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在大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采取三大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一是不断充实和完善4万亿元投资计划,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国务院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30亿元中央投资,重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同时,完善政策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

二是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意见。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促进结构调整和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服务和引导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三是进一步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充分发挥中央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优化中央投资结构,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中央投资要进一步向民生、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资本金制度,严格项目监管,确保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尽快发挥投资效果。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新兴产业发展也要加强引导和规范,防止一哄而起。进一步发挥中央投资带动作用,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实行“五优”

近口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的《关丁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品牌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15年基本形成健康、规范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服装、家纺企业;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为此,《指导意见》强调,要营造公平规范的国内市场环境,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实现国内外服装、家纺品牌同等市场待遇。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业企业的作用。积极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开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进名店、自主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信息咨询、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活动。商业企业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实行“五优”:优惠进场、优先上柜、优先宣传、优先销售、优先结算。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为自主品牌服装、家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高服装、家纺自主品牌适销率。另外,还应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连锁店、专卖店、专业店、电子商务等符合现代流通发展趋势的新型流通销售模式,建立多层次的自主品牌销售渠道。鼓励“自主品牌创名店”,扩大自主销售比例。

《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和《钢铁行业准入条件》规范钢铁行业发展

最近,工信部《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意见》是为了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落后产能大等结构性矛盾而制订的指导性文件。《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通过兼并重组,重点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钢铁企业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战略性兼并重组。

《钢铁行业准入条件》是为规范现有钢铁行业秩序、明确政策导向而制订的规范性文件,通过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规模等方面的标准和指标规范钢铁企业,并以公告形式公布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

财政部

《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保护中国产业创新成果

为支持国内申请人积极向国外申请专利,保护创新成果,中央财政正式设立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办法》为申请专项资金资助的向国外申请专利项目设了六个条件,原则上来讲,只要符合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获得资助。六个条件分别是:有助于发挥我国产业优势,具备国际竞争力;有望开拓国际市场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专利技术产品预期在国际市场容量大、前景好;有助于我国优势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有望构建专利池、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求导向,有助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为加快服务外包业发展,财政部等九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给予服务外包业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支持。根据意见,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作用,鼓励采购人将涉及信息技术咨询、运营维护、软件开发和部署、测试、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培训及租赁等不涉及秘密的可外包业务发包给专业企业,并积极研究政府职能部门或大中型企业将其现有的IT和相关服务部门进行业务剥离,采用多种形式与专业的服务外包供应商整合。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要着力推动“十二五”规划的落实,着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集聚和有序转移,着力加强行业准入管理、技术改造、两化深度融合、标准规范建设,努力实现消费品工业平稳健康

发展。

确保规划重点任务的完成有新进展

加强规划贯彻落实。上半年组织完成对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规划的解读和宣贯工作,同时协调落实各项规划确定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修改完善规划。部分地方行业发展规划尚未印发的,要结合的国家和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补充修改。

跟踪规划落实情况。加强部门间和部省(市、区)间的信息沟通,跟踪了解各项规划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做好部省(区、市)行业规划落实工作的衔接与互动。

努力保障重点消费品的生产供应

加强政策研究与落实。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需求扩大的指导意见。密切跟踪总结消费品工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落实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的举措和经验。继续落实家电下乡政策,督促生产企业做好家电下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支持地方和协会(联合会)开展各类产品展览会、论坛、推介会等活动。

推进行动计划。结合我部今年启动的6+1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坚持“环保安全生产、绿色科学消费”理念,完善“环保安全生产、绿色科学消费”行动计划,促进基本生活必需品、节能环保消费品、基本药物和文化休闲消费品、专用机械装备等的生产供应保障。

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制定《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暨服务平台认定管理办法》,组织2012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专项组织实施工作。

加强医药储备管理。修订《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研究调整中央医药储备目录的工作方案。完善药品应急处置和医药、疫苗储备保障体系。配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改规划的落实。开展基本药物小品种定点生产试点工作,保障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落实“走出去”战略。做好与消费品工业相关的WTO履约及ECFA等双边多边自贸区谈判;加强出口退税、进出口商品税率税目调整等政策研究和协调;促进轻纺企业“走出去”,建立研发设计机构和营销网络;推进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医药等产业的合作。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发展水平

