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尾气处理方案

尾气处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尾气处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尾气处理方案

尾气处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一、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维护

检查变压器上层油温是否超过允许范围;检查油质,应为透明、微带黄色,由此可判断油质的好坏;应检查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和放电痕迹,冷却装置应正常;变压器的声音应正常,正常运行时一般有均匀的“嗡嗡”电磁声;天气有变化时,应重点进行特殊检查;

二、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1.声音异常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声音应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如果产生不均匀或其他响声,都属于不正常现象。内部有较高且沉着的“嗡嗡”声,可能是过负荷运行,可根据变压器负荷情况鉴定并加强监视;内部有短时“哇哇”声,可能是电网中发生过电压,可根据有无接地信号,表计有无摆动来判定;变压器有放电声,可能是套管或内部有放电现象,这时应对变压器作进一步检测或停用;变压器有水沸声,则为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或接触不良,应立即停用检查;变压器有爆裂声,则为变压器内部或表面绝缘击穿,应立即停用进行检查;其他可能出现“叮当”声或“嘤嘤”声,则可能是个别零件松动,可以根据情况处理

2.油温异常

变压器的绝缘耐热等级为A级时,线圈绝缘极限温度为105℃。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推荐,保证绝缘不过早老化,温度应控制在85℃以下。若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温度不断上升,则认为变压器内部出现异常,内部故障等多种原因,这时应根据情况进行检查处理。导致温度异常的原因有散热器堵塞、冷却器异常、内部故障等。

3.油位异常

变压器油位变化应该在标记范围之间,如有较大波动则认为不正常。如果温度正常而油位不正常,则说明是假油位。运行中,出现假油位的原因有呼吸器堵塞、防暴管通气孔堵塞等。油位下降,原因有变压器严重漏油、油枕中油过少、检修后缺油、温度过低等。

4.渗漏油

渗漏油是变压器常见的缺陷,渗与漏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渗漏油常见的部位及原因是:阀门系统,蝶阀胶材质安装不良,放油阀精度不高,螺纹处渗漏;胶垫接线桩头,高压套管基座流出线桩头,胶垫较不密封、无弹性,小瓷瓶破裂渗漏油;设计制造不良,材质不好。

5.套管闪络放电

套管闪络放电会造成发热,导致老化,绝缘受损甚至引起爆炸,常见原因主要是:高压套管制造不良,未屏蔽接地,焊接不良,形成绝缘损坏;套管表面过脏或不光滑。

三、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

1.绕组的主绝缘和匝间绝缘故障

变压器绕组的主绝缘和匝间绝缘是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过负荷运行、或散热条件差、或使用年限长,使变压器绕组绝缘老化脆裂,抗电强度大大降低;变压器多次受到短路冲击,使绕组受力变形,隐藏着绝缘缺陷,一旦遇有电压波动就有可能将绝缘击穿;变压器油中进水使绝缘强度大大降低而不能承受允许的电压,造成绝缘击穿;在高压绕组加强段处或低压绕组部位,由于绝缘膨胀,使油道阻塞,影响了散热,使绕组绝缘由于过热而老化,发生击穿短路;由于防雷设施不完善,在大气过电压作用下,发生绝缘击穿。

2.变压器套管故障

变压器高压侧一般使用电容套管,由于套管瓷质不良或者有沙眼和裂纹,套管密封不严, 有漏油现象;套管积垢太多等,都有可能造成闪络和爆炸。

3.铁心绝缘故障

变压器铁芯由硅钢片叠装而成,硅钢片之间有绝缘漆膜。由于硅钢片紧固不好,使漆膜破坏产生涡流而发生局部过热。同理,夹紧铁心的穿心螺丝等部件,若绝缘损坏也会发生过热现象。此外,若变压器内残留有铁屑或焊渣,使铁芯两点或多点接地,都会造成铁芯故障。

4.分接开关故障

尾气处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GIS组合电器;运行维护;安全防护;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宜阳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进一步优化,GIS设备成为电力发展划时代的产物,GIS组合电器,这类产品既符合无油化的要求,又符合小型化、自动化的要求。本文从什么是GIS设备、采用GIS组合电器的优点、GIS设备的运行维护、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探讨说明为运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提供可参考资料。

一、 什么是GIS设备

1.1 GIS组合电器的组成GIS六氟化硫组合电器是利用六氟化硫极好的绝缘性能,通过把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及出线终端等单元,全部封闭在接地的金属体内而组成,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并有优异灭弧和绝缘能力的六氟化硫气体。

