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的理论

数字经济的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的理论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货币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2-0101-0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资产证券化被誉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之一”(Leon T.KendMl,1996)。它是将不流动的金融资产转化成流动的资本市场证券(Austin和Zissu,2000)。

本文从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一)改变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结构效率

Hirshleifer(2001)认为,随着证券化的发展,引起了金融的脱媒,关系融资在向资本市场转变,银行与公开市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增加,但资本市场融资不能完全取代银行媒介融资。Levis(2001)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善的,那么市场将是最好的融资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市场的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银行能够弥补市场的不完善,从而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市场发达的工业国,如美国,其证券化程度就很高,金融系统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透明度不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其金融系统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这与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关于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与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哪个效率更高,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应该同时提高银行与市场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2)认为,证券化将借款人和贷款的最终使用者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降低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中介功能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张超英(2002)提出,金融体系的重要宏观角色在于有效配置资源。证券化对金融体系演进的影响是深刻的。证券化是银行配置与证券配置的有机结合,通过证券化金融技术的作用实现贷款债权这一非证券的证券化,使贷款债权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由流动性的零区域进入非零区域。朱华培(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在美国迅速发展,导致传统信贷机构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促进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业务的拓展,如银行机构可在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业务中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创始或服务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或信用额度等信用服务等。

(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

姜建清(2004)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给那些数目众多的愿意和能够承担风险的社会个体,从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避免由社会全体成员来承担无收益的风险。另外,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信息披露过程中,相当于将银行信贷过程中一些隐蔽的风险透明化和公开化。这种“风险的外部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和防范暗箱操作,进一步降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沈炳熙(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有助于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金融稳定。IMF(2006)研究认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信用衍生工具的采用,促使银行信用风险在更为多样化的投资者当中分布。这些机构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在信贷冲击面前的脆弱性有所减少,这有助于加强金融稳定。葛奇(2008)认为,证券化实现了从银行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融资市场化更均衡地分散了银行的风险,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具有系统特性的大型银行,大大减少了金融系统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2、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不稳定

最早提出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重大隐患的是Kaufman(1999),他指出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导致过度的信用创造、造成流动性错觉、减少储蓄机构的作用、导致金融机构监督贷款激励的弱化,并且对一国的金融政策造成不利的影响。但由于证券化出现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以Kaufman等提出的质疑也就被社会所忽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大家开始注意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可能给宏观经济和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1)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递和扩张

金融创新的最初本意是通过把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承受意愿而且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合适的金融投资者,以达到金融体系内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次贷危机的教训恰恰说明:如果风险没有转移到合适的交易对手那里,那么这种分险还是存在于金融体系当中,并没有消逝。对于宏观经济来说,风险可能不断累积,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

瑞斯勃格(2007)认为,原则上信用风险转移导致风险更有效地分担,但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未受监管的市场,透明度反而降低,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方风险。孙立坚(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整个过程的细分化带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结果是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容易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甚至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个利益群体,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双重危机)。王志刚(2008)认为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基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和信用中介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起一分散”(O-riginate-distribute)模式。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约束,“高回报”成为大家共同瞩目的焦点,其对应的“高风险”几乎被所有的参与者无意忽略或有意隐去。陈颖等(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机制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弹性,在更大范围内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金

融工具风险计量和定价机制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增强了金融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并加速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风险传递,使风险识别与计量更加复杂。在“反复中介化”(Reinter-mediation)的金融交易链条中,最终投资者与初始债务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金融工具的索偿权传递链条越来越长,市场参与者更加依赖于通过信用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放松了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控制,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于风险转移机制的有效性。但在很多情况下,风险转移是不充分的,基础资产质量恶化的系统性影响不仅没有有效分散,反而在链条式传送过程中被显著放大。杜厚文等(2008)认为,在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并不是在充分防范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收益,而是企图把风险转移给其他环节来获得酬金。结果,信用风险分散变成风险防范缺失,出现了危机沿着利益链条节节扩散的局面。李征(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仅是一个“风险接力游戏”,其自身不可能减少系统内风险,相反,在单个市场主体风险降低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分乐观和对于原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的弱化,很可能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证券化过程中的低金融成本是以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为代价。白钦先等(2009)在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化过程中,各类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行为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相关金融产品不断吸纳各种风险并不断地将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名义上、表面上的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押后,都是以未来风险加大甚至系统风险提升为代价的。

