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厂应急处置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范文第1篇

(一)复工复产前期防疫准备

1. 工厂收集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宣传视频,在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等开展宣传,一定要做返厂教育。

2. 统计储备的医用口罩、KN90或KN95口罩,防护服(主要以环卫消毒)、防护眼镜,75%酒精(脱脂棉)/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测温仪、喷雾器、应急交通车、应急药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资。要开辟单人隔离间,以备急用。

3. 制订发生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上报程序,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二)复工复产防疫工作16条

1. 工厂各级部门提前统计各自人员预备到岗情况并汇总报告到人力资源部门。从本市区以外员工以及较重疫区返工的员工、相关方(含供应商、物流、业务外包、派遣方)进入工厂前须组织医务人员全部检查后无异常方可进入。复工第一天全员健康排查尤其重要,宁可慢不可错。

2. 疫情管控期间提醒员工在家及恢复生产后,做好自我防护和消毒工作。对家人及密切接触者出现异常身体状况的,应及时上报家庭所在地防控指挥部,并立即上报企业,安排居家观察。

3. 全体员工上班后有任何员工发现身体异常如: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刻上报各管理层,并立刻进行现场消毒和安排员工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将确诊结果通知公司。

4. 所有员工、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工厂前必须接受门卫红外测量体温,门卫负责记录体温,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禁止入场,并报告工厂及对接人。外来人员还须自行佩戴口罩(长期业务方工厂提供临时预备口罩)。

5. 做好外来人员登记确认工作,所有外来人员必须在门岗登记,姓名、电话、近期是否去过湖北省等信息。按照政府规定向企业报备自我隔离,工厂可视情况按照上班考勤,属地管理部门每日通过微信QQ视频抽查居家隔离情况,不予扣款罚款。

6. 乘坐通勤车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员工必须佩戴防护口罩,下车后应及时使用洗手液洗手,通勤车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安排专人管理检查。

7. 复工复产前,上班前,各工厂组织医务人员对工厂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消毒频次企业根据情况和防疫部门要求确定,至少每三天一次。重点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生活垃圾堆放处及吸烟点,安排专人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中央空调按照技术书采取进风消毒过滤。

8. 确认各工厂集中食堂的安全卫生措施,食堂禁止采购未经宰杀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蒸汽消毒。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

餐厅服务人员每日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作业中必须统一佩戴手套、防护镜和医用口罩、防护鞋。

一次性的必须集中扔弃,重复性防护用品必须集中消毒处理,禁止未经消毒反复使用。

餐具统一由服务人员配发,禁止自行取拿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来从公碗和盘子里夹菜,饭菜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分餐取菜。

食品留样按照规定执行。

9. 在卫生间、食堂等主要场所设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要求员工饭前、便前、便后必须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用流水冲洗。

10. 门卫、服务人员、保洁、绿化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胶皮手套,每日应更换上述防护用品。

11. 复工后,工厂组织排查对必须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采购,合理库存。该物资作为日常防护物资及应急处置物质按需发放。必要时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废旧换新,防止不合规扔弃传染。

12. 在各自劳动岗位上,非人与人接触环境,宜佩戴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禁止随地吐痰,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工厂指定的专用有盖医用废弃桶,专人负责处置。

13. 各工厂的车间、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保持开窗通风(不含中央空调),每天上下午各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14. 工厂在防疫期停止前,暂时取消或控制人数参加集体活动及大型会议,尽量减少或停止因公出行、聚会等。如需要,须向各级管理层报告并取得同意。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范文第2篇

安全检索五级体系

蒙牛集团实行安全五级检索体系(见图1),深入现场一线进行观察,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将人、物、环境、设备、工艺等各方面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检索五级体系中,第一级检索是关键岗位日检索。由生产车间各关键岗位、班组长组织对岗位安全进行日常检查,及时整改,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第二级检索是重点区域日检索。每周将周五定为检索日,由总经理、技术副厂长和安全员组织,成立安全检索小组,对各区域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蒙牛要求各事业部严格执行安全巡更检索,确认作业场所安全状况,巡查记录信息发送到管理终端。在巡更管理系统中,各生产单位根据自身工厂的实际情况制定检索表,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索,并召开检索会议,对上期(上周)检索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追踪落实,通报本期(本周)检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对于部分难解决、不好处理的问题统一由会议组织者形成报告,提交到上级部门,直到问题解决关闭。

第三级检索是管理层检索。包括上级闸口部门、职能部门例行赴各生产单位进行的监督检查。主要管理层包括:中心、系统、集团的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的专业检索,主要是针对近期事业部内外安全生产状况、指标达成情况、案例分享等开展重点检索工作,并从管理的角度,提出重点安全工作方向和措施,有效指导管理层面采用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级检索是专业检索。蒙牛邀请安全生产专家到各单位进行隐患排查,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组织人员整改和治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第五级检索是反验证检索。对前面四级检索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反验证检索主要由蒙牛健康安全环保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制定详细的检索方案、计划、排期,在检索过程中通过资料查阅、现场检索,验证日常检索、周检索、管理者检索、专业检索问题整改和治理情况,并提出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

