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规划分析

消费规划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规划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规划分析

消费规划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岑巩文化旅游 异质性 体验式旅游 完形心理学

文化与旅游自古相生相伴,作为独立的、商业化的旅游形式,文化旅游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后迅速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与预测,文化旅游现已占到所有旅游形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其市场需求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快速增长。文化旅游有着不同内涵,较著名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世界旅游组织及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对文化旅游的定义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Bob Mckercher&Hilary du Cros 2005)。旅游研究学者Bachleitne则认为:文化旅游将观察者带进过去的文化之中,从而帮助他们从不同视角看待当前(彭琬琰,2011)。Reisinger认为文化旅游是指那些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文化旅游除了一般的遗产旅游,还包括艺术、信仰、习俗等(Reisinger 1994)。综上,不难发现,文化旅游充满了异质化,充满了体验性。本文从异质化和体验性角度谈谈岑巩文化旅游。

“岑巩”即贵州省的“岑巩县”,古称“思州”,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岑巩文化具有鲜明的苗族、侗族文化特色,特色鲜明,源远流长,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杰出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标本。岑巩文化旅游可以让游客认识到岑巩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体验文化魅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从异质化看岑巩文化旅游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过程中文化品位提升的期望越来越高。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马斯洛需要理论,人们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就会有自我需求。文化旅游则是自我体验、自我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性是文化旅游公认的特性,但作为独立的商业化旅游形式,消费性是文化旅游的本质特征,即旅游者通过文化旅游消费过程满足自身对异地、异族文化的求知、放松身心的欲望(参蒋昕,2009)。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总是有所求知和憧憬的,希望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异质文化的介入或参与异地文化需求冲动的过程。人们对于异地文化的探寻与追求,对于异地文化的认知和享受,异质性是旅游产生的前提条件,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越强,文化内涵越丰富,就越能吸引旅游者。

相对大城市的旅游者,岑巩文化旅游是一种特殊的、异质的文化产品,是一种乡村旅游,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因此,交通不便的岑巩保持了乡村旅游产品文化特色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础。岑巩文化旅游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

岑巩文化旅游是乡村旅游,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可以称得上一种异质文化。一般来说,城市生活是全社会生活的样板,是乡村模仿和发展的方向。城乡的差距造成城里人的优越感和乡下人的自卑感。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文化弥散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可以从外表上分为若干亚文化群,其基底却近乎一致。所以当某人觉得自己已超越自己原有的文化群时,得到别人的承认成为一种心理需求。乡村旅游满足了这种需求,成为城里人向乡下人展示的平台(肖亚波,2007)。因此可以说,岑巩文化旅游是城市生活消费的新时尚,这种时尚文化的基础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行为展示。

二、从体验式旅游看岑巩文化旅游

现代市场环境中的文化旅游的经营必须立足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期望为起点,以关注旅游者实际的旅游体验为落脚点和后续工作的基础(蒋昕,2009)。岑巩有非常淳朴的部落,适合发展体验式旅游,这种体验式旅游主要体现在脑力参与和体力参与两方面。

(一)脑力参与

脑力参与主要指借用当地故事或者传说促进旅游者加深对当地文化的深度体验。如在岑巩,我们可以用陈圆圆的故事促进旅游者脑力参与的深度体验。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秦淮八艳之首陈圆圆被历史推向了前台,成为改朝换代的关键人物。剧中,陈圆圆因弟弟被杀而离开吴三桂,从此下落不明,实际上是归隐思州。陈圆圆归隐古思州是吴三桂的意思,因为长子吴应熊被清军打下牢狱后又被处死,为了保住吴家的香火,遂托军师马宝掩护陈圆圆及其次子吴启华来古思州隐居,以衍后代。因为当时古思州隶属于贵州,而贵州又属于吴的势力范围,特殊的地理形势为陈氏的归隐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要让旅游者增加在岑巩停留的时间,增加其在岑巩的消费,不仅可以让旅游者参观陈园园墓碑等遗迹,还必须在岑巩旅游过程中加入陈园园传说元素,以吸引旅游者在旅游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深化岑巩文化旅游的体验深度,使陈圆圆的历史传说鲜活起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历史传说或历史故事能直接或间接地让旅游者凭脑力参与劳动,从而给人们带来愉快,给人们带来欢乐,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二)体力参与