(2)证券化产生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1)宏观金融结构失衡,产生资产价格泡沫

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使得其价值完全脱离原有的基础,宏观金融结构的倒“金字塔”特征突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严重脱离,导致大量资本从事非生产性投资,加大经济的波动。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来流动性较弱的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逐渐纳入到广义货币的范畴,这将对货币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流动性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变化。次贷危机爆发前,主要的几个发达经济长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出现过剩,过剩的资金一方面涌入实体经济,抬高物价,较高的通货膨胀不利于金融的稳定;另一方面,资金可能流向金融市场并在其内部形成“体内循环”,引发资产价格泡沫,造成金融的不稳定。Bofio和Lowe(2002)认为资产价格的繁荣与破产、迅速的信用扩张和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本积累等因素增加了未来金融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3)从制度性层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认为激励结构、缺乏稳健的风险管理、缺乏透明度和市场子结构存在的缺陷等因素是使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转化为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2)银行监管资本套利与金融不稳定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一个主要负面的影响是使得金融监管的复杂度和难度提高,尤其是银行的风险更隐蔽,并且银行可能会追逐风险(Dionnet和Harchaoui,1999;Jones,2000)。现有的巴塞尔资本协定对各项资产或业务所设定的风险权值与实际的风险往往并不相称,从而给银行提供了“监管资本套利”的空间。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会在同一风险权值的各类资产中选择保留实际风险较高的资产,而将实际风险较低的资产实行证券化,使其脱离资产负债表。这在事实上促使银行追逐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1、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通过金融体系发挥作用。Goldsmith(1993)指出,金融发展表现为金融结构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存在、性质以及相对规模体现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可以描述为:微观金融结构的协调优化各种金融融资比例的优化直接间接融资结构体系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优化资源与风险优化配置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

所以,当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时,对经济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张超英(2002)认为,抵押支持证券实现了住宅抵押贷款的流动化,这有利于降低住宅抵押贷款要求对银行自有资本消耗的压力,也使得银行回避持有风险,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调节金融支持的潜能和金融运行的效率,最终保持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保中(2005)认为,证券化为非流动资产提供了一个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形成资产的不断循环,必然会对经济实体的赢利形成倍数效应。现实的例子:2001年IT泡沫破灭后,为防止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到2004年美国连续三年的低利息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01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速比同期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房价累计增幅达80%左右。也就是在这期间,美国的次级债市场发展迅速,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7年的GDP年增长率接近4%。

反之,当资产证券化带来金融风险,使得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典型的实例。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是一场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金融危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商业银行被迫启动“去标杆化”过程,产生惜贷行为,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使企业融资成本快速攀升,甚至导致新增投资来源枯竭;另外,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巨大的逆向财富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从而完成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逆向反馈循环(徐克恩等2008;张明,2008)。并且由于次贷危机涉及复杂的利益供应链,投资银行的高杠杆效应,加重了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2、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周期

关于证券化与经济周期间关系,主要是研究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证券化活动的情况。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定论。Stanton(1998)实证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周期性下滑阶段及私营企业经营不景气时期,证券化增长较快。Kuttner(2000)比较了ABS(资产支持债券)相对增长和商业周期银行贷款,发现如果银行使用证券化来避免货币政策对其贷款供给的影响,那么ABS的规模变化将与货币政策目标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Estrella(2002)指出,家庭住房抵押证券化在经济衰退时期趋于减少。Altunbas,Gambacorta和Marques(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银行通过大规模的使用证券化,发放更多的贷款,在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这种效应会增强。

(四)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进而改变着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和机制。

