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业态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传统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形式单一、功能局限等问题日加明显,转型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公然成为影响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对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业态融合发展将是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转型的方向,并提出与之促动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 商业地产 转型路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形态调整布局,是实现三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式。表现最为突出的即是商业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的提高。如下图1所示,2007年――2016年,我国住宅、办公楼和商业地产三个业态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趋势图显示,商业地产类地产业态的开发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住宅地产业态的开发投资增速。由此可见,商业地产区域间的合理布局调整已成为我国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而区域内业态转型发展是重新布局后商业地产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因为只有区域间完成合理布局,区域内实现转型发展,才能保证商业地产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符合特定区域经济趋势。
二、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现状及未来转型方向
(一)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现状
纵观当前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1.业态形式相对单一。零售业态至今都是我国商业地产开发的主要业态形式,根据零售业态功能的不同,有连锁商超、购物中心、家居中心等。这种以零售业态为主的商业地产,随着地产上市的逐渐成熟,逐渐在周边圈内开发出小型辅基础设施,如医药店和其他商店,但零售依然是商业地产的主线。
2.业态功能相对局限。大型商超购物是传统商业地产的主要业态形式,而在业态功能上,大宗百货购物占主流,医药、健身、体验中心等功能相对欠缺,虽然目前这些功能实体经济已陆续进驻商业地产,但相对于商业地产规模而言尚存在缺口,从整个商业地产业态上看,功能相对局限。
(二)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未来转型方向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成为趋势下促动三驾马车作用的经济新动力,像虚拟电商交易、在线交易等虚拟经济成为消费大趋势,实体经济逐渐淡出消费主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业增速放缓影响传统商业地产业态正向需求。意味着在未来,餐饮、零售、住宿等传统商业地产单一业态形式已很难满足当今“快”时代的消费理念,网络交易逐渐侵蚀实体经济下促动传统商业地产业态只有向“轻灵”、“综合”开发方向转型,打破以往纯粹地产开发思维定式,依托于传统商业地产基础上,将具有养老、医疗、生态休闲、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产业功能通入传统地产,将传统地产开发形成产业复合型业态,换言之,传统商业地产上延伸出除商业住宅、消费购物用途之外的其他医疗、休闲等辅、保障性多产业功能“混搭”式业态或许是未来传统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商业地产发展业态转型路径
未来“混搭”式发展业态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下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作为行业趋势,发展业态转型需要从顶层设计、市场运作和人才保障三方面综合入手。
(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商业地产业态组合
在商业地产开发初期,进行缜密的调查研究是必要,但在地产业态上也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使单个业态形成业态组合,升级传统商业地产单一业态形式,产生小集群效应。如在商业地产开发初期,确定地产主线为百货购物型,围绕主线规划,结合区域人群特点和消费特征,诊断在主线业态之外的该区域欠缺或需求较为旺盛的其他产业或功能业态,并确定其为第二业态和第三业态。以此类推,形成基于主线业态之上的适用于该地块的商业地产业态组合,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其他非主线业态时,需要将各业态之间的相互辅助和竞争考虑其中,不能重复发展从属业态,以免负面影响主线业态发展。
(二)市场运作,促动商业地产业态间融合发展
商业地产在上市后,合理配置资源,是有力促进业态间的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市场化运作是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的天然促动剂。因此,在商业地产投入上市后的一定时段内,吸引不同业态进驻,完善地产功能要充分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力量,主动淘汰不适宜融合发展的业态形式或需求不大的功能产业,加大力度引进那些适应经济形势、契合消费趋向的业态,寻求业态间经济平衡点,促进业态间的融合发展,并最终使商业地产发展成为融合多经济点的综合型地产。
(三)人才建设,支撑商业地产业态转型发展
