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元宵诗句经典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经典教学 探索
在教学中,运用经典与语文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那么,如何让教学与经典诗文进行有机的融合,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成为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让学生想读、乐读,实现经典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和良性互动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摸索:
一 营造书香氛围,激发诵读兴趣
引导学生亲近中华经典诗文,把“经典诵读”引入语文课堂,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身受益。多年来,我坚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诵读经典,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文的语言美,且能使语感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营造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例如,在诵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谈谈感受,再补充诗句背后的古诗,然后再读原句,三读诗句;最后配上音乐,四读古诗。此时已是余音绕梁,煞是动情,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整堂课从容大气,学生理解诗意如水融。长期这样训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学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感染,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和初步运用经典诗文了。
二 提炼课文内容,与经典文化情感相通
利用经典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因此,教师不仅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关注经典文化,还要利用经典诗文雄奇奔放、丰富多彩,洋溢着肆意烂漫的想象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在不断地诵读和感悟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去领略思想之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把读解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及对话碰撞中自行参悟。例如:《论语》中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经典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印象。学生也能用自己的视角去亲近经典记住圣人的教诲。又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将自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三 创设积累语言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就像一杯茶,细细品尝入情入心,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读些经典作品、好诗,让他们多学、多背,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好文章诵读得多,就会有“感”的积淀,“知”的积累,并能灵巧的运用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在写作教学中也可引用有关诗词为写作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之目的。例如布置学生写《郊外的景色》,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郊外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学生通过品味经典诗文,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比较、联想、猜测,而生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独特财富,就会把自己喜爱的诗句写到作文里。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 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品行
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求让经典诗文课堂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端正品行的平台。趁儿童心性纯净时,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常常耳懦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让经典诗文伴随学生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学生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
现在的学生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看到的尽是爱、智慧、希望与阳光。例如:《诗经》的每一首诗,学生在生动解读名人故事时,能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进而掌握美好的词汇,融通美好的事物,培养美好的情感,拥有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又如:学生学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会深深感受到陆游这颗深深的爱国之心;学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让学生从小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感受到母亲博大的爱,自行约束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仁”、“义”、“礼”、“信”的良好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探寻节日渊源,看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而这些充分说明了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1.春节又叫做过年。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和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人们还会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2.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 “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 (太乙: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武帝时,“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4.端午节的渊源有好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开始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祈求平安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形式。
【探寻节日文化,看中国民俗魅力】
活动一:对联
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对对联的活动。节日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那充满祥和喜庆气息的对联。对对联,春节最为壮观。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春节写对联的:
清朝某年除夕晚上,乾隆脱了龙袍,换上便服,走出皇宫禁院,到三街六巷看老百姓怎样过年。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升平景象。他走着走着,只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对联,于是便轻轻敲开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只正在纳底的鞋子。乾隆没客气就进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小鞋铺,炕上放着几双鞋,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楦,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乾隆在炕边坐下后,问:“老人家,生意不错吧?”老头说:“我是一个老头子,挣得那几个钱混住嘴巴就行了。”乾隆又问:“过年了,怎么不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呢?”老头儿说:“红纸是买回来了,但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自己怎么写?”乾隆一听,忙说:“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写一副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说完,忙到隔壁借来笔墨纸砚,又拿出买回的大红纸,裁了裁,乾隆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帝一时没有想出来,老头看着对联十分高兴,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百姓都托皇上的福,安居乐业,横批就写‘天下万年’吧。”乾隆听了龙颜大悦,挥笔又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睡好。
【请你参与】