在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Feeney(1995)提出,由于货币政策大多是直接通过银行体系发生作用的,而证券化改变了这个体系结构,因此,证券化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Bernanke和Mlhov(1995)、Gertler和Lown(20001、Boivin和Giannoni(2002,20031等研究发现,在1980年以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产出或物价的影响效果,远远低于在1980年以前的影响效果。巧合的是,上述研究所发现的美国货币政策效果开始减弱的20世纪80年代,也正好是美国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年代。McCarthy和Peach(2002)运用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VAR),以1986年为分界点,将1975-1985年作为资产证券化尚未发展时期,1986-2000年为资产证券化发展时期,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反应较为敏感,而后期对货币政策的反映减弱。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三方面来分析。

1、信贷渠道

Kuttner(2000)通过比较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相对增长率,得出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此消彼长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的结论。SeHon(2002)认为,证券化贷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与其他存款机构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来源,这样当货币当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这些机构就更少受到资金成本及资金获得性的制约。Altunbas,Gamba-corta和Marques(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增强金融中介的流动性转移而改变了信贷市场的作用,银行的经营模式由“购买一持有”模式向“发起一重组一销售”模式转化,这可能改变银行的特性,如规模、流动性、监管资本要求等。并采用1999年以来欧元区大约300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信息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证券化降低了银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这主要是通过两方面途径实现的:一方面,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降低了银行在货币紧缩时对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把其自身的一部分信贷风险转移给市场,降低了监管资本的要求,这一资本的释放使得银行能提供的资金进一步增加。

2、利率渠道

Kolari,Fraser和Anafi(1998)的研究发现抵押贷款利率随着抵押贷款市场证券化的增长而下降,两者之间成负相关。Heuson,Passmore和Sparks(2000)认为虽然抵押贷款利率和证券化增长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是双向的。

利率传导途径认为,名义利率变化影响公司的边际融资成本,而这却取决于官方利率向市场利率或是贷款利率的传递。SeHon(2002)研究发现,达到证券化资格的贷款利率可能比达不到证券化资格的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联系更紧密。因为抵押支持证券必须与市场上其他类似证券竞争定价,抵押贷款利率也就必须对这些证券的市场利率变化做出反应。结果,由于证券化,货币政策对抵押贷款利率的可能影响,就一半决定于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般能力,一半决定于其对抵押贷款的放贷方的资金成本与资金获得性的直接影响。

Estrella(2002)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联邦基金利率的改变对美国实际产出以及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有随资产证券化发展降低,而抵押贷款利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敏感度上升。Estrella认为虽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证券化而下降了,但这一下降并不是与抵押利率直接价格效应相联系的,而可能更多的是与它对货币供应量或信贷供应的影响有关。

张超英(2003)认为,证券化使得货币需求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提高,并且利率期限结构形成一个紧密联结体系,从而使得央行通过操作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的实际效果提高,利率传导机制变得更有效。

3、资产价格渠道

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一般包括投资与消费两个方面,即托宾q效应和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反映金融资产价格与实际投资之间的联系机制。当利率下降,股票投资活跃,企业市场值增加会推动扩大生产投资。财富效应则是利率变动造成相关资产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居民的财富状态,并间接地影响其消费与投资支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政策冲击的反应更快,容易放大资产价格的波动,使得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加强。

二、简要述评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镜”,结合以上对于“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现有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启示,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间的矛盾,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

现代微观资源配置方式与宏观金融稳定之间容易出现矛盾,这有点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使得政策当局陷入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例如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的同时,放大了货币流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宏观金融的稳定;金融机构利用财务杠杆,在微观上提高了获利能力,而在宏观上则会扩大信用规模,促使信用膨胀,加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微观金融单个机构,从微观层面看是审慎合理的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为,可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

这一矛盾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带来巨大的挑战,政策当局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研究单个市场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和市场动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减少冲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如系统性风险监管理论框架应考虑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特别是关注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后果的关联性,而不单单把宏观数据加进预警指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强调价格稳定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的稳定。中央银行应该将“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个目标结合在一起,在货币政策中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建立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关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均衡的政策反应,政策的干预应该是对称的。一方面,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削弱了金融系统的清偿力时,应该放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明显不可持续地被抬高时(甚至是逐渐而不是立即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时),信贷增长过快,中央银行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的信用控制。

(三)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规范,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充分认识到衍生品的两面性,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金融创新仍需继续推进,但同时,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加强对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等。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主治理理论 环境自约束管理 自愿性环境协议 环境信息披露

