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再生医学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子与细胞》中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等内容,大多属于微观水平,又比较抽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子与细胞》特别注重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了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1拉近了初中生物学知识与高中生物学学知识的距离。
细胞的部分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等内容,虽然学生在义务阶段七年级已经学过,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介绍构成细胞的有机大分子以及细胞内复杂的化学反应,难免让学生感觉难学,过于专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教材的开始就安排了义务阶段学生学过的知识,如:人的生殖,缩手反射,艾滋病等相关知识等。学生对初中所学知识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同时也起到了与高中生物知识与初中生物知识的相连接,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亲和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2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一本教材,如果学生一翻开书就喜欢读,就爱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怎么才能让学生爱读,爱学呢?《分子与细胞》尽量选取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让学生感到生物学是有用的,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从而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促进了新知识的迁移。
1.3拉近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自然科学源于生活、生产、科学实践,它的最高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把生物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既为将来学生服务现实生活做准备,本质也是一种价值的追求。
2教材中联系生活背景的呈现方式
2.1每节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
本模块共6章,有21个“问题探讨”,几乎每节都有设置了“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来自生活,其中以切合学生生活为主,例如,“非典型肺炎”这一学生都熟悉,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了解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材的正文中展现了“与生活的联系”栏目;
“与生活的联系”是各节中常出现的专栏,《分子与细胞》有12处之多,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仅就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的“与生活的联系”栏目多达五处之多,例如:为什么食物中应添加必须氨基酸?为什么吃熟鸡蛋比生鸡蛋容易消化?为什么脂肪类食物的摄入要适量?为什么膳食中要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的过量摄入等等。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这样的安排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大串的设问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3教材设置了多处“资料分析”
教材中很多的地方设置了“资料分析”的内容,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资料的选择方面,教材尽可能的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的阅读,主动的学习。例如,在“细胞的癌变”这节内容中添加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知道某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细胞癌变;发霉的,熏制的食品,烤焦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都含有较多的致癌因子,也有很多的事物中含有抑制癌变的物质,癌症的发生也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
2.4教材中设置了“科学·技术·社会”的专栏。
酶这节后以多幅极具冲击力彩图的展现了《科学·技术·社会》这个栏目,同学看到图的第一眼,就感受到原来“酶”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酶原来与人类活动那么密切相关,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洗的更干净,多酶片中含有很多种消化酶,果胶酶可以提高果汁的澄清度等等。这些例子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酶”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天姿添彩了,这样很容易增加酶这块知识的亲和力。
2.5其他的呈现方式
除上述之外,必修Ⅰ还安排了“知识迁移”,“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活动”等栏目,在“练习”和“自我检测”等习题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联系生活,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参与度。例如:对保健品的关注,为什么玉米会出现“返潮”的现象呢?新宰的肉,过段时间再煮,为什么肉反而嫩?质疑中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拉近了与生活的联系。
《必修Ⅰ》在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细细品来,越觉得编者在编写中的良苦用心,尽量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的确收到很好的效果,消除了学习生物的为难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接上页) 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自然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21世纪科学教育与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材料》
[2]《广州教学研究》2000年第6期
关键词: 语境知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境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英语作为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必然成为网上信息的承载者,因而英文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浏览考察资料的需要,普通人也完全可以运用这种能力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中文世界里没有的英文信息――不论是新闻、科技、商业、娱乐还是体育等。这时,英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开阔视野,及时获取信息、把握机会,甚至增添生活情趣的方式与手段。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要求学习者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掌握词和句等语言结构的基础知识,更要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要能对材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与预测。然而,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认识阅读过程的本质,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有效地指导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人们尝试以不同的理论对阅读过程作出解释,积极探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语境理论的运用和探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语境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语境信息可以帮助解决阅读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一、语境的概念及分类
语境历来都是语义学家、语用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哲学家及认知科学家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各家各派学者都从各个侧面、各个视角对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阐释。语境即言语环境,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自从语境概念提出以来,语境分类都是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语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境研究成果得以及时的反映。从对语境的构成的研究来看,一是将语用主体的心理认知因素视为语境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将语境构成分为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部分,其中心理世界反映了交际主体的心理认知的能动作用。
二、帮助学生构建语境意识
