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数据规划 实施

中国的商业银行近几年在世界银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排名也越来越靠前。如由英国《银行家》杂志的“2010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行榜”的信息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以245亿美元盈利荣登全球银行业获利榜首。中国建设银行也以203亿美元的业绩荣获第二。近年来中国银行实力大增,根据2009年排行榜,全球25强银行榜中有四家中资银行,其中有三家排在前13位。不过,全球最具资本实力的银行仍然盘踞在美国,此次荣获“全球银行资本实力”前三甲的就分别是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1】因此,虽然中国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其实力却远远没有达到和世界一流银行竞争的层次。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数据的处理能力还有待加强。本文拟从数据规划的角度谈谈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看法。

一、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数据规划的必要性

1.商业银行数据规划的概念

所谓数据规划是指又称为战略数据规划,是指基于数据稳定性原理,通过业务主题相关数据类的调查和借助软件工具进行规范化的分析,规划出主题数据库其基本任务:是根据现行业务和发展的可能性深入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稳定的数据库概念模型/逻辑摸型,为IS的建设奠定稳定的基础。【2】结合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商业银行的数据具有变化性、流动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商业银行数据规划的重要性

战略数据规划是信息资源规划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其规划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兴衰成败。①战略数据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藉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②战略数据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资源数据库对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支持能力;3战略数据规划在很大程度±决定商业银行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和安全;战略数据规划可以使得数据库在性能和应用上都达到极大值。4战略数据规划综台商业根行的整体利益是银行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有利于商业银行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数据规划的原则及其步骤

1.我国商业银行数据规划需要遵守的原则

(1)高层支持原则。这一原则是国内外商业银行进行信息规划或数据规划都必需遵循的原则。如果没有高层的支持很难成功的完成。

(2)扩展性原则。商业银行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整个数据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能够满足新形式变化的需求。

(3)一致性原则。商业银行的各有关业务方和管理方必须能够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交付给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人,实现数据的共享。

(4)有效性原则:商业银行的数据规划必须尽量的提高时间窗口使得数据高效率的流动。散能就是指数据规划要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以小的成本取得高的效益。

(5)安全性和准确性原则。没有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对商业银行的数据规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6)方便、节约、高效的访问原则。商业银行的数据规划必须能够满足监管方、管理层、银行业务人员和客户多方不同层次的访问需要,快捷方便、高效节约,理所当然称为其规划的原则之一。

2.商业银行数据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工作的数据规划。这方面的数据规划主要包括团队组建、培训规划、材料收集和现状分析四种。具体来说,1团队组建,成立权责分明的工作团队,严密组织、精心准备。2培训规划,培训的组织应该按照工作性质不同进行分类培训,其次,还要形成培训角色说明,针对不同的培训角色安排不同的课程和培训目标,并对培训角色提出素质要求。3材料收集,从全行收集数据规划所需要的材料。4现状分析,从技术和业务两个角度,基于收集到资料,进行全行的现状分析。业务功能和系统对应表是为了给出全行的业务功能在信息系统中的分布情况,为以后分析过程中提供依据。

(2)业务分析的数据规划。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总是随着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拓展,在资充足率监管框架下,以规模扩张至上的发展思路在长期内显然难以为继。为此这个阶段的业务分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为六种:业务能力、业务管理能力、销售与交付能力、服务与产品开发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3)数据模型的数据规划。数据流转问题的提出正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始建立越来越多辅助决策的各类信息系统,由于这些数据需求的存在,商业银行的IT人员发现,由于前期并未预期到这样巨大的数据流动,导致现在的IT架构不能满足数据的准确、高效的流动。

参考文献:

[1]李明宇.全球银行排名出炉:工行成最赚钱银行[N].华西都市报,2010-07-02

[2]张卓、曹瑞昌.试论战略数据规划及其概念基础[J].机械工程学院学报,2002(4)

[3]高翔;刘峰;张殿东.商业银行数据仓库建模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08)

[4]高国华;潘英丽.资本监管、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督――银行监管政策组合与权衡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08)

[5]柯孔林.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结构测度:基于Bresnahan范式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04

[6]葛伶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J].金融纵横,2010(05)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字:银行业 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