近年来,环境问题不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以往环境管制的经验来看,传统环境管理工具主要集中于政府和市场层面,如今看来,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政府强制性管制手段和基于产权理论的市场性手段都已频频亮起红灯,环境管理进入瓶颈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予以指引。有些学者突破了传统环境管制的思维,从自主治理理论入手,找到了环境管理的另一条路径:环境自约束管理。本文拟对其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予以完善。

一、自主治理理论及环境自约束管理分析

(一)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首次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中提出自主治理理论,她以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自主治理的三个难题以及自主治理的具体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自主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埃莉诺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实地考察了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案例,足迹遍布了日本、瑞士、西班牙等各个国家,发现在小范围的公共池塘治理中,存在着一种既非强制执行又不需要划定产权的非正式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池塘资源占用者在长时间的相互沟通中建立信任,自发组织,自觉遵守制度中的各项规则,并由参与者相互监督。在这种公共池塘自主治理模式中,在信息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主治理体系,最终体系中的参与者将传统“利己”的个人行动变为“利他”的集体行动,个人帕累托最优趋向于集体帕累托最优。

自主治理理论打破了传统“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在一个小范围内,相互依赖的委托人通过不断交流,彼此之间达成了一种非正式制度下的共识,相互依赖,彼此信任,摒弃了“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了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一种自主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涉及两个过程:第一,系统内各个参与者是自愿组织起来的,不是被动强制而是主动参与;第二,各个参与者要互相监督,这是自主治理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自主治理理论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分析。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注定了环境保护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环境资源又属于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资源范畴,企业在消费环境资源、取得利润效益的同时,其环境成本由全社会承担,这就造成了环境资源管理的三大难题:“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逻辑”。传统的理论也曾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产权理论主张用市场的手段,将环境资源私有化,通过环境产品的交易市场来促使企业在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管理。外部性理论认为,企业环境行为具有负外部性,必须通过国家的强制性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由于信息不完全、监督成本过高、产权不明等问题,最终导致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在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埃莉诺通过对公共池塘资源模型的研究,探讨了自主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将埃莉诺模型中小范围的公共池塘资源扩展到大范围的环境保护中,便催生了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自主治理理论认为,企业可以仿照公共池塘治理模式,以一N非正式的制度自愿组织起来,采取环境自约束管理方式,与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达成共识,将被动的环境行为变为主动的自愿的环境管理,并自愿接受体系内其他主体的监督。这种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既克服了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费,同时也降低了企业间的沟通成本和监督成本,削弱了传统理论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并提升了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口碑。

二、自主治理理论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工具

自主治理理论的提出,为破解环境治理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路径,不仅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自主治理的浪潮,在企业环境管理方面也涌现出了诸如自愿性环境协议和环境信息披露等新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工具。

(一)自愿性环境协议。自愿性环境协议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企业自主参与环境资源管理的一种方式。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自愿性环境协议的定义和名称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就是指工业行业或者单个企业与它所在地区的政府或者相关机构自愿签订的一种环境协议。企业与政府部门经过协商,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企业承诺会遵守协议的相关规定,节能减排,在规定期限内达到协议最初设定的具体环境绩效目标。自愿性环境协议不具有政府强制力,是在企业与政府彼此信任的前提下实施的。

自愿性环境协议自提出后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包括我国以及日本、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在实践并发展这项新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工具,其中日本是最早开展实践的国家。1964年日本的“防公害协定”是自愿性环境协议的雏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进,日本的自愿性环境协议已不仅仅是弥补政府环境监管的工具,更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荷兰是较早运用自愿性环境协议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1989年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环境政策计划》,要求企业与政府之间采用一种新型的自愿合作方式完成环境目标计划。1992年在荷兰政府的鼓励下,44份自愿性环境协议成功签署。此后,荷兰民间组织和各行业企业又自发组织了多轮自愿协议签订,内容涉及气候、土壤、水质等各个方面,并且覆盖了工业、农业、渔业、第三产业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仅二十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里,自愿性环境协议给荷兰的国民生产总值带来了高达7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并且使其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自愿性环境协议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才引入到企业环境管理中,主要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从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自愿性环境协议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中迅速覆盖到全国范围内的各个行业领域,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

