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题研究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几年来,我开展了一些物理教学专题研究活动,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就教学专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1. 转变认识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专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有的教师课务很重,感到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专题研究是专门从事教研人员的事情;有的教师则对普通任课教师能否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信心;有的教师还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会分散精力,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花费时间,但研究成果未必就能在报刊上发表。因此,为了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扫除上述心理障碍。在实际中,若任课教师不搞教学专题研究,只凭教学经验,也许能把课勉强地讲下去,但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若能结合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就能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会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研制物理新教具就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前几年,笔者曾把它作为一项教学专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必做的演示实验逐个进行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找出现成的教学仪器的不足之处,从中确定几件重要的实验装置作为主攻对象,再根据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新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进一步改进,最终研制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全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器”、“电阻定律演示器”、“电流天平”、“自制光栅”等,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找准选题是关键 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种从教学实际中选题的方法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任课教师课务较重,很少有较多的时间去作纯学术性的大课题研究,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就物理教学而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物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应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是否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过,还存在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可避免重复性研究。例如,如何全面考查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只进行90分钟的闭卷笔试,它不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同两位青年教师就把它列为一个研究课题,专门研究改进的方法,并在高一物理期终考试中实施了我们研究的综合考试方法:采用标准化测验形式,闭卷考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再采用撰写物理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采用实验操作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考完以后,采用无记名的问卷形式,让学生发表对这次考试方法改革的看法,教师则对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综合考试法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反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的结论。
3. 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须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做保障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在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地逐个分析,找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考前指导。结果,这些学生在物理高考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必须十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因此,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性阅读与专题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性阅读是指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教学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但是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只注意课后的复习阅读,而忽视课前的预习阅读,最终导致上课只能被动地接收,被动地“听”,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灌输,无法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结果“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仍然不会读书。因此,在教学性阅读中,应强调课前的预习阅读。强化课前的预习阅读,可以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消除听课的盲目性,从而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听课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重点记忆、难点突破,这将大大提高课堂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有效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有了良好的、充分的预习阅读,可以将师生从满堂灌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也可让课后的复习阅读从低效进入高效,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将有效的教学性阅读与自觉的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发展前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规定“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不少省市的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如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进行专题研究性阅读。
专题研究性阅读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专题研究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修养品性、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
1、提出专题。由学生在预习阅读及课外自由阅读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研究性阅读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研究性阅读定向。这是专题研究性阅读的关键。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以确保专题研究性阅读有序、有效地进行。