二、采用GIS组合电器的优点

110kV后庄变电所采用GIS组合电器后,与其它常规变电所(AIS)相比较,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一) 占地面积小。一般而言,220kVGIS设备的占地面积为常规设备的37%,110kVGIS设备的占地面积为常规设备的46%左右,符合我国节约用地的基本国策,减少了征地、拆迁和赔偿等昂贵的前期费用。

(二)不受污染及雨、盐雾等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后庄变电所所在区域为炼铁厂高炉氧化锌厂附近,各种金属粉末污染特别大,采用GIS六氟化硫全封闭的组合电器后,就可以不受雷雨、尘沙及金属粉末等各种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减少了设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运行可靠性高。

(三) 检修周期长,检修维护工作量小。宜阳11座常规变电所一般每年都要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1次,且设备的定期清灰、清扫等日常维护工作也必不可少。而后庄变电所的定期检修工作还要受义洛煤矿生产、医院、县城高层等高危用户的影响,使得这后庄变电所的定期检修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后庄变电所采用GIS后,由于GIS的电气性能良好,一般检修周期可达8年或开断额定容量20次以上,对减轻企业设备的检修负担,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均有益处。

(四)因金属外壳接地的屏蔽作用,能消除对无线电的干扰,也无静电感应和噪声等。同时,也无偶然触及带电体的危险,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

(五)断路器采用自能灭弧室,三相配用一台弹簧操作机构。由于采用了新型的灭弧室结构,灭弧室的分闸速度、喷口及压气缸等有关系数与通常的压气式灭弧室相比,作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利用电弧的能量熄弧,因而进一步提高了灭弧室开断能力。

(六)高度的绝缘可靠性。由于导体和绝缘性均封闭于接地金属外壳之内,这些部件均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其性能长期不会发生老化,从而保证了高度的运行可靠性。

(七)操动机构无油化、无气化,具有高度运行可靠性。由于断路器配用弹簧机构、隔离开关配用电动机构、弹簧机构,故障关合接地开关配用弹黄机构、接地开关配用电动机构,因而做到了无油化、无气化,既避免了火灾危险,也不需配用空压机系统,大大提高运行可靠性。

(八)低噪音运行。由于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机构均不需要压缩空气,操作时不排放气体因而操作噪音极低。

(九)优良的抗震性能。由于GIS重心低、重量较轻,因而产品具有优良抗地震性能。

三、 GIS设备的运行维护

(一) GIS设备的维护分类:

1、例行检查

2、定期检查

(1)例行检查是一种用肉眼进行的外观检查,是对全部GIS设备进行管理的日常业务,用以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及GIS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即日常巡视检查。

(2)日常巡视检查注意事项

(3) 巡视检查时不得触碰带电部位。

(4)未经允许,不得对开关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3、定期检查是一种维护GIS设备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况的周期。这种检查通常应在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定期检查分为二种类型:即常规检查和详细检查。

(1) 常规检查:常规检查主要是在断电状态下、用肉眼进行的外观检查。其目的在于确认设备的性能。

(2)常规查注意事项

检查时主回路必须停电,并得到确认。要求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行检查,以免发生触电事故。所指定的部位必须注油。接触控制回路端子时,请必须确认是在无电压状态,以免触电。停止运行,从外部检查下列事项,以确认设备机能。

(三)详细检查:详细检查主要是对GCB、DS和ES驱动机构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的所有试验项目,且需在断电状态下进行。停止运行,除进行普通检查外,主要进行操作机构的检查和更换指定零部件。

四、GIS组合电器设备安全防护

(一) GIS组合电器设备运行的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在进入电缆沟或低位区域前,应检测该区域内的含氧量,如发现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进入该区域工作。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的定期检测参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气体采样操作及处理渗漏时,工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品,并在通风条件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 GIS组合电器设备泄漏应急处理。

1、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

(三)应急处理防护措施。

1、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2、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3、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4、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5、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

(四) GIS组合电器设备泄漏急救措施。

1、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3、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就医。

(五)GIS组合电器设备灭火方法:

1、本品不燃。

2、 切断气源。

3、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乡镇、工业园区的不断增多以及区域用电设备类型的多样化、复杂化等,对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对高科技级自动化的应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阳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进一步优化,GIS设备引进成为宜阳电力发展划时代的产物,为宜阳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河南平高有限公司关于GIS设备SF6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说明书(安装、测试、运行、使用、维护).

[2]浅谈GIS变电站应注意的问题.冯伟新.