(二)环境信息披露。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了互相监督的重要性,有效的监督能保证体系内主体之间的可信度,能使自主治理体制良好地运行下去,从这一点来看,企业作为环境自约束管理行为的主体,必须自愿接受体系内其他主体的监督,保证信息的完全性,才能保证环境自约束行为取得良好的效益。各个国家基于自主治理理论纷纷采用了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所谓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企业将有关的环境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资本市场上以自愿的方式进行披露,并接受来自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环境自约束行为的了解,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并在无形中激励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承担起环境管理责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欧洲国家是制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先驱,欧盟各国在欧盟法的指导下,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如荷兰政府规定,重污染企业有必要环境信息报告,主张以一种强制性手段,刺激并鼓励相关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英国环境部颁布了诸多规定和优惠政策,希望以一种非法律手段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废气废物排放情况;除此之外,瑞士、挪威、法国等也在各自修正的会计立法中,提出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文。日本环保工作的开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也比较完善。从1997年《P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的规定》颁布后,一部分大企业率先开始自愿公布环境信息以及采取的环境管理制度,到2007年《环境报告书指南2007版》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和格式已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自愿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我国为全面应对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绿色发展,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在2006―2016年十年间颁布了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条文,主要发展历程如上页表2所示。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体现了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不论信息披露的最初动机是属于政府强制还是企业自主自愿,都是环境管理模式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在信息披露的同时加入民众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机制,是实现真正全民自主治理环境的关键性一步。

三、自主治理理论下的环境自约束管理的局限性及完善对策

自主治理理论在缓解公共资源过度消费,应对生态环境污染难题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经济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它突破了环境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市场非此即彼的缺陷,大大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和监督成本。但是由于自主治理理论本身适用条件的严苛性,导致环境自约束管理的发展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建立利益相关者沟通渠道,修正信息不对称的局限性。埃莉诺的自主治理理论是在实证考察了大量的小型公共池塘资源后,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提出的,她着眼于在小规模范围内建立一种自主治理制度,认为小规模范围中各方利益相关者会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和充分的信息交流,建立信任,最终达成共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状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小规模公共池塘扩展到大范围地区资源环境,小而稳定的社会条件要求很难实现,这就导致了体系内的各方参与者,由于沟通方式、地域距离等约束不能实现信息的完全交流,信任危机随时会发生,进而对自主治理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环境自约束管理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自愿性环境协议管理工具需要在体系内建立一种高效有序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渠道,使参与自主治理的各个主体都能及时反馈有效信息,以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环境管理工具失灵。

(二)赋予企业选择权,修正集权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了自主治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外部环境的极大包容性,也就是说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其他主体,要给企业足够大的自力,鼓励引导企业自主自愿进行环境自约束管理。我国一直处于“强政府”状态,政府处于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传统的集权政治制度是自主治理制度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打破企业和政府“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定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转变治理思维,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和企业,在把握宏观经济环境走向的前提下,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环境自约束管理,对自主治理体系中非正式规则的合法性给予认可,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从“领导者”变为“参与者”,与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三)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修正自主治理模式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局限性。埃莉诺在研究公共池塘资源系统时,强调了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是将个人“利己行为”转变为集体“利他行为”的三个关键环节,其中监督环节是保证制度供给和维系可信承诺的基础。在企业环境自约束管理模式下,社会公众和组织起到了关键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大背景下,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参与度不高,助长了自主治理体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加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团体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合作,互相监督,提高环境自约束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实现又好又快的绿色发展。S

参考文献:

[1]王勇.自愿性环境协议在我国应用之可行性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6,(01).

[2]毕茜,彭珏,左永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07).

[3]吴新祥,范英杰.外部性理论下的环境管理工具分析[J].商业会计,2016,(18).

[4]蔡绍洪,向秋兰.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5).

