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为了准确掌握全市房地产使用分布和变化情况,保护产权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一九八一年五月全国城市房地产产权、产籍、产业管理调查会议和国家城市建设总局(82)城发房字77号《关于加强城市(镇)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拟对全市房地产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登记,换发产权证。现将有关事项报告如下:

一、登记范围。凡我市城区和郊区城镇范围内的国家机关、部队(营房除外)、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房产和国家拨用房产;房地产部门直接管理的出租房产;城镇居民私人所有的房产;在城镇范围的农民私有房产和社队办公、生产、文教卫生、服务事业的房产;地处农村但隶属我市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房产,以及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均属这次普查登记范围。

二、登记要求。这次城镇房地产普查登记要求达到五清、四一致、一坚持。

五清:查清单位自管房、房地产部门出租公房和私房等各类房屋产权的来源,确认产权归属,做到房屋产权清;查清各类房屋的建筑年代、层次、结构,做到房屋结构清;查清各类房屋的实际用途,按需要进行分类统计,做到房屋用途清;查清单位和个人实际使用国有土地的情况,确定范围,做到使用土地清;查清城镇(以户为单位)常住人口的居住面积(指起居室),做到居住情况清。

四一致:房地产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应分别订立制度,加强管理,做到图(房屋平面图)、档(资料档案)、卡(分类卡片和清册)与实物(指房屋)一致。

一坚持:今后城镇房地产发生买卖、赠与、继承、交换、调拨、转移、拆除、新建以及使用国有土地等变化,应坚持及时向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手续。

三、做法。1、房地产普查登记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件大事。为了加强领导,市、区房地产部门应成立房地产普查登记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2、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全市登记工作,力争在八四年内基本结束。

3、私有房产的登记换证工作,由我局组织的专业人员按街道、居委会逐户进行。在填写登记申请书的同时,查验房产证件,审查产权。

4、各单位房地产的登记,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力量,按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填报申请,并交验有关证件,经审查确认后,分别发给权证。

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执行。

南京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根据1998年1月2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51号, 本文自1998年1月22日起废止)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条款精神,为健全法制,保障房地产产权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及时掌握房地产使用分布和变化情况,加强城镇房地产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市城区和郊区城镇范围内的国家机关、部队(营房除外)、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房产和使用国家拨用房产,房地产部门直接管理的出租房产,居民私人所有的房产,在城镇范围内的农民私有房产和社队办公、生产、文教卫生、服务事业的房产,以及地处农村但隶属本市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房产;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均应依照本办法办理登记。

第三条 城镇房地产应由产权人(单位)、使用人(单位)向房地产部门申请,领取“房产所有权证”、“房产使用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后,始生法律效力。

国家机关、部队、团体、学校、事业单位的房产,产权属国家所有,发给“房产使用权证”,使用单位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

第四条 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在确定经界范围后,不得任意变动、增减或私自转让。

第五条 城镇房地产登记后发生转移变更时,应分别不同情况在一个月之内办理下列手续:

1、房屋发生买卖、赠与、继承、交换、调拨、固定资产转移以及其他方式转移的,应办理“转移登记”;

2、房屋改变结构、增加或减少面积,应办理“变更登记”;

3、新建房屋应办理“新建登记”;

4、房屋倒塌、焚毁或因国家建设需要拆除的应办理“注销登记”;

5、使用国有土地发生交换、调拨、转移、增加或减少面积等应办理“变更登记”。

第六条 凡申请房地产登记的,在向房地产局送交申请书时,应分别提交下列证件:

1、房产证件(包括原图契、产权证明、登记收据等);

2、买卖、赠与、继承、交换的有关协议、文约、合同、裁定、公证等;

3、新建、改建的报批文件、建筑执照、竣工图等;

4、交换、调拨、转移等的审批文件;

5、征拨土地手续、红线图,交换、调拨、转移土地的审批文件。

第七条 私有房产申请登记时,产权人应一律用户籍姓名,不得化名申请。如系多人共有,应有共有人共同申请。

产权人因故不能亲自办理登记的,可以出具委托书委托他人;共有人弃权的,要出具弃权书。

第八条 单位房产和使用国有土地申请登记时,应由单位负责人或指定的经办人办理。

第九条 城镇房地产登记经审查认为有必要时,予以公告一个月,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准予发证。