传统商业地产转型发展路径上,保持专业人才供给和智慧贡献是支撑商业地产转型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因此,传统商业地产在转型过程中,要着重加强专业人才的引入与培育,细化商业地产业态发展人才队伍分支,能够系统、全面、多面、辩证的分析地产业态发展问题和不确定性因素,支撑商业地产业态转型良性发展。
四、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促动下,传统商业地产业态“混搭式”发展趋势明显。要保障传统商业地产的有序转型,顶层设计上科学规划地产业态组合,并需要依靠市场化运作手段促动业态间的良性融合。同时,持续的专业化人才供应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刘寅; 孟昕; 余华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我国房地产业态的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2)
关键词:商圈 理论 态势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商圈是一个城市的文明读本,也是一个城市的生活读本。世界知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无不有着傲立于世的知名商圈。城市商圈的建设是商业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必然趋势。目前,现代商圈发展过程中,商圈的空间布局、功能组合、服务设施、业态发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空间布局的垂直化
传统商圈的内部构造往往是根据服务功能和商品特性的分化而平面化地进行布局,形成文化、娱乐、饮食等许多功能街区。随着新兴商圈内部中枢业务功能和规模的扩大、地价的上升以及零售商业功能与金融、保险、旅行等其它功能的混合存在和空间竞争,促使商圈内高层商用建筑、大规模集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商业大厦的不断出现,并由此形成商圈中心道路两侧的立体化商业街景观。立体化商业街的形成促使商圈中心商业区的零售、服务业的功能分化由传统的水平的、平面的区域功能分化向立体的、垂直的功能分化发展。
垂直的功能分化使不同的行业、业态的功能综合地容纳到同一大规模、高层的综合商业大厦中,不仅形成了零售、服务的业务功能的垂直体系,而且也促使消费者形成垂直的购买行为。首先,根据建筑物的低、中、高层的不同,各种零售业态、服务功能的分布不同。一般来说,商圈中心商业区临街大楼的一至二层主要以零售商店、餐饮店、银行为主。大楼的中上层主要以各种公司的办公室或饭店为主,另外,旅行社、各种健美、美容、订票、培训教室、剧场等文化教育设施也往往相聚于此。大楼的上层往往开辟展望厅、高级餐厅、酒吧、各种类型的俱乐部等。其次,综合型大厦的低层部基本以不确定多数的顾客部门或者以目的性较弱的部门为主,而高层部基本是以特定的少数顾客、目的性较强的顾客部门为主。
二、功能组合的复合化
商圈是大量相互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的区域竞争优势的结果,也是商业集聚的一种现象。在商业集聚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商业企业更容易相互结合,进行横向或纵向联合,或者组建共同的采购、销售机构等,从而产生组合效应。产业集聚的组合效应使得商圈的各个商业企业作为子系统的元素,相互之间优化组合的功能大于各个元素的简单相加,形成黄金地段,制造出商业级差利润,使处于商圈的商业效益高于其它地段。随着商业的集聚、商圈的不断发展,功能组合的复合化成为商业中心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要求作为城市的高级中心地,商圈内的建筑综合体应当在同一时空内,将传统的建筑类型和功能单元相互叠合、重组以实现多种功能的交叉和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各种基本功能间的相互交叠会引发出新的功能,反过来这些新功能又会对原有的基本功能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使建筑职能具有更大的兼容性,满足人们对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功能的复合化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空间使用的高效率,同时也形成不同功能部门利益上的协调互补。所以,充分利用域内资源、充满经济活力的商务中心必须是一个具备购物、餐饮、文娱、服务等商业功能高度集聚的地区。
三、服务设施的人本化
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商圈的软环境,而且还要体现在服务设施等硬环境上。根据这种趋势,商圈服务设施逐渐发展为实用型服务设施、装饰型服务设施和综合功能服务设施三部分。
首先,实用型服务设施包括道路设施、活动场所两类。其中,道路设施主要包括人行道、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商业中心是集合了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流集聚的中心。要保证整个商业中心区的车行、人行系统的畅通有序和街道的美观舒适。地上停车场的设置应不影响街区的整体形象,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分设于街道两侧,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宽松的地下停车系统等。活动场所包括游乐场、休闲广场等。游乐场和休闲广场的存在是商业中心区更注重娱乐、休闲、交流功能的体现,它们是人们迷恋一个地域的重要依据,是一个区域活力的第一见证。广场是最容易吸纳人流、聚集人气的地方,一方面展现了丰富的商业促销和展示活动,另一方面又可以塑造商业中心区的形象品质,各种有特色文化味道的商业活动在商业中心区文化氛围的包装和烘托下价值倍增。服务设施目前在商圈中运用越来越多,也是最实际的设施。
