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范文第1篇

本节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第二节“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第七章第一、二节合并提了一点标准,具体是:“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从目前盐城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看,不同层次、不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学生只懂得一些简单的操作甚至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课都开不全,相反有的学校却很重视,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高一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以及对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因每位学生价值取向、思维不同,水平仍参差不齐。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当前常见的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按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常用工具,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比较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势,逐步提高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掌握各种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各种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管理个人信息。

五、教学策略

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先由实例创设情境引入,采用任务驱动法,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体验并讨论总结各种个人数字化资源管理法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法、探究法及四步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

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管理从 手工管理

方式向以计算机为主导的数字化管理方式转变。

2.下列英文缩写中,意思为“个人数字助理”的是(B)

A.FTP B.PDA C.MP3 D.PC

3.英文缩写Blog的中文含义是(A)

A.博客、网络日志 B.个人数字助理

C.视频高密光盘 D.运动图像专家

(二)新课导入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师:陈×同学喜欢收集邮票,邮票本有很多邮票,但他不懂得管理这些邮票,请同学们运用已有的生活常识帮他画一个邮票管理的结构图。

学生小组合作画出结构图,同时让部分同学进行展示。

(三)探究环节

1.任务一 师:这是用PDA管理个人事务的一个简单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备这些功能,请同学们写下来。

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并在纸上写下来,到大屏上展示。

2.任务二 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师:(1)在计算机中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文件

学生讨论2分钟,并找两位同学回答,揭示答案:

需明白文件放在何处,明确其具体路径;

在计算机中利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打开资源管理器的

方法)。

(2)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弄清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师:文件和文件夹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我们可以比喻成我们文件放在包里一样,文件夹是用来放文件的,那么我们打开包拿文件的过程就好比我们双击文件夹后打开某个文件的过程。

文件夹:用来存放文件

文件:图形、图象、文字、声音、影片、数据、课件、程序

(3)学生演示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资源的事例

师:请同学们利用资源管理器打开E盘音乐,看一看音乐文件夹下的文件管理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做出调整。

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请出两组同学,首先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进行操作演示。

3.任务三 请同学们根据P143页图7-5收藏夹的整理过程,打开一个你喜爱的网站并建立爱好文件夹最后将网页快捷方式添加到收藏夹中。

4.任务四 下面是王×同学的财务日记,请同学们帮他用电子表格文件进行整理,并对他的财务进行统计运算,最后用饼图表示他的各项收支情况,并分析这个同学的收支是否合理。

教师在走动的同时进行适时点拨,并对关键部位进行提示。学生积极利用电子表格分析王×同学的各项收支情况,并分析收支是否合理。

(四)课堂小结

师:经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了?

生:踊跃回答。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范文第2篇

一、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信息服务行业竞争激烈。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信息服务产业,改变了以往图书馆为单一机构的信息服务格局,其他信息服务组织体制灵活,技术手段先进,比图书馆具有更多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优势。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人们全方位的知识信息需求,馆藏有限、经费短缺、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方式陈旧等已成为图书馆界的普遍现象。因此,图书馆必须寻求新的路径,实现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网络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计算机、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传统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业务特点和流程都将发生很大变化。网络技术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将日益成为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二、建设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

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图书馆通过管理,可以将现有资源有效的配置和组合,可以将现有潜力充分的发挥,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导入全方位创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推近图书馆的可出续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长期以来实行以部门、系统为主体的组织发展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图书馆由文化部门进行统一业务管理。按图书馆所属系统,区分为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部门图书馆和单位图书馆;按行政区域管理,又分为国家和地方图书馆系统。我国的图书馆形成了条块组合的,由公共图书馆系统、科学图书馆系统、学校图书馆体系以及部门、单位图书馆构成的社会体系。我国图书馆事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需求相适应,按系统构建的事业组织具有各自的定位和分工,与我国当时的社会信息形态相一致。然而,随着国际信息环境的变化,知识创新组织的社会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完善,图书馆事业按部门组织的发展模式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三、构建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机制

