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推广计划

农产品推广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推广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产品推广计划

农产品推广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农产品 推广 挑战 创新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民数量以几何级数不断增加,我国已经进入了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的概念不断被提及,传统产业如何与互联网更好地进行结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与互联网的结合依然不够紧密,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环境下农业企业的良性发展。桂林地区农产品种类繁多且优质,然而却存在市场知名度不高、销售不畅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业企业没有较好地掌握网络环境下农产品推广的方法、策略,导致了推广效果的下降,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很好的知名度。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桂林地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来要更加熟悉网络环境下农产品推广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推广策略,从而实现农产品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

一、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的必要性

(一)提升产品知名度的需要

农产品推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农产品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毕竟只有知名度提升,才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关注,继而购买该地区的农产品。目前桂林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虽然有大量的优质农产品,但是因为没有知名度,出现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情况。桂林目前能够叫得出来名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非常少,品牌竞争力较弱,这给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不利影响。网络给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渠道,可以有效地改变农产品知名度不高的现状。

(二)实现农产品销量提升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电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网络购买农产品,坐等送货上门,这种商业模式给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渠道。目前桂林地区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比较突出,农产品供求失衡问题严重,销售压力比较大,桂林地区如果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推广,自然可以虏获更多的网民,带来农产品销量的不断提升。毕竟超过7亿的网民,超过3亿的网购群体,其蕴含的市场空间巨大。

(三)促进本地区农I发展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农业发展的需要层面。桂林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产品在终端市场没有竞争力,卖不上价钱,这制约了农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农产品的推广,可以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反过来促进农业的更好发展。举例而言,通过推广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可以使农产品能够享受到品牌溢价,提升终端市场的销售价格。

二、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加剧

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的挑战之一就是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从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趋势来看,完全竞争、充分竞争成为了重要的标签。一方面是农产品供给层面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不同地区农产品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网络环境下,农产品企业的推广宣传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因此导致了桂林地区农产品面临着来自更多地区的农产品竞争。竞争加剧对于桂林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必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需要其在产品推广方面能够推陈出新,凭借更好的品牌影响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农产品获取渠道转变

电商模式的不断成熟正在越来越大程度上拓宽人们获取农产品的渠道,传统的农产品获取渠道,基本上就是到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采购农产品,但是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农产品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加便利的网络渠道购买农产品,这给农产品的推广方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传统的线下推广模式肯定不适合网络环境,沿用固有的推广模式必然会导致推广效果的下降,这客观上要求农产品的推广模式要与时俱进的转变。反之,如果在网络环境下,无视消费者农产品获取渠道的变化,不注重推广模式的创新,其必然导致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下降。

(三)消费偏好转变

消费者在农产品消费偏好方面的转变对于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是评价农产品推广效果的唯一标准。目前消费者在农产品消费偏好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及安全,对于价格的关注度正在不断下降。这种变化意味着农产品的推广重点需要转变,如果依然将推广重心放在农产品的价格层面,强调低价,这反而会导致农产品的推广因为难以照顾到消费者的偏好,而出现效果走低的情况。

三、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策略

(一)提升网络推广力度

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的网络推广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高度重视网络推广工作的开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将这一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花大力气来制定完善的网络推广计划。具体推广计划内容要涉及产品包装、产品定位、推广平台选择、推广预算编制、推广效果评估等等,通过网络推广让更多的网民了解自己的产品。举例而言,桂林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选择与一些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在电商平台的显要位置宣传品牌,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来进行品牌宣传方案的推送。

(二)开辟网络渠道

网络渠道对于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来说重要性是只增不减,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依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网络这一渠道进入千家万户。因此对于桂林地区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来说,一定要注重网路渠道的开辟,坚持线上以及线下并行的做法。企业可以选择进驻第三方电商平台,也可以尝试自建销售网站,从而借助于网络渠道实现产品销售区域的拓展。举例而言,桂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可以在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利用这些平台的巨大流量来提升产品的销量。

