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生育的弊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此可见,当时出台的“独生子女政策”,即“一胎化”政策并非最佳选择,而是在中国人口过剩、计划生育起步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急刹车”政策,有其合理性、必要性。但是,这项政策只考虑30年,也就是一代人是不科学的,至少应再考虑三代人,否则不可能认识到“一胎化”可能产生的社会弊端,结果可能导致30年后“一胎化”政策被否定。到头来,这种国策是难以持续的,甚至还会出现反复。
基本国策当以百年计
其实,早在1980年9月25日“独生子女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正式出台之前,笔者就在1979年冬提出,下一代要实行“双独可以生二胎”,即一百年四代人平均为“1.5胎化”的中国人口战略主张。30年过去了,实践证明笔者当年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
一项长期政策,特别是基本国策,必须考虑眼前利益和长远影响,权衡利弊,作出最佳战略选择。人口战略所涉及的计划生育应该作为百年大计来考虑。也就是说,计划生育至少要以100年为单位,以25年为一代,考虑四代人应如何实施计划生育,而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么“一胎化”,要么“两胎化”,把根本国策混同于临时对策。
“一胎化”政策在当时是必要的,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弊端。“一胎化”生育政策实际上是以“剥夺”人们自主选择生育数量的权利为代价的,其带来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老龄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从现在起就要应该计划地实行中国计划生育的新战略“1.5胎化”。
有选择地“1.5胎化”
近期有报道称,“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开展“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2011年将首批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五省试行;然后,在京沪津等大城市实行;计划在“十二五规划”(2015年底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执行“单独二胎”政策。这与笔者的人口架构理念比较接近。
我认为,中国最合理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战略应该是在未来100年,即1980年至2080年,实行“有选择地1.5胎化”。即,从中国在全国范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以未来四代人为对象制订计划生育长远规划,具体做法是:
第一,凡是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享有生育第二胎的选择权,而他们的下一代人生育第二胎则要受到一定限制,提倡重返生育独生子女。
第二,凡是夫妇中男方是独生子女的,原则上可以享有生育第二胎的选择权。如果只有女方是独生子女,则这对夫妇则不能享有生育第二胎的选择权。这非歧视女性,而是在客观上有利于保护女婴。
第三,父母是独生子女的“二胎选择”并非硬性规定,而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如果放弃这种权利,便意味着这种把权利移交给了自己的下一代。这就增大了人们接受的自愿性和自主性。城市和农村应统一政策,少数民族可以例外。这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素质和中华民族多民族合一的国家特色。
关键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文明社会
近年来,在推行和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都反复强调要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来检验和衡量一个地方或某个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1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现状
1.1 认识不到位。经过30年来的努力,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口增长率已经下降到千分之十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低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但因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底子薄,农村人口占80%,不仅人口增长的形势依然严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还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即使有的单位已开展了优质服务也是蜻蜓点水,没有真正从思想的高度、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轨来认识这个问题。
1.2 计生干部优质服务的意识不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各级计生干部对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针对育龄群众之所需来开展服务的意识不强、思路不宽、方法不多。
1.3 优质服务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地方开展优质服务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局限在做好育龄妇女的技术服务方面,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没有体现出来。
1.4 乡、村计生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适应不了开展优质服务形势的需要。乡镇计生人员的素质不高,只会单纯地从事某项业务工作,缺乏一专多能的管理和服务技能。
1.5 计生优质服务考核机制不健全。各级在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过程中都进行考核评估,由于考核项目多、时间短、人员少、方法单一,考核评估或调查走访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深入不下去,程序是走完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评估考核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在调查生育、节育情况时向农户了解优质服务的情况;二是通过和乡村干部交换、查看相关的资料、文件、数字,这种考核评估的方式暂时会对某项工作起到蒙混过关的作用,但最大的弊端是有的基层单位不做实际工作,工作没有到位,没有开展优质服务工作,为通过考核评估,采取应付甚至是弄虚作假的办法,依靠资料来过关,从而达不到通过考核来改进和推动工作的目的。
2 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优质服务是指育龄群众在实行计划生育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服务。这种服务是群众所需要的服务,而且不仅仅是技术服务,它是涵盖在生产、生活、生育诸多方面的服务。
2.1 加强我国基层计生干部伍的建设。一是加强乡镇、社区的一级计划生育干部和服务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能力,提高其咨询技巧、提高其对育龄群众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有效措施、生殖保健等的指导工作能力。二是提高村级计生干部的信息采集、信息化应用、咨询、初级随访等技能。三是重点提高县级计生队伍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能力。
2.2 提高计划生育随访工作合理性和主动性。随访工作作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优质服务工作,因此必须重视并提高计划生育随访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和积极主动性,其中对手术后对象的随访必须及时、主动和符合规范要求。具体应注意下面几点:一是避孕药具应用随访。口服避孕药在服用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因此计生技术人员应重视对其的随访工作,全面了解具体的服用量、身体不适症状,及时做好补救措施,减少身体损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必须及时汇报处理。二是计划生育手术随访,必须在一周内主动和及时开展。三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随访。对于计划生育手术后出现身体损害或其他不良表现,计生干部必须及时随访,尽快安排免费治疗。
