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规划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我市年月率先在全国少有地级市编制完成了《市\年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年月日14号文件印发实施。从年开始,商务部、建设部陆续下发了《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在全国9个城市召开了6次工作会议,安排布置这项工作。张自银市长高瞻远瞩,在年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市长办公会上提出了“要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规格做好我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要求,根据市长的指示,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拨出专项资金、提供基础数据、选择规划设计单位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设计单位情况介绍
为了落实张市长的指示,我局会同市规划局,联系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院、大学、规划设计院、中商商业发展规划设计院6家国内一流水平设计单位,采用商务招标的方式优中选优,选择了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为我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单位。该院是国家商务部下属的从事商业规划的全国性专业机构。规划项目遍布全国20个省,62个城市,其中18个项目获得商务部及地方表彰与奖励。项目组是由该院技术力量最强的1名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生、6名硕士研究生组成,项目组组长为该院院长助理。他们表示要将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做成全国性的范本,作为该院的技术成果进行展示。
三、《规划》编制过程
(一)成立编制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由谢副市长牵头,城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局也组织专门科室、专门人员多次专题研究,协助编制工作。
(二)调查研究。年月日,我局与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正式签订了委托编制《规划》合同书。随即成立了网点规划项目组,制定工作方案,提出时限要求,并对我市的商业网点进行了全面实地调研。项目组跑遍了我市的大街小巷,走访了123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与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统计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局等10多个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举行座谈,收集大量翔实的基础数据、相关文件、专题报告和各类出版物资料。
(三)编制规划。项目组从月开始至月底结束长达个月时间,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交通、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农产品销售、旅游文化景观等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中等城市商业发展规律及其商业网点规划经验,确定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体系、发展时序和发展措施,形成了《规划》初稿。《规划》的总体布局是“1、6、26”和“7点”“8线”。即规划1个商业中心区,6个商业副中心区,26个社区商业中心,重点培育和发展7家专业批发市场、8条商业特色街。
(四)征求意见。年月日召集四个城区及华新开发区分管负责人,月日召集市直部门分管领导,月日召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就《规划》初稿,3次征求意见。月日,谢宏治副市长主持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征求意见会,进一步深化完善了规划内容。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谢副市长率队赴,与中商规划院的高层领导座谈,就我市商业网点规划的事情提出了具体要求及指导性意见。蒋云良局长先后8次召集局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的同志,专题研究《规划》修编事宜,并以书面形式形成修改意见231条,与中商规划设计院对接11次,该院对我方提出的意见就采纳、部分采纳、不予采纳的理由分别给予了回复。通过不断完善,于月底完成《规划》评审稿,下一步工作是专家评审会之后向人大主任汇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人大常委会通过。
四、《规划》的亮点
亮点一: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对西南云大5区20个乡镇经济圈的商业网点布局提出远期设想。
亮点二:体现规划的层次性。通过对中心城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调整,分流中心城区的人流、物流、车流,在等路段形成市高端消费区,在6个商业副中心区形成6个中档消费区,26个社区商业中心和26个便民利民的终端消费区。
亮点三:体现各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的特色。石鼓区体现“家”的特色:以布局家装、家饰、家居、家具、家用、家电等为主的主题商场和专业市场;体现“大”的特色:以布局大众消费,大路货批发零售,大学生群体消费、大众绿色生态消费为主的商场、市场,并发展水上休闲中心、度假村、生态城等休闲项目;区体现“机械”特色:以布局汽贸城、4S店、农资农机物流配送中心及湘菜正宗原料加工配送中心为主的项目;体现“物流”特色:依托工业发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公路口岸、铁路口岸等物流项目,减少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实现零库存。
关键词:商业银行;区域规划;发展策略;江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88-03
2013年,是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年。近二三年,国家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这既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也对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家商业银行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政策要点
(一)历程回顾
中国的区域发展,早先集中在发展沿海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北上广深地区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而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就稍显落后。2008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开始显现密集出台的趋势。仅2009年一年,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2010年,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布局上不再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西部和黄三角,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向纵深推进,国家级县域规划出台在即。通过近阶段国务院层面上进行的区域试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以及最近上报的嘉善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可以看到,区域试点正在向纵深推进,区域规划越来越具针对性。
江苏是经济大省,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政府还出台了促进苏北地区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10条政策意见,继续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共建开发园区,落实“一市一策”,坚持不懈地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二)政策规划
