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调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探技术;城市规划建设;地质灾害
物探技术已经应用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不论是规划、设计、建设还是维修等阶段都与物探技术联系紧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物探技术主要作用于地质构造的探查定位、地质灾害的调查、不良地质体的探查、地下管线的探测、地下构筑物的探测等。
一、地质构造的探查定位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远离重大地震带是城市规划建设者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解决这个课题的第一步就是对地质构造进行探查定位。对地质构造探查较为有效的物探技术有:浅层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瑞雷面波等。经过地学领域研究者的不断努力,现有的区域构造地质图基本上已经勾画出重大地质构造带。但是由于以往技术、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有许多构造带的勾画仅依据当时资料与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其实际位置可能差别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虽然这个差别在区域构造分析中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在城市规划及场地建筑的设计中,影响却十分严重。例如,某市计划建设一个大型火电发电厂,在初始规划时,定址在某江入海口的一个小岛上。从表面上看来,这个地理位置对火电厂而言是十分理想的。但是在地质技术人员对区域地质构造进行探查时,发现该区域周边经过了一条较大的断裂带,尽管在区域构造地质图中,标识的断裂带位置在小岛对岸,但是技术人员十分重视资料准确度对于电力建设的安全重要性,因此认真开展物探工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浅层地震两种物探技术进行探测,最终发现断裂带的实际位置竟然是小岛中央,于是该火电厂立即移址别处建设。
二、地质灾害的调查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被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有滑坡、泥石流、坍塌、地面塌陷等。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地质灾害调查较为有效的物探技术有: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浅层地震等。城市规划建设者必须重视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在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工作中,物探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边坡的调查与治理。例如,香港属于多边坡城市,该市的许多建筑物都坐落在山上、海边,边坡周边建设着许多房屋与街道,因此对于香港而言,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据相关资料统计,香港政府每年投入到边坡、挡土墙的监测与探查工作中的经费数以千万元计。
边坡稳定性较低,容易引起滑坡,因此在边坡失稳之前要及时进行勘查工作,采用护坡挡土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在对边坡区域进行物探工作之前,要充分掌握区内岩土层划分、裂缝、滑动面等相关资料,确定滑坡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护坡挡土工作。在采用物探技术时,要尽可能的少钻孔,避免破坏挡土墙厚度、护坡分层及厚度等支护体结构,为验收、维护、改建等提供有效依据。
三、不良地质体的探测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岩溶、软化体、空洞、孤石等不良地质体都是施工建设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地质体就是岩溶。岩溶是灰岩区特有的地质现象,而广州市北部的灰岩分布较广,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岩溶的探查任务至始至终都不容忽视。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许多重要建筑选址都要尽量避开岩溶区,尤其是岩溶发育地区,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某市在建设移民安置小区时,定址在岩溶发育区,结果不久之后地面出现塌陷,导致损失惨重。因此为避免工程事故、地面塌陷等情况的发生,工程建设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详细探测岩溶发育情况。传统的钻探方法采用点状勘探方式,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全面,岩溶发育的规律性不明显,地下形态极不规则,钻探方法容易出现较大的判断误差。而物探技术具有连续性、范围广等勘探特点,与传统钻探方法相结合,对岩溶发育情况的探测有明显效果。对岩溶探测较为有效的物探技术有: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浅层地震勘探等。正常情况下的基岩电阻率会明显比表层高,但是当基岩中的岩溶发育时,其电阻率会明显降低。
四、地下管线的探测
城市的地下管线相当于城市的“血脉”,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至关重要。早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城市就开始进行全面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并且持续开展管线工程的测量工作,这些都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信息与技术发展空间。由于工程建设的着重点有所不容,地下管线的数据信息要具体到每一建设地块时,都无法完全满足施工要求的详细度与准确度。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建设者而言,探测清楚具体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管道安全的重要任务。具体场地的地下管线分布有所不同,管线探测技术也有所差异,许多建设工程中除了采用金属管线探测仪之外,还会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磁法勘探等物探技术。
五、地下构筑物的探测
许多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通常会遇到地下建筑物存在的情况,例如建筑物基础、地下防空洞、防汛墙、地下车库等。在规划设计时,许多地下构筑物的资料并不健全,必须将其地理位置、地下深度等相关数据调查清楚才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或清除工作。根据场地条件及地下构筑物的性质不同,对地下构筑物探测可选用的物探技术有: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瑞雷面波等。如图所示为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防空洞的成果图,在剖面18m、32m以及顶部深度4m左右的地方,都有明显的低阻异常,且较为规则,这表示区内有两条防空洞。而该防空洞建设时间较为长远,许多区段严重渗水,从而在成果图中表现出低阻形态。该成果图形象的反映出地下防空洞的实际形态,属于物探技术中防空洞探测的典型案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探技术已经遍及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地质构造的探查定位、地质灾害的调查、不良地质体的探查、地下管线探测、地下构筑物的探测等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前就将灾害损失最大限度的降低,已经成为了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和建设者的首要任务。从工作实际来看,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快速有效解除地质灾害等重要课题的解决始终都离不开物探技术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建设者必须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中,全面发挥物探技术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丘广新,葛如冰,王清泉等.物探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0,01:162-166.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社会学;课程体系
