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 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2-141-001

以市场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实际上是为受教育者构建为达到一定的知识体系、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它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紧密相关。以市场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力求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新审视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摒弃、有创新地构建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基础素质,其中,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居其他素质之首。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要使学生具备这种综合的职业道德素质,学校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促使其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会与人共事的人。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

合作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在大量产业实践中培养的,而合作教育是其实现途径。从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践探索都有力证明,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工学合作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

以市场为导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使此模式有效运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课程整合

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该整合的必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构建以应用性为核心的模块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专业要以素质能力为主线,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针对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式教学。例如可以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企业资金管理从管理过程划分为筹资过程的管理、投资过程的管理、资金耗费过程的管理、收益的实现与分配过程的管理四大环节。对四大环节的间接管理是财务会计课程的任务。成本会计主要是对资金耗费过程的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组织、成本控制和成本监督。这样成本会计是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在资金耗费环节的交叉,加上这三门课程同时对资金过程的管理,所以三门课程可以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教学模块。由于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内容的交叉,可以不再开设。为此,可探索采用中级会计考试教材作为高职会计核心课程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核心课程。

2.教法改进

课堂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课题的场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借鉴国外高职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采用和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原则是注意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面现象,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和时间限制。可行的方法有: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文章研讨等。案例教学至少应包括财务管理案例,审计案例等,应抓好案例搜集和整理这一环节。同时应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同时,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3.考试制度改革

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会计专业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多以概念性理论为主。这种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试时临阵磨枪,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会计专业中大力推行考试改革,尤其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更是推行多种多样的实践考核制度。为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考核方式应在现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创立以质量为核心,以个性化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绩制。学绩制学分制把选课权力转交给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不仅能够依据自己的个人优势和特长选课,而且能够在对专业课程投入时间和精力方面有主动权,使他们能够在最有天赋和兴趣的几个方面出类拔萃,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确保国际贸易领域专业人才的资质,国家推行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如报关员、报检员等,只有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把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国际贸易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分析

1.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

从社会调查来看,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主要有外销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商检员等岗位。约65%的企业分别设置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约25%的企业则采取“一脚踢”的岗位设置方式,即由业务员兼做其他岗位的工作;还有约10%的企业只设置业务员、跟单员等个别重要业务岗位,单证、报关、报检等工作采取委托或外包的形式请他人代劳。大中型企业多采取第一种方式,采取后两种方式的主要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外贸企业在未来几年中对各种岗位人员都有一定的需求,但需求的主体还是外销业务员。地方工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应该是以外销业务员为典型岗位的包括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在内的岗位群。地方工科院校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岗位群对就业人员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制定出合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岗位人才来源与要求分析。

据调查外贸企业岗位人才来源主要有向社会招聘、院校毕业生、企业内部培养、其他途径,分别占59%、33%、5%和3%。

首先,外贸企业获取业务人才的来源偏向于社会聘用,直接从院校招聘毕业生处于次要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业务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2)外贸企业的现职员工流动性较大、跳槽频繁,企业员工流失多,但从社会招聘也相对容易;(3)院校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上手慢,不大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

其次,外贸企业招聘业务人才时普遍重视专业背景。调查统计显示,考虑应聘人员专业背景的企业占比达到86%。这说明外贸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二、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外语能力差的问题、岗位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与我们的培养体系有关。