通过安全五级检索体系的应用,可以辨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降低了安全生产风险。

安全行为 抓“点”

根据事故数据统计显示,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达90%以上,因此,规范安全行为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除了制订《蒙牛集团岗位安全操作手册》之外,蒙牛还采取了SCCP管理、小家庭管理等方式。

SCCP管理

针对SCCP(Safe Critical Control Point,安全关键控制点),蒙牛2013年全面推行SCCP管理,通过对设备设施、生产环境、操作环节检选出关键控制点,制订了《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规定预防措施和操作流程。引导一线员工正确掌握现场主要危害,掌握安全防护方法与应急处置要点,切实实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受伤害)。

比如针对冰淇淋车间,对工作场所和区域开展危险识别,利用LEC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将3~5级风险制作成看板,张贴于现场, 指导员工过程作业。

确定生产车间SCCP点共为189项,其中常温工厂60项,低温工厂73项,冰淇淋工厂56项,3~5级风险常温为13项,低温为16项,冰淇淋为7项,共设计标牌36项内容,72张标牌。

确定动力车间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共63项,其中锅炉43项,制冷6项,配电14项, 3~5级风险锅炉为16项,制冷为3项,配电为1项,锅炉12项,共设计标牌16项内容,32张标牌。研发系统57项,奶源16项、奶粉8项。

在推行过程中,蒙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员参与,制定SCCP,集团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统一的文件;将岗位安全卡、区域安全卡、危险源清单进行整合,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SCCP内容;在推行之初,选择了焦作、泰安、当阳、沈阳、尚志、乌兰浩特等几个试点单位,形成标准的SCCP文件,并下发全国各事业部执行。

小家庭管理

小家庭管理模式是指由相同或不同岗位人员组成小家庭,选举家长,家长发挥帮助、支持和监督的作用。这些“小家长”带领家庭内的成员积极学习安全文化手册,开展日常检索,把目标指标的压力传递给每一位员工,以凝聚力和责任心,共同建设“安全之家”。

在基地大区,有些事业部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家庭模式。在和林三部,不仅按照工段或岗位划分,还按照生产线划分,形成纵向和横向家庭。比如说灌装岗位3个班组所有员工,加上设备维保人员,形成纵向家庭,3班倒休,确保交接班过程中一些岗位问题能够交接到位,一个家长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横向家庭则是以生产线为主,比如2号生产线有杀菌工、灌装工、机修工、质检工,他们一个班次形成一个协作家庭,更好地配合在一条生产线。

这种管理不仅让安全文化更加深入基层一线员工,拉近员工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全员参与,排查隐患,及时发现身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安全风险,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告知,及时消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上“云端”

在监测安全信息方面,蒙牛健康安全环保中心安全总监王浩杰特别提到了安全生产云端系统。

2015年9月,中粮集团、蒙牛及眉山事业部共同组织设计的安全生产云端系统正式启用。目前,该系统基础信息录入已经完成,正在逐步完善中。

眉山事业部,占地11万m2,设计生产规模为20条乳制品生产线,日处理鲜奶800 t,年产能24万t。

据眉山事业部生产部高级经理张俊龙介绍,云端系统上线之前,眉山事业部有消防系统、特种作业管理系统等多个分散、独立的管理系统,既不便于管理,也浪费人力物力。而今,安全生产云端系统依据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经过整合完善,成为基于各层级共享、功能高度集中的管理系统,涵盖了安全管理、隐患排查、设备监控、职业健康、危险作业、预警模型等6大模块,实现了离开工厂也可以在线实时掌控安全生产状况的突破。

安全管理模块是云端系统中的基础,包含了普通员工、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信息及应急演练、危险性设备管理等13个子模块,全面管控员工日常的安全考核、职业病情况、责任书签订、承诺书签订、安全培训、事故、违规等基本情况,同时,在这一模块中设置特种设备台账,保证特种设备年检,避免遗漏未检定。

隐患排查模块,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责任部门填写隐患问题整改措施、验收部门、整改排期信息,确定隐患整改时间。对于逾期未治理的隐患,系统显示超期未治理隐患清单,并每日发送提醒。一旦整改完成,由责任部门发送系统通知后,安全员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证,符合要求的销案,不符合要求的退回重新整改,直到完全关闭。

为了保障实施效果,眉山事业部对不达标部门、班组由安全员出具考核通报,并在安全评比中进行扣分;员工如果上报符合要求的隐患,奖励30元/条,并在部门评比及个人评比中加分。既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又便于整体分析事业部的安全生产状况。