1.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王羲之巧防“盗”联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浙江绍兴。春节将至,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去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他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了。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很着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 ”。街坊看了,无不称妙。
2.下面是有关端午的对联故事,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3.(2012年湖北咸宁卷)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 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活动二:猜谜语
猜谜是中国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活动。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同时也享受猜中谜语后的快乐。特别是在节日里猜谜语,会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随行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活动三:诵读古诗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可谓雅俗共赏。
1.写春节的古诗首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旦之日的感怀之作。当时他位居宰相之位,正在全国推行新法,此诗正是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新法实行后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那踌躇满志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它既写出了元日的民间风俗,又通过对风俗的描写语义双关地表达了他对新法的评价,并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观察视野。
2.最能够表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诗应该当属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杜牧的“清明”诗可称为清明节祭祀扫墓的经典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再现了清明时节扫墓时的雨中景、雨中情;抒写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情怀。诗画合一,清新自然。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则记述了清明无人扫墓的情形: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这首小曲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凄凉情景和氛围。
4.唐诗中吟咏端午节盛况的也有不少。文秀的《端午》一诗,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挂上了钩,还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其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屈为屈原。堪笑汩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读后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5.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所熟知的诗词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代表意象,展示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请你参与】
1.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诗人任徐州刺史,见到胞弟苏辙,方作此诗。请对该诗做简要分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咏月的诗句经常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2009湖北荆州)中秋赏月(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品读节日美文 传承民俗文化】
在节日里徜徉
有的日子,值得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l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指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有韵的最为含蓄凝练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之一,是相对于新诗而言的。诗和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也就是两种类型。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有将诗词归为一类的。第一,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文体。第二,它是有韵的文体。第三,它是最含蓄凝练的。
2.整合
整合,就是对资源的获取、组合和利用。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相互渗透,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从而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达到1+1>2的效果。
“古典诗词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主要是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古典诗词的魅力、作用,将资源优势互相渗透、融合,协调一致,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人文涵养提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课题简介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形成系列化的方案。
(2)分别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具体研究:① 古典诗词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施途径。 ② 古典诗词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一般模式(课程结构)。③ 古典诗词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活动开展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古典诗词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出适合实际情况的一些新思路,便于大面积推广,为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提供示范。
(2)提高小学语文诗词学习活动的质量,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质,使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职业技能都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1)做好前期调查。在实施课题之前,课题组教师对学校全体学生古诗诵读基础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古诗及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低年级学生限于背诵类似于《 鹅 》《 静夜思 》这样传诵极广的诗篇;高年级学生最多能背诵十来首,但对诗题、作者、所在朝代的认识就没有那么清晰与准确;大多数学生对诗题记忆模糊,对于诗人及所处朝代的认识一片空白。
(2)召开实验班级家长会,营造研究氛围。课题组教师在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后,又召开各实验班级学生动员会,精心准备一些资料供学生阅读和观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真草拟本课题的研究设计报告,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研讨定稿,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调查学情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小组的研究方案。方案确定后,制订课题计划,课题研究全面启动。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层面上横向展开。
(1)把握古诗词诵读的活动开展。① 区别对待,分层次要求。首先,我们对《 语文课程标准 》规定的80篇诗目分年级要求,努力形成“人人诵读、遍地诗声”的良好风气。其次,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每日一诗”活动,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形式,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② 创设氛围。各班都要开设自己的“古诗文诵读”专栏,每周抄上一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背;充分利用每天早读时间和中午预备铃前5分钟,开展集体诵读活动,巩固诵读成果;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红领巾广播”开辟诗词欣赏栏目,广播播放诗词曲赋或诗词音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校每学期还开设“古诗词诵读日”,在这一天对各班级的诗词诵读活动进行总结表彰,激励先进。
