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分析
企业人才招聘管理一直都是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一部分,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怎样才能招聘到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优秀人才是人力资源部门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是一项既复杂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但就目前招聘现状来看,我国企业人才招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对人才招聘重要性的认识,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仍有一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充分认识人才招聘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才招聘仅仅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招聘工作十分随意,甚至招聘现场用人部门的主管都不参加,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中尤为突出。
(二)多样化的招聘渠道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人才招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现场招聘会,也可以进行网络招聘和校园招聘,也可以进行企业内部选拔或者内部员工推荐等等,任何招聘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就目前我国企业人才招聘情况来看,大多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招聘渠道,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来说,仍采用现场招聘会的传统招聘形式,这无形之中缩小了企业对人才选择的范围,为企业进行人才招聘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三)企业对相关岗位人员需求缺乏正确的定位以及招聘标准
企业对于人才招聘缺乏整体的规划,对企业相关岗位所需要招聘的人员缺乏准确的定位以及相应的招聘标准。目前,仍有一部分企业一味地倾向于招聘重点名牌学校毕业的学生,而对于应聘者是否真的适合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否真的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并没有充分地加以考量。
二、企业人才招聘的发展趋势分析
企业针对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十分关键,但同时把握住人才招聘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做好招聘管理工作也尤为重要。我国企业人才招聘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元化的招聘渠道供以选择
正确地制定相应的招聘策略,使企业的招聘资源能够更加准确和有效地投放。比如,一些普通岗位的人员需求可以通过劳动力人才市场进行现场招聘;而专业性的技术岗位人员属于企业的核心岗位,可以通过校园招聘专门渠道招聘一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对于企业高层管理岗位,可以采取内部招聘为主要的方式。企业要学会充分并且合理利用各种招聘渠道,为企业招贤纳士,这样,既可以为企业招聘到优秀合适的人才,还可以为企业节约一定的招聘成本。
(二)人才招聘更趋向于网络化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面普及,网络招聘已成为企业进行人才招聘的首要选择。首先,网络招聘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其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信息量大且丰富,网站的招聘信息随时都在不断更新中,不仅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地所需人才的求职信息,求职者也同样可以快速地浏览到大量的招聘信息。其次,网络招聘方便、快捷且针对性比较强。相比于传统招聘模式,网络招聘更加便捷,企业通过自己公司的网站或者第三方招聘网站等将招聘岗位的人才需求条件出来,应聘者也只需将其个人简历进行网络投递,双方通过网络完成信息的交流就可以了。网络招聘的针对性比较强,企业针对岗位设定的基本条件快速地从众多的电子简历中筛选出合适的人才候选人,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
(三)人才招聘更趋向于中介机构代招
近年来,在人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为企业提供专业招聘服务的大量猎头公司以及人力资源外包公司逐步兴起,尤其广泛地被一些外资企业所沿用,而且也慢慢被国内企业所接受。为了简化企业的招聘流程,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时间,目前很多企业将人才招聘的工作特意委托给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进行初步代招,这种招聘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三、结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人才是其获取竞争力最核心的资源武器,所以企业才会越来越重视企业人才的招聘、选拔。人才招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优秀的企业人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聂媛媛,田俊双.现代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及发展趋势 [J].中国商贸.2011(2)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邹筱,赵锋.本土化案例在《物流管理》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0-132.
[2]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3.
[3]刘光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1(1):108-109.
[4]翟羽,邓春.海南高职院校港口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1(9):38-40.
[5]曾惠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14-15.
[6]孙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2):215.
[7]马乐,李楠,张莹莹,等.物流工程专业型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309-311.
[8]贾卫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6):74-75.
[9]傅忠宁,朱昌锋,张静芳.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12):451-453.
[10]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育,2012(10):33-37.
[11]李彩其,等.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4-55.
[12]黄勤,陈玲,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112-114.
[13]于汝民.基于物流供应链建设第四代港口[J].中国投资,2008(7):7
[14]李永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第四代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33(7)
[15]蒋鹏.我国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09(11):112-113
[16]刘璠.第四方物流企业协同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7]卢根旺.基于能力整合的第四方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5):66-67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晋明.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水运,2011(05):23-25.
[2]郭思维,魏云达.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于晖.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4]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5).
[5]苏君,吴辉.现代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6]何明坷.物流系统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8]王彦,孙光沂.我国航运业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市场形势[J].世界海运,1997(2).
[9]赛令香,赵锡铎.论我国航运企业在新经济下的经营发展战略[J].珠江水运,2002(2).