第十条 单位和个人在办理房地产登记时,应按规定缴纳登记费。

第十一条 现由政府代管的房产,暂由房地产部门代为登记。

第十二条 在城镇范围内单位和个人的违章建筑不予登记,更不得办理转移变更登记。

第十三条 申请产权登记,不得进行蒙混欺骗,侵占他人权益。如蒙混登记他人房产的,除扣留证件,予以注销,没收已缴税费外,并视实际情况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房产所有权证”、“房产使用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遗失或焚毁的,应登报声明作废,并报经房地产局审查后补发。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促进城市品牌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既注重城市品牌的选择与定位,也注重城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术界真正展开城市品牌的研究工作尚不足10年,还需要更多的力量补充进去,而当今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向我们提出了要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把城市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的关注点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设城市品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的发展。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接近50%,到2025年中国城市将达到1000个以上。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决定了城市化进程是城市实现品牌化的加速器,这是构成城市品牌的社会基础和外部条件。

继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快速发展后,一批二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崛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体现。无论今天和未来,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基点,城市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国家的财富积累和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在这样的契机下,许多城市推出了通过城市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和纲要,顺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二,塑造城市品牌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要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那么怎么来理解城市竞争力呢?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而在市场经济中,品牌的影响意义深远,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城市竞争无处不在,战略性的城市品牌运营逐步成为城市竞争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要构筑其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特色品牌的优势、冲击力和占有率,这是任重道远的工作,但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踏实努力。据了解,有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城市已经设置了品牌办公室,而这些城市的品牌建设确实做得非常到位,比如说杭州市。

第三,城市品牌是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不断发展。而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积累的成果。我们特别不愿意把城市简单比喻为钢筋水泥的堆砌物,它应当是外部环境与文化的绝对统一。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是城市品牌这个载体让人类聚集的地方更加美好、更加多彩,居民由此而产生归属感、幸福感。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一、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科技创新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而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相类似,走的是一条低成本的发展道路,其快速推进主要建立在环境承载巨大压力之上,并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与增加物质投入,在带来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使得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引发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一系列黑色发展问题。2011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在统计意义上已经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人城市主导型社会。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变,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会达到10亿左右,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个左右。中国城市发展的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及外部环境等各种经济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高投人、高能耗、高污染但低水平、低效益的传统粗放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促进城市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新 兴绿色产业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长期来看,对中国城市而言,支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可能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是否丰裕,而在于城市是否具有不可复制的知识优势和创新资源。将科技创新作为整合和转化区域优势的主线,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将不仅是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更将为城市长期可持续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2.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增强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在国家乃至全球城市经济体系中的贡献与作用。在全球^市体系中,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一般都是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活动生产总值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完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于全球城市经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支配性地位和推进性的空间单元,对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升级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主要来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和拓展优势领域,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释放在城市内部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发挥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创新功能,在城市外部产生辐射效应,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减缓,各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巨大压力,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紧迫,世界各国城市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突破口,全球城市已经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中国城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加快创新驱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形成新的战略支点,提升既能反映中国城市竞争优势又能引领全球城市发展的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科技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凸显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系统工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应该是城市创新主体在特定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环境中运用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对中国城市而言,要形成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必须立足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以人为本,以城市科学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配置自身的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服务,开放合作,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和自身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分层次、有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能够支撑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核心所在。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们通过密切的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企业是科技创新需求、研发投人、创新活动和成果应用最重要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具有雄厚实力,是知识创造的主要来源,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区域知识扩散的辐射作用,是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力量。而无论哪一类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实现创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中,人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依靠人,科技发展为了人,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二是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必要条件。政府和市场在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挥着为创新活动提供基本环境和条件的作用,这些环境和条件是科技创新活动必需而又难以由创新主体自行解决的。三是专业服务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城市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昂贵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人,但单纯依靠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并不必然产生城市创新成果。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专门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的专业服务不仅能够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支持,还能够通过结构优化有效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和提高科技创新投人的质量,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优势,实现“资源静态”向“服务动态”的提升,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重要保障。四是开放合作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包括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开放、相互合作,也包括不同城市区域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密切交流。城市只有以开放的姿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中,协同创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频繁和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提髙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城市科学发展是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要求,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归根结底,城市科技创新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获得了多少技术,而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加快城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切举措,最终都要使创新贯穿于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环节和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进步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路径