作者简介:刘 剑(1972-),男,湖南沅江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结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李映萍(1985-),女,贵州金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竞争状况也不断演变,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等为补充的银行业组织体系。本文将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指数等定量指标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变化,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取向。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各银行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其实质反映的是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一般认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等。

1、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指某个银行业务量在银行业全部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是反映银行能否施加市场支配作用的最一般、最直接的指示器。一般来讲,市场中银行数目越多,单个银行所占市场份额就越小,市场竞争程度就越高。

表1中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资产、存款和贷款方面所占市场份额均保持在60%以上,中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从1996年的72.38%、71.13%、71.72%降为2007年的62.05%、60.84%、60.97%。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则逐年上升,分别从1996年的7.47%、8.08%、7.38%上升至2007年的18.26%、18.67%、18.48%,表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加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合作用社)的资产、存款、贷款市场份额则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外资银行除存款市场份额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贷款、资产市场份额并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在逐步增强,但在盈利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约束下,其在我国境内的资金运用并没有盲目扩张。

2、市场集中率(CRn)

市场集中率是指银行业中最大的n个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或利润等方面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重,反映了市场中最大的n个银行的集中度。一般而言,市场集中率越高,大银行的市场支配势力就越强,市场竞争程度就较低。

表2中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间我国银行业资产、存款和贷款的CR4值均保持在60%以上,比较CR4和CR8可以发现,两指标在资产、存款和贷款项目上的差别不大,基本上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这说明市场主要的垄断力量仍然来自前四家大银行。从市场集中率的动态变化来看,资产、存款和贷款的CR4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由1996年的72.38%、71.13%和71.72%降为2007年的62.05%、60.84%和60.97%。根据Bain(1968)基于集中率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率有所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步由高集中度寡头垄断过渡到一般集中度寡头垄断状态,目前大致处于寡占III型的状态。

3、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

CR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的集中度,但其不能反映出整个市场的规模分布情况,而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弥补了这一缺陷。HHI指数是银行业中所有银行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该指数综合反映了市场的分化程度和垄断水平。HHI指数处于0至1之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HHI指数等于0;在完全垄断条件下,HHI指数等于1。

表3中的数据表明,1996~2007年间中国银行业在资产、存款和贷款三个方面的值大致都处于0.12~0.18之间。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各类指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大于0.18降为2003年的0.14左右,再降为2007年的0.12左右。根据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基于指数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由高寡占II型逐渐过渡为低寡占I型、低寡占II型,即随着经济发展与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加强。另外,从指数可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中国银行业该指数大约在5~6之间,到2007年提高到8左右。说明中国银行业目前有8家资产、存款和贷款规模相当的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它们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控制力。同时,指数的动态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程度正在逐步增强。

对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和HHI指数的动态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渐从极高寡占型演变为中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竞争程度逐步增强,并有向垄断竞争格局演变的趋势。但受规模实力和国家银行业产业政策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仍将保持较强的市场垄断势力,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短期内难以对国有银行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

由于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法规的不同,各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数量较多,单个银行平均规模较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日趋频繁,在单个银行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银行业的机构数目显著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

1994年以来,随着单一银行制度的逐步瓦解以及随之而来的银行并购浪潮,美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见表4)。截至2000年6月30日,美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率CR4、CR8分别为25.96%、34.84%。到2002年6月30日,按照资产计算的国民银行CR4、CR8、CR10、CR20分别为30.02%、39.78%、42.77%和51.94%(王颖捷,2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2001年按照资产计算的市场集中度(CR4)为16.1%,在跨境货币交易中,四大银行的贷款市场集中度、存款市场集中度分别为33%和50%。截至2001年底,德国共有2700家银行,比1990年底减少了40%。同时,德国银行业国内分支机构数目也显著减少,而银行密度(即每家银行服务的居民数)有所提高。