2.3 坚持优生“两免”检查以及“三优”促进工作。优生“两免”检查属于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的关键工作内容,而“三优”促进工作则能够全面有效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它们都是我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在深入推进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必须做到思想到位、制度到位、投入到位“三个到位”。首先是思想到位,做好优生“两免”检要性的大力宣传,提高婚前和孕前的健康优生检查率,并认真做好“三优”促进工作,明确服务对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次,认真制定系统的完整的工作指导和周密计划,切实使“三优”工作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特色品牌。再次是投入到位,规范“两免”“三优”工作机制的工作人员的统一配备、硬件的统一投入,并把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中。
2.4 完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评估体系要体现以下要求
2.4.1 优质服务上水平。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以后,计划生育工作中心转移要求工作方式实现重大转变,且所有量化的计生考核指标都需要通过优质服务来实现。必须把优质服务提到议事日程,实现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有机结合。表现在考核指标上,就是要在注重考核计生率、性别比等管理指标的同时,加大对服务指标的考核分值(即计划目标的量化指标和优质服务考核指标可各占50%),从而引导各级组织在实践党的宗旨、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
2.4.2 工作规范化。在过去控制严峻人口形势的要求下,控制人口增长是第一位的,往往对工作的规范程序重视不够,现在必须有效地解决随意行政的问题,在考核中要加大对工作作风、工作水平、群众满意程度等体现工作过程指标的考核分量,确保依法、规范、文明行政和高效、优质服务,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量化的人口指标同时得到全面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评估。
2.4.3 解决实际问题和工作创新,由单纯考核向考核与调研相结合发展。要转变就考核而抓考核的观念,考核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更应注重解决问题,缩小差距,改进和推进工作。对基层中出现好的做法和苗头,要及时认真加以总结、推广,对问题产生、存在的差距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对基层工作做出督导,也利于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
结束语
加强对如何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水平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针对我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重视并提高计划生育随访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和积极主动性,认真做好优生“两免”检查以及“三优”促进工作,真正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能菊.浅析如何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J].魅力中国,2009,20: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85-0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计划生育首当其冲,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使户籍制度改革与计划生育相适应的问题。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方法
从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进程来看,保证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是通过控制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量迁移,较好地避免了城市人口的过分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社会问题;通过一致的人口登记措施,严格控制人口的流动,从而起到了预防犯罪、有效侦破案件、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保证了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口微观控制的有效进行,保证了人口统计和人口宏观控制的顺利实施。
1户籍制度与计划生育的关系
户籍管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是指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对其所管辖的民户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和管理,其内容包括常住人口登记和上报制度、居民户口或身份登记即管理制度、暂住人口登记制度、出生人口登记制度、迁移登记制度、变更更正登记制度等。户籍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统计人口数量,维持社会稳定。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旨在通过宣传与教育,并采取其他措施来放慢人口增长速度,控制人口数量,以适应环境的承受力。这两项措施的范围及于全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各个方面。二者之间的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户籍制度建立之初,严格限制人口流动,人民群众被死死的钉在固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和流动中实现的,各种社会资源自由式流动,进而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发挥人力物力的最大效能。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人力资源的流动至关重要,但传统的户籍制度不是从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出发鼓励劳动力由经济势能低的农村、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迁移,而是从保护城市的利益出发,采取种种措施,设置重重障碍阻止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它反而鼓励人口由城市到农村、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的流动,使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最佳配置。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同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不能实现,遏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给现代化建设增加了不必要的制度成本,延缓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做了相应的调整,不再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因此,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呈现出大规模的跨区域、长距离的特点。据有关部门分析估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流动人口还将以平均每年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均已证明:经济越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就会越多。虽然流动人口的增多,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但从总体上说,它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实现。因此,对流动人口不能排斥和歧视,应注重把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的户籍人口管理的轨道,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户籍制度不管是对于人力资源的分配,还是对于人口数量的控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引起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调整。
2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措施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逐步全面实行公民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形成由户口登记、迁移为基础,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组成的管理制度,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当然户籍制度的改革面临一个非常敏感而棘手的问题,就是户籍性质变更现象普遍化和台法化后的生育政策该如何制定和掌握呢?
