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影响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表皮的点:徽州大型民居建筑上,采用了大量的顶脊吻,沿袭了宋代官式的营造方法。大屋顶背吻有正吻、垂脊吻等,除了装饰和防护的需要外其中还蕴含着徽州居民的各种传说与风俗。建筑表皮的线:“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徽州古民居给人的感觉为多随地形自然起伏,远望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观。黑白相间光影交错的景象如琴键一般,在琴键的上方那一簇簇鱼鳞一般的灰瓦与洁白的粉墙,像是跳动的音符。在当地被称作“五岳朝天”的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安徽古民居的独特韵律感。在洁白的天空的映衬下轮廓分明、空间层次丰富。建筑表皮的面:徽州古民居的外墙为白色,因为外墙老化留下灰色的痕迹。青色的小瓦也随时间变黑。色彩的层次感使墙头变得丰富起来。徽州建筑主要是黑白灰三种颜色层次的变化,他们组成了统一的建筑色调显得清新素雅。除了颜色上体现了徽州民居朴素淡雅的风格,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也深刻的体现了徽州民居这种朴素无杂质的文化。徽州的民居是以材质自然为美,而这也恰恰营造出了徽州民居给人的平易近人、亲切的感觉。作为墙基来使用的青石麻石,门楼花窗上的砖雕,隔扇、梁架的木雕等,都保持着他们的天然色泽与质地、不加修饰,而清水墙也没添加任何的涂料,处处展现出了质朴的美感。徽州建筑的深层次的意义:徽州建筑朴素淡雅的美学思想也印证着老庄的追求平淡自然、顺应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美学观。
2徽州建筑文化中,人与空间的联系
徽州民居的布局普遍为内凹型、回型、日型等,以中轴线对称分布。民居的布局有着封闭性与开放特点,有着乡土气息与文人风雅的调和做法。外部装饰素净质朴内部木作精致细微。徽州民居天井居中,由正屋辅屋围合而成。天井的前檐,是木装修的集中部位,对门窗隔扇等的处理雕琢繁简相宜,与周围素雅的板型、粉墙、砖石地面、天井绿化等组成了幽静温婉的居住空间。而天井“四水归堂”的说法又体现了徽州人亲近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厅堂对着天井为半敞开式的房间,即明室,与暗室———聚财的厢房产生了明与暗的对比,厅堂庄重严谨,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有堂皆设井,无窗不雕花”是安徽民居的又一大特点,井即天井,雕花就是徽州民居的砖木石三雕的雕刻艺术。徽州的砖雕主要用于门套、门楣、屋檐等处,是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雕则是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等的装饰,木雕主要用于室内,建筑物和室内用具的装饰,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如屏风、花窗、栏杆、桌椅等,雕刻的题材多为风俗民情、人物故事、山水树木、吉祥图案,生动的将当地传统文化生活反应于设计之上。
3徽州建筑的表层运用
黄山屯溪老街第一楼地处于屯溪老街入口处,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此街被誉为“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餐厅的外立面的材料主要以黑木、白墙与青石等传统建筑材料为主,将安徽古民居的古朴沉稳内敛的性格展示出来。一层为了采光的充足与陈设展示的需要,改用现代的大块透明玻璃,但为了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与传统徽州建筑风格相映,玻璃上方辅以徽派传统木雕头花作装饰;门面设计在右,以大块青石为主要材料,无修饰只在上方挂一块黑匾———老街第一楼,显示了徽州建筑朴素淡雅的一面。在设计的点上,二楼的立面沿用了徽派传统民居的风格,大面积地运用了徽派木雕中的漏窗雕花。墙裙为暗红色木雕,顶部以马头墙做分割面,端部采用石雕的方式进行装饰,外立面的布局并没有采用传统设计手法中的轴对称手法。此例主要多采用徽州传统建筑装饰构件的沿用与重组的手法,再加上一些现代材料的布局构思,凸显出了本土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社会责任 重要性 作用 影响
前言:企业文化在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经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要想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就需要正确的企业文化予以引导,构建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的文化环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提高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
一、企业文化的相关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最新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
(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特伦斯?E?迪尔、艾伦?A?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英雄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学习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地宣传和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或者人群所组成的,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经验总结,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样表现出了企业的特色,可以作为树立企业形象、发挥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深入到消费者群体当中,将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传达出去,让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而获得信任,能够有效的吸引投资和消费。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道德和商业伦理,资源在运营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为了明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我们将其分成了八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明礼诚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文化建设、慈善事业、职工健康、科技建设。