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不足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其金融系统具有明显的银行主导型特征。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拉美国家银行业并购非常活跃,致使银行数量急剧减少,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迅速上升(见表5)。随着金融业的重组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一些体制转轨国家实施金融市场化战略,放松银行业进入壁垒,引进新银行参与银行业竞争,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征仍然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银行业市场结构几乎都处于Bain(1968)所划分的寡占型,且大多分布在寡占Ⅱ型和寡占Ⅳ型的区间内。同时,近十几年来各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各国银行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银行业的基本业态为寡头垄断。从理论上讲,银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风险相对集中,银行业对资本规模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繁琐的审核程序、复杂的风险控制、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等因素要求银行在面对不同规模、不同需求性质的信贷业务时,拥有高度灵活的贷款机制,而规模小、实力弱的银行是难以应付的。因此,银行的业务结构与自身特质,以及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银行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另外,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并购浪潮和全能银行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最终形成一些具有综合银行功能的大型金融公司,逐渐形成了以超大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由此决定着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率进一步向高水平演进。

三、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取向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重组的国际背景下,如何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但数量多、规模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难以成为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微观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内学者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框架,认为寡头垄断是造成中国银行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主张降低准入壁垒,引入新金融机构,增加市场竞争成分。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基本遵循了上述这一政策逻辑,即试图通过竞争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上述政策目标。由于所占比例很小,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实际作用微乎几微。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虽然提高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但由于规模小、资本实力弱、金融创新能力差、业务模式雷同、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导致银行业竞争只能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展开。由此看来,就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来看,盲目反对垄断,强调降低准入条件、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分解寡头结构与扩大竞争成分并非理智之举。

与欧洲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业集中度相比,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集中程度并不高,并且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明显相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提出如下政策取向:

(1)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效率与风险的平衡。如何在有效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是银行业产业政策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银行业的特殊性,一般生产生产性企业中的那种确保“自由竞争环境”的产业政策并不适用于银行业的。Boyd,Nicolo和Smith(2003)的理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银行体系下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大。另外,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自由银行时期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度放任银行业的自由竞争,导致银行业危机频繁发生。因此,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在竞争所带来的效率和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所引起的金融风险之间作一平衡。

(2)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定位于寡头垄断结构。在国际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应不仅应考虑银行业的业务结构与自身特征的内在需要,也应吻合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国际趋势。因此,在银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必须明确寡头垄断结构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的优选目标。基于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现实,今后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应从降低准入条件、引入更多银行转变为重视竞争效率的提升,通过构造少数有竞争力的银行集团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寡头垄断结构,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培育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3)关注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与银行绩效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将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一个重要宏观趋势,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讲,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一些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经验表明,外资银行通常会利用其在技术、管理和中间业务上的优势争夺国内银行的优质客户,加剧本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从而降低国内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的绩效水平。因此,在逐步放松银行业管制的同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银行进入动态管理,防止银行业出现过度竞争。

参考文献:

[1] 李一鸣,薛 峰.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78~87.

[2] 李华民.寡头均衡、绩效改善与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政策取向[J].金融研究,2005,(8):23~36.

[3] 葛红玲.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98.

[4] 陈伟光.中国银行业的合理结构:一个分析框架[J].财贸经济,2004,(9):20~24.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银行业

前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在金融全球化下发展,受其影响也越来越深。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帮助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增加了风险性,而在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中国更应当重视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最大限度的远离风险。当前中国金融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中国金融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金融全球化以便更加了解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鼓励及阻碍作用,同时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金融全球化概述

不同国家进行的商业活动转变为全球性质的,跨过了国界的限制,这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可以被描述为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机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金融全球化表现为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全球金融市场的集成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等同于金融市场忽略空间和区域逐渐变化成为一个整体的市场。

二、金融全球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这是由于中国金融业不仅建立了证券和期货的交易市场,同时还建立了外汇交易市场和货币交易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也为了增加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已先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8次,并且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8次上调。同时,近年来一项新兴的金融业进入人们的视线,即互联网金融业。在2013年,一项新兴的金融业务在手机和网络上横空出世,就是名为余额宝的基金业务,这一新兴的金融业务已经对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依旧较低,市场利用率不高,小规模的金融企业提供的服务仍旧相对落后;但同时国外金融服务却十分完善,具有完善的金融企业管理制度,高效率,强大的风险控制,企业资产强劲。因此,投资于中国的重要途径就是投资中国的金融业,参与股份或收购中国金融企业。