其次,装饰型服务设施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设置的,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主要有雕塑,绿化设施、水体景观等。雕塑通过自身的形象塑造,典型生动的再现生活、反映社会。好的雕塑不仅装饰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留下不易磨灭的历史性标记。绿化是商业中心区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除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外,它还有利于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从而使在商业中心区内活动的人们获得身心两方面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与绿化一样,水体景观也是商业中心区具有生态意义的构成要素。静态的水静怡幽雅,如水池、水渠等,动态的水活泼喧闹,如喷泉、跌水、水幕、瀑布等,它们赋予场景和空间生机与情趣,吸引人们聚集在周围,从而成为该场景的核心及最活跃的元素。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圈在布局上引入了装饰设施,营造舒适温馨的购物环境。
第三,综合功能服务设施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特点,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统一,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体验到商业中心的品质及整个城市的美感和文化底蕴。它是以设施小品、装饰小品形式存在的,如休息座椅、标示指引、亭子、垃圾箱、照明灯具、电话亭、洗手池等。座椅既可供人休息,又是人们藉以观望社会场景和相互交往的理想设施;标示指引应营造一种协调统一的感觉。垃圾箱在商业中心区中也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造型美观,摆放得宜的垃圾桶不仅保持着环境的整洁,也能提升商业中心的品位。因此,为了提升商圈的品质以及改善软硬件环境,综合功能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商圈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业态发展的多元化
商圈是零售商业发展的产物,对商圈业态发展趋势的关注,首先要注重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零售业态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业态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调;业态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各业态的优势难以发挥;业态结构调整内容基本是纯粹的模仿式;业态结构变革手段大多是一种“速成”式的数量扩张;业态雷同,恶性竞争,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口的多元化需求等。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快实现零售业从单一业态向多业态发展;实现零售业态结构合理化;加强多业态混合经营的管理,将零售业态结构调整引向深入等。因此,以主辅关系、互补关系形式存在的多业态并存将是零售业态结构的常态。目前,商圈业态发展的多元化具有两个特征。
首先,大都市商业业态集聚的多元化。大都市的商业集聚目前可以分为商业中心、交通干线商业街和专业化商业区三种类型。其中商业中心又分为大都市CBD、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邻近商店五个类型。消费者根据购买商品的性质和到达距离的经济性来选择到哪个商业中心购物。如果购买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往往到邻近商店或社区商业中心购物,而如果购买奢侈品、流行商品则会到大都市CBD、区域商业中心去购买。因此,区域商业中心的业种和业态的集聚主要以大型百货店、专卖店、特色杂货店、名食品店、美容理发店等高级品、奢侈品、名牌商品、流行商品为主。
其次,地价导向的业态多元化。每个零售、服务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以最大可能接近潜在顾客的地点为最理想的选址地。因此,大都市零售业的选址是以每个零售业支付地价能力来决定的。在大都市中央区域商业区,是与顾客接触性最高的地域,因此其地价水平最高,并以此为中心地价呈圆锥状分布。同时,大都市中心区域商业区是以支付地价能力最高的业种和业态构成。因此,大型百货店、名品专卖店、流行时尚商品店以及酒吧、俱乐部、其它娱乐业等利润率很高的零售、服务业则是商圈商业业种、业态构成的主要形式。从目前发达国家成熟区域商业中心的商业构造看,其业种、业态的构成基本上是以大型百货店、名品专卖店、流行时尚商品店、特色食品店、杂货店以及形形的餐馆、酒吧、娱乐场所构成。
参考文献:
[1]王厚东. 商圈理论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2):112—113
[2]王晓玉.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2002(11):68—74
[3]王娟.基于三维视角的我国中小城市商圈布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张翼飞.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唐红涛.城市商圈空间聚集的经济学分析[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8):36—42
〔本文系河南省郑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商圈空间布局研究”(项目编号:121PRKXF65
“协同”打造商业航母
百联集团是由原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国有商贸流通产业集团,几乎涵盖了国际商贸流通集团现有的各种业态,以及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全部经营业态,直接和间接控股百联股份、物贸股份、友谊股份、第一医药、联华超市等5家上市公司,经营网点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7000家,从业人员25万,是国内最大的商业流通集团。