危险作业模块中设置8大类作业模板,并明晰危险作业审批流程,实现通过手机APP进行在线查阅审核内容。利用作业区域监控系统,视频监督危险作业,从而实现作业证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云端系统对眉山事业部来说,将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设备信息集中管理;将以标准化、体系化方式实现隐患排查自查自报、标准化管理;将通过基础数据分析,深入、全面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状态。这也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部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等工作,在企业的有效落地。

目前,蒙牛生产制造系统基本实现机器化、智能化,安全管理云端系统是一个普及趋势。该系统在眉山事业部首先试运行,待逐步成熟以后,将会逐步推广到其他事业部。

初始应急精确到秒

焦作事业部于2014年开展了初始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未开展初始应急能力建设之前,焦作事业部的应急管理水平没有量化评价指标和提升机制。比如,穿戴防护服的时间没有评价标准、员工从车间疏散至紧急疏散集合点没有时间要求。自2014年,焦作事业部推行初始应急能力建设之后,注重实战能力培养,工作核心是如何在事故发生初期阶段第一时间形成应急能力,其中指标量化、实战实操是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要加强初始应急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第一时间发现事故苗头。俗话说报警早,损失少,对于安全事故也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设过程中,焦作事业部重点设置了监测报警及联锁控制系统,如超压报警、液位报警、视频监控、气体泄漏报警等,与报警系统联锁的控制系统有事故排风、供液紧急切断、物理隔离水幕系统等,焦作事业部仅在2014-2015年就投入800万元安全费用用于上述设施的整改。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确定时间响应评价的标准。在事故初期多长时间形成第一战斗力,鉴于事故的复杂性,国家并没有相关的量化标准,因企业而定。在制定时间响应标准时,焦作事业部一方面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及同行业的水平,另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挑选精兵强将进行模拟演练,确定模拟演练的时间标准。以上两方面相结合,通过5个月的实践,最终确定了各项应急流程的时间响应评价标准。

对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除了满足法定的标准外,蒙牛一直执行“宁可过不可松”的配置原则。在涉氨治理方面,蒙牛于2012-2015年累计投入1.867亿元,主要针对预防氨气泄露,从硬件、软件和应急3个方面进行改善。其中,焦作事业部在快速冻结装置区域设置物理隔离水幕系统,该系统接收到氨气泄漏信号后在5 s内可以实现水幕隔离及雾化喷淋包覆,为员工的应急逃生赢得了时间。此项改造,目前作为行业首创,现已在蒙牛其他事业部进行推广。

企业内部建立了专业应急人员及员工的应急培训机制,重点将专业应急人员的培养放在首位。焦作事业部现有两支专业化、标准化应急救援队伍,分别是氨气处置应急救援队伍、火灾处置应急救援队伍。每季度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实操演练,并与属地医院及救援机构开展合作,由其对员工进行定期训练、指导,提高现场急救能力。

为了验证应急队伍及员工的应急能力,焦作事业部采用反验证的方式。由之前有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变为采用“两不两直”方式开展暗查演练,即:不通知、不策划、直奔现场、直接演练,提高对突变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对于达到标准要求的,给参与的人员50元的物资奖励,同时作为企业年度安全方面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通过正向激励,不断提升员工的快速响应能力。

通过初始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开展,全员熟知了工厂危险源状况,掌握所管设备和所处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和灾害的规律,不断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现场处置办法,建立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敏捷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设施,目前正朝着“常备无患,有应不急,无事不松懈、有事不慌乱”的目标迈进。

对未遂事故 “较真儿”

蒙牛认为,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找到原因,所有危害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对待事故,树立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为此,蒙牛将未遂事故管理作为企业安全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

蒙牛规定,未遂事故的报告范围为人员跌落、划伤见血、设备非正常接触、磕碰。对待未遂事故,要求各生产单位作业时凡出现上述事件,必须按照集团事故事件报告规范,履行书面报告;每一次事故事件,工厂必须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彻底的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并举一反三,开展全员教育,安全管理处室逐一跟踪,闭环管理;对具有代表性的事故事件,将第一时间进行内部通报,所有工厂同步整改等。为鼓励未遂事件报告,特别规定对工厂按规范主动报告的安全事故事件,不纳入绩效考核。

2014年 11月19日,焦作事业部一名立体库信息员在进行入库作业时,发现产品入库批次出现异常,到入库区域进行查看处理,当时入库小车也在正常作业。信息员在查看产品批次过程中,没有察觉小车已经行驶到身后。所幸,现场的机修人员发现后,立即伸手把信息员拉出小车运行轨道,避免了一起事故发生。