(2)开展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诵读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诵读形式、方法、技巧、激励手段等方面勤于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并经常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另外,学校和一些班级也采用夺红旗、争红花、奖贴纸、评明星、光荣榜等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走近古代诗词文化。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是讲述古代诗人的趣闻逸事,这些故事往往融文化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学生易于从故事本身领略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靠直觉捕捉古代文化气息。二是撷取古诗中的名言名句,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让学生了解古代的风俗。三是从诗词本身出发,使学生逐步感悟到古诗有咏物、抒情、吊古、伤怀等思想内容,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让学生知道,古诗词是我们生活的另一面镜子。
第二阶段:纵向深化,开展专题研究。
为了把研究细化和深入,研究的后半段,我们把课题定位为一项具体的研究,一个具体的课程,最后选定为“农历诗词课程”。
(1)为什么一定要选和农历有关的诗词?我们生活在空间与时间之中,但很少有人对空间与时间进行反省。从存在主义意义上讲,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空间)中的,生命是一个偶然,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无家可归的,因为一切所谓的家园都是不稳定的。但是,人类必须努力地为自己寻找家园。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就是我们最后的家园,是谁也掠夺不走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守住我们最后的家园。
首先我们追问自己:作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古典诗词与我们的生命有关吗?古典诗词能唤醒我们的灵魂吗?有人说过,我们的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敏锐地感受着物候的变化。在春花、夏雨、秋风、冬雪中,先人们和大自然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诗歌。中华民族何以伟大?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才能和千年前的诗人们一同呼吸?才能拥有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
后来我们决定带着学生以农历时间为线索,从秋分开始,跨越四季春夏秋冬,直到下一个秋分结束。在这段旅程中,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同时结合国画、民间故事、汉字、书法、考古、对联、民俗感受着诗词的温暖和气息,触摸着诗词背后一颗颗伟大的灵魂。
(2)课程内容及操作。这一课程是一年漫长的穿越,在这一年中,我们将带着学生穿越二十四个节气,穿越四季。学习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① 节气诗系列。在农历二十四节气当天,以节气特征为主题,带领学生了解节气,走进诗歌。
② 农历节日诗系列。春节、元宵、三月三、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除夕等是我国传统的农历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优秀文化。这些节日诵诗也是农历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③ 季节组诗系列。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诗人的咏物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为每一个季节安排一个季节诗之旅,为每一个节气选择其中一种花来进行吟诵。
④ 走进名人系列。诗歌总是与诗人紧密关联的,在一首首经典的诗词背后,究竟站着一位位怎样的诗人?而这些诗人的性格也如同四季一样各不相同。因此,在每个季节中,选择一位与之气质相同的诗人,走进他的诗词,走进他的灵魂。比如春天——走近陶渊明,“但使愿无违”;夏天——走近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秋天——走近杜甫,“竹石如山不敢安”;冬天——走近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⑤ 实践活动系列。农历节气中有很多传统习俗,让学生跟随节日诵诗,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在亲身体会中感受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农历课程,如春风竖蛋,清明踏青,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重阳赏菊。
四、课题实施效果
通过一个实验周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验效果。
1.学生层面
(1)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在第一阶段的“调查、整理、分析”阶段,我们从调查问卷中了解到:① 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98%的学生不但喜欢读诗,而且经常摘抄并能记住一些精美的诗句;80%的学生都曾萌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② 95%的学生对诗词虽有兴趣,但认识肤浅,兴趣基本由冲动的情绪支配。学习中带有极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但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越发浓厚。尤其在第二阶段的“激趣、阅读、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在大量的活动引导下,学习到了“欲罢不能”的境地,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2)增强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和阅读、鉴赏能力。在大规模的“阅读、赏析”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对大量的优秀诗作进行解剖、赏析。通过赏析、品悟,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诗歌的特点(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鲜明、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等),并通过对诗歌和小说、童话、故事等的比较,对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析、感悟与学习。同时,我们还把研究与课堂教学接轨,并利用综合活动时间,大量阅读、品悟、积累诗歌语言。从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和鉴赏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协调发展。我们发现,学生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都得到了协调发展。其间,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引领学生亲近自然、回归生活、感受真情,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心智得以开启,心灵得以陶冶。
2.教师层面
(1)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帮助实验教师加深了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认识,帮助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令人惊喜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得到更新,而且逐渐将新理念内化为个人自觉的教学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能真正被教师内化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研究的探索,我们得出结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是教师培训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高效模式。在这个模式中,首先,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有教师的参与过程,有教师教学行为的跟进,能有效弥补目前大规模教师培训中的种种不足。其次,教师在“研究”中学会了“研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教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2)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显著增强。教育是集体智慧的劳动。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同年级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共同在研究中成长。实践—反思—总结—实践,这是教师成长的阶梯。课题组努力营造好研究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主体性,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同时,在讨论会上引导教师积极反思。教师对研究中的问题、难题的思考,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过程。
3.教学层面
(1)课题活动开展模式的构建。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小学古典诗词阅读学习的课题活动开展模式。
(2)探索了不同形式的活动专题,主要构建了“农历诗词”课程。
五、课题的思考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古典诗词资源丰富,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可以立足校本进行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题的研究,总结了专题活动形式,为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阅读提供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下一步的研究,我们要思考如何构建评价机制,以保证目标的“达成”,真正落实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