且他们可能对此要求的更全面、更具体、更快速,他们需要利用环境会计信息以帮助解脱所承担的财务和环境责任,帮助实施环境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各个有关环节。

(四)消费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越加关心所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对于他们是否具有生理上的和经济上的不利的影响;由于消费者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他们会关心自身的消费是否会对他人和地球环境造成危害。当今的市场消费倾向表明,同类的产品和劳务,人们总是愿意购买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形象和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劳务,绿色消费主义的倾向正在逐渐成为时尚,人们正在越来越对绿色商品和绿色企业感兴趣。产品和劳务的经销商们受最终消费者的影响,也开始重视环境问题,他们会关心供应商的产品和劳务在使用中和使用后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关心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履行了环境责任,关心他们所经销的商品和劳务是否具有绿色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形象,这种形象只能依靠企业不断地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来满足。

(五)政府管理机关。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国家作为社会大众的代表和社会管理者,对于目前尚不能明确分割给自然人和法人的自然环境之类的自然资源是拥有其所有权的。国家通过无偿的方式或者有偿的方式将环境资源交付给企业使用,国家当然有权利要求企业管好用好环境资源,有权知道企业对于环境资源所作出的损害或者是贡献。所以国家是环境信息的一个重要使用者,它根据企业的环境绩效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奖励、或者罚款。同时,企业的环境报告也是政府从宏观上管理和改善经济及生活环境的一个信息来源。

(六)企业的员工。员工处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他们将直接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很关心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做了些什么以及做得如何。职工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有助于他们评估自身得到的利益,有助于改进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改进环境管理和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在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的企业里,职工就是投资者的一部分;在采取某种形式向职工集资的企业里,职工就是债权人的一部分。所以说,企业要提供职工所关心的环境信息。

(七)社会公众。一方面,对于身处企业周围的公众及其代表组织来讲,企业的环境行为将直接使他们受害或受益,他们有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强烈意愿。另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社会公众的态度对于企业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环境形象,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劳动力供应,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甚至可以说,社会公众的态度将决定着他们是否接受一个企业的存在。企业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为公众做出相关和真实的环境披露。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目前,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我国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披露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障碍。首先,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不高。根据一项调查,它选择了我国在沪深两地上市的79家高污染企业,他们分别经营石油、化工、制药、钢铁、造纸等业务。通过对其1999-2002年的会计年报的分析和研究,证明企业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比率较低。1999年有7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8.86%,2000年有9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11.3%,2001、2002年均有14家公司披露,占样本总量的17.72%。如此低的披露比率显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广泛需求。其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一般只围绕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认证等内容进行披露,对企业整体的环境政策及环境绩效都没有反映。这就使得环境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无法为信息使用人提供长期决策的信息。再次,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不规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立彦教授1998年曾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包括在年度报告中的占36%;2.内部工作会议记录的占36%;3.单独报告的占14%;4.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占9%;5.包含在董事长报告中的占5%。披露方式的不固定性使得行业间缺乏可比性,环境会计环境信息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对信息使用者来讲,他们甚至无法获得所需要的环境信息,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与信息使用者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所以,企业选择何种披露形式至关重要。对于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对环境会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晚,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的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环境报告相结合,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理论上缺少统一的规则、方法和专业标准。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如何突破理论上的障碍,避免会计计量单位的多元化与披露信息的多元化所造成的信息的不可比性和不可靠性,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缺陷。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理论基础,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以减少该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缺乏了实务探索,环境会计理论更加难以确立,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更加困难了。没有会计准则的约束,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随意性变大,主动性减弱。

三是外部监督力量薄弱。大多数作为环境会计信息主体的企业,它们并未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太多影响和压力,在此情况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与相关性差就不足为奇了。真正可能有助于环境资料公布方面取得进展的是公众的力量,虽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以前加强了,但是施加的影响力还是较弱。

四是我国财务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环境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渗透而成,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基本由会计、财务、审计人员组成,目前的财会人员队伍缺乏相应的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知识,从而制约了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

三、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对此,会计理论界应对环境会计这门新学科进行深人地探讨与研究,力求解决诸如计量、成本确认等基本理论问题,以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具体来说,建议财政、审计、法律、计量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就会计该算体系和计量体系进行调研,着手研究新制度,为环境色会计的实施在制度方面做好准备;成立由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对环境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加大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实务体系。

(二)尽快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并制定具体环境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报告中披露环境方面的内容,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要使环境会计在实务中得到切实应用,必须遵循公正、客观、实用、普遍性的原则。对于环保方面差异较大的行业,根据适用性原则可以在统一的环境会计准则的规范之下,另外在行业法规中规定具体措施,以适应不同行业的特点。目前,我国会计界必须尽快弥补会计准则、制度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以满足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实践,以满足信息使用人决策的需要。

