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中医学教学慕课

早在2002年,慕课最先诞生于麻省理工大学,在当时他们就把大量的课程放在网上供人们免费学习。到了2012年,资源共享又开始出现新一轮的,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获得飞速发展,许多平台以免费、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为亮点,对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在线支持,包括课程任务布置、学习评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甚至为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证书。随着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渴求,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开放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最先在高校和教育机构共享。

随着慕课技术将近两个1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给教育事业带来的大突破,我国高校在继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网络公开课、爱课程之后,也密切关注慕课的发展。其中某些高校也推出并实行了实验性的慕课课程。慕课将会是高校课程在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深化对慕课的认识,本文在梳理和总结慕课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慕课主要特点,结合以后中医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

1慕课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1慕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慕课是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院的布赖恩·亚历山大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提出,在美国迅速流行起来。2011年,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首次推出在线课程供学生免费获取,其中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不少人注册学习。之后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探索开发这种在线学习课程。2012年,是多家开发课程的公司与顶级的高校合作,推出了许多全球性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随后,中国多所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也加入到慕课的开发与推广的浪潮中。

1.2慕课的特征

慕课具有的一般性特征:首先,它的学习规模可塑性强,所有课程是为所有的学习参与者设计。是地道的大规模教学,规模无限大,大规模不仅是指参与课程的学生的规模较大,而且表示课程活动的覆盖面之广。其次,学习资源方便获取,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再次,还具有虚拟性和经济性特征。借助于网络,虚拟课堂的出现意味着学习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可随时随地进行的活动。经济性是指由于豁免了學费以及单元教学时间的缩短使教育成本降到最低。可谓是经济适用,性价比高。

2慕课的优势

2.1慕课的优势是相较于传统教学和视频课程,慕课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它可使学生不再拘泥于既定的课程安排,而是以兴趣为驱动力去主动学习,而且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意的安排。相比之下,慕课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是以世界级名校、名师为主,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多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优质课程。制作精良、结构完整,有效的克服了课程质量低下这一传统网络课程的问题,足不出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免费接触到世界顶尖大学的精品课程。

它的学习时间与内容与传统课堂时间相比缩短了一半时间,既符合学生注意力持续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使学习更加高效快捷。它还具有高度互动的学习特点,这不仅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如在线答疑;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就某一问题的相互讨论、互相批改作业等。此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慕课与传统教学相比,塑造了一个更加完整、规范、有弹性的学习教育系统。慕课不仅系统了教育资源,而且从整套学习系统出发,合成环节安排紧凑,节约了大量的宝贵时间。通过大数据还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出错的点等,方便动态调整教学计划。

2.2慕课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通过率低互联网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最大意义是将来自世界顶尖学府的知识送达给那些充满激情的学习者,但缺少传统课堂按时学习的束缚,学生的专注力和持久力是慕课教学效果的严重挑战。以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在线注册学习人数近16万人,但完成课程的仅有7157人,通过率只有5%左右。

从国内的慕课平台建设的情况来看,医学教育方面的慕课非常缺乏,而中医学的慕课课程就更乏善可陈了。慕课的制度体系尚待进一步规范,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的问题。目前,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3慕课学习平台的搭建对传统中医学教学的影响与挑战

3.1中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临床教学更是言传身教,需要老师亲自的实践指导,学生要潜移默化的观察学习。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中医学生才能比较熟练的掌握相关医疗技术与处置方法,将中医学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

教学变革的到来要求教师要跟上发展的步伐,慕课的教学视频体系需要既懂教育,又懂互联网的团队才能更好的开发和制作,同时还要实时进行维护和更新,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鉴于医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依托开发公司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标准,这就给教师团队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要求。老师要对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等知识进行培训和普及,这些都对高等中医学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中医学专业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2深入推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慕课的发展使教育的根本转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在学习模式上,进一步推进了“教师课堂主导”向“学生自学主导”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课前安排、课中引导、课后考核”的作用指导者和督促者。

