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层财政所(乡镇) 规范化工作的分析 现状

1 基层财政所(乡镇)现状

目前,我国乡镇财政所的现状比起以前来说大有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乡镇管理总的来说并不容易,财政管理工作更是需要管理人员认真对待,一点都不能马虎,对于规范化工作来说,都还有一定差距,一个乡镇的财政支出能力是一个乡镇生活水平最直接的表现,所以说,搞好基层财政所规范工作,是每一个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1.1人员现状

不管是乡镇还是省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国官员和干部一般年龄都偏大,很少有年轻的财政人员和官员干部,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财政部分管理人员年龄的老龄化却越来越严重,新的体制和环境需要新的思想观念来执行,旧的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和乡镇发展的步伐,新的一代有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新人旧人观念不统一,所产生的想法也就很难共存,有时就会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还有的乡镇财政部门管理人员不足,财政工作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需要更多的工作者,由于乡镇部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有些人不愿意到乡镇的财政部门工作,所以就会造成财政管理人员不足,这些现状都有待改变。

1.2工作状态现状

由于乡镇财政部门缺乏工作人员,有的地方会造成人员工作分工不清的现象,有的一个人同时担任几份不同职责的工作,在这种话情况下就容易造成为了达到工作目的而草草了事的现象,财政是一个需要人员高度认真对待的部门,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一部分乡镇由于地方小、人员也相对较少,有的工作者有能力,但受到条件制约也发挥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些相对的制度来改变这一现象了,合理分配工作,减轻工作者的压力,规范工作,对于一些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要加以任用,改变以往工作状态低下的状况。

1.3管理现状

乡镇管理监督的力度一般比不上省市,也少有上级官员下乡监督实施工作,甚至有的监督人员对所有的事都持有坐视不管的态度,这对财政监督工作来说是监督的一大漏洞。乡镇的监督管理人员一般不会主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觉得反正也没人管,自己也不愿意管太多,对于比自己职位高的人员更是不管不问,轻管理一直是基层管理的一个惯例,再加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这就无形中给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一个可乘之机,监督管理工作也是乡镇财政规范化工作重要组成之一,财政工作者不仅需要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负责,监督管理工作更要规范化。

2 规范化工作的分析

2.1应提高财政工作者综合素质

近几年财政政策和相关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改革措施与新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这对财政工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工作部门离不开会计,然而现在专业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综合素质高的工作者少之又少,有的会计工作者甚至是半路出家的,原来对于会计行业一窍不通,由于乡镇地方小,专业才人又缺乏,这就给那些不懂会计的人一个工作的机会,但这些人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专业能力差、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自身素质较低的状况,对于这些人员,财政部门要及时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了解业务流程,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工作者。

2.1明确乡镇财政职能

要明确乡镇财政职能,需要重新定位乡镇财政管理的职能、机构性质,明确乡镇财政人员身份,乡镇财政的职能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服务、管理和监督[1]。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设置乡镇财政部门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帮助人们处理财政方面遇到的问题;管理就是管理好人民的财政,管理好财政人员,只有财政工作者有了较高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管理和监督是分不开的,有管理的地方就有监督,监督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共同做好财政规范化工作。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最基础的财政管理部门,整体的业务水平也与省市的财政管理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基层财政所的工作更为繁琐,更需要工作者规范工作性质,提高工作效率。

3 结语

按照我国城乡居民划分比例,乡镇居民所占的比例还不不小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乡镇财政管理也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但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还有待改善,基层财政管理最为基础,却是乡镇财政管理所不能缺少的,财政工作者应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为自身充电,打造适合现代化发展的现代新型财政管理者和工作者。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地方财政亟待优化之处

(一)地方财政呈现“吃饭”型特点

结合国内财政支出情况分析,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所占比例已超过地方财政的建设性支出,且此情况日益严重。上述情况的根源在于,国内财政支出的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市场经济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有极大不合理性。

(二)各因素影响造成财政赤字严重

按照目前现状分析,财政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周转不灵,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薪酬未能按时发放,员工差旅费与医药费等没有及时报销,用于专项的政府资金出现频繁挪动,不利于专款专用。基于此,有些地方成为“吃饭”财政不足为奇,极少数地方甚至“财政”也难以维系。随着赤字额的不断扩大,赤字面也在由此扩张,导致地方财政支出更多是应用于保工资与办公经费,不过此双保情况也只适用于低水平情况,地方财政此方式实质是用欠账的不断加重换取赤字减少。以上情况的维持会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稳固性带来严重影响,这也会导致事业发展中各项矛盾的发生,如,农业基础性地位受到威胁,教育投资逐渐弱化,无法保证公检法的关键作用。

(三)主观原因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国家政策以及其它客观原因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不平衡性,例如,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人均占有量以及社会发展指标以及生活水平等。地方财政从很多方面可以体现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自身就属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镜子。财政出现巨额赤字,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财政情况不同,可以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这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体现。