(三)打造电商品牌

从未来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情况来看,竞争焦点将会越来越集中在品牌层面,良好品牌形象不仅仅可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更可以带来品牌溢价,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获得更加理想的收益。在网络环境下,桂林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一定要注意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做好品牌宣传方案的设计,制定朗朗上口的品牌推广口号,力求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并设计简单明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标志,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大力推广。同时做好品牌维护工作,切切实实地将顾客当作上帝,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来赢得客户的尊重。举例而言,当客户购买到的产品不满意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客户要求退货就及时退货,客户要求换货就要及时换货,这样才能够让客户形成良好的品牌印象,提升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四)做好配套工作

网络环境下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相关配套工作同样必不可少,配套工作包括了推广队伍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对于农产品推广效果的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工作开展方面,也一定要注重相关配套工作的跟进,根据推广工作的需要,构建一支能力突出的推广人员队伍,完善推广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推广效果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桂林地区农产品推广工作不仅仅具有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对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来说,需要积极主动地分析网络环境下农产品推广需要做出那些方面的变化,在对于这些变化进行分析把握的基础之上,高度重视网络推广力度的加强,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来开展此项工作,同时更要做好网络渠道开辟、电商品牌的打造以及相关配套工作,实现网络环境下农产品推广效果的最大限度提升,为桂林地区农业强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曾淑云.论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推广来销售农产品[J].中国电子商务,2014(16)

农产品推广计划范文第2篇

1.1小规模经营与不断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提高农业效益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告别了农产品短缺,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然而农产品存在着优质率低,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要求。同时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商品率低,效益差。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快改良品种,培育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发展精深加工业和集约化生产。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率为40%,而我国农产品粗加工率为40%,精加工率不足20%;发达国家种养产品加工成食品的比例都在39%以上,我们仅为2%-6%。

1.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起步晚,尚未健全。卖粮难,农民不找市场找县长的现象时有发生。应鼓励建立各种中介组织和专业生产协会,培养农产品经纪人,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合法利益的实现。

1.3满足农产品需求与保持生态环境的矛盾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增加农产品数量,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向荒山要地,围湖造田,牧场超载,导致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不协调,我国江河湖海近海大气及农业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新时期我国农技推广的重点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业安全与增效技术、农业生态环保技术。要搞好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的推广员,通过他们高效率的劳动,才能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2、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技巧

2.1掌握和运用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程序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农业推广活动,在充分了解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上,科学决策,并合法经营。为此,一是要认真分析市场环境和拟推广地区农民个体的兴趣和需要;二是要在细分市场中确定目标市场,采取适当的营销方法占领市场,取得较大份额和最好的经营效果;三是要选择市场定位战略,合理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四是要制订合理的农业推广营销组合,以整体战略参与市场竞争;五是要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经营方案中,选定一种比较满意的经营方案实施。这些程序关系着农业推广经营的成败,一定要认真执行。

2.2以优质名牌产品吸引顾客

农业推广经营的产品主要是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优质名牌产品标志着其在各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此类产品的质量、名称、商标、标志、价格等方面不仅能做到对消费者最实惠、服务与满足,增加收入,而且可以占领市场,为经营者带来利润,还可以抵制假货防止劣产品扰乱市场,坑害农民。

2.3灵活利用价格竞争,提高经营效益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要学会运用价格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农业推广经营由于其不同的经营内容和方式,其定价策略则有较大的差异,其总体定价目标应该遵循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维持推广部门生存、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以及保持良好的分销渠道等为目标。具体定价时,一是要针对不同产品类型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二是要针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三是要依据不同对象和心理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如针对传统农用生产物质和农产品,其产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随年度和季度稍有差异,甚至可采取折扣让价策略;如针对新的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开拓市场之初可采取价格定得很高,短期获得高额利润;也可将价格定得很低,甚至低于成本,以便使产品迅速渗透进入市场,打开销路,薄利多销,也不会引起竞争。但如果产品产销比较稳定,可以在新产品上市初,采取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的满意定价法策略。

2.4加大广告策划和宣传力度

商品广告是沟通产销,传递商品信息,指导消费的重要工具。要明确做广告的目的,选择好广告媒体设计和传播地区,确定好广告内容。农业广告不应过分地标新立异,可以直截了当地把商品及其功效告诉消费考,使其一目了然明确商品概念,了解功效、购买地点、价格范围等,加快产品的商品化。