在该事件发生之后,员工立即报送至事业部物流部门和安全部门。焦作事业部立即成立专项小组,针对立体库入库小车及作业环节开展专项风险识别,同时咨询生产厂家及行业专家,形成最终解决方案,即在入库小车和堆垛机上安装自动防撞系统,其特点为距离通过超声波对行驶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探测。在距离障碍物5 m时设备自动减速,2 m时设备停止运行;障碍物排除后,设备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范文第3篇

许多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并且有可能对附近区域产生影响。一些油气矿开采的气体物质中包含毒性气体,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发生事故,很有可能造成毒性气体泄露,对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例如,高含硫气田内含有硫化氢等剧毒气体,如果开采过程中出现油气田井喷爆炸等意外,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就有可能从地下溢出,四处扩散,造成人身伤害。此外,在采用剧毒物质为原料的化工厂或者核电厂附近,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这些地区需要配备报警设施,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通知附近人员并提供疏散提示。更广泛而言,在地震高发地带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也有必要配备应急疏散报警设施。

在上述场合,目前往往采用广播设备进行报警,但现有的广播报警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通知效果差,大型事故和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巨大,广播喇叭布置过多会造成互相干扰,居民无法听清。二是成本高昂,维护费用巨大,为了达到更好的广播效果,广播喇叭需要大功率电源,需要设计专门的散热装置、机房,大量的广播喇叭基站耗电量巨大,造成建设成本及维护费用巨额支出。三是夜间通知效果差,广播喇叭主要靠声音进行传播,对房屋尤其是现代混凝土房屋穿透性非常弱,在夜间人们熟睡情况下,通知效率不高。四是在现有技术下,广播报警会将完全相同的报警内容向所有终端提供,无法为处于不同区域的人提供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避险方案。例如,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时,在下风口风路两侧的居民需要向相反的方向逃生;在山区,由于山体的阻挡,对有毒气体的扩散和风向有显著影响,山梁两侧的居民逃生路线可能不同。现有广播报警对上述问题都没有考虑。

由于上述局限,现有技术提供的广播报警技术,无法满足危险区域的避险通知需求,为此,需要提供更完善的广播报警方法和系统。

中国安科院公共安全研究所研究的“应急疏散分区广播系统”,能够通过应急疏散分区广播,为处于潜在危险地区的不同区域的居民,提供合适的避险措施,增加逃生概率、减少人身伤害。

“十二五”时期,该项目获得国家软件著作登记权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两项。2012年,系统中的疏散策略,作为“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的一部分,获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是中国安科院建院以来首次获此殊荣。

系统内容

广播系统采用“无线分址音频调频广播+分址调频控制防空警报”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智能警报控制”的整体规划,播放智能播报、交通疏导等应急提示信息。无线应急指挥控制中心可对任意广播点进行分点、分区,以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进行预警指挥播报。整个系统整体结构见图1。

“应急疏散分区广播系统”包括以下工作步骤:对危险区域的报警信息被通知人,进行分组并提取组特征;接收事故信息;根据事故信息,提取事故特征数据;将事故特征数据、各个分组的组特征数据、现场环境信息数据和事故处置预案结合,生成对应于各个分组的分组处置方案;根据分组处置方案生成各个分组的报警信息;以广播信号轮流广播对应各个分组的报警信息;终端设备将报警信息转换为能够由被通知人感知的信号呈现。

该系统按照接收通知终端的不同,分为两种子系统:一是分户紧急疏散广播系统。主要针对室内居民进行通知,通过安装在每户的报警通知终端设备接收信息,该方案能够针对冬季密闭房屋内熟睡居民,进行报警通知。二是分址调频控制防空警报系统。主要针对在户外劳动,无法听到室内报警器的居民进行通知。每台无线警报器均由地址控制器和电动防空喇叭组成,能够通过控制软件,远程遥控开启。

成果应用

目前,本系统已完成了基础技术研究、可行性验证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演示验证、子系统开发及系统集成、系统试验和运行等阶段的工作,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真实、可靠、可信,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能够在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全面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并有自主的核心技术支持。

本成果已在中国石油龙岗气田、中石化普光气田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中石油龙岗气田

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龙岗气田,中国安科院进行了“高风险区域监测及预警通知系统”的试点建设工作。系统覆盖了30km2,周边共有居民1000户、4000余人。

从应用效果来看,该系统能够在事故现场进行快速部署,对应急指挥进行辅助决策,并把现场视频图像信息、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信息、现场地形位置信息和现场风速风向等信息,实时发送到远端的指挥中心,为领导和专家提供现场资料,有利于及时决策、控制事故蔓延,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采用该项目后,龙岗气田大大提高了公众防护水平,为气田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石化普光气田

中石化普光气田大湾区块也采用了 “高含硫油气田区域疏散广播系统”及“高含硫油气田区域疏散广播”成套设备,包括1500台分址广播终端、25台防空警报控制装备、3个基站成套设备,每个基站分别安装有1套广播系统软件。系统一共覆盖100km2范围内的居民,总共1500户。

