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新生寄语

大学新生寄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新生寄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新生寄语

大学新生寄语范文第1篇

2、新的起点,意味着你将展开人生又一阶段的绘画,用这属于你的天蓝色时间,画下一个可以任你未来遨游的天空!展翅飞行!

3、用激情作为祝福你的礼物,用奋进加快你成功的脚步,用拼搏铺就你平坦的人生之路,用辉煌成就你美好的灿烂前途,发条短信祝福你,祝你大学新生活,快乐无数。

4、天下之大普为学生!愿开学之际祝你在新的学期,脚踏实地勤好学,足履大道出人才!

5、短信一到,喜气萦绕,亲朋好友,携福来闹,细声叮嘱,戒骄戒躁,发奋图强,再登新高,大学等你,龙腾虎啸,祝大学新生眉开眼笑!

6、今天是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你人生也迈出了重要一步。想要在若干年后不抱怨自己的境遇,就要从这一时刻起奋斗不息。

7、欣然告别寒窗苦,大步迈入自由府,短信连连送祝福,愿你在大学的日子里:卓才华艺与你为伍,好运机遇把你追逐,自强自律时刻叮嘱,健康活跃如龙似虎,全校焦点非你莫属!

8、秋风清爽,天气怡人。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让我们抖擞精神,奋发图强,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吧!

9、每一抹轻云,都为你起舞;每一缕阳光,都为你照耀;每一粒雨滴,都为你祝贺;每一朵鲜花,都为你开放;每一片彩虹,都为你灿烂;每一份祝福,都为你欢呼。我们可爱的才子骄人,将要开启大学生活的新旅航,愿你掌声鲜花不断,抖擞精神,奋发图强,创造更多精彩绚烂!

10、祝贺你金榜题名,走进大学校门,我送你‘文房四宝’为你壮行;‘金笔’绘出人生图,‘银砚’磨出光明路,‘铜墨’挥洒青春志,‘铁纸’刻画好前途;愿你在大学里学业有成,再放光芒!

11、步入金秋,迎来丰收。寒窗苦读,收获多多。经历高考,踏入大学。新的开始,新鲜事多。有学有玩,趣味多多。好好学习,奖金也多。

12、在小孩眼里,我们是大人;在大人眼里,我们是小孩;带着稚气,带着迷惑,带着自信,带着理想上路吧!享受大学,加油!

13、新金秋迎来新学校,新学校迎来新面孔,新面孔迎来新友情,新友情带来新生活!愿你在新学期中,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成功!

大学新生寄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积极心理学

1亟需突破:传统意义生命教育的弊端

当今大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了改变,为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1缺失了的生命意义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无组织性使得网民可以同时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类群的道德伦理文化,因而主流的道德文化很难控制到受教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普遍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走进学生宿舍,首先入眼的杂乱无章的物品摆放,而在宿舍的学生,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就是在桌前打电子游戏,弥漫着一种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的气息。大学中流传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在大学中恋爱,就在大学中变态”、“DOTA穷一生,魔兽毁三代”的俏皮话折射了大学生缺失生命意义,虚度青春年华的现实。

1.2淡薄了的生命意识

打开媒体,大学生校园暴力、自杀和伤害他人等极端恶性事件触目惊心。表现在:①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如药家鑫伤人事件中仅仅是因为他主观上认为农村妇女会比较难缠;②对非己其他生命的漠视,如在校园中每到毕业季,校园被遗弃的小猫小狗随处可见,同时采折花枝、践踏草地等行为也比比皆是;③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化,严重者甚至分不清楚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直接把虚拟世界中杀人的游戏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造成悲剧。

1.3边缘化的生存技能

现在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很缺乏,笔者经常接到学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咨询电话,比如电话卡丢了应该怎么办,或者家里寄东西来了应该到哪去收等等。有的学生宿舍被整改,问及原因时,有些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如何打扫卫生,折叠床被。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尚且如此,更别提一些防电防火、保障个人财产、疾病防护、应激状态下的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在大学校园里,违规用电引起火灾、游泳溺亡等危及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以上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寻求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并且能够持续性的发挥效能的新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理论无疑是担当此任的理想工具。

2异曲同工: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其理论关注点在于个体本身具有的优势与美德、积极能量和积极潜力等人性积极方面,致力于使个体生命更富于意义和获得幸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其原理,从心理意识层面进行。

2.1两者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引导学生尊重所有生命形态,继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积极心理学同样重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强调个体内在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的激发,两者殊路同归,终极目标一致。

2.2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价值取向必须与当今倡导的和谐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而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要求发掘人性积极本能,两者价值取向都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生命力量的激发。

