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营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20__年5月18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区政协会同区中小企业局、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部门,于3月23日至4月底,采取实地考察、组织座谈、听取汇报、现场提问解答等形式,对乡镇(办事处)、开发区等13个单位和31家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展了跟踪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紧紧围绕“工业立区、振兴__”战略目标和“12345”、“两带三抓”发展思路,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聚力猛抓,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全区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明显增加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今年,1---4份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74.26亿元,占年计划的37.8,同比增长40.7;完成增加值22.79亿元,占年计划的39.8,同比增长34.1。截止4月底,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分别达到1042家和12186户。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截止4月底,全区规模企业特别是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0家,比年初增加31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81家,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21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6家民营企业、83种产品通过了ISO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填补市级、省级和全国空白的产品分别达到53、21和13个,有3个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分别有15、3和2个产品获得市级、省级和全国名牌。社会贡献不断增加。20__年全区民营经济实交税金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今年1—4月份实交税金已达到9105万元,占年计划的41.1,同比增长50.3;为社会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46063个。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主对我区制定的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在优化发展环境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示满意,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构建的良好发展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查中也了解到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思想观念仍显滞后。我区民营经济尽管有了长足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思想和认识上仍存有不少偏见,导致了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服务、市场进入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与外来客商相比,有些地方难以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从民营企业本身来看,多数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事业、闯大市场、当大老板和敢为人先的气魄及雄心,缺乏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具有的奉献精神。(二)发展环境仍是制约民营经济的重要因素。有些单位主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少,以检查代管理、以罚款代服务的多,甚至又出现了强行收费、搭车收费、动辄罚款和违规罚款的现象,企业不堪重负;有些部门的检查活动,不是以指导教育和整改问题为目的,而是带着罚款和收费任务去检查;有的地方市场管理混乱,欺行霸市,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社会安全感不强,加之打击力度不够,极大地挫伤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优化发展环境的任务仍很繁重和紧迫。(三)企业管理水平低。多数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商标”、“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自主研发机制的建设,致使企业经营上只是从事一般性的初级加工型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不少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会计资料不全,财务核算不实,更是有的造假帐、偷逃税费,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无章可循;有的因传统家族式管理的制约,致使企业发展慢、效率低、社会贡献少、外向度不高;部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素质低,忽视学习“充电”,加之企业改革不彻底,特别是土地、房产出让不全面、不到位,影响了企业发展;有的民营企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也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有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资低、随意辞退员工,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企业招工难,个别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经营。( 四)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几年来,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相继设立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部,但是无论从自身机制还是运行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融资的市场严重滞后,民营企业缺少获得银行信贷的正规渠道。加之担保和信用体系等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企业生产和经营透明度低,企业寻保难,融资难,迫切需要加快担保和信用体系建设,尽快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五)服务水平还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随着政府提速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尽管有了根本性突破,但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痕迹仍然很深,导致有些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工作规范落实不到位,缺乏用足、用活和用好,甚至出现了因政策制约和服务不周企业外流的现象;有的对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服务承诺多,实际落实少,想民营经济之所想,谋民营经济之所需的合力不强,“多头管理、都管都不管”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尽管成立了区行政审批中心,但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有些有收费项目的行政执法单位的管理和服务内容,一直没有纳入审批中心来办理。