1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系统表现更加多元复杂,其物质空间的规划建设中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愈加全面,同时也赋予城乡规划专业更多功能与责任。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好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能力,还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应对城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与复杂关系。而城市社会学以其特有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基础,在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知识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社会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关系
2.1社会学研究与现代城乡规划研究的结合
随着城乡规划学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的扩展,原有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的学科基础已难以满足对城乡环境的分析研究需求,社会学因其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城乡研究提供了多维与深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从多维视角对人类社会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对城乡规划的研究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也弥补了城乡规划领域重空间设计轻人文内涵的不足。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与社会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历史进程,也有新时期与城乡规划学科新的结合与创新。社会学以其特有的学科思维一方面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深入剖析的路径与方法,另一方面则从社会行为空间角度研究更加人性化的城乡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学者们从社会学思维的视角下,分别对城乡规划的制度建设、规划内容与方向等规划实践、以及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等具体的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更加注重城乡规划中的社会平等与公平、公众参与的价值。
2.2社会学类课程对城乡规划本科教育意义
目前在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与社会学相关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以及部分实践环节等,涉及的城市社会学知识包括社会学基础研究内容,如基础概念与理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等;城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则偏重于将社会学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方法引入城市空间研究;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则以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系统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技术等内容。此类课程多在本科专业三至四年级等高年级开设,以配合从建筑、街区的物质空间设计转向更加宏观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和乡村规划设计等学科思维转变过程,应对更加复杂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3社会学类课程应用重点
3.1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随着2011年城乡规划专业成为一级学科,社会学在城乡规划本科教育体现中重要性更加凸显,《城市社会综合调查》课程是国家《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中要求独立开设的一门社会学调查方法类课程,以往则是社会学类课程作为相关知识体现在选修类课程中。该课程是以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为规划与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的社会调查方法。常见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该课程对于城乡的分析和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基础资料调查。在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实践中,城乡建成环境的现状调查是规划设计的前期,也是更深层次研究的基础。规划前期常见的调查方法如访谈、问卷、实地观察或勘探等,可从政府、居民等不同利益群体对城乡建设的不同需求出发,针对城乡建设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但往往由于城乡系统的庞杂性和调查范围及内容的有限性,如何选择适当的调查项目以及适度规模的调查范围则尤为重要。(2)城乡建成环境分析。城乡建成环境的现状形成于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积淀与累积基础上,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不仅需要对城乡地域物质空间进行分析,亦需对长久以来形成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与社会运行进行深入理解,不仅要技术层面的分析工作,也需求对人文层面有着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将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后,需有适合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寻找城乡发展的规律性线索。(3)人的活动行为的分析。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人的城市体验和感知,因此关于人的活动行为的调研分析,是校核城市空间设计成果的重要指标。社会学提供了人的行为方式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够从活动的类型、人群的定位、活动的个体心理,以及社会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该方法能够从根源上理清人的行为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明确人的社会属性是城市规划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通过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整体联系满足城市人的多元、复合的活动要求,这也是城乡规划学科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内在体现。
3.2研究内容
(1)宏观层级的城乡系统与结构。城乡的发展不只是城乡物质空间环境的变化,也体现着城乡内在结构的系统性改变,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也是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做出的实时应对,城乡结构是整个社会宏观结构体系的重要部分,破解城乡规划的实施难题,必须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进行社会结构的剖析,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社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就业或分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基于上述社会学内容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领域给予充分的支撑和论证,使城乡规划在宏观层面能够发挥协调与解决城乡社会矛盾的更大作用,体现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2)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我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城乡建设后,新城建设热潮在逐渐降温,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存量规划”要求在已有的城乡建成区提升建设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从城市空间塑造转向城市行为的再造。应用而生的“轻规划”“微改造”等新的规划设计理念更偏重对于已有空间环境的提升与改善,激发城市新的活力,修正“大广场”“宽马路”等建设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或现象。社会学在其长期的研究中所关注的微观层级的社会个体、群体的行为活动以及社会问题等内容,成为建设宜居城乡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亦可对规划与设计实施的形成直接有效反馈。
