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家家庭的生命质量。帮助家长掌握必需的教育知识,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自治区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xx—20—年)》及的精神和《克拉玛依区“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根据本幼儿园的特点,不断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以服务家长为宗旨,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努力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工作重点
(一)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常规工作,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1、指导站的站长要按时参加组织家庭教育工作例会。平时要挂在网上,以方便工作。
2、指导站要按时上传本学期工作计划和期末的总结到校园网家庭教育栏目。期末上报开展各项工作统计表给家庭教育办公室。
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要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家长培训采用讲座、读书交流会、改革家长会、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等方式进行。指导站每学期一次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家长评选表彰。家长学校工作要做到十有,即有组织、有经费、有场地、有教材、有计划、有教案、有作业、有制度、有考评。
4、网页建设工作。及时更新校园网家庭教育栏目,每月至少上传两份资料,要及时报道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将更新内容后的网址转发指导师QQ群。
(二)重视家庭教育专项问题研究,形成系列化讲座。
1、为提高家庭教育理论,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和要求,确定幼儿园分年龄段教学课题设计及其纲目。
2、家庭教育基础常规工作研讨会。
3、安排首期讲师研修班未参加人员培训。
4、征集家庭教育名言及家庭教育指导菜单。
5、家庭教育参赛论文征集。
6、家庭教育公益视频征集及遴选。
7、家庭教育讲座录像课评比。
(三)加强家庭教育队伍能力提升,强化呱呱课堂管理。
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讲师授课能力,准备12月份的呱呱课堂。承担呱呱课堂按照要求每次的要求每期3人,每位教师用时15分钟,活动时间为1小时;说课前指导站站长负责将说课教师的说课稿(电子版)发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越来越多出现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独生子女,不良家庭子女等现象。这些农村家庭子女大多缺少家庭的亲情和关爱,性格古怪,不喜与人交往,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现象,家长与学校沟通少,孩子与父母沟通少,造成教育责任缺失,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认识消极,对子女不合理期望或教育方法不正确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言行不一、不符合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忽视子女权益、歧视、重智育轻德育等方面。不少农村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娇惯型”“控制型”“放任型”“过急型”和“功利型”等情况,或几种情况交叉出现,兼而有之。
二、学校德育支持的途径
1.家长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对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农村家长学校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没有系统地对家长进行培训,举办的活动仅限于有限的几次家教知识讲座。针对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家长学校应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设,还要邀请部分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推动农村家长素质的提升。
2.家长会
每学期一至两次的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学校办学情况的主要渠道。目前家长会的形式以学校讲、家长听为主要模式,由校领导讲话、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讲话、学生或家长代表讲话三个环节组成。家长会的主角是学校,配角是家长,教师是“演员”,家长是“观众”。这样的家长会仅仅发挥了教育信息传递功能,很难平衡家庭教育指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指导工作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也难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手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书面的家校联系方式。其优点在于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比较客观地交流孩子的教育信息,因为双方不是面对面交流,所以信息的提供比较全面、真实,而较少顾虑对方尴尬难堪。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不堪重负,从而造成工作敷衍塞责的现象,表现为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写套话,没有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和分析,失去了家校联系手册的实际效用,也无法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4.校讯通等信息平台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信息平台的使用推动了家庭教育信息的普及和宣传。以我校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向家长通知、传递消息。家长还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活动,有利于家校及时沟通。但是,目前校讯通仅被用于发送通知信息,存在着传递信息的单向性问题,家庭教育信息量较小,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作用有限。
5.家访
家访是指老师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给家长提一些解决孩子学习、品德等方面问题的建议,也了解一下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看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地加快,老师的工作量增多,家长缺少空闲时间,家访成了难得一见的现象。家访往往涉及到家庭隐私,与现代人的家庭观念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很多家长和老师更愿意选择学校作为沟通交流的场所。虽然家访所反映的家庭状况更加真实准确,有利于老师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但目前看来这种工作方式实施难度比较大。
6.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感恩教育、梦想教育,以绿色低碳生活、家庭美德建设为主题举办各项实践活动,并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成效显著。
三、学校德育支持的意义与不足
1.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农村家校关系日益紧张,农村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支持,不仅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农村家校关系,促进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使农村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态度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家长对农村学校工作能力与责任心的指责;其次让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规律有更深的理解,避免家长盲目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再次使农村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帮助和支持,缓解个别事件在家长中引发的对立情绪,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2.増加农村家庭教育的资源供给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学校要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来保证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学校带动家长,家长培养好人才的效果。充分发挥家庭本身的互助能力。不同家庭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差异,在经济、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发挥热心家长的家庭教育能量,从而弥补农村学校在家庭教育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不足,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的水平与能力。