二、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齐心协力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思想解放,哪个地方的民营经济发展就快、经济总量就大。振兴__经济,实现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必须加快我区民营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为此,全区上下必须克服认识上的各种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和理解《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决贯彻落实和用足、用活、用好党和政府制定、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把民营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发展区域经济和富民、强区的重大战略来抓,彻底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放胆地推进民营经济的新发展和大发展;坚持一视同仁的政策和服务,放手地为民营经济发展制造优良的竞争环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力推进各项审批制度的改革,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应放开民营经济的生产经营范围,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环境的更优化,推动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快技术应用步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_机械有限公司就是由于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在近三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行业标准起草单位。20__年销售规模达到9526万元,20__年可望达到1.5亿元以上。因此,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科技实力的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协作、合作,或高薪聘请技术专家,或购买技术专利,或让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或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创办民营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鼓励、支持他们自主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努力做到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更新一代,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品产业升级换代。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一个品牌就是一面旗帜。__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几年内,之所以从白手起家的作坊式小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吊管机生产企业。其成功之道就是始终注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品牌产品的培育工作,使“__牌”吊管机成为__省著名商标,产品行销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要立足我区民营企业和产品的实际,制定品牌经济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区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区暨名牌战略工作意见》,努力培植民营经济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品牌合作、贴牌生产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民营企业从分散小规模经营向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是打造企业管理新体制。要引导民营企业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逐步从个体业主制、合伙制,转向股份合作制、公司制,实现由单体型向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型转变。对已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引导他们学习借鉴吉利饲料有限公司推行聘请职业经理的做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构筑现代企业管理新机制。要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企业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他们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用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同时要拓宽视野,借鉴__锅炉厂的做法,舍得花钱培养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三)强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一是树立和坚持诚实守信的信用理念。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兴业之基。名不见经传的__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自身努力,先后被评定为省级“诚信守法企业”和__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诚信供应商”。它们能够成为*柴、__集团等全国知名大企业的供货商,其经验就在于他们始终做到产品过硬,守信兴业。因此,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做到政务诚信的同时,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树立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思想和意识,增强信用理念,使“不做假帐”、“不制假售假”、“不偷逃税款”、“不逃废债务”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说话守信、做人诚实、做事诚信,努力赢得大发展、快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是探索建立担保机制。尽管各级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在流动资金和项目配套资金贷款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扶持政策和待遇,但是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是不争的现实。要拿到贷款,必须要有担保。因此,应当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和尽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和融资难问题创造条件。三是建立银企联谊制度。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我区企业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尚不密切,互信程度偏低,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迫切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要有所作为。调查认为,当前要把继续建立健全银企联谊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通过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恳谈会、项目推介会、信贷供需对接会,加强银企沟通和彼此诚信,努力争取银行贷款的支持和倾斜。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厉以宁是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丛书”首发式上作出如上表示的。他说,社会强调民企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是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敏感话题之一,但哪些内容算企业社会责任往往界定不清,应该分法律和道德两个层次理解。

“首先是法律层次上的,即民企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造成污染、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克扣员工工资等等,这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责任。其次,在做到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后,依靠企业家自己个人的感觉和领悟,才可能引导企业承担进入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如慈善捐献与社会公益,这应是一个逐步的自觉过程。”厉以宁指出,“如果一方面在违背法律法规做经营;另一方面又在捐资办学,这其实是连基本的社会责任都未尽到。”

谈及今后民营经济壮大需要的内外环境,厉以宁指出,民营经济大发展其实才刚刚开始,在“非公经济36条”出台之后,国家要鼓励民营经济继续发展,有些工作仍必须继续关注,包括玻璃门是否继续存在,国企民企生存环境是否有着公平待遇,融资难问题是否真正解决,这些仍然是今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研究课题。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工商联的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要从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出发,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此,宿迁市工商联明确了“围绕三个中心开展调研,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培育创业文化中心、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中心、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心开展调研工作。

(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

去年以来,宿迁工商联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如何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等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20余篇。其中,《2009年宿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全面、详实地记录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总结了我市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4条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实施市委提出的“强力推动大项目,强势发动大创业”战略部署提出3个方面18条对策和建议,该文受到了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等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荣获省联颁发的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此外,我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民营经济和谐发展环境》、《关于实施“村企挂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等报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通过业务工作调研,提升商会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商会职能和优势,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益尝试。

宿豫、泗洪等地紧紧围绕“三来一加”项目,组建行业商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实现行业内的优势互补,资源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55210”工程的龙头项目,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中心,在它建设之初,我们就组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商会。商会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理念,为推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开业、发展、繁荣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开来的,这些工作的开展,既促进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商联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

去年底,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对我市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发现90%以上的企业存在专业人才招聘困难,培养人才成本过高,现有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绝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才瓶颈”的约束。为此,我们撰写了题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建议》的文章,提出建议市政府授权,由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根据民营企业需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外等公开组织招聘各类紧缺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采取事业专项编制人才派遣的形式安排到用人企业。市委书记张新实在该篇专报上批示:“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扶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倾心帮办、真情服务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市长缪瑞林对文中提出由市政府授权,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的建议,责成市编委出台了相关方案,并要求尽快实施。目前,我会就该项工作正在与人事部门进行进一步磋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上报各类专报、专题调研信息20余篇,均受到了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许多领导同志对专报作了批示,提出的建议大都得到了落实,促使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拓宽工作思路,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