随着文献数量的激增和网络环境带来的信息的海量和无序,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做到信息资源的自给自足,必须依靠整个社会信息服务系统,成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各级各类图书馆应切实转变观念,以共建共享为导向,把单个的馆藏建设纳入到地区、系统、全国乃至全球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当中去,要合理布局信息资源,优化资源结构,保证重点,突出优势,加快合作建库和联合开发信息资源。应定制科学的信息政策和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加强与其他信息部门的分工工作协作,进行信息资源的协调采购、共建共享、联合保障。

(二)建立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协调发展的资源建设机制

面对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更加复杂、更加多样、更加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变化,图书馆应及时制定对策,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保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采取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应运各种新技术来应对这种挑战。

第一,继续强化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大量事实证明,印刷型文献不仅过去是图书馆馆藏文献主题,而且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是图书馆读者用户最常见和最喜爱的文献类型。因此,图书馆必须继续加强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不断丰富印刷型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第二,积极开发数据库资源。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设并优化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而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则在现代图书馆的整个信息资源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人才机制

第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图书馆所引进的新成员应该是高层次的、复合型的、网络技术水平较高或经营型的人才。图书馆要持续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重视“高”、“专”、“精”人才的引进是非常必要的。如国家图书馆近年从社会上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使全馆的系统网络管理明显改观。人才的引进,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二,要坚持“一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图书馆馆员看作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促使馆员创造性的完成各项任务。领导要培养馆员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馆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相信馆员,尊重馆员,给馆员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的各项管理,推行民主决策。发扬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都有一整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管理体系,当然拥有便捷的操作界面才能称之为较好的管理系统,而且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的一切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充分运用和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合理化管理流程,使得图书管理更加人性化。此外,需要凭借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势,提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办公,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图书管理效率的提高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内容展开:

1.1有利于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很有人性化的设计的阅读平台,而且可以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这种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使得图书管理员工作更加轻松,使得管理的工作失误控制到最低,甚至没有失误。图书馆由于收集的书籍繁多,所以管理起来非常麻烦,如果没有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那么很难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拥有一个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

1.2有利于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科技时代的环境里,而且信息资源已成为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资源,由于信息资源是一个较为广泛的量,所以它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既有实体的,也有虚幻的信息资源。一个动态开发过程则是信息资源的来源。因此,想要把繁杂的图书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具备现代工作的条件,那就是信息化办公。信息化办公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现代图书馆中会促进更加规范化的管理,而且可以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分门别类来管理,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3有利于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信息化的图书管理工作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洗礼,更加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信息化的办公需要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内容开始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一,积累并搜集相关专业知识;其二,对相应的技术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而且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应该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可以快速地辨别信息情况;其三,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帮助读者解决相应的困惑,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4有利于合理开发与配置信息资源

现如今,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作为图书馆应该为其配置新的观念和方法,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发资源首先需要树立导向观、动态观和虚实结合观,从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对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水平提高。其次,进行全方位的资料开发和整合,收集有用的信息。图书馆系统非常强大,从重视理论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重视实践性和生活性的信息资源开发,从而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2影响图书管理效率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普遍应用,为此网络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就连图书馆也实现信息化管理,但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其运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还需要管理人员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根据我国目前高校的图书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还不能够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一些数量的规范以及归还书籍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使得图书管理及使用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改变。与此同时,对图书馆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规范化管理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首要条件。第二,图书馆管理人员多数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采用简单的技术对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就应该拥有和具备现代化的案例手段,全面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以便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当然在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多不符的条件和问题,应对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第三,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采用集中化管理,老师和学生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由于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采取各自的管理方法,最为常见的是封闭和半封闭的图书馆,而且没有进行宏观调控,数据库和自动化的共享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3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策略

3.1规范图书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老师和学生为主,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才是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目前就图书馆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出现有借不还、丢失、损坏以及借用时间较长的现象。因而,对于上述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限制借用时间、丢失和损坏赔偿制度的建立,这样才可以保障图书资料的有序管理,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还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当图书馆出现丢失、损坏以及借用时间较长的读者应该耐心地教导和监督,而对情节严重者应采取惩罚手段,从而减少图书馆的资源浪费和流失,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其本身的工作重点,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主要是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对工作负起相应责任,对工作内容了如指掌,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意识,则对信息和学生智力的开发有一定作用关系。为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首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要对相关业务进行深刻的研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作为一名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些几点技能,如有资料分编技术、掌握文献资料技术以及对信息协调的技能等,管理员的工作是用户和资料的纽带,需要把信息资源传送给用户,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料;最后,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图书馆的情况来进行管理,划清界限,职责分明,针对有学术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细心为每一位读者或学生解读,传授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烘托图书环境氛围。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同时也为读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

