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概论

服装设计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概论

服装设计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服装设计 技能教育 课程改革

当今,我国已是世界上服装销售与生产额最大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服装消费国,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服装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逐步形成了以广东、江浙、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服装产业区。

我国的服装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为我国的服装产业输送了大量服装设计人员,但近年来服装设计领域国际化潮流发展越来越快,且与市场的紧密度结合日趋紧密,更多的服装高校教育者充分认识到:面对日益走向国际服装市场的中国服装行业,就必须让学生在就读期间就要有良好的市场意识,课堂内外多接触国内外市场的流行资讯,如流行阔型,新的工艺手法、细节设计、服饰配件等方面的知识。针对目前许多服装企业人士提出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市场意识淡薄,注重个性的突出,作品过于强调艺术而脱离市场的这一状态,早在2003年的服装业信息化高层论坛上,不少专家就向服装教育界提出了“服装教育要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

从目前的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甚至不会进行有效的信息搜集与市场开发,使设计只能停留在作品阶段,不会针对品牌定位与市场行情进行产品的开发。也就是说充其量只是完成了一件作品,作品虽不乏个性的体现,但完成不了向商品环节的转化。因此,目前很多高校将以对市场的开发和研究作为服装设计行业的首要课题,亦是服装设计课程课改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技能教育环节在本科期间就已在竞争。

针对民办高校机制灵活、敏锐的特点,在2008年,我院提出了“本科学历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服装设计课程必须立足“市场教学”,同时结合“本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此培养目标。

一、民办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作为服装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其课程特点较为模糊,课程设置太过规律化,与企业所需人才类型的培养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课程设置仍与国家纺织工业部委和服装行业早期所推行的主导思想相一致,即过于注重时尚创意与艺术表现,课程设置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实践课时较少,特别是与企业结合的课程几乎没有,因此培养的毕业生大多能力单一,就业后对岗位适应性不是很强。

二、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当前,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且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急需懂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准确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并能有效地进行准品牌定位开发的高级专业人才。企业要求的人才不仅要会画懂理论,而且要懂企划,具备市场流行信息搜集分析、面辅料选定、产品开发,甚至广告宣传、店面陈设(国内专门的服装陈列师很少,很多企业都是由服装设计师兼职完成)等技能。所以,企业要求的毕业生不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而是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三、对民办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建议

当前,很多民办高校以培养“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为办学宗旨,这一决策是非常符合时宜的,但其首要问题就是怎样将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我对服装专业的设计课程提出如下建议。

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可循序渐进,具体可按照由“专业基础课程导入专业理论课程”,再由“专业技能课程导入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顺序,最后进入到产品实战设计环节。

1.教学应结合本土优势加强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

这一点无论在服装发达地区还是中原地带都是很必要的,以中原地区为例:服装业虽然不如江浙地区那么发达,也并非时尚前沿阵地,但随着近两年流行的一种说法:“中国女裤看郑州”,教学也应结合本土优势――服装设计教学与当地女裤品牌企业联合,或者将某一次的设计课程直接设置为女裤专题设计,并联系本土的女裤企业直接进行真实课题的训练,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学校老师与企业老师相结合的模式”,理论部分以学校老师为主,产品开发部分则由企业老师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得到锻炼。通过实习,一方面将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把握服装专业制作工艺的分析方法和成衣流水制作过程的技能。

大学期间唯一与企业结合的途径就是专业实习,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曾有一位招聘企业的管理人员说:“学生不缺乏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实践环节较薄弱。”而让学生具备技能教育首先学校要有足够的教学实践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每年约有50%的人转行,可是很多服装企业却抱怨招聘不到所需人才。企业认为大学生理论和市场脱节,学校没有培养出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对于这一点,我校在不久前的“三新”大会上提出培养一线人才的决策是非常及时的,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基础性、理论层面的知识,企业培养其能力和从业方面的知识。如果去企业实习过或兼职过,他们在听课时就会更容易明白一些,反之,就算老师讲再多企业方面的知识,学生一样不能产生共鸣,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经过一段实习后才会知道什么知识与才能才是企业所需要的。这对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进入工作角色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也可以接触到很多先进的缝制设备,服装设计和其他设计不同的一点就是有些设计理念的实现是必须靠特定的缝纫设备来实现的,甚至一些特定的缝纫设备所实现的效果可以来激发设计灵感。当然这些日益更新的缝纫设备,学校不会也没有必要每年都购置。