“思州傩技”的声名已冲出亚洲,在国外和海峡两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思州傩文化是震撼灵魂的原生态艺术,思州傩文化原始古朴,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古思州有“傩窝”的美誉。傩戏、傩技采取边歌、边祭、边舞、边献绝技的表演形式,使演出场面环环相扣,险象迭生,令人惊心动魄(参陈昌茂,张美丽,2010)。整个活动表演分为两部分,一是法事表演,二是正戏表演。法事表演内容主要有唱、诵、舞、踏罡;特技表演有上刀山、过刀桥、下火海、捞油锅、开红山、悬梁吊斗、喊竹、手诀,等等(李继昌,1997)。可以让旅游者参与傩戏、傩舞的表演,参与傩技中的“喊竹”、“下火海”等活动,让旅游者改变原有社会角色,置身于一个具有“导泻效应”的场景中,旅游者可以无所顾忌地表演,宣泄自己平时克制的感情,进入一个带有戏剧舞台和幻想色彩的生活世界,从而让旅游者忘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欢愉。

三、从完形心理学看岑巩文化旅游

完形心理学认为在将刺激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中,个人会将突出的刺激从不突出的刺激中区分出来,从而构成个人的知觉对象。完形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知觉感到的东西要多于眼睛见到的东西,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自我―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动力交互作用的场,其中地理环境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自我意想中的环境(亨利・阿赛尔,2000)。岑巩文化旅游的关键在于多样化地开展傩文化活动项目,通过脑力与体力的参与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直接地感知岑巩文化旅游,主动调节、改善其文化旅游体验的过程,向旅游者传递傩戏、傩舞和傩技的真实体验,而这一体验过程以互动为基础,旅游者在傩戏、傩舞和傩技的体验过程中的心理知觉决定了其最终的自我评价,从而达到理想的体验结果。

完形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在知觉过程中,某些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鉴于此,岑巩文化旅游中凸显的“图形”――岑巩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应该统一在相互关联的岑巩文化主题领域中,通过连贯的、系列的文化主题确保旅游者感知到的“图形”是岑巩文化旅游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岑巩文化旅游划分为五个主题,即岑巩文化“三特”、“八古”、“四美”、“十谜”和“十二绝”等。主题一是令人赞美的岑巩文化“三特”,即天马云门特大溶洞、水尾将军岩特大溶洞等。主题二是闻名遐迩的岑巩文化“八古”,即思州古城遗址、中木召古夜郎国都遗址、水尾隘门古建筑遗址等。主题三是人人向往的岑巩文化“四美”,即美丽的龙鳌河风光、美丽的大树林苗寨风光等。主题四是令人深思的岑巩文化“十谜”,即思阳出土铜锣之谜、思阳白崖悬棺葬之谜等。主题五为拍案称奇的“岑巩傩技十二绝”,即上刀山、过火海、捞油锅、踩红犁等。这样旅游者在岑巩文化不同主题的变换体验中感知岑巩文化的美丽与古朴,从而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

参考文献:

[1][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彭琬琰.长沙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相关产品开发[J].长沙大学学报,2011(1)15-17.

[3]ReisingerY.Tourist-Host Contaet As Part of Cultural Tourism[J].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1994(36)21-28.

[4]蒋昕.基于消费视角的文化旅游经营分析――以武汉东湖为例[J].管理学研究,2009(7):106-109.

[5]肖亚波.从旅游消费文化视角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J].时代金融,2007(8)119-120.

[6]蒋昕.基于消费视角的文化旅游经营分析――以武汉东湖为例[J].管理学研究,2009(7):106-109.

[7]陈昌茂,张美丽.试论贵州傩堂戏的旅游美价值与利用方式[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28-130.

[8]李继昌.贵州南部傩文化考察述略[J].中国音乐学,1997:67-71.