企业不仅仅需要对员工负责,还需要对社会、环境、消费者负责,尽最大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都非常的重视,并且已经成立了很多组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监督与管理,为消费者、员工、环境等社会责任提供保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首先要按照正规的规章制度进行执行,在不影响公司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其次,国家政府要建设有关部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监督与管理,完善考核制度,确保企业将国家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了实处;最后,企业要定期公布社会责任报告,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提供企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三、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文化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管理工作拓宽了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营销工作都是围绕其展开的,但是,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美国默克公司,世界制药企业领先者,是一家以科技为本,致力于研究、开发和销售创新医药产品的跨国制药企业。曾任该公司总裁的乔治默克二世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表明本公司同仁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我们要牢记药品旨在治病救人。我们要始终不忘药品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会越大。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如何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默克公司持续为曾经肆虐大部分非洲国家和部门南美国家的河盲症患者捐赠专用药品,其中从1987年至2009年该病的高发期就已捐赠了2.5亿颗,已经有数百万病人获救。默克也因此而成为了业界最受尊敬的公司。与此同时,默克公司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股价持续多年保持业界领先的增长。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与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有着积极的影响,为企业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保障,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企业经济建设能够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基本职能赋予了管理者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等方面社会责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以谷歌公司为例,自十几年前开始用现已广为人知的“不作恶”(Don t be evil)作为公司口号以来,这家公司连续多年在国际信誉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编制的年度全球企业社会责任(CSR)RepTrak排行榜上领跑。全球性咨询公司国际信誉研究所定期根据公众对企业的情感和理性反应衡量公众对企业的看法。情感衡量参数包括感情、尊敬、赞赏,以及信任,另外还有一套衡量方式考量这些情感在七大方面的理性解释:领导力、业绩、产品和服务、创新公民身份、治理和工作场所。
例如:Reputation Institute认为谷歌的环境保险和健康疾病响应机制、职员多元化和在全球扩大互联网接入做得很好。从2007年起谷歌就实现碳平衡,得益于Google Green,信息中心碳排放比正常值少50%。此外,谷歌也支持了多个医疗和灾难救助项目,包括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谷歌还举办了邀请职员帮助农村组织的GoogleServe活动。在华开展业务的最后1年超过1.2万谷歌职员参加了超过800个这种项目。谷歌也是首批公布职员种族分布的科技公司之一,以回应人们对科技公司偏向雇用白人和亚洲男性的批评。尤其是在更名为Alphabet后,公司将著名的“不作恶”箴言变成了“做好事”。
另外,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对提高企业内部和谐、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文化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的发展,提倡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不能只注重企业自身利益的发展而忽视了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等方面社会责任,要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现代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跟随时代的脚步,完善企业文化的传承,才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辛杰.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领导风格与高管
团队行为整合的作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06:
30-39.
[2]辛杰,吴创.企业家文化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
制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01:105-115.
[3]陶晓红.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基于中
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D].江西财经大学,
2012.
[4]姜志华.企业高管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基于高阶理论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1.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
>> 浅析经济法中的社会公众利益 浅析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商标“使用”认定中社会公众的影响力 新媒体在社会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优势浅析 社会公众对“中国梦”的理解和看法的调查与研究 今天,我们收获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肯定 浅析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社会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思考 关于当前社会公众参与的思考 社会公众形象建设的“完美”之道 社会公众参与“反特权”的路径分析 社会公众信息获取权的价值分析 新媒体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浅析新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作用与影响 浅析媒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和参与方式 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参与预算审查监督面临的问题、成因及思考 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媒体在预防和处理中的作用 新媒体中的公众心理接收机制及媒体应对 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③京华时报.2012年2月20日.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出炉,乌坎列榜首.