二、做好财政统计分析对策

(一)实施规范化建设

财政现状的改善,应首先改善当前统计情况,确保台账更加规范,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便捷性。各企业要根据台账情况,健全相关的财政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规范,要对统计口径与相关项目信息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定,每一项目财政统计都要做好台账登记,进行填写过程中要保证信息内容的精确性,使其更加完整,标明统计的不同分类。报表中数字可以从登记台账中查来源,总账中数字则是来源于分账,依次向下,分账数字来源于瞀记表。要求笔笔数字来源有据,总账、分账有序衔接。整个过程遵循“谁分管、谁登记、谁填报、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设置和管理,避免漏统或重复统计,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二)力求统计真实性

财政统计工作改善与优化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对各项活动进行检查,促使统计执法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发展。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可指出统计工作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督促统计工作人员工作水平逐渐提升;另外,通过执法期间对统计工作检查,可找到该岗位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对应策略,体现出统计工作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一旦发现未按时上报、虚报或弄虚作假岗位人员,根据相关工作法,给予相应处罚。

(三)以培训促能力提升

财政统计数据费主要源自下属基层财政单位,统计人员素质优劣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统计能力与专业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相适应。财政统计人员培训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做好系统培训工作,提升基层人员专业能力。统计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同时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岗位之一。统计工作涵盖方面甚广,这要求统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对工作认真负责。统计人员素质高度与统计数据关系既充分又必要,这与统计信息质量关系甚密,因此,统计人员各方面技能提升极为必要,企业要定时对基层人员展开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扩充人员新知识、新方法。面对多媒体时代,统计人员可以采用现代化手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使其更加具体、清晰。

2. 提升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财政统计工作相对专业性偏弱,工作难度小,但其岗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数据精确为统计工作必备条件,信息数据从采集到分析要求统计人员要具备全面性,并且主观性,根据数据对相关方面做出客观评价,是统计工作的实质性要求。所以,基层财政统计人员应该学会不同统计手段,转化服务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在最快速度内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发挥统计反映评价、监督预警以及指导决策的作用,积极主动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提高为地方政府服务的能力。

(四)开拓新型统计思路

1. 以方法提实效

统计工作的质量受统计手法直接影响。统计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为社会大众服务。为了增强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财政统计部门变数据单向传输为双向反馈,即获得最新数据后,第一时间通过短信上报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并针对数据变动或异常情况等,开展专项分析调研,尽快形成详细的分析材料。以统计报告、统计内参等形式再次上?蟆S氪送?时,管理者还应该对数据信息进行严格管理,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数据统计共享,做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确保统计信息数据的精确性以及权威性,防止由于各方协调问题,造成数据不统一,真伪性与精确性的降低,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精确、可靠费的数据信息。

2. 统计信息优化

因为财政统计资源中,数据信息属于相对敏感部分。财政统计相关数据公开通常较为谨慎,正是由于信息公布的谨慎性,导致数据信息有失去时效性的情况,服务功能大打折扣。所以,笔者财政统计信息可定期公布于指定平台,便于社会各界收到信息。让统计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要根据各部门共性需求。在确保不泄密的前提下,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统计筛查,并将数据分析结果在其公开信息网站上,方便了解最新动态。与此同时,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适当发挥税收的必要作用,以政府为领头人,共同推动经济的增长,促进统计服务方式的转变。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岗位履职情况

市委、市政府的准确领导下,过去一年。带领党组一班人,动员和组织全市财政干部职工,按照某和某市两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手段,全力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全力支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促进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各项财政工作受到上级财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多项表彰。年月,本人被某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市直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先进个人称号。

一是全力以赴支持扩内需保增长。年。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全年争取到位上级财政专项资金61704万元,可比增长36.3%其中新增中央投资资金7913万元,同时争取地方债券资金3000万元、世行贷款1976万美元等。按工程进度快速拨付中央新增投资资金6552万元,支持56个扩内需项目开工建设,拉动社会投资5.8亿元;为30家企业担保办理贷款7905万元,向9家企业投放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6500万元,增强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投入财政资金35757万元,支持新农村、三大工业园区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市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足额落实和发放各项惠农补贴7959万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兑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696万元,兑现农机具购置补贴906万元,拉动农村消费约1.5亿元;全面落实国家减税减费政策,累计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1.4亿多元。

二是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税收征管形势。真实掌握税源和税收征管情况,做到税收收入应收尽收,确保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完成财政收入征收入库任务。年实现财政收入101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199万元,比上年增长19%按照清理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出台《涉企收费项目目录》和《某市级政府非税收入类别及收费项目标准工作手册》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产(资源)经营性收益等非税收入征管,实行以票控费、以票管收,全年完成非税收入7289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9648万元,增长19.8%同时,负责征收入库参合基金2273万元,农民参合率达94.5%参合人数比上年增加2.5万人。