加强准入管理。落实已的农膜、日用玻璃、印染、粘胶纤维、乳制品、浓缩果蔬汁(浆)等行业准入条件。落实印染、粘胶纤维企业准入条件公告管理办法,做好符合准入条件企业的组织、申报和审核工作。研究制定制革、葡萄酒等行业准入条件,适时铅蓄电池、维生素C等行业准入条件。

促进行业结构优化。下达并督促完成印染、化纤、酒精、味精、柠檬酸、造纸、皮革、铅蓄电池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2012年年度目标任务。推进家电、制革、纺机、乳制品、玉米深加工等行业结构调整。研究制定促进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项目的组织、评审工作。研究制定指导意见,促进医疗器械、钟表、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行业健康发展。配合开展我部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实国家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推进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配合开展好部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部分重点地区轻纺产业转移对接交流;研究制定提升消费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支持发展消费品工业领域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组织开展重庆等地纺织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按照“目标要明确、项目要具体”的原则,结合各项规划的落实和各地产业优势与特色,组织好相关技改项目的申报、初审、论证等工作。

推动行业自主创新。引导轻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支持建立一批示范性和服务性强的轻纺产品研发设计创意机构,配合开展好工业设计奖的组织工作。按部里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好百项技术创新推进工程。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区,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监)测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按照部里统一安排,开展好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特别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相关工作。完善国家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支持地方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纺织服装品牌跟踪统计系统的建设。

抓好诚信体系和质量品牌建设

深入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建设。继续加强对诚信管理体系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加大对地方诚信管理体系师资的培训工作力度,完成对5000人次的培训;制作1万套光盘培训教材并下发各地相关部门及企业。继续组织编写食品重点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研究制订乳制品、肉类加工等行业诚信评价实施

细则。

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再确立10~15家评价机构,加快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牵头研究制订黑名单制度,制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进一步完善鼓励守信激励机制。

继续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根据部里的统一部署,开展“五十百千”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在服装家纺行业,开展“六个一”工程。即“建好一个网站、完善一个数据库、一份报告、支持一批企业、提升一批平台、宣传一批品牌”;组织完成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调查工作。在家电行业,研究建立家电行业自主品牌培育评价体系;开展《我国家电行业自主品牌评价体系》模拟应用;研究形成《中国家电自主品牌发展报告》;支持地方、行业协会组织开展各种家电品牌展览等活动。

配合推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继续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瘦肉精”、“三聚氰胺”和“塑化剂”等非食用物质生产经营管理,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以及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等工作。配合做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整顿、评估考核、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工作。建设一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检测示范中心。

加强行业基础管理和专项工作

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围绕行业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工作,积极反映行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协会(联合会)和相关支撑机构的作用,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提出可行的政策措施建议。

推进行业标准工作。落实《消费品工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实施细则》,加强轻工、纺织、包装等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复审、修订、修改和制定等工作。开展印染产品能耗、取水定额标准宣贯培训;推动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通用标准制定工作,配合做好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开展专项工作。制定下达、协调落实2012年卷烟、糖精、维生素C等产品生产计划;组织好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和表彰工作,推进《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修订的立法工作;加强盐业、食糖行业管理,保障加碘食盐原碘的安全供应;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协调好履约工作的开展。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积极意义1: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记者:受内外压力影响,茧丝绸企业融资困难,能否具体说说企业面临的现状?《意见》在这方面有什么影响?

刘卓明:近年来,劳动力、环保、融资、汇率、生产资料等成本上升,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内销的瓶颈和出口价格下跌造成企业盈利空间的双重压缩;国家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政策的变动,又直接提高了会员的资金占用和交易成本;丝绸商品销量和企业融资能力大幅下降,丝绸企业盈利能力逐步下滑,面临巨大挑战。

《意见》明确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完善投融资机制”的资金支持政策措施,以积极应对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促进茧丝绸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就我市场和市场连接的众多丝绸企业的目前状况来看,谋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是,面对茧丝绸行业普遍低迷、企业经营困难的形势,无论是我市场想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以满足丝绸企业的产供销需求,还是丝绸企业想技术改造和品牌提升,都需要政策从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而资金支持正是《意见》的重要着力点。

刘佳林:总体讲,我国茧丝绸产业大而不强。我国蚕茧、生丝、坯绸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0%、70%和45%以上。丝绸作为中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真丝绸商品年出口总额34亿美元左右,生丝和坯绸出口量分别占国际贸易量的90%和6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的位置。虽然如此,但我国茧丝绸行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茧丝绸企业分散、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市场开拓、资金运作、技术创新和应对风险能力。《意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逐步扩大中央财政预算扶持茧丝绸行业发展的资金规模,惠及丝绸产业链的各个方面。

积极意义2: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记者:茧丝绸市场目前是什么状况?《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有力措施?