3.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水平
关系密切、持续时间较长的家校联系才能达到较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老师较为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从而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建议。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和分享可以使家庭教育指导由简单的信息传递与方法介绍变成家庭教育个案分析与讨论,这既有利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也提高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水平能力。
4.学校德育支持的不足
今天,由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承办的全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校长培训班正式开班了。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从事家长学校工作并为之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省教育厅党组一直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建设,每年都要听取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专题汇报,从去年起,就将全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列入全省教师培训计划,形成惯例,并拨出专款予以保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也十分重视家长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多次举办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又专门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校长培训。这次培训班上有专家讲授,有经验交流,力求调动参训校长的主动性,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参与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家长学校校长培训的开放性和引领性。相信会对大家有启发和帮助。希望大家珍惜机会、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识办好家长学校的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和家庭教育工作,专门做出重要指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要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教育工作既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也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建设,既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涵,更是新时期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平台。家长学校主要是依托中小学校、幼儿园举办,以家长为教育对象,以提高家庭教育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组织形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养成和世界观的形成,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办好家长学校,普遍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广大教师的重要使命,是学校教育的对外延伸,更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总体目标,作为校长重要的“份内之事”,才能主动承担起培养、提高家长素质的责任,才能办好家长学校,才能打造出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办好家长学校的重要意义,下力气把家长学校办好。
第二,要在高起点上推进家长学校上新台阶
我省十分重视家长学校建设,一直积极创新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省教育厅、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及《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考核标准》,完善县(市、区)家长学校指导小组和健全家长学校讲师团,开展合格家长学校考核评估,着力打造家长学校品牌。我省探索以县(市、区)家长学校总校形式加强中小学校家长学校指导的路子。我们加强家长学校教材建设,先后三次修订《家长必读》教材。我们还发现、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使得我省家长学校开展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目前,全省99%的中小学(幼儿园)都建立了家长学校,形成了教育部门主管、关工委主抓、各类学校主办的工作格局。有近四万名退休老教师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工作,每年有600多万家长参加听课。在此基础上,又在县区级建立了家长学校总校,教育局长担任总校校长,分管负责同志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担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由在职负责同志担任。开启了县(市、区)教育部门主管主抓,关工委配合抓的格局。2016年省教育厅单独立项家长学校工作经费,首次立项30万元,今年又增加至50万元,支持家长学校总校建设。建设县区家长学校总校,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探索,也是有效抓手,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希望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对家庭教育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现象;一些家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在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
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家长学校同样要坚持立德树人。从现实情况看,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因此,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集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育孩子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关心孩子的思想、情感、心理,等等,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要帮助家长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传统的质量观注重考试分数、学业成绩,这没有错,但不全面。学业成绩作为质量的结果之一也无可厚非,但是用训练技能的方法传授知识则违背了教育规律,也是错误质量观的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接连不断重复做同样的事,却想得出不一样的结论,那是悲剧。用训练技能的方法想要培养创新能力,同样是悲剧。质量观的不全面,导致培养的学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也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改进的。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要让家长们懂得,全面的质量观应当关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人文素养、核心素养等质量的不同层次,只有让孩子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错位发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家庭教育应当更加注重情感、价值观、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对学业知识的再加码。这一观念,希望家长学校要帮助家长们树立起来。