对于如此规模的企业集团来说,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IT系统建设复杂分散,而经历多次合并后的百联集团决定建立以流程为核心的协同、业务过程和状态的实时监控,信息与数据采集、利用为表现形式的系统数据集成,实现跨组织、跨区域、跨系统的“大协同”应用。
“瞄准并赶超全球500强的流通产业集团”是百联集团的发展目标。对于涵盖了百货、标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品牌折扣店、商业连锁和物流等国际商贸流通集团业态,面对多变的市场格局,利用协同系统打造集团内部统一办公平台,整合内部核心管理,是百联集团打造零售业商业航母的重要一步。
协同软件提供了一个高度集成与协同的平台,在百联集团应用协同软件产品中,集中了新型的“门户、流程、知识”三大核心IT应用功能,很好的辅助百联完成“组织、制度、文化”三大核心管理。伴随经济复苏的到来,各大企业积蓄力量再度腾飞,用IT等科技手段促进企业信息化,提升内部管理,协同成为其5-10年信息化应用和管理实践的重点。
而通过引入imo企业即时通讯,百联还在企业内部搭建了一个“云办公室”,营销、行政、采购、物流等各个部门都被安排在这个办公室中。利用imo一目了然的组织结构树,员工可以轻松找到其他部门查询业务进程或者设定网上销售方案,有效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管理者也可以及时了解线上线下的即时销售、运送等信息,并通过imo提供的文字、视频、电子白板等功能进行直接干预,大幅提升了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
此外,百联电商所搭建的云办公室还覆盖了其自建的物流系统。作为电子商务类网站最重要的环节,物流一直被视作电商企业的一大症结,然而百联电商通过imo实现了物流系统的零时差管理沟通。物流配送环节在出现情况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在imo上将问题向客服进行反应,由客服中心进行解决。
借助互联网办公室imo提供的企业即时通讯、协同办公软件,百联集团成功建立了专属管理的内部沟通、通讯和协作平台。实施2个月,内部员工之间工作效率提高20%,话费降低近40%、出差费用逐月减少,人员流动率减少5%,并成功建成了以百联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链沟通平台,实现了对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的整合,提升了百联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2012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锁百强,百联集团以1182亿元的销售额登上榜首。
新电商平台保驾护航
如果说协同管理从企业内部锻造着百联这艘航母的实体,而颇具风格的电商平台则牢牢把控着流通行业的网上市场,百联可谓一实一虚两大市场“两手都很硬”。在经历了集团资产重组之后,百联集团利用电子商务扩大网络消费能级,将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提升至百亿元级,实现从传统商贸向电子商务突围,百联电商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经验之路,即“1+2+3”的示范企业发展道路。
“1”是:一卡一平台。百联电商以百联E城的交易平台为依托,以联华OK卡的会员制度为手段,开展涵盖了自营、经销、代销、、零售、团购、实物交易、数据卡交易、直充、数据接易等各类交易方式的电子商务及相关业务。“2”是:科技、经营两创新。在科技创新上,百联电商的所有应用系统,均为业务需要自行开发,并获得10多项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证书。在经营创新上,百联电商将传统的门店经营与网上销售、网上营销、网上支付有效结合,通过各分类网站、电话、手机WAP、手机短信和OK会员系统和各类支付和配送系统,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3”是:自建电商服务三系统。百联电商为了实现更好的用户服务,自建了三条服务系统,既OK会员系统、低廉物流配送系统,以及命名为安付宝的第三方支付系统。
目前,百联电商平台服务于百联集团内传统零售企业有7000余家,百联集团外企业7500余家,业态涉及百货、购物中心、名品折扣、餐饮、生活服务、建材等十几个行业;与此同时,百联电商平台与各关联企业的POS支付业务环节密切合作,打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环节上的支付问题,形成移动商业模式中信息、服务、支付上的闭环。此外,目前百联集团的线上B2C商城“百联E城”已经积累了10万件商品和1860万的用户资源,还拥有遍布25个省区市近6000家实体营业网点。“百联将利用这一系列资源禀赋,抓住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探索建立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外贸与内贸服务相融合、线上与线下联动的电商新模式。
>> 河南农村零售业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创新研究 宁波大型零售业发展对策研究 重庆零售业发展对策研究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与零售业创新发展研究 零售业商圈研究 中国医药零售业的经营及发展研究 对中国中小零售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零售业特性与零售业创新研究 零售业低碳化与促进中国低碳零售发展的政策选择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发展给中国零售业带来的影响 农村零售业市场前景看好 零售业借力农村较力外资 农村连锁零售业的SWOT分析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坚持“城市包围农村”的零售业发展战略 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探析 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策略探讨 中国零售业“达沃斯”金秋召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百度百科.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EB/OL]. http:///view/3186636.htm.