④百度百科http:///view/4368855.htm#3.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朱丽,曹帝坤.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影响力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4.
[3]张维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反馈机制的社会学分析[Z].社会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信任;经济效应;非经济效应
一、引言
社会信任又称普遍信任,是指对陌生人或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任,反映了个体对人性善的信赖[1]。社会信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信任有利于发展和维护民主制度[2],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3],增进个体身心健康[4],更关乎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良好的社会信任可以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是政府善治的剂。
正是因为社会信任的积极作用,其影响研究也广受关注。影响社会信任的相关理论阐释大致可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两类,制度论和文化论是宏观视角的典型代表。“制度决定论”认为某些制度环境比其他制度环境更有利于信任感的产生,包括有效的政府、民主的体制等。有效的政府可以通过健全的法制体系、公正的政治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治安等增强人们对制度的信心从而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5]民主制度也有利于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只有当人们沐浴在民主的阳光下时,他们才可能相信陌生人。”[6]文化论则将信任解释为一种文化现象,认为如同文化基因一般深嵌于个体中的信任,是来自于“遗传的伦理习惯”,是本社会共享的道德规范的产物[7]。
微观层面对社会信任的解释聚焦于分析个体水平的差异,侧重于考察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特征、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态度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性别[8]、年龄[9]、稳定的工作[10]、积极的生活态度[11]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12]会对社会信任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而言,男性社会信任水平普遍高于女性;个体社会信任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提高;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个体的“相对易损性”,从而提升社会信任水平;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形成对他人的正向评价从而提高社会信任水平;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利于提高个体认知分析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其社会信任水平[13]。普遍的观点认为,教育作为后致因素,通常与个体认知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受教育程度也被普特南视为影响社会信任最重要的因素[14]。
国内一项关于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的研究细致地检验了普特南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产生作用的机制[15]。该研究以2003年调查期间40-5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将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影响过程区分为“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前者是指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影响个体若干年后的经济、社会地位从而对社会信任产生“经济效应”;非经济效应是指高等教育通过增强个体对价值规范及制度安排的认同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该研究同时发现,相对于经济效应的显著影响,高等教育对于此年龄段的人群并未产生显著的“非经济效应”。
研究结果为理解我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在同属于精英教育大背景的20世纪70年代前期及90年代初期,其研究结果也可进行适当的相似性推论。然而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这一结果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当代高等教育是否存在同样的作用效应。
众所周知,过去的十几年高等教育的规模与数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等教育录取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分配的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断增高的大学生失业率等大众化时代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的精英价值逐渐剥离,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地位上升的程度不断下降。因此,精英教育促进个体社会信任中的“经济效应”机制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就值得再考究。
另一方面,大学并非被动地接受这些冲击,其内部也在发生着各种变革以应对大众化时代的挑战――大学开始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内涵。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解决过去专业设置过窄、学科界域僵化等人才培养问题,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大陆高校逐渐重视“人文精神重建”,纷纷开设体系化的通识教育课程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试图补缺专才教育的偏弊,并认为通识(人文)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16]。近年来多项全国性的学生发展测评项目也表明,关注多元、、心怀天下的大局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培养目标中的应有之义。这种公民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对社会价值、规范和制度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更可能通过“非经济效应”促进个体的社会信任。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希望澄清的问题是:与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相比,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信任的效应如何?其途径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如何对待高等教育变革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对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信任的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客观审思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提供有价值的理据。
