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现代化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如何让其扬长避短、学有所长是保证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兼任班导师的专业教师掌握着所带班级全体学生的第一手学习成绩资料,了解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情况及组织与领导能力,如班委的任命,学校社团任职的学生名单。班导师还可根据每位学生的素质学分选修情况,从而发掘学生的特长,例如经常去听科技讲座反映出该生的求知欲望及科研热情;又如经常参加人文活动或其他兴趣大赛的同学相对而言会更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此外,班导师还掌握着所带班级的生源信息,据统计,绝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生源或邻近区域工作,班导师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将生源地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纳入考虑范畴,尊重学生的就业倾向。而作为专业教师,他可以通过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以及参与创新实验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科研潜质。在人才培养模式分类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在尊重学生自身选择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从“应用型”、“综合型”及“创新型”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中选择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模式。
2兼任班导师的专业教师可辅助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
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制定与每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的选修课程方案,只有修满专业基础学分并修满一定数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分,才算完成学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专业教师可根据行业导向、企业需求以及带领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所接触的新的专业知识,为此类学生开设实际应用知识方面的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该类课程获得相应的“应用”学分;同时,可将企业实习转化为学分,例如在本专业的相关单位实习一个月可获得1个“应用”学分,鼓励应用型人才提前熟悉生产线。综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班导师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企业的暑期实习项目,专业不限,实习结束后根据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可获得相应的“综合”学分;此外,在班委或学生会任职一定期限且表现优秀者可获得“综合”学分,如任满一学年可获得1个“综合”学分;在校级获得综合型比赛奖励如“文学大赛”、“摄影大赛”等每项可获得0.2个“综合”学分,校级以上级别可适当提高单项综合学分值。对于创新型人才,要采取开放式教学,争取做到科研资源要向本科生全面开放,若有些课程在现如今不能做到开放式教学的情况下,可适度采用开放式考核方式———论文形式来发掘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其次,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验及学术会议,动手动脑,耳濡目染地去感受大师风范[5],借鉴博士的学术交流活动学分形式,将其纳入本科生“创新”学分的选修范畴,例如参加10次学术讲座可获得1个“创新”学分;再次,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以建立他们的信心,例如对创新实验中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或发明专利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并对其承诺在报考本校研究生时优先考虑,同时将学术论文的发表与“创新”学分相关联,根据所发表的论文期刊的等级及作者排名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对于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奖励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类型不限。
3兼任专业教师的班导师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学生与企业的纽带
现如今,高校工科专业越来越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也促成了许多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成。作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成无疑为专业教师增加了新的科研平台,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承担科研项目。作为实时关注且全面了解学生的班导师,可以第一时间将合作消息告知学生,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水平推荐他们参与到产学研的项目合作中来。因此,兼任班导师的专业教师在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可发挥其主动性、时效性,为自己、学生及企业三方争取共同的成果。此外,与企业进行研发项目合作、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的过程可以让专业教师实时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专业教师还可从企业学习到一些与时俱进的先进技术,实时更新知识库,不断改进授课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实际有用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毕业后便能更加顺利地找到工作岗位,并做好工作初期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同时兼任班导师的专业教师可作为联系企业与学生间的纽带,将有志于毕业后去企业工作的学生推荐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为其毕业后就业做下铺垫,为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4兼任班导师的专业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其引导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对于倾向于成为综合型人才的学生,班导师可遵循“以学为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不影响这类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如参加学校社团、志愿者协会等,以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甚至领导能力。对于已有明确未来规划的学生,比如立志从事销售或会计行业的同学,可鼓励他们在大学期间辅修相关的第二专业,以便其顺利就业。
5结语
医疗保险专业特点和人才需求特征是构建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反映专业特点,符合政府、社会、市场对医疗保险人才的需求特征,满足医疗保障改革事业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医疗保险专业特点
(1)医疗保险专业是一门跨学科性和交叉性学科特点突出的专业目前医学院校的医疗保险专业大多设置在管理学门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并以专业方向来说明办学方向,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专业虽然归类于管理学门类,但是从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特点。如江苏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西方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人身与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学、保险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精算、医疗保险统计学等课程,其课程设置涵盖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等多门学科,而公共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医疗保险精算、医疗保险统计学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特点。因此,医疗保险专业既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又有别于纯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专业、金融保险专业、管理专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于一体的跨学科专业[1]。(2)医疗保险专业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多专门技能的综合集成医疗保险专业的跨学科性实质上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专门技能,而其学科交叉性则要求学生能够能够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把多种专门技能综合集成,成为“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医疗保险业务涉及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疾病分类与病案管理、药品目录与处方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医疗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医疗卫生财务会计、健康保险市场营销等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项目和内容。开展医疗保障业务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虽然有不少金融保险类、管理类、医学类等专业人才涉入医疗保险行业,但是这些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难以胜任医疗保障工作。不难看出,医疗保险专业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多专门技能的集成,既是专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胜任医疗保障业务活动的外在要求。