近年来,国家的针对江苏地区的规划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城市群和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江苏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通过《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2年批复筹建1个产业开发区(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2个经济开发区(大丰港、连云港徐圩经济开发区)和14个旅游度假区(徐州吕梁山、姜堰溱湖、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阜宁金沙湖、如东小洋口、句容茅山湖、仪征枣林湾、宿迁骆马湖、连云港温泉、南京汤山温泉、镇江世业洲、盱眙天泉湖、武进太湖湾、无锡阳山);并批复同意5个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园、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南通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二、金融机遇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只有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这种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一)基建领域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沿海地区具有建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海港的优势,江苏的多项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做出安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江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个规划全部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到2030年,全省建成20条区域过江通道、21条城市内部过江通道、“两横两纵”4条高速铁路、“三横三纵”6条城际铁路以及增加11条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省拥有各类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139个,作为创新实施的主要阵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基地及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新型经济集聚点将不断涌现,同时这也对交通运输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规划项目中蕴含着巨量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规划,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区域规划带来的市场机遇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发展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江苏亦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江苏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产业发展;2012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
其中,江苏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2011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榜首。江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以常州为例,该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投资约200亿元,201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设立14个旅游度假区,由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资金需求将非常旺盛。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2012年5月,省政府编制《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确定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8月,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力度。10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根据区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 450公顷以内,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意味着海洋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 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达到1.6∶1。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现代装备制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多样而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民生领域
江苏省非常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在该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1—8月,省级财政支出86.4%投向民生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累计投入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7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12.4亿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4亿元,市县实际筹措超过134亿元。尽管如此,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政府仍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三农方面的金融资源供给、保障性住房的按需供给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而努力。除了上述领域的资金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亦在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金融新需求。
三、发展策略
面对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种种潜在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确保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跟政策导向,明确发展重点
江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统筹规划推进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有质量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快速反应通道,全面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同业动态,深入调研国家政策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力度,探究政策规划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规划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
(二)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投放重点
商业银行应继续将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对本地市场规划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判重点行业发展前景,确保公司业务有力度的投放;将信贷资源向由加大投资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由江苏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带来的民生领域倾斜。
(三)定制差别服务,确保效益增长
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分迫切,仅依靠传统业务,无论是市场表现、市场竞争,还是经营效益都缺乏竞争力。据国外银行统计,其产品成功率约为50%。只有通过细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产品维护与创新,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契合度,确保公司业务有效益的增长。同时,建立产品后评价机制,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定期对产品的接受度、收益率、可替代性等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价,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广、拓展和创新。
(四)注重科学发展,确保稳健经营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一直通过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风险政策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努力。商业银行应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整体的组织推进和制度安排,强化信贷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提升风险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模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的方向。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面对更透明的市场和更多样的需求,商业银行顺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区域规划及地区实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扩大客户群体、拓展服务与生存空间,突出强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这既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而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宝权.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12,(6):23-26.
[2] 梁洪波,刘远亮.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关系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3):81-84.
