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新”产业 内蒙古 新型业态 宏观经济发展

一、探索经济发展转型途径,发展“三新”产业

随着经济增长的基数的增大,中国已无法承受之前高速发展的负担,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常态经济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增长速率将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并且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因此,探索经济发展转型途径已日益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三新”产业日益兴起,以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合称的“三新”产业发展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简言之,“三新”产业是以新光源、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具体来说,新业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在产业中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经济或产业形态。新产业是随着新兴技术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初现端倪且潜力巨大的新产业变革,其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深刻变革,强化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的分化、融合、跨界、变异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嫁接,产生出了一系列新模式和新业态。

新业态、新产业的“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新业态、新产业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第N方物流、智慧产业、航空航天,等等。新业态新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能够不断地催生新的消费群体,带动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新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内蒙古发展“三新”产业的必要性

在跨界融合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新业态不仅能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三新”产业的日渐兴起,符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经济形势下更符合发展规律的新常态模式,同时顺应了时代经济发展特点,为未来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我区应以质量为目标来倒推发展增速,上限是防通胀,下限是保就业和保民生,从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使内蒙古经济稳步有序发展。内蒙古发展“三新”产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与全球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机遇吻合,同时顺应国家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大势。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三新”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三新”产业,有利于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幅度提升民族地区现代产业竞争力。

第二,符合国家提高发展民族地区经济,落实西部大开发宏观工程重大目标的实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同时积极培育“三新”产业,扩展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含量与比例才能使西部摆脱资源、环境状况的限制,实现内蒙古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研究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符合内蒙古“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即“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力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新突破,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十三五”规划期间,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更新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不断增强内蒙古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争取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第四,符合当前我区农牧民继续发展致富的时代诉求。由于我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有待提高,干部的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手段和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在“十三五”末建成国家现代农牧业基地还任重道远。未来一个时期,内蒙古努力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提升农业部门工作能力,推动国家现代r牧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农牧民增收。

三、内蒙古发展“三新”产业的阻力

从客观上分析,目前内蒙古在发展“三新”产业也存在着问题与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我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与东部地区乃至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性产业,产品的链条不长,深加工的能力不强,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绩,但仍然还有一个薄弱环节。西部地区现在有些县还没有与快速公路相连接,通乡公路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而东部地区在这方面要比西部地区做得好得多。

第三,西部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任务相当繁重。从城镇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有一些城镇,由于历史的原因财力不足,而国家转移支付包括政府投资也力不从心,所以还有很多欠账。包括饮用水的安全、垃圾处理、天然气供给网络的建设等等,虽然我们的条件正在改善,但是现在看来还远没有达到符合发展“三新”产业基础准备。

第四,我区由于地域辽阔,交通条件参差不齐。区内的公路、铁路网密度还不够大,西部地区省与省之间的公路连接,特别是西部地区各省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公路主干道的连接还存在着问题,有不少路在某些省内是高速公路或者是快速公路,而在省际之间的连接上就有断头,影响着这些公路效益的发挥。问题与困难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主动出击才能先声夺人。

四、内蒙古培育发展“三新”产业的着眼点和基本思路

当前,我区要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积极宣传发展“三新”产业的优势,使其深入人心并且渐进取得其他产业的协助配合,同时选择借鉴国内外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充分挖掘产业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进一步促进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应重点从五个领域入手,并且坚持“四要”。

(一)拓展五个领域

一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紧扣内蒙古现有的优势产业,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大宗交易网络平台、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等载体建设,不断加强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提高经济社会活力。

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旅游业是我区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利用云计算、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旅游业的全产业链,多方面促进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的推广。在文化产业方面,加强互联网与动漫游戏、广播电视、出版业等的融合对接,发展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文化产业新业态。

三是培育智慧城市。应主要发展:智慧政务,如电子政务建设、自治区盟市旗县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智慧民生,如建立智慧养老、医疗服务、网络教育等;智慧家庭,主要通过智能终端与各类智能家居、安防设施等形成网络,实现家庭智慧应用;此外,还有智慧小区、智慧技术等。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强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技术应用,全面提升物流企业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在现有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电子商务专业仓储、流通加工、货款代收以及货物担保等增值服务;逐步探索发展依托电子商务的第四方物流,为企业提供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规划和管理能力,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五是积极推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有序推进节能改造、余热回收、建筑光伏一体化电站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积极推动环保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促进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等配置合理的科技体系和产业体系,尤其要加强环保高新技术的研究。

(二)坚持“四要”