经过测试,用户对此系统评价很高:“通知效果好、通知范围广、通知盲区少,能够对疏散组织最优化。系统通过在每户安装接受音箱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大湾区块由于山体原因导致的声音传输问题,提高了报警效果,以较低的成本有效解决了复杂山区应急警报通知的效率低、效果差的难题,该成套设备在普光大湾区块的使用,提高了气田周边居民的安全保障能力。”

系统采用成熟的模拟调频信号,其设备投资只相当于主体广播系统的1/2,相比普光气田原广播报警系统,本套产品为普光气田节省投资300万左右,每年节省维护费用200万左右。

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化工园区、核电建设蓬勃兴起。而很多化工园区、核电站等都建设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周边人口稠密,地形也非常复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表明,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往往周边数千平方千米的居民都受到影响。我们在管理工业园区及核电站安全的时候,要从底线思维入手,考虑最坏的事故情况下,如何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全。“应急疏散分区广播系统”通过分区疏散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周边居民疏散反应时间,进而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范文第4篇

    地震之后急需展开环境应急监测

    一、地震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1)城市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

    城市里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制药等行业以及化学品仓库一般都贮存着大量的酸、碱、光气、氯气、石油类物质以及其他化学品,多用卧式贮罐,在露天或罩棚内贮存。如果贮罐没有进行固定,地震时有可能会造成罐体翻滚、管路破损,导致罐内物质泄漏或流洒。城市中的剧毒药品,除各科研、教学和工厂实验室有少量储存外,主要集中在有关的工厂和化工仓库。这类剧毒药品如果没有进行特殊管理,地震时一旦发生库房倒塌或包装破坏,就可能造成火烧、水淹、雨淋及散失。在这次特大地震中,什邡荣化液氨化工厂和什邡市莹丰镇金溪化工厂就发生了液氨泄漏事故。

    (2)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被破坏

    地震强大的扭曲力很容易使城市排污管道破裂,造成大量污水四溢,弥漫于城市之中,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可能对污水处理厂造成严重破坏,削弱城市处理废水的能力,间接地影响城市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引起地表水环境的恶化。

    (3)细菌和病毒从实验室外溢

    城市中保存的细菌和病毒,主要集中在有关的科研和防疫单位。菌种的种类和毒株虽很多,但数量都不大,一般存放在电冰箱内,地震时只要冰箱不被破坏就不致于外溢。但临时保存的菌种、病毒株多存放在玻璃试管、玻璃皿或玻璃瓶内,一旦遇到破坏性地震,试管、器皿被打破,就有可能外溢,造成传染。

    (4)放射性物质泄漏

    放射源主要集中在核电站、辐射防护研究和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其次分布于煤田地质勘探、医疗防疫单位,教学和生产单位较少存放。目前,我国核电站都是按照很高的抗震级别来建造的,抗震系统完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其他放射源则分布较散,一旦在工作时发生地震,或者个别单位不按规定包装、贮存,就有可能会对空气和水造成污染。

    (5)垃圾填埋场和尾矿库可能引起的污染

    地震造成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地面破坏,容易使原本填埋于土地深处的垃圾裸露于地表,引起环境污染。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或者城市水灾,将可能使这些垃圾四处漂浮、腐败,滋生有害微生物或渗出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地震造成尾矿库破坏,大量矿石废渣含有的重金属将可能造成水体以及土壤污染,对人体造成持久危害。

    (6)火灾和水灾造成的污染

    发生地震很容易引起城市大火,大量塑料质地的建筑材料、电线、油料、化学纤维的焚烧会造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给城市大气带来严重污染。如果遇到自来水管道破裂或者阴雨天气,将会造成这些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土壤、地下水,造成持久污染。如果地震引发了海啸,或山崩壅塞河道,或扭曲、破坏堤坝造成河流水库决口,淹没了城市,将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一旦发生水灾,将会使泄漏的化学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病毒和细菌随城市污水弥漫于城市,造成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水灾还极易滋生蚊蝇,导致水体中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疫病流行。

    二、应急监测的主要对象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环境

    保障灾区饮用水安全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开展应急监测是地震应急监测工作的头等大事,做好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是灾区防疫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

    (2)城市大气环境

    地震可能会引起工厂、化学品仓库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如果地震引起城市火灾的话,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城市大气环境开展应急监测十分必要。

    (3)辐射源

    地震中可能会造成放射性污染,开展对辐射源的监测很有必要。

    (4)土壤与地下水

    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垃圾填埋场和尾矿库的破坏以及水灾,可能会造成土地和地下水污染。如果农业用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源被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将会给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和人畜正常饮水带来威胁。