本文将从三个不同方面阐释语境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1.利用上下文语境帮助学生猜词悟意,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生词,或者即使认识所遇到的单词,也不知它在此文中的意思,这时,他们会放下手中的书去翻阅字典,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还影响阅读速度。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猜”的办法,“猜”也不是盲目地猜,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这里所指的上下文指的是同一句话中的其它词、同一段落中的其他句子,也可以指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使用猜词策略至少有五类上下文线索。教师要坚持在语境中讲解词汇,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鼓励学生在上下文中大胆地猜测词义,提高语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更好地完成交际活动。例如:Most people see everything as independent from one another,but reality is that everything is part of one interconnected,interrelated whole.从but就可以看出independent与interconnected,interrelated意思相反。可见,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猜词,对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益处。
2.利用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往往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在构建非语言性语境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往往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来说,所掌握的非语言性语境范围越广,对篇章的理解就越透彻。因此,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词汇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如:as timid as a rabbit,在英语语言中的意思是“胆小如兔”。但是在汉语中我们却说“胆小如鼠”。所以很容易看出语言的各个层面都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词语的字面意义去理解一个词,否则,就会闹笑话。
3.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语篇整体分析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篇章解读能力。
(1)提炼文章主旨。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全文后,在所给的范围内选择文章主题,并逐渐过渡到学生独立归纳文章主题。这样可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为接下来的阅读理解构建正确的语境,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
(2)归纳段落大意。教师要求学生在每个自然段中寻找该段主题句,因为段落主题句往往就是段落大意。进而要求学生首先将文章按结构分段,而后分别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每段的段落大意。
(3)绘制文章语义图。当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段落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文章语义图,使得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篇框架一目了然,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语篇。
三、结语
语境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脱离语境进行阅读是错误的。只有对各种语境因素的有效应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语篇。学生拥有的语境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理解的速度和准确率。针对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从语境入手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语境意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建华.论语境的功能及实现[J].修辞学习,2003,(2).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现结合实际教学感受谈几点作法:
一、联系生活,创设乐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样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 就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课始我出示的不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教具,而是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生活实物,如酒盒子、麻糖盒、化妆品盒、魔方、茶叶盒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结合实物观察演示说明)。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生活中这些熟知的事物所吸引,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倍感数学的情趣,一个个不但会说,而且乐于上台演示述说,以展现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创设导入情境,其一让学生能初步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应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数学做数学,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其二让学生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方法(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迁移到对圆柱特征的认识活动中来。当教师出示圆柱实物时,学生在能识其物时思维便会延伸到去探究认识圆柱的特征。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迁移,学生就能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好学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
二、重组教材,创设探究情境
在教学中,教材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已有生活经验,灵活地使用教材。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学习。”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呢?”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交流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切实地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三、建构空间,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并非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能力。
例如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我首先对我所带班级的图书角的书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图书角有作文书36本、故事书48本、科幻书有12本。我用文字片张贴了这组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看到这组信息,你会想到什么?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回答:
(1)作文书是故事书的 。
(2)故事书是作文书的 。
(3)故事书与作文书的比是4∶3。
(4)故事书是图书总数的 。
(5)作文书是故事书的 ,是科幻书的2倍。
(6)科幻书与故事书的比是1∶4。
……
关键词: 智障学生 美学能力 陶冶方法
有人问:怎么智障孩子的审美这样差呢?怎样才能改变现状,让他们融入社会呢?这真是让人揪心的话题。从特殊教育的过程来看,现在德智体都有渗透美育的因素,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教育与陶冶呢?通过多年实践,我初步得出以下方法。
一、在生活中选择美育内容
在当前智障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非生活化与非人性化的教育,使得本来就缺少生活的学生更加远离社会、远离生活。他们的需求,在我们的漠视中渐渐被忽视。如果我们将审美的目光引向生活本身,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的教育,就能促进学生热爱生活,产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1.大自然美的感染
大自然是生活中最美的。家长有空可以带学生出去游玩,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比如,带领学生欣赏温州有名的地质公园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等风景的录像带与图片,在欣赏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让学生用相机拍下自己与名山好水之间的合影,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一起欣赏,共同分享大自然的美。2015年,我们学校春游去大学城,看见那里风光宜人,在学生发出赞叹时,我给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照相机,对他们说:“用相机,把你们眼中漂亮的风景拍下来一起欣赏。”没想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拍照,拍下了无数美丽的风景与他们最美好的笑容。给予学生一次捕捉美的机会,给学生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对自然美的认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2.生活中美的事物教育
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有好的与不好的,如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呢?