2.注重教师自我的提升

学校的教育决策和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亲历服装企业的模式才能有足够体会告诉给学生,没有高素质的服装专业教师,与市场结合的教学方案就不能得到很好开展和实施。因此,教师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教师假如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及熟练的服装工艺制作技巧,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的经验和现代企业发展技术信息,在课堂上就无法施展对市场环节的引导。所以,学校也应在课余组织教师去公司参观、学习或进修,定期参加服饰博览会。鼓励教师在企业任兼职设计师,通过兼职,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市场,不断了解市场信息。大多数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直接任教,只有具有这种亲身经历才会正确引导学生怎样适应企业。这样一来可以丰富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二来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不断补充新鲜与前沿知识。学校要勇于尝试打破高校注重教师学历职称的观念,多聘请企业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们来带动整体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企业老师与学校老师共同努力,多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此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

3.将服装品牌设计课程作为学生离校前的真实课题训练

在服装品牌设计课程上进行大胆的尝试,要求学生在原有服装设计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相关品牌的市场调研与报告,并深入调查其中一个品牌,然后自创这个品牌的竞争性品牌,从品牌的命名、定位,到企业内涵、消费对象定位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最终完成该自创品牌的下季的服装企划方案,整个过程均按照企业对服装设计师的要求,尤其是在设计稿的规范方面更是严格按照服装企业生产单的模式进行训练,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服装设计图表达方式才是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需求。虽然时间比较短,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这一点也从之前训练过学生的暑假实习工作中得到了证实,几位学生在服装公司实习期间都有或多或少的服装设计产品被企业采纳并生产。

综上所述,市场才是服装企业生产的原动力,市场的不断需求才使得服装企业前进发展,而企业需要大量的服装设计、制版与营销管理人才。面对大多企业反映的毕业生就业后不能与市场很好结合的现状,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市场环节实践的匮乏。设计师麦克奎恩曾说:“我还没有失败过,我所做的一切都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出于一时的突发奇想。我认为自己是英国最成功的设计师,因为我了解市场。给予人们一些他们能够认同的东西是我的策略之一。有些设计师过于高傲,总是耽于幻想,人们很难与他们发生关系。这一点上,我的工人阶级背景帮了我,因为人们能和我联系起来,一个碰巧成为服装设计师的普通人。”因此,要及早树立学生的市场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自身不缺乏理论知识,而服装设计教学创新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去认知市场、体验市场,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具有“艺术+技术”的新形势下既有理论基础又懂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巩万钧.服装设计教学的创新之路.社科纵横,2006.5,VOL21,(5).

服装设计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时尚文化;服装设计;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87-01

一、引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对时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重点介绍了时尚文化概论相关概念,分析了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共同性,并讨论了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得出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在文化方面、设计方面、灵感方面相互契合之处。

二、时尚文化概论

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迎合了人们在审美情趣上的要求,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充分体现了文化的相关内涵,因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生活中积累的民众内部非正常行为的集合叫做时尚,时尚这一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生产关系,以及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时尚文化是社会一小部分人(潮人、艺术家、非主流人群以及歌星、影星等社会知名人物)所创造和倡导的,迅速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现象。时尚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说在情感方面、行为方式方面、生活方式方面等。从某种角度看,时尚文化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文化的精髓部分,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换句话说,时尚是当前社会风尚中的乡里巴人部分,不是艺术家所匿藏的阳春白雪。时尚文化能够将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在思维方式方面、情感方面以及心理方面联系更为紧密。

三、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共同性

(一)商业性

无论任何文化元素都需要必要的市场操作才能体现文化本身的商业价值,时尚文化也是如此。在当前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今天,众多的文化形式都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衍生品实现商业价值的获取,而这些文化衍生商品由于有各种文化的嵌入,更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促进了商品的销售,而商品的销售又推动了文化元素在社会更为深入的推广。

(二)时效性

时尚文化没有所谓的“保质期”,它在一定时期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很快就会被新的时尚元素所取代。服饰也是如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流行元素,时尚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就是新颖元素的不断加入,老旧概念的迅速消亡。

(三)群体性

时尚文化具有着很强的群体性,能够很好地被人们所接受,进而不断被传播。社会群体的划分有很多角度,但是从文化取向角度出发,人们可以被分为很多群体。一旦新的时尚文化出现,按照对新的时尚文化接纳程度来看,可以将社会人群分为各种不同的群体。从时尚文化接纳程度来看,对时尚文化接纳程度最高的是女性群体和青年群体,这个两个人群也是时尚文化的支持者,是时尚文化产业的忠实支持者和消费者。