    做好灾后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一、主要应急装备的准备

    (1)遥感卫星与遥感飞机

    遥感卫星和遥感飞机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遥感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有时用常规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它不但可以快速、实时、动态、省时省力地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可以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以便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2008年5月29日,中科院灾情监测工作组对德阳、绵竹市绵远河汉旺—小木岭段进行水质遥感监测,其数据显示,绵远河长滩—小湔坪段河面漂浮着大面积油污。德阳市环境监测站及时研究应急监测对策,相关技术人员于5月31日赶赴绵远河汉旺段实地勘察监测。应急监测组制定了专项监测方案,坚持日常例行监测与出现异常情况的应急加密监测相结合,从5月31日~6月7日,对汉旺水文站断面的石油类污染因子加强监测监控,有效预防了绵远河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

    (2)高空采样气球和飞机

    地震过后,灾区可能发生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按污染区域及污染性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区域性污染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第二类为灾害性大气污染,如有毒气体的泄漏等;第三类为关系区域环境质量的污染物,如对流层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碳、甲烷。使用高空采样气球和飞机可以有效地监测臭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痕量气体成分以及气溶胶、有害气体等的三维分布。

    (3)应急监测车与应急指挥车

    地震发生后,环境监测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可能遭受严重损毁;道路、通信设施可能遭到严重破坏,给开展应急监测带来严重挑战。而使用应急监测车与应急指挥车将会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开展空气和水质监测,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防范污染事故。

    我国目前装备的应急监测车主要由依维柯、奔驰等中型车辆改装而来,一般配备有车载导航系统、空气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发电设备、图像采集及传输系统、通信和指挥装置、生活辅助系统与安全警示系统等,是一个流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目前,国内使用的应急指挥车一般由轻型越野吉普改装而来,通常配备有应急通信系统、图像采集及传输系统、指挥装置。应急指挥车体型小巧,越野性能出色,在应急监测车由于路况限制不能行驶的情况下,它可以运载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及时到达现场,保证应急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在普通车辆由于地形复杂、常规通信手段失效,难以完成对应急监测车、应急监测小组物质补给的时候,它还可以起到后勤保障车的作用。

    (4)便携式监测装备

    地震过后,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其所拥有的大型实验设备可能失去使用功能,这就需要携带大量轻便、简单的监测设备、仪器赶往灾区。此外,地震灾区的道路往往被严重破坏,甚至阻断,监测人员不得不步行到达指定的监测点位,这就需要携带便携式的监测仪器。各种试剂盒、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仪、便携式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都能很好地完成应急监测任务。

    二、后勤保障

    (1)油料和应急车辆零配件

    地震过后,加油站、油库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坏,而应急监测车与应急指挥车的行驶以及车载发电设备都需要大量的油料来保障。此外,震区地形路况复杂,很容易造成轮胎、车体外置天线和传感器损坏,一旦这些部件受损、不能工作,将对应急监测造成严重影响。

    (2)饮用水和食品

    必须考虑到在应急监测现场,可能是停人不停机的24小时监测,可能会在不同监测点位间奔波,因此必须做好水和食品的保障工作,精心选择、合理搭配,提供丰富的营养,保证人员精力旺盛。应急监测人员必须要随车、随身携带饮用水和干粮。各种瓶装饮用水、方便食品、压缩口粮、军用野战食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3)实验耗材

    震区的应急监测时间长、监测项目众多,实验用水、各种试剂、试管、滤纸、药品、钢瓶气体需求量巨大,必须高度重视供应工作,保证应急监测工作的连续开展。

    三、开展应急监测的必要调查

    (1)饮用水源地与地表水系由于饮用水源地所在河流一般都会有支流注入或与其他水系有渠道、涵洞、水闸相连接,因此要仔细调查研究饮用水水源水系图,只考虑饮用水水源所在河流的污染防治工作是不全面的,必须从整个相交的水系,从整个地表水流域来全面调查。饮用水水源上游及周边区域内地震灾害及各种抗震救灾活动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的危险源,和污染源的种类、数量、位置等信息必须调查清楚,为制定饮用水水源监测项目提供依据。

    (2)主要污染源

    主要包括:生产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或企业的生产装置、储存装置、化学品仓库等危险源的状况,重点为石化、化工、农药、磷化工等工业企业以及加油站、储油库、尾矿库等;抗震救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粪便处理处置状况;抗震救灾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状况;救灾中化学品的使用情况,重点为灾区防疫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的损坏和运行状况;地震造成的饮用水水源水体形态变化及底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各种类型的辐射装置和辐射源的状况;各微生物实验室的状况。

    四、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案的确定

    可根据当地企业生产情况、污染源现场排查的最新信息,确定特征污染物质。密切监视各种潜在污染源,重点监测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质,如果水质出现异常或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要根据情况加密监测。当确认水质出现异常时,在保留分析样品备用的同时,应立即进行复查,如果持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水质监测,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尽快排查污染源和原因污染物,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通知相关部门。