(一)借助外力,扩大调研工作成果。

长期以来,我会受到人手少、办公经费紧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为此,我们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校专家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调研工作,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扩大调研成果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我们就关于规模企业培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跨越发展;民营企业人才保障机制研究;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重点课题,先后与市委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进行联合调研,收到了较好效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问题的尺度,而且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权威性,有利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延伸了工商联调研工作的触角,扩大工商联的影响。

(二)上下联动,促使调研工作纵深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我们与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建立联系,共同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去年,我们围绕本地木材加工、餐饮、中介等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如我们与泗阳县工商联确立了《关于发展宿迁木业经济的调研与思考》的课题,提出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等对策。我们与市餐饮行业商会共同撰写的《关于发展宿迁餐饮业的建议》,提出尽快建立健全行业规则,加紧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结合直营连锁、特许经营、餐饮超市等现代化的经营形式,加强市场趋势研究,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建议。

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私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等专项调研工作,已成为全省工商联品牌性工作。我会在贯彻执行省联相关工作部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的网络作用,由县(区)工商联负责调查和数据的初审,市工商联对上报数据再进行汇总和分类,这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调研质量。

(三)完善制度,建立调研工作长效机制。

我会始终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业务工作来抓,提出将调研工作贯穿到常规性业务工作中来,要求各处室人员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捕捉亮点、发现热点,在考察、交流时借鉴经验,在学习中深入思考问题对策,同时,对各处室下达每月一文的调研任务,每月进行一次交流,在市工商联机关形成了“人人均有指标、全员参与调研”的工作局面,使调研课题更加广泛,保证多中求精。

去年初,我会就制定并下发了《市工商联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各县(区)工商联分管领导亲自挂帅,要求各县(区)工商联在及时上报会务动态类信息的同时,按月上报调研信息选题。同时,分季度召开全市工商联系统信息选题会,提出阶段性信息工作要点和重点调研选题,市工商联办公室负责督查,实行按季统计通报制度。去年10月,市工商联又出台了《宿迁市工商联先进集体测评细则》,将“能够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商联的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先进集体评比的前提条件。

三、发挥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作用,充分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政务室按照县委办公室总体部署,以“管理有序,服务到位,提高效率,争创一流”为宗旨,认真践行“用心创造满意”的核心工作理念,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科室职能,全面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在制度创新、硬件环境、人员素质、知识结构、服务水平、工作实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办公规范化、自动化、集成化程度明显提高,整体工作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起草领导讲话稿160多篇;起草署名文章40多篇,在中央省市内刊录用18篇,新闻报刊发表22篇;起草县委文件、汇报、方案等文稿73篇;参与接待县外参观考察团8起,提供相关资料200多份;集中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深入基层调研180多次,撰写调查报告95篇;组织开展彩虹工业园、第三产业、农民收入等专题调研活动10余次,撰写调查报告17篇;编发《**通讯》9期;上报省市信息 562 篇,其中录用182篇,被评为“全市向省上报信息工作先进县”;对全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办结市县领导批办件和政协委员提案件59 件;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境界80”活动,为《境界文萃》和《我的XX》编写体会文章16篇。同时,组织参与了“风采飞扬”、县委机关学雷锋义工队和幸福计划等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同时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一、注重学习,培养新型文秘人才

       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文秘人才必须具备有激情、会思辩、善创新、能说、能写、能协调的基本素质。一年来,我们一贯之地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大力营造自觉学习氛围。为不断增强学习的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自觉性,主动性,围绕政务中心工作,强化对第一资料的获取、鉴别、整理、运用能力,将相关资料分门类建立了数据库、言论库、焦点库、资料库,明确专人规范管理,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加大了领导订阅的报纸、刊物的回收、展阅力度,在政务室形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为大家自觉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定期交流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继续开办“政务大讲堂”。政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机动时间少,通过继续开办“政务大学堂”,互为讲师,互为学生,系统学习了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和各种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头脑,为高效率工作打下知识铺垫。三是开展活动提高业务能力。今年3至6 月,组织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集中探讨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写作的方式方法,亲身体验火热的发展现实,整体调研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参与了“延安精神”照我行和“境界80”活动,提升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境界,4名同志的“境界80”总结演讲博得广泛赞扬。四是强化模拟训练。要求每人在参加全县重要会议时,认真记录领导讲话,既提高了速记能力,也增强了对新鲜观点、精辟语句和领导语感的捕捉感悟能力。定期开展文体写作模拟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二、倡导创新,永葆工作生机活力