三是突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有保有压。比上年增长22.5%,重点保障了干部教师和社会民生领域投入。按政策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和退休教师生活补贴,按预算均衡拨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剩余10%部分,足额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全年义务教育支出达36722万元,比上年增长50%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居住、基本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全年投入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565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认真落实政法经费保障政策,全年投入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达10234万元;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新机制,拨付农村”以钱养事“经费1633万元;保障对文化、体育、计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了社会公共事业协调发展。

四是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全年完成政府采购14879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653万元;开通运行新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按月将”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归集的资金分类缴入国库或清算专户,收缴、罚缴、收支三分离工作不断规范;建立惠农补贴市级直达农户新机制,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五是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创新财政资金运行机制。

六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财政队伍建设。结合”作风建设年“能力建设年”活动。精心组织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收集到109条意见和建议,按内容整合为三大类19个整改项目,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截止目前已整改到位或得到基本解决的事项有10个,收到明显成效。根据开展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需要,4月份组织全市财政干部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财政业务知识,9月份分两批组织100名财经所业务骨干重点培训乡镇预算业务和村级会计委托业务,多次组织财经所微机操作员开展电脑操作技能培训,财政干部履责能力和执行能力进一步提升。注重在系统内部建立能上能下的科学用人制度,着力培养年轻干部,调整优化干部结构,财政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始终强调财政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被各级领导机关和新闻媒体分别采用宣传信息及采纳 调研成果80多篇,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到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动向、新成果。组织机关干部扎实开展“三进农户”双联双帮“等活动,深入到仙女山国光村和韩集乡倪集村等联系点,帮助解决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困难,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财政形象。

二、个人思想和廉政情况

与局党组成员一道工作,年月底调财政部门工作的七年多来。虽然担子重,但心情感到舒畅,大家很抬举我也愿意听取同志们意见,包括反对的意见,通过认真学习,刻苦学习,虚心学习,努力把全市财政工作做好。

(一)个人思想情况

带头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1认真学习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财政工作。重点学习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公报。做到勤奋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撰写了过万字的心得体会,其中撰写的金融危机对某税收的影响及建议》被评为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调研报告”撰写的做足财政“新”文章践行科学发展观》被湖北省委刊物《学习月刊》采用,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财政工作开展。坚持依法理财。首先,2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财政法规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近年来,认真学习《预算法》和《会计法》按照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紧密联系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联系财政队伍实际,勤于思考,深入调研。去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门争取和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支持工业园区等基

础设施建设,支持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其次,虚心向内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高节奏、高效率地做好财政工作。其三,坚持为政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多年来,为实践古人提出的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理财思想,结合实际,主要抓了以下几点工作:①狠抓财政收入的增长,确保财政收支平衡;②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保有压”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政策性支出和重点支出需要;③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财政体制机制;④注重财政监管,规范财政工作秩序。这样,使财政工作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透明的方向迈进。不忘廉洁从政,3牢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道正派的政治要求。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多年来,以清代张聪贤的古训为座右铭,时刻警示自己,要清清清白白从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中一呼百应,不令而从。首先,先做人,后做”官“学会做人是成事之道,人品人格是谋事之基。不会做人,人品人格低劣,绝对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替老百姓做好事的也绝对当不好群众拥护的官”其次,做一个清醒的人,不做糊涂的人。一个人一生中有顺利时期甚至辉煌时期,但不会只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矛盾和挫折,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用正确的办法来解决,保持心静如水的心态。再次,敢于坚持正义,敢说公道话。要襟怀坦荡,敢作敢为。对正确的事就要坚持,错误的事就要纠正。最后,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己。一是严于律己,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二是按规矩办事,对上不越位,对下不揽权,不文过饰非,不邀功请赏,敢于担担子;三是组织安排的职位上,竭尽全力去工作,去拼搏、去创造。对事业的追求要永无止境,而在个人“官位”上,则应有知足感,知足才能常乐。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基本工作情况

**县辖16个乡(镇)147个村委会、37个居委会(社区),**年底总人口58.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8.2万人,农村居民50.6万人。现有城市低保保障对象7986人,占城镇居民人口9.74%,有农村低保保障对象63223人,占农村居民的12.5 %。

(一)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低保工作有规可依。

1999年4月,**县正式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并于2003年颁布了《**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管理办法》(巧政令〔2003〕1号);2007年4月,**县正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颁布了《**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巧政办发〔2007〕68号);**年5月按照省市对农村低保版标施保的相关要求,及时对农村低保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出台了《**县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工作实施方案》(巧政办发〔**〕36号)。**县在城乡低保15年的实施过程中,制定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发放、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涵盖行政法规、政府和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政策体系,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保障范围逐年加大。