消费规划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21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4-0029-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4.006

农村生活能源是指农村居民在炊事、照明、取暖等日常生活方面所消耗的能源。虽然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但其消费主体却占到了中国人口的70%,且对软化国家能源约束有一定意义,在国家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3]。目前,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主要以当地易获取资源的秸杆、薪柴等生物质能为主,商品能源消费的数量较少、比例较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供需均衡问题一直未能纳入国家总体能源规划考虑之中[4,5]。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这一问题,在制约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农村能源利用的低效性和消费的非生态性也影响着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开展。从这个意义讲,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并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基于19 96,2000,2003和2006年4个时间点,比较分析了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期望有助于全面认识农村能源消费的发展变化与空间分异,进而有效地推动能源发展规划及农村能源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农村能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

1 文献回顾

有关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空间尺度上,G.Berndes、 Liao CuiPing、Li Junfeng、J.Byrne、刘刚等基于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结合资源禀 赋、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技术进步水平研究了生物质能源在农村地区不同区域尺度下的发展速度和潜力[6-10]。王效华等以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有效热中商品能比例、人均标煤、人均商品能、人均收入和年均气温为指标,立足1996年数据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进行区域划分[11]。杨艳丽等以 农村户用沼气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12]。在时间尺度上,王效华等将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划分为严重缺能阶段、基本满足阶段和商品化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各阶段划分的主要特征指标和基本特征[4]。朱四海着重对我国农村能源政策的演变进行了梳理[13]。此外,Zhou ZR等从农村能源消费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指标体系、收入水平对其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等[5]。上述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的探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农村能源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关注不够。本文在农村能源消费现状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ArcGIS和SPSS软件为工具,对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能源发展规划及农村能源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李光全等: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4期2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2.1 指标选取

已有研究中常用的人均指标体现出的能源消费强度是能源消费现状评价的一个有效指标,但从战略规划角度看,区域能源消费能源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消费增长趋势等因素同样是能源消费现状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相关指标的选取中,本文立足服务能源规划的研究目的,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组合构建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评价指标

Tab.1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in China

一级指标

First index二级指标

Second index总量规模能源消费总量、商品能源消费量、总有效热能消费强度人均标煤、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万元农业GDP能耗消费结构商品能源比例、新能源比例增长趋势总量增长率、商品能源增长率

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以SPSS16.0为工具,对原始数据实施因子分析。分析模型为:

X=AF+ε(1)

式中:X=(X1,X2,…,Xp)为原指标;F=(F1,F2,…,Fm)为X的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矩阵;ε为特殊因子。

同时,为使各变量在某个因子上产生较高载荷,而在其余因子上载荷较小,本文再运用方差最大(Varimax)正交旋转变换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处理,得到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然后以因子载荷系数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系数,构建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F=∑nii=1ηiFi=∑nii=1∑kjj=1ηiαjχj(2)

式中:F表示综合得分;Fi表示主成分因子得分;ηi表示主成分方差贡献率;αj表示变量的主成分载荷系数;χj表示原始变量;nj表因子数,i=1,2,3,4;kj为变量数,j=1,2,3,…,10。

3 农村能源消费水平时空差异的分析

3.1 目标年度农村能源消费水平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区(、上海数据缺失)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为研究对象,文中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国家农业部编著的《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1996-2006)[1]、国家统计局编著的《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7)[14]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7-2007)[2]以及国家农业部编著的《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6-2006》[15]等。

为了检验模型中因子选择的合理性,首先通过(2)式的计算,对1996年我国29个省(市、区)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现状进行评价。方差最大(Varimax)正交旋转变换结果显示:人均标煤、人均热能、人均电力、万元农业GDP能耗等指标在因子F1上有较高载荷,命名为强度因子;总量增长率和商品能源增长率在因子F2上有较高载荷,反映了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称之为速度因子;能源消费总量、商品能源消费量、总有效热能等指标在因子F3上有较高载荷,反映了农村能源消费的总量水平,命名为总量因子;商品能源比例和新能源比例在因子F4上有较高载荷,反映了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结构,可命名为结构因子。然后依据评价模型得到1996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的综合水平以及各主导因子的水平(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主导因子排序(总量因子和速度因子的正排序,强度因子和结构因子的负排序)与综合因子排序趋势基本一致,差别仅体现在水平相近的、个别省份名次先后顺序的确定上,说明所选择的主导因子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关系符合真实逻辑关系,能够反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水平趋势,具有合理性。此外,表2中给出了按“能源消费总量”单一指标的排序结果,与综合因子排序相比,96.55%的省(市、区)结果发生变化。以新疆、湖南为例,1996年湖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1 601.15万tce,高于新疆(641.15万tce),按能源消费总量排序位居第8位,但综合人口、经济和发展速度等其他因素,湖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为-29.01%,万元GDP能耗2.02 tce、人均标煤300.8 kgce,远低于新疆相应指标数值(6.86%、2.57 tce和694.96 kgce),综合分析下来,湖南省农村能源消费现状水平排名位于新疆之后。综合因子评价法既反映了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总量,又体现了能源结构、消费强度以及增长速度等因素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的影响,是总量与人均、整体与局部统一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全面、科学地反映和衡量区域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避免了用能源消费总量或人均能源消费量等单一指标对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片面评价。最后,按照(2)式,进一步计算出2000、2003和2006年的综合得分以及相应年度各主导因子的得分。