2.医疗保险人才内涵及其需求特征
(1)医疗保险人才分类及其内涵医疗保险人才服务于医疗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医疗保障制度特征与发展趋势将对医疗保险人才类别及其内涵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来说,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念、制度构思到制度设计再到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转化为医疗保障实践的过程。通常按照医疗保险人才在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实施的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制度运营管理与操作的任务。此外,依据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将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等不同人才层次。专家型医疗保险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医疗保障原理及知识转化为制度设计方案;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医疗保障产品开发、运营决策与管理等活动,使医疗保障制度转化为具有某种保障功能的产品并制订相应的运行规则;实务型人才则熟悉医疗保障运行规则与业务流程,依靠熟练实务技能来实现医疗保障产品的各项具体功能。(2)医疗保险人才需求状况及其特征近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取得进展,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3.17亿增加到2011年的13.05亿,增加了3.12倍,参保率为97.46%。庞大的参保人口急需大量的医疗保险专业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和管理工作。按照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医疗保险经办管理人员数与参保人数的比例为1:5000计算,我国需要医疗保险经办管理人员数为260余万人,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医疗保险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为1800左右。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规模难以满足实际人才需求量。医疗保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分工精细化必然体现对医疗保险人才需求的多类型与多层次特征。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事业涉及三方参与主体。一是政府方面,包括高等院校、社会保障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等。主要承担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与构思、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医疗保障体系运行监管、医疗服务供给与保障等职责。主要需求研究型和包括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三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市场方面,包括商业性保险机构、第三方管理机构等。市场方面的职责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手段,提供更高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障,为政府及社会医疗保障项目提供专业管理服务等。主要需求管理型和实务型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三是社会方面,包括行业组织、慈善组织等非盈利组织。按照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要求,提供非盈利的医疗保障服务。主要需求实务型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规范化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将逐步成为核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未来将更多地需求各类型各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采取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教育教学范式。当前,一些医学院校的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落后的办学理念与功利性办学动机,导致“粗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理念是关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方向性问题。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存在片面重视医学学科,忽视管理与人文学科的发展;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强调科学研究,忽视教育教学质量,这些落后人才培养理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疗保险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医学院校的办学理念呈现商业化功利性特征,办学目标严重走样。比如有些院校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开设医疗保险专业纯粹为增加管理类学科门类,或以此作为“更名”或为“升格”成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要件;还有些院校把医疗保险专业看成“低办学成本、低投入、高产出”的文科专业,当成扩大招生规模、获取办学预算经费的途径和工具。这种功利性办学理念使学校难以理性思考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疏于教学资源投入,忽视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形成“粗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缺乏差异性,人才培养严重“同质化”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与规格的集中体现,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施路径和采用培养方法的基本依据。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办学主体自身的资源禀赋,结合人才需求特征和具体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次明确培养要求。现实中,有些医学院校缺乏对医疗保险人才需求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缺乏对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理性思考。梳理不同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现象,不同的医学院校其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内容却大同小异,反映部分高校在设置培养目标时缺乏周密的调研和审慎的思考,显得比较盲目和草率。在这种情形下设置的培养目标容易忽视学校类别、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办学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性,致使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培养方法相似,缺乏培养特色,造成较为严重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
3.医学课程缺乏设置标准与依据,难以体现医学学科优势
医学院校培养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开设医学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医科知识、医技能力和医学素质,是非医学院校难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2]。然而,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课程由医学教学部门设置,容易从主观经验出发将医学课程简单化、边缘化处理,如采用通识性的医学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化的“删减”与“压缩”,采取“快餐式教学”,不符合医疗保险职业对医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对较高的培养要求。据安徽医科大学对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医学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应届毕业生的医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未达到一些医疗保险从业人员认为的必要掌握程度[3]。此外,不同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数目与类别、教学课时与学分设置差异性大(表1),缺乏科学依据与标准。总之,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与学分设置比例与医疗保险业务要求不协调、不匹配[4]。医学课程设置缺乏设置标准与依据,使医学院校难以将医学学科优势转化为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优势,医疗保险专业学生未能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将导致其在未来的就业和职业活动中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4.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实践教学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训练专业能力,养成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5]。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发展,是拓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对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有些高校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如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仅占总课时的2.67%(表2);有些院校形式上重视,实际上既缺乏总体的实践教学方案与具体的制度建设,也缺乏专门负责医疗保险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和保障足够的人员、经费安排。有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教学项目和教学环节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和教学安排上缺乏关联性和衔接性,如保险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缺乏有关医学知识、技能在疾病风险管理以及医疗人伤核保理赔的等保险业务活动中具体运用的内容。校内课程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在内容上脱节,在安排进度上存在时间差,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缺乏相互印证与检验的机会。总之,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种种缺陷是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总体不高的根本原因。