二、假设、数据与模型
本研究基于两个目的进行分析:一是从微观层面上测量扩招前后的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的作用效应;二是分析不同阶段高等教育作用机制。基于前文的探讨,本文提出以下假设:不同时期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的路径不同。(1)精英教育时期高等教育更可能通过提高个体经济成功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经济效应”优于“非经济效应”);(2)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更可能通过增强个体对价值规范及制度安排的认同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非经济效应”优于“经济效应”)。我们利用不同时期的同质数据,分别检验两种机制的有效性程度。
在既往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经验、个体受教育程度与当前经济情况、生活状态和认同态度常被用来解释个体社会信任的微观差异。过去的研究常将所有变量一并纳入社会信任的回归方程,这样的处理方法忽略了描述当前状况的变量深受个体教育水平影响的事实,从而影响了对教育与社会信任关系进行因果推论的深入。因此,在社会信任的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过程中,需要将不受高等教育经历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易受高等教育经历影响的变量进行区分,换言之即对控制变量和中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借鉴黄健等人的处理方法[17],本文首先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测量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将反映被调查者当前经济地位与认同态度的指标纳入回归方程,通过比较高等教育变量在不同方程中的解释份额,考察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作用情况。
本研究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的数据,探讨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形成的影响。研究所使用的2013年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数据与调查中心完成。调查收集了城乡居民个人、家庭、教育、经济活动、态度价值观等信息。2013年调查的有效样本个数为11438,样本年龄分布为17-97岁。本研究以中国高考制度恢复的1977年作为精英教育样本选择的起始时间,以高校收费制度酝酿试点开始的1987年作为截止时间①,按照19岁上大学算,选取1958年至1968年期间出生的群体作为可获得精英教育时期的代表样本,共2472人。这一时期真正获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223人,约占该时期样本总数的9%。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至此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以2002年为始,按19岁为上大学的年龄计,1983年以后出生的群体参加高考时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时期。截止2013年调查时完成高等教育(本科)的群体出生年份大致在1990年。保守选取1983年至1989年期间出生的群体作为可获得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样本,共1136人。这一时期真正获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443人,约占该时期样本总数的39%。因此在本研究中,有关社会信任、经济状况和认同态度的信息,均来源于调查之时年龄介于24-55岁之间的群体所做的抽样调查。
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者采用以下问题测量社会信任:“一般来说,您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以信任吗?”这一方法起源于诺艾尔-诺依曼(Noelle-Neumann)于1948年在西德开展的调查,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有关社会信任的实证研究[18]。在本研究中,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从“非常不信任”到“非常信任”进行1-5级评分,将其作连续变量处理[19]。对于两个调查样本的高等教育变量,当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或以上时,高等教育变量被赋值为1,反之则赋值为0。
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民族、年龄、成长地区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以上指标和工作经验作为社会信任回归方程中的控制变量。除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外均为虚拟变量,具体赋值如下:当被调查者为女性时,性别变量赋值为1,男性则赋值为0;被调查者为少数民族时,赋值为1,汉族则赋值为0;被调查者少年时期生活于城市地区,其成长地区变量赋值为1,反之则为0。 对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赋值以年数计,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小学(私塾)、初中、高中(技校职校等)、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分别赋值为0、6、9、12、14、16、19。工作经验以工作年限进行表征,一般而言,工作年限越长其工作经验越丰富。根据群体不同特征分别以两种方式计算:小学及以下学历者以年龄减去法定工作年龄(16岁);初中及以上学历者以年龄减去受教育年数再加7。有关上述变量的描述统计见表1。
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研究高等教育经历对个体社会信任概率的影响,回归方程如等式(1)所示。其中,y代表社会信任,自变量为he(高等教育),控制变量包括gender(性别)、ethn(民族)、city(成长地)、faedu(父亲受教育年数)、maedu(母亲受教育年数)、age(年龄)、workingy(工作经验)。等式(1)中高等教育系数b1表明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经验一致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概率的影响。
y=b0+b1he+b2geder+b3ethn+b4city+b5faedu+b6maedu+b7workingy+b8age+u (1)
为了验证不同时期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形成的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假设,首先需要证实(证伪)高等教育能够提升个体经济上的成功以及高等教育可以增强个体对价值规范及制度安排的认同,然后再分别将有关被调查者当前经济地位和认同态度的指标(见表2)引入等式(1),依次构建等式(2)和等式(3),通过比较高等教育变量在不同回归方程中解释份额的变化,识别高等教育作用于社会信任形成的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
表2所列对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认同态度的相关指标的选取和赋值主要参考黄健等人的做法。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用三个变量表征,包括贫富状况(financial)、工作社会地位(jobsc)与工作性质(jobfunct)。个体对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的认同也采用三个变量,包括被调查者对异质群体之间平等性(hetergroup)、收入分配公平性(distribution)以及公民参与国家事务权利的平等性(civil)等问题的看法。对异质群体的平等态度反映个体对异质群体之间利益多元化和遵循共同规范的认同程度,认同度越高,对与不同群体之间合作的信任感越高。公平公正的资源分配制度、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也有助于信任的产生与维持。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均提供了以上信息。