[3] 倪志凌.“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J].上海金融,2011,(9):48-53.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集聚效应,功能分区;日照分析,区域道路,消防,步行街引入,城市空间。
一 商业综合体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近两年随着土地市场综合用地的不断扩增,催生了很多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产生;城市商业综合体一般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会议、餐饮、娱乐等,城市生活空间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但又有相互独立的能动空间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这种“城中之城”物业形态的成功运作,引发了城市集聚效应。
这种综合体空间体量较大,它往往会拉动一个区域土地价值和区域内房产价值的提升;区域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升级;商业综合体本身所能提供的稳定消费人群是传统商铺所不能提供的,人们不仅可享受主力店的品牌服务和号召力,也可共享商圈配套和交通便利。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产生,节省了城市土地开发,提升了城市形象,加快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这种综合体一站式的购物模式、旅游休闲,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是其他零散商业无法比拟的。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完善、合理,在开发建设中规避所遇到的问题,是设计研究的主题。
二 商业综合体总体规划要点
1.商业综合体功能分区
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办公、居住、酒店、商业、餐饮、娱乐等,在总体中的合理布置,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功能的合理布置需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a.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城市主、次干道规划与综合体地块的关系;一般酒店、商业、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的功能空间,宜沿城市主干道分布;办公、居住等需安静、人员活动分散的功能空间,宜沿城市次干道和综合体区域道路分布。
b.综合体区域内路网组织,在商业综合体中也非常重要;以人为本应该是设计的宗旨,有了较好的功能分区,其路网主次道路布置就有了基础,道路布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保证各功能主体出行方便;居住功能建筑道路布置宜相对独立,这样可以保证居住组团在综合体中相对安静的空间。
常州正方京城商业综合体道路布置(见下图),是由多级别道路组成;西侧是城市主干道北大街,北侧、东侧是城市次干道,南侧和中间有综合体区域分布的干道,它同时与城市主次干道连接;常州正方京城综合体区域中还分布了商业步行街;居住组团出行道路相对独立,不受繁华商业人流的影响。
2.建筑日照分析
在总体规划布置时,除了考虑各主要功能空间布置、道路规划外,日照分析也十分重要。如居住建筑、公寓(居住型)、学校、幼儿园等,规范对日照都有严格要求,如不引起重视,总体规划将受到很大影响。
这里讲的日照分析,不仅是指综合体区域内本身居住建筑等满足日照要求,而且还有综合体区域内所有建筑对周边有日照要求建筑的影响。其分析方法可由内向外进行,即先分析综合体区域内建筑规划布置日照影响,再分析区域内建筑对相邻居住建筑的影响;这样才能合理控制综合体区域内各建筑高度及形态。
3.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布置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务、办公、居住等用车已普及,停车位多少,直接影响到商业综合体的成与败;在容积率和绿化率与停车位间,它是一个矛盾,在环境噪音影响与综合体布置需求上,它是一个难题。
目前能较好的解决停车位问题,主要方法还是建设地下多层停车库。地下汽车库的大小、出入口数量,国家规范都有规定,必须满足,超过500辆的汽车库出入口不少于3个,但对于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远不至500辆汽车;因此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分布,在总体规划布置中尤其重要。
地下汽车库出入口设计布置有几点要素:1)不要布置在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附近;2)出入口要尽量避免直接对着城市主干道,尽量与次干道连接;3)商业、办公、居住出入口应分别独立布置,不要混用,避免交叉带来管理上的混乱;4)通过建筑底层布置的地下汽车库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对接时,口部要留有大于7米的缓冲、安全、可视距离;5)利用广场、集中绿化一侧布置出入口,与区域内次干道连接,对建筑使用功能,环境噪音影响都很小,综合效益明显。
城市商业综合体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布置,出入口数量,对城市交通现在和未来有何影响,是否可行、合理,必须进行“交通环境可行性评估”,这是很重要的。对交通堵塞、流量,没有可行性分析,综合体建成后,其正常使用和繁荣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不可忽视。
三 商业综合体消防要点
1.消防登高面布置
由于商业综合体有多功能、多幢高层、多裙房等布置特点,这给消防登高面布置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全国多起建筑失火,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和生命造成了极大损失;消防设计如不满足要求,项目规划报批将被一票否决。