三、完善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端正医疗保险专业办学动机
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树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推动教育观念转变,突出高尚品格追求和创新能力培养。”医学院校要端正办学思想,祛除功利化办学动机,扭转“粗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迈进,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院校需要理性思考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定位,深刻理解医疗保险专业跨学科、交叉性学科特点,掌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体系安排的系统性,立足医学学科优势,加大教学资源投入,走培养医疗保险特色人才之路。
2.明确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
设置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校门周期性地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用人主体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收集各类型各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同时,通过跟踪调查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岗位分布以及学生的发展状况,反馈职业活动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掌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趋势。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通过优化重组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积极挖掘校内外潜在的办学资源,广泛征询医疗保险领域、教育界和实务界专家,采取多轮论证方式确保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依据我国医疗保障改革事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高等教育分类办学要求,教学型医学院校应着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研究型的医学院校承担研究型人才培养任务。这样既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错位发展,也可以提升办学效益,体现不同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征。
3.科学合理地设置医学课程,着力提升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将医学课程边缘化还是“压缩饼干”式的处理都不能反映医学院校自身特有的医学学科与医学资源优势,未能体现医学院校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如何设置医学课程,设置多少门课程,各门课程的课时、学分各为多少,需要以医疗保险职业对医学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作为依据,而不能将医疗保险专业单纯的视为管理学专业,忽视医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此外,医学课程设置应依循职业———课程的设置思路,从医疗保险的业务岗位、业务环节和活动内容出发,梳理出对医学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征询医院管理部门¨医政科)与业务部门(如医保科)、保险机构、医疗卫生与保险等行政监管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看法,整理出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学科培养要求与培养规格并将其作为医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标准,并编写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适应于医疗保险专业的医学教材以及与医疗保险相关岗位相适应的医学技能培训手册。总之,基于职业特征的医学课程设置能够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医疗保险业务的实际需要,才能将医学学科优势转化为医疗保险专业核心竞争力。
就业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职高专院校十分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纷纷成立了产学研研究中心。实践证明,“订单式”培养模式作为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展示了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从而奠定了高职院校实现其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使用人单位和学校达到了互惠双赢。何谓“订单式”培养?它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规格的“适销对路”,其核心目标是达到理想就业。财务信息化人才是当今社会每个企事业单位必备的工作人员,但不是每年都需要招聘,因此签订稳定的订单式培养计划不现实。为达到理想就业的目标,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另辟蹊径。如一般单位的财务与业务部门大多需要既懂得业务又懂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人才,根据这一特点,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与以经营财务软件为主的软件公司签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合同,并建立以人才需求单位的名字命名的“虚拟论文格式”班,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普遍培养、重点选拔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可先到软件公司“顶岗”实习,几经磨炼,条件成熟后即使日后不被用友软件公司录用,也可很快转入到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其他需求方。该校与珠海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的合作经验证明,由于软件公司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全面培养,使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了不同单位的需求,也受到市场的广泛“追捧”。
一、“订单式培养”有的放矢
学校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让企业参与定人才、定评估标准。一方面使学校培养学生目标明确,避免了盲目性;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其企业文化,为学生提供实操训练场地。该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很早就建立了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给予了大量的建议和指导。经过专项的、全面的财务信息化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计划。用友公司还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提供了“顶岗”学习和免费培训的机会,成为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财务信息化的应用性人才,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财务信息化的应用即财务软件的操作上,使学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完成财务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使学生熟悉各项会计电算化制度。软件公司的ERP管理系统开发和社会的广泛应用,相对于“学科式”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学计划、统一评价标准、学模式而言,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教学效果。符合人才“订购”方按需所求。