1.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不紧密。

目前,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规范,主要有商务部及人事部联合颁证的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即外销员考试,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海关总署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国家质检总局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国际货运协会的国际货运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考试,等等。对于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证,很多学校没有给予重视,仍然沿用以前的学科式教学计划,没有将职业资格鉴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时手中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贸易职业证书缺乏,实践技能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就业竞争和岗位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学生实习岗位欠缺。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条实用、高效的途径,可以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就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缺乏“双赢”机制,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十分希望将所有学生派到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岗位去实习,并在实习中通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指导,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技能。但是学生数量众多,平均一个班有30―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80人甚至更多,以每个企业接纳3―4名实习学生计算,一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找20―30家国际贸易企业,这对于学校而言十分困难。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普遍不佳。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贸易企业普遍对其业务特别是客户资料采取保密的态度,学生参与到实习中去企业担心其客户资料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环节繁琐,很多细节东西问题需要有丰富经验才能应对自如,企业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参与其中会导致业务出差错,因此一般只让学生观看,不会让学生上手操作,导致实习学生有时干脆被晾在一旁,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教学计划,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思路。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保证开设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贸易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也比较规范,有外销员考试,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员等职业技能考试,也有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还有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所谓的职业技能考试混在其中。因此,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时,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合理和理性考证。因为,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试在外贸行业有着一定的层次性,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特性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合到学历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完成对学生的人性化培养。对在校生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规划如下。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以外经贸业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五模块课程体系:知识与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职业一般能力课程模块,其他特质课程模,以及把上述四大模块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实习模块。然后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重在知识的应用,重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重在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目前在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实际工作环节展开,实务操作内容占50%以上。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2.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战略伙伴”关系。

我校的校企合作在现阶段为培养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要真正做到和企业的全面合作,达到理想的互利互赢的境界,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要实现多赢,必须确立和遵循互利互惠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向前发展。就技术、人力、资本等而言,企业(行业)能从学校得到什么?学校又能从企业(行业)得到什么?回答好这个问题,才是校企每一次合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互利互惠机制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认真建立互利互惠机制,才会实现多赢。

二是与企业创建“战略伙伴”关系。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江苏省应大力鼓励国际贸易外包业务的发展,因此,可以与本地相关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加强国际贸易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通过该项目运作,一方面可实现产学交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职业规范、动手实践操作。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依托江苏省或盐城市国际贸易行业协会的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其建成集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毕业岗位调研、岗位见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3]王胜华,郭跃.基于KSAO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职业能力培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4):15-16.

[4]谭璐.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38-39.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公安工作准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郭莉(1980-),女,江西瑞金人,江西警察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和研究;廖宝光(1970-),男,江西南康人,江西警察学院法律系,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谢金梅(1970-),女,江西信丰人,江西警察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江西南昌330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33-02

当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这一社会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就是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毕业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低是主要原因。因此,新形势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专业,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不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是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安类高等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未来公安工作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职业驾驭能力。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安“准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单一封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割裂,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差,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学科门类少,专业设置过度细化,专业口径过于狭窄,基本上是按公安工作岗位来设置专业,导致学生的知识复合程度低、专业视野窄、工作适应能力差。在专业课程体系上,缺乏灵活性,专业理论教学与公安工作实际脱节。公安工作的最新成果未能及时充实到公安教学中来,导致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前沿性,难于体现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生学业考评机制比较落后。如学分制、第二专业证书制、导师制等学习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2.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安工作“准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是指以学生的公安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公安工作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为基础,以公安工作的职业技能训练为根本,从而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职业素养训练系统和职业技能训练系统,两个系统相互交融,共同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职业素养训练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1.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课程目标实质上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教育。为此,我们根据各专业的需要,按照公安准职业人的要求,重新整合了伦理课、德育课、形势政策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内容,及时融入公安工作行业优秀文化和最新发展成果,紧贴公安工作行业的实际和行业就业形势,开发出为公安专业技能服务的公安工作职业道德学习读本。以体现时代性、针对性为目标,力求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加强公安职业道德课程与教材改革,凸显公安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实效性,同时积极发挥德育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法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2.改革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生动活泼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道德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坚持主体性课堂教学法,做到“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通过教育活动将外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才能和智慧,从而将社会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主体性素质的过程。二要强化职业道德训练。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化的道德,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职业道德训练步骤包括表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解决处置问题、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三要运用渗透法,做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各教学环节和校园环境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心理,引导学生发展自我,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3.改革职业道德评价考核机制。职业道德评价考核机制改革必须遵循评价原则的多面性。职业道德课教学评价既要遵循基本知识、能力和行为相统一原则,又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评价范围不仅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识记和理解程度,更要重视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情感和行为习惯。评价途径要包括教师考核、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社会(主要是用人单位)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还应有笔试、口试、行为表现等多种形式。