4社会学类课程应用思考
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特点,多以土建类学科、地理类学科为主。由于各学校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开设城乡规划专业,丰富了城乡规划专业的内涵,形成了不同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各自办学特色。但不论办学背景如何,随着最新版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性规范的出台,规划设计类课程已成为教学体系围绕的核心,空间的设计表达是专业的特色及优势。但同样也会造成课程知识体系的单一,不适应当前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现今专业发展趋势和实际,首先应从社会学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植入,体现出社会学对当今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影响。
4.1在理论知识基础构建层面
社会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的理论知识构建主要包括:社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思路与方法、社会阶层和社会空间结构特征等内容,均应为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阶段要掌握或熟悉、了解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要求为:(1)城乡人口与社会知识单元;包括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城市社会要素、城市社会的分析方法、社会阶层与空间结构等。该知识单元是宏观层级的城乡系统与结构的体现,关注城乡领域的社会学问题,利于学生从宏观的社会视角对城乡规划进行解读,落实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2)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知识单元;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社会调查类型与设计、社会调查方法、资料统计与分析。该知识单元属于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的内容,更多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突出社会学应用的实践技能,有助于学生在规划设计中调研分析方法的科学应用。上述两部分知识单元已包含社会学在城乡规划领域研究的重点,但内容较为综合且涉猎较广,如何将社会学类知识在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中合理构建是关键也是难点。基于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专业教学体系的主线,以及学分制改革的趋势,教学计划中社会学类理论课程不宜占较大学时,为了更好地将社会学应用到教学中,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应注重课程的交叉与互动,使单一理论课程转化为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因此将社会学的研究思维与研究体系加入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中,则可以通过社会学的选题、调查、分析、结论等逻辑化的研究方式改善以空间设计为基础的思维局限,指导学生以循序渐进的研究方式和步骤完成对城乡环境的研究和分析过程,培养本科阶段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一步重视理论课程与设计环节的互助和支撑作用。
4.2对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实际意义
城乡规划专业在以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学相关知识课程往往以理论讲授形式开设,教学效果受限于课时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认知程度与重视程度,往往难以形成良好的效果与反馈。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相较之前的《城市社会学》课程而言更加注重社会学知识与方法在城乡社会研究中的意义,注重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并与城市社会学的基础概念、理论与调查方法、分析方法等相结合,将纯粹的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支撑以规划设计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枯燥的课堂讲授与生动的社会调查大大提升了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设计类课程的资料整理与现场踏勘提供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查和研究方法,为后期设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课程关系如下
4.3实践教学环节层面
城乡规划本科教学在专业实践方面体现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主要为认识调研,认识调研实践领域包括住区认识调查、社会调查、城乡认识调查、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研四个实践单元,具体的内容如下:(1)住区认识调查研究;包括住区空间结构、住区道路与交通系统、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住区绿化系统,该实践单元注重社区规划导向下的住区研究,内容以空间的类型和层次调研为主,强调住区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和设施的均衡构建。(2)社会调查研究;包括问卷编制与调查组织、调研数据分析的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这一实践单元突出调研具体方法的实践应用,注重调研程序和调研成果的关联。(3)城乡认识调查研究;包括城乡功能布局、城乡空间结构与形态、城乡道路与交通系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化体系,该单元的实践内容涉及城乡领域的空间和规划体系,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调研。(4)结合规划设计课程的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研究的内容、调查研究的方法、调研成果的表达,这类调研是与设计课程并行的实践环节,注重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真实性。上述认识调研环节作为拓展能力的培养,不作统一要求,可由各校自己掌握。基于实践环节的知识体系要求的自主性特点,如何将上述四个实践单元与实践课程体系相结合以及如何对专业教学起到支撑作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四个实践单元并非独立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对应的专业课程相结合,设计类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因此必须将社会实践与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关联,起到从课堂内的学习交流过程走向社会实践的真实体验和认知,能够更好地强化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具有的实践性特质。同时可以将.大学生暑期活动的实践结合到专业的实践当中,一举两得,会更加具有专业指向性。因此,依据实践教学的知识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提高对于实践环节的要求,从低年级的建筑设计阶段,至三、四年级的城乡规划设计阶段、以及毕业设计阶段均要求设置与设计课程相配合的实践环节(详见表2),以辅助深化设计及理论课程。实践环节中的资料收集、调查、分析和统计等环节等均需与社会调查理论与分析方法紧密结合。
5结语
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历程中,社会学的影响如影相随。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至规划与设计实践,社会学类知识为城市与乡村从视角、方法和内容的研究都提供了更加丰富与多层次的思维与路径,并以更加具体化和实用性的知识点融入了城乡规划专业在理论基础知识构建、规划与设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成为本科阶段树立正确的规划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知识领域。
参考文献:
[1]罗吉,黄亚平,彭翀,刘法堂.面向规划学科需求的城市社会学教学研究.城市规划,2015(10):39-43.