合理的消防登高面设计有几点要素:1)消防车能到达,且有不小于8X15米的登高场地,登高场地可以是铺装和草坪,但要考虑消防时载重量及行驶;2)防登高面长度应不小于建筑的一个长边或建筑的四分之一长度,且此范围建筑要落地,即无裙房;3)消防电梯前室或消防疏散楼梯应紧邻防登高面,以保正消防队员从室外可直接到达;4)防登高面每层消防前室有不小于2平方米可开启窗,供消防队员进入。
2.消防道路设置
商业综合体区域面积较大,路网较丰富,有利于形成消防环路;要避免尽端道路,否则要增加消防回车场,影响绿化及景观布置。
由于综合体商业裙房较大、较长,不利于消防环路设置,可接合底层商业街道,步行街布置,消防时作为消防通道,不影响商业开发,同时又增加了商业对外疏散出口,相得益彰。但要满足消防通道高度不小于4米。
消防道路的环通设置,是保证商业综合体各建筑消防要求的基本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的基本点。
3.建筑防火分区布置
商业综合体的性质,决定建筑防火分区的复杂性,它不同于单体建筑,而是即有综合性,又有独立性,有时还具有特殊性,处理好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的划分,也就解决了消防在商业综合体中的难点。
综合体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必须从个性分析,再到综合分析;比如较大的商业裙房,上有酒店、公寓、办公或住宅等,下有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等。从人员疏散消防要求分析,上述各种不同功能的主楼单体,均需要独立对外疏散出入口,也就是说主楼的防火分区是独立划分的。
对于加综合的裙房部分,即有主楼部分,又有扩展的裙房,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防火分区合理设计划分有几点要素:1)判定裙房上主楼防火等级,如为一级,那么其用裙房空间耐火等级也应为一级,防火分区也应按一级要求确定;2)按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分别划分防火分区,如酒店部分裙房和商业部分裙房,应为不同的防火分区;3)地下建筑部分与地上建筑应分别划分防火分区,因为消防对地下防火分区划分高于地上建筑;4)如主楼在裙房部分能独立划分防火分区,那么裙房部分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大,而且疏散要求低于合用裙房空间,较经济合理;5)对于娱乐等有特殊要求空间,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
掌握了上述几点要素,其复杂的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划分就有了条理性,也就不复杂了;对于超大规模空间,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要求,就需要进行“消防性能化分析与可行性设计”,报省一级消防局审批。
四 步行街在商业综合体中的引入
由于商业综合体规模较大,集商贸、商住、酒店、办公等为一区域,形成了“城中之城”的空间格局。将一条或多条步行街引入综合体区域内,将极大地改善人流与车流混合影响,繁荣商业,增加了沿街商铺,且可将步行街设计为景观、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空间。象一条多彩的纽带,把人与景、购物与休闲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城市空间,创造了多彩的城市生活。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40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65- 01
1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体系
1.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
按照时间的长短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划分,可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分为3种类型:① 长期规划型,一般规划期在5年或5年以上。主要目的在于保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长期经营的稳定性和业务发展的长远性。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将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培养和储备一些业务精英,以便为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做好准备。② 中期规划型,一般规划期在2~3年左右的规划。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一般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满足中短期经营活动需要而进行的人才选拔和培训。③ 短期规划型,一般规划期在1年或1年以下。其主要目的是要满足商业银行短期的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地进行人员调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1.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构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构成主要分为3部分。
1.2.1 国有商业银行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是以组织中每个岗位所需人才供求情况为依据,对未来岗位人员需求数量的判断。 对于组织中人员配备较充足的情况下,对未来人员的需求数量较容易判断,可以利用人力资源的趋势预测法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当组织中人员配备不充裕的情况下,对未来人员的需求量就很难判断,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市场竞争情况、技术进步和现有人员的素质和流动情况进行判断和预测,有针对性地招募或选拔人才。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趋势预测法、经验判断法、工作负荷预测法、数量分析法等。