2.1实行双轨制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因此,暂时不能以“一元化”的生育政策来适应“一元化”的户籍制度,而应当采取过渡的方式来执行现行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目前,在基层调查时,有些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少看法,其中一种即在一定时间内,户口落在村民委员会并分到责任田的,适用农民生育政策;没有责任田而从事其他职业的,适用城镇生育政策。采取这样的办法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既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也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也便于操作。当然了,这种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当我们不能区分城市,还是农村人口时,我们应该适用怎么样的政策呢?因此,们现在做的也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做出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
(鄄城县人口计生局,山东 鄄城 274600)
1 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1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计生档案资料是许多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来源。在工作中,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其结果可用于统筹计划,明确工作重点,量化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可为人口计划生育决策提供依据。
1.2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
利用人口计生档案资料,通过从计算机中提取《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和申请领取《生育证》资料,可成为对育龄妇女提供服务的依据。
1.3 人口计生档案可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有效利用人口计生档案,掌握流动人口动向,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可以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工作的需求。利用流动人口档案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互通信息,即可引导流动人口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促进社会抚养费两地配合征收,又可防止两地因为“时空差”出现工作疏漏,如发错证、重复发证等。
1.4 人口计生档案可利用群众需求信息档案,促使计划生育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
让群众提出自己在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疑问、意见及建议,通过信息采集记录薄收集整理,形成群众需求信息档案。
1.5 人口计生档案可保证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使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承担的监督执法任务越来越重。《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证》的实施,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这对人口计划生育监督着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的真实信息,为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打下基础。
2 认真分析和解决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同志认为计生档案无实际意义,档案和计划生育工作无直接关系,只要职工不发生计划外生育就行了,档案管不管无所谓。
2.2 内容存在弄虚作假情况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少数单位在计生档案中将单位内部用临时工的情况隐瞒不报,停薪留职和下岗人员生育节育情况没有管理,出现漏管漏档、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极个别单位有造假资料、假文件、假证明现象,损坏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
2.3 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检查组“走马观花”似的检查不能认真解决档案存在的问题,检查过后人员思想松弛,易造成档案管理的停滞不前。
2.4 人员素质偏低且不固定
大部分单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干部多为兼职,在单位内部没有相应职务、职称,人员变动大,频繁的人事调动使得档案交接不完全、清理不彻底。造成档案资料的散失,影响档案的完整统一。
2.5 管理制度不健全,手段落后
对建立计生档案没有统一要求,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不能按照档案的立卷原则规范计划生育材料的收集,归档全部用手工操作,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档案立卷不规范,计生档案管理仅以保存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
3 认真抓好人口和计生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管理现代化建设
3.1 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计生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1)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2)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计生档案由于多年来未作全面的清查,加之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复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3)要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
(4)要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在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
(5)要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查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还是不行的,还必须保证查准率。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
3.2 加快数据准备,推进计生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1)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案卷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档案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机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
(3)分门另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病历档案”、“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
(4)用
关键词 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主题词存在着查找烦琐、效率较低的弊端,怎样取其利弊其弊,可以采取以
关键词 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题目中用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
关键词 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
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4.1 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档案人员应该既善于档案管理,又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和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
4.2 重视档案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班,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并注重增强档案信息观念和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
4.3 积极支持、鼓励档案人员不断学习,注重知识积累
很多档案人员随人已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但往往过于倚重各类培训而忽视自身的学习和积累。事实上,自学也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档案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4 合理调配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不断开创计生协会工作新局面