[2]黄亚平,陈静远.近现代城市规划社中会的思想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5(05):23-29.
[3]李浩,赵万民.改革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J].规划师,2007(11):65-67.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夏门PX事件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
1.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与本质
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程序让众多市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及决策过程中来,从而保证规划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要求,并确保规划工作能够成功实施,实质上是公众与项目主持方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
1.2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意义
首先,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其次,公众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履行好各项管理、服务职能,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这与我国提出的政府应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为市场服务型政府是不谋而合的。最后,公众参与有助于减少规划失误,增强规划的合理性。
2结合厦门PX事件分析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现状和不足
2.1厦门PX事件的概况
厦门这座被联合国评为最佳人居的城市,2007年5月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厦门PX(又称对二甲苯,化工原料,属低毒物质,会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但一般是短暂的,其毒性可能在燃烧不充分的时候产生)项目的选址位于距离厦门主城区仅7公里的海沧开发区,一旦投产,据说将给厦门带来高达800亿的工业产值。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7月核准通过了项目的申请报告。厦门大学中科院院士赵玉芬在2007年年初发现了该化工项目的存在,她意识到,作为危险化工原料的PX在距离主城区如此之近的海沧,如此大规模地生产,将会直接影响到厦门的生态环境。一旦发生极端事故,可能危及厦门本岛百万居民。最终,经过各方半年多时间的博弈,PX项目决定迁离厦门。
2.2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现状和不足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拥有一个严肃而权威的制度作保障,是确保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城市规划的前提。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的法治化不健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无法可依。
调查显示约有50%的规划师认为现阶段公众参与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已将公众参与列入法律范畴,但缺乏可供操作的程序性规范,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权利、义务等尚无明文规定,从而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就很难保障。而相比国外,公众参与已作为一项法定的制度被确定和执行下来。
②有法不依。
我国对公众参与规划已有法律的规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曲解法律条文或钻法律漏洞等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法律还需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官员、执法人员为了地方或个人利益而至法律于不顾。这一点在厦门PX事件中就有所体现,海沧区的土地招拍挂存在严重的违规问题,在先有化工区规划以后,又引进了许多房地产项目和几所学校。
③违法不究。
要实现法律面人人平等就必须对权力的使用加大监督力度,对违法乱纪行为严肃查处,对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实行问责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维护法律的权威。
(2)参与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官员和开发商、规划师、广大公众。首先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其次,规划师未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忽视了规划的公众参与,虽然大多数规划师认为应该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定程序,但是对实际操作上并不抱有太大信心。最后,公众大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对与城市发展长远利益相关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还未表现出足够的热情。
(3)参与的技术方法落后。
在城市规划方案形成的前期和后期反馈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发放问卷及走访调查的方式来搜集信息,这样首先会造成收集的信息不全面,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问结果的处理分析工作又极为繁杂,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进入规划方案,且所获得信息仅限于选项答案,难以作进一步的分析挖掘。再者,调查问卷要经过设计、印制、发放、回收,系统分析等阶段,会造成调查成本的加大和调查效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众参与的障碍。
(4)规划各阶段中的参与程度不足。
一个规划项目从立案到最终实施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规划立项准备、初步草案准备、规划方案形成、初步成果完成、规划成果审查、规划成果完成、规划实施。在每一个阶段公众参与的方式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是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如规划师一般会在前期进行一些调研,在规划方案制定出来以后才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公众提意见,在方案的规划过程中也没有公众参与的内容,这就构成了事后参与。
3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1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
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滞后是制约我国公众参与规划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从法律上明确行政机关应承担的义务和公众拥有的权利,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强民主监督机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建议在城市规划部门、检查部门和法院设立城市规划监督检查小组,专门负责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事务,监督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人大、政协和纪委,广大人民群众、居民委员会、非政府组织等都要参与进来,扩大监督的范围。
3.2发展公众参与的非政府组织