低保人数、金额稳步增长,低保标准稳步提高。1999年至**年,**县城市低保保障人数从1143户1683人增加到4962户 7986人,增幅达374.51%,年发放城市低保资金从113万元增加到2176万,增幅达1825.66%;农村低保保障人数从14670户41238人增加到35336户63223人,增幅达53.31%,年发放农村低保金从1836万元增加到7860万元,增幅达328.10%。自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以来,**县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已多次调整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人均56元/月提高到人均325元/月,增幅达480.3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人均693元/年提高到现在人均1932元/年,增幅达178.79%。城市月人均补助从30元提高到237元,增幅达690%;农村月人均补助从30元提高到108元,增幅达260%。

(三)低保工作有序开展,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规范操作程序。为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县民政局根据农村应保才保、城镇应保尽保的要求,严把进口、疏通出口, 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的审批程序,即本人申请、村小组评议、村(社区)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乡村组进行公示,确保**县城乡居民低保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加强动态管理。对低保审核制度进行改革,按照年审月调的要求,实现动态调整及时有效。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进行信息比对,取消因退休、死亡、家庭好转及外迁的城乡低保对象,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标准有升有降、动态管理正常有序。三是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省县级低保金由县财政拨入县级财政专户,县级财政根据用款情况拨入县级民政帐户,由县民政局通过金融部门进行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金按月足额发放。在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程中,**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保障了民生,维护了民利,稳定了民心。

二、存在问题

目前,**县城乡低保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但因其服务对象多,资金总量大,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百姓对政府的期待高,操作难度仍然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庭收入核算难,保障对象确定过程不规范。

由于不同的家庭收入状况千差万别,涉及人口、行业众多,给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核算带来一定难度,导致工作中收入核定界线不清,随意性大。部分行政村未按照家庭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的过程审定低保,而是先通过民主评议确定低保,然后再根据评定的类别情况推算出他的家庭收入填写审批表。评定过程不规范,导致群众矛盾突出,村社简单以轮流保、平均保等方式来缓解矛盾,部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未纳入低保范畴。

(二)监管力度不强硬,套取低保资金现象较突出。

一是存在套取低保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占地补偿。在走访调研的乡镇中,各乡镇不同程度存在套取低保资金用于集镇建设征地、修路、修渠等公共设施占地补偿低保的问题。另外,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套取低保名额用于学校、村委会、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占地补偿。二是村组干部违规违纪套取低保资金中饱私囊。部分村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用亲戚名字套取低保名额、低保资金,将群众低保存折私自收取、侵占低保资金,甚至串通、恐吓群众将低保资金取出后又交还村组干部手中。三是套取低保资金用于工资或经费不足的补充。部分乡镇套取低保资金用于炮台民兵、村(居)民

民小组长、公路管理员、水管维护员、街道(厕所)保洁员、安全员等人员的工资补差。还有部分村(社区)套取低保名额用于弥补村委会办公经费、村级公用经费不足等情况。四是套取低保资金用于代缴社会保障资金等。部分村组套取低保资金用于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惠民资金。五是套取低保资金用于激励计划生育结扎对象。在走访调研中,各乡镇均存在套用低保资金用于奖励计划生育结扎对象的情况,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把两女主动结扎家庭给予低保享受作为一项政策宣传,在走访的34个村(社区)中,每村大致有10人左右的计生对象纳入了低保保障范围。

(三)政策知晓率不高,指标与群众需求差距较大。

一是村级公示不规范。调研的34个行政村在低保公示环节虽然都已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公示,但不同程度均存在公开不及时、不完整、公开时限不足等问题,在随机走访的46名群众中,80%以上称不知道,群众知晓率低。二是群众思想意识低。全县低保人口仅占全县人口的12%左右,特别在农村人口中,未享受农村低保的人口达52万人。多数群众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享受低保,而对低保的享受条件、评定过程不重视,导致要低保、骗低保、告低保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农转城人员享受低保问题尖锐。目前,**县有近十万农转城人员,因为户籍改变,面临着以前享受农村低保的农转城人员要变更为享受城市低保,没有享受低保的困难农转城人员要申请享受城市低保,而城市低保的增长速度远不能跟上农转城人员发展的速度。在实际操作中,10%以上的农转城人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低保对象、病残人员、五保对象等,他们大多是农村低保应保障的对象,户籍问题导致他们农村低保享受不了,城市低保又没有指标。

(四)基层力量较薄弱,严重制约低保工作科学发展。

基层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正常运转。目前**县低保中心有人员编制3人,低保工作专干人员1名。16个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有33名,其中有4个乡镇还只有1名民政工作人员。他们不但承担任务繁重的民政工作,还要积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