3.2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空间格局

以综合得分为指标,选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划分的基本思想是:同类样品的离差平方和较小,类间离差平方和较大。样品离差平方和公式为:

St=∑nii=1(X(t)i-X(t))′(X(t)i-X(t))(3)

式中:X(t)i表示类Gt中的第i个样品;nt表示Gt中的样品个数。

在上述分类基础上,利用ArcGIS9.2软件,绘制出1996、2000、2003和2006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的空间差异图(见图1、图2、图3、图4)。

根据1996-2006年的空间格局图,可以发现空间格局 的演变包括以下几个特点:①结合1996、2000、2003和2006

间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农村能源消费状况在全国层面都得到了改善;②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总体格局基本稳定,在四个时间点的布局图上,农村能源消费均大致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这种格局的形成可能跟华北地区如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煤炭资源丰富,农村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高,且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单位人均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高,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等因素有关,属于资源―人口指向型布局;东南沿海地区如广州、福建、浙江等地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生活能源消费中商品能源、新能源比例较高,且能源利用效率高,万元农业GDP能耗低,属于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高效率低消费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属于经济水平指向型布局。西北省(市、区)的农村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带,交通极为不便,是我国贫困人口聚集地带,人民生活贫困,生活能源紧缺问题十分严重,属于贫困型低消费地区。③在华北-西南地区轴线所划分成的两大区域之间能源消费水平的差异在不断增大,同时各自区域内农村能源消费水平的一致性倾向十分明显。④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作为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高水平地区得到不断强化,所涵盖的高水平消费省份数量不断增多。

3.3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是四个主导影响因子变化的综合结果。为了更好地反映空间格局演变的本质,本文以1996-2006年能源消费综合水平变化率(V)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以1996-2006年强度因子变化率(IV)、速度因子变化率(VV)、结构因子变化率(SV)以及总量因子变化率(GV)为解释变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我国农村生 活能源消费水平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回归

图1 1996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图2 2000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空间格局

变化率(IV)、速度因子变化率(VV)、结构因子变化率(SV)以及总量因子变化率(GV)为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拟合较好;除强度因子变化率和总量因子变化率外,各变量系数P值均小于0.05,显著性较好。根据标准化系数(Beta)显示,总量因子变化率(GV)、速度因子变化率(VV)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变化率(V)呈正相关关系,而强度因子变化率(IV)、结构因子变化率(SV)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变化率(V)具有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上述可能性原因分析基本相符。在影响因素上,根据显著性检验,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强度因子变化率(IV),其次为速度因子变化率(VV)、结构因子变化率(SV),总量因子在变化率(GV)的显著性相对较低。

4 结论与建议

着眼于农村能源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目的,农村能源消费研究需要打破集中于能源结构与能源政策的局限,对能源消费现状的总量变化评估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加以把握,以使能源规划目标和战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更为明确的针对性和良好的操作性。本文通过对1996、2000、2003和2006年4个时间点上我国29个省(市、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评价和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1996-2006年间,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已经形成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态势,且趋势愈加明显;在华北-西南地区轴线所划分成的两大区域之间水平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各自区域内农村能源消费水平的一致性趋向明显;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作为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高水平地区得到不断强化。通过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和人口分布变化的叠加,在能源消费空间的分布基本可以在动态分析中对区域划分出若干消费类型:西北地区属于贫困型低消费地区,华北和西南地区属于人口规模型高消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属于高效型低消费地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量因子变化率、速度因子变化率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变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强度因子变化率和结构因子变化率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的变化率则具有负相关关系;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变化的首要因素是能源消费强度,其次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费结构。

空间格局变化是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重要时空特征。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紧缺问题,应在充分认识农村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结合国家层面的能源规划布局,立足区域实际,科学有效地进行农村生活能源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促进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对农村地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特征,在未来我国能源发展中,华北地区应提升化石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结合区域资源条件,适度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西南地区应增强小水电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能源植物种植和生物质能开发的重要基地;东南地区应加强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替代化石能源使用;西北地区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缓解农村生活能源供应紧缺状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2006)[R],2007.[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istical Data of National Rural Renewable Energy(2006)[R],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7)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M].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7.]