一要树立内蒙古大产业发展理念。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经验来看,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产生许多新型业态形式。比如,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衍生出会展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产业形态。在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前沿领域逐步延伸的今天,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必须树立大产业、复合产业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之间尤其是高新技术与新业态新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产业形态格局,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要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实施现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努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拓宽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尤其要从产品、技术、资本、市銮腥耄在目前已取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生态农牧业、低碳环保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创新,培育壮大市场需求层次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新业态。

三要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家和全区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 综合考虑全区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集群建设,提升内蒙古新型业态的核心竞争力。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文第2篇

时下,面对消费疲软与市场不景气,特别是受到网络经济与电商网购的冲击,致使部分商业企业,对新形势下现代商业如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缺乏信心与进取心,甚至缺失发展前行的“动力”,以致相当部分的商业企业着力探究,开始寻找“固本图新”,或“革故鼎新”的动力。其实,“动力”并不需要努力寻找,更不需着力探究,“动力”就在商业领域、商业行业,以及商业企业的中间。

今年早些时候,总理在题为“亚洲发展新未来”的2014博鳌论坛上,明确提出了驱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三大动力”: 一是向改革开放要发展动力;二是向调整结构要发展动力;三是向民生内需要发展动力,并且特别强调指出“民生内需”是最大的动力。显见,民生内需,就是国内巨大的“内源性”消费需求,其中包括:国人提高“三大质量”(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的主体目标诉求,以及“信息消费需求(市场规模逾3万亿)、老年消费需求(市场规模逾3万亿)、健康服务与健康福祉消费需求(市场规模达8万亿)、残疾人消费需求(市场规模逾万亿)等与时俱进的现代消费需求。而这一系列诉求与需求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商业企业的作为、践行与奉献。

据权威机构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将进入全面释放的历史拐点,消费主导型经济地位将加快凸显,而这一切,都将对中国商业的创新发展与优化升级带来不竭动力。这是不可替代的,且是不容质疑的。

确立“消费主导型经济”

确立消费主导,是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对于商业企业来说,要抓住“第三次消费”升级的机遇,创造新的消费环境、发掘新的消费动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把握新的消费升级趋势。

那么,如何做到四个“新”呢?关键是要聚焦两个“源头”,即:“在源头上引爆需求、在源头上创造需求。”事实证明,尽管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信息传递越来越迅达,但是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现代人的需求,却反而感到越来越迷茫,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并不知道需要什么,往往是“随大流”消费,被潮流“推”着走,或是“踩”着他人的“后跟”前行。记得一位哲人讲过:“绝对的光明与绝对的黑暗,对于一个人来说,结果都一样,什么都没看见;信息的成灾与没有信息,对于一个人来说,结果都一样,什么都没得到;为此,我们的任务只有一条:创造注意力,让世界在乎你。”

在这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案例,是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与苹果平板电脑,据悉:苹果手机与苹果电脑,顶峰时期,每天销量分别突破300万台与100万台,然而谁都不会想到,那么前沿、先进的手机与电脑的需求与开发,不是消费者提出来的,而完全是由苹果公司自己在源头上引爆的需求、在源头上创造的需求,而后启迪与唤醒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漫山遍野地跟进来的。显见,苹果电脑的举动与作为,在传统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中,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要做到“在源头上引爆需求、在源头上创造需求”,就必须在“创新概念”上着力,在“出奇制胜”上发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热点的带动作用,例如:大力培育与发展“信息消费、健康养生、康复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以及全媒体互动”等新兴消费。在这方面,处于消费前沿与市场一线的商业行业,以及长期与消费者消费互动的商业企业,是完全能够“第一时间”,甚至“超越时空”地了解“消费云图”的变化与消费需求的走向,并且在创造消费新需求与培育消费新热点方面,有所作为、有大作为的。关键是要求“卖家”(商家)感同身受,首先应该成为“买家”(消费者),且身体力行,切实做到四个“超前”,即:超前融入消费漩涡、超前倾听消费呼声、超前体验消费渴望、超前测量消费需求“体温”。

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商业企业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对商品、商家的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时下,部分商家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消费、网络购物、电商交易等“网对网信息消费交易,门到门商品配送解决方案”,着实“看不懂”或“不顺眼”,既缺乏心理准备,更缺乏应对准备。其实,最重要的是缺乏“互联网思维”。试想,当今世界已经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的商家,还是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服务手段、传播手段,以及勤奋、卖力、刻苦、微笑的“经商宝典”,从事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经营,那显然是“落伍”了。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细析“互联网思维”,发现“互联网思维”中蕴藏着许多与时俱进、充满哲理、颇受启迪的新理念、新思维、新主张。例如: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真正找到了用户的关切,找到了用户的渴求,千方百计地投用户所“好”,着实为用户创造价值;又如:互联网思维体现了商业民主化的思维,让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与内容的生产者、经销者及传播者;再如: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彰显用户至上的思维,正如互联网专家所言:在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是你必须践行的准则,你必须真心讨好用户,正如“淘宝卖家”问候语:“见面就是亲,有心就有爱。”这是真正的情缘,且是真正的财富,因为情缘、好评都变成了有价值的财富,这些显然是传统的商业经营与商业买卖,难以获取的效果。