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是落实中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需要立足城市科技创新驱动系统,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路径,通过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全面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切实举措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1.以人为本带动城市创新要素集聚。人才资源是城市创新的灵魂。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应积极改革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科研投人重“物”轻“人”的理念,要髙度重视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人力资源推动创新驱动转变。以重点企业、科研基地、重大科研和项目为依托,培育有利.100?于城市科技创新的各类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集聚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性专业人才和优秀企业家,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和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并把城市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科技创业的产业导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规划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科技人才弓I领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同时,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尊重企业、科技机构、高校科技人才的价值追求,探索科技要素资本化,积极做好政策、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服务,重点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收人与业绩合理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贡献的人才回报机制,切实解决人才的收人待遇、社会保障、住房等现实问题,完善人才开发、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人才中介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员工培训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配套体系,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2.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是发挥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总体上,中国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人、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创新友好型政府,积极营造开放、公平和创新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实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为城市企业或个人提供创新发展的稳定规则和预期,特别应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弱化传统体制“重国有、轻民营”的惯性影响,加大对民营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公共采购驱动创新产品需求,通过强制性标准设定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实现以政府推创新向以市场促创新的转变。同时,积极深化城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加快建立符合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科技经费投入与绩效评价体系。此外,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隐性资源,是各项创新活动的土壤,是提升城市创新综合实力的内在基因。

3.提升城市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国际科技经营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应充分发挥技术市场在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上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城市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搭建技术、产业资本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技术资本化、投资多元化、分配要素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是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现阶段,为适应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应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机制,一方面以城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发展为重点,创新财政投人方式,提高政策资源运用效率与质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放大作用,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金融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提供更多有效的机制或载体;另一方面鼓励城市国有资本支持或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和重要产业的投资,放宽行业准人门槛和管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新兴产业聚集参与城市科技创新,建立完善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4.开展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化协同创新。20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知识型人才的高流动性、知识和技术外溢、风险投资的发展,一些美国企业开始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多方式、多目的进行集成创新,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城市协同创新能够跳出区域抓创新,跳出部门抓创新,使科技与经济、产业、金融等相互开放融合。中国城市应促进区域城市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完善城市经济圈和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城市之间创新要素合作与产业创新协作,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网络化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城市创新要素聚合、裂变与知识外溢,发挥不同城市各类创新资源的协同效能,实现城市间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的高效流动与优化布局。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鼓励有实力的城市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的海外研发机构,或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并支持国际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城市建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创新联盟为载体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性技术预研、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⑷。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使各行业的技术供给普遍趋于多元化,各种国际研究机构、独立技术公司都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竞争’逐渐改变了一些行业的技术供给模式,城市创新更要突出技术来源的多元化,特别重视同独立技术公司、独立研究机构的创新合作,利用全球所有可用资源为城市创新发展服务。

5.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行城市科学发展,实现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因此,中国城市应加强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与重点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服务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围绕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城市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教育、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突出抓好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髙、带动力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创新项目,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同时,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构建畅通、便捷、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渠道,把工作重点从支持新产品开发转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从关注单个产品攻关转向支撑全产业链和全社会创新,将科技创新融人城市产业链和城市发展全过程,推动创新成果从产品向产业、从产业向市场发展的过程衔接,有机衔接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用环节,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向产品、产业和社会扩展,提高科技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水平,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之不竭的动力。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城市经济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功能愈加显著。在当今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城市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已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城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未来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综合经济实力。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1979年~2007年间,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6.7%上升到9.6%,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1991年~2007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3.5%,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0.2%;2007年,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965.91亿元。受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从沿海到内陆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层次,区域差异明显。

综合经济实力是反映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综合实力,是城市对外竞争的核心,体现了深层次的发展潜力。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和国务院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本文采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概念,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所达到的现实水平以及在城市经济圈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体现城市经济未来发展的潜能。