(二)金融全球化为中国金融业带来的机遇1、为中国提供人才和资金。在各国金融业都飞速发展的今天,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实现中国工业产业化是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人才的,金融全球化则刚好可以为中国提供这样一个便利,全球化对中国有效吸引外来投资是十分有帮助的。大量外资的引进可以缓解我国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2、有利于中国学习国外经验。在一些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以及金融业制度的发展都是相对完善的,在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吸收来自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金融全球化就为我国吸收外来金融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桥梁,参考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金融业发展效率。与此同时,我国内部金融机构与国际间金融机构的商业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而加深,单一的模仿外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激烈竞争的市场,这督促着我国金融机构着眼于金融创新,利用创新来赢得市场。3、有利于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深使得全球金融业务更加趋于自由化,自由的进行贸易活动意味着金融信息的透明化,金融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流通于市场。全面的信息更能够体现市场的供需要求,有利于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信贷需求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储蓄流向产量最高的储蓄项目,以实现稀缺资本的有效配置。

(三)金融全球化下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1、中国金融业创新意识乏善可陈。在中国,与负债类的金融业务相比较而言,在中国资产类的金融业务的创新程度是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并且在我国金融领域内,一项能够确保利润和有效规避风险的资产类业务创新现今依旧是屈指可数的。我国金融业乏善可陈的创新成就在某些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建立核心竞争力。2、中国金融监管上存在的问题。现行分业经营模式无法完全适应这样的特性。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金融业的监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中国金融业的监管目前还无法充分满足这样的高要求。3、中国金融业制度不完善。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金融业参与者的利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金融业制度仍然尚未完善,在中国金融参与者大规模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进程中,势必会产生不小的风险和损失。中国的金融体系失衡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多层次的。因此,金融体系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阻碍。中国金融业必须把金融体系达到一个平衡存放于金融改革的首要位置,以增加供给制度的频率和密度。4、中国银行业发展尚不健全、易受国际游资冲击。随着国际间贸易程度的加深,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金融开放化与充分的财务自由是形成国际游资的两个基本的条件。而在当下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的国际环境下,首先国际间的资本流动阻碍被消除了,阻碍的消除促使资金可以更加快速的在国际市场中流通;其次,由于金融全球化增加了金融业务的自由性,在国际间对于利率以及外汇的管制也相对放松下来,这正是各种金融产品的价格机制产生大幅波动的良好契机。此外,对于投机资本,在国际上均未对此进行高度的关注及有效的约束,因此十分有可能造成金融动荡的风险,如若是金融交易市场上出现了动荡,大量的资本即刻会撤离出该国。

三、中国金融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政府的调控限制了我国金融业创新意识的大幅度进步。在中国进入WTO之前,我国金融业还是处于内部发展,而在国际间仍旧较为闭塞的状态,缺少了吸收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平台,尽管我国鼓励金融创新,但是一方面是教育水平的限制而另一方面是我国金融业知识的落后状态,导致我国对于银行等行业的发展和对于新型金融业务的创新疏于鼓励发展。大部分金融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的帮助与鼓励,而自身在创新发展上开辟新兴的金融业务方面等仍旧薄弱。中国金融业主要还是金融主管机构指导甚至是一种强制性的领导下发展的,这一发展形势大大地削弱了我国的金融创新能力。

(二)分业经营模式无法完全适应金融活动的高度灵活。中国金融业目前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过渡混合操作的初级阶段的,尽管现行的分业经营存在很大优势,我国金融监管仍旧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金融活动是具有高度灵活以及时刻充满变化的商业活动。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利用,大量的新兴交易工具帮助国际间进行金融贸易,使得大量的货币资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交易完成,但是对于交易的双方却存在着不确定性。首先,中国金融业经营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这一问题长期影响财务运作;其次,降低了社会福利方面的金融受益者;再次,导致金融改革的收入下降;最后,由于金融体系某些方面的改革迟迟没有发展的,它可能会因此降低人们进行改革的热情和信心,使社会广泛丧失支持改革的动力。

(三)中国对于银行业欠缺严格的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仍旧处于一个不平衡的阶段,我国的银行业是脆弱的。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对于银行业欠缺严格的管理,而在银行业的内部,管理者也疏于控制。银行内部缺少专业人才对银行日常金融业务的盈亏进行有效的评估,这一缺陷导致了银行无法准确分辨高风险行业而将资金盲目的注入,却由于风险导致无法在指定期限获得利润,从而变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银行对于利率仍旧把握不准,利率的浮动也造成了银行盈利的浮动,对于利息的收入反而不赢却亏。基于以上的问题,金融国际贸易更加盛行的当下,使银行业受到了国际游资的冲击。