三、原因分析

(一)机制不健全,家庭收入核算涉及部门广。

一是核算机构缺乏。传统的收入核查主要依靠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无法全面准确掌握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由于缺乏独立的核定机构,没有科学化、标准化的认定机制,低保工作难以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二是核算涉及范围广。家庭收入的核算,涉及部门广、涉及事务众多,未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等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导致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核查准确,致使对象的界定不够规范,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未被纳入低保范围。

(二)执行打折扣,低保工作沦为乡镇政府万精油。

一是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淡薄。部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意识不强,往往将低保工作与乡镇日常工作相结合,把低保工作作为一项万能的政策来解决社会矛盾,造成低保资金违规使用,引起困难群众直接来信来访,降低了社会满意度。二是监督工作未能实现常态化。低保工作人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既要扮演运动员又要扮演裁判员,而审计、检查、纪委的监督职能未得到强化,协同完善低保政策的功能未得到最大化发挥,日常监督工作只能流于形式。

(三)发展力不足,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一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县属于全国的贫困县,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自身改善生活状况的能力偏低。根据初步统计,全县约有15万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现有城乡低保71209人,仅占到应享受人员的47.5%。;二是部分惠民政策需进入低保门槛。现行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法律援助、教育救助和有线电视费减免等惠民政策,只有低保对象才有资格享受,因此有的群众为了得到某项救助而想方设法进入低保行列,从而增加了低保工作的压力和难度;三是农转城人员享受低保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农转城政策已执行近两年,但省市相关配套政策却未及时跟上,城市低保指标人数也未增加。四是电站建设造成移民人口增多。全县境内的白鹤滩电站建设、黄角树电站建设、溪洛渡电站建设,造成移民百姓的大量剧增,需要保障的人数将随之增加,致使全县目前仅有的低保数量远远不够。

(四)服务能力弱,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缺乏。

一是服务对象广。近几年全县低保对象、保障资金呈井喷式增长,**年与2007年相比,低保人数增长了65.91%、资金增长了414.93%,但全县县乡两级低保工作人员却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全县仅有34人,人均直接服务2158名低保对象,存在小马拉大车问题。二是工作任务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一肩挑数职的情况,肩负妇联、残联等其他社会保障工作,工作交叉复杂,工作任务繁重。三是工作经费缺乏。**县虽然成立了财政全额拨款的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但县级财政预算中,并没有安排低保工作专项经费。

四、对策建议

(一)构建经济状况核查机制,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是根据居民家庭收入的不同类型,通过与税务、房地产、社会保险、公积金、车管所、工商、金融等部门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分散在这些部门的户籍、车辆、社会保险、房产、公积金、税务、存款、证券、个体经营等信息,对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多部门信息比对,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申请家庭信息反映不全面造成的骗保、错保等现象。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救助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全方位审核,保障社会救助政策公平、公正实施已迫在眉睫。一是建立核对机构。建议由政府主导,在民政局设立科局级事业单位性质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落实人员编制、提供工作经费保障,以便统筹各相关单位开展核对工作。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统筹成立**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民政、发改、公安、财政、人社、工商、税务、住建、交通、统计、证监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基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制定核对办法。以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等12个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为基础,借鉴相邻地区及全市**年试点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尽快出台**县社会救助申请经济状况核对办法,明确部门职责、规范核对对象范围、核对信息构成、核对流程设定以及监督管理等重要内容。四是明确隐私保护和纠错机制。明确先授权、后核对,没有救助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书面授权,不能启动核对程序;建立信息保护措施,确保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不外泄、不滥用。

(二)健全完善各种补偿制度,改变低保万能现象。

一是完善各类占地补偿制度。各乡镇因集镇建设、公路建设、电站建设、水库建设等基础设施及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对农民的土地、山林或房屋等造成损坏、损毁、占有等情况,相关部门应明确具体的补偿制度及补偿资金来源,杜绝用低保资金相抵占地补偿资金。二是完善各种政策激励机制。针对**县因白鹤滩电站建设,造成移民搬迁数量庞大的特殊情况,在完善移民安置补偿的同时,根据特有情况,单独制定移民安置点低保政策,对移民享受低保的标准及类别,根据具体情况而准确核定。完善计划生育激励机制,对应履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应从计划生育政策本身去完善相应激励机制,杜绝用低保去鼓励对象家庭,造成群众对政策的抵触,也让老百姓对低保政策理解偏差较大,要尽量让低保政策独立化,杜绝低保万能化的现象发生。当然,若因各种补偿政策之后,家庭仍十分贫困的,也应纳入低保享受范畴。

(三)统筹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低保脱困机制。

一是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力量,做到低保救助与其他专项救助有机结合,构建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避免多头救助、重复救助。二是拓展就业服务渠道。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在低保对象的扶持上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政府应全力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要广开就业渠道,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通过重新上岗,劳动自救,社区组织劳务输出、家政服务等,使低保对象摆脱贫困,回报社会。