刘佳林:目前,茧丝绸行业完全处于开放的市场化竞争条件下,但开放的竞争环境使整个行业呈现如下状态。一是竞而无序,即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前瞻性的思考,产业基础不断被削弱;二是言众行寡,行业内人士谈论的氛围很好,在行业座谈会、言谈会都能敞开心扉说出对于行业的思考,也不断呼吁要诚信,质量和品牌取胜,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个人身上,从诚信、从质量出发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行动步调缓慢;三是立而不查,从政府层面到行业层面,制定了很多标准和规范,但如何落到实处仍是问题,而且我国监督检查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往往流于形式,只有确保标准出来后的实施和执行,才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意见》明确提出:“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同时对行业发展进行业务指导并对本意见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这将有利于引导和规范茧丝绸产业有序竞争,并形成良性竞争的态势,进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意义3:利于打造行业品牌

记者:目前,我国还没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丝绸品牌,《意见》将品牌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能够在哪些方面促进品牌建设?

刘卓明:中国几乎主导了全世界丝绸产业链的前端,但由于中国丝绸服装行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国企业大多只是赚取加工费、原料费,把高附加值的末端让给了单纯依靠丝绸深加工再出口的法国、意大利等国。因此,茧丝绸产业要转型升级,品牌建设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眼下,东部的丝绸企业,如嘉欣丝绸、万事利、江苏鑫缘、丝绸之路等都在积极谋求打造知名品牌,这不仅是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意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的扶持,将促进这类企业向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从而有效引导其他丝绸企业逐步树立品牌意识,带动丝绸产业转型升级。

刘佳林:我国茧丝绸行业处于“有牌无品”的状态,行业内品牌数目、门类巨多,很多企业注册商标和品牌,形成了品牌战略化的氛围,但企业对品牌的内涵和品牌所需要素的认识并不清晰。品牌的建设需要政府搭建创意、设计的平台,也需要资本对接的实现,而《意见》的出台正是从这两方面提升了企业打造品牌的能力。

积极意义4;明确企业自身定位

记者:有人认为,“东桑西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部产能过剩,忽视了东部的传统优势,您怎么看?如果是这样,《意见》的出台能否缓解此种局面?

刘卓明: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前后次序,“东桑西移”包括东西部两个产业群,一开始加大对西部的扶持力度,建立扎实的原料基地,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尤其是《意见》的出台,更为东西部专业化分工、区域合作以形成优势互补明确了方向。下一步,东部地区的企业应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加强终端品牌建设,向创造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品牌的方向发展。

《意见》突出了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和实现行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等主要目标,着力点上兼顾“三同时”,即在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坚持提升生产科技水平和丝绸品牌建设;在推进区域协作和专业化分工,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同时,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在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和优势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通过优化和创新商业营销模式、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专业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拓展国内外丝绸消费市场。这对于丝绸企业而言,明确了现阶段自身的定位,能够专注于在某方面做大做强。

积极意义5:促进电子商务模式发展

记者:《意见》还在哪些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作用?