用“四新”经济思路演绎商业转型升级

“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

发展“四新”经济是上海新一轮重要战略部署,是上海编制“十三五”产业经济规划的重要思路,也是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发展“四新”经济,虽然诉求的主体目标是产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但是对商业经济的拉动,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实质效果与反哺效应,特别是对商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具有很强的跨界指导意义与现实的启迪效应。

众所周知,产业经济界通过采用新技术、导入新产业,或是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或是推出全新功能产品,这将直接作用于商业市场的繁荣、反哺于商品有效供给的丰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技术、新产业”,是繁荣内外需市场、保障民生内需有效供给的“引擎”。然而产业经济界采用新技术、导入新产业的动力,又源自于商业市场一线反馈的前沿消费需求信息与潜在消费需求期盼,因此,商业对产业经济界新技术的采用、新产业的导入,起着不可或缺的反哺作用。

“四新”经济中的“新模式、新业态”,对于商业经济与商业经营的指导意义与启迪效应,将更加直接与显现。在商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发展”中,蕴育着大量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商业业态”创新的机会。正是有基于此,商业领域的“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商业业态”的创新。

比如说: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商业楼宇林立,百货商店、购物中心比比皆是,以后随着中心城区的人口外移,购买力锐减,面对百货业态难以为继的现状,静安区坚持“业态”创新与“模式”创新双管齐下,大力发展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地位相匹配的“总部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如今的南京西路不仅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总部街”,而且创造了卓尔不群的楼宇经济奇迹,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恒隆广场,2013年的税收竟突破了30亿,超过了外省市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年的税收。

再如:灯具行业的经营模式,长期来就是灯具厂造灯具、灯具店卖灯具,大家各管各,致使厂家的技术优势、研发优势,与商家的用户需求信息及用户反馈信息都难以进行互动,各自的资源优势基本都处于临界状态。以后通过工商联手,创新经营模式,共同组建了以服务用户为主体的“空间照明解决方案中心”,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市场拓展规模与经济效益皆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文第3篇

1、着力提升统计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强化提升局本级的教育培训,健全完善统计人员岗前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制度,实现统计培训工作常态化,着力提高专业素质能力。二是安排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组织和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强化统计业务知识、统计信息分析的学习,着力提升局本级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10月14日,我局已派1名业务骨干参加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在郑州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统计系统专业知识基础培训班。三是面向市直部门、乡镇及规模工业企业等基层统计人员定期开展统计业务及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实时邀请娄底我局的专家进行统计业务知识授课,坚持以数据质量为主攻点,着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法治观念,从根本上保证统计源头数据质量。11月中旬左右我局计划邀请娄底我局的专家来我市开展GDP核算改革等统计业务知识讲座,计划全市相关市直单位及乡镇(办)的统计分管领导及统计人员参加培训,为我市推进GDP核算改革打好基础。

2、强化与部门对接沟通。统计工作的职责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基本职能是信息、咨询和监督,没有权限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而是落实有关统计制度和调查任务。我局将加强与发改、科工、商粮、农业、财政、人社、市场监管、税务、水利、卫健、教育、住房、文旅广体等部门沟通衔接,多渠道获取信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工作集聚合力。新的核算改革体系指标变化大,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非营利业增长速度将主要由分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劳动报酬增长速度来进行核算。我局将进一步与市发改局衔接,争取早日组织人社、教育、卫健、文旅广体、水利等相关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行座谈会,明确责任单位和压实相关指标的任务分解,确保统计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着力完善“三新”统计调查。三新活动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重点体现是进制造业、互联网+、创新创业、跨界综合管理等“三新”活动。一是深入领会“三新”统计制度方法研究。我局将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深入学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试行)》,掌握指标体系、把握指标涵义,研究统计监测调查方法,特别是加强数据的可获得性方法研究,确保能够采集到“三新”活动的数据。二是密切部门配合。我局将加强与发改、科工等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做好“三新”统计的分类指导工作,共同为抓实抓好“三新”统计奠定基础。特别是要利用此次统一核算改革的契机核实核准我市目前的“三新”统计数据。三是做好监测跟踪。加强对上报“三新”统计数据的监测,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反馈情况,确保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我市“三新”统计成果。