二、“订单式培养”注重岗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众所周知。用友软件公司的“销售部”和“售后服务部”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因人员流动快,故每年都需要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人才的补充,通过大二在校学生到用友公司的暑假实习反馈和带队教师对ERP人才能力的实地了解,该校重点加强了财务信息化“订单式”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校不断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特别在“用友班”的校内实践教育课上,注意在校学生的沟通能力、市场策划和开拓能力、销售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在课后让学生们通过“企业管理学社”等各种学生组织开展纷繁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成为出色的ERP管理人才,根据ERP管理系统的要求,学校在专业辅修课内容上增加了物流管理基础课和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课程。“订单式培养”信息化人才更加注重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三、“订单式培养”注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财务信息化人才的“订单式”培养要办出特色和水平,必须走开放式办学之路,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克服社会力量办学,“学科式”人才培养的体制单一,投资渠道单一的弊病。订单教育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互动。学校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到珠海用友软件公司考察。然后,与该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用友班”教材的联合编论文格式写与背课的有关事宜的讨论。“用友班”用联编教材对照ERP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教学及实训的操作,每周用友软件公司会派专职培训教师为“用友班”的学生讲课一次,既讲专业、讲技能,又讲企业文化,讲员工素质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开放式办学之路,从而使学校、企业、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利益共同体,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及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便是国内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一)国内现有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概况
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其专注实践探索,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的稀缺性人才。当前国内高校一般将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融合课堂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能够熟练掌握一般能力、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此可知,当下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点为:首先,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实践应用与创新;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工作能力;再次,注重沟通协调与执行开拓能力的塑造,以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最后,开展校企结合的互助模式,为学生在校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可以说,现阶段国内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说,很多培养方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二)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存在的问题
第一,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现阶段,国内一些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模式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不能发扬自身的办学优势,规避办学过程中的不足,这就导致各地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大同小异,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第二,重理论轻实践。当前国内众多高校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众多毕业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极度不平衡,不能适应岗位工作。第三,教学模式单一化。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在对外贸易企业工作过的很少,对该行业的一线情况了解不多,导致实践教学缺乏依据,只能依托书本模式化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欧美国家国际贸易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国际前沿知识及各国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相比,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及对国际贸易政策和环境的了解。而且部分高校压缩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教学时间,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缺乏国际贸易实务应用能力,进一步造成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第五,忽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项目教学不足。一方面,部分市场上的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目光,只关注短期经济收益,不重视接收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习生进行人才储备。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因政策不健全、效果不完善、教师科研任务重等因素,不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市场行情、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检验。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及健全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创造性地改进高校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当前国内高校必须切实转变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健全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断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建立有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使国内地方性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贯彻落实学校教学服务型办学定位,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宁波某学校为例,其根据地域特点,确立了“以人为本,德能并重”的办学理念和注重“地方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向,重点强调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充分满足宁波地区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岗位的需求。
(二)完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要。针对当前国内高校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全面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站在学生需求、专业需求、社会需求的角度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比如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类,各类安排适当的学分和学时,注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构均衡。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多层次职业资格标准,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获得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打下基础。
(三)注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随着市场上对外贸易企业对人才要求从具有后劲的“储备型人才”转向综合素质高的“适用型人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从单纯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转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而且应该认识到贯彻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高校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坚持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辅以综合素质、外向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前者包括专业课程及模拟操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后者主要有军训、暑假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工程、学科竞赛、职业考证等。同时学校应大力支持实践课程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构建专业师资队伍