刘卓明: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仅生丝原料价格就从20万/吨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跌到14万/吨以下。价格的暴跌引发全行业违约率大增、订单锐减、工厂停工等连锁反应。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依据法律法规,通过创新交易模式并逐步完善网上合同交易模式为丝绸交易商提供了重要的交易平台和避险工具,市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丝绸企业通过网上合同交易,锁定成本或收益,从而规避了巨大的市场风险,市场没有发生一起资金风险和交易商毁约或违约行为,深受业界好评和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金融危机对丝绸行业的危害。 同时,我市场相应形成的立体信息传导体系为丝绸行业提供了更完整的信息,降低了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行业上中下游之间通过市场平台自发进行利益调节,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价格暴涨暴跌带来的全行业风险,提高了产业总体竞争力。

类似的实践证明,通过多层次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体系来优化和创新商业营销模式,能有利于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巨大冲击,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为产业升级换代做出贡献,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见》里对电子商务模式的突出,期待政策面给予电子商务创新带来更多的支持。

更多期待:应尽早出台实操性办法

记者:总体来讲,您对《意见》有什么看法?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国外引入了很多管理会计工具,如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工具差异与互补关系的理论认识,致使企业在具体应用这些工具时缺乏系统性,从而不利于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传统管理会计工具以预算管理、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等为代表,新的管理会计工具改变了传统以财务控制为导向的管理会计方法,将管理会计功能从原来单纯的“控制型导向”拓宽到“价值创造型导向”的管理模式,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这些管理会计工具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企业将如何综合、系统、有效地选择运用这些管理会计工具。笔者认为,从我国管理会计实践角度看,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缺乏系统性、兼容性和规范化。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目前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进行系统总结,提炼出适合我国企业管控模式、管理水平、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的核心管理会计工具体系,并由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核心管理会计工具体系及本土化的应用指引。此外,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在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调研、咨询实践的体会和经验,试图构建一套本土化的管理会计核心工具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应以价值管理为导向,全面涵盖我国企业“战略、规划、计划、预算、财务、考核和薪酬”核心管理链条,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管理文化、决策模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为价值创造起支撑作用的管理会计工具。

二、如何完善本土化的EVA计算模型?

多年来,以利润为主的考核导向使得企业容易追求“短期利润增加、市场份额扩大、资产规模扩张”,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下降。国资委在充分借鉴美国思腾思特(SternSteward)管理咨询公司EVA考核和价值管理工具经验,并结合中央企业多年EVA考核试点成效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了EVA考核,这也是EVA管理会计工具在我国首次本土化的实践。国资委推行EVA考核目标就是要引导中央企业“做强、做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央企。EVA不仅看企业全部的产出(收入),更要看全部的投入(资本投入)。当然,EVA考核并不是反对发展、反对投资,EVA考核主张的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有方向有回报的投资。VA计算模型的科学设定,不仅关系到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认定,更关系到价值引导功能的有效发挥和价值管理长效运行机制的有效建立。国资委在EVA考核实施初期,对EVA指标计算模型在思腾思特EVA模型的基础上,对EVA调整项目和资本成本率采取了简化和统一的本土化处理。2010年国资委EVA计算公式如下:EVA=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投入-非经常性收益×50%)×(1-所得税)-(平均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资本成本率2014年开始,第四任期EVA计算公式如下:EVA=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投入)×(1-所得税)-(平均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平均资本成本率新的EVA计算标准,对企业通过变卖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在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全额扣除,对无息流动负债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国资委上述EVA计算标准的建立,对于在中央企业顺利开展EVA考核、规范EVA的调整计算、建立资本成本理念、强化资本约束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央企业之间在资本规模、发展阶段、盈利能力、业务模式、管控体系、管理基础、责任定位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统一的EVA计算标准,在中央企业的EVA考核实践中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利息支出的加回导致高负债企业因为利息支出加回反而提升了EVA;在建工程的竣工提前和延迟导致EVA指标波动剧烈;研究开发费用加回导致个别技术研发型企业EVA指标明显虚高;资本占用简均法计算,即(年初数+年末数)/2,这样导致企业短期借款行为(比如,年初借款年底就还款)在资本占用计算时钻了漏洞;仅鼓励研发投入,对研发极少甚至无研发行为的央企而言,EVA得不到有效的鼓励;等等。为了价值管理体系的有效开展,使EVA真正成为有效的管理工具,应建立和不断完善与价值管理相一致的本土化EVA计算标准,从而使EVA能够有效指导企业的战略规划、项目投资、资金运作、资本结构优化、产供销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EVA研究、政策参与和EVA咨询实践的经验,对现行EVA计算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些思路。