[5] 沈敏.“农超对接”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J].上海农村经济,2011,(4).
[6] 中国零售业政策环境分析[EB/OL].中国经济信息网,2011-11-3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DB/OL]. http:///.
[8] 牛瑞芳.我国农村零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2,(3).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2011年)[DB/OL]. http:// sdpc. /zjgx/W020111018605336353691.pdf.
[10] 王耀.2011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中国零售业白皮书[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83-84.
[11] 刘颖.东西部地区零售业的均衡发展[J].经营与管理,2008,(9):15.
[12] 商荣华.辽宁省农村零售业态实现连锁经营的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13] 张晓霞.中西部农村零售业态发展对策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1,(6):20.
[14] 百度百科.专业商店[EB/OL].http:///view/233401.htm.
[15] 黄漫宇.中国农村零售业态变革分析——基于零售进化综合模型[J].农业经济问题,2011,(9):23.
[16] 李亚春.我国农村零售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1,(11).
关键词:零售业态;经营模式;发展路径
一、引言
中国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改革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城镇化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有了增加,消费各部分占比更加趋于合理化水平,居民有了更高的消费意愿。当今市场环境中买方在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决定了买房需求很大程度的影响着零售业发展的态势。零售商赢取市场始终以消费者为先,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市场条件。所以,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对零售业态格局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
二、当前黑龙江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零售业总额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黑龙江省零售业业态则呈现更加多样化,商业更加步入现代化的轨道。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205.7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高于同类平均水平约0.6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5435.2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城区零售业态总额和乡村消费品市场均实现了同等水平的增长,分别是4356.1亿元和770.5亿元;乡村消费品市场高于城区消费品市场0.5个百分点。各类消费品中对增长率较高贡献的有汽车、化工类产品、衣服鞋帽及针纺织品、食品饮料及烟酒、各类药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类等。
连锁模式经营为拉动零售业态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零售业态体制机制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类型。卖方市场已经不再是我省商品市场的特点,当今的市场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买方市场,国有国营已经退出了全省流通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集团、连锁、超市、仓买、专卖店、会员店、购物中心等多种形式,这些零售业态中70%以上都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革,并拥有了现代化的组织构架和业态构经营模式。全省有年销售额约为30亿元的各类连锁经营企业有40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的2.5%,连锁店铺1100个。具体来看,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15个,营业面积近12万平方米。我省已经形成了中央红、哈客隆、波斯特、同泰、东方饺子王等一批有影响和有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
三、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分析
消费者选择产品方式以满足自身需求,通过对商品探寻、购买与使用以及评价完成消费者行为的全过程,还包括商品用后感受和带来的效用等方面内容。从2013年开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减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消费者的经济水平有所降低,同时他们的购买力也有所降低,最终导致他们的消费信心在不断降低;其次,黑龙江省所在区域内一些专卖店的辐射能力增强,布局增加,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零售企业的发展,抢走了一定比例的消费者。伴随电商的迅速发展成熟,使得大量网络销售平台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通过一种新型的购物体验以及较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传统零售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购开始发展成消费者的时尚。