尾气处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含氰废气;丙烯腈;风险评价;精制尾气改造

中图分类号:TQ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02-03

一、概述

大庆炼化公司丙烯腈装置是一套典型的化工生产装置,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工艺复杂的特点。它采用美国BP化学公司的工艺技术,应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同时副产粗乙腈、氢氰酸及稀硫铵液。反应产物中丙烯腈为高毒性物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副产物乙腈为中等毒性物质,副产物氢氰酸为剧毒性物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丙烯腈、乙腈、氢氰酸,原始设计经洗涤器用水洗涤后放空,尾气虽然经过洗涤吸收,但仍有部分有机物进入大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员会造成伤害,同时也浪费了资源。因此需要对这些含氰废气进行回收处理,这样既能消除含氰废气中毒的风险,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的目的。

二、含氰废气情况简介

(一)氰化物的性质

(二)含氰废气分布及组成

1.含氰废气的分布。丙烯腈装置含氰废气主要分布在合成区域、精制区域及废水罐区。其中合成区域的排放点主要是吸收塔放空尾气,数量较大为60t/h,但浓度较低,氰化物的含量在lkg/h以下。精制区域尾气主要是各罐、换热器、真空泵排放的尾气,主要有回收塔顶冷凝器E113、回收塔顶分层器V111、乙腈塔顶冷凝器E146、脱氰塔顶分层器V116、地下污水罐V129、脱氰塔真空泵、成品塔真空泵尾气,精制系统排放尾气的数量不大,但毒物浓度较高,对安全环保的影响较大。废水罐区的尾气主要是催化剂沉降槽V306、废水罐V304、V131罐顶排放的尾气。

2.含氰废气的组成。

(三)含氰废气危害的初步分析

鉴于丙烯腈装置排放尾气中所含氰化物的特性,在进行装置环境评价时所有含氰尾气排放点均为重要环境因素,在进行装置风险评价时回收塔顶分层器V111、乙腈塔顶冷凝器E146、脱氰塔顶分层器V116、地下污水罐V129帽罐导致氰化物泄漏均被评为重大风险。

考虑到含氰废气对环境、对员工身心健康能够造成较大危害的情况,有必要对丙烯腈装置含氰尾气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对含氰废气进行治理,达到消除含氰废气隐患提高装置安全环保水平的目的。

三、含氰尾气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价

丙烯腈装置HSE评价小组成员,根据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常规作业活动的危险性,采用调查表法在全员范围内识别危险因素,然后用LEC法对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价。

(一)危险作业的划分

根据丙烯腈装置尾气可能导致中毒的情况,将常规危险作业划分如下:

1.精制平台巡检。

2.精制平台改流程。

3.精制平台采样。

4.废水罐区改流程。

5.废水罐区巡检。

(二)在含氰废气区域作业的风险评价

以下是对在含氰废气区域典型作业的风险评价。从上述风险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含氰废气区域的定期典型作业的风险较大,如巡检、采样等。因此有必要制定技术方案消除含氰废气使人中毒的风险。

四、丙烯腈装置尾气改造的技术方案

(一)精制尾气的改造方案

1.精制尾气改造的必要性。从上述风险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含氰废气区域的定期典型作业的风险较大。这和丙烯腈装置扩能改造前后含氰废气的排放情况改变有关。丙烯腈装置精制系统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丙烯腈、乙腈、氢氰酸,原始设计经洗涤器用水洗涤后直接放空,尾气虽然经过洗涤吸收,但仍有部分有机物进入大气。丙烯腈装置实行5万吨/年扩能至8万吨/年后这一情况表现的更为明显,原有的尾气洗涤系统满足不了吸收含氰尾气的需要,这样进入大气中氰化物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加,在精制三层平台经常能够检测到氰化物的报警,报警值在5ppm左右。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对人员造成了伤害,同时对资源也造成了浪费。因此需要对这些含氰废气进行回收处理,这样既能消除含氰废气中毒的风险,又能减少含氰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2.精制尾气改造的原理。利用精制尾气中所含丙烯腈、乙腈、氢氰酸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特性,可以将精制系统所有的含氰尾气收集起来,利用水环式真空泵将这些尾气输送至吸收塔的气相进料线中,与反应气体一起进入吸收塔,利用大量的水洗涤吸收,最终将绝大部分氰化物吸收下来回收利用,只有少部分氰化物(排放量小于1kg/h)排入大气。吸收塔的尾气拟采用催化焚烧技术处理,最终实现无害化排放。