       活力来自创新,创新体现智慧。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注重把创新的精神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时时体现创新、处处体现创新。今年以来,比较突出的创新工作有:一是调查研究的创新。组织开展了“百日调查,百篇报告”活动,政务室全体、秘书科和机要科的相关同志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调查研究、掌握理论、全面总结、综合利用”,分为五个课题组;从3月份以来,共深入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180多次,撰写调查报告95篇。这次调查活动的动作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家普遍反映,通过调查,了解了情况,结识了朋友,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锻练,提高了纵深分析的能力和政务服务的水平,取得了调研成果和提高能力的双丰收。二是上报信息思路的创新。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名次的做法,突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把反映重点、展示亮点、宣传夏津作为上报信息的出发点,集中上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同时,对重点题目选取不同角度,采取连续上报的方式,力求“振动效应”,比如围绕棉花产业,上报了《棉花市场载体作用强大》、《发挥聚集效应做活棉花产业》、《实施“彩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虹工程”力促棉花产业三次飞跃》等一系列信息,被市委刊发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三是在办刊上创新。在《**通讯》的编发上,坚持“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推广经验、指导工作”的基本宗旨,特别是着眼基层、着眼现状,加大了挖掘基层各项工作涌现出来的典型和亮点的力度,增加了反映基层工作动态的篇幅,调动了基层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同时,在重要文稿起草的模式和程序、对外交流、业务拓展等方面也推出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实际效果。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服务中心,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立足于出大主意、当大参谋,我们围绕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促进农民增收、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源建设、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和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搞好政务服务,认真起草领导同志讲话,起草各种文件,深入调查研究,切实组织好会议服务。工作中,大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时,牵头组织了办公室的大型活动12次,组织大型调研10余次,其中:关于彩虹工业园的调查形成成果后,分别被市委办公室《情况反映》和《工作情况交流》刊发,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平安创建和乡镇财源建设活动中,我们科学搭配人员力量,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四、严格规范,实现工作快速高效

       政务工作事务繁杂,头绪众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工作杂乱无章,只能事倍功半。这种情况下,我们强调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都特别注意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一是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政务系统《工作纲要》,更加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向,进一步强调并坚持了办公制度、学习制度、物品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政务工作室十不准、政务大学堂学习计划、督察专报制度、专项查办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制约措施,确保高效运行,

每名成员有职有责、有章可循,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行为,提升了标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是个人统筹安排。每项工作、每个人都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预案,分清轻重缓急,给予整体关照,不搞疲于应付,分期分批办理,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忘事、不漏项。三是讲求效率。倡导“日事日毕”,对于手头上的工作不推不拖,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尽早完成,当日能完成的工作加班加点也要突击完成,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

           五、聚集合力,圆满完成重大任务

       新形势下,政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做好政务工作,必须聚全力,议重题,施大举,谋高效。这既是成立政务室的初衷,也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目前,这种机制的活力已经初步显现,目前政务室已基本形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成了全员办综合、全员办信息、全员办督查的大格局。从领导讲话、编发信息、专项督查等基本职能,到“百日调查、百篇报告”等重大活动,无不是全室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政务室的每一项创新,每一个亮点,无不集中着众人的智慧和汗水。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表现出高度的团队精神。这是政务室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实现工作突破的根本。

       XX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导要求相比,与新形势的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思维还不够开阔,工作中存有薄弱环节。二是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整体工作运行机制还需规范,个人知识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等等。

       XX年,是县委各项工作抓落实关键阶段,也是县委办公室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阶段,我们将加倍努力,增强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一 是扎实开展核心业务建设。继续以建设学习型团队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细化实施方案,量化目标,强化机制,做到人人身上有目标,人人身上有压力,形成工作合力,激发工作活力,增强工作动力,使核心业务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扎实开展集中调研活动。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对全县的民营经济、优化环境等重点工作进行集中调研,开展集中调研月活动,发动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撰写调 研文章,丰富思路,掌握更多的情况。三是实施精品工程,努力撰写一批有影响、有份量的文章精品,扩大县委和县委办公室的影响,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四是扎实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力争有影响、有声势、有效果,通过各项活动,进一步提升境界,激发工作的热情,体现县委办公室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增强影响力,树立新形象。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借贷危机 国有经济 民营经济