    (1)常规项目

    pH、电导率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有条件的可以包括TOC)对水质变化的指示性指标要进行重点监测,视情况可增加氨氮、酚类等其他常规监测项目。现场采样时要注意观察与记录水体的颜色、气味及漂浮物等感官指标,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明显污染。

    (2)需要特别重视的监测项目

    要加强微生物学指标的监测,每日监测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出现异常时应增加常规病原菌监测。如果具备条件,每日可进行一次生物急性毒性监测,用于进行水质安全的综合判断,防止通过饮用水造成疫病的传播。

    (3)特殊项目

    如果条件具备,应该每日监测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等尽可能做到每日监测一次;杀虫剂类六六六、DDT、敌敌畏等要做到每周监测一次以上。若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发现饮用水源上游控制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出现大幅度变化或出现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等异常情况,应增加相对应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严密监控。

    建立高效率的环境应急监测制度

    一、做好应急小组组成工作,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

    (1)明确应急监测小组的工作职责。在国家、省、市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

    下开展工作。调度应急监测人员、仪器等,组织应急监测小组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小组展开行动;通知监测站启动“应急监测预案”进行监测分析,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负责采样及分析化验工作;监测数据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现场监察组。

    (2)应急监测人员的选派。震后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是事关防治次生环境灾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支持灾区重建的艰巨任务,责任极其重大;灾区基础设施被毁、生活条件艰苦;余震不断带来房屋倒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危险;各种监测设备复杂和监测方法繁多,监测劳动强度大。这就需要应急监测小组的领导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和很高的专业水平。另外,需要挑选组织纪律性好、知识技能全面、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应急小组。

    (3)明确应急监测小组各成员职责。最基本的要求是:定岗定人定项目。震后应急监测有3个显着特点:监测任务多、监测人员少、监测项目多。这就需要明确职责,建立流转良好的工作程序、高度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保障监测工作反应及时、井然有序,监测数据准确有效。这就要求应急监测小组要根据应急监测预案,明确小组的对外通讯、应急监测响应,确定现场监测的点位和频次、选择监测项目,做好监测数据的审核和上报,对后勤保障等岗位提出要求,迅速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实现“一人多岗、一人多项、一人多能”和克服困难,完成复杂任务的有机统一。

    (4)建立奖惩体系。震后应急监测是一项具有政治意义的准军事化工作。为了激励士气、鼓舞斗志,战胜各种各样的危险和克服形形的困难,必须要赏功罚过,明确立功受奖的行为和成果,对失误和过失进行惩罚,形成一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钢铁之师”、“科技之师”。

    二、建立运转顺畅的工作制度

    (1)建立灾区环境预警和紧急监测工作制度。应急小组进驻灾区,长期进入应急状态,开展对灾区区域水环境、空气环境等的应急监测;如果一旦发生工厂、仓库化学物质泄漏或污水处理厂破坏等突发状况,就需要进入紧急监测状态。因此,尝试建立灾区环境预警和紧急监测工作制度很有必要。灾区环境预警需要根据饮用水源地与地表水系、主要污染源调查结果建立预警体系,并由此制订紧急监测预案。建立以预警体系、制订紧急监测预案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对保障应急工作的良好工作状态会起到关键作用。

    (2)建立地表水重要监测断面、点位和饮用水源地的例行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展开现场巡查,仔细调研现场状况,精心遴选常规监测项目,适时增加特殊项目的监测;紧急状态下加大巡查频次、监测频次,确保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做出报告。

    (3)应急值班制度。设置值班电话,实现24小时专人值班,确保监测信息上传下达,快速处置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4)预警报告制度。对发现的可能发展或引发环境污染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监测小组应立即向本级和上级监测主管部门报告,在出现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自动进入预警状态,进行跟踪监测,实行一天一报告制度。

    (5)紧急监测报告制度。当环境指标异常时,应立即启动紧急监测预案,安排专人每天对异常波动的项目和点位进行定项监测和现场巡查,并分析污染走势,每天定时向本级和上级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6)内部情况报告和信息制度。实行日监测报告的,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在一周内通报一次;实行周监测报告的,每半月通报一次。适时环境质量公报,公告城市环境质量和饮用水质达标情况,就群众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答疑解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7)终止制度。当环境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宣布解除环境应急干预措施,引发环境指标波动的因素已经消除、指标持续平稳时,环境应急监测可自动终止。

    三、现场特殊情况的应对

    地震过后的余震、暴雨和雷电天气以及随时可能产生的山体滑坡与泥石流,将给现场应急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地震知识,在余震到来的时候不慌张,正确避险;及时掌握天气信息,做好恶劣天气作业的心理准备,做好现场防雷工作,合理选择点位,避免暴雨形成的城市内涝、道路泥泞给应急车辆行驶和人员的行走安全带来的难题;注重了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预报,规避在奔赴现场监测的道路上以及现场监测点位上可能出现的危险。