[5]吕丽娜.公共事物治理的第三条路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评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第3篇

博物馆是文化、知识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基于此,必须打破现有的结构框架,积极拓展在声学、美学、光学、建筑学等领域的发展。当前,舞台美术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博物馆景观设计当中,并且创造出了逼真、唯美的自然意向,从而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欢迎。那么,如何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景观设计中应用舞台美术理论呢?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 舞台美术理论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审美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将舞台美术理论应用到自然历史博物馆景观设计中,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仿真的自然感受,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1 在自然博物馆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景观陈列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直观地表现出自然画面,还要关注到结构的变化与空间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自然博物馆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利用有效的物理空间创造深远的自然意境,所以在空间塑造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陈列设计本身是开放的、自由的,这与舞台艺术理论的多元化艺术方式也是不谋而合的。比如,在实景背后增加几棵仿真的树木,就会起到延伸空间的效果。这样,当参观者在观看陈列景观时,往往会感受到远处的茫茫林海。同时,放置在林中的鸟类,也会增加美的气息,让观看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除此之外,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舞台美术理论来对空间进行分割、重组。这样,在有限的空间中,就可以展示不同的画面。比如,在同一片草原上,老虎悠闲地晒太阳,兔子快乐的吃草,狮子朝着远方眺望。从生物链上来讲,这三种动物就是天敌。这里,通过空间割裂、重组的方式,就可以使其在各自的领域中独立存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舞台艺术主要通过演员的动作来表现空间,并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该空间具有动态化的特点。然而,自然历史博物馆景观空间设计中,是以陈列景观为对象来营造艺术美感的,该空间具有静态化的特点。所以,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应用舞台美术理论时,应该以写实为主,写意为辅。

1.2 舞台布景在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景观中的布景是通过空间、背景的塑造,从而仿真出立体景观。在景观布景中,要求通过精炼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悠远的意境。同样,在舞台布景中,也讲究景观的简练性、审美性。当人们看到一面“帅”旗后,就会联想到过去的峥嵘岁月、金戈铁马。因此,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陈列景观设计中,也可以根据舞台布景方面的理论,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季节、种群关系的景观,以此来创造出回归自然的感觉。比如,在水边渔家景观设计中,就遵循了以上原则。该景观中,包括一叶孤舟,几朵莲花,几枝芦苇。船头上有几只形态各异的鸬鹚。可以看出,整个景观布景非常简单。另外,在布景中,利用剥离与灯光的效应,营造出了涟漪的感觉。景观中没有出现披蓑戴笠的渔人,但是透过孤舟就可以看出人的足迹。除此之外,还鸬鹚的周围,还布置了其他禽鸟,这些禽鸟形态各异,或水中嬉戏,或闲庭信步。虽然整个布景非常简单,但是却展示出了一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烟水迷离的人间仙境。同时,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

1.3 舞台灯光在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色彩、灯光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合理搭配色彩、变换灯光后,可以表现出环境、季节的差异,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和意境。在舞台上,灯光除了可以照明外,还能表现出时间、人物心理等要素。另外,从不同的角度来设置灯光,调配亮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景观陈列中,运用舞台灯光后,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舞台氛围与意境,从而凸显景观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给静止标本带来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在南极企鹅景观布景中,就会利用蓝色的灯光来营造出极地酷寒的意境。整个场景中,仅仅设置了几只企鹅的标本,提示人们这是南极。蓝色不仅让人感受到微寒的气息,而且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参观者看到以上陈列后,就会联想到严寒、冰冷的南极。在以上景观布景中,没有影响到企鹅本身的黑、白色。所以,在灯光布景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破坏生物本身的色彩。除此之外,利用舞台灯光,还能产生图特殊的艺术效果。比如,在毛脚?景观中,就是利用了灯光的效果,从而将静态的标本动态化。整个景观被漆黑笼罩,在三个不同的方位上,设置了三只动作不同的毛脚?。其中,右上角的展翅飞翔,中间的俯身冲下,最下面的在捕捉田鼠。灯光分别照在不同的毛脚?上,并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感受到了景观的节奏感、跳跃感。然后,在大脑中出现了毛脚?寻找食物、锁定猎物,抓住田鼠的这样一幅动态画面。可以看出,该景观产生的效果非常神奇。