(四)金融监管存在局限性。在金融全球化下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面对如此一个过渡期,我国所实行的分业经营尽管有利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它使我国的金融操作系统偏向于小型金融企业,并且存在较低的资本充足率,以及资金实力不足、不良资产率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企业盈利能力弱、更高速率的业务品种单一等问题;其次,在我国仍旧存在金融监管触及不到的领域,金融监管存在着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更多新兴的金融业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正如互联网金融业。新兴的金融业务挑战着我国的金融监管行业。我国的监管内容仍旧相对片面,存在着监管范围还相对不够广泛的问题。

(五)金融监管欠缺法制规范

四、中国金融业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建议

(一)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体制。仅仅依靠优化政府的管控职能是不够的,我国金融业更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体制,在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树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想要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必须实现国有银行业的产权制度多元化,由国家控股,实行市场外部调治和银行业内部调治相结合的方式。银行业持续恶化的资产持有量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业的相似产权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我国金融业主管机构更应该明晰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和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我国金融业管控机构就要做到产权职责合理分配,充分调整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构建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业环境。我国金融业在政府的监控职能转变后,在政府的合理监控下,有一个竞争力完备的发展环境,而我国政府就要施力于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秩序的管控,鼓励更多的金融业务创新,体现出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中,市场机制必不可缺的作用。

(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必须基于法律,就是要以一种间接的方式,由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命令取消基本款式的监管方式进行日常监督进行严格的法规限制。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监管主体更加注重于所监管企业商业的规范合法,但是却忽略了在商业活动进行前对其风险的评估预测。如果能够在金融活动前对其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这就是着眼于该金融机构的内部资产优良性和其内部管控的合理分析。这种模式相较于之前就有很大程度的前瞻性,对于可能产生风险的商业活动能够有效的规避,对于银行业的监管,主要有对从银行贷款的商业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银行时刻防范恶性资产,同时加强银行内部管控,对于银行随时面临的危机要有完整的处理方案。在我国银行业中更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预警商业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能够将银行面临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全方面推进金融系统供给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制度供给的思路,全方面地推进金融系统的供给改革。第一,要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金融机构,以降低不良贷款率,解决长期存在于深层次的问题,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第二,要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对于融资渠道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多样性和适当调配的重要性,从制度上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高质量有竞争力的市场,让资源的分配更加优化;第三,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不断完备货币政策的传导体系,充分利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适当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不变;第四,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维护存款人、投资者和纳税人的利益。全面推行商业银行的优质五级分类系统,改善核算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

五、结论

金融全球化可以被描述为全球商业活动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紧密趋同的渐进过程。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转变为全球性质的商业活动,即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包括金融服务、协调和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全球金融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体金融业。首先,本文对金融全球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走向;其次,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作为参考的建议;最后,在本文中阐述了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金融业的积极的以及消极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三个建设性的策略建议,希望能在中国金融业快速有效的发展状态下给其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羽霖.金融全球化的利弊与中国的战略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4.6.

[2]郑彦.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中国金融安全[D].河南财经学院,2006.5.

[3]陆琴.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D].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25.

[4]陆超,施炜等.全球金融变革与中国金融崛起[D].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5.

[5]李辛白.制度失衡———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制度分析[D].深圳大学经济学院,2002.11.

[6]黄满盈.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及对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2010.4.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现状;风险防范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银行保险合作(下称银保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银保合作也逐步发展成为扩展中间业务获得盈利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银保合作涵义

从狭义理解:银保合作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来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等保险业务行为。对银行而言,就是借助良好的信用形象代替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的一种特殊中间业务行为;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保险营销中环节上的一种业务行为。

从广义理解:银保合作是指银行业通过购买保险业股份和保险业通过购买银行业股份方式建立银行与保险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立合伙营销公司,保险与银行共同建立销售策略,创新业务品种,开辟新的业务经营领域,共谋发展。