(四)健全低保监督检查机制,从严监督重处追责。

一是建立督查机制。明确各部门监督检查责任,纪委、监察、审计负责低保资金审计、检查,强调监督检查时间,每年必须对城乡低保工作进行检查、对城乡低保资金进行审计;二是明确检查内容。以检查方案或文件的名义明确具体检查内容,特别是对每个村委会是否设有永久性社会救助信息公示栏;对听证(评议)、审核、审批情况是否进行三榜公示公示的内容是否完整、地点是否规范、有无监督举报电话;村干部以及村干部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享受低保是否进行备案登记;动态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察。三是强调检查处理。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特别是涉及乡村干部本人或亲属违规享受低保政策的,应坚决予以清退;对村干部违反审批程序,未经民主评议、暗箱操作的,一律按照程序重新审批,对查出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从严从重处理。

(五)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为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突破传统的宣传群体与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对城乡低保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一是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乡镇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让村组干部做到政策知晓率达100%;在培训中,纪检机关要对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作全面通报,提高群众对违规操作城乡低保现象的知晓率,让群众主动监督干部。二是改变对群众的宣传方式。开设宣传专栏,在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村委会等场所建设一批低保宣传专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为基层群众了解农村低保政策提供便利条件。

(六)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增配工作人员。针对低保工作任务繁重,县乡低保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增配县乡两级民政工作力量。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将城乡低保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做到编制、人员、经费三到位,确保城乡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强行政管理。乡镇成立低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负责所包村的低保申请审核工作,形成民政助理专职抓,全镇干部配合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基层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1、靠学习深化科学发展理念。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的学习,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实现“两个深化”:思维方式向科学发展理念深化,工作方式向创造性工作深化。把国家宏观政策的“双防”转化为邯郸发展的“快”,把国家产业政策的“紧”转变为邯郸发展的“好”,努力保持邯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2、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落实全省重点项目现场会议精神为契机,一是全力推进“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及时掌握动态,适时提请市领导现场办公,分片组织现场推进,协调解决问题,明责加压促动,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跟踪推进省部属企业扩张再造项目。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项目、天铁铁前系统改造工程、新兴铸管综合技术改造项目、峰峰集团煤化工项目、邯矿集团2×30万千瓦矸石电厂等项目要积极加快进度。三是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申办力度。组织项目专题申办小组,积极推进邯黄铁路、石武客运专线、邯长和邯济铁路复线前期工作。加大青兰高速二期建设、邯武快速路以及主城区“两路四延”工程等在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力度,力争尽快建成。

3、谋划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协调推进美的北方基地项目,全力确保美的集团年产350万台空调项目顺利建设。积极推进中船重工邯郸高技术产业基地制氢装置、特种气体、空气净化设备、OPC鼓等24个系列产品项目,力争汉光产业园和派瑞科技园项目一期尽快开工建设。

4、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力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协商引进的中船、美的、中棉、中化、中粮“四中一美”项目,做好跟踪对接,争取尽快开工。会同配合有关部门、县(市、区),加强与中纺集团、恒天集团、美旗集团、冀东机电、中国五矿、中国外运等战略投资者的跟踪对接,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5、努力化解要素瓶颈制约。成立铁路项目和运力跑办专题小组,加强与铁路部门热线沟通,加快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缓解重点企业运力需求;对腾龙纺织、彦亭活性灰、邯郸县无缝钢管等省重点项目,与土地部门联合争跑,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对新峰水泥、德源纺织搬迁改造、海盛威高仿真面料等存在资金缺口的项目,协调金融机构与项目业主现场对接,缓解资金紧张。

6、开展节能减排集中行动。对100家能耗大户,邀请国家级专家分行业指导研究循环经济技术路线;对100项重点减排工程,进行一次集中现场督访;对列入淘汰范围的落后产能,建台账,定时限,指导有序淘汰。

1、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颁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夯实环保工作基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注重调研和善于思考,不断提高领导综合素质,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咨询、听证、联席会议等制度,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实行建设项目环保“首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河流生态补偿,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严格环保目标考核。

3、进一步明确重点,确保总量减排任务圆满完成。积极实施省“双三十”、市“双百”和限期治理工程,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加快脱硫工程进度,实现钢铁、电力行业脱硫工程的新突破。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力争年底前市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及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

4、进一步严格执法,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组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子牙河流域、生态水网沿线、化工区、马头工业城等流域、区域的综合整治。全力开展环境隐患百日排查行动,加大环保后督察力度,解决久拖未决的遗留问题。

5、进一步强化服务,积极为企业和基层提供支持。搞好项目、技术、资金支持。积极为企业帮办、跑办项目,想方设法让项目早日开工。建立技术信息数据库,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切实加大资金争跑力度,争取全年争跑污染治理资金突破亿元大关,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资金保障。