对于职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而言“,校企合作”与“订单式”是该类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1]。职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就能够促使职校教学人才培养更贴近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清楚地了解企业发展趋势。在职校教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少职校在对几家有意向的企业综合比较后,都会选择更贴近学生成长,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企业进行合作办学。通常情况下,职校在确定了相宜的企业后,会选择一个恰当当的时间正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在协议里面,企业就会授权职校进行为其展开招生培训的班次。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外在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学生进校学习后,职校就会与企业共同商定人才的培养方案。在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达成共识后,学校就会对在校学生展开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双方就学生在校培养的时间以及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进行研究分析,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实现就业。在学校对在校期间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与学校都应当相互协作共同做好招生工作,同时还应当就教学管理展开深入的研究,这样就可以保证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与企业的的需要,更贴近企业的需要。当然,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校承担着教学的重要职责,而在此时,企业需要为职校教学提供必备的教学设施与教学设备,针对学生实习、就业与管理等各项工作做好后续工作。从这儿就可以看出,在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的中心,就业的基地。在学生在校接受系统教学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带那个向学校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与和社会信息。校企双方就专业范围、招生人数、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确定。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企业可以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对学校的相关专业和企业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当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对应的基础性设施,如酒店管理专业,企业要为学生准备酒店工作人员的服装。在学校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当向学生传递企业文化,针对在校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与鼓励,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职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参与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中,职校采用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在办学的过程中,凸显办学特点,还可以让身处象牙塔的学生与社会接轨。随着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地推行,在后期的几年时间内,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经验将会越来越丰富[2]。虽然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取得成就值得肯定和嘉奖,但是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并非为了获得办学经费,也不是为了给学生安排岗位实习,为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职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关注学生每一个培养过程,促使职校培养的学生能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促使更多的企业更愿意接受高职学院的学生。这可以充分体现出,职校教育在办学的过程中,对于任何专业而言,校企合作模式对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校企合作,创新教学管理
在经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后,职校学生不仅具备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同时还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表现良好,那在后期工作中的表现也会非常优秀。针对职校教学的特殊性,在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展开企业化管理模式
在学生课程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学生必须接受的一项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企业文化渗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思维观念内形成标准化的企业文化概念,这对后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应当是企业赢得市场的一种名片。首先,统一进行着装。在学生接受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后,企业就应当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配套的职业装。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使用班费为学生购置与专业相符的服装。只要是学生在校学习,就需要在上课时间或者是学校的公共场所统一着装。在企业与学校开展办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活动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着装。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着装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学校的严格化管理,促使学生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后期的发展与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最后,定期开展各种技能比赛[3]。为落实工作效果,学校应当制定好每学期的安排工作,由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当有转校经费,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奖励。高职学院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掌握各种酒店专业的服务技能。
2.2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要想获得理想的培养人才效果,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展开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4]。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军队管理模式,按照军队制度展开管理。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后期的工作岗位中获得有效的管理。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在职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半军事化管理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内容。
3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关键
对于职校教学教育人才培养而言,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也是检验人才培养的关键,同时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在校学习后,能否顺利地进入到工作岗位中,顶岗实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顶岗实习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这部分在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顶岗实习企业的选择。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对其后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选择优秀的企业,就会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联系起来,真正的学习是到岗位中才能够获得的知识,与此同时学生还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在选择企业实习的时候应当选择规模比较大、信誉良好、企业文化精神向上的企业。在这种企业内实习,学生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其后期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学校收取管理的费用问题。职校在办校的过程中,不应当收取管理费用。相较于正式员工,学生在心理方面会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平衡感,进而学生在思想上就会表现出波动的情况[5]。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消极怠工。学生的消极怠工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对学生自我成长并无益处,学生的这种表现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相背离,同时影响整个人才培养效果的取得和企业长期的合作性。其实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不应当收取相关的管理费。最后,顶岗实习轮换岗位实习的问题。很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都会希望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够学习较多的东西,期待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够接触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这种期待非常有必要。但是,企业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通常都是不情愿的。因而,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此问题进行商量。实践表明,顶岗实习期间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在实习时间结束后都会获得留在企业工作的机会,从这点就可以充分看出,顶岗实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