——在街道计生协会换届选举暨三届一次理事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西湖街道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 彭清华
(20__年5月30日)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
受常务理事会的委托,现在向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报告街道计生协会二届一次理事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请予以审议。
三年来,全街计划生育协会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区计生协会的指导和关怀下,在街道计生办以及全街计生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依靠广大协会会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街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协会工作卓有成效。市、区计生协领导多次到我街检查、调研、指导工作,并对我街计生协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理顺关系,不断健全协会工作网络
街道工委、办事处对计生协会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人员编制,每年投入协会活动经费2万余元,定期研究、部署协会工作,将计生协会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和年度考核,做到了认识到位、保障到位。以20__年“协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不断加快建立健全计生协会组织的步伐。为了发挥基层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积极创建适应基层工作特点的协会模式,根据区域内村、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的分布、人口数量等情况,组建了三种类型的计生协会。一是独立式。在工作环境好、阵地完善、有一定活动经费的村、社区单独建立计生协会,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设立若干个协会小组;二是联合式。将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与社区联合起来,成立社区企业计生联合协会,以各企业和居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协会小组;三是挂靠式。将散居在社区内各类小型企业,按条块或行业设立协会小组,挂靠在社区计生协会。通过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达到了“四不”、“四有”,较好地巩固了基层协会组织建设的成果。目前,我街已拥有基层协会组织22个,会员2256名,成为全街最大的群众组织之一。
二、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协会工作活力
我们紧紧围绕“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计生协服务计生工作、体现自身价值的新途径,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建立起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群众工作体系。
1、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街道计生协坚持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定期举办计生协理事和会员培训班,全街共举办培训班26期,对基层协会的工作人员均进行了分批分期培训,使广大理事和会员强化了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自律意识。
2、建立“两为两争”创建机制。计生协在“两为两争”活动中,发动广大理事、会员开展了“比服务形象、比服务意识、比服务水平、比服务效果”的“四比”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批先进协会组织和优秀会员在创建活动中脱颖而出。20__年长沙市计生协会工作现场会在黄泥岭社区召开,街道计生系列保险工作荣获二等奖,黄泥岭计生联合协会会长彭觉辉被评为长沙市十佳会长,区、街两级共计表彰计生协会先进个人96人,先进集体9个。激发了广大理事、会员为国策作贡献的内在动力,增强了为计生工作服务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3、建立村(居)民自治机制。我街自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以来,通过广大协会会员的参与和带头,大大调动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形成了以(村)居民自治为基础,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目的的良好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一是打牢思想基础。面临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随着广大群众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原有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已难以奏效,其弊端日益显现,广大协会会员带头实行计划生育,自觉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在街道统一布置下,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改变依靠行政管理、说教的方式,走上让群众满意、干部好做工作的良性循环轨道,使大多数群众都参与到计划生育工作中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局面。二是抓好建章立约。遵循“依法建制、民主管理、自我约束、奖惩分明、便于操作”的原则,按照“两上两下”程序起草并通过(村)居民自治公约。三是与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靠合同的制约作用,使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四是建立和完善村(居)务公开制度,建立以计生协为主的村(居)民自治工作监督小组和“人民评议员”队伍,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工作。
三、突出服务,不断培育协会工作亮点
计生协坚持“协会的凝聚力在于服务”的宗旨,积极为广大育龄群众的生产、 生活、生育服务,为维护群众的利益做了大量的实事和好事。
一是广泛开展计生政策和婚育知识的宣传服务。我们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向群众传授生殖健康知识,全街各协会组织共书写张贴计生宣传标语20__多条,出板报等宣传栏100多期,帮助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少生快富。黄泥岭计生协会会长、帆布厂工会主席彭觉辉,不顾年纪大,带领协会一班人上门慰问计生家庭困难户,积极筹集协会活动经费,常年坚持宣传计生政策,对一些计划生育“重点户”、“钉子户”,经常上门摆政策、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深受当地群众的赞扬和爱戴。
二是深入开展面向群众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几年来,计生协组织和开展了许多深入群众、深得人心的活动。其中,邀请区计生技术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妇科病查治,共接诊育龄妇女5896人次,查出妇科病患者253人,使这些对象及时得到合理治疗,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通过这些活动,育龄群众身心健康得到了切实维护,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服务做到与常住人口“五同样”。开展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及时为流动人口办理证、照,为她们节省了时间和经费,使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是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我们在工作中变“群众上门求服务”为“我把服务送上门”,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倡导了团结互助、扶贫帮困的风尚,形成了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计生协坚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多次组织会员募捐,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上门慰问五保户、计生困难户,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涌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为了解决育龄群众的后顾之忧,协会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将计生系列保险与计划生育家庭紧密结合起来,主动进行各类险种的宣传,潜心为群众办理理赔服务,为保险公司赢得了信誉,为群众提供了家庭保障。20__年全街共办理保险36000元,理赔12起,共120__余元。
四、关爱女孩,大力倡导“婚育新风”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