二、银保合作现状分析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的现状

1996年,在国家政策允许和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环境中,保险业竞争激烈,一些新成设立寿险公司如泰康、新华等,纷纷和银行合作签订保险协议销售保险产品,迈出我国银保合作第一步。当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寿险公司纷纷效仿之后,真正意义上的银保合作才呈现出雏型。当前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与银行业建立了保险业务合作关系。寿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合作的方式;合作内容有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费、代给付保险金、资金汇划网络结算、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产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职能部门提供保险资源由产险公司业务人员上门办理业务和销售短期人身保险产品合作的方式,合作内容有企业财产保险、短期人身保险、汽车抵押贷款保险、个人住房抵押和按揭贷款保险、安居综合保险、金锁安居家财保险等。

(二)我国银行保险目前存在的问题

1.银行保险主要以“协议合作”经营模式为主。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银行和保险公司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大多数保险公司或银行都有一个以上的合作伙伴。在合作的层次上,银行保险已经从单一的银行作为保险公司机构向多方面发展,合作范围也已经涵盖了代销保险产品、代收保费、协议存款、资金汇划、网络结算、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但由于政策层面上我国银行、保险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模式,所以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这些业务合作仅停留在松散型“协议合作”的模式上。

2.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消费者缺乏选择;变为投资工具的分红保险由于过多地强调了分红的预期,使保险公司面临了相当的分红压力;加之我国银行保险的激烈竞争引发了银行手续费的恶性竞争,极大地削弱了银行保险产品的成本优势。由此而来,银行保险一方面迫使保险公司维持无利润或低利润运行;另一方面投保户实际得到的分红也达不到预期水平,引发了公众对银保产品的信用危机,致使2004 年以来银行保险在银行柜面方面的销售陷入困境。

3.监管的政策和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保险法》中只有兼业方面的条款适用于银保业务,但随着银保业务的发展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兼业的关系,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银保业务方面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法规,这对于银保业务的监管是一个重大的潜在风险。

三、银行保险发展建议

银行保险充分发挥了银行和保险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利益均享的特点,是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中国保险市场应顺应世界保险发展的大趋势,既要吸取欧洲发达国家成熟的银保合作经验,又要根据我国国情,完善银行保险运作模式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快银行保险的发展。

(一)营造有利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

我国金融业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银行与保险在加速融合,随着银行业与保险业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银行保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必然要求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破除阻碍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

(二)加强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目前的银行保险业务过多地重视市场销售,忽略了在产品同质性强的情况下业务、服务和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必须以差异化产品、人性化服务、现代化技术赢得市场。

(1)深化业务内容。除了现有合作内容,还可增加按揭贷款相联系的业务,与信用卡相联系的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等;简易标准产品既要有短期产品又要重视长期产品的开发。

(2)从方便客户出发细化量化服务。扩大产品宣传,突破只面对营业网点客户开展宣传的单一局面,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出击;提高投保周期、保单贷款、保单更改、理赔申请等工作效率。

(3)银行保险操作平台目前可以实现销售终端的实时核保和实时出单、银行代收保费、保险公司资金的实时划拨、客户信息档案管理和风险预警、业务统计等,目前还需保险公司与和银行电子商务网站链接实现网上咨询和销售保险等一体化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无缝链接。

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团队协作;个体素养;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4-0156-02

伴随着网络化分工体系在我国逐渐形成,服务外包产业也日益显露出自身的技术支撑作用。根据产业经济学的观点,特定经济主体应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成本控制要求下可将具有通用性的信息化操作,外包给更专业的公司来做。这样一来,该经济主体只需根据合约规定的责、权、利等要件,享受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化服务。而考察我国当前服务外包现状不难看出,作为提供服务的供应商往往注重设备安装却忽略维护;并且,针对客户业务的时时需求也难以做出及时响应。从而,因服务外包企业的低水平运营,将直接导致该产业低端化的结局。

究其根源实则在于“人”的因素。从事IT服务的外包企业,从技术层面上将可根据需求不断提升硬件水平,而作为服务者的员工却因自身的素质影响,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的下降。由此可见,强化对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培养应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笔者将就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1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

需求IT信息化服务的组织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单就经济主体而言,其不仅包括一般的企业类型,还包括金融组织。以它们作为客户方来考察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良好沟通能力