3.精制尾气改造的方案。流程详见图1。将脱氰塔真空泵P-133尾气、成品塔真空泵P-126尾气、回收塔顶冷凝器E-113不凝气、回收塔顶分层器V-111不凝气、乙腈塔顶换热器E 146尾气、脱氰塔顶分层器V-l16不凝气、地下污水罐V-129放空尾气集中回收至新增尾气气液分离罐,分离后的气体通过新增的真空泵送入吸收塔T-103的气相进料线中,分离后的液体进入地下污水罐V129,尾气真空泵要增设调压系统,控制过程中以回收塔顶压为主要控制目标,一般控制在8-10kPa。尾气气液分离罐增加放空气去焚烧炉F-301线,以便在尾气真空泵故障时,所有尾气可改去焚烧炉焚烧。

(二)废水罐区尾气的改造方案

1.废水罐区尾气改造的必要性。丙烯腈装置设计产生废水的温度在80℃左右,用泵送入催化剂沉降槽V306中沉降脱除废催化剂和聚合物,之后废水送入废水罐V304或V131。因为废水的温度较高,挥发出的含氰有机物从废水罐的罐顶放空排放出来,造成周围的氰化物报警,经常在2ppm左右,对环境和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2.废水罐区尾气改造的方案。鉴于废水温度高是造成废水罐区含氰废气超标的主要原因,这样降低废水温度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在废水进入催化剂沉降槽V306之前增设废水换热器,将废水的温度由80℃降至45℃~50℃,以减少氰化物的挥发量。另外需要将V-304、V-306、V-131罐顶放空管线加高,以减小氰化物在地面的浓度,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

(三)吸收塔尾气拟采用的改造方案

吸收塔尾气拟采用上海东化公司提供的催化焚烧技术,建成一套设施。技术特点是:主要设备是一台催化反应器,在吸收塔尾气中加入空气,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使尾气中的烃类、一氧化碳、丙烯腈、氢氰酸等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空气一起排放到大气,过程中无火焰也不产 生N0x,过程和排放废气更清洁,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样规模相比排气量仅为热焚烧法排气量的60%,由于催化法不需要燃料,并且对有害物的去除率高,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如果在燃料短缺的情况下,催化法本身就意味着更节省能源。

五、丙烯腈装置尾气改造的效果

在装置小修期间对尾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项目投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精制尾气的改造取得的效果

投用后实现了P-133、P-126、E-113、V-111、E-146、V-116、V-129放空尾气不放大气的目的,全部送至吸收塔吸收。项目投用后,精制区放空的含氰尾气全部送到吸收塔进行再吸收,生化区附近氰化物报警值大幅度下降,完全达标,消除了一个使人员中毒的重大安全隐患,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丙烯腈精制部分尾气真空泵投用后,对成品塔顶压、V116内压力没有影响,使回收塔顶压及脱氰塔顶压稍有下降,回收塔顶压稍降利于节约蒸汽耗量,不影响正常生产,脱氰塔顶压稍降利于氢氰酸的脱除,不影响脱氰塔正常操作,且这两个压力可以通过新增调节阀进行调节,没有对生产造成影响。

(二)废水罐区尾气改造取得的效果

增设废水换热器后,废水温度从80℃降至45℃~50℃,氰化物的挥发量明显减少。废水罐V-304、催化剂沉降槽V-306、废水罐V-131罐顶放空线加高使三个罐内的放空气体中氰化物实现了达标排放,不再影响周边人员正常工作。

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废水罐区技措投用后,V306附近氰化物监测值明显降低,消除了氰化物超标的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吸收塔尾气改造达到的目的

使吸收塔排放尾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由4325mg/Nm3。降至12.4mg/Nm3,使吸收塔排放尾气中丙烯腈的含量由14.5mg/Nm3降至0mg/Nm3,使之完全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二级标准。

六、结语

本文应用HSE风险评价方法对丙烯腈装置含氰尾气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了消除风险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丙烯腈装置精制系统尾气、废水罐区系统尾气、吸收塔系统放空尾气进行改造,消除了含氰废气中毒的风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了丙烯腈装置的安全环保水平。

尾气处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硫磺回收 尾气处理 运行总结

一、前言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设计, 2008年11月建成投产,是格尔木炼油厂“十一五”规划重点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项目。硫磺回收装置设计能力为年回收硫磺5000t,原料为催化干气、液化气脱硫装置及酸性水汽提装置产生的含H2S的酸性气。硫磺回收装置采用一段高温转化和两级低温催化转化Claus工艺;硫磺尾气处理采用外补氢源的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工艺。催化剂采用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A918/A958/A999系列硫磺回收催化剂。