四、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相互影响

(一)时尚文化催生这服装设计的风格定位

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社会范围内,服装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尚文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这是由于这一时期内设计师本身会受到周围环境时尚文化的影响,会将时尚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中来;另外一方面,只有符合当前时尚文化风格的服饰产品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二)服装设计引领这时尚文化的潮流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很快,而服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耗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服饰更大程度上是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而不局限于服装本身的功能层面。而后现代美学学者认为,现代商品的销售在实现商品最基本的功能以外,更多的是体现商品与相关文化的契合点。所以,当前流行的服饰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了解了蕴含在服饰中的流行文化元素,促进了时尚文化的普及,也改变了流行文化的进程。

五、结语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流行元素、时尚元素被设计师融入到服装的设计中去,为人们设计出很多富有时代感、艺术感的服装服饰;而另外一方面,很多由于服装服饰积极的渲染和流行作用,很多时尚文化得以更为快速的传播,影响着整个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时尚文化概论相关概念,分析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共同性,最后讨论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相互影响。

服装设计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美学;服装设计;古典与时尚

一、对设计美学的探讨

1.1 对设计美学的初步认识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的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和研究艺术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设计是一门以艺术和技术为基础,并在运用中将二者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其中一个独特的分支与传统的美学研究区别很大。因此,它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应用中也有独特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通常讲的设计美学一般指的是设计艺术美学,即与技术美学相通的。设计美学包括俩个部分,即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艺术美感,俩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设计美学的研究以审美和艺术理论为基础。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社会人类对设计需求的产物,而且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设计美学已经学科化了,它应用范围广泛。设计美学理所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意义就在于,把已经大众化,生活化的艺术美更进一步的融入到审美教育和实际操作中。更好的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

1.2对设计美学的探讨与分析

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设计发展是同步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其基本理论的形成;再者,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在审美和艺术理论上。在工业革命之后,经过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生产发式的变化,进而导致了现代人对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实际问题迫使现代设计家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设计介入技术的过程里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的设计美学应运而生。

二、设计美学与服装设计美学的关系

2.1简述二者关系

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服装带给人的艺术之美即“服装美”。设计美学所包括的俩个部分,产品的“设计”和产品所蕴含的“艺术美”的创作,俩者和设计与美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随处可见。19世纪伟大的设计家布瓦列特,不仅是个厉害的服装设计师,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设计家,他的“抛却紧身胸衣还妇女自由着装”的主张受到妇女的欢迎,他从服装设计入手,将品牌理念融入其中,发展了自己的香水产业,取得了较大成功,从中可见设计美与服装美密切相关。

2.2设计美在服装美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是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美的造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按照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提炼出来的对美的认识,因此也属于艺术美的范畴。服装的现实生活美是美的第一性,艺术美是美的第二性。艺术美的基础是现实美,同时艺术美也是生活美内容的创造性反映形态之一。服装审美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由于人们的审美过程往往是通过自己的审美判断以及长期以来的观察和总结,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趣味性,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服装美的认识,愿望以及追求,形成了服装审美的特性。服装是人的第二肌肤,因此它的存在价值和美都是作为人体美的一种附庸而体现的。服装只有具体于人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服装美。

服装设计原理:美学的比例,平衡,韵律,加强和协调统一的形式法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包括,服装的整体和部分的分割比较;服装的整体和部分在量感和动感作用下产生的稳定形式;韵律节奏等重复出现的线条色彩等;突出重点的美学法则;服装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和谐统一;在协调的基础上集中化,体现美感。

服装设计美学主要是研究服装的个性美(服装与着装者的性格以及爱好产生的美);流行美(服装与着装者迎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产生的美);内在美(服装与人的心灵,气质融合产生的美);外在美(直接表露在外的美)。此外,还包括从上述阐述的美中产生的美,例如姿态美;构成美;艺术美;装饰美;化妆美以及实用美。

三、设计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1服装中的功能美,科学美和技术美

随着设计艺术的广泛应用,设计艺术已经学科化了。服装中的设计美学涉及功能美科学美和技术美。功能美:服装的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互相依存也互相对立。服装只有穿在人身上才有他的观赏价值。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用功能是满足人体的遮体御寒和保护身体的需要。狭义的使用功能表现为服装的各种机能性,即保暖性透气性散热性安全性和便于活动性。观赏美体现在满足人们社交活动的需要上,体现在服装与人体的结合上。当然观赏美也体现在穿着者的形象上,包括他的风度气质和品格。