2.5培养技能过硬的营销人员

农产品推广计划范文第3篇

按照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市县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菜篮子”为突破口,以加强生产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完善保障体系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有效形式,建立起市无公害食品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和控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与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控制、农产品质量检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

我市到年基本实现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主要目标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年,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达到有标准可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300万亩;无公害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33%,无公害畜产品中肉、蛋、奶产量占总产量比重达到30%;无公害饲料生产占生产总量的50%;全市建立20个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每个区县至少要建立一个畜牧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乡镇),50%的大场(户)、饲养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全市五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五大超市试行市场准入制度。

农产品推广计划范文第4篇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的部署和要求,5月4日至13日,我们调研组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食品安全"专题,分别在市农林局、新集镇、谢集乡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组织农林、植保、土肥、畜牧、蔬菜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部分村组干部和专业大户进行座谈,并实地视察了市农林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集镇水稻生产现场和谢集乡的茶叶、果品生产基地。通过现场视察和座谈讨论,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基本情况

[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实现供求平衡、略有剩余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事件屡屡在媒体曝光,人们期盼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来满足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省市的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分别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投入品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知晓率不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农业部门开始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问题,20__年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进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20__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目前许多大中城市都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了对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没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而对此"行动计划",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知之不多,不甚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只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知晓,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统一行动。

二是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我市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品种28个,面积15万亩,仅占全部复种面积的1/5,尚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而周边的宝应、高邮、江都都已经通过认定,其中宝应县已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谢集乡20__年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丰优香粘",尽管品质很好,但由于没有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无法在大中城市销售,无法实现优质优价。

三是获得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数量不多。目前全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共有18个,主要集中在茶叶和小水果,而关乎市民生活的大宗农产品和蔬菜的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数量较少,且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不大,例如获得"无公害食品"称号的"绿篱"牌系列蔬菜产地规模仅300亩,生产能力仅占全市蔬菜总需求量的2,占地产蔬菜总产量的6,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不全。发达国家用完整、系统的生产技术标准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内才刚刚起步,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由省级以上部门制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可由地方制定。而我市目前仅制定出风鹅、席草、茶叶、紫菜苔等6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其它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还未制定,无法推行标准化生产,也不能反映出生态市建设的成效,与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比较丰富的资源特点不相适应。

同时,由于人员、经费不足等原因,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范围不大,种类不多,频率不高,信息的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还没有建立,城乡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无法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主要因素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着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涉及到环境资源、生产技术装备和政府决策导向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还受到以下六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形成了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倾向。在农产品市场供应短缺的年代,农业生产一直以增加产量为第一目标,由此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方式,时至今日,这种管理方式仍在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管理方式的主导下,农民们更多地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管理难易,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尤其对"产而不食"的农产品的生产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虫就打药,见病就防治。有时明知甲胺磷、呋喃丹等剧毒农药有害,但因其杀虫谱广、药效时间长、相对成本低、具有"润色"作用,也要在生产中使用,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还没有摆上位置。

二是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组织实施。在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分散的生产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特点,各行其是的生产管理方式,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

三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情和畜禽疫情无法弄清。发生了病虫害,有的向相关技术部门咨询,有的凭经验办事,有的跟在别人后面防治,造成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及其它投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新集镇联盟村有一农户,20__年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时,先后用药13次,比正常防治至少多8次以上,还是未能治住;八桥村一个农户,种植2.8亩水稻,一次防治用了2斤乐果,1斤甲胺磷、2瓶杀虫双,外加6袋井岗霉素,不仅错用农药品种,而且超出适宜用量的5倍以上,结果造成严重药害;联盟村一个外来种植大户,承包50多亩耕地,在秋播种小麦之前,每亩用半斤甲胺磷进行土壤处理,既杀灭土壤有益生物,又加大生产成本,还增加有害物质积累。像这样的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四是开放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了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准入门槛。无论是城区的农贸市场,还是乡镇的集贸市场,农产品销售比较自由,既有批发,又有零售,还有 转手倒卖。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的多元和质量失控,既使优质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进而影响到生产经营者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的积极性;又使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监管难以到位,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仍可上市销售。据农林部门抽检,夏季蔬菜约有60以上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超标,小青菜几乎100超标,由于没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菜农照样销售,发生问题无法追踪查源,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个严重问题。