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

(1)政策相关性与信息综合能力强。政策相关性强意味着指标体系要对决策者有实实在在的支持与指导作用,能够描述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相关。信息综合能力强是指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城市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涵。

(2)基础数据的可靠性高与灵敏度强。所选指标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指标的意义明确,测定方法标准,统计方法规范,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且,指标对经济、环境和相关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

(3)有可比性与可接受性。指标体系应符合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可比原则,尽量采用可比性较强的指标和具有共性特征的可比指标。同时还应明确各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和范围,确保可比性。可接受性则指各指标清晰易懂,能被相关人员所理解和接受。

(4)数据可得性和可度量性。所选择的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而且能够实际取得数据,获取成本可以接受。对于各类不同的统计指标,在缺乏统计数据的情况下可使用调查数据,个别情况辅之以专家评估。

(5)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导向性。利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要反映城市目前的状况,也要能够表述过去和现状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导向性指所选择指标既要从城市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城市的发展趋势出发,考虑指标的先进性,力求使每个设置指标都能够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本质特征、时代特点和未来取向。

2.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尚无一套成熟的、被广泛接受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参照有关文献,根据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本文共选择10个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X3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X4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X5 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6为农民人均纯收入;X7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X8为海关出口总值(万美元);X9为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X10为入境旅游收入(万美元)。

二、综合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较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经过处理后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不相关,几个指标代表的信息不重叠。这种分析方法又称为因子分析法,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就称为主成分或因子。该方法的评价步骤如下: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评价中确定的各个指标,都有不同的量纲、不同的数量级,而不同量纲、不同数量级的数据不能放在一起直接进行比较,也不能直接用于多元统计分析,需要对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其量纲、数量级上的差异,使其具有可比性。

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通常采用数据变换处理,数理统计中变换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中心变换、规格化变换、标准化变换、对数变换等,而最为常用的方法则是标准化变换。

若有原始数据阵为,其中n为样本容量(如城市、时期数等),p为评价指标个数,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数值,标准化数据变换的方法为:

其中:为标准化变换后的数据;xij为原始数据;

2.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

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样本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为:

其中: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用迭代的方法求特征方程的p个非负特征值及对应于特征根λk的特征向量,其中k=1,2,…,p。

4.选择m个主成分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变量的个数,所以一般不用p个主成分,而用m

当累计贡献率≥85%时的指标个数即为要确定的主成分个数m,并确定出相应的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为:

5.计算综合评价值

根据上述计算所确立的参数,计算第i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值,评价值计算公式为:

三、统计分析

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2007》中所的统计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l3.0对山东省17城市2007年10项指标反映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经过5次迭代收敛,得到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各因子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等。

通过各因子的载荷计算,可以看出第一、二、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541%,我们即可用这三个主成分反映原指标,利用表1中表达的因子得分写出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利用这三个主成分各自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将F1、F2、和F3加权计算出山东省17城市经济实力的综合评价结果F。

综合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F1在X4(地方财政预算收入)、X8(海关出口总值)、X9(实际利用外资)和X10(入境旅游收入)上的因子载荷值都很大,X4、X8、X9和X10反映城市经济收入、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在这个因子上得分越多,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将F1定义为对外开放因子;主成分F2在X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X6(农民人均纯收入)上的因子载荷值都很大,X3、X5和X6都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在这个因子上得分越多,居民收入水平就越高,因而可以定义为居民收入因子;主成分F3在X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X1(地区生产总值)和X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上的因子载荷值很大,X2都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规模情况,在这个因子上得分越多,城市经济结构越合理、经济规模越大。

根据四个主成分的解释,结合各个城市在四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和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主成分F1上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烟台和威海,其中青岛得分最高3.23,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在主成分F2上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东营、济南和莱芜,其中东营得分最高2.18;在主成分F3上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济南、临沂和青岛,其中东营得分最高2.28;在主成分F4上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潍坊、烟台和济南,其中潍坊得分最高1.5。

从表中的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17城市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烟台和济南,该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城市的各方面发展均衡,这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城市应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完全利用了评价指标固有的信息而不受评价者的主观意志影响,因而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只要选取的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其评价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