4结语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先进网络文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2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44.1%。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不少隐患,各种网络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关键在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内涵和举措,“教材”问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尽快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扩张期,应用创新和普及速度前所未有,互联网“媒体化”、“可移动”、“便携化”的方向越来越明显,对现实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据《南方人物周刊》2011 年第34 期标题为《热词/榜单/数字》的文章显示,思科调查了14 个国家的大学生和30 岁左右的专家、年轻人,结果显示,33% 的人认为“互联网如同空气、水、食物和住所一样重要”。从网民属性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 年已达96.1%。我国大学生网民普及率已趋于饱和状态,如何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培养高尚的网络情趣、确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事关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响应国家战略和教育事业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学生深受网络其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因网络交友不甚,致使人财两空;因沉溺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心理健康问题凸现;因无法抵挡诱惑,陷入网络犯罪的漩涡……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二)教材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素养既包括技术能力素养,又包括道德规范素养,涉及面较广,内涵十分丰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系统而负责的教育工程。2010 年全国两会上15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网络素养教材,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客观来说,网络素养教材对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编写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要编写好教材,就必须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厘清大学生应掌握的互联网知识技能、辩证思维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内容。其次,编写专业的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现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大多数是结合班会、组织生活,讲解行为规则、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案例研讨,随机性、临时性、被动性的内容较多,没有成熟的体系,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对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相关教材建设现状的调查

“网络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它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教材是开展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教材的建设情况更是直接反映了相关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初步了解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情况,笔者选取上海部分高校为样本作了调查和分析。调研选取上海8所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既有985 高校、211 高校,又有一般性高校,既有理工科高校,又有文科高校。课题组分别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共20 道题,主要分“关于网络素养的基本认知”、“提升网络素养的主要举措”、“网络素养教育的教材情况”、“网络素养教育的经典案例”四部分。

(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1. 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情况调研

(1)教材开设情况。在教材科目问题上,8 所高校全部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5 家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3 家高校了“计算机文化”课程,只有1 家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在教材贡献力上,绝大多数高校(7 家)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贡献力最大,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文化》教材的贡献力认同度都较低(分别只有1 家选择)。

(2)教材内容情况。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在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上,各高校也尚未达成共识。在教材内容篇幅上,3 家高校只在相关教材的“某一章中的一个小节”中作了设计,但也有3 家高校的内容超过了教材的“一章以上的内容”。关于“学时数”,6 家高校为2~10 学时,2 学时以下和20 学时以上的高校分别有1 家。

(3)教材科学性情况。学时数和内容篇幅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则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调查显示,关于“各自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深入度”,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强,深入度适中”,但也有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不强,也不够深入”。在教材的侧重点问题上,8 家高校全都选择了“应更侧重于网络道德”。

2. 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相关问题调研

(1)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总体判定。调查中,8所高校有一半选择了“非常重视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在对素养现状进行判定时,都选择了“一般,需要适度加强”。而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加强自律”,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教育培训”,2 家高校选择应主要依赖于“外部监督”。

(2)各高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手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除依托教材建设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加强教育。调查显示,各高校都做了不少探索。比如,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问题”,4 所高校都表示“有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学生手册中也有相应条款”;关于“开展网上引导工作”,大多数高校都表示或多或少地开展过。

三、不断加强教材的科学化建设,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

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及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但由于认知不统一、载体不丰富、职能归属不科学等,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总体看来,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教材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材相关的章节内容整体偏少,且较为分散;教材内容的深入性和科学性不够科学,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主要有:

1. 对网络素养的认识不太科学

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各高校都普遍认为应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道德、网络礼仪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最主要的内容”,所有高校都选择了“网络道德”,只有1 家高校同时选择了“网络技能”。事实上,网络素养应是“网络技能”与“网络道德”并重的。

2.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载体不够多样

调查显示,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8 所高校都认为“关键是开展网络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手段和载体上,各高校情况有所不同,其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受欢迎度最高(7 家高校),其次是“网络技术培训”、“制定网络制度规范”(5 家高校),但没有一家高校为此而专门编写教材,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职责归属不太明确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高校(7 所)都认为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工部门”,3 家高校选择了“宣传部门”,意见较为集中。这主要是基于各高校将网络素养界定在“网络道德”上,而没有完整把握网络素养的内涵。实际上,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科院系的三者合作。

(二)改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内容建设的若干思考

1. 转变认识观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目前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及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程度上都与各高校的认识不太科学有关,需及时转变观念:

(1)群策群力,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合力。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涵盖网络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与学工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部门、教务部门、相关专业院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尽可能挖掘各相关部门的特色优势,始终保持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从不同侧面共同做好教材的建设工作。

(2)站在人才培养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网络素养既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项目,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很高的期望。网络素养既包括文化知识,又涵盖品德修养,各高校应该站在新时期一流人才培养的高度,加深认识、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建设。

2. 创新教材形式,增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教育性

(1)创新教材科目形式。各高校在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教材的基础上,要适当考虑增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教程”、“网络技术前沿动态”、“大学文化教育读本”、“道德与自律”、“网络安全与网络诚信”、“素养与成才”、“网络礼仪与规范”、“网络文明用语”等相关教材,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综合素养。

(2)创新教材教学形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通过常规的教学形式来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丰富。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高校要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与讲座报告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入学毕业专题教育与日常班会主题生活相结合”、“教育理念宣传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提升教材教学的实践性。

(3)创新教材编写形式。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尚未有一本专门用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材,需要加大编写力度。为此,各高校要创新形式,包括“集体购买与自主编写”、“教师主编与学生自编”、“专业教材与通俗读本”,编写专门教材,逐渐提升教材的教育性。

3. 加大理论研究,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科学性

(1)要加大规律研究,增加教材章节内容。调查显示,高校教材中涉及到网络素养的内容整体偏少。各高校需要专门组织力量,加大对网络素养教育规律的研究,根据网络素养教育工作需要,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特点,增加典型案例、网络新知识等,适当补充相关章节,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2)要加大调查研究,提升教材战略导向。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对新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然而,教材的编写总是有一个周期,教材完成后,很多内容都已成为过去时,教学的针对性有待提高。为此,各高校要组织专门的队伍,加大对教材设计的前瞻研究力度,同时借助“主题调查分析报告”、“专题深度研究报告”、“专项发展趋势报告”等形式,始终保持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资源;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99-0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教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阐述其使用效果,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1 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使用中的使用效果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个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的虚拟网络平台,就目前使用状况来说,它应用于课程教学有如下效果。1.1 对学生而言

1)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学习相比,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它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钻研,在现代教学中十分重要。而网络教学平台的特性则恰好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

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相关软件能进行较好的操作。在使用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各个板块,如教学材料、答疑讨论、课程作业、研究型教学等,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学材料含有任课教师上传的各种相关学习资料,如教学课件、教学图片、教学视频、相关参考文献等,学生在课后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补充了上课遗漏的知识点,还巩固了课堂学习内容。研究型教学板块则为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探讨,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此以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2)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以往学生对知识的学都局限于课本以及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宽度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也大都只能通过课堂上听讲和课后对课堂知识复习以达到学习目的。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后,一方面,学生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中学习并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还可提供相关知识点的网页链接,海量的可共享网络资源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间选择、空间选择、内容选择上更加自由。时间上,学生随时都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空间上,学生可以选择在宿舍、图书馆、信息中心等场所进行学习;内容上,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1.2 对教师而言

1)实现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增强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学教师在课后很难也很少再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教学的效果,教师也不得而知。而网络教学平台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一弊端。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上传的相关资料(如课件、文献等)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辅导材料,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板块的使用,能使学生进一步得到辅导。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这些可以洞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答疑讨论板块则为教师在课后帮助学生解答疑问提供了平台。这样,教学效果相对以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减轻教学负担,缓解工作压力。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有的学科涉及的教学内容不仅繁杂,而且涉及面极广,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知识讲解到位。就这些学科来说,教师承担着很重的教学负担,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而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不需要很费力地去讲解所有知识点,只需将主要内容讲解到位即可,其余的内容可以通过PPT或者其他形式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另外,课程作业及在线测试等取代了传统的课后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以及批改作业上能节省不少时间。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学负担,缓解了工作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其他工作(比如科研),还对学生自主学习有激发作用。