港口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冯希,港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
[2]陈涛,杨柳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5(24):34-35
[4]李建丽、真虹、徐凯,港口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2009
物流业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1、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2、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3、第三方物流开始逐渐替代企业的自营物流体系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同时,从日益增长的工业成品营销服务需求来看,利用外部专家很重要。若企业自行分配产品,这意味着对营销服务任何程度的深入参与,都将引起费用的人幅增长。只有使用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才能减少额外开支。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报告网的《中国物流园区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中提到,随着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也开始提速,区域性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近几年来,各地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更为合理,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一批适应不同需要、定位明确的专业物流园区的开工建设和一些功能健全的综合物流园区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物流网络组织节点开始形成,有效地促进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的集成整合,有利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我国的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入选中物联《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754家,比2008年的475家增长58.74%1。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的技术设备更新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和社会物流总额均保持平稳增长,物流园区规模逐步扩大,但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仍然较高。
虽然第三方物流与企业自营物流体系相比成本更低,但是第三方物流任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2.物流渠道不畅。一方而,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而,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同时,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建设尚有待加强;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也不能完全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物流服务一体化和集约化程度亦不高。
三、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趋势
1、建立有效的物流服务过程监测体系
对物流服务过程进行有效监测是控制物流服务过程,进而实现服务战略目标的手段,包括:跟踪监测、评价绩效、作出反映等,具体说就是收集信息、捕捉偏差、分析后果、加强管理。从监测手段的确定来看,报告单法一直以来是物流企业作为监测手段的通常方法,该方法最明显的缺陷是缺乏服务过程监测的互动性,即无法反映客户对检测结果的认同度。现在物流企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互联网法和电子数据交换法等。但由于电子数据交换方法使用的成本较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互联网来进行物流服务过程的绩效评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经营的深刻影响。
2、制定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标准
要制定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标准,关键是要明确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即在这整个服务过程中,客户最看中的是什么。如:做零售的客户他们最关心的内容是存货的情况,存货是否能得到有效管理,补货是否及时等等;做生鲜的客户他们最关心的会是运输的条件和速度,是否能将鲜活的商品真正做到保鲜;做高价商品的客户,他们最关心的会是商品的安全性;工业客户,他们最关心的会是交货、订货的周期还有定单完成率等等因素。总之,不同的客户,在各自的需求方面也一定不同,他们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侧重,但是几乎所有的客户都会关注定单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效率等等,物流企业如果能够根据这些共性和个性的要求,为客户提供有效、个性化的服务,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竞争力。
3、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寻求专业物流人才,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的筹划,设计和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尤其要注重对技术类与管理类相集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专业物流人员必须时时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邓建福.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J].电子商务世界,2006.
[2]何明珂.中国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商贸经济,2001(7):12-15.
关键词:网络;贸易;发展;经济;信息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网络贸易(Internet Trade)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商贸活动。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或者是指以Internet为载体,利用数字化进行的在线交易。在网络贸易中,贸易活动的各方通过不同的网络服务平台,浏览贸易信息、进行贸易洽谈、签订贸易合同、支付货款等。
一、网络贸易的优势
1.网络贸易可以降低成本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贸易形式数字化,信息以电子化的方式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网上贸易市场。网络贸易迅速快捷、费用低、信息量大,甚至可以使人们看到实物照片和录像资料。通过国际互联网,企业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买卖双方可以在网上展开询价、谈判等商务活动,实现网上售货或订货,与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处理业务文件的技术,可大大提高商贸文件的传输速度,降低文件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网络贸易没有国界的限制
与传统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全球化趋势。现实世界以地理确定边界,而网络本身没有边界,网络社会是开放的,没有地域的限制,是一个全球性系统,具有资源共享性。因为国际商务的主要媒体――国际互联网从本质上讲就是全球性的。无论在哪个国家,你只要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享用国际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资源。尽管大家联接国际互联网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企业拥有不间断的计算机联接系统,而另外一些企业或个人则通过调制解调器和公共电话网拨号入网的临时联接方式,还有的通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或卫生网络系统接入国际互联网,但是无论哪种联接方式,都可以实现相同的联接效果,即进入全球市场。
3.网络贸易便于管理
国际互联网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这种经营战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二、我国网络贸易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的深度将进一步拓展
目前受限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两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将向纵深挺进,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将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简单地依托“网站+电子邮件”的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过渡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产品和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互动、实时成为企业信息交流的共同特点,网络成为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中枢神经。企业将创建、形成新的价值链,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关者联合起来,形成更高效的战略联盟,共同谋求更大的利益。
2.中国电子商务将面临严峻挑战
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必然走向世界,这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将渗透到国内,对中国电子商务构成严峻挑战。
3.电子商务网站将会出现兼并热潮
首先是同类兼并。目前中国为数不少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由于资源有限,并且在Internet“赢家通吃”原则下,最终胜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网站;其次是互补性兼并。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等诸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与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网站要发展,必然采取互补性收购策略,结成战略联盟。由于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趋势,而且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将成为必然趋势。
三、小结
网上市场将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同时也说明在网络贸易出现的今天,国际贸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不仅从贸易场所,主客体及运行发生变化,而且由网络所带来的信息贸易的比重也飞速增长。此外,随着国际网络制度创新速度的加快,国际贸易以网络贸易形态进行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江.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J].财贸经济,2000(09).