工厂应急处置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监控安防;信息化;人防 物防;技防;联防

中图分类号:TU855

1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背景

随着安防系统在各行各业受到普遍重视,企业、校园、银行、园区、酒店、交通、机场、工厂等企业级安防系统得到了大力应用,为用户安全防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多数单位的监控安防水平低下,一般都是使用简单的摄像头进行人员监控,信息化水平低、处理能力低下,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信息联网共享更是无从谈起。纵观当前企业级安防系统的现状,急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各子系统相互独立,缺乏联动

安防子系统如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报警系统等都是相互独立的,不能满足安防整体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实现安防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实现整个安防系统的相互联动,使整个安防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提高企业级安防的技防水平。

1.2 已存在监控安防系统架构不合理

系统组成模式混杂,模拟、数字到高清等多种监控模式混用很难实现系统融合。安防用户需要从实际应用为向导,需要安防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稳定性,合理选用构架,并实现各种模式的综合集成和应用管理。

1.3 监控安防缺乏视频智能分析技术

对重点敏感部位需要更好的监控安防技术手段,需要对各种事件如盗窃、破坏、入侵和其他可疑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需要应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使传统的被动监控的模式转化为主动监控,根据自身安防需要设置各种规则,对各种可疑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报警,并联动视频图像记录行为过程,提高安防应用水平。

1.4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功能尚未实现

安防管理的终级应用是实现领导决策和应急指挥,虽然部分单位已经搭建了安防子系统,但是只能实现视频监控等常用功能,无法实现指挥调度,当发生紧急状况时,领导和监控人员只能通过各自经验进行通报、指挥和调度。处理流程不规范,容易遗漏重要环节。效率低下,紧急状况不能在第一时间高效处理。

2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原则

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主要为企业、校园、银行、园区、酒店、交通、机场、工厂等公众服务单位的信息化综合应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管理解决方案。因此,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适应性原则

适应公众服务单位的业务管理模式,遵循现行的国家及我省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2.2 兼容性原则

与目前已存在的监控安防技术及管理技术相兼容,与目前的各个站点级及各区域建设的安防系统相兼容。

2.3 先进性原则

借鉴国内监控安防应用相关的技术规范,借鉴其他省市监控安防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及技术规范,以技术先进性和管理先进性为基础,采用适度超前的原则,代表以后监控安防应用的发展方向。

2.4 安全性原则

可以保证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的可靠、稳定、安全运行,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3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内容

3.1 硬件支撑环境的建设

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将在保障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有序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检测及更新,对于一些核心设备如服务器、传输设备等进行新购,既满足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又尽可能的节约建设成本。

3.2 网络系统的建设

目前许多单位已逐步建立了部分的站点级的监控安防子系统,但是各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另外各个站点级单位也是互相独立,这些系统间、不同站点间的联系基本都是依靠人工方式进行。作为一个全省联网、多系统集成的指挥管理平台,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作为支撑,它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站点级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方案设计,新建与完善这些系统间、站点级间的网络链路,并通过合理的路由策略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

3.3 软件系统建设

根据业务需求开发省级、市级、站点级通用监控安防及指挥调度管理软件平台,并实现三级联动功能。

3.4 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建设一个全面覆盖用户网络所有核心机房、汇聚层机房、重点和非重点接入层设备间,集动力、环境、设备、消防综合监测、调控、监视软硬件平台于一体的分布式、智能化网络机房远程监测管理系统。

4 监控安防信息化应用展望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控安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园区、校园、机场、交通、商业建筑等公众服务单位,一般进出人员复杂、流动量大的公共场所,24小时全天候开放,监控安防也越来越重要。加强公众服务单位安全防范管理,维护公众服务单位的正常治安环境,对公众服务单位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对重点部位加强监控系统并和报警系统联动,已经成为大多数公众服务单位技防建设的共识。

监控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目标如下:

4.1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监控安防信息化平台实现为站点级进行应急预案和指挥调度提供相关信息获取、应对措施选择、事件分析、命令,具有预案管理、事件信息获取、资源管理、信息共享查询、快速评估、事件分析、命令、现场指挥、动态显示、信息公告等功能,实现应急指挥过程中达到“通信畅通、现场及时、数据完备、指挥到位”的目标。

4.2 实现集成化综合调度

实现向各级调度员提供包括视频、语音、图像、数据、会议式交互等全方位形式的调度方式,满足各级指挥调度员的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能够满足现场感和交互感,使他们能够面对面般的交流,能够自动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现场以及交流工作的平台,保障通讯调度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S].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S].

[3]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S].

[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S].

[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S].

[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1997)[S].

[7]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