二、装置工艺流程

从格尔木炼油厂5000t/a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流程显示。从催化干气、液态烃脱硫和含硫污水汽提装置来的混合酸性气,分离切液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F3501,所需空气由鼓风机供给,按烃类完全燃烧和1/3H2S燃烧生成SO2控制配风,炉温控制在≯1450℃。燃烧后的过程气进入废热锅炉E3501,经冷却使其中的硫蒸汽冷凝,产生的液硫自底部流出,进入液硫封罐,过程气通过一级高温掺和阀掺合到230~260℃,进入一级转化器R350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H2S与SO2发生反应生成元素硫,床层温度控制在250~350℃。反应后的过程气进入一级冷凝器E3504,使转化器内反应生成的元素硫冷凝,同时产生0.3Mpa蒸汽用于系统各部伴热,产生的液硫自底部流出,进入液硫封罐,过程气通过二级高温掺和阀掺和到230~250℃,进入二级转化器R3502,使剩余的H2S与SO2继续反应,床层温度控制在240~280℃,随后进入二级冷凝器E3503降温到140℃左右,产生的液硫自底部流出,进入液硫封罐。所有液硫封罐的液硫流入硫池。

反应尾气通过丝网捕集器进一步捕集元素硫后,进入尾气加热炉加热到280~300℃后进入尾气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处理,将尾气中的单体硫、SO2加氢还原为H2S,COS、CS2水解转化为硫化氢,还原、水解后的气体经冷却塔冷却至45℃后,进入吸收塔,与吸收液(甲基二乙醇胺)逆流接触,硫化氢被胺液选择吸收,吸收了硫化氢的胺液进入脱硫装置溶剂再生塔,经换热再生,汽提出硫化氢,提浓的硫化氢经冷却返回到硫磺回收装置继续回收硫磺。胺液循环利用,从胺液吸收塔塔顶排出的净化尾气送往尾气焚烧炉焚烧后通过烟囱高空排放。

三、催化剂装填方案

考虑到酸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时配风量不易控制,由此会造成过程气中存在过剩的氧气,造成硫磺回收催化剂的硫酸盐化中毒,因此推荐第一反应器上部装填脱氧保护型硫磺回收催化剂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具体的催化剂装填方案示于表1.

四、装置运行情况总结

硫磺回收装置自2008年12月开工后,先后解决了急冷塔塔板、急冷水泵堵塞,导致硫磺回收系统憋压等问题。为确保尾气处理系统能够正常投运,通过全厂协调,加强装置上下游联系,调整干气、液化气脱硫装置溶剂再生系统的操作,保证再生酸性气量的平稳供给。同时加强化验分析管理,确保原料酸性气中烃、氨含量不超标。同时,对尾气处理系统各项操作参数进行了调整。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装置主要操作数据见表2:

五、装置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 酸性气波动及过氧操作的影响

由于上下游装置操作波动造成硫磺回收装置的酸性气流量和H2S浓度波动较大,给装置的正常操作带来了较大难度。酸性气波动经常造成系统配风过剩,大量SO2进入尾气加氢反应器,来不及或者是未反应完全,SO2穿透进入急冷塔底部生成单质硫。单质硫进入急冷塔后温度骤降,形成固体硫雾,附着于底层塔盘上,轻者破坏急冷水的循环,严重时阻断尾气通道,造成硫磺回收系统在内的整个装置系统压力升高通过进行全厂协调,根据酸性气来量及时调节配风量,防止配风过剩,同时要保证烃类完全燃烧,避免黑硫磺的产生。

2.尾气加氢反应器入口组成变化大

由于上游克劳斯装置操作波动,造成尾气加氢反应器入口气体组成频繁发生变化,造成加氢不彻底,发生液体硫磺阻塞后续的急冷塔。通过采取下述措施后保证了尾气处理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2.1密切监视急冷塔出口在线氢气含量,及时调节氢气配给量,保证急冷塔出口氢气含量不低于4%,确保加氢反应充分。以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升20℃~30℃为宜,同时也可以此作为反应系统配风的依据。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度保持在280℃~320℃,反应情况良好。

2.2增大急冷水循环量,由以前的2~3t/h调整至6~8t/h,防止因急冷水量过小而使急冷塔下部塔盘干板。

尾气处理方案范文第5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认识——实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救护方法,实际救护小老鼠。从兴趣出发,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测性质,引入实验。

知识讲解指导:

1.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注意对比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认识CO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4)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考题,整合知识和能力。高质量的思考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考题(CO还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实验装置。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课程结束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行对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为内容,进行讨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一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课本上图5-23、图5-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CO必须干燥、纯净。这样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②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③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课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还原CuO、C还原CuO、CO不原CuO,三个反应有何异同点?