服装设计中的科学美:服装设计是一种艺术,而艺术与科学往往是自觉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结合使得设计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种科学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科学全面的把握消费群体的需求,设计符合该群体的时装;(二)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现有的成果,使服装设计作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人体工程学实在例如技术科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生理特点,以实现人―服装―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们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三)选择并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使设计的效果达到最佳。设计师只有充分掌握新材料的性能,熟练工艺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服装。

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通过工艺形式和对材料的处理工艺表现出来。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艺术,在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中,作品绝大多数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反映在工艺形式上主要是指裁剪工艺,制作工艺与装饰工艺的运用相得益彰。同时这种技术美也反映在对服装材料的再造处理上,通过对构成材料独具匠心的创意,并辅以相应的工艺技术与结构处理,是比较容易突现全新视觉效果和全新设计立意的。这三种形式缺一不可。

3.2设计美学对中式服装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各国服装设计师的喜爱。中国元素被应用在很多设计上,被作为一种时尚的追求。

追溯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中式服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其言简意赅的形容。在装饰上多表现为二维设计,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秀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魅力无限。

传统服饰可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元素很多,例如纹样,色彩。自然界的众多事物本身并无意识,人们根据当时自己的意识观念赋予纹样以某种象征意义。因此代表着吉祥平安,富贵美好的纹样便诞生了。

中式服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韵味而远远流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我们必须寻找到古典因素可以运用在现代服装上的那一方面,是古代的二维设计与现代的三维设计相结合,并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对色彩的分割,不同材料和面料的混合搭配,以及点线面的立体结合,把自己的风格融入进去,并结合当代世界流行元素,演绎现代版的中式服装。从而使设计美学能够在服装设计中更好地应用,为现代服装设计造福。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它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孔阳,美学概论,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 江宁,古代服饰造型在设计中的应用,广州:2003。

[3] 刘晓刚,服装设计大师作品,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当岐,服装美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李鹤,服装美学的研究内涵,北京: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2010。

[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服装设计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育;高校;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一、发达国家服装设计教育特点

(一)法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法国是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摇篮。法国的服装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 是世界上最早将设计和制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国家。由于服装设计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法国的高等服装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品牌灵魂并与世界和国内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机会,并举行学生服装设计展,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大众。

法国服装设计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学年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考核才能过关。为了适应这样的教学要求,担任该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都是具有多年设计工作经验,曾在多家法国知名时装公司和设计工作室工作过的设计师担任的。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四年本科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约占50%的,设计理论多于设计制作。

(二)美国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

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直接导致了在学科建设思路方面的多样性。由于美国的服装教育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服装设计、服装营销还是视觉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多年的市场考验,并且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延伸出了许多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比如商品企划,采购学等,这些专业教育也的确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服装造型、服装打版、纺织品设计、服装企划、陈列设计、经营企划、服装生产管理以及在流行搭配、流行报导、国际贸易等领域方面的工作,成为引领服饰流行风潮的先驱。

(三)日本善于对外学习和保护传统

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是日本服装设计教育的灵魂。如三宅一生、川久保龄、山本耀司等设计大师先后赴巴黎学习服装设计,收集欧美设计经验,并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服装产业的发展,使日本的服装设计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日本服装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它不刻意强调学习者的创意,却十分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个创造力来自对文化的吸收、对基础理论的感悟和纯熟的实践能力。

日本服装设计教育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优点,那就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日本的服装设计教育不但没有因为学习西方而抛弃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反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使服饰成为文化沟通的语言。从历届日本服装设计大赛获奖的学生作品来看,虽然各个时期的设计都紧随时尚潮流,但其中却散发着浓郁的日本风格,日本文化背景和日本式的设计手法在作品中展现充分,抑或自然流露,抑或刻意设计,都会使人感受到日本设计教育的力量,它植根于日本民族文化,又不断向上伸展,吸收世界当代先进文化思潮。

二、中外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启示

(一)学校办学要有特色

在高校服装设计教育色就是优势,如何抓好特色教育是各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首先服装院校在教学当中应该结合当地特色,从本地的人文、消费市场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其次,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服装院校办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方案,并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产业、文化特点及学校专业优势等实际情况来考虑,使高校的服装设计教育从模式、形式到内容有自己的特色。

(二)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市场相结合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国内高校一直以艺术类人才的模式进行着培养,设计课程很多,但课程设置上倾向于理论性科目,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关联的却不多。不少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用不上,主要原因就是服装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与市场结合相脱节。所以,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过程,不应该脱离社会和服装产业发展的潜在需要,而应以市场需求为其发展导向,课程内容应服从于市场的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品牌,根据这个品牌的风格定位,进行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由于成熟的服装品牌在市场上都有相对独立成熟的客户群,被市场所接受,那么学生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会考虑市场接受情况。

(三)提高服装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国外高校的许多教师本身就是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高水平的教师是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师的知识要更新,教师要通过再学习、参与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方式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要重视,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为教师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四)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校企合作,应该是学校和企业都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对企业的产品进行"研发外包"。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国的高等服装院校缺乏与企业的实际合作,比如参与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等等。服装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切合点,引导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才能加快学生进入市场的步伐。

三、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方面在办学特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探索的过程中敢于面对不足、反思不足、改正不足,中国的高等服装设计教育也将迎来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03.