五是缺位的农业技术保障体系,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控制盲区。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体系中,稻、麦、油、生猪、家禽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病虫防治和疫情控制预测预报体系。而小宗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由于生产规模小,零星分散,在省内尚未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未能对蔬菜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其生产处于无序、失控和自发状态。特别是农药品种的选择、安全间隔期的控制等常常因蔬菜生产周期短而无法得到控制。例如小青菜,从播种到上市30天左右,菜农通常在播种前用甲胺磷进行土壤处理,出苗后喷洒一次乐果,10天以后再喷洒一次农药,几乎全靠农药来保,100超标也就不奇怪了。

六是多头的农资市场管理部门,削弱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已经开放了农资经营市场,允许多种主体进行农资的经销、代销、分销,加强农资销售市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而农资销售市场监管又涉及到农林、工商、质监等部门,存在着执法主体多元,职能重复交叉和相互扯皮现象,给不同的农资经营者提供了"规避"空间,未能形成合力和建立严密的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网络,使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不适当的使用成为可能。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商品油、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不仅是满足城乡市场销售,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实需要。要把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全面推进。

1、要认真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难以取得成效。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投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列入农民教育工程的重点内容,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懂得为什么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怎样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农业生产专业户的作用,建议乡镇农服中心在每个村民小组培育1-2个"头领型"农户,每次重大农事活动之前集中起来进行技术辅导,并给予误工补贴,使他们既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户,又成为农情信息的宣传员,同时也成为农资销售的中介力量。只要运作得好,就能较好地解决农情信息难到户,农资销售难统一的问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要积极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特别是蔬菜生产,由于近年来城区的不断扩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大量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占用,近城区的菜地面积仅剩800亩,比建区前缩小5倍多。同时城郊蔬菜生产的耕地质量、灌溉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有害物质超标,已不适宜蔬菜生产。要针对生产条件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蔬菜生产控制区域,不适应蔬菜生产的地方退出蔬菜生产。要借鉴邗江区在沙头镇建立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政府投入菜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做法,在我市中后山区建立新的蔬菜生产基地。据检测,我市中后山区耕地质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月塘、枣林等水库的水质高于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空气质量也比较好,完全符合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地标准,建议市政府统筹使用土地征用出让金中的菜田开发基金,按照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筹集的有关政策,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建立新蔬菜生产基地的补贴,推进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取代城郊零星分散的蔬菜生产。

农产品推广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内容;应用;广东佛山;禅城区

中图分类号 TP311.52;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04-0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佛山市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设了“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在该区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罗南生态园推广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源头监督信息化管理、农产品的售后追踪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

“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系统为基础,通过网络实时通讯、大型信息处理技术、先进的快速检测技术等多项高科技技术而成,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也能及时掌握各销售点所发生的各类农产品销售信息,并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快速追踪,准确定位,及时召回,在事后能根据记录的生产信息进行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

1 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该系统主要由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2个部分组成,现结合系统在罗南生态园的应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作简单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完成对耕地、农产品属性、种植农产品的工作过程等信息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子功能:耕地信息管理子系统、农产品种植计划管理子系统、农耕工作日志登记子系统、农耕工作查询子系统、农产品种植信息查询子系统。

1.1 农产品耕地信息管理子系统

负责对生态园内的耕地信息进行收集和登记:把园区内有关的耕地以“块”为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登记、管理。信息内容包括地块编号、面积、形状、所处位置、土壤性质、酸碱度、开发时间、适种植物、管理人员、摘要信息。

1.2 农产品种植计划管理子系统

负责对生态园内的各块耕地的农产品信息以及种植计划信息进行收集、登记、管理。农产品信息内容包括农产品编号、农产品名称、产品特性等。种植计划信息内容包括地块编号、计划种植时间、种植品种、预计产量、计划填报人、实际实施时间、实际种植、实际产量、实际信息填报人。