(三)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监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社会公众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全方位、多渠道去了解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社会公众要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也要发挥作用。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不断完善。会计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以取信于社会公众。此外,政府要给予环保企业相应的补贴,出台一系列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四)加强培养从事环境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首先,可以组织专业培训,即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环境、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的综合培训。借鉴国外经验,提倡环境技术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的共同参与。环境技术人员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财务人员则使用财务指标进行经济计量、记录、报告以及评价,加强二者的有效合作。其次,将环境会计的实施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从最基础的社会教育和观念培养做起。建议国家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在培养公民的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时,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会计研究,1999

[2]邵毅平、高峰,关于我国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财经论丛,2004

[3]吴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共享经济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环保 ,环境影响 , 破坏 ,自然生态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could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 deep study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ints, put forward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en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highwa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sabotage, the natural ecology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高速公路以其舒适、安全、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对人们的出行、运输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发展都伴随着负面效应,高速公路施工对周边自然环境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的影响,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严峻。怎样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时产生的环保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环境污染,保护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使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项严峻任务。

2 高速公路建设中易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当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的对自然界产生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施工地域分布广、自然环境涉及全的特点。其施工造成的环保问题相比其他建设性工程更加严重。

2.1高速公路建设中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早期规划时,如果设计单位对路线选择不当或对地域环境调查不详细,就会破坏沿线自然生态环境。比如,近来跨河道设计多是将河流裁弯取直,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设计虽然降低了工程造价,但却忽略了其对流域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施工建设阶段,若施工单位对环保工作不重视,就会破坏高速公路沿线原有的自然结构;后期运营期防护不当又会造成水土流失。此外,高速公路条带状延伸也会破坏沿线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文化损失。

2.2高速公路全过程的环保措施探讨

环境保护工作应按照事前把关、过程检查控制和竣工验收总结三个环节,以“预防为主”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的不同时期,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针对其不同特点需要采取不同措施。

2.2.1高速公路早期立项和建设单位筹备期间的环保措施

从高速公路项目立项到能够满足要求运营通车,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涵盖每一个方面。首先从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将公路设计与环境设计相协调,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其次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单独进行环境保护设计,不能盲目减少工程造价,设计思路上要采取一些简单但造价较高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尽量保持河道的原始状态,增大桥梁跨径,避免桩基过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在招标书中纳入国家及行业,甚至沿线地方要求的环境保护条款,在今后的高速建设中应对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地补偿措施,如需占用自然物貌,采取占用多少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进行环境修复,使当地的生态功能尽可能小地受影响,恢复建设前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保持生态平衡。

在施工阶段,进行重点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环境监理;在竣工验收阶段,监督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提高环保所占权值评分。

2.2.2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保政策,严格遵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有计划地取弃土,及时恢复耕地,设计挖方尽量进行纵向调配利用,采用集中取弃土方式设置土坑、弃土堆及弃渣场。在雨水较多地区,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滑坡,冲坡等问题的产生。在路基附近地面水较多的部位,及时设置临时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施工完毕后,及时将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农耕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农耕土土推平,及时进行复耕。

(2)高速公路建设时减少对周边中的噪声。施工料场、拌和站应在空旷地区进行建设,尽量远离环境敏感点,比如村镇、医院、学校等,如在村镇附近,应尽量少安排夜间施工。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高噪声机械操作,减少工作的时间;对接触噪声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头盔、耳塞等,重视对工人的保护。

(3)重视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对此,我国多数地区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但对某些地区,单独的种植草皮并不适合当地环境,如果不区分环境单纯地进行绿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对于公路路面径流,我国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致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在今后的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应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采用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4)高速公路面层施工时注意减少污染排放。目前高速公路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有严重的挥发性,沥青摄入量过多对人体会有一定危害。所以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应设在居民区等人群聚集环境以外的下风向处,不仅方便生产,而且符合卫生要求,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采用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运输过程中对材料要加以遮盖,避免热料挥发。

(5)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沿途的水污染防治。明确各种对环境有污染的材料出入库管理。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将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不能直接排入沿线河流等低坡地带。对跨河桥梁施工机械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2.2.3高速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1)注重高速公路沿线交通噪声防治。对高速公路附近的村镇和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设置声屏了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等,并在城镇沿线的路段禁止鸣笛并设置禁鸣标志。

(2)重视行车安全和减少各种潜在风险。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监控,防止事故发生。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在高速收费站、服务区、养护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在特殊天气下,合理安排高速通行状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封闭、限流等措施,避免车辆拥堵造成潜在行车风险。

(3)注重沿线的绿化,在靠近高速公路两侧,特别是跨村镇路线附近密植树木、边坡种植草皮,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过往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又可起到美化周边环境,改善路线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全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暂行)》,利用收费站对过往车辆尾气排放状况进行抽查,禁止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3 结语

虽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难免破坏自然景观、自然环境,但通过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行业内建立健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让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并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这个世界高速公路大国成为一个公路环境保护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2]《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1版

[3] 论公路工程各阶段的环保措施.闫振兴.山西科技报.2009(08)

作者简介:张莹,1985年6月,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工程监理;

共享经济报告范文第4篇

一、工作步骤

1.召开动员大会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认真动员部署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广泛进行宣传发动。

3.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协调乡综治、派出所、食药监、等各相关部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会议。