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并驱齐驱,在主导性产业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产业领域民营经济尚不具备替代国有企业主体地位的实力;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营经济应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主体地位;在基础性行业和国计民生行业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应发挥各自优势,有机互补,良性竞争。

2010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以浙江信泰集团公司和温州立人集团案件为代表,本次危机表现出“层次高”、“情势急”、“涉及广”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危机涉及未偿民间贷款总量高达近万亿元,金融纠纷案件超过万起,近150名企业主因无法偿还银行信贷或民间借贷而“跑路”、“蒸发”,8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破产倒闭,温州民营经济步履维坚。与此同时,温州国有企业改革如火如荼。自2010年10月67户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十大国资集团公司开始,到目前已有16家国有企业集团挂牌成立,重组后的国资集团资产总额大幅上升,企业整体实力和融资能力明显提升。

于是,关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论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些学者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缺乏灵活性、针对性的前提下,一边是国有经济吃穿不愁,一边是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此次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宏观调控”和“国进民退”。这些观点认为国有经济的改革发展是以牺牲民营经济为前提,从根本上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放在了完成对立的两面,认为两者完全是“对立竞争”关系。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于理论、于实践都有失偏颇,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并非是“对立竞争”,更多的应该是“互补合作关系”。

1.民间借贷危机主因是其系统内部法律规则意识缺失,不能盲目归因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对立竞争”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原因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民间金融体系本身缺乏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其次是资本盲目逐利和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等问题。

1.1民间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缺失

民间金融是推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但这并不能掩盖民间金融体系的自身问题。信用和交易安全金融的核心要素,而信用和交易安全必须以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为基础,纯粹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信用之上的金融体系风险不可避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抬会”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融资在温州乐清等地盛行,规模已达数十亿之多,最终由于利率不断抬高导致泡沫产生,爆发于1986年的“倒会”危机与本次借贷危机一样,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游离于法律之外的、人格化的信用和交易体系。

1.2民间资本的逐利性使然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企业订单锐减,原材料、企业用工等成本急速上涨的双重压力下,民营传统制造行业企业利润极其微薄。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瓯越“义利”文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利性”形成“推力-拉力”效应,温州民间资本逐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不锈钢、泵阀、鞋革、医药、眼镜、太阳能、医疗器材、五金家电等多个行业出现“空心化”现象,游资象无头苍蝇疯狂沉迷于“快钱游戏”,从“炒棉花”、“炒房产”、“炒煤矿”、“炒有色金属”直到“炒钱”。按投资人风险喜好及产品类别分类,回报率在10-18%之间里就明显具有风险,回报率超过20%时就属于高风险投资。当民间借贷平均年利率从2003年的8-15%上涨到2011年的25-35%,民间资本的盲目逐利性使其脱离经济实体流入借贷领域。2011年央行温州支行调查显示,在第二季度,民间借贷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成为储户投资首选,到7月份在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当金融泡沫最终破灭,不仅直接导致温州民资的直接损失,也导致温州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严重。

1.3宏观调控引起资金紧张,担保公司趁火打劫

在艰难维持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对宏观货币政策变化的敏感性增强。为了遏制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流动性过剩,2010年上半年以来,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钟摆式”式的宏观调控让民营企业措手不及。与此同时,银行金融系统提高贷款门槛,并通过担保公司的介入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据统计,截止2011年11月,温州涉及民间融资的各类融资机构多达1800多家,这些以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融资机构,凌驾于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直接导致民营企业与银行金融无法实现通畅对接,“麦克米伦缺口”凸显①。为了应对资金紧缺,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担保公司等融资机构进行资金求助,民间借贷利率顺势拉高,民营经济和民间金融陷入恶性循环。加上“调地产、控通胀”靠宏观政策导致房地产业资金冻结,资金无法及时回收,民间资本链条断裂。宏观调控成为引发民间借贷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看出,民间借贷危机成因错综复杂,但主因在于其内容系统缺乏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由此而推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是“对立竞争”关系的观点站不住脚。