三、职业技能训练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1.优化专业设置。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公安工作的新形势,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特色性、超前性、地方性等原则,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及时制订近期和长期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使品牌专业有新发展,新设置专业有前景,充分挖掘专业优势,为毕业生就业和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使学校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取消没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新增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实行主辅修专业和第二专业证书制度,淡化专业界限,学生在入学一年后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符合学院规定的条件下可申请换专业。

2.公安专业技能导向型教学模块的开发与实践。为适应公安现代化的发展,根据公安工作发展的职业特征和自身规律,我们构建公安技能导向型教学模块,开发和规划通用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公安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为主线、公安专业技能的训练为重点重新构建公安技能课程教学模块,优化各模块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模块教学效果的考评办法。为此,我们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三大教学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教学模块。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块的设置要以应用为目的,把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以就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为目标,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强化它们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服务于专业学习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根据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定位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目标分别以通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硬性规定。语文可注重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突出重点,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任务,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养成严谨踏实作风。二是专业课教学模块。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知识体系,具备较高的实战能力为目标,理顺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的关系,针对行业、岗位的需要,深入研究各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明确两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任务。专业核心课是通过设置通论或概论性的课程使某一专业学生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从而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设置的基本作用和任务是要培养该专业人才特有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体现技能和素养培养的独有性,实现专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注重拓展专业宽度,夯实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致力于深化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专业能力发展。三是选修课教学模块。选修课的开设通过构建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群,实现资源互相辐射共享,并通过专业群的相互作用、有机融合,促进基础理论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促进“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目标的实现。

3.公安专业就业导向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在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科学创新潜力的基础上,加强职业岗位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据调查,全国公安警力严重缺乏,每年公务员招考人民警察上万名以上。学校课程设置落后,学生的实训机会太少、实践教学条件较差,导致当前公安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理论素养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不强,无法达到公安工作岗位顶岗胜岗的要求。为此我们规划开发就业导向型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专业课教学内容,积极引进公安科技领域先进教学设备和最新公安实战案例的学习。科学安排文化课课时和实训课时的比例,除了在校内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公安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基地外,同时依托公安行业和社会企业,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校局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以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践性环节为主线,串接三大专业模块教学,使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以公安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加强公安实战技能的实践应用和公安工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学、练、战一体化,具有公安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和扩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本位,按照公安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来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把职业能力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一要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二要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及时把公安行业的最新成果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三要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组织实施好;四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科研创新;五要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建立学校考核和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的能力和知识评价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作出科学的评价,改变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采用案例分析、现场调查、问题讨论、互动体验、模拟仿真、实践训练等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战性和应用性,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05(9).

[2]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为了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文章阐述了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同国外的经济交往与合作越来越频繁,社会及市场对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为了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一、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延续传承了旧的或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没能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许多高职院校在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时,虽进行了人才需求调查,但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所使用的部分教材基本上套用了本科院校经贸英语专业的模式,而本科院校侧重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理论研究的科研型或学科型人才,高职院校则侧重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轻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放在语音语法、篇章结构的讲解,学生缺少课堂锻炼机会,忽视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商务专业技能的训练,这就不能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无法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考试方法固守老套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定量评价,轻视定性评价;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轻视学习过程评价。商务英语专业的评价方式也不例外。大多数专业课程多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考试评价过多地关注在认知领域中那些容易用纸笔测验的简单知识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核评价,如语言听说技能、商务运作技能、信息技能、交际技能等。所以只采用卷面考核的方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师复合能力欠缺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语言类课程,同时也包括商务类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作为语言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对商务知识却不甚了解,所以授课重点放在语言教学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习到商务专业知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商务类专业课程的教师身上。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将商务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及国际商务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时代性和前瞻性。