1.4 将舞台区位融入到景观陈列中

在戏剧舞台中,其区位是从中心区域向外延伸的。同时,为了突出人物表演,要求控制好背景色彩。如果背景色彩过于华丽,则会使人物在景观中淹没。自然景观的对象是静态标本,要达到色彩与布景的和谐,不仅需要控制好背景色彩,而且还要凸显出标本自身的魅力。从人的生理特点上来讲,不同空间区位的强弱也是有差异的。一般情况下,上边比下边强,右边比左边强,前边比后边强。比如,在白唇鹿景观中,放置了两只白唇鹿。其中,一只处于站立状态,位于景观的中间。另一只卧在景观右边,神态安详。两只鹿都位于景观前方,很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在景观后面有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皑皑白雪,地势较高。与下面的景观相比,形成了高低错落、对比分明的效果,从而体现出了白唇鹿生存环境的辽阔、苍茫、静谧,最终获得了心灵上的安慰。

2 景观设计中应用舞台美术理论产生的效果

可以看出,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景观设计中,应用舞台美术理论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首先,营造了深远、惬意的艺术氛围,增强了静态标本的生命感染力。其次,通过空间、区位、灯光、色彩的搭配,让参观者置身于青山碧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之中,从而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了心灵上的安宁。最后,加强了学术与审美的融合,提高了陈列展览的品质,促进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长远、稳定发展。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鸿沟特征属性

一、数字鸿沟概念界定

数字鸿沟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是,追溯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相关理论,则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知识沟理论。

数字鸿沟本身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跨学科性。数字鸿沟涉及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范畴;(2)动态性。数字鸿沟研究的ICT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电报、电话到互联网,从拨号网络到发达国家的宽带上网,数字鸿沟的范畴在不断发生变化;(3)综合性。人们必须从多个视角来描述数字鸿沟,因为数字鸿沟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为数字鸿沟的研究造成一定的难度。

因此,针对数字鸿沟具有的特征,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数字鸿沟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讲,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从广义上来讲,数字鸿沟是ICT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ICT接入、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能力的差距。其中,狭义的概念强调时效性,主要针对目前互联网这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普及和扩散问题,强调数字鸿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均衡,表现为各个主体在信息通信技术拥有数量上的差异,强调“硬”鸿沟;广义的概念则将数字鸿沟的范畴扩大化,将“数字”泛指信息通信技术,从信息化的广度来理解数字鸿沟的动态性和综合性,强调“硬”鸿沟和“软”鸿沟两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鸿沟的属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界定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后,本文归纳数字鸿沟具有如下的基本属性。

1.技术属性

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的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早期的电报、电话、传真等基础技术,到目前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的技术差距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而不断缩小,但是新的技术差距又不断出现,说明数字鸿沟的研究范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造成的。就像20世纪80年代强调电话接入的差距一样,当前的数字鸿沟主要针对互联网接入,关注不同地区、种族、年龄、收入之间在互联网接入水平上的差距,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更多地关注互联网宽带接入上的差距。

因此说,只要客体目标在变动,技术水平的差距持续存在,数字鸿沟的技术属性使数字鸿沟同时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发展形态。不同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普及都遵循S型增长曲线,其中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传统ICT的普及过程,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兴ICT正处在快速增长期。这种技术扩散的变化趋势对数字鸿沟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很大的影响。

2.社会属性

数字鸿沟同时表现出社会性。不同年龄、种族、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个人和群体是否能够访问和使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体现了社会包容和数字民主,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导致部分弱势群体的边缘化。ICT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道德、传统家庭的看法,决定了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的:“计算机不再与计算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我们经由电脑网络相连时,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变,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将产生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网络生存观的并存与冲突。

3.经济属性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传统的技术差距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延伸,这些差距与信息经济特征与规律的融合和发展,将对微观个体的经济效益提高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作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它的经济意义。在2002年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中,研究者就曾经直接将数字鸿沟等同为经济鸿沟。

从ICT本身的经济特征来看,互联网为代表的ICT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和特征,表现出网络外部性、知识溢出以及报酬递增等特点,对于各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从经济视角考虑,消除数字鸿沟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主的ICT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宏观上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数字鸿沟的特殊性正在于将工业化中的物质财富差距延伸到信息化时代中的数字财富差距,又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差距。