目前公众参与的组织主要是居委会,但居委会并不独立于政府,而是政府在基层的代表,但从国外公众参与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个独立于行政组织之外的、受法律保护和支持的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代表任何个人或某利益集团,不会出现利益寻租。可以在各个社区成立“公众参与委员会”,赋予其决策、管理权限和法律上的支持,成员应由主管城市工作的政府官员、规划师和拥有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公众组成,其中公众应占绝大多数,委员会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公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可行方案,监督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3.3深化参与意识,普及规划知识教育
规划知识贫乏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直接制约了公众参与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加强对规划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当务之急。可以将规划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公众从小就树立起参与城市建设的意识;专业人员,如规划师、规划专业的大学生和政府官员走进社区,举办讲座或定期进行系统地规划知识培训等。
3.4改进公众参与的技术方法
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推行公众参与,如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电子网络来拓宽参与者的广度,方便政务管理,提高公众参与的效率;其次,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通过网络平台将城市规划政策信息及时地在网站上,从而使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信息,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4结语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众事业,需要各利益主体共同努力,使广大公众了解规划、支持规划、运用规划,不断提高参与规划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尤建新.现代城市管理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98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30-04
城市规划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其就业范围较宽,但近年来,随着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各级院校增多,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大幅增长,研究生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增大[1]。在此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就业,扩展就业门路,是高校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教学为例,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手段。
一、城市规划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量大面广,这一领域需求的专业人员也相对较多。城市规划从业人员主要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工作。
长沙理工大学2002年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虽然学生就业情况一直较好(表1),但潜在就业压力不容忽视。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表示,有些本科毕业生虽然能完成工作任务,但是研究能力差需要长时间培养。针对这些就业信息,学校应发扬开拓进取的教学精神,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热爱专业,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的教学安排及教学特点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是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此次调研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紧密结合,以主城区用地现状调研为主,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城市问题的能力,掌握综合处理城市问题的规划方法,并要求学生以物质形态规划为核心,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分析能力、综合规划能力、综合表达能力。
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是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系列课程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城市总体规划(一)和城市总体规划(二),均安排在毕业设计前的1~2个学期。因此,城市总体规划
调研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前的一次重要实践课程,对学生融入设计类实际工程项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次重要的实际体验,对学生就业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的教学内容安排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时间与其他五年制本科院校相比时间较短,如同济大学的调研时间是4周,而长沙理工大学只有1周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要将包括城镇体系和主城区两个部分的现状资料收集完成是不可能的,而只能采取分组分片调研方式,以主城区用地调查调研为主,辅以设计院提供的基础资料汇编。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城市现状。
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课程侧重点,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比对自己优劣势,回顾和总结已学知识点。从实习动员到实结,各个阶段都要按部就班,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表2)。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到调研城市实地观察、判断和体验,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对专业有了新的感性认识,增加了专业的积极性,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巩固和充实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表2 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时间安排
序号 实习教学工作内容 教学工作内容教学要求
1 实习动员交待调研任务,下发调研提纲要求学生寒假期间熟悉调研内容及方法。复习《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乡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
2实习准备工作准备实习所需工具(行政区划图、地形图、2B铅笔、马克笔、拷贝纸、数码相机、记录本等学习工具及个人生活用品)要求学生熟悉城市总体规划实习的基本工作要求
3地方技术人员讲解地方技术人员讲解当地城市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对实习城市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