1.3 农耕工作日志登记子系统

负责对各块耕地的农耕工作情况进行收集、登记、管理。对于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包括例行检查、异常情况等)也在该功能中登记以便管理。信息内容包括地块编号、发生(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包括日常工作、异常情况、例行检查等)、发生(工作)内容、使用物品、使用时间、使用数量、工作(结果)情况、工作人员、批准人员、登记人员。

1.4 农耕工作查询子系统

通过子系统可以对某块地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农耕工作情况进行查询,可以对农耕工作信息进行多条件、多组合的检索,可以对耕地的工作计划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查验、比对。

1.5 农产品种植信息查询子系统

通过子系统可以对生态园内有关的农产品信息,以及种植情况进行查询。

1.6 “生态园农产品导游信息”管理系统

在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专为生态园观光游览活动建立的“生态园农产品导游信息”管理系统,其目标是能够通过自助终端的形式让游客查询园内目前各类农产品的种植情况,在让游客获得更多的农产品种植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园区管理者是如何对农产品种植工作进行规范化的追踪和管理,让他们对农产品的成长过程一目了然。

2 “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

2.1 电子支付手段

生态园区内的销售网点需采用了佛山地区已广泛应用的城市一卡通系统——“广佛通”卡系统,在佛山地区的发卡量已达到380万张,加上岭南通已有的1 500万用户,可在佛山市所有公交、地铁进行支付应用。通过布设在销售网点的“智能IC卡电子秤终端”,在进行扣费的同时,已经把相关交易信息和持卡人信息进行关联,一旦出现有问题的产品,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持卡人信息快速找到持卡人。对于没有这些卡片的游客,在自愿获得追溯服务的前提下,可临时购买“广佛通”卡或进行手工登记,以备追溯服务的需要。

2.2 智能IC卡电子秤终端的应用

在生态园区内的销售网点布设的“智能IC卡电子秤终端”,该产品针对商场、农贸市场等常用的电子秤进行了技术革新,把传统的电子计价秤与IC卡收费、信息安全处理、网络通讯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形成了最新型的智能收费计价秤。使用的时候,跟普通的电子秤一样,自动称重、计价。该电子终端在进行称重与扣费的同时实现电子信息的采集,把相关交易信息和持卡人信息进行存档,并快速地上传到当地的智能节点机,再由智能节点机上传到系统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接收到电子终端交易信息后,一方面作为销售网点、广佛通公司之间财务结算的凭据,进行快速的电子结算,另一方面也作为市民购买商品的凭据存储于追溯系统的数据库中心。一旦出现有问题的产品,管理部门就可以将销售信息与持卡人信息进行比对,快速找到持卡人,做出相应的处理。

3 追溯系统使用情况及效益

“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把农产品生产信息、检测信息、销售信息、消费者信息等有机联合起来,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源头就开始,直到产品零售至个人,都纳入了管理范围,通过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随时对产品的状态进行跟踪、管理和追溯,为农产品生产源头的信息化监控提供了一个实际的例子,为解决生产源头监控所面临的困难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4 建议

从“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实践情况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标准化程度低,缺乏追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约束,建设投入大等原因,目前农产品追溯系统推广应用较为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为促进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产品追溯管理工作。

4.2 推进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重要基础。农业标准化要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按照量化、统一、科学的原则,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建立规范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1-2]。

4.3 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法规

农产品追溯管理在我国相关工作仍处起步阶段,应尽快地制定出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的专门法律法规,明确追溯管理的职责,界定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追溯信息的核查,结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档案记录、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3-4]。

4.4 加强对生产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鼓励和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建立可追溯系统还处于试点阶段,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扩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试点的范围,让试点企业在该地区或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更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到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中来[5]。

4.5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意义的认识,强化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建立的思想意识,形成生产经营者自律、消费者支持的局面,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6]。

5 参考文献

[1] 丁永辉,胡长效.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与技术,2007,27(4):18.

[2] 夏洪波.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市场经济管理,2013(4):20-22.

[3] 吴唐福,彭世英,赵明平.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321-322.

[4] 姜洋,王雷.基于可定制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22175-2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