[3]朱四海.农村能源软化国家能源约束途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1): 52-59 . [Zhu Sihai. Analysis of Ways in Which Rural Energy May Soften the Energy Constrains of the Whole Country [J]Chinese rural economy,2007,(11): 52-59.]

[4]王效华,冯桢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阶段划分研究[J].中国沼气,2001,19(1):46-49. [Wang Xiaohua,Feng Zhenmin.Study on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Three Development Phase[J].China biogas,2001,19(1):46-49.]

[5]Zhou Z R, Wu W L, Wang X H, et al.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Nor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J].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9, 13(1):176-182.

[6]Byrne J, Zhou A M, Shen B, et al.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of SmallScale Renewable Energy Options to Meet Rural Livelihoods Needs: A GISand Lifecycle Costbased Assessment of Western China's Options [J].Energy Policy ,2007,35(8):4391-4401.

[7]Berndes G, Hoogwijk M, Broek R. The Contribution of Biomass in the Future Global Energy Supply: a Review of 17 Studies[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03,25 (l):1-28.

[8]刘刚,沈镭.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 (l):9-19.[Liu Gang,Shen Lei. Quantitive Appraisal of Biomass Energy and I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7,22 (l):9-19]

[9]Liao Cuiping, Yan Yongjie, Wu Chuangzhi,et al.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Biomass Residues Resource in China[J].Biomass and Bioenergy, 2004,27 (2):111-117.

[10]Li Junfeng, Hu Runqing, Song Yanqin, et al.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Energy Potential of Non Plantation Biomass Resources in China[J].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05, 29 (3): 167-177.

[11]王效华,王正宽,冯祯民.中国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0,16 (2): 97-99. [Wang Xiaohua,Wang Zhenkuan,Feng Zhenmin. General Features and Its Appraised Index System on Comparatively WellOf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0,16 (2):97-99.]

[12]杨艳丽,侯坚,张培栋等.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 [J].资源科学, 2009,31 (7): 1219-1225.[Yang Yanli, Hou Jian, Zhang Peidong, et al. Spatial Disparities of Rural Household Biogas Development in China [J].Resources Science,2009,31(7):1219-1225.]

[13]朱四海.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 2007,(9):20-25. [Zhu Sihai. Rural Energy policy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Agricultura l Economics question,2007,(9):20-2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7.[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M].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7-200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6-200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007.[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Agriculture Statistical Report(1996-2006)[M].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 1997-2007.]

[16]张雪绸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22(3):64-67[Zhang Xuechou. Rural Public Products Supply in BuildingNew Countryside[J].Journal of Xi'an Unive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 9,22(3):64-67.]

Change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LI Guangquan1,2 NIE hualin1 YANG Yanli3 ZHANG Peidong3

(1.College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2.In sistue of Soft Science, Party School of Zhejiang Commiffee of ccp,Hangzhou zheji ang 311121,China;

3.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Shandong 266101,China )

消费规划分析范文第3篇

1我国小城镇发展及环境现状

小城镇是一种与农村相对同时又低于城市的过渡性的社区,它具有一定的市政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一片乡村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浪潮的涌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1985年~2001年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6.04%,不仅在数量上,我国小城镇的总体作用和功能也不断增多,面积不断增长。但相对世界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许多小城镇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环境的承受力,不顾环境的容量,盲目扩张,以环境不断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小城镇虽然会在一个时期内取得一定的经济富裕,但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小城镇继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不可行,绝不能让子孙后代承受上代人的环境污染恶果。

2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意义

小城镇作为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是乡镇企业商品流通的初级市场,它可以通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从而合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农村稳定、健康发展,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许多小城镇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对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导致在后续城镇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特别是环境问题,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目的就是在克服以往不利的条件上进行全面的城市化发展,这有利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城乡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保持生态和谐。

3小城镇环境规划常用方法

目前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方法多种多样,原则、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主要常用的方法有生态功能分区法、生态足迹分析法、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专家分析评价法等。