四、基于消费者行为的黑龙江省零售业态发展趋势分析
伴随大量全球知名的网络销售系统的问世,例如当当、淘宝等等,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趋向于通过网络进行购物,而不再愿意亲自到实体店采购,在电商愈发成熟的当今社会中,传统零售业能否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已经引起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毋庸置疑,电商对传统零售业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
黑龙江省零售业业态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在寻求差异化的关键时期。以消费者的视角,商场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给于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相应也越高,而且到目前为止生活用品、孕婴用品、皮衣、家电产品等零售业态的营业额逐年增加;专卖店以迅速占领市场为自身的主要目的维护了零售企业及产品的良好品牌与形象,同时也收获了较高的经营成果。超市的分工专业化发展也是零售业态的演化方向。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使零售业态的营销目标趋向准确化,例如零售业的发展中,部分非高档商品将被分流出来,进而让位给专卖店与超市;高毛利且周转快的商品比重增加,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渐走上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其次部分百货店还将会以大众消费作为目标市场,更进一步转变自身竞争方式,转向大型综合超市方向发展。因此多种业态会根据本行业及销售对象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进而形成自身特点,准确的定位,有利于零售企业更好地拓展销售空间,提高服务抢占有利市场地位。因此,零售业态的连锁经营方式将朝着多行业的方向延伸,零售业态的演变多元化已经成为现在的趋势,各零售业态还向出版行业、药材业以及保健品行业等方向扩展业务,部分企业还出现连锁经营和直销方式共同推进的发展趋势。加上各地区大连锁企业间的渗透、控股、收购或合并现象的并存,使得连锁企业相互合作进而共同开发不同区域市场的趋势。
五、网购热潮下黑龙江省零售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路径探究
网购热潮下我省零售业应借助自身优势,锁定目标客户,借助五大路径实现零售业态的新型发展模式。
1.借助网络平台,零售商既可以销售经销商的产品,也可以打造零售商独自的品牌,利用淘宝、天猫、QQ等网络进行营销。随着电商的发展,很多大型零售商也参与了网络购物,诸如苏宁、京东、国美等B2C网站。主流B2C购物网站的加入,加速了电商发展,不仅将网购商品种类无线扩展,还将平台对外开放,这些B2C网站不再是独立商城而是与天猫、QQ等购物网站越来越类似。传统零售业“借台”发展,促进了传统零售业与电商的融合,加快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2.零售业的发展新思路应积极同大型零售企业相结合同大型零售企业“搭台”合作,大型零售企业“搭台”运作模式共有两类:一类是搭建综合型网络商城平台,即经营各类百货商品,商品种类可超过大型百货超市的实体门店;另一类是打造垂直型网络商城平台,即发展某一个或某一类商品,如母婴店、药妆店、时尚店等。在国外,“沃尔玛”拥有独立的运营官网,在线业务同时向其他零售商或供应商开放。正是由于“沃尔玛”物流仓储的有限性,该网站实际上是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商品的一个“虚拟仓库”,很多商品保存在第三方供应商或零售商那里。因此,“沃尔玛”所陈列的商品不仅包括自己的门店,还包括其他供应商或零售商的商品。
3.大型零售企业或商业服务企业可凭借自由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将产品价值链不断向上游延伸,扩展产业链,整合商品资源,发展批发业务。
4.提高零售业态实体店的物流配送能力。相对于各个不同区域的商品紧缺情况而言,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非常敏感,若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还可进行及时的货物更换,因此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将成为吸引“回头客”的重要因素之一。零售业态要想抢占有利的市场份额,就需要提高物流的配送能力,积极建立专业、规范以及高效率的零售仓储与配送物流队伍,确保让零售商从事核心业务,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减少商品运输的在途时间,促进零售业态实现良好发展。
5.零售企业应积极为顾客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有效识别潜在的顾客,充分利用多种分销渠道模式与目标受众进行线上线下交流,联营、经销、直销、或特许经营等方式都可以实现零售终端共享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杨晶晶.传统与电商模式融合视角下我国零售业发展路径探析[J].电子商务,2015(15).
[2]陆林平.电商对传统百货业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J].探索带,2015,(498):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