4.知识属性

从狭义概念上看,数字鸿沟表现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不同主体中的普及和使用水平的差异。数字鸿沟溯源于知识沟和信息沟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沟现象。信息通信技术只是承载知识的工具,数字鸿沟的存在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发现、获取、理解、吸收和应用上的差距。在新经济形态中,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通信技术上的优势,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界,导致发展中国家所追赶的始终是不断变动的目标。因此,数字鸿沟更多地表现为创建知识、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等能力上的差距。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鸿沟是技术鸿沟,信息通信技术本身的特点影响其普及和扩散;从社会层面看,数字鸿沟就是社会鸿沟,是传统社会分化现象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从经济层面看,数字鸿沟是经济鸿沟,不仅仅是各主体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在网络经济中的体现,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恶化;从知识层面看,数字鸿沟是知识鸿沟,是不同群体在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卢斯夏诺•弗兰克:数字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J].与现实,2003,(5)

数字经济的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 公路运输 影响 作用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带动了交通运输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中公路运输是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影响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公路运输是联通地域交流的枢纽,是一个地方能够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数字化公路运输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深入的探究数字化时代下对公路运输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一、数字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数字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下的产品,发展速度迅猛的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信息技术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相比较工业化而言,数字化技术引领着经济和社会形态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转变的过程,现代数字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自己应当具备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对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传统工业化条件下的产业具有以下特征:缓慢的演化过程、较长的生命周期、产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联系、存在明显的界限。现代数字化条件下的产业特征则于传统工业化条件下完全相反:即产品拥有较快的演化过程、相比工业化条件下的产品并不需要生命周期、产业间的联系较强,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现代数字化的基本要求即以信息的重要性为基础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提高以及改造、改组甚至有可能是对行业发展进行方向进行重新确定,以使尽早的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数字化时代下的公路运输管理概述

数字化是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工业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把握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涵盖的内容包括车辆运输,管理人员,客服订单,运输物品以及运输距离等。不管是运输什么东西,只要有客户来下单,运输公司就要对客户的信息和运输的物品进行扫描登记,还要保证物品的安全和及时配送。在这样繁琐的工作中数字化的管理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路运输公司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对货物进行包装时候扫描条形码或是二维码,确定运单和客户信息,这样大大减少了运输公司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是突发事件,影响了物品的配送,或是客户不满意投诉,工作人员就能够立即查询物品运输的所有信息,同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汲取教训,最大限度的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所以,公路运输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数字化的管理。

三、公路运输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公路运输行业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非常的高,被当做是该行业的支柱产业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对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反观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运输,公路是国家城市间的重要的联通枢纽,一个地区的繁荣状况受到该地区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公路运输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

数字化管理密切相关联与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状况,对公路运输经济的数字化管理采取强化操作需要较高的强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实施措施。就现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而言,数字化管理程度的高低对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发展数字化管理公路运输,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数字化管理公路运输行业,能够优化公路运输行业资源的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强度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加强,间接的推动着公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准,进而对整个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四、公路运输数字化的发展目标

政府为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统一开放、井然有序的公路运输市场,应该大力推广公路运输数字化基础信息数据库、运输车辆数据库、道路运输业户数据库、道路运输场站数据库、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数据库建设。大力开发公路的货物运输、旅客运输、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车辆维修,违章运输处罚信息系统,公路运输辅助服务信息系统,运输业务信息系统,建立畅通测信息网络结构。以数字化带动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公路运输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全部都在计算机网络上简单、方便的进行操作 鼓励和引导公路运输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运输方式,改造传统的运输服务业务,升级运输产业,实现公路运输的网络化、现代化、数字化。

五、结束语

数字化管理是加快实现提高公路运势的必然选择。坚持以数字化带动公路运输的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丰富的新型路子,相信这样才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姚峰.王志喜.浅谈我国道路运输数字化管理的现状[J].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道路运输管理所.2013-03-27.

[2]许巍.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数字化管理理论与方法[J].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11-05-15

[3]吕文.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数字化管理的作用[J].巴彦淖尔市公路管理局.内蒙古巴彦淖尔.2013-07

[4]赵春林.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J].吉林省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吉林长春.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