4 现场调研通过现场踏勘,采用现场讲授和个别指导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研要求学生掌握调研的方法和主要内容,了解县域各乡镇及主城区的现状,能结合理论知识,初步形成对该县城的感性认识
5 实习成果制作、汇报指导学生运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整理调研成果,完成县域的基础资料汇编、调研报告及相关图纸绘制工作要求学生完成现状分析及其成果制作
6实结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与运用能力,考虑下一阶段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的侧重点通过对实习过程的组织与指导,总结实习的经验与不足,并撰写实习报告
(二)教学主体多样化有效指导实习进程
在城市总体规划调研实习中,专业教师从动员大会一直到学生调研成果的完成验收,都投入了大量心血。不仅是校内的调研教学,与校外设计院、调研所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实习基地教师先行指导
自2007年成立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以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项目即来源于当地基地设计院,为了让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有初步了解,邀请实习基地教师对实习县城作概况介绍是实习先行阶段。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能大致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编制过程,对所调研城市也有了初步认识。基地指导教师的初步介绍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
关键词: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综述
前言:
社会影响评价是通过识别、监测和评价发展干预行动(政策、计划、规划、项目)对影响范围内的利益相关群体造成的各种有意或无意、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影响的反应,来判断相应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建议和方案以解决社会问题和规避社会风险,从而优化决策方案的专门方法,目的是促进发展干预活动和影响区域的共同发展,提高各种干预活动的社会持续性。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引入社会影响评价,可以保证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有“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视角,对社会因素给予足够考虑,识别规划对各利益相关群体造成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他们对影响的反应,判断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从而在源头上规避规划引起的社会风险,减少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基于此,笔者对我国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求为在城市规划中开展社会影响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1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内涵的界定
国内对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集中在工程投资项目领域,将其引入城市规划至今不过5年,所以对其内涵的界定深受工程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初期的社会影响评价主要依据一些社会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如就业、基础设施、收入水平等,通过定量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考虑对影响区域社会发展的贡献(正面)和影响(负面),从而论证其社会可行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城市管理者们发现,规划的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都不能实现,且可持续性很低。经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仅仅依据技术经济分析、以及用一些较为固定的约束性指标依靠定量分析来考虑社会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规划与社会文化是否相融合、当地人对规划的态度是否支持等,只有考虑了这些,规划的目标才能得以更高实现,才能更可持续。基于此,在后来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开始在以往社会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益相关群体对规划态度的分析,从而评价规划与所在区域的互适性,分析规划的社会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后期的社会影响评价相较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首先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单向地考察规划对影响区社会的影响,同时还考虑区域内利益相关群体对这些影响的反应和态度,强调人不仅是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发展的成果(正面和负面)的承受者,强调规划所带来的利益和不利影响都应该在各利益相关群体间公平分配,最终促进区域社会的发展,提高规划的社会可持续性;其次突破了以往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从指标设计到分析评价以及政策建议都较为开放、灵活和人性化,真正从利益相关群体的角度出发试图最大程度上发现规划的影响在不同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分配以及他们对这些影响的反应,从而给出针对不同群体发展的建议措施。
基于以上发展历程,可以将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定义为:通过识别、监测和评价城市规划对其影响范围内利益相关群体造成的各种有意或无意、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影响的反应,来判断相应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建议和方案以解决社会问题和规避社会风险,从而优化决策方案的专门方法,目的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评价的前提与目标
对城市规划开展社会影响评价,通常基于以下假设前提:可以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上对未来可能的社会影响或变化进行预测;社会影响或变化的规模或程度可以计量或比较;各种影响之间可以累积、正向叠加或相互抵消;可以通过对规划行动的修正,减少消极的社会影响,增加积极影响;决策者能够理解评价,并通过修正决策予以回应。其中,前四项假设属于技术层面,最后一项强调了社会影响评价的政治属性,这也是社会影响评价能否发挥效用的决定性前提。在城市规划活动中开展社会影响评价,旨在实现以下核心目标:推进规划项目所在地区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消除或尽量减少因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为项目地区的人口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当前“以人为本”的发展背景下,研究有了关注人的发展的视角,但在研究方法上还是沿袭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要求“社会影响可预测、可计量、可叠加或抵消”。这一点,在研究社会影响评价时是已经过时的,不可取的,也是在根本上违背了当前社会影响评价“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的。所以说,在开展社会影响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定量模型来研究,而是必须与产生影响的主体以及承受影响的主体互动,定量分析为辅,主要依靠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判断来预测影响、发现问题和风险,提出建议和措施。