2.宏观调控与国有经济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点不是“与民争利”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对基础性和技术产业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因此我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以及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需要为依据的。

2.1宏观调整政策目的是用“有形之手”调节经济运行,不是“与民争利”

在国有经济是否“与民争利”的辩论中,“四万亿”救市计划成为讨论焦点。2008年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规定了救市的十项措施,内容分别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税制改革以及金融改革。可以看出,四万亿资金投资有两个最主要的方向: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民生经济投资。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不能弱化市场,更不能干扰和取代市场的作用,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存在着局限与缺限,即市场失灵。放任市场失灵和经济失衡,会引起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当市场失灵,就需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来适度调控市场,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这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尽管宏观调控也存在失灵的可能,也确实给我国经济后期发展带来一定后遗症,但这并不能否认宏观调控在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危机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被迫采取“非自由”市场经济的国有化手段避免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扩大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从本质上讲,四万亿救市计划就是运用政府“有形之手”调控经济,应对危机,目的是保证我们经济可以稳定健康发展软着陆,不存在“与民争利”的问题。

2.2国有经济改革是其自身发展和转型的必然要求,方向是“有进有退,进退有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要发挥其主导和主体地位,必须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目前,讲我国国有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国有经济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二是国有经济管理不规范,存在权力缺乏约束、垄断企业收入过高等问题,三是国有经济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等。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制,以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温州国有企业的整合重组改革论证了这一点。2008年,温州全市国有企业617户,资产总额为715.91亿元,户均为1.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仅为8.03亿元,负债率平均为69.1%,而且管理体制混乱,除市本级的174户划归国资委监管,其余的400多户企业均没有统一的监管单位。为了改变国有企业低、小、散,企业布局不合理、企业资产良莠不齐、管理体制落后的局面,2010年10月温州市市委、市政府《温州市市级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实施方案》通知,决定全面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实现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明确提出要通过整合重组,加快国资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加速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集中,同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合理用于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困难企业帮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10月第一轮整合重组启动,将61家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10户国有集团公司。经过一年运作,改革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第一,行业结构向国计民生产业和基础性产业高度集中,主要涉及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机场、港口和铁路与轨道交通等行业。第二,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1年底企业平均资产达到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资达118亿元,投资着重偏向惠及民生,包括城市交通、城市环境、保障性住房以及基础设施领域。第三,这10家国资企业所涉及到的竞争性行业,如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由于体制创新尚未理顺,盈利能力尚未显现。

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有经济自身转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色的国有经济改革应该如何改、怎么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改革的根本方向不会变,那就是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3.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而民营经济比重持续上升,据统计2011年民营经济总量超过GDP 的50%以上,在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的民营经济GDP总量已经超过80%。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1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民营经济尚不具备替代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实力

在关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争论中,有部分观点认为应该提高民营经济整体地位,因为其比国有企业更具有活力和适应力。我们不能否认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扩大就业、创造税收等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但目前阶段,民营企业担任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条件尚不成熟。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有及控股企业的整体实力与技术实力远远超过民营企业。例如,在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的构成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分别占30.8%、35.6%、32.9%,私营企业占18.4%、9.5%、13.8%;在新产品项目数、开发经费、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出口销售收入构成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分别占44.4%、41.2%、42.8%、43.4%、21.2%,私营企业占10.9%、10.3%、8.6%、8.4%、7.1%。因此说,《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2006)规定,主要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这一领域国有经济要发挥自身优势和整体实力,逐步发展成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由目前我国经济的总体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

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中小型企业虽然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在推动作用,但整体来说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往往难以摆脱以下特点:第一,数量大、比重大、规模小、寿命短。2007年“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专项调研课题”研究认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0.99年,2011年上半年温州共有民营企业7.7万户,占企业总数90%以上,注册资本金2200多亿元,户均不到300万元。第二,技术装备率低、创新动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民建中央的《2011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指出,民营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经营发最主要的困难是“人工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长”,这反映出民营企业发展长期依赖于低价格的要素成本、追求低成本扩张,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的问题。第三,管理模式带有“家族”色彩,缺乏现代管理制度,人才流失严重。