(四)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

专业教学实践对于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知名度,也纷纷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是这种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要求,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降低用工资源成本,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从业要求却很少过问,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脱节,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优势。

二、探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紧密联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们对江苏及周边地区涉外经贸企业和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了调研,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就业前景等方面,对人才需求规格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就业导向,英语+商务+技能”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教学三大培养体系相互渗透与融合,实现了对人才的综合培养。因此,根据社会需求的调查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并经过2006年人才水平评估中的专业剖析,培养目标确定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对外贸易、商务营销的一线岗位,本着“语言+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商贸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熟悉行业合作企业提供的核心技能,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能在外事、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英语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有:外贸从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商场从业人员等。

(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时,通过开展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掌握的整体知识和能力构成的调查,并根据“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原则,建立了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和综合实训课构成的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趋势,具备进行对外商务洽谈、制作各种进出口单证、完成涉外业务活动各环节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第二外国语的初步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备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图书情报资料的检索能力。

通过近年来我院的教学实践,本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其中实践课占总学时的50%以上,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三)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以能力为本位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根据课程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加强。(1)语言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语音语法实训、英语听说训练、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实训、BEC综合训练等。(2)商务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基于网络软件的单证制作、外贸函电实训、商务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3)素质拓展模块:设置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实训、普通话训练等。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学校一就业岗位的“零距离”。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顶岗实习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实践教学。实际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能实现。

近年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逐步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我们拥有680座的校内语言实训中心,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以市内企业为基础,以发达地区企业为后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相辅相成,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完善的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我们拥有12家校外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得到锻炼,从而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商务运营知识,以便将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具实力。

3.突出就业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与专业教学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四)以就业为导向,创建科学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评价注重把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核t2,目标,其中包括:英语交际能力、专业业务技能和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根据英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和社会就业岗位对英语专业学生素质的要求,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评价内容包含英语语言组织能力、专业环境下的语用能力、学生运用英语开展专业业务的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养成等。

1.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专业课程在考核内容上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运用能力考核,二是专业技能考核。考核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上突出“工学结合”;考核方式主要有课堂观察、口试和机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阶段测试等;成绩评定分数比例为平时形成性评价占40%(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教学实践、出勤等),期末终结性评价占60%。

2.工学结合考核评价。校内外考核相结合,使教学评价、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主要包括:校内实训由指导教师全场跟踪指导,做出评价;专业实习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做出综合评价;毕业实践环节有面试和现场答辩等,还将实习单位用人反馈情况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有机结合。

(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当今各类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抓好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人才培养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创新 策略

一、引言

任何活动的开展、存续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为活动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是活动得以持续的关键,对于管理会计来说也不例外。而且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亟待进行创新。

财政部在2014年10月27日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本文以此为契机,结合该意见分别从社会、企业自身以及管理会计所处的技术环境三个方面论述管理会计创新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不同的主体提出“3T1S”的创新策略。

二、管理会计创新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是与管理学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至今,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虽已有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际研究现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理论建设、体系指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够完善,这也是财政部2014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原因之一。

针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进行管理会计创新不仅是响应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力举措,也是促进我国管理会计更好发展的必要途径。而且,目前在我国很多小企业尚未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模式,只是模仿照搬成功企业的管理会计模式,从而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故进行管理会计创新势在必行。

必要性之一,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管理会计各程序与方法因企业而定。

管理会计是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管理会计没有像财务会计那样被众多信息使用者所要求,也不需要对外提供类似于财务报告的管理会计报告,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对管理会计方面不够重视,常常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加以管理实施。

由于每个企业的自身情况各不相同,故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制度来加以约束,这就必然使得管理过程掺杂很多个人主观因素在里面,从而形成的结果在同行业间也没有更多的可比性与可考核性。同时,“为企业内部服务”这一管理会计目标也比较笼统,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因此,管理会计在目标和准则方面需要创新。