3.3改变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

首先,作为图书馆应该遵守的原则是创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思想,并根据图书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图书管理模式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构建有特色的资源共享平台,剔除独立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用户;第二,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图书管理体系,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作为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善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问题,有必要时还可以与读者进行沟通,以便帮助更多的用户解决困惑。目前,网络技术成为核心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化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信息化的办公可以大量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想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办公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信息化办公制度,取代传统管理模式,迎接网络化管理,并将文献内容通过网络进行共享,让更多的用户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第二,以网络信息为指导方向的服务形式,而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更需要网络系统来服务,便于用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料,与此同时,只有不断对网络服务进行创新和改革,才会使图书管理模式迈向专业化的方向。

3.4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各行各业都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其中图书馆管理作为育人之地更是需要信息化的办公环境,因为信息资源太丰富,所以建设数字化的图书馆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对此,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就很有必要了。以下则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第一,现如今,建设数字图书馆对高校的发展很有必要。我们步入知识经济性社会,很多技术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数字化图书馆可以替代传统管理模式的所有工作量,不但准确无误,还可以缩短工作时间,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强大的信息技术帮助管理人员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信息的收藏、运用和推广等问题都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使得信息化更加迅速,为广大读者和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需求,这样更有利于图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第二,知识经济时代里实现知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由之路就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越来越多,使用好信息资源就是对物质的节约,并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信息资源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是促使我国信息化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第三,信息时代当然少不了网络的存在,而数字图书馆也不例外,它是对全国文化素质基础的提高和改进。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考验,强大我国的科技力量,就必须制定相关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战略目标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要想实现就必须完成更高的要求和条件,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提升我国的物质文明生活的指标,将教育事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提高国人素质的基础条件。信息化的图书管理模式,即为数字图书馆管理,打破传统的管理思想,提倡现代化技术,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就是建设数字图书馆。

4结束语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范文第4篇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冲破档案利用中的种种局限,以现代科技手段和设备为依托,挖掘档案信息的浩瀚资源,利用档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馆藏档案以及现行的相关文件,从而提高档案服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使档案管理部门开放化,在档案保管以及利用方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缺乏详细统一的标准,制定出台的相关标准寥寥无几,内容系统性、配套性存在欠缺,导致工作流于形式,信息资源分散孤立,采集数据的内容、质量标准各异,良莠不齐,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重设施建设轻信息资源建设的倾向依然存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信息资源建设。常见一些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投向几乎全部是设备,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导致信息化的应用成果不明显。

(三)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有丰富纸质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在管理理论基础、馆藏原则、管理方法和技术上已熟门熟路,但对以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存储、电子检索、、利用等技术“一窍不通”,而年轻、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却仅仅懂得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流程却知之甚少,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因素。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经费缺乏

硬件设备的配备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也会较高,所以如果没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保障,设备配备紧张,高效快捷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无从谈起。

三、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步伐

所谓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主要是指:管理标准规范、业务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既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法规”,又是衡量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上而下地组织制定标准规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涵盖技术、法制、体制、机制问题,须从政府和国家层面入手,协调和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档案工作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需要讲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因此自上而下更加需要统筹规划,以便最终达成高度的信息共享。

(二)提高认识,加大设施投入

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借助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实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的创新性档案工作,如果从业人员只习惯于传统式的手工管理模式,而不肯更新管理观念的话,即使单位建起了网络,购买了最新的软件系统,也不会真正将系统应用起来,致使软件成为一种摆设。因此优化组合档案工作者队伍,应配备档案信息化专门技术研发方面的信息专业人才,负责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给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档案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改进管理模式,自觉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养和技术技能,提高创新素质。从业人员能力的提高要与时展同步。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既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知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让那些理念先进、业务精通、技术熟练的档案工作者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为档案事业心甘情愿地奉献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档案现代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从业人员的努力,更需要上级档案业务部门的栽培,上级档案部门应在过去的单纯的档案知识培训的基础上,举办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培训班,并建立强化学习制度,规定各单位落实人员参加学习,为各单位档案现代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档案现代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四)切实保障对档案现代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档案现代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网络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服务器管理、数据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等多项技术内容,即购买软件,也要购买其它必须的服务设备。所以,政府财政部门要尽力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给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信息资源常见管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工程档案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规范,工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科学化、信息化、电子化。