综合来看,在目前阶段,尽管民营经济总量超过GDP的50%,但企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使其在关键领域还不具备与西方先进企业相抗衡的实力,无法替代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成为主导和引领国民经济的力量。

3.2对于基础性行业和国计民生行业,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并驾齐驱

一些学者认为,从2005年的“非公经济36条”到2010年的“新36条”都存在玻璃门现象,把民资不能通畅进入能源、金融、电信、铁路、市政、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原因一味归结于央企垄断,这种观点很片面。某些行业中的某些企业由于在技术创造、资源占有或权力的分配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从而在生产、交换和价格的形成上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从而形成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情况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可能存在。我国国有经济确实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现象,但仅限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盐总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这几家企业,其中电网在世界各国都属自然垄断,石油开采属于国家宏观战略不可能随意放开,而电信基础业务则是由于需要巨额基础投资。其余120多家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都不具有“市场禁入”、“主宰定价”等垄断性质。

民资进入基础性行业和国计民生行业有几个影响因素:第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型国企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民资要打破这种利益格局存在一定困难,可先采取参股的方式进入其产业体系。第二,许多基础性行业,回报率低、周期长。例如2010年温州整合重组的十家国有集团公司有七家开展了基础性和国计民生产业,比例提升为70%,且主要以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建设和城市建设改造为主,属于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小的项目。温州有6000亿的民间资本,但这些国有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融资来源仍主要是银行贷款,其融资项目并不十分受民资青睬,主要原因就是项目前期投入大,加上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对利润空间的再压缩,民资进入意愿不强。

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于2012年上半年,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破解民资“玻璃门”,鼓励民资进入能源、金融、电信、铁路、市政、教育、卫生等领域。温州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金融改革示范区,着力整合规范民间资本,打造“民间资本集散中心”。对民间资本科学规范管理,将有助于减缓中小企业信贷压力,科学引导民资进入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革,并进入预期有收益或者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公共项目领域,实现国资与民资的互利共赢。

3.3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民营实体经济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比重和优势

国有经济要按规定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这里所指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是相对于“特殊竞争性领域”而言的,主要指除涉及国家安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些重要骨干企业之外的行业领域。

改革开放30年,以温州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挥着惊人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本次民间借贷危机暴露出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2011年8月,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温州民企 “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外迁。温州经济一直是“走出去”经济,目前温州在外商会达184个,企业5.4万家,工业企业约为2.8万家,涉及民资约为2400多亿。包括正泰、德力西等在内的本地龙头企业也已经扩大在外投资比重,且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第二,资金未进入实体。温州人行调查表明,近年来银行对工业的信贷规模增长明显,但工业增长却没有显现大幅增长。据对“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的抽样调查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均涉足房地产开发。在借贷危机发生后,2011年第四季度温州民企类计向银行借贷近170亿,本地银行存款净流出约134亿,但企业整体用电量、产值、物流运输量等指标均没有明显增强,资本陷入借贷与偿贷的恶性循环。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金融危机既会带来危险也会产生机遇。温州是改革开放的先沿地带,温州民企的生存现状也反映出目前乃至将来中国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困境。温州经验表明,长期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等要素资源价格扭曲,产业结构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低下、核心竞争力低下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需要。民营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提升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和打造企业品牌;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发挥企业协作机制,在横向上实现管理、技术、品牌和营销优势互补,在纵向上形成产业纵深链,往产业链两端转移,最终实现由资源驱动转向投入、创新和品牌驱动,提升民企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有赖于民营经济逐利的驱动机制,也有赖国有经济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没有民营经济,市场就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难以活跃和繁荣;没有国有经济,就可能无法实现资源公平合理配置,陷入过度自由市场经济,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合理分工,并驾齐驱,既可以通过功能分工相互制约,又可以通过良性竞争相互促进,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付宇等:我国国有企业性质的重新审视——由“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引发的思考,经济学家,2011年12月

[2]张晖明,曹媛媛:建设国资运营“有进有退”新机制,上海国资研究,2011(5)

[3]邵宁:国企民企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现代国企研究,2010(5)

[4]张宇:当前关于国有经济的若干争议性问题,经济学动态,2010(6)

[5]张宇,张晨:“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1)

[6]李荣融: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求是,2008(16)

[7]王元京: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互补关系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53)

[8]王汉珏: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12)

[9]张大龙: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法帮网

[10]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