必要性之二,从社会角度来看,管理会计人才供不应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将财务中心放在财务会计工作上,对管理会计工作不够重视,在管理会计方面的高端人才更是匮乏。这导致很多企业不能获得专业的管理会计处理技术与方法,更难以得到精准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而很难较好地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对企业活动做出有利决策,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所以管理会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创新。

必要性之三,从技术环境角度考虑,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缺乏指引与控制

我国管理会计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很多企业只是参考其他企业的经验来处理自身的问题,难以做到专业、具体、准确。同时,整个管理过程中缺少反馈与控制环节,使得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故管理会计在实施环节需要创新。

三、管理会计创新策略

针对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社会、企业自身以及管理会计所处的技术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管理会计“3T1S”(T-Theory,T-Talents,T-Target,S-Specialty)的创新策略。

策略一:Theory――理论体系与准则制定。

目前我国在管理会计准则制定以及理论体系建立方面还不够健全,使得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参考依据,不可避免地会在具体管理活动中渗入个人主观因素,导致很多管理会计活动缺乏可分析性与可考核性。因此,尽快制定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与实施准则来加以指导将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要求要积极推动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在一定时间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完善的理论体系与准则将是管理会计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策略二:Talents――人才培养。

为了有效解决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专业知识匮乏、专业技能欠缺的问题,加强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

对于人才的培养问题,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将管理会计作为学校的重要研究项目,努力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对于这一点,《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将鼓励高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各企业单位可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管理会计培训,学习掌握现行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专业知识与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存有的不足。

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还应该严把管理会计人员素质关,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不容忽视思想道德问题,努力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管理素质,打造健康、专业的管理会计团队。

策略三:Target――目标建立。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管理会计同样如此,虽然不同企业情况不同,但是,大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不同的是大目标下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的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企业可以自行进行适度调整。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在建立好自身管理会计目标后,涉及管理会计的活动,包括管理会计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都要以管理会计目标为中心,即管理会计目标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

策略四:Specialty――专业支持与控制。

在管理会计实施环节仅依靠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有时是远远不够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此时,需要政府及财政部门建立相关的管理会计咨询与服务组织,为不同企业单位提供必要的专业服务。例如,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单位提供直观的参考借鉴。也可以考虑搭建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平台,集管理会计执行准则、应用指南、所需相关技术以及常见问题与解答等各方面相关内容于一体,为管理会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各企业的管理会计活动应该受到企业内外的双重监管,在这一方面,可以考虑借鉴财务会计方面的监管办法,外部监管可以来自于政府、审计部门以及投资者等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内部监管则主要靠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与审查,以及企业对内部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为管理会计发展提供有利的内部环境。

管理会计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通过对获取的反馈信息加以分析、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接下来的管理活动加以调整和控制,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活动反馈机制。同时,还应增设监督岗位,委派相关人员对各活动环节加以监督,确保管理活动健康稳定运行。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合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从企业、社会以及技术环境三个方面来针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根据必要性提出“3T1S”的创新策略,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后逐步研究并加以改正完善。

我们在关注管理会计创新的必要性的同时,创新过程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苏敬勤、林海芬(2010)提到,管理创新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同时还涉及到许多的个人主观因素在里面,导致结果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管理会计创新过程也同样如此,一项具体准则的从无到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团队的打造以及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的“摸索――形成――实施――改进――再形成”过程,中间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增加了对创新结果的考核难度,同时也为创新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管理会计的发展日渐得到重视,虽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但是,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与指导以及广大会计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与创新,成熟、完善的“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必将很快得以建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手段也定将推动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J

参考文献:

1.朱蕾.管理创新与管理会计的发展[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

2.苏敬勤,林海芬.管理创新研究视角评述及展望[J].管理学报,201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