3.1生态功能分区法

小城镇生态功能分区法是根据小城镇生态系统的整个结构以及不同生态结构的特点,划分出不同功能类型的单元,估计出生态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负荷的承载力,综合考虑小城镇区域内所有生态要素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整个小城镇划分成生活居住、工业、农业、交通系统、自然保护区及人工绿化区等不同的功能区,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功能的规划。生态功能分区法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生态评价模型;2)经验型分区;3)经典的单因子叠加分析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有:1)提出了不同环境单元中的生态保护要求,指出了单元社会经济发展方向;2)为区域的平衡发展因地制宜的提供生态环境规划依据。生态功能分区法以整体性原则、整体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等为原则,利用生态系统结构的特点及其功能,充分考虑实际生产力、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指标,结合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平衡点,综合规划了小城镇,并提出又好又快的整治任务和发展方向。

3.2生态足迹分析法

为维持生存,人类需消费各类资源、产品和服务,而这每一项的消费最终都可以由生产该项消费所需要的最原始能量和物质的那块一定面积的土地来提供。这就是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内涵。也就是说生态足迹法是借助分析区域内人类消费总量,并将其换算成土地的面积,从而计算出区域内的人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根据这个内涵而制定出的具体公式,用这个公式来做小城镇的环境规划。当一个区域内的生态足迹大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区域内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即该区域内的人类活动负荷已经超过区域生态承载力,反之,则产生生态盈余,即区域内的生态承载力还可以承受人类活动的负荷。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的角度出发,来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资源的需求量以及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承受量,得出这两者间的差距,指出保持区域空间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生态足迹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小城镇的环境规划,还可以估算出任何特定区域内的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全球的过度消费或某个人的生态足迹等。

3.3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

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是指通过对小城镇内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分析区域内主要土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特征的适应性,对土地的预定用途进行综合鉴定,确定是否适宜、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的条件等,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是否合理的一种环境规划法。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是围绕土地利用及规划在生态上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展开的,它在对农、林、畜、牧、渔等各行各业的土地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进行评定,并对选址进行评价以确定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有多种,常用的是因素加权指分值数和法。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理论原理为:将不同土地不同用地类型划分成为不同的生态位势,然后按照从高位势到低位势布局就合理了。

3.4专家分析评价法

专家分析评价法主要是根据环境专家长期对环境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某一类型环境事件发生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此来预测出未来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区域环境系统的发展情况,从而对环境规划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并确定各指标在整体环境评价中的比重,最终达到对环境合理规划的目的。

4常用方法的对比及建议

在小城镇环境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选用环境规划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客观考量、认真确定。生态功能分区法是让各生态功能区自成一体,并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这种方法有利于保护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系统具有非常强的动态特征,随时都有突发事件发生,因此在分区的时候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而且目前我国生态区的划分大多无法反映生态系统的功能差异,同时该方法也是在结合专家的意见后进行的人工设计方案,最终所选方案的优劣性无法得到验证。专家分析评价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因为会有不同地域、领域的专家团体对小城镇的环境进行集体分析,形成集体意见,体现集体智慧,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般情况下可用于一些难度大、不确定性强的小城镇环境规划,但它因为受理论资料、专业领域、经验等影响,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缺乏定量的描述。相比之下,生态足迹法因为有一个客观的量进行比较,更明确的看到问题,如何控制过度消费行为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且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相似案列均可参考利用,但同时,生态足迹法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它以人为中心、计算过程复杂,对数据的精确度要求高,无法反映未来的趋势等。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法目前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使用也尚不成熟。

消费规划分析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在对上海市城市末端配送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政策体制、共同配送、末端节点布局、服务标准等角度对上海市城市末端配送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末端配送布局规划 响应时间 共同配送

Content abstract: in the end of Shanghai urban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in the policy system and common distribution, end nodes layout, service standard angles of Shanghai urban end distributio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end distribution layout planning joint distribution response tim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配送末端节点(下文简称末端节点)是指处于城市配送末端环节,提供货车停靠、装卸或货物集散等服务的物流节点。

2010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约3千亿元,上海网购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超过了5%,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近3千万标箱。然而,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却是货车通行不便、大量货物延误、配送服务质量不达标等种种配送问题。城市末端配送问题尤为明显,突出表现在末端配送速度、效率、服务质量和配送技术等方面。

