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资源 问题 管理 解决措施
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如今水资源的状况却不容乐观。虽然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工农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他们的飞速发展,却给我们的环境,尤其是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机。随着经济科技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当今水资源的状况不仅是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再加上水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要。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也是我们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生态的表现,水资源是我们生存环境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家园的重要一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只有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我们才能享受到生态环境给我们带来的财富,我们才能谈发展,才能建设好我们心目中的美好家园。
我们目前的水资源管理目标就是能使当前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效,使其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要。我们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规划,遵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加强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2.目前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够严格。
当前水资源的管理状况是水资源的产权状况不明确,在水资源的管理中,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谁先发现、谁先开发,谁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样做严重违反了我国《水法》的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虽然国家有水法存在,但它却形同虚设,在管理时我们并没有严格按规定和制度来执行,这样做不但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而且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2)对水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地下水的开采没有统一的规划。
我们都知道人们生活所需要的水大部分是淡水资源,虽然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但淡水资源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是不可以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取得一般就是靠挖取地下水。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以及地表水的污染和浪费等,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也就日益旺盛,因此对地下水的开采量也就不断增加。由于对地下水的开采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比较随便,使地下水开采过度,严重的地方造成地面塌陷和地下水漏失,甚至对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3)水资源的市场配置不合理,在市场上的价格太低。
一般人们的节约意识尤其是节水意识比较低下,人们都认为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没有必要过分地节约。同时,国家为了大家用水方便,对水的价格定价较低,甚至可以说完全与价值不符,这更使人们在利用水资源时不懂得珍惜和节约,使水资源浪费严重。
3.加强水资源有效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1)国家要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当今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因此国家要颁布合理的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正确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的污染浪费问题,并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解决供需矛盾。
(2)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实行统一的管理。
发挥好水管部门的重要功能,水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水管部门要履行好它的职责,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可以根据整体的需水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和分配法案和计划,还要发挥好它的监督功能,监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3)调整水资源的市场价格,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市场价格体制。
目前,人们大多数还是认为水资源是可以供我们无限使用的,他们不懂得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很难被人们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起来,而且,国家规定的水资源的价格还较低,严重背离了它的价值。因此,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要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价格,适当地将水资源的价格调高,使人们从水价上看出水资源的紧缺度,从而提供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控制人们的用水量,使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4)科学合理的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对水资源实行规划管理。
国家有关部门和水管部门的管理人员要综合考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等的用水状况,以及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还要把握好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资源情况,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要规划好各种不同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量和利用量,对各个部分和不同情况下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区别出不同情况下的用水情况,从而是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化。
(5)推行节水政策,节约水资源。
国家要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动员全社会人员一起加入到节约水资源的行列中来,不管是对农业还是工业,国家都应规定他们实行节水的方式,比如在农业上可以避免使用灌溉的技术,可推行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在工业用水方面也要采用各种节水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水量,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6)以现代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基础,采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的科技水平也提高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出有效的节水方式和节水工具,对水资源的利用要做到合理,尽可能的节约水资源,从而从科学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除了上述各种解决水资源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外,还有其他的各种措施。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措施,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大家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节水意识,积极配合国家出台的节水政策,服从国家的管理,从而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总之,水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水资源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分析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社会各方面都作出自己的努力,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长久利用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晓原.世界水资源问题研究趋向.中国水利,2009(7)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8.064