要教育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现在,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观念不同、方法不当,未必都有好的教育效果。我们面对着理想教育与公众认同之间的差异、教育规律与功利倾向的差异、合理负担与过重负担的差异、教育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差异。因此,家长学校要努力转变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教会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德国家庭教育有原则,值得学习借鉴。即能力大于成绩;身教重于言教;尊重优于权威;吃苦好于吃补;规则大于宠爱;放养优于圈养;自由大于限制;自制甚于控制。我觉得这是许多家庭可以借鉴的教育方法。
要进一步探索家长学校的体制机制。加强家长学校“四化”建设。一是常态化,象基础教育办学一样,不断研究解决家长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发展;二是标准化,按文件要求,实施好办学要求,落实好家长学校经费立项,完成好家长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轮训;三是课程化,将《家长必读》作为任课老师备课的母本和学生家长自学的读本,按照《家长必读》系统规范教学;四是特色化,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一校一品牌,形成特色,打造优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学校要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自己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帮助家长学校解决实际问题。要抓好家长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要进一步总结推广建立家长学校总校的成功经验,鼓励各地深入探索,创造更多典型。家长学校骨干教师要努力钻研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家长学校的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果,真正成为学生和家长都喜欢的好校长。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校长的责任担当
校长是办好家长学校的核心与灵魂。校长的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追求探索、改革创新,无不影响着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此,家长学校校长要切实担负起“核心与灵魂”的责任与担当。
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关心下一代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关工委工作及家长学校建设在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促进作用,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将家长学校建成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色平台。
要加强实践。围绕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紧扣当前家长学校创新建设的路径走向,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的特色亮点,进一步提高家长学校校长自身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整体效应。
要加强研究。结合各地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的建设情况,认真研究新时期家长学校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探究家长学校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注重家长学校的质量内涵,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的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校长创新工作的新模式。
关 键 词区域德育;家校共育;新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3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之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意义早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身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栖霞区拥有素质较高的家长群体,他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家校合作一直是栖霞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方式,适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成为栖霞教育人着力探索的问题。自2012年起,栖霞区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其倡导家校合作共建,实现家庭、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等理念,为栖霞家校合作创新打开了新的思路。基于这一背景,栖霞区教育局转变行政方式,以“新教育行动”推进区域家校合作的创新发展。
一、理念先行,以课题研究开启区域创新序幕
新教育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认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1]这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然将家长纳入其中。因此,新教育倡导家校合作共建,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这为栖霞区家校共育进一步作出了明确指引。
为落实新教育理念及指导意的要求,栖霞区教育局以科研开启区域家校协同发展的序幕,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将新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区教育局提倡以科研推动家校共育,鼓励区内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思考家校合作遇到的问题,组织专题研究,不断提升家校共育的研究品质。如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开展的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动物园课程中幼儿适宜性发展的支持策略研究”,八卦洲中桥小学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社共建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中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互动新探索――均衡视域下家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区教育局牵头成立了专家指导团,邀请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许新海、吴勇、许卫国,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为栖霞区基于家校合作共育的新教育实验专题研究提供指导。同时,区教育局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各校家校合作共育专题研究和实践顺利推进,促进各校聚焦研究,聚力实践。研究经费通过项目评比的形式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发放。
二、课程统领,以校本研发促进家长深度参与
朱永新教授曾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2]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大领域,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也成为学校品牌创建的主要抓手。多年来,栖霞区一直鼓励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立足本校实际,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以此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区域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区内各幼儿园和学校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研发校本课程,引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南京市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栖霞区正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龙潭中心小学立足这一文化资源,尝试开发“金箔文化”校本课程,希望借此让学生了解家乡,传承文明。金箔工艺的传承源远流长,其技艺复杂多样,正是诸多“身怀绝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才使课程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迈皋桥中心小学在“尚美小公民”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兴趣。一位在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工作的家长主动来到学校,为孩子做知识讲座;在卫岗牛奶厂工作的另一位家长则邀请孩子们参观牛奶的生产流程;还有家长主动联系了诸如蜜雪儿蛋糕店、肯德基等负责人,领着孩子们走进后厨,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供货渠道和标准等。