服装设计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生物现象 服装教学 仿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20-01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课程方案经常面临诸多的调整与革新。作为服装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课题。服装与生物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深入观察和研究的课题。用仿生设计的服装造型、色彩常常蕴涵了设计师的某种理念和喜好,符合大众的欣赏心理。仿生设计一方面从形式上激起人们对于自然生物美感的呼唤,同时还满足人们精神上追求和谐与安宁的心理渴望。

一、仿生现象的进化与蜕变

人类诞生于自然,成长于自然,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是不断地选择与竞争过程。服装在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与生物运动十分相类似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服装的进化、蜕变及仿生等方面。

仿生设计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范围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等领域。人类服装是从最原始、最简陋的装饰开始的。最早的服装用的就是运用自然界的树叶、兽皮、羽毛等来遮羞避寒。人们总是把自然界的生物形态作为首要的艺术造型形态,同样的手段用在服装设计领域。从模仿飞燕的燕尾礼服、模仿蝙蝠的蝙蝠衫,到模仿喇叭花的喇叭裙,还有模仿孔雀的孔雀舞蹈服装。仿生设计是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一个新的课题。

二、服装仿生设计的表达形式

仿生设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服装面料色彩、图案、服装造型等方面,服装设计师一直把与人生存在同一个空间的生物作为服装创作最生动、最直观的原型和题材。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

1.仿生现象对服装材料的影响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仿生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面料仿生。目前市场上的仿生面料已达到非常仿真的技术,用自然材质如动物羽毛、植物花果叶子等元素原形直接用于服装设计中。其二是组织肌理的仿生设计。服装面料设计从产生到发展一直都没有脱离过仿生设计,目前流行的印染方法和编织手法是流行时装的好面料,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自然界美的肌理效果。从面料的色彩来看,自然界多样的植物色彩也给设计师带来强有力的灵感。

2.仿生现象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影响

服饰造型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为模仿对象,仿生设计通过对自然生物由内而外的结构特征的认知,进行设计大胆的变革创新,一般来说,整体服装造型的仿生设计大都运用在创意服装、表演服装中。 自然界的动植物都能为我们教学提供设计的源泉。法国服装设计师迪奥推出的喇叭花和郁金香花造型的裙子就是仿生服装设计最好的典范。服装造型仿生设计主要体现在服装局部造型和整体造型,植物如花生、西瓜、荷叶等。动物如鱼尾裙、蝙蝠衫、孔雀裙、蜘蛛侠等都是仿生的典型的例子。

3.仿生现象对服饰配件的影响

以植物和动物的形象作为服装的配件装饰起源很早,人类很早就会利用大自然的礼品如贝壳、象牙、兽骨。毛皮。羽毛等。现代配饰仿生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趣味性,如:项链、挂件的仿生设计有动物、植物、水果等形象。如我们常见到的蝴蝶、菠萝、西瓜等动植物形象被运用在服饰配件的设计制作中。如鸭舌帽、瓜皮帽。大自然毫不吝啬地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灵感,人类与其说是在努力从事自身的仿生设计,不如说是在努力寻找着大自然沟通的语言。

4.仿生现象对服饰图案及色彩的影响

色彩在服饰审美和设计制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服装的仿生设计是通过色彩和图形等的仿生来表现的。动物皮毛的图案和特殊肌理纹样是服装设计爱好者热衷的主题如:仿豹皮纹、仿鸟兽纹等等经常被用在前卫服装和休闲装中。

三、现代服饰仿生设计的展望与未来

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寻找切合点运用大自然丰富的资源,以自然界中生物作为服装设计的理论原形,通过服饰特有的语言去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于是人们才觉醒应当重视环境保护,形成了以“环保休闲”等的生态学的热潮,并逐步已成为时尚的主流。时装界更是刮起了“生态风”,表现在服装设计中即形成了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环保休闲”等生态学的教学理念。

服装仿生教学已经成为时尚潮流的主流趋势。学生们应该并且要善于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源泉,促进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吻合与“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