2.3两者的研究内容是一致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为:认知层面、情意层面、实践层面;积极心理学则将人的心理机构分成三个系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层面意在了解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即正确的对生命的认知;情意层面意在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即对生命的情意层面;实践层面在于掌握生存技巧,提高生命质量,这个与积极心理学中的行为相对应……从上分析可见,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无论是从目标方向、价值取向还是研究内容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在积极心理视域下进行生命教育实践探索是完全可行的。

3另辟蹊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培养探索

3.1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优化高校生命教育生态

高校首先要创设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校园文化,以陶冶大学生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筑布局等物质载体,将一些尊师重教、珍爱生命等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于无形中接受感恩他人、珍惜生命等观念的熏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开展各种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如通过组织参观医院里的产科、手术室、太平间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体验生命可能遭遇的喜悦、恐惧和生命的无常,从而懂得敬畏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体验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从而学会热爱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和承担责任,从而知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监狱、看守所、戒毒所或防爱滋病展览等,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

3.2培养积极的生命观,掌握心理危机自救技能

大学生要培养生命存在观、独特观、质量观与超越观,要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要理解到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懂得努力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价值的,要积极发展和完善自我,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历程中,难免会遭遇困难与挫折,会给大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要教会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危机自救技能。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首先学会积极的正视现实、正视危机,坚定正确的生存信念。还要学会从逆境中获取积极的意义,认识到正是在不断的克服困难,超越挑战中丰富了生命的意义,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学会用积极的认识来调整心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潘明芸,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2]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周巧红.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工广角,2011(10).

[4]范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13(6).

[5]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11).

[6]张晓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大学新生寄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心理 差异 学前培训 自主学习

经过高考的筛选,一部分学生带着美好的向往从高中跨入了大学,开始了大学阶段的学习。但是,由于大学阶段毕竟与中学阶段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往往因准备不足且又缺乏引导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学阶段相对于中学阶段来说给学生留下了许多自由支配的空间,不再如中学那样有教师严厉的管教,父母的督促;大学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获取知识的平台,不再像中学那样为应试而学习;大学给学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考试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尺度。具体到英语这一学科的学习来说,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异。除了外部环境的差异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外,学习的侧重点、课内、课外的学习方式、学习目的与动机的差异、教师教法的不同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

中国人学英语是在一种非自然环境中学习的,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只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听到一点英语,而这也是为练习而强迫进行的“不真实的交际”。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靠课堂。在英语学习中,课堂学习,如果不是惟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差异将会产生学习的心理差异,这种差异将直接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差异。高中英语的课堂学习方式主要围绕高考指挥棒来选择。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发现中学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大多数习惯于传统的听课方式:老师认真讲,学生仔细听,勤做笔记,而课堂上主动发言和提问的学生极少,即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他们认为只要听懂老师讲,看懂文章会做试题就行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结果会让学生学习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创造性。到了大学以后,由于教材、教法、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的改变,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但一时又难以找到可行有效的学习方式。

课外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于一个在非外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学习者来讲,加强课外学习显得非常重要。经常读些课外读物能帮助提高阅读速度,增加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增加对词的理解和应用,增强语感。然而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在中学,由于老师偏重做大量练习题,学生无暇顾及课外学习,课外学习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了大学,学生时间相对宽松,英语课堂时数相对较少,同时,大学英语对学生要求的各种能力相对较高,如果学生不利用课外时间补充、吸收英语信息,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恐怕难以完成大学的英语学习任务。

语言研究者认为,目的在一切语言学习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论学习哪一种第二语言,没有明确的目的是难以学会的。学好语言带给学习者的实惠越多,学习者的动机就越强。Robert Gardner和Wallance Lamber(1972)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有两种: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入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更好地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交往或接近,了解和吸收他们的文化;工具型学习动机指学习外语是为了实际的好处,如通过考试、获得奖学金、找到一份好工作、增加晋升的机会等。工具型学习者有非常具体的、个人的学习目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学习或学会另外一种语言。显然在中学,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工具型动机。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非常具体,就是为了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是紧紧围绕高考进行的。在中学,“做题型”或“阅读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习惯于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到了大学,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互动机会多,口语、听力要求高,词汇量要求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基于以上差异,大学生在刚入校时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段空白期。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如何在自己的思维中构建知识。心理学家piaget(1972)认为,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从而构成智力和行为。两个主要过程为“适应”(adaptation)和“吸收”(assimilation)。如何让学生接受强烈的语言刺激,从而“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本人认为要满足学生这一心理要求,最好的方法是:

首先,在新生入校后进行学前培训。通过学前培训,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感受大学英语教育与中学的不同,尽快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环境,培养和建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前培训应具有以下特征:

1.设置教学目标,并对目标进行适当陈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必须针对目标。当学生在学前培训阶段对超量的英语输入,感到不适应、困惑、无所适从的时候,教师应通过具体的操作,适时地引导使学生仍能正确理解教学目标的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做好自我调整。

2.开展全方位英语覆盖活动,对学生进行强烈的英语语言文化轰炸,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体现教学的客观需求和实际可操作性,兼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等诸因素。在此过程中,学生头脑会得到强刺激,产生巨大的信息差。他们一方面会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怀疑,形成强大的学习压力,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会产生某种兴奋和优越感,从而缩短在社会心理方面与目的语的距离。

3.帮助学生调整原有的学习方式。学前培训必须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英语语言文化各种信息的强烈刺激下,引导、催促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学习,进而产生融入型动机,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和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适应全新的英语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资料查找。

4.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都能看到英语表述,听到英语表达,让学生浸泡在英语语言文化氛围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英语广播电台、电脑网络、英语电影、英语碟片满足学生需求,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交流,真正形成学习英语的环境。

其次,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学前培训中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英语学习的策略和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通过学前培训,学生能逐步产生兴趣并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英语学习。这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各自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各自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做好近期和远期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又要观察和督促他们的学习行为,及时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学习中的失误和困难,教师既不应漠视,也不应责备,而是首先给予同情和理解,从心理、知识和方法上加以引导,帮助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并适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策略,渐渐培养起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同时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材料,规划学习进度、共同监督学习过程等等,通过躬身践履的现场示范,引导他们渐渐进入自主学习,并逐步形成习惯。

最后,采用各种测试手段,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考评。

教师帮助学生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知识层次分阶段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监控学习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测试手段评估学习结果。通过对各阶段学习情况的测试,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规划下一步的主要学习任务。让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总之,正确认识大学新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差异,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将有助于大学生在心理上早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及时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将有助于他们树立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找到确切的英语学习方法,激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他们以后的英语进一步学习创造动力,为英语学习的良好衔接创造条件,从而确保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是否充分认识新生英语学习心理的差异、是否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将影响着整个大学英语的学习进程。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2005FJY009)。]

参考书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

[2].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第一学年基础阶段学前培训的地位和作用》,《外语界》,2006.1。

大学新生寄语范文第4篇

(一)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角度及理论意义来钻研音乐与小我之间的各类征象及之间相互关系的进修课程,它以生理学理论知识为根本,包括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相干理论知识连系而成的从生理方面举行深切明白并感知的一种进修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音乐对人的心理的刺激及产生的效果,包括对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才能和音乐创造等方面的研究,仅仅从这些方面了解和研究学习的各个方面,来解决各种问题。

(二)现代学生学习钢琴的具体状况

现在学生家长的前卫思想使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在计划孩子的未来,希望他们有各项才能以保证将来有好的生活,其中便有让孩子学习钢琴,钢琴本身意义上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性格,还可以陶冶情操,更有助于气质的提升,但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习钢琴及原因,家长都不得而知,而现状则是:1.学生对钢琴学习没有兴趣,认为这是一种负担。2.开始学习还不错,后来越来越不想学习,转向其他感兴趣的事物中。3.学生根本就不愿意学习,都是为了家长要求在学习,结果就是学不到心上。

二、分析音乐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有信心与乐趣学习一种事物在一定角度上说已经是学习成功的基本要素了,“乐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教导员”从心底发出了热爱,才能更好地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无形中超越自己。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而学生没有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心理上不接受,音乐心理学的课程则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方式,由于钢琴的学习本身没有造型性和语义性,在传达上要从理解、感觉方面做文章,这种无影无形的概念对于传播相当不容易,所以音乐心理学便发挥了作用,也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对钢琴产生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钢琴。

(二)音乐心理学对开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积极作用

音乐心理学能通过音符描述心里向往的事物,如“静谧的田野林间,广袤宽阔的海上奇景”,置身音乐中,可以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与激情,使学生在感受美好自然地同时迸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景,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想要达成目的的积极性,都会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但是不是学会了钢琴等乐器就能对音乐的表现的收放自如,它不仅需要正确的演奏方式,更需要表演者的心理状况,心理状态是决定并陪伴整首表演进程的重要因素,状态的好坏对作曲也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所以进行音乐心理学的学习,一方面从心理上将学生带入自己创作的冲动中,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感觉方面更加突出,感知能力更强。