4、着力深化基层调研。一是抓好规上企业申报入统工作。加大企业走访调研数量和频次,加强对疑似达标企业和成长潜力好的企业的走访调研,做好跟踪指导,做好统计服务,做好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督促依法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抓单位新增维护工作机制,注重新增单位质量,规范名录申报流程,确保服务业单位名录库不重不漏,信息完整、准确,为达标企业申报入统和联网直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建立“四上”企业档案。各专业人员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全面准确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建设情况,并督促企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从源头上确保数据质量。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文第4篇

按照最新的300亿件快递量和13亿人口计算,2016年中国相当于人均发送了23件快递。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标志着“十三五”时期快递业发展取得“开门红”。短短30多年内,我们赶上了发达国家快递业近百年的发展速度,实现了弯道超车。

从相关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快递业发展态势非常好,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口众多、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旺盛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电子商务价格便宜、消费便利等特征。需要看到,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实体经济中的矛盾困难还有很多,而快递业折射出的旺盛消费需求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需活跃有助于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并为问题较多的领域走出困境提供良好环境。

事实上,相关数据也证实了这种分析。2016年1―11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5990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9个百分点。

如今,在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平均每走5公里不到就有一个快递网点;而在上海,快递网点到家门口更是名副其实地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快递业对带动就业作用巨大。例如,2015年全国发出的207亿件快递,就带动了203万人就业,包括快递员、分拣员和货车司机等多种岗位。而2016年全年超过300亿件的规模,带动作用显然更强。

不过,相比于快递业本身对经济的贡献,其背后所蕴含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更值得关注。快递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商和快递的联动发展。现在中国每天快递量近1亿件,其中有60%以上是服务电商的,中国电商和快递双向联动、上下游互动的发展给中国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新服务。

快递业看似只是物品传递,但却折射出互联网发展下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与要素配置形式的升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模式全面转型。可以说,经济的新结构、新模式、新动能、新方位等一系列新特征正在逐步孕育壮大,并将成为主导中国经济的崭新力量。

快递业迅速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经济的转型态势和新生动力。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快递业所涉及的还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经济转型则是多方面的。相比于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自身涉及的问题较多,新动能培育也相对较慢,因此我们也不能急于求成。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以“互联网+”为方向,着力在扩大服务网络惠及范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狠下功夫。例如,通过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服务形式和管理方式,来改变服务单一和产品同质的现状。同时,推动快递进一步融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跨境贸易产业的协同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文第5篇

设计是人类对创新活动的计划和策划,是将知识、技术、文化和创意转化为产品、工程、经营和服务的先导和准备,决定着制造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设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必定随之而进化。面向知识网络时代,传统的工业设计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新需求,它必须进化为创新设计。创新设计以网络智能、共创分享、绿色低碳为特征,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服务模式创新于一体,以产业和社会为主要服务对象,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重视设计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特点。德国早在1907年就确立了“设计定标准,设计定质量”的战略,从而铸就了奔驰、大众、西门子等百年品牌。日本政府1969年先后成立“设计行政室”和“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并设立“日本好设计奖”,推动设计产业蓬勃发展,使日本品牌迅速占领全球市场。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宣告以3个“五年计划”实现设计立国,推动了三星、现代、LG、大宇等企业创新,造就了韩国设计强国地位。

当前,欧美各国更是大力发展创新设计引领新产业革命。美国政府为了巩固全球创新优势地位,2013年投资3.2亿美元成立“数字制造和创新设计研究院”。2011年欧盟成立设计领导力委员会,制定了面向创新设计的联合计划,并颁布了《为发展和繁荣而设计》纲要。

我国发展创新设计势在必行,因为创新设计是实现从跟踪模仿到引领跨越的突破口,也是产业和产品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企业,因产品设计未能抓住网络智能的特征而导致衰落。我国汽车产业因长期缺乏自主设计、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外资以40%的资本,占据我国50%的市场份额,攫取70%的利润。而Apple、Google、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依靠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占据了全球各种资源,引领了全球产业发展大潮流。

当前,以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和以互联网、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将成为推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引擎和动力,而创新设计正是将引擎和动力装入列车驱使前进的关键环节。我国要大力促进创新设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柔性制造、物联网、智能城市、云计算等新技术,催生出创客、众包、众筹及个性化定制、网络设计制造等新业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发展。

(一)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发展创新设计等作为重点内容是极为正确的决策,将为中国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创新设计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建立创新设计部际协调机制,通过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提升我国的创新设计能力,强化创新设计在创新链中关键环节的作用,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制定“中国创新设计十年行动纲要”,力争到2025年实现我国创新设计竞争力进入世界设计强国之列,有力支撑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