方程(2)和方程(3)分别在方程(1)的基础上引入表征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指标和认同态度的指标。方程(2)中高等教育系数B1表示,在人口统计变量、工作经验和个体社会经济地位一致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在社会信任上的差异。若该回归方程中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显著小于等式(1)中的系数估计值,且有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对个体的收入状况和工作地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说明高等教育可通过促进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而促进个体的社会信任(即经济效应)。通常而言,B1估计值变化越大,说明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的经济效应越强。
y=B0+B1he+B2geder+B3ethn+B4city+B5faedu+B6maedu+B7workingy +B8age+B9financial +B10jobsc +B11jobfunct +u (2)
方程(3)中高等教育系数β1表示,在人口统计变量、工作经验和认同态度一致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的影响。同样,如果方程(3)中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显著小于方程(1)中的系数估计值,且高等教育对个体认同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则表明高等教育可能通过对价值规范和制度规范的认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即非经济效应)。系数变化越明显,间接影响效应越大。
y=β0+β1he+β2geder+β3ethn+β4city+β5faedu+β6maedu+β7workingy +β8age+β9hetergroup +β10distribution +β11civil +u(3)
三、实证分析
首先将方程(1)中的因子纳入回归方程,测算接受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个体社会信任的差异,回归结果列于表3;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测算高等教育对个体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和认同态度的影响,相关结果见表4;最后根据方程(2)和方程(3)对不同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的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的程度进行检验,以验证假设。其结果列于表5。
表3所示,方程(1)中的高等教育系数,基于接受精英教育群体调查数据的回归估计值为0.164,基于接受大众化教育群体调查数据的回归估计值为0.157,显著性水平均低于0.001。这表明,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经验一致的条件下,无论是在精英教育阶段还是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其社会信任的程度显著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这说明无论是在哪种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都促进了社会信任的形成,只不过相比之下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作用效应略低。
表3中还报告了等式(1)中其他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对接受精英教育的群体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其社会信任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但作用方向不一致。其它变量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我们进一步检验,发现当不纳入高等教育变量时,年龄和工作经验均显著地影响个体社会信任的程度;成长地还显著影响接受精英教育群体的社会信任;当纳入高等教育变量时,这三个变量的影响效应变得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本研究中,高等教育依然是影响社会信任最大的因素,普特南的观点再一次得到证实。
在同样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工作年限的回归分析中检视了高等教育对个体当前经济状况和认同态度的影响(为节省篇幅,略去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见表4)。表4结果显示,精英教育时期高等教育确实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即接受那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个体生活富裕、成为管理者和非体力劳动者的概率更高。但是扩招以后的几年,特别是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急剧上升的2002-2009年,高等教育对个体经济社会地位提升的效应出现了变化,接受这一时段高等教育的个体并不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生活富裕和成为管理者的概率更高,只是在成为非体力劳动者上依然体现出相对显著的优势。
在认同态度上,两个不同的样本群体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样本群体中,高等教育对“异质群体是否应被一视同仁”的态度有显著影响,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此持认同态度的比例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高6.9个百分点。对于这一群体,结果没有显示出因为高等教育经历有无所导致的个体对“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公民权利是否平等”态度的显著差异。但是对接受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来说,他们认为“异质群体应获得一视同仁”、“公民应享有同等的权利”的概率比这一阶段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分别高13.1和13.6个百分点,但是对于“收入分配制度公平与否”的看法则与没有高等教育经历的被调查者没有明显差异。
表3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并不能确知这种影响的机制如何发生。 表4结果表明,在精英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更有助于提升个体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虽然高等教育提升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可能性大大减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价值规范的认同态度。这是否说明在不同时期高等教育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可能基于不同的机制,即在精英教育时期可以通过促进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上升进而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而在大众化教育时期更多的是通过提升个体认同态度来促进社会信任的形成?对此,按照方程(2)和方程(3),在控制人口统计学、 工作经验等变量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反映被调查者当前经济状况和认同态度的指标纳入回归模型,按照两类样本群体进行四组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5。组(1)和组(2)报告了基于精英教育背景下的回归结果; 组(3)和组(4)报告了基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回归结果。