2、收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蜜蜂酿蜜必须博采,专题研究性阅读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资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它们的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合作探究。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由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专题研究性阅读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4、交流评价。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然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做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专题研究性阅读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尝到研究的甜头。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必须十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因此,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性阅读与专题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性阅读是指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教学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但是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只注意课后的复习阅读,而忽视课前的预习阅读,最终导致上课只能被动地接收,被动地“听”,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灌输,无法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结果“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仍然不会读书。因此,在教学性阅读中,应强调课前的预习阅读。强化课前的预习阅读,可以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消除听课的盲目性,从而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听课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重点记忆、难点突破,这将大大提高课堂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有效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有了良好的、充分的预习阅读,可以将师生从满堂灌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也可让课后的复习阅读从低效进入高效,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将有效的教学性阅读与自觉的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发展前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稿),已明确将研究性学习与学工、学农、学军、劳动技术以及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实践”课程,列入高中生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规定“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不少省市的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如:江苏省从2000年起作了尝试,浙江省从2001年秋季新学期也开始把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中课堂,而上海市在2001年高考文理小综合卷考试中就各有一题专门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及原因、研究方法、计划和研究成果形式进行考试。如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进行专题研究性阅读。
专题研究性阅读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专题研究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修养品性、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
1、提出专题。由学生在预习阅读及课外自由阅读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研究性阅读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研究性阅读定向。这是专题研究性阅读的关键。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以确保专题研究性阅读有序、有效地进行。
2、收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蜜蜂酿蜜必须博采,专题研究性阅读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资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它们的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合作探究。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由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专题研究性阅读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4、交流评价。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然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做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专题研究性阅读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尝到研究的甜头。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专题研究性阅读与教学性阅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自觉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专题研究性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将为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性阅读和公务性阅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学教学中,如果能切实抓好专题研究性阅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方法和能力上的准备,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靠短时间的突击教学是不能奏效的。我们提倡的专题研究性阅读,应着重培养学生在专题研究性阅读方面的自觉性,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研究习惯,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
专题研究性阅读示例: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专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72-02
一、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1.毕业设计时间短、毕业课题不合理。一方面:时间短。在高职院校,第六学期一般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而毕业设计无疑只能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在完成最后学期的课程学习与考试测试,留给毕业设计的时间也就大约5~7周,在这紧凑的时间内确定方案、试制样机、撰写论文和答辩,对于绝大多数的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设计已成为一种奢望,所以一般学生选课题完,指导教师都会督促学生查资料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奢求学生一定要做出实物。另一方面:毕业课题设置不合理:课题缺乏多样性,往往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同时存在着一个老师带多个学生,一个课题多名学生做,多达10人数,不可避免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存在内容严重雷同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拷贝上届学长的毕业论文,使毕业设计停留在形式上。
2.毕业设计资源紧张。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大规模扩招,而大部分院校教育资源并未按相应的比例增加,尤其是民办高职、中职升格院校尤为严重。毕业设计场地、电子制作调试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一届数班电子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同时,在毕业设计中要时常用到电脑,而大多数学生没有电脑,一方面争着借同学电脑,而有电脑的同学也只是少数;再者,去网吧上机,没有office软件,相关毕业设计所需的软件更是没有;最后,在学校机房上机,大多数情况下是要跟全学院排队争电脑上机的,而且机房开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正常教学时期是不开发的。然而这一切也只是停留在查找资料、撰写论文等文档处理层面,对实际电路制作、调试和试制样机等关键能力的锻炼并没有得到体现。