(一) 政策体制不完善

第一, 中心城区货车通行政策滞后。

末端配送车辆主要在白天服务市中心区域,货运车辆通行证供不应求,衍生出通行证租借、买卖等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另一方面,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需求受到严重限制,导致客车违章载货现象十分严重。市区从事货物配送的客车运输效率仅为货车的1/6,直接导致城市配送运输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压力加重,对城市交通和运输秩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二, 货车停放管理政策软弱。

货车不规范停靠、装卸现象普遍,既降低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又增大了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而且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有关部门对货车违规停放管理无力,甚至未采取任何有效的监管措施。

第三, 城市配送管理体制不健全。

城市配送是连接商业与消费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实现城市经济交易的重要保障。城市配送管理涉及面广,协调管理难度大。城市配送管理涉及市交通局、市商务委、交警、运管处、工商管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由于缺少总体协调,各单位从自身角度出台相关规定,难免导致管理上的冲突。

(二) 末端节点布局欠缺合理规划

末端节点布局规划是提高末端配送效率的重要前提。

第一, 上海配送企业末端节点选址用地紧张。

规划区域的末端节点选址用地紧张主要表现在:①无地可租;②有地可租,但可租用地位置交通不便或者租金太高。多数配送企业为减少房租,选择在交通不便利且远离客户的位置规划建设末端节点。

第二, 多数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超市等服务商自建配送体系。

为高效完成城市末端配送,上海市多数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超市,初期投入巨额成本,规划建设末端节点。这既增加了占用社会资源,又降低了已存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用率,导致社会整体效益下降。

第三, 配送企业末端节点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方法。

配送企业布局规划缺乏成熟的布局规划技术和方法支持,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缺乏定量分析,无法定量考虑在与其他配送企业末端节点竞争的情况下,末端节点的具置、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等重要因素对于布局规划的影响。

第四, 新规划建设的末端节点正逐渐偏离城镇中心。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中心城区房价飙升,末端节点的外移现象使复杂的城市活动更难进行,同时增加城市的消费成本。这不仅增加了末端配送运输路程,使货车占用过多的道路资源,增大交通拥堵的可能性,影响社会生活和周边环境,而且迫使末端配送车辆大量使用,增加运输成本,扩大了私人和社会的物流成本(包括外部成本)等。

(三) 多数配送企业的末端服务标准等不完善

末端配送服务标准能规范配送企业末端服务。合理的末端配送服务标准不仅能吸引对服务质量或配送速度敏感的客户,而且能提高配送企业末端配送效率。上海市配送企业的末端服务在末端配送响应时间标准的制定和配送员服务区域划分方案的评价方法上尚有缺陷。

第一, 多数配送企业尚无法确定响应时间标准。末端响应时间标准制定关系到配送企业的战略定位,影响配送企业的人员、设施、技术等配置和运作模式。但是,由于配送企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条的不完备,同时受配送企业规模、资金、决策者等因素制约,难以建立快速配送系统。

大部分快递企业的末端响应时间远远达不到用户的理想需求。对于学校等配货量集中的区域,多数快递企业采用 “定时定地”的方式收派货物,无法实现对所有客户上门送货;少量快递企业上门取货。一般配送企业的配送员接到用户寄货信息到上门取货的平均时间一般在3小时以上。

第二, 配送员服务区域划分方案的优劣难以评价。为了提高管理和配送效率,配送企业整个服务区域需要进行划分。为便于管理,配送企业一般是按行政区域、区域面积和主要道路等划分服务区域,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配送员服务区域是指末端配送中各配送员负责的服务区域。配送员服务范围划分是配送企业服务区域划分的一部分,对城市末端配送效率和速度产生重要影响。配送员服务区域业务繁多,不仅会造成服务延误,影响服务质量,而且拉长运输距离,浪费资源。

(四) 城市共同配送推进难度大

共同配送的宗旨是将各配送企业的配送过程尽可能地整合,集中运输,节约成本。目前,上海市无法通过整合多个配送企业业务,进行末端配送的共同配送服务,无法大规模实现城市末端配送共同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配送企业业务竞争。配送企业的蓬勃发展,上海市市区各街道已经遍布各配送企业网点,与对手企业业务竞争必然存在。由于末端配送中配送员与客户直接接触,涉及到与客户的市场业务合作问题,几乎没有配送企业会将该环节业务外包,而放弃与对手企业竞争客户的机会。