1.3 对教学本身而言

1)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各类学科的课程教学中,日积月累,各种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各种教学材料越来越齐备。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教学材料及其他教学资料都可以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收集到。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问卷调查能收集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以及相关建议。这些资源及信息的整合使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借鉴,教学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网络教学平台在整合各类资源的同时,也使各类网络资源得到利用。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有更多机会并且更加乐意去了解相关知识,使网络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2)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互动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常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彼此间接触的机会很少,交流与沟通自然就少。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则不仅使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还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邮箱对各类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也都可以在答疑讨论部分发起相关问题的探讨。同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地交流,不仅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浓厚,这对于教学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2 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相关建议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虽然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生群体中计算机的普及度不算太高,限制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2)有些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未完全适应,导致一些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不高;3)不同学科对网络教学平台的适应性不同,使用效果也有一定差异;4)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仍然不高;5)管理以及运行体制有待改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几条建议。

2.1 就学生和教师而言

加强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认识,鼓励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日益完善,其使用度也越来越广,但就目前来说,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仍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来辅助教学。同样,学生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对网络教学也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尽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媒介,但其使用率及使用效果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虽然增加了网络资源的利用,但其较低的使用率对于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知识网络教学平台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就这个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培训)以加强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认识,同时鼓励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以充分地适应网络教学的模式。

2.2 就学校而言

1)逐渐改善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和运行体制。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完善,其中的模块设置也都较为合理且实用。但其管理和运行体制都略显不足,如网络的开放性容易致使不安全信息的流入,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信息反馈不完全准确,有些学科对网络教学平台根本不适应,等等。这些问题的暴露都要求网络教学平台有一个更好的管理和运行体制,这是必要且紧迫的。

2)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等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很多学校规定入学新生禁带电脑或笔记本,致使他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群体的计算机普及度也并不算太高。因而要发展和推广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学校就必须加强计算机设施的建设(比如信息中心、图书馆等场所都应当设有足够的计算机)。在网络建设方面,学校也应当改善利用网络的条件(比如上网环境、网速等),以使学生能更顺利、更积极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3)辅助开发相关手机应用程序。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速度也让人惊叹,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有时受到时空的限制(比如在户外,在互联网使用受限的地方),而手机的使用几乎不受这种限制,且在学生群体中手机的普及率几乎是100%。因此,对于弥补计算机的这种使用缺陷,学校开发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手机应用程序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对于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及使用效果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鹰,谢静.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5):49-50.

[2]吴维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0(31).

[3]杜海艳,司玲玲,王亚楠.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与应用研究[J].产业与农业论坛,2011(8):207-208.

[4]倪向东,李盛林,曹杰,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4):70-71.

[5]寇媛媛.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子设计工程,2011(16):123-126.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问题;建议

0前言

目前,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尽管数量很多,但以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不多,所以难免带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基于“问题意识”,试图提出一定改进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标准

1.1问题

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试点的启动和奥鹏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成效也十分显著。然而关于试点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质疑”,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作为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试点的68所高校,在进行远程远程教育教学的初期,对自己网络学院的定位就不明确,各高校在校外设立的学习中心,条件也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各不相同,致使远程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1.2建议

(1)课程设置:①发展电子学习课程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发要与院校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质量提升相统一;②电子学习课程要对课程学习对象有明确的了解和界定,必须考虑学习群体的特征;③要培养称职的设计、管理、运行、评估人员,包括课程管理者、教材编辑、导学教师、技术指导者和质量管理人;④要为学习者预先提供有关学习电子学习课程的相关信息,要他们了解电子学习的特点,为进入电子学习的学习状态做准备。

(2)教学方法:①电子学习课程目标符合相关的专业教学方法的目标;②电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应体现在课程中;③课程结构应容纳多样化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方式;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电子学习课程的主要特征,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促进;⑤电子学习课程内容与课程大纲和测评体系相统一;⑥对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使用第三者内容等方面设定基本原则,要明确最低标准;⑦对教材定期审定,以确保它们能够始终符合课程目标和标准要求;⑧对学生作业要及时反馈,对学生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⑨学习目标、学生作业和学生测评的关系应遵循一种连贯性,形成统一的框架结构;⑩测评的依据是相应的专业标准,要对实现目标有效力。

(3)基金筹划:①在发展电子学习的过程中,院校提供的资源(包括资金、软件与硬件)应符合课程设计的目标;②课程的运作、发展与资金应把握一种平衡,特别是对课程中包含的电子学习比率要做到合情合理。