(三)音乐心理学帮助因材施教

学习钢琴的过程是艰巨而复杂的,所以需要学生不断地刻苦努力、积极勤奋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得知学生成长差距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进行不同教育体制的指导。根据学生气质的不同,在心理学上有不同的划分,对于理解力强又灵活的孩子应该将学习重点放在前面修学习,应该以一些抒情性的曲子或者慢曲调让他们学习,对于磨练他们的耐性有积极作用;对自尊心强、爱面子的学生,要经常性对其加以鼓动,进行启发式讲学,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便是音乐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好处,它可以使老师对于不同的孩子进行有差异的教育,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使学生更加自信的面对自己钢琴的学习生涯,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自己的学习。

三、结语

大学新生寄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质量工程;创新实验;创新意识;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韩丙辰(1976-),男,山西侯马人,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孙祝(1959-),男,山西灵丘人,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山西 大同 037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XJY20121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62-02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的启动和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1-3]然而,入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全国高校仅有120所。为了兼顾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全国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均推出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令更多的普通高校和学生惠及该创新计划。

现以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探索与反思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对参与学生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应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项目实施中能力提升的多样性探讨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急功近利,不为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培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得到了实验本身所带来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学到了认真仔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总结的可贵精神。

具体而言,通过该项目的探索与研究过程,整个学生研究小组可以获得以下多种实践形式的提升。

1.查阅资料和总结资料能力的提升

针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要求,选题期间,对学生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学生分别到学校图书馆查阅馆藏现有资料和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然后汇总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挑选出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讨论,最好再与指导老师探讨研究内容的可行性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尤为重要的是,对于所收集到资料的整理与总结,更是使项目组成员对庞大的信息量进行融合与消化,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和学科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这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理论研究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们的创新性实验计划获得资助批准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预先定好的研究方案和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每一项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中,首先学习和分析他人提出的研究方法,比较他人文献中所提方案的优缺点,从而不断地完善项目组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在此研究过程中,从模糊的概念到清晰的理论模型的建立,使学生对于从理论到应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到如何从一大堆无序概念和原理中建立一个专门应用的理论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令学生收获最大的就是知识的有用性和可用性,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

3.实验动手能力的提升

实验之前,学生要根据项目中提出的研究方案计划出一个周密的实验开展方案,将测量系统的构成由原理框图转化成具体的物理器件,而实验方案是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因此要求学生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的各个过程的设计,同时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学会分析实验中各种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验中遇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学生还要通过查阅相关的器件产品资料,去了解相关的器件参数指标,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来选择出适合本项目实施的电子器件。

4.撰写课题报告能力的提升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或者社会调查数据,参照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课题报告和研究论文,使其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课题报告及论文撰写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5.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

一个完整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不是由个别学生就能顺利完成的,在项目申报书中包含了项目主持人以及项目成员,因此,项目正常高效的实施就得依靠团队的合作,每个成员都会承担一部分实验工作,这就要求各成员间要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既能保证实验项目高质量的进行,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创新活动中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趋向。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新一代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导思想。然而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较大的难度。

首先是学生对创新意识的认知不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体制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难于和无暇对创新活动进行探索。其次,创造意识的获得不是靠传授,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4]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团队分工协作精神

分工协作是指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沟通、协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既可以发挥整体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优势。分工协作令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去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样可以使每个部分的工作都能相对尽善尽美。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则是在单独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获取知识,分工协作机会较少。

而在实践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设立团队目标,合理组建团队。在团队研讨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等作用,为学生自主、合作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构建和谐氛围,激发群体智慧,实现教学目的。[5]同时,该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团队的组建提倡学生自由组合,组长民主选举,成员合理分工,但教师要适当做些调节工作。

3.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有效结合创新活动

首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着眼于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对于一定的教学内容,是把它作为知识传递给学生,还是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认识和提高,这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取向问题。在课堂上应当力戒抽象的讲授,设计使理论知识学习结合产生背景和应用前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查阅资料去体验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当然,体验式学习需要创造一定的教育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敏锐发现、细致观察、充分感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注重过程的细致性,我们要通过活动设计本身为调动学生发现、观察、感知打下伏笔,那样比单纯在创新活动实施中引导效果更好,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主动。

其次,课堂教学活动应紧扣教学大纲,不能刻意追求创新而打破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围绕培养方案进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也能认识到创新活动的重要性。[6]

三、结束语

通过对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指导和探索,既贯彻了山西省对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要求,又使学生在创新项目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所在。通过两年的实践,参加的学生在科学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指导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从教与学两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合兵,黄晓波,沈文淮,等,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4-7.

[2]施芝元,薛成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的理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83(1):63-67.

[3]郑志远,蒋芸,薛巍,等.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及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30-35.

[4]韦巧艳,李坚斌,刘曼萍,邓立高.参加本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心得与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