(一)资本成本率完善思路

通常而言,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应由债务资本、股权资本、债务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成本率综合计算得出。资本成本率是EVA重要的关键驱动因素。资本结构管理是价值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国资委目前统一且固化的资本成本率设置无法充分发挥资本成本率的管理决策指导功能,尤其是无法有效指导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笔者认为,可以在借鉴国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的基础上,建立本土化的净资产收益率对标模型来计算确定各中央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具体思路如下:债务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分别设置,再按照债务资本占比和股权资本占比或资产负债率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占比+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占比债务资本成本率=(短期负债比例×1年期央行贷款基准利率+长期负债比例×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所得税率)股权资本成本率=(某央企净资产收益率×k1+净资产收益率良好值×k2)×股东期望系数注:k1通常取70%~80%,k2通常取20%~30%,股东期望系数根据企业规模、盈利水平、发展阶段等在0.8~1.2范围内取数。亏损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按照央行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设置,即出资人要求亏损企业资本收益应能达到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水平。

(二)EVA会计调整项目完善思路

EVA指标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受资本成本率设置高低的影响,更受到EVA会计调整项目设置的影响,因此,EVA会计调整项目的设置极为关键。EVA会计调整项目主要包括对利润的调整和资本占用的调整。笔者认为,EVA会计调整项目的设置应遵循“重要性、战略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应起到“鼓励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限制短期行为”的导向作用。利润调整项目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调整:(1)非经常性收益项目;(2)战略性投入项目;(3)社会责任投入。资本占用调整项目至少包括:无息流动负债、在建工程和资产减值准备。比如,可在现行EVA鼓励研究开发投入的基础上,再适度鼓励具有战略性和普遍性的长期投入。再比如品牌建设投入,世界一流企业都十分重视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品牌建设投入是为企业价值创造进行的长期性投入,由于品牌投入巨大且对当年业绩影响较大,为鼓励中央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可规定中央企业在利润指标能完成的情况下,对品牌建设投入超出预算标准的超额部分按照100%或150%视同利润加回予以鼓励。

三、如何构建本土化的EVA价值管理模型?

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百度百科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一直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垄断经营,由省、地、县三级农资公司独家批发,由供销部门的乡镇网点进行零售。直到1998年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才使整个农资市场的流通有了一定的松动。但是松动之后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市场的发展也不理想,即流通渠道过长、分销层次过多、产品常常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中。由于流通费用过高使得经销商的毛利水平比较低。渠道管理不善,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流通渠道并没有真正起到产销之间的桥梁作用。

国家对农资市场日益重视,2003年3月农业部了《关于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推动农资市场经营模式的确立及发展;2005年2月商务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这些措施促进了农资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农资流通改变了原有的由供销社独家经营农资的垄断局面,向渠道多样化发展,基本形成了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种子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农资经营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业近千家,连锁门店3万多个。

从品牌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制造厂家创造品牌,流通企业推广品牌,消费者拥有品牌。所以,对于流通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品牌进行推广,选择什么样的厂家合作至关重要。在农资流通行业发展里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尴尬,那就是品牌选择问题,农资流通行业品牌集中度低,缺少一大批消费者耳熟能详、高知名度的强势品牌,仍然还是以区域作为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基础。即使农资行业的两大巨头中化化肥、中国农资也没有实力使自己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农资流通行业的品牌发展无论在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是实际工作的推广中,都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深入、全面的体系。农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品牌发展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更注重投入少、收效快的营销策划,而对于能够影响其长远发展的品牌建设却极少关注。

众所周知,产品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者是只有贴牌,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对于消费者来讲,有品牌的农资产品不仅在质量上能给予消费者以保证,更重的是他能满足消费者在消费时的那种安全感,从心里上得到了更大的满足。品牌代表着一贯的承诺,品牌对于顾客不仅意味着他们消费的产品、享受的服务源自何处、出自谁手,而且与一定的质量水准、品牌信誉贯穿始终。一个品牌代表着一定的产品、服务质量,凝聚着企业的形象和顾客、公众和社会对它的评价,吸引着相对稳定的、忠诚的客户群。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客户忠诚,意味着稳定的客户群,意味着同一品牌覆盖之下的持久、恒定的利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农资流通企业,想要保证持久、稳定的收入来源,不能只追求高利润、效果差的坑农产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重要的是口碑,这是企业对农民朋友负责的态度以及问心无愧的商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