(4)技术设施:①选择技术应注重技术对教学法的实用性,要从学习者和教学人员两个方面考虑;②设计电子学习应有信息技术策略,对近期使用的技术要加以描述,同时对维修和未来技术发展要有所考虑;③对技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要给予控制,要有文字记录。软硬件服务防议要到位,从而保证运行的可靠度;④电子学习传输要采纳从最佳实践中总结的建议,充分重视科学性和可用性;⑤采用的技术应保证对内容和未来的再利用,要支持内容与信息的可持续研发。

(5)组织结构:①院校能够通过现有运行的必要基础设施支持课程提供;②院校能够对参与设计和管理课程人员的能力进行开发,并发展相应人员进修策略,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参与电子学习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培养;③院校制定的有关实施电子学习课程的工作程序要非常明确,以便使所有参与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一目了然;④院校要对一门课程进行连续的质量评估,以便使课程得到改进;⑤院校要重视学员的投诉,特别是对学员提出的有关电子学习课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

2教学过程监控

2.1问题

目前,远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学员们关心最多的往往是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而对学习过程质量如何并不在意。笔者认为,对成人在职教育,终结性考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因为远程学习者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质量控制上不能简单采用传统教育中以终端结果为准的办法,应当把过程质量和课程终考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过程质量倾刹。

2.2建议

(1)入学测试: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虽然属于开放教育范畴,但它却不同于自学考试等形式,入学测试是必要的。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高校为了广揽生源,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以“开放”为由,放松了入学测试环节,使入学测试完全流于形式。远程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它的最大优势是学习过程中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从现在参加成人远程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看,很大一部分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并不理解,始终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也比较缺乏,对远程教育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前教育和培训,让有意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对象明确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基本学习程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有关网络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然后进行相应内容的考试。考试过程严格把关,不放松要求,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网络学院学习。

(2)改进、完善在线作业系统: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国网络课程的大部分在线作业系统还是停留多为基于某门课程的形式,实现的功能大多是单项选择题的在线作答与提交。现有的可以跨学科的在线作业系统并不成熟,使用功能也十分有限。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作业评价应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主体得到尊重,使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WebAssign中,学生的一份作业可以多次提交。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的反馈中,感受到教师的激励和希望,这有益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心自身的学业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4)提高形成性考核分值比例: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学过程至关重要。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建议形成性考核成绩作如下调整:平时作业20%,参加课程学习讨论5%,学习笔记5%,实践活动10%(包括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应用课程理论解决问题方案,小论文等),这样形成性考试成绩在终结性成绩中可以占到40%,以后可以逐步提高到50%。

3网上学习效率

3.1问题

(1)学习时间利用率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学员上网条件一般都能保证,但学习者在上网的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能够做到有效学习?!他们经常是一边观看网络课程一边聊天,网络课程的讲授有时成了他们聊天、看小说或打游戏的背景声音,娱乐成了主题,学习却成了“见缝插针”或“走马观花”的事。(2)学习资源利用率低:在远程远程教育教学中,学习资源主要指网络学院(或其它机构)提供的网络课程(课件)、教学服务信息、课程练习、教学大纲、学习进度指导、BBS,E-mail信息、其他Internet资源等。看似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魅力”似乎没有发挥作用,学习者对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所以许多资源还是被白白地浪费。

(3)学习成效低:许多学员只为能够轻松拿到文凭才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习目标低、缺乏学习动力。他们不会主动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关心的只是网上的期末考试复习题或模拟试题。

(4)自我评价低参加远程教育的在职学员,一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都不高。他们对自己目前学习的方式、所处环境和学习现状并不满意,认为这种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从来就没有高要求。

3.2建议

(1)学习者方面:①从学习者来源即生源方面严格把关。远程远程教育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求学者的教育形式。学习基础较低,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习者,仍然需要采用以传统面授为主,辅之以网络学习的形式;②强化学习动机,确立科学学习观。心理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是引导学生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前提。在心理准备阶段,让学员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在思想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撰写学习心得,转变学习观念;在技术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测试,要求人人过关;③多方引导、全员指导、全程督导。多方引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引导,引导的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着重从远程教育教学的优势进行引导;全员指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技术指导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全程督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督导;④培养学习者学习策略。远程教育教学机构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习者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学习者自身也要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学习环境方面:①设计探索性学习环境,基于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观念,它强调“把学习过程放置于有典型意义、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理解和掌握内含在问题中的知识点,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②建立答疑辅导与防作学习环境,现代网络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缺乏学生之间的防作气氛,致使教师不能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也不能获得调整教学方案的信息反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BBS系统进行非实时交互;通过聊天室的文字、语言实现在线实时交互;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求助专题解答,进行异步交互。