1、关于立体化交通辐射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快主城区中轴延伸工作,2008年中华大街南延至马头全部贯通;机场路南延至成峰公路,2008年启动前期工作,力争200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10年完成;开工建设邯武快速立交桥工程,2009年建成;2008年完成柳和街、岭南路、百花大街等城区内10条群众关心的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邯郸与周边的立体交通连接,强化我市中原地区物流中心地位。

2、关于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问题。认真落实省委“三年大变样”要求,三年内启动旧城区73片拆迁改造;城中村改造启动建成区内50个城中村,完成拆迁量80%。2008年城中村改造启动拆迁改造13个村庄,实施拆迁60万平方米。

3、关于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展开建筑节能工作,市主城区新建居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全部执行节能65%、50%的设计标准,各县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达到60%。做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工作,市主城区太阳能应用率2008年底达到30%,2009年底达到50%,2010年底达到100%。积极鼓励和支持新建住宅的楼梯间照明、庭院照明、草坪灯采用太阳能光伏照明技术。

4、关于建筑市场管理问题。坚持总量控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市场竞争主体实力。强化行业管理,实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大建设市场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依法规范竞争主体市场行为。实施市场退入机制,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要建立不良记录制度;情节严重的要清出建设市场。

1、强化对全市城乡规划的调控指导,健全完善规划管理机制。加快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实行集中统一、责权明确的城乡规划体制,实现城乡规划机构全覆盖。确立科学的规划编制体系、权责清晰的监管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对主城区规划工作强化直管,对组团城区和各县规划编制实施加强指导和联管,对乡(镇)规划加强指导,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作用。

2、围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尽快推进城市四期总体规划按程序报批工作,力争年内报国务院审批;加强城市控详规的编制力度,提高编制水平,尽快实现控详规全覆盖;加大民生类规划的编制、管理和执行力度,提升

人居环境,加强城市供热、供气、供水、排水、污水、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力度,超前编制,体现前瞻性,保障好市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3、施政为民,问政于民,提高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力度。完善配套的公开制度和管理办法,奠定规划参与基础;制定相关制度办法,畅通参与渠道,让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市民群众在规划的编制阶段介入参与;让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和专家意见一起成为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尤其是与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项目,引入项目市民参与制,在项目方案审批的初期,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在竣工验收中,让小区居民和居委会共同参与,接受监督,体现以人为本,公开公正和公平。

4、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创新上下功夫。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引入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在重要地段、重要节点打造城市精品和亮点。健全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发挥规委会和专家的作用,推进科学决策。同时,在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做到求实创新,不断完善。

1、城市路网。继续完善主城区“小内环”(联纺路、陵西街、渚河路、滏东大街)主次道路改造,打造主城区畅通的城市道路环境;对连接机场出入市口的南环路等道路进行路灯亮化改造,打造我市亮丽的窗口形象;完成20条小街巷改造,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2、城市公交。搭建都市区“1+8”组团大公交线网框架,开通永年、广府古城、肥乡、成安等卫星城线路;对城区线网进一步优化,构建多点放射、便于换乘的市内公交线网格局,构筑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下大力气解决公交停车拥挤问题,完成丛台路、浴新大街、陵园路等100座候车廊及港湾式停靠站建设,提高公交硬件设施保障能力;加快车辆更新步伐,淘汰超期服役车辆,全年实现更新车辆300部,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3、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今年上半年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投入试运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现在的每日20万立方米,提高到30万立方米,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结合主城区生态水系建设以及东污水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完成滏阳河、沁河、支漳河、渚河、输元河“五河”污水截排工作,完成管线清淤和截留井施工建设,逐步改善“五河”生态环境。

4、城市供热。着力解决热源不足的问题,全面完成铁西供热锅炉建设并投入运行,督促邯电机组改造和马头电厂30万机组建设,新增集中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同时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完成9条供热干支线管线铺设,加大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5、城市绿化。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抓实生态水系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和谐城市环境。强力推进主城区“四河一湖”生态水系建设,初步形成水清可用、岸绿可憩、文化可品、景美可赏的亮丽景观带、水林风景线;强力推进公园绿地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丛台公园、龙湖公园、滏阳河带状公园、沁河带状公园和滏阳公园“五园”建设;强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加大对309西口、五交口、中华大街南北口、107南北口、高速连接线等主要出入市口的改造工作,结合道路新建和道路改造,新建一批街头游园和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

6、城市供水。加快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步伐,拓展供水管网覆盖区域,提高城区供水能力;加大供水市场延伸和大用户发展,完成邯宝钢铁、纵横钢铁和邯钢新区供水工作,加大关闭自备井力度,提高供水量,降低产销差率;加快高开区自来水加压站建设进度,满足该区域用水需求;加快羊角铺水源地泵房建设,全力保证城区用水。