家长的主体参与,拓展了课程场域,丰富了课程内容,推动了校本课程向“深水区”发展。
三、活动促进,以行动创新深化家校共育内涵
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一系列举措,让栖霞教育获得了家长的认可,极大促进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和家委会积极合作,基于“新教育十大行动”,创新开展系列家校合作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深度浸入学校教育生活。
区教育局将传统的行知活动分为“社区行知”“校园行知”“民俗行知”等板块。社区行知活动,由学校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开展行知活动。如走近“农家书屋”,品味书香浸润的童年;走进社区老人家庭,体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温情。校园行知活动,请父母、社区走进校园。“民俗行知”则是系列行知文化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非遗产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行知行动”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体自觉。
例如,家长组建了“新父母志愿者联盟”,家长志愿者轮流担当校园“安全员”,每天在上学、放学时段维持秩序。学校则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活动“导航员”,参与班级活动,和老师、学生一起定方案、排节目、布置环境、做道具、摄影等;还有家长应邀担当课堂“助教员”,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今,区内各学校“每月一事”主题月活动已成为栖霞家长高度关注的大事。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在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学校都会举办主题活动,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南京一中马群分校“每月一事”主题活动贯穿学生的初中生活。初一“入校礼”,以“走进一中,追寻梦想”为主题,强化学生升入初中后身份、行为、思想的转化;初二“青春礼”,以“原色青春 精彩启程”为主题,关注学生步入青春期之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初三“志学礼”,以“志于未来,学在今朝”为主题,与中考动员相结合,让学生明确“自信”“责任”与“担当”,为孩子今后的人生补充正能量。学校邀请家长积极参加活动,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一起成长。
由此,师生、父母携手,行知在社区家庭,建立友好关系,孕育公民素养;行知在栖霞名胜,了解家乡巨变,涵养家乡情结;行知在大学校园,感受人文底蕴,种下梦想火种。学校、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平台创新,以数码社区整合区域德育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支持。“新教育十大行动”之“建设数码社区”,倡导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霞区教育局整合行政部门网络资源和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资源,携手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构建CCTALK数码社区,为家校共育提供多元化服务。
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加强网站建设,推动全区各校通过了数字化校园评估考核,建立起立体化家校互动合作网络体系,制定了以校园网平台为核心的短信通知平台家校联系制度、家委会制度、各种形式的家访制度等。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做法和案例。
以家校论坛为例,除了常规的通知、作业公告、信息共享之外,更有“小故事、大道理”系列主题,与家长沟通和分享教育理念。每学期,区内各学校都会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行新父母论坛,共同讨论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论坛内容都会及时上传至网站,与家长分享。2016年南京栖霞・台湾彰化海峡两岸“行知教育论坛”在晓庄师范学院附小隆重召开,栖霞区以“家校共舞,助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阐释了栖霞教育共同体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成立一年来的所行所思,并从公益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社会效应等层面,简述了公益讲师团今后的运行思路。这一内容上传至沪江网后,引起了师生家长的极大反响。
为了更好地整合互联网资源服务家长,区教育局经过努力,实现全区入驻“沪江在线”网络课堂。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千人培优”等特色课程和家长课程,将学习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只要借助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无论孩子和父母在哪里,都可根据需要,在线预约课程,自由授课。许多家长只要有时间便会陪着孩子一起在线听课、上课,对学校教学有了进一步了解,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今,区内学校各班均建立了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各类通知、反馈班级情况。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则及时向家长和社会介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APP,通过手机实现家校论坛的功能,让父母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掌握家庭教育新理念。
“新教育”理念下推进家校合作的行动探索,极大提升了栖霞区家校共育的品质,也让栖霞教育人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行知思想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构筑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园;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122-02
当前,家园共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幼儿家长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缺乏了解,普遍存在“重园教、轻家教”等现象。只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才能推动幼教改革、促进素质教育进程。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观念对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目前来看,传统观念对家长的影响还比较大,这也是当前家庭教育难以真正落实的主要原因。各级幼教机构必须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引领,大胆创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家园共育,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结合。幼儿园必须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家长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认真与家长沟通,相互协商,共同教育幼儿。为此,幼儿园必须建立和健全与家园共育的相关制度,并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家长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在家园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首先,不能把自己成家庭教育的权威,俨然以教育家的姿态居高临下,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责任,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要充分尊重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积极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幼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制订行之有效的家园共育方案,将幼儿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有效结合,以此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引起对家园共育工作的足够重视,制订家园共育中长期计划,确定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加强对家园共育的宣传,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号召全体家长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家园合作教育,并广泛争取政策、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稳步发展。