第二, 安全监控技术水平落后。末端配送涉及货物运输的安全责任问题,而目前上海市尚无对配送货物进行实施安全监控的技术水平,从而限制了企业共同配送的发展。

第三, 客户对共同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求高。共同配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掌握客户大量机密商业信息,一定外泄可能对客户造成重大损失。此外,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配送服务标准不一定达到客户要求。

第四, 政府未出台补贴政策。为引导配送企业向共同配送发展,政府需要给予公共配送设施建设在经济和政策上的资助,而目前政府尚未制定相关的补贴政策。

除上述问题外,城市末端配送的应急保障措施不完善、配送车辆标准体系不健全、配送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

消费规划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物流系统 结构演变 研究综述

我国城市物流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政府及相关企业对于城市物流系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且未能准确把握城市物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阶段特征,造成我国城市物流系统的发展障碍。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市物流系统基础理论研究。

日本京都大学的谷口荣一教授(1999)提出了城市物流概念,阐述了城市公共物流节点对缓解交通堵塞、节约能源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重要作用,之后他又从城市层面利用交通仿真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经济增长、运输需求,以及环境污染和道路拥堵的相互关联。01ive fisher将物流系统规划分为网络规划和节点规划两部分,其中网络规划沿用传统的运输规划程序思想,节点规划则根据节点功能的差异划分为生产型配送、消费型配送和运输转运三类中心,进行选址和规模的研究和规划。马立宏,张文杰(2002)对我国区域物流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二)城市物流系统结构研究

李磊,孙有望(2004)通过分析物流市场的供需关系,从物流体系框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入手,设计了以两大市场主体、三大系统为主要结构的城市物流体系框架。孙淑生,张丽立,海峰(2005)认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是由区域物流企业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其完整的体系包括:“一个物流主体,两个支持体系,两个基础平台,五种物流模式”。olive fisher将物流系统节点根据节点功能的差异划分为生产型配送、消费型配送和运输转运三类中心,进行选址和规模的研究和规划。

(三)物流业与零售业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

tage skjott-larsen,ulf paulsson和sten wandel(2003),分析1994年丹麦政府和瑞典政府的共同决策建立的oresund大桥对于改善地区基础设施,促进该地区打破障碍,成为物流领先区域(中心)以及地区经济带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mark goh和argus ang(2000)回顾了中南半岛在过去十年里经历的巨大经济发展,认为经济的强劲发展依托于有效的物流基础设施。并重点评价了中南半岛的交通、电信、海关、仓储等领域面临的挑战。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城市物流系统具有自身特殊的演变机理,这决定着城市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缺乏城市物流系统演变机理的理论指引,难以弄清城市物流系统发展的真正动因;难以了解城市物流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难以明确城市物流系统发展的目标、优势及重点;难以把握城市物流系统发展的阶段及趋势。

作为涉及广泛、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国际学术界对城市物流尚未统一定义,国内的理解和分析也不成熟。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都是从研究者各自的层面和知识领域出发,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物流理论体系。城市物流系统的演变机理作为城市物流系统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深入进行研究。

三、小结

文章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城市物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城市物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城市物流概念体系分析、缺乏城市物流系统的演变机理理论支持等),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参考文献:

[1]olive fisher. the planning of regional logistics[m]. journal of melbourne university,2002.

[2]董千里,阎敏,董明. 关于区域物流理论在我国应用的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 6, 17(2): 74-80.

[3]马立宏,张文杰. 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2,(4): 14-16.

[4]鞠颂东,李伊松. 中西部物流[a].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中国物流年鉴(2004)[c].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5]张晓东.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6]李磊,孙有望. 城市物流体系框架设计[j]. 同济大学学报,2004,32(1):54-58.

[7]孙淑生,张丽立,海峰. 现代区域物流业体系结构研究[j]. 物流技术,2005,(7):9-12.

[8]tage skjott-larsen,sten wandel,ulfpaulsson.logistics in the oresund region after the bridg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amsterdam:jan.16,2003.vol.144,iss.2;pg.247.

[9]mark goh,argus ang. some logistics realities in indo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bradford:2000.vol.30,iss.10;pg.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