[2]赵龙.网络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J].科技术语研究,2002(01).
[3]夏丽萍.论网络贸易条件下我国的国际贸易问题[J].江苏商论,2005(02).
关键词:航运业 金融工具 应用
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文件对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全面部署,其中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被放在重要位置来规划。航运金融作为航运业和金融业的交叉领域,对于两个中心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近年来我国航运金融发展形势来具体分析和探讨金融工具在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及应用。
一、我国航运业发展现状
我国航运业快速发展,分析航运业发展现状和我国航运金融现状,对于扩大我国航运金融的发展空间是极为必要的。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外贸出口规模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位,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万吨以上干散货船共计1618艘/4940万载重吨,运力规模比2011年底增长15.2%,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在港口业方面,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双双位居世界首位,且共有8个港口进入世界二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在水运基础设施方面,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年底增加334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762个,比上年末增加101个;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70公里。从这些层面看,我国在航运方面已是世界航运大国。
二、我国航运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金融工具在航运业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海上保险,包括船舶保险、运费保险、承运人责任险、保障赔偿责任保险及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等。二是船舶融资,其形式主要是直接贷款、船舶抵押贷款及船舶融资租赁等。三是航运金融衍生品,其实质是提供一种避险工具,主要是用来避免运费市场上下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这些金融工具在我国航运业的发展及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就当前具体情况而言,我国航运金融发展较为滞后,造船企业、港口、航运企业等上市融资的数量较少、规模也很小,很多金融机构仅仅提供港口建设、船舶制造的银行贷款业务,贷款领域较窄;航运金融衍生功能也很滞后,金融、保险等航运衍生服务业尚未形成气候。
对于其发展情况及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航运金融总体规模小,目前上海在全球航运金融市场的份额不足1%,这与伦敦、纽约等世界型港口相比,差距太大,从2010年开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积极筹划建立专业航运金融平台,以支持上海的航运业。二是对航运金融的创新能力不足,与伦敦相比,中国的金融机构自身专业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金融产品匮乏,如上海的银行在船舶融资、船运保险、物流金融等方面刚起步,提供的航运金融较少,航运融资市场几乎被国外银行垄断。三是航运金融相关业务有外移趋势,目前仅有3家大型船公司在中国注册,这与在上海开展航运业务的数量达20家的大型船公司极不匹配,且境内的船公司70%以上责任险在境外投保。
三、发展我国航运金融的对策
(一)航运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控制风险实现利润
我国航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有利的一面,尤其是要利用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功能,对收入和成本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这样就可以熨平周期波动的风险,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率及稳定经营风险。笔者认为航运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控制风险实现利润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将警兆分析与识别纳入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并建立具有量化标准的风控体系。二是要大力加强航运业金融风险识别和控制,航运业的周期性会影响各条竞争激烈的远洋运输航线的价格水平,并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同时,航运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航运企业要加强对资产、负债的管理,确保稳定的现金流,也要关注汇率风险。
(二)大力促进航运金融协同发展
笔者认为促进我国航运金融协同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配合国家战略,丰富金融产品。大力拓宽航运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政策、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船舶租赁、保险、再保险公司等航运金融服务机构落户我国各大港口,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提供更多的航运投资和避险工具,加快发展船舶融资、国际结算、航运保险等金融创新业务,积极探索航运企业在全球化布局时使用人民币对外投资以规避汇率风险等。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效益。政府要采取税收减免政策来鼓励海上货运险本地投保,积极扩大航运保险免营业税的险种范围。要积极适应航运金融发展形势,出台支持航运金融发展的金融外汇政策以方便航运相关外汇资金跨境收付。三是完善航运金融配套服务体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航运保险法规体系,如完善《海商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保险法》等法律;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以吸引具有保险、航海、法律、金融等综合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支持发展诸如保险经纪、保险公估、海事法律、船舶检验等航运金融中介机构。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提高我国航运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