组(1)和组(2)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调查群体中,生活贫富、工作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对异质群体是否应一视同仁和公民权利是否平等的看法与社会信任有显著关系;现行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贫困者、不从事管理工作的调查者、从事体力劳动者其社会信任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被调查者;认为异质群体应受到一视同仁和公民应拥有平等权利的被调查者,其社会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被调查者。结合表3,从高等教育系数变化中可见,在纳入个体社会经济状况指标后,组(1)高等教育的系数估计值下降了2.4个百分点,组(2)的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下降微弱。由于表3中并没有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对促进个体对公民具有平等权利的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表4的分析结果仅表明组(1)中高等教育系数下降与个体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和对异质群体的态度有显著相关,无法说明高等教育的系数变化与个体对公民权利是否平等的态度有显著相关。进一步比较系数大小,结果表明,在精英教育背景下,虽然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社会经济状况和认同态度从而促进社会信任,但这一阶段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信任的经济效应大于非经济效应。
组(3)和组(4)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接受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调查群体中,工作性质、对异质群体是否应一视同仁和公民权利是否平等的看法与社会信任有显著关系,生活贫富、是否从事管理工作、对现行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公平的态度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从事体力劳动的被调查者其社会信任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被调查者;认为异质群体应受到一视同仁和认为公民权利应平等的被调查者,其社会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被调查者。结合表3,从高等教育系数变化中可见,在纳入个体社会经济状况指标后,组(3)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下降1个百分点,组(4)的高等教育系数估计值下降了2.8个百分点。在表3中,高等教育显著促进了个体对异质群体应受到一视同仁和公民应享有同等权利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体成为非体力劳动者的概率。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对个体社会信任也同时体现出经济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但从效应大小来看,高等教育更多地是通过影响个体认同态度从而促进社会信任,这一阶段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信任的非经济效应大于经济效应。
四、结论与讨论
采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接受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个体其社会信任的水平及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均显著促进了个体的社会信任水平。对二者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与精英教育时期相比,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效应在大众化时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两个阶段影响的机制路径,发现不同阶段高等教育对社会信任的影响路径也有所不同。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更可能通过经济效应,即通过提升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进而促进社会信任水平;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则更可能通过非经济效应,即通过提升个体对价值规范和制度安排的认同而对社会信任的形成发生作用。
社会信任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在培育个体社会信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在本研究中也再次得以证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等教育扩招后,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不断增多,这种影响却并没有呈同样增长的趋势,反之影响效应有所减弱。这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对提升个体经济地位的影响式微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开始觉醒,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适应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世界受到了相关学者和管理者更多的重视,并体现于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理念,进而培育积极的认同态度来提高社会信任。但这项任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加强和完善。此外,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促进个体社会信任,而且这些路径并不是非此即彼,它们之间可以共存。换言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营造更加公平、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使高等教育既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输出来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信任的经济功能;又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内涵建设,转变教育评价方式,注重对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塑造来实现其在提升社会信任中的非经济功能。
注释:
① 选择1977年至1987年这一时期的人作为接受精英教育的样本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个体本身的政治身份、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资格获得及教育后的持续影响,进而使高等教育本身的“经济效应”更加纯粹。
参考文献:
[1] Delhey J.& Newton K.Predicting Cross-National Levels of Social Trust:Global Pattern or Nordic Exceptionalism?[J].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5(4):311-327.