7、城市供气。加快供气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谋划建设马头天然气站,满足当地用户需求;加大老化庭院管网改造力度,完成3个居民庭院改造工作,提高燃气安全系数;在拆除铁西3万立方米储气柜的基础上,新建完成10万立方米储气柜,确保2009年春节前投入试运行,将主城区煤气储气能力由18万立方米提高到25万立方米,进一步增强煤气调峰供应能力,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要。

8、城市防汛。针对城市防汛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加大防汛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排水管网新建、改造步伐,完成改造泵房10座。完成滏阳河西岸防汛应急泵站建设和青年河综合改造任务,在抓好管网日常清掏的同时,加快防汛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泄洪排涝能力。

9、精细化管理。按照精细化要求,重点解决好行业管理工作中的粗放问题,完善行业标准,制定作业流程,强化工作考核,做到每项工作都有标准,有目标、有责任、有检查,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1、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城市科学管理能力。加强理论学习不放松,深化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科学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统筹理念,提高驾驭全局能力;树立开放理念,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树立人本理念,提高构建和谐城管能力。

2、加大主城区早夜市和便民市场规范设置力度,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科学划定早夜市市场,严格按照“四统一”标准审批设置,“五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今年底,在主城区设置和规范14处便民市场、20个高标准早夜市。

3、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在服务能力上取得突破。以景观标准新建改建一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2008年新建15座公厕、改建12座公厕,切实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提高生活垃圾的中转能力;购置20辆垃圾自卸车和一批垃圾清运三轮车,确保城市垃圾的日产日清。同时,在主城区新增更新维护配置绿色环保果皮箱1500个,方便市民群众垃圾投放。

4、创新环卫作业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整洁程度。深化环卫作业标准化、长效化管理,主城区全面推行“称土计量法”道路清扫作业检查考核机制,扩大新型清扫工具使用范围,做到全市街路环卫作业管理的长效化目标;强力推进薄弱部位治理,强力推进小街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城路、铁路沿线、集贸市场周边等薄弱部位环境卫生治理,解决这些薄弱部位的脏、乱、差现象;加大两站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扫保洁做到全天候,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打造亮丽“窗口”形象;增购机械化清扫车5台、洒水车2辆,2008年,使机扫率达到37%。

5、抓好垃圾项目建设,在综合管理利用上取得新突破。启动装修垃圾收运工作,对有资质清运车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实现建筑垃圾“零”污染目标;提高生活垃圾进厂率,对小街巷要实施定时收集沿街垃圾,做到源头管理,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快生活垃圾填埋气发电CDM项目建设进度,年底前一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加快我市新的医疗废物处置厂建设步伐,力争年底建成投运。

1、建立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工作机制。在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插建)一批,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约20000平方米、400套廉租住房;政府出资租一批50平方米的二手房,约13000平方米、260套廉租住房;购买一批50平方米二手房,约5000平方米、100套廉租住房。

2、规范商品房预售监管机制。成立商品房预(销)售服务大厅,凡2008年1月1日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均进驻房产交易大厅销售,使房产交易大厅真正成为居民选房、购房的首选场所,6月底前完成;制定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完善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强对商品房预售全过程监管,年底前完成;调整充实房产执法队伍,加大对违法预售商品房的查处,对违规预售商品房的开发公司从严处罚,并在新闻媒体曝光,置于广大居民的监督之中。

3、完善旧住宅区改善中涉及资金筹措、项目管理、质量验收等方面制度。年底前完成10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善任务。

1、深入调研。针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农村政策落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几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每个课题都有县级领导带头,7月底撰写出调研报告。

2、7月份组织召开好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观摩会。

3、抓实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按照《2008年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点》要求,搞好全市“7·30”民主议政日活动。

4、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两级村务公开有关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乡村两级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做好村务公开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全面提高村务的质量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5、抓好惠农政策落实大检查。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市农村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粮食安全,丰产丰收。

6、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近期抽调专门人员下村调查摸底,总结典型经验,7月下旬召开新农村建设观摩会。

1、坚持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重点加强营业税等增加地方财力的税种和专项收入的征收力度,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认真落实相关财税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第三产业转移,建立大众化餐饮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服务业扩大规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资金的管理,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坚持推进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支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标准,财政补助资金由原来的40元提高到80元。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3、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科学理财的动力。逐步建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体制,目前已经完成了《关于促进协调发展实施激励性财政体制的初步方案》。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投融资机制,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期调研工作。探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和完善我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规章制度。

4、坚持大力提升财政机关自身建设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学习和作风建设,建立财政调研制度,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时间每年不少于两个月。深入开展“六型”机关创建活动,加速实现理财方式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倡廉体系。按照“双提”、“六条禁令”的要求,狠抓机关效能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全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加快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思路。一是完善“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民政工作科学发展方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完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新思路,注重改善民生的政策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注重低保与就业、医疗救助与合作医疗、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探索,促进民政工作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