水是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保证经济生产能力、人类生活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在经济、社会、生态及精神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对于水资源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水资源污染,本已有限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减少的趋势。如何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每位水利工作者及全人类都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很多,比如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立法工作,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保护;通过经济手段加强保护,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加大资金投入,保护水源、保护生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使供水和用水达到一种平衡,确保水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协调各个部门,如协调好农业、环保、供水和卫生设施、工业、能源、交通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切都朝着利于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向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及污染的产生。
1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相应对策
1.1 构建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地域辽阔,水系纵横,整个跨度和分布都相对分散,这也导致水资源的管理处于分散的局面,在水资源的管理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管水和治水基本处于多头的状态,虽然在水资源大的流域有大的管理机构,但是实际管理中难以形成流域的统一管理,对于各个行政区的水资源管理仍然难以协调;水利和水电的分开管理模式导致各自在管辖范围内行事,缺乏沟通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当不利,水体污染加重、水环境遭受破坏程度不断加重,由于多头管理的存在,很多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执法难、管理难的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构建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势在必行。
1.2 由政府管理为主导转向市场指导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很多情况下水资源的调配都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强力推进,如流域间的水资源分配、跨流域或跨地区间的调水取水工程,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完成的,这种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时代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一方面是管理混乱,另一方面是效率低下,与市场原则相违背。因此,在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水资源流域上下游的分配与补偿、水市场规则的制定与维护等方面,是政府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当前亟待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水权制度,明晰水资源产权,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一个利用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市场。
1.3 对水价体系进行改革
由于原有水资源整体管理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基础上,所以在水的定价体系上仍然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内核,在水的定价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与市场经济下的水资源价格标准相背离,表现在定价原则不合理,水费偏低,忽视水的商品属性,没有按商品在市场中的应有价格来定价,导致水费标准背离市场价值。针对这些情况,应当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办法”,按供求关系,采取市场调节,合理灵活调整水价,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度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水价制度,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2.1 合理利用公共基金
水资源管理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诸多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显出成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很多地方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的短缺和公共基金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现障碍。政府部门要承担起管理和监督公共基金合理利用的责任上,要合理利用公共资金,在水资源的投资、运行、维护和折旧上都做到科学合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完成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
2.2 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
水资源的管理需要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队伍,所以在人才培养上也要下大气力,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水管人员的专业知识,熟悉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在法制的框架下,以专业的知识技能,高水准地完成水资源的管理。
2.3 发挥公共和私营组织的作用
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的主导下,吸引私营组织参与到水资源管理中来,共同考虑解决水危机问题,从政府到个人、企业、民间组织及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水资源管理工作。集众家之长,汇集各方面的才能、知识和改善水管理的经验,共同把水资源的管理、可持续利用工作做好。
2.4 加强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推广
新加坡的发展奇迹,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然而,还有一个奇迹没有引起热议。新加坡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型岛国,水资源极度匮乏,却实现了水的自给自足。新加坡如何在短时间内将落后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系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是哪些因素促使着这一令人惊奇的转变成为可能。最近,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新加坡水故事》中文版披露了水管理奇迹背后的秘密。
《新加坡水故事》中文版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处长杨尚宝博士编译。译者杨尚宝是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多年从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在节水、海水淡化等方面造诣很深。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学习MPAM(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期间,杨尚宝博士应邀参加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世界水日纪念大会和《新加坡水故事》新书会。会上认识了《新加坡水故事》原著英文版的作者塞西利亚・托塔哈达和阿斯特・K・彼斯瓦斯,与他们商定并获得授权,翻译成中文出版。
为什么说《新加坡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奇迹呢?1965年,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宣布独立。独立时仅有581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是一个资源匮乏尤其是水资源短缺的小岛屿,供水几乎完全依赖于马来西亚。这种不情愿是可以想象的,把一座城市从他的腹地中切断分离出来,就像心脏从身体中切割分离。然而,新加坡存活下来了,水的自给自足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目标实现了,并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经济体,从“地图上的一个小红点”发展为全球竞争力名列前茅的国家。