[2] Inglehart R.Cultural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106.
[3] Stephen K.&Philip K.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4):1251-1288.
[4] 朱慧拢姚光余.社会信任对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5(9):94-98.
[5] 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23-39.
[6] Mueller E,N.& Mitchell S.Civic Culture and Democracy:The Question of Causal Relationships[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4(3):635-652.
[7] Fukuyama F.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M].New York:Free Press,1996.27.
[8] Ferrara L.& Alesina A.Who Trusts Other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2(4):207-234.
[9] Guiso L.,Sapienza P.,&Zingales L.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3):526-556.
[10][12] Brehm J.& Rahn W.Individual-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7(7):999-1023.
[11] Delhey J.& Newton K.Who Trusts? The Origins of Social Trust in Seven Nations[J].European Societies,2003(2):93-137.
[13] 李涛,黄纯纯,何兴强,周开国.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1):137-152.
[14] Putnam R 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65-78.
[15][17][18] 黄健,邓燕华.高等教育与社会信任:基于中英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11):98-11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演进逻辑;定义及维度;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4902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24年,由学者Sheldon首次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企业界也相继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1948年,惠普公司创始人David Packard提出,企业应该在盈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1953年,学者Bowen发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并在书中给出了商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揭开了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开端。总结已有文献,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逻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开创时代,提出企业应将社会责任视为社会义务。
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纷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主要代表为学者H.R.Bowen。Bowen(1953)首次明确提出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以规范的方式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者采取某些行动时,为了遵循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所需要履行的诸多义务”,此概念对后续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后续学者如Carroll(1979)、Brown和Dacin(1997)、Sen和Bhattacharya(2001)的研究中大力推广。
(2)第二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发展时期,社会责任概念研究深入、多视角。
20世纪60—70年代,大量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研究向多视角,纵深化发展。Davis(1960,1967)、Frederiek(1960)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定义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其中,以Davis(1973)的研究最有影响,他从支持和反对企业社会责任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要求的、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Bowen和Haire(1975)扩展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方法,他们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这一研究进一步补充了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使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更具有科学性。
(3)第三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议题的研究,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研究逐渐减少,对社会责任的相关议题研究增多,主要探讨企业社会响应等领域的研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如实证研究等方法。如Shane and Spicer(1983)对污染报告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Carroll(1980)对家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模型。
(4)第四阶段: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断发生:污染环境、用工上的性别歧视、恶意收购、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等等催生了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大繁荣。该阶段,主要衍生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等重要的研究议题(侯敏丽,2008)。其中,将相关利益者理论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认为,企业应该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任(C1arkson,1995);Donaldson和Preston,1995),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群、客户、政府。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及维度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自Bowen于1953年提出了企业社会的定义以来,后续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和方向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从国外学术界来看,Frederick(1960)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经济组织的运作的检查以便满足公众的期望;经济组织也应该采用这样的一种生产方法,使生产和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福利。Johson(197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能够重视供销商、社区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学者carroll(197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方面。Sen和Bhattacharya(2001)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给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股东、社群、员工、消费者、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国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刘长喜(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这种契约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谢佩洪,周祖城(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企业对股东负责,还需要企业对公司员工、消费者乃至自然环境负责。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从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不外乎从经济、法律、道德以及慈善四个方面进行定义,这也和carro1l(1979)的定义不谋而合。朱花(2008)、陈迅(2005)认为,在所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carro1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被认为最有影响力。因此,本文采用car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履行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