1.2.2 国有商业银行对未来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主要来源于高校应届毕业生,少部分专业人员从其他劳动力市场聘任。国有商业银行一般都会为一些重要的岗位培养和储备一些人才,在业务发展或在职人员离职时补充岗位出现的空缺,保证组织的正常经营。
1.2.3 国有商业银行对未来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匹配
为了更好地利用人才和节约人工成本,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使人才的需求与供给相匹配。要分析银行内部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有无空岗情况的出现;对在岗人员对银行的供给情况的分析,看企业是否充分利用了在岗人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银行内部发现经营管理的漏洞,发挥在岗人员的潜能,提高在岗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价值创造力。
2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不合理原因的剖析
2.1 国有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
伴随着股改和公开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力资源改革相对滞后,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的理念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起来,人力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依然存在着与现代商业银行不匹配的“官本位”、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现象,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2.2 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的外流
我国国门的对外开放引进了不少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无论管理体制,还是薪资福利方面都优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这使国有商业银行培养的大量人才流入外资银行,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上面临较大的困境。
2.3 国有商业银行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国有商业银行里,一方面员工总量庞大,另一方面员工的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素质不高,员工配置方面也缺少科学、合理的分析与预测,导致岗位人员分配不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存在。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应对措施
3.1 提高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
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以科学、公信的态度选拔人才,给企业员工一个发展的平台,完善企业队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供高能力人才。为企业员工搭建一个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3.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 建立健全招聘和选拔任用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公平、公开和规范员工招聘和选拔任用机制,选择适合本企业规范和工作流程的选拔方式,建立有竞争性的选拔体系,不断加大人才的选拔力度。
(2)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完善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提高考核评价的时效性。
(3) 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强化国有银行企业文化在组织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用人和薪酬福利等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解决激励不足这个目前国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激发员工潜能的发挥,引导员工主动提升绩效,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
3.3 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培训制度建设
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招揽和培训人才,逐步把国有商业银行建设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有计划地对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引导员工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学习和思考,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及员工的综合素质。 建立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符合实际的培训体系,重视人才的培训与使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管理:
大部分省部经理都觉得许多繁琐事情缠身,这需要省部经理要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比如上午8点到11点:晨会、工作安排、培训;中午11点到13点:拜访客户、检查终端;下午1点到6点:检查终端、跟踪销量、拜访客户;晚上6点到9点:反思、工作日志、填写报表。换句话说,省部经理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时间规划变成一种工作规范。
我举一个例子:K公司下属的一个分公司甲因为客户拜访工作总是得到总部的表扬和奖励。笔者在做项目咨询的时候有幸到甲分公司去实地体验三个月学习其客户拜访成功的原因。去的第一天上午十点钟左右,笔者便跟随业代小李去拜访客户。走到一间饮料类批发部,笔者看到店门虚掩,推门进去看的时候,发现店主有事外出,只剩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看店。当笔者稍感失望的时候,没想到小女孩说:“叔叔,你是K公司的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女孩从柜台下面掏出一个本子,上面写着今天需要补的14箱货,同时还在下面注明:有新产品的话,可以放样品在那里他回来决定进货的数量。正当笔者对着这张“订单”感慨的时候,小女孩又说:“叔叔,我爸爸本来走的时候想关门的,可是他说K公司的叔叔一定会来,叫我在这等着你。你帮我锁上门,我要回家了。”笔者终于明白,该区域的业代总是在固定的时间段拜访对应的客户,长此以往便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拜访规律,从而得到了客户的高度信任。 通过此案例中K公司甲分公司的业代高效拜访客户从而实现高效拜访—良好客情—成功销售,甲分公司的胜利是因为其省部经理将业代/城市经理的时间规划变成了工作规范。
路线管理:
省部经理有责任也有业务教会自己以及下属员工进行路线规划,甚至还要帮助经销商进行路线规划。因此,省部经理首先要做到是一个专家!即你不但要在路线中规划好自己,还要规划好团队,规划好经销商。在路线管理里,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划分区域和路线
1.1划分原则:先划区域、后定路线
1.1.1应尽可能做到区域数与经销商出勤车辆数相同,如果经销商管辖区域与配送车辆不匹配,则建议让经销商购买新车辆或缩小区域
1.1.2应尽可能让各区域网点数量接近,以便提高覆盖效率
1.1.3应尽可能在各路线的时间大体一致的基础上确保网点数量接近
1.1.4根据保本销售分析和可变成本(人员和车辆运行)来预测/判断路线是否合理
1.1.5在改变固定拜访路线以获得更高销售前,应先加强和改进销售及店内陈列
1.2划分区域路线办法:
1.2.1切割城市交通图:用黄色标识环线将城市交通图切割;在黄色区域内纵向寻找城市交通图主线,用红色标识,将城市交通图纵向平均切割;其次横向寻找城市主线,用蓝色在标识,将城市交通图平均切割
1.2.2线路安排:根据铺市规划——确定每个区域线路条数,进行每条线设置;以街区为基础,把市场的所有客户纳入同一拜访路线
1.2.3初出区域线路图:以地图为基础,将地图放大根据初步划分的区域切割相对应的张数
1.2.4标上客户编日:根据客户档案及地略图,绘制业务分布网点总图
2、 确定拜访频次
2.1首先网点质量分类
2.1.1 A类店:经销商业务员各销售区域内按总体销售额排名前20%的网点
2.1.2 B类店:经销商业务员各销售区域内按总体销售额排名20%—80%之间的网点
2.1.3 C类店:经销商业务员各销售区域内按总体销售额排名后20%的网点
2.2确定拜访频次
2.2.1 A类店:至少每三天拜访一次
2.2.2 B类店:至少每周拜访一次
2.2.3 C类店:至少每两周拜访一次
3、 安排拜访计划原则
3.1根据经销商自身的配送能力与业务能力,结合每个网点的等级与配送频次,规划每个网点的配送周期
3.2 对于一个区域各个路线上的网点质量(A类店比较多)、销售额有差异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提高好的路线的拜访频率,做到好的路线的网点的拜访频率基本达到A类店的拜访频率。
3.3 尽量做到所有网点的拜访频率达到B类店标准频率之上,以保证B类店以上的有效拜访与客情关系维护
3.4 根据路线安排,尽量覆盖A类店或者是在A类店停留时间上要强过与其他B/C类店。
4、 路线优化
4.1路线分析
4.1.1线路分析要点:
找出所有有把握访销率不符合标准的客户
找出所有送货量数不符合标准的客户
确定哪些地方应调整访销次数,以考虑顾客在订货中持有的偏爱
考虑改变提供服务种类的机会
4.1.2路线分析指标:
应定期分析路线表数据,以确定销售路线的工作,主要指标为:成功访销与计划访销之比、平均订货量、在旺季或淡季期间的平均周业绩
通过路线跟销,装车量调查和在零售点内观察来补充路线表分析数据:时间管理、装货量管理、产品生动化的有效性
4.1.3路线分析步骤:
定期检查路线表并使其有效
分析路线表了解客户业绩
根据路线业绩对路线表进行比较
4.2路线调整优化:
4.2.1路线优化:在对已有拜访路线进行路线表分析后,对于盈利的路线结合业务代表工作能力,本着合理利用时间,保证拜访频率,工作机会相对公正的原则进行路线优化
4.2.2路线调整:在对已有拜访路线进行分析后,对于亏损的路线要分析原因,并进行加强、归并或去除;路线加强可以采产品组合加强等方法;路线归并指亏损路线区域可以与相邻的盈利路线区域合并进行路线重新规划;路线去除指该路线去掉,所有网点并入盈利路线
4.2.3路线新增:对于空白区域网点分配工作区域,划定最优化、固定的工作路线进行定人、定域、定点、定线、定期的细致化服务和管理。
通过以上的时间管理和路线管理,省部经理想必应该对终端覆盖这块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虽然看起来内容很多,但这些都是很基础的工作,我们常说销量是什么?销量既不等于客情,也不等于回款,而只有从重点终端的销量监控开始,逐渐加大对终端的监控,才能得到尽可能真实的销量。
讲了很多方法,我们落地在经销商上来分析一个案例。某经销商案例:业务人员工作模式不合理,影响销售业绩增长。
该经销商分销渠道业务员负责业务、配送兼收款工作,市场拓展及推广时间占比少。我们通过列表可以看到:
具体事务 业务沟通/陈列 搬货 送货 结算并收款
时间分配 20% 20% 40% 20%
其原因在于业务人员的工作模式不合理,专业化分工不明确。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