归纳:①反应CuO中均为氧化剂,、C、CO分别作还原剂。②前两个反应属置换反应,最后一个不是。

讨论:CO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质决定用途)

归纳并板书:

①作气体燃料;

②作冶金工业上的还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讨论:如何实现CO和CO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CO之间的互相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因为CO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死亡。

3.CO的毒性:

CO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讨论:如何防止CO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能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CO气体呢?如果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部分。

明确:①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CO、、等。②CO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③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4.CO对空气的污染。

CO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CO化学性质实验的组合设计和实施。

2.使用CO时的防毒意识和处理手段。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回忆、对比、观察、阅读,初步认识CO的主要性质。

[讲解]CO和CO2都是碳家族的氧化物,CO2在前面刚刚学过,利用对比和观察法来初步认识CO。

[展示]CO、CO2样品(CO的贮气瓶内有水)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快速阅读教材、讨论发言、填表记录。

学生:回忆已有的CO2知识、观察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对话、填表、对比CO2认识CO

展开:

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用实验验证CO的化学性质?

(明确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设计、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协助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设计思路。

分组讨论、可用三个独立实验来验证,也可用一个实验全解决。

l三个实验分别考虑时,可参考H2、CO2的性质实验,但要考虑CO的毒性改造装置,通过改造形成初步设计。

可燃性:改H2燃烧装置,倒扣烧杯内壁涂石灰水

还原性:改H2还原CuO的装置

1.普通试管改成双通试管

2.加尾气中CO2的检验、除去装置(石灰水洗气瓶)

3.加尾气中CO的处理装置(酒精灯点燃)

不与石灰水反应:改CO2与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在盛石灰水的试管口加双孔塞,加一尖嘴导管点燃CO。

l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时,实验顺序为:先检验不与石灰水反应装置、干燥CO装置、还原CuO装置、检验CO2的生成并除尾气中的CO2装置、最后点燃CO并检验CO2的生成装置。

组织交流:强调CO的毒性,讨论防毒的几种办法,强化环保意识。特别是检验还原性、与碱液反应情况时要考虑CO的吸收和处理。

l每个小组选代表展示本组实验设计、说明设计意图。

l其他同学质疑。

l充分讨论后组内再修改方案。

CO尾气处理的主要方法:

1.点燃(无CO2)

2.回收

实施方案:

l首先组织同学讨论实验步骤(一个实验组),再次强化防毒意识,确保实验成功;

l然后协助代表组实验;

l提醒其他组记录实验现象。

l选出一组代表(设计一个实验的小组代表)

l讨论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连)

2.检查气密性(查)

3.装药品(装)

4.通CO气体(通),立即点燃尾气(点)

5.加热氧化铜(点)

6.先停止加热(灭)、再停止通气,停止点燃尾气(停)

l在教师监控下、在毒气柜内实验。

l其他小组同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

l引导学生在实

验基础上形成知识,明确物质的化学性质源于化学实验。

l同时第三次强

调在实验室使用CO时自我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小组讨论、自愿发言

l总结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l总结毒性

在实验室使用CO时注意通风、尾气吸收或处理、操作要得当,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环境保护。

结束:讨论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产生、应用、尾气处理等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了解实际生活生产中CO的产生、防毒与中毒处理、用途,形成对CO全面、辩证的认识。

思考、讨论、发言、答题

l讨论课上思考题

1.冬天用煤火取暖,使用不当会发生煤气中毒,为了防止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管用吗?

2.冬天,在已发动但未行驶的小轿车中取暖,引起汽车尾气中毒,如何处理?。

3.钢铁厂利用大量的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还原氧化铁炼铁,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吗?

l形成认识:

1.CO有毒。利用其性质考虑处理CO,防止环境污染、防止中毒的正确方法。

2.合理使用CO,不会引起中毒。

3.CO有用。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谈等方法,了解身边的化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l记录课后思考题:调查你身

边产生CO较多的地方,了解或设想处理方法。

课后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全班展示交流

探究活动

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相关期刊更多

硫酸工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稀土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室

河南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