3.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一方面:时间上,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而后半学期大多数学生会积极寻找实习企业单位,为后续顶岗实习以至毕业就业作好准备。而找到实习企业的学生,大多数企业要求学生能马上留下来实习,作为试用期前的试用。而这样势必带来了学生无心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一些学生原先从网络找到的相关材料,大量的使用“ctrl+c”“ctrl+v”复制到毕业论文中,对拷贝的内容不进行任何分析、消化和整理。另一方面:选题上,由于师生一对多的现象,且毕业设计课题的一贯性、雷同性,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同课题组中别的同学能做出来,到最后把别人的拷贝一下总能混过去的。剽窃抄袭、急功近利的不正学风严重影响着高职毕业设计的效果,同时这些不认真对待和拷贝的同学在毕业口头答辩时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毕业设计完全偏离了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
二、毕业专题研究
电子类高职学生在就读二年级下学期时,就会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专题研究,称之为毕业专题研究(专研)。专研是在部分教学课程尚未结束,正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进行的,课余时间无疑成为学生专研的主要时间。毕业专题研究时间安排表参见表1。为期一年的毕业专题研究很显然可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毕业课题的方案确定、试制样机、撰写论文和答辩;同时对于有限的毕业设计资源亦可采取分时、分组的有效利用,避免争抢现象。毕业专题研究通过学生自行组队,自行寻找指导老师,自行选择想要研究的题目或领域。
1.毕业专题研究目标。毕业专题研究目标在于以专业理论为基础,通过制作、实验调试及检验等过程,了解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与独立设计的能力,毕业专题研究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和问题由全组同学通力合作完成与解决,这是一次自我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突显团队合作的精神,而这期中指导老师则扮演协助、指导的角色。①培养学生信息资料查询综合处理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③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收集的资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训练学生自我规划和质量控制的能力。⑤训练学生研究报告撰写与口头答辩的能力
2.毕业专题实施步骤。①选择专题课题。如何选取适当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参照经验的,一般会出现学生特意加大课题涵盖范围,这样就可以收集到足够参考资料,但一旦着手去做,却变得无法集中到问题的关键上。故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一个适当的课题,并提供先期参考资料、案例,同时要求学生应该结合自己已具备的知识,以符合实际为最终目的,仔细推敲。②收集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收集、筛选的工作量和耗时通常会被学生所低估,对于信息搜索渠道学生也仅限于图书馆、百度和GOOGLE等常规搜索,这就给课题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困难。故指导教师在信息收集阶段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帮助和指导,如给予直接的资源、参考信息科技期刊和专业论坛访问等。③共同研究讨论。在进行课题分析、研究讨论及思维创意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迷失在所收集的参考资料里,因为他们发现分析、总结所收集的材料比专题需求还要复杂。这就需要专题研究团队的表现,小组成员必须相互激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此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组织材料、从旁观察并协助,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合作与分工的技巧。④试制作和修正。经过专题研究团队的研究讨论,拟定实现课题的方法与步骤,并进行实际制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困难则及时开展讨论并修正方案,以期趋于理想。⑤成果作品展示。成果包括简报资料、书面报告、考核的成效、上台报告及研究发现的结论等,不论以何种形式表现,皆是评价学生能力和参与程度的表现。
3.毕业专题实施流程(见图1)。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教学时,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背景,知道学生的能力和专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主题的制订,并能提供资料收集的途经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维持学习兴趣,当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才能符合专题研究的教学需要,顺利完成整个专题研究的教学任务。毕业专题研究流程参见图1。
高职学校专题研究流程方面,大致包含以下项目:①学生S型分组。毕业专题研究学生分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先抱团组成一对,而对于学习相对较落后的同学可能没有团队可以接纳,自身组团又存在信心缺失的现象。而在现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环境里,工作者是没有办法依自己喜好选择同事,故必须转变学生在社交活动环境下的团队经验,须在仿真的工作环境压力下组团。因此,毕业专题研究以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写作能力两个重要向量分组,将学生S型常态分组,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年的毕业专题研究这样的长时间人际互动来体会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②确定专题题目。在实际的职业工作中,工作内容极少有可能是依个人兴趣而作,多数为企业主管制定的。因此多数毕业专题课题应经由教师团队讨论后决定,按照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原则,内容为真实或仿真情境中的问题,同时必须合乎毕业设计培养目标,并且具有延拓性,可以让多届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参与。③掌控与检查进度。在毕业专研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经常地、定期地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定期的进度报告可以掌控专研进程,同时还在各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有时借助他组的想法,可能会启发出更多的思路,从而产生重大的突破。
实践证明,毕业专题研究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职场的战前演练,是适应期的提前,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提出的毕业专题研究,有效提高了我院电子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共同参与和探讨,为提高高职毕业专题研究的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36(11).
[2]Chun-Hung Lee.简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EB/OL]. [2009-5-25].省略pc.gov.tw/public/ufile/b073ad6fdded4812420f1
61589af65ed.pdf.
一、严格按照方案部署,切实贯彻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议重要精神
一是领导重视,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转段相关准备工作。5月17日下午,我局迅速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学习实践活动转段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我局分析检查阶段活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做了专题研究部署。
二是全员参与,扎实开好市局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议。5月18日下午,我局根据党组会研究结果,迅速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暨第二阶段工作动员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动员部署了分析检查阶段相关工作事宜,要求按照领导班子、普通党员、一般干部“三个层次”分别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思想分析会,认真撰写好分析检查报告。
三是行动迅速,及时印发市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5月20日,我局以《关于印发市统计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宿统组发【2009】07号)文件形式,对如何深入开展分析检查阶段做了具体部署,确保相关活动平稳有序进行。
二是紧扣实践特色,突出征求意见工作,努力促进全市统计事业整体大推进。
一是谋划细致,筹备充分。我局以“继续征求意见,全面查找系统存在问题”作为分析检查阶段初期工作的重点,在市局分析检查阶段实施方案上对征求意见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同时为传达贯彻全市学习实践活动情况通报暨分析检查阶段征求意见会的重要精神,5月25日上午,我局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征求意见座谈会相关事宜,要求从统计系统内和统计服务对象两个层面认真组织召开好意见征求会,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