(一)工程档案的计算机化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档案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逐步走向成熟。档案中数据和流程图的绘制软件开发者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处理,但是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软件的互通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实现对档案信息的一体化处理,这将是档案管理近期的发展方向。

(二)培养专业档案管理人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管理对于经济的重大影响,管理学专业也日益兴起,这必将会培养出大量的现代化管理人才。这样就为建设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中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档案交由专业的人才管理,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就会大大推动档案管理的发展和作用。

二、当前工程档案管理现实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一)档案管理方法落后,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目前很多建设项目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档案,就是在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等平常工作中单纯由人工操作和管理,这样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很好地适应项目档案数量大和项目档案利用范围扩大的需要。在整理方面,传统方式整理竣工资料就是项目完工后统一整理,组成竣工资料编制小组,一般需要做―套纸质档案,一套项目档案数量上千卷,需要很多纸张,造成每个单位都有庞大的档案室,需要配备多人编制和管理,人工建目录,占用许多资源,造成人力物力的过多利用,甚至是很浪费。

(二)技术滞后,还未能完全达到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当前工程档案的管理虽然已开始运用计算机、光盘等现代化工具,但这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模式仍是计算机技术加上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实质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运用新技术的改进,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数字模拟,并没从根本上真正改变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管理仍是围绕纸质实体档案进行的,对知识的占有、信息的转化、利用与传输都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基础上,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社会对其新的需求。

(三)资料滞后,与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这里所指的资料,不仅是工程建设资料,同时还包括诸如邮电、通讯、水电、交通、燃气等基础性工程建设资料。工程竣工后,有些相关资料没有及时送交城建部门归档、整理,形成完整的文件,致使有的工程资料特别是地上网络系统的情况不明,为日后建设埋下隐患。

三、提出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多元化的信息化管理。在电子档案管理在全面普及之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存在,多元化并行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随着公众利用档案意识的增强和档案开放力度的加大,社会对档案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到档案馆来翻阅档案原件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将被改变,档案馆不再是简单的实体保管员,而应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为了应对档案信息多元化的挑战,一方面需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我们要主动接近档案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结合城市建设的进程,编研出信息成果进行提供利用,利用城建声像档案的优势,用专主题片、照片接片等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到现场的问题,从内容、形式上实现完全不同与以往的主动服务。另一方面在延续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的同时,利用网络环境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在建设系统门户网站设立子网站,努力实现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加强工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创新工程档案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工程档案信息现代化建设。一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努力破除“工程档案信息无用论”、“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危险论”,从文件目录做起,将现有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建立、逐步充实和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全文全息上网,文件目录上网,使用户对馆藏档案有一个全面了解,以便查询。二是加强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计算机配备,并实现计算机连结上网,实现档案信息快速传输检索和利用。做好计算机软件的选用和设计,从档案管理的实际出发,综合数据管理、整理编目、检索查询、安全保密、系统维护等基本功能,以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三是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工作者既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一方面,加强现有档案干部职工的自身学习,另一方面,选拔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掌握现代技术的整体水平。

(三)做好工程档案的编研工作。在长期的工程档案工作中,要紧紧抓住用户需求,从编研内容选择到编研成果形式,都需要创新。在实践工作中,一是利用摄影、录像等多种数码处理和载体记录城市发展,并将其编制成专题片、画册等,这种生动、直观、说服力强的编研成果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为处于“读图时代”的广大群众所接受。二是围绕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做好编研。这应始终是编研选题的重点。城市在新一轮建设中,开展了专题资料汇编工作,先后汇编了道路改造工程、供热供气管理建设工程、“拆墙透绿”工程等专辑,为规划、建设及管理部门及有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三是体现出地方特色。工程档案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基础结构、建筑风格等,对现代设计业、建造业有极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四、结束语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向国外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重视档案机制的建立,将档案管理经验与优势相结合,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满足人们对档案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