二、真诚沟通,平等合作
1. 加强沟通,增进感情
幼儿园和家长必须建立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合作关系,确保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和谐、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尽管借助电话、网络等工具可以实现快捷、方便地交流,但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消除误会,还能促进家庭亲情、师幼情谊的相互迁移,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绝不能忽视面对面交流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解决新入园幼儿焦虑问题上,甘肃省临夏第五幼儿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首先是“家访”:教师拜访家长,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等;其次是“邀请做客”活动:在新生报到前,邀请新生及其家长到幼儿园中参观做客;再次是“试入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在幼儿园中游戏,熟悉同学及环境;最后是“幼儿园里的我”活动:一段时间后,教师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园加强了解,同时增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2. 借助信息手段,共同育儿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在家园共育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除了采取分发家园联系手册、家访,设立家长开放日等传统形式,还可以借助电脑、智能手机等社交工具进行交流。比说,建立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交流平台,与孩子的父母实时沟通。通过这些交流平台,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教师也能经常与家长交流,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幼儿也可以在家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也能大大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三、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不管是对家庭还是教师,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子女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及时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并尽早解决,增强家长信心。对教师来说,能够不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这样,教师、家长都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 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要吸纳各年龄班,各行各业的家长代表,成立家委会,参与和协助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家委会章程,明确工作目标,增强班级工作的有效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工作网络,促进幼儿园向更高层次健康和谐地发展。
2. 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幼儿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家教育儿知识的辅导。开学之初,有目的地对家长展开育儿知识调查,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全园家长进行培训,通过举办班级讲座、开展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增强交流效果,从而达成共识,共同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加大指导力度,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当前,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对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不够重视,对孩子过于宠爱,不重视孩子的想法,等等。家长在幼教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幼儿各项素质的前提。因此,幼儿教师应“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传授关于科学育儿、科学教育的相关知识,教师和家长双方一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这是幼儿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例如,每隔一段时间召集家长开会,针对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聘请幼教专家,组织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将相关育儿知识印制成册,让家长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家教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是家长和幼儿之间交流的纽带,与双方都要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联系,特别是对幼儿的家庭情况、近期变故和家长想法等要有一定的了解,并承担起家教工作的指导责任。指导工作时,要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对于过度关注幼儿知识教育方面的家长,要向其说明幼教特点,因为过高的期望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育儿手段要科学合理;对于将教育责任推卸到教师身上,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要向其讲解家长以身作则的意义;对于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的家长,要帮助其加深对孩子的了解,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此外,还要增加关于家教知识的展示专栏,将先进的教育经验、专业的育儿知识、最新的家教手段展示出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促进双方交流,确保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专家方明认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好比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双方要共同协调,步调一致,才能够确保幼教质量。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中,要将上述两种教育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与家长做好沟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将教师近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目标张贴在公告栏中,让家长对教师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开展教育活动时,注意亲子之间的联动效果。又如,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野外教育,之后再由教师组织班会、绘画等活动,鼓励孩子表达对活动的看法和感受。孩子们亲身体验后,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家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充分认识到家长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做好指导家长的工作,使家园教育一体化,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为此,幼儿园及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家长的教育作用,努力发挥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主动性、能动性,增进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如此才能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