《新加坡水故事》章节布局环环相扣、结构合理、逻辑严密,以时间为轴线,以叙说和讲故事的形式,从基础策略、城镇化和工业化、法律与监管、国家安全、教育和信息、河流治污、媒体角色、前景展望等8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以来,其规划、管理、开发和治理水环境等进程。书中很多话题值得细细咀嚼。例如,新加坡为控制水、空气等污染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仍能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这就反驳了严厉的环保法规将制约外资发展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结论。还有,对于一个半数水资源依赖进口的国家,大幅度降低人均耗水量和工业用水需求,更是迫在眉睫。新加坡采取了哪些举措从而实现这一难题呢?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新加坡已经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公共政策实验室。”该书阐述了新加坡如何戏剧性地改善其水管理。新加坡从建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安全和保障,并将水资源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水资源安全保障,从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管理标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推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四个“水龙头”成为新加坡的供水战略。新加坡自己的集水区利用供水构成第一水源;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水代表第二水源;再生水作为第三水源;淡化水已成为第四水源。
最值得称赞的是,新加坡即使水资源十分稀缺,却没有限制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的扩张,而是下定决心供应足够的水。怎么办?唯有开源节流并举:一方面,新加坡如何从多维度整合其公共政策来管理水,从公共住房到城市管理、从产业结构到教育体系,合理科学管水。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靠法和教育发展起来的国家,如何与公众沟通交流,使民众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全民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否则,从四个“水龙头”无论抽取多少水,都是无法满足水的需求。
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城市水管理的典范,政府各部委通力合作功不可没,其中负责水管理的国家公用事业局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涵盖民用、商业和工业领域以及用于自然和健康的需求出现之前、之中和之后,公用事业局都能有效地提供管理和服务。20世纪60年代,具有远见卓识的李光耀总理意识到,实现新加坡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目标的方式只有一种,即制定促进不同部委、机构和部门之间协调的综合性、整体性长远政策。在李光耀看来,尽管实施非常复杂,但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并且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首选规则。在水资源管理上,新加坡不同部委、机构和实施者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协调、合作、交流实现了“无缝隙、零距离”。
《新加坡水故事》中文版的出版,让我们能够从该书中汲取新加坡提供的多种经验,更让我想起北京市政府前些年水务改革的艰难之路。北京与新加坡水资源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字:统筹流域管理区域管理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度探讨
中图分类号: P64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缓解水资源危机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 、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部水少,沿海水多。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如今,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而且水环境恶化的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近一半河段和九成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实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然而,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由于干旱与超载过牧,导致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现象。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认识与思考
1、适应国情、基于水情的重大战略决策。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统筹、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社会各界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反响热烈,认为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基于中国水情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与此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偏低,水体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水资源自然禀赋的客观制约,也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推波助澜;既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直接影响,也有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的深层原因。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不仅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2、三条红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涵。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涵是“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是互为支撑、相互关联、具有逻辑关系的一个整体,体现了配置、节约、保护并重的理念。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要求妥善处理好流域内人与水的关系,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加强全流域取用水总量的管理,实现流域供需平衡;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要求处理好流域内管理主体和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强化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科学实施严格的取水管理和定额管理;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要求处理好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水体功能为主导,加强水量、水质、水生态的监控,从水质浓度和排污总量两方面保护水体,切实保证水体功能的良好发挥。
3、黄河水资源保护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角色与担当。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继 2002 水法之后,又一次在国家层面上且有直接对应关系的重要发展机遇。黄河水资源保护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快速提升流域层面的监管能力,从而全面带动整个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黄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中,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要当好主角和配角两个角色。一是当好实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主角,其三大主要任务是: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二是当好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配角,配合水调局做好相关工作。
4、黄河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黄河水资源问题是中国水资源问题的缩影,上述提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在黄河流域不仅都有,而且都很凸显。因此,在黄河流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基于对黄河治理开发的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以及黄河治理开发对管理制度、体系和实施的需要,“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核心构成,即: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水土流失监督监测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将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以及更艰巨的工作任务。李国英主任在关于如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制度的论述中指出,要建立黄河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并提出了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提升水资源监测能力、完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快速处置机制等 4 项具体要求,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2、主要目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与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与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结束语:
要从全局与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国庆;仲秋;黄涛珍;丁守森;我国水资源政府管理问题研究综述[J];水资源保护;2006年04期
关键词:淮安市;水资源管理; 制度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1 淮安市水资源概况
淮安市总面积10072km2,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京杭大运河穿越淮安南北,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淮安市西南部。淮安市境内有两大水系,以废黄河为界,以南属淮河水系,以北属沂沭泗水系。淮河水系面积7414km2,主要水体有淮河、洪泽湖、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里运河、二河等;沂沭泗水系面积2658km2,主要水体有废黄河、中运河、淮沭河、盐河等。上游近15.8万km2的来水进入洪泽湖后由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二河和淮沭河东流入海。
淮安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的特点是降雨相对丰富,水资源量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年内、年际调节利用困难,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过境水量丰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质恶化趋势有所遏制,但水体污染的潜在威胁仍然严重。地下水开采过渡,经过治理略有好转,但超采漏斗区仍然存在。
2水资源管理现状
2.1饮用水源地保护
饮用水源地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施白马湖退圩(围)还湖工程。二是启动饮用水源地达标工作。
淮安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实施白马湖(淮安)退围(圩)还湖工作的意见》,组织实施白马湖退渔还湖、退田还湖及退围(圩)还湖,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工程,目前白马湖退围后增加的调蓄库容相当于一个大中型水库的防洪库容,兴利库容一增加倍还多;白马湖7个弃土区面积达11500亩,挂牌上市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湖区水生动植物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证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市区饮用水源安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对加快淮安市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2012年12月20日省水利厅、住建厅、环保厅联合召开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推进会以来,淮安市已开始制定《淮安市饮用水源地达标方案》,实地排查了市区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对照达标建设要求,提出整治意见,待市政府批复后实施。
2.2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江苏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相继出台后,淮安市水利局组织起早了《淮安市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淮安市实际情况,从建立完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对淮安市下一步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步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水利部门根据江苏省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了淮安市用水总量控制分解方案,并以正式文件形式将用水指标下达到各县(区)政府,并要求各县(区)将指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各用水户。
二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论证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制度,通过对水资源条件、建设项目的用水和退水、节水、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论证,规范取水许可前期工作,保证100%论证率,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取水许可制度,科学配置,从严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审批。同时,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
三是启动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试点相关工作。根据《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在评估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短板,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委托省有关单位编制《淮安市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实施方案》,配合编制单位收集资料,做好方案实施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组织实施。
2.3突出地下水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
严格计划用水,年初以市政府名义下达年度地下水开采计划,对各超采区的地下水开采量提出压缩要求。从2010年起在两年时间内全面关闭淮安市主城区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的地下水井。市地下水开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淮安市主城区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地水井关闭实施方案》地下水井封填工作有序推进。
3存在问题
3.1管理体制细节需要完善
为了更好的提高淮安市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以及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打好基础,淮安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细节上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晚上,如下达取水指标的完成情况、用水信息等情况,应把执行的结果做一个公示,下发给各用水单位,以便做好来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3.2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管理制度建立的是否完善和健全最终体现在管理结果上,但跟管理能力由很大关系。从目前淮安市的管理现状来看,任然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如何提高水资源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4几点建议
为更好的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淮安市水资源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努力。
4.1 完善体制细节,加强基础工作
为了保证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更加细致的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确保体制的可执行度,水利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与其他行业部门的协商与合作,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重视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对水利基础数据的收集增加投入,培养从业人员素质。
4.2提高公众参与度,提高管理水平
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广泛的宣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有关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并广泛征求听取意见,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并全民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5结束语
淮安市水资源丰沛,但开发利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三条控制红线,加强饮用水源建设,保护地下水,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雷.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2-14.
[2]马帅,俞淞,王韶伟,等.北京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2)133-136.
[3]吕强.淮安市水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治淮.2009.0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