在生活中我会注重资料的收集,如有介绍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邻里之间的互助,同学之间的互帮等,以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画下来、做简报、用相机拍摄等方法,帮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另外,我总要求家长尽量不要在学生面前抱怨生活,尽量给学生创造愉快的生活心情,告诉学生生活中美好的事情,给学生营造愉快美好的生活氛围,让学生感受、体验生活的美。
二、在环境中选择美育内容
黑格尔曾说:老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1.教师的感染教育
生活源于情感,情感源于感染。智障学校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很缺乏,而他们现有的情感50%来自于学校老师的体验。我从事了17年的特教工作,有很深切的感受:每一个老师都是不同的,每一个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展现的都是不同的。我是美术老师,班级学生普遍都比较喜欢美术,说话如我,做事如我。
另外,我曾经对我校中段、高段的学生进行过随访,问他们最喜欢的老师?学生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不全是自己的班主任,得票最高是学校里打扮漂亮的、仪表端庄的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是老师很好看。不要妄言学生没有欣赏美的能力,其实,生活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
教学之外,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我会购买一些有关穿着打扮的书,给他们创设审美情境,让他们欣赏、模仿。在欣赏、模仿的同时,感染时代的气息,逐步提高自己的品味与审美能力。
2.环境影响教育
人们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这是对环境影响说的最有力的一种。你身处怎么样的环境,将会直接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与审美情趣。例如,我们学校一个学生因为家里的条件很好,父母都是经商的,接触的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环境很复杂。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他学会了说谎,学会了欺骗,变得自私自利。什么样的环境会培养出什么养的人格。环境虽然不会对人起到决定作用,但可以影响人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
当一个人身处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人们教会他们看见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事情,那么即使他的身体是残缺的,他的世界也是美好的。环境能影响人,更能改变人对世界的看法。在智障学生不能独立判断的时候,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他们把智障的孩子放到不良的(偷窃、说谎等)环境的时候,在环境的引诱下,发现他们就会跟着环境走,有可能变得爱说话,或者变小偷。如果我们把他们安置在愉快的氛围中,他们就会跟着学习,即使看不懂任何有关的知识。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实施现状 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2―0029―02
当前,人类并没有因为进入新的世纪而出现生存状况的转机,相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深化。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理想,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科学观、伦理观、教育观,必须把生态和环境维度整合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生物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虽然各个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分别在小范围内进行了教师培训,其中在职教师是培训对象之一,虽然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各学科中都可以渗透,但其实与生物学科的关系更为密切一些。所以强烈建议对广大的一线生物教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以便他们在实施教学的同时,适时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学生有系统地接受知识的来源。
2 在生物教材中注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关内容
国家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和可实施情况,在生物教材中的可实施内容上加上明显标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内容”,并根据教师培训中的切实操作,注上具体的实施方案,让授课教师有本可依,学生有本可看。比如苏科版教材中“环境的污染与保护”、“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食物链”中DDT的积累以及实验“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等内容都可以尝试教材编写工作。
3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建议
3.1实验学习,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有些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在实验室完成,而且平时实验是正常开设的,所以只要提供有关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就可以了。比如在实验“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中,教师只提供金鱼、香烟及其他常规实验用具,让学生在实验想象的观察过程中,通过自己判断和与他人交流过程中,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自身或周围的人的某些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3.2电脑模拟的应用,学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对于像“食物链”中DDT的积累这样的复杂情况,在城市生活中学生不容易接触得到,通过简单的方法也不容易检测到其中的DDT。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电脑操作人员或社会人士可以进行“电脑模拟社会”创设一个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实际场景,要做得栩栩如生,实实在在地呈现“食物链”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环境污染逐步导致的结果,让学生自己真实地悟出这种人为导致的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谁。这样可逐步让学生们意识到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幸福,同时环境也是靠每个人去维护的,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行动起来;与此同时逐步让学生们体会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在涵义。
3.3深入自然,体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参观大片绿油油的农田,亲自到田中耕种;到牛奶场挤牛奶、到养鸡场去收获鸡蛋,从中体验无限的乐趣;这些体验活动,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这些道理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参与者体验出来的,其教育效果印象深刻而更具有实际意义。
3.4知识迁移,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3.4.1绿色消费
在讲解苏科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其中有消费者,教师一般只帮助学生理解到动物消费者的层次,至于人类消费者只是略带而过。现在进行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将其扩展到人类,并倡导绿色消费者。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吸收人类排放的废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整个地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们都生存在一个渺小的“地球村”中;为他人敲响的丧钟,也是为我们自己敲响的丧钟。因此,人们必须选择一种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每个消费者的习惯直接决定着商家的投资取向、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无异于支持破坏环境的行为。购买和使用包含濒危动植物成份的产品,则等于间接毁灭濒危物种。因此,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应该自觉地把手中的货币投给那些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并选择一种崇尚俭朴的绿色消费方式。
3.4.2思考人类后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