二、开展活动

1.对校园周边治安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当地派出所派工作人员到学校周边不定期巡逻。

2.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学校联合交管部门,重点排查整治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和无证“黑车”私拉学生非法营运等问题,我校利用间操升旗时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以“严禁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教育;利用校园滚动显示屏幕文字进行相关内容宣传教育。

3.邀请乡派出所同志来我校给学生上法制专题教育讲座课,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共享经济报告范文第5篇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去年年底就了一份《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罗兰贝格统计了中国共享经济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综合考虑企业规模、市场渗透率因素,并结合中国共享经济九大领域发展,测算出2015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为625亿。罗兰贝格还预测,到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为领军力量。

在罗兰贝格的这份报告中,汽车共享出行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将由2015年816万次/天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3700万次/天,对应市场容量有望由660亿元/年增长至3800亿元/年,而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望达到1.8万亿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的确,以滴滴、优步为代表的汽车共享出行或许是目前中国消费者使用最多的一类共享模式,除此之外,摩拜、途家等,均是将共享经济成功运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代表。那么让投资者欲罢不能,消费者难舍难离的共享经济,它到底经济在哪儿呢?

从今年二月末麦肯锡的《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中我们或许可以窥得一二。这份报告通过对中国40个城市近2900名消费者的大规模高覆盖调查,聚焦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三大行业――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和共享技能,它们的现状与发展应当会给予人们一些启发。

共享出行

方便大众,创造就业,推动交通行业升级创新

共享出行主要涵盖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和共享单车等模式。目前中国共享出行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满足了消费者出行需求。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带来消费者及服务者剩余。

同时,共享出行在环保和缓解道路拥堵等方面也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调研表明近80%的受访者偏好环保型车辆,且多数消费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愿优先选择环保型车辆,显示出车辆环保化的大环境已日渐成熟。而降低网约车出行中公交地铁转换比例并提高拼车效率则有助于降低路面总行驶里程。

在可见的未来,共享出行将结合公共交通的升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电动车的推广等科技和社会因素推动城市出行模式的创新。总体来看,共享出行的发展将推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带来的便利出行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从而提振经济活力,并惠及就业。

共享空间

盘活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

共享空间涵盖在线短租、长租合租及共享办公等领域,目前主要集中于在线短租。共享空间还处在发展初期,未来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共享空间可以盘活存量房产,有效调节供给,通过促进供需匹配为消费者及房东双方带来效益。当前在线短租模式每年盘活的闲置个人房产资源约120万平方米,增速达15~20%以上。在线短租服务最常见的场景为消费者周末短途及国内长途旅游。问卷调查发现,在使用短租服务后,约15%的受访者过去一年的出行天数有所增加,受访消费者的整体住宿开支上升约4%。同时,在线短租为各地创造了新的家政及周边行业的就业机会。

共享技能

平衡稀缺资源,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共享技能主要包括劳动力共享和高技能共享两类。劳动力共享,如众包物流,利用大数据匹配技术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满足了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同时为低技能人群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就业机会。高技能共享涵盖医疗服务、行业顾问、技术及商业支持等领域,有利于解决稀缺技能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普惠大众及中小企业。然而共享技能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过去一年曾经使用共享技能服务的受访者比例,在一二线城市约2%,而三四线城市不足1%。生活服务、医疗健康及物流人力是现阶段普及程度较高的共享技能类别。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共享技能的普及,消费者在此类平台的消费将进一步增加。约80%受访者表示未来一年将增加在此类平台的支出,人均增幅达27%。

共享经济在国内初现红火的前几年,曾有互联网经济的研究者表示,共享经济本质上只是互联网经济下“新瓶装旧酒”的噱头,他们认为共享经济的根本是“互帮互助”,然而如今的所谓“共享经济”,只是在帮助投资者赚钱。因为“用户创造的资本收益,不可能为他们共享。这些实打实的数千亿美元的利益,一分钱也没进用户的腰包。而那些热衷于此的活跃用户,只是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永动机’。”

无论这类声音是否有其正确之处,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却已经实打实地走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并在更多行业中得到普及,这势必、甚至已经带动了一批行业的升级与创新。仅以摩拜单车为例,当我们以“摩拜”为关键词检索专利,剔除明显不相关的,可看到12件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和5件外观设计专利,共计28件,其中一件发明的专利申请人为上海摩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另27件专利的申请人均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而且由于它的初现,现在国内自行车年产达千万辆。可见,在此过程中,共享经济平台企业、传统企业、政府间的关系将随之发生深刻的转变,形成互助互联的生态圈,而无论是从速度、广度,还是深度上来看,我国的共享经济市场都其极具潜力。

速度:翻番增长显蓬勃生机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同比增长103%。在互联网行业投融资相对趋冷的大环境中,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去年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预计未来几年,共享经济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其交易规模占GDP比重有望达到10%以上。

广度:融合发展显强牵引力

当前,共享经济已经覆盖了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资金分享等领域,作为最活跃的创新业态,有力驱动着资产权属、生产组织、服务供给、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