3评价的基本程序
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一般过程,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基本包括以下七个步骤:在确定规划任务阶段界定评价范围;在规划收集基础信息阶段描述基线状况;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制定初步方案阶段进行快速评估;若快速评估的结果不会产生社会影响或影响较小时就完成了社会影响评价,产出的评价报告纳入规划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若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大时则进入详细社会影响评价,成为方案优选的依据;接着就是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调整建议,进行方案调整;在提出调整建议后就是拟定缓解措施,以完善已选方案;最后就是制定监控方案,部署规划实施。其中还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贯穿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针对以上对国内城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的程序的总结,笔者认为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该程序不符合逻辑。在界定影响范围之后,是无法完成对规划造成影响的快速评估的。快速评估是建立在对规划方案分析的基础之上,而非基线情况分析,目的是通过对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社会影响强度、深度等的初步分析,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规划的详细社会影响评价。设计这一步骤实际是出于财务的考虑,因为一旦开始详细社会影响评价,就要进行基线情况调查分析,尤其是其中对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调查或访谈会需要较多资金和人力支持。所以,在界定规划影响范围后,首先应该是对规划方案的基本分析,接着才是根据方案分析的结果进行影响的快速评估。详细影响评价就是在基线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有/无规划情况下社会因素变化的对比,来判断规划方案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极其影响的强度、深度、持续性等。其次,通过该程序,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对社会影响评价的理解还只是单向地在分析规划对影响区域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而没有双向地也考虑到利益相关群体对这些影响可能的态度和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建议和措施。所以,可以看出,由于缺乏了这一关键的考虑,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的目的就已经截然不同,前者还只是仅仅站在项目发展的角度,后者在考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已经把关注的中心转移到不同影响在不同相关利益群体间的分配,并在公平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所以,以上程序是不能体现开展社会影响评价的意义的,当然也肯定是不能达到开展社评的目的的。
4城市规划详细社会影响评价中的指标变量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归纳,基本可以将城市规划中详细社评的指标变量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社会结构,指对社区社会规模和构成特征的考察;(2)经济特征,主要关注作为社区中工作和收入主要来源的产业和组织特征,尤其集中于地方层面的经济发展;(3)社区特征,指社区人造和自然环境特征;(4)组织制度,指社区社会组织的特征以及社区政府的效力和生命力,即机构能力方面;(5)社会文化与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关系和社区的内在凝聚力,这视为决定社区改变和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要素。通过对上述各方面变量的分析,就可以较为全面地认知社会对象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调研等途径,深入了解并筛选哪些变化已经或可能会对当地社会造成影响,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其中,对于影响要素的提炼选择,也是排除干扰因素的过程,可以通过二次过滤法实现:一次过滤是从各种描述社会变化的要素中,选出对当地社会形成社会影响的要素;二次过滤是通过“有/无规划”的比较,得到最终作用的影响要素。
5结束语
依据以上的总结分析,笔者发现尽管上述变量确实较为全面的概括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评价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偏差,这些变量和指标是机械的、刻板的、冰冷的,而要能够真正有效地开展“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影响评价,其评价指标必须是灵活的、人性化的、能体现人民的发展需求的。同时针对提出的社会影响的二次过滤机制,笔者认为其中最为值得重视和思考的是“如何确定哪些社会变化是由于规划引起的?”。事实上,社会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是区域内所有活动的综合效应,如何从中将本规划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分离开来,是保证规划社会影响评价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关键。在以上研究中采取的是“社会文化背景过滤”和“有/无规划对比过滤”。
“社会文化背景过滤”指的是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是由于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这部分自然的社会变化就要被剔除出去;“有/无规划对比过滤”是在基线信息调查分析和规划方案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的角度分析,将规划对影响区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抽离出来。而事实上,这两部分是可以合并到一起,放到“详细社会影响评价”步骤中的,即将“社会文化背景过滤”这部分内容放到基线信息的分析里,直接根据调查得到的基线信息采用趋势预测分析法、或者与类似区域的对比研究等方法预测无规划状态下区域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施国庆,董铭.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49-53.
[2] 彭运芳.关于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47-54.
[3] 王朝刚,李开孟.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专题讲座(一)[J].中国工程咨询2004,41(1):43-44.
[4] 刘佳燕.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6,21(4):77-81.
[5] 刘佳燕.城市规划中社会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初探.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
[6] 催海兴,王立群.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7,77(1):22-24.
[7] 唐勇,徐玉红.国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07,171(5):72-77.
[8] 左巧芝,王建平.新投资体制下的相关社会影响评价问题探讨[J].建筑经济,2008,12:10-1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