从服务外包的整个过程来看,包括:IT信息化方案设计阶段、设备安装阶段、调试阶段、使用培训阶段、期限内的维护阶段。这些阶段都建立在外包企业员工与客户方的良好沟通基础上的。以方案设计阶段为例:作为不同的客户类别,他们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阶段员工应与客户方就使用目标、经费预算、预期效果等要件进行深入沟通。在此基础上,展开方案设计。

1.2业务再造能力

诸多客户在创新业务流程时,往往存在获得全新的信息化服务。如当前商业银行所构建的“流程银行”。流程银行打破了以往根据银行职能部门类别来办理业务的模式;而是围绕着“客户”需求所形成的,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业务办理模式。这就意味着,根据这种创新业务的需要,服务外包人员应能给予适应性的业务再造。

1.3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说良好的沟通能力关乎员工的亲和力,而语言表达能力则体现为他们的语言技巧了。在开展服务外包活动时,服务人员还要承担起对客户员工进行操作培训的任务。培训周期的长短不仅影响到外包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客户方对供应商的整体评价。因此,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不可否认,上述三个方面并未完全包括目前的人才需求现状。但是从突出重点的角度来看,以上三个方面将能为具体的人才培训提供切入点。

2当前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以IT为主题的服务外包产业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但在培养过程中却侧重于“技术能力”导航。在目前该类型企业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服务产业所特有的客户关系管理也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之一。

基于目前时代背景,以下就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阐述如下:

2.1以团队协作支撑业务再造

无论是建立起企业技术垄断的需要,还是满足客户不断多样化的需求,业务再造能力都将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凭借个体力量难以完成这项系统工程,因此以团队为单元的协作能力建设就尤为关键。为此,增进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并努力营造学习型的团队工作氛围,就成为人才培训领域的内在要求。从笔者调研的情况可知,外包企业大多根据工艺流程来分派任务,这就使得各环节的工作人员难以形成团队协作的形式。

2.2以个体素养支撑关系管理

服务产业的重要竞争力还在于“客户关系管理”领域。伴随着客户关系管理的良性开展,将在正面舆论环境的衬托下建立起企业的品牌号召力。而具体实施这项工作则依靠员工自身的岗位技能。为此,在人才培训方面还应针对不同部门的员工,设计出不同的培训内容。如,针对客服部门的员工则应突出他们的个人关系管理能力。

不难看出,以上两个方面就在围绕客户需求的角度,建构起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来。这也成为下文思路形成的出发点。

3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笔者指出,正如服务外包形式那样,对于该产业人才的培训任务,也可以部分外包给专业的培训公司来开展。结合目前的新情况、新要求,笔者的基础思路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培训任务部分外包

对于增强企业员工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训内容,可以外包给专门的培训公司开展。在实施该项培训前,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或企业总经理应与承担培训的公司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目前企业在团队合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本企业主要的客户对象;本企业主营业务的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培训公司将给出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在课堂培训、户外拓展活动等环节给予实施。在提升培训效益的前提下,选择培训任务部分外包是个明智的选择。

3.2企业培训突出技能

企业内部培训着重于业务层面的技能方面。为此,这已成为企业人才培训较为成熟的环节。这里笔者仍然强调,首先应将任务外包培训与内部培训形成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增强员工的技能操作水平。与此同时,企业在培训领域还须建立起长效机制,即通过构建传帮带制度来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整体上升。

3.3与客户代表的交流

以银行客户为例:从对供应商的管理建设来看,重点仍在于保证银行业务的有效开展。不难预测,伴随着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持续展开,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有条件的开放,银行业将提供更加复杂的金融业务。在此基础上,便倒逼供应商产品的更新换代。不难看出,惟有建立供应商与银行业之间的人员交流机制,才能实现双边的最大收益。在培训期间可以请银行客户方业务主管,围绕其业务开展、预期效果等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双方不仅建立起信任机制,还能获得客户需求的第一手信息。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结语

以IT为主题的服务外包产业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但在培养过程中却侧重于“技术能力”导航。在目前该类型企业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服务产业所特有的客户关系管理也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之一。正如服务外包形式那样,对于该产业人才的培训任务,也可以部分外包给专业的培训公司来开展。具体而言,对于增强企业员工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训内容,可以外包给专门的培训公司开展;其它内容则可以在企业内部完成。

参考文献

[1]党中华.多层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探究

[J].中国外资,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