4校企结合,开展职业教育和实训教育

4.1问题

去年引发学者争论的“成人教育偏离本义面临转型之痛”,在远程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在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启动时就明确提出:“在试点阶段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举办少量的成人本、专课的学历教育,以及研究生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然而,现在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学,绝大多数网络学院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始终存在着一种过于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与企业合作越来越少。

4.2建议

在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模式有:①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情况,向远程教育学院提出订单,并与学院签订培养防议。学院根据培养防议从社会上组织生源进行培养。学员学成后,主要协议单位就业;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一起指导和培养学生。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有针对性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③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防议,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把整个培养过程分为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流程。培养完成后,学生最终还是进入防议企业或同类企业工作;④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降低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成本,又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使学校、学生、企业以及政府都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G].外国教育资料,2005,(2).

[3]贺丹丹、丁兴富.美国远程教育指导原则及对我国网院的适用性分析[J].远程教育,2005,(5).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远程开放学习;调查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79(2002)06-0013-04

从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试点现代远程教育至今,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随着网络教育试点实践的实施,对我国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制约远程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课程问题。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课程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求;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网络课程始终处于非主流的辅助地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当前网络课程的现状作一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网络课程之角度对远程开放学习做一反思。

本课题调查与分析的对象,涵盖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第一、二期的部分网络课程以及部分网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涉及网院的母体学校包括,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学科包括理论力学、日语初级教程、刑事诉讼法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脑广告设计与制作、机械原理、针灸学、财政学、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动物生物化学等等。

一、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后的总体评价

课题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如下:

1.几乎所有的网络课程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演示”环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各展所长,如流媒体视频、文本、Flas等,更有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以尽可能将课程知识讲全、讲细、讲系统,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皆按印刷课本章节顺序编排。

2.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超文本等诸方面已相当专业化,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3.学科特点非常突出。不同学科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及内容安排上皆能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符合学科特点。比如,语言学科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各种图片、虚拟现实技术、Flas等演示与讲解原理与过程;其他学科如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医学的各种病理图片、体内器官动画,药剂配方图表等。

4.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归纳如下:

文字+图片+表格

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多以Flash为主)

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流媒体、其它格式)

文字+图片+表格+多媒体动画十教师的电子讲稿(PPT)

5.网络课程基本栏目包括:导航、课程介绍、课程教学、练习。

6.基本上都注意到了综合使用多种媒体,有的教学信息的表达更活泼、更有效。

7.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一,从整体上讲,这些网络课程共同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二,相当一部分网络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仍以大量的文字阅读为主,个别的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的现象。其三,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其四,缺乏协作学习的设计,及组织与实施的指导和建议。

二、具体指标项的分析

1.关于导航导航应该包括软件使用导航和课程内容导航。在被调查的网络课程中,基本上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导航,而提供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的有60%,其中只有33%的课程提供了较为系统、完整、规范的软件使用联机帮助系统。有53%的课程使用了路径导航。

我们认为,导航并不是越细越好,对于界面设计清晰、层次结构简洁的网络课程,用户无需花很大功夫就能够熟悉和掌握。导航应简洁明了,但必要的导航是不可或缺的。

2.关于教学/学习目标调查显示,67%的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学习目标陈述,而只有13%的课程对目标做了细化,清晰地告知学生各章的目标层次(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而设置的)。

学生借助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在远程学习中,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是分离的,而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应该承担起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许多角色与任务。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环节在网络课程中应该通过相关栏目体现出来。远程学习者面对一门全新的课程时,对于教学/学习目标的了解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远程学习者不但要清楚整个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也要明晰各章节,各知识点,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依据桑新民教授提出的学习目标层次化、阶段化、可视化原则,我们认为,网络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实现从课程目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化:即,从共性目标转化为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符合学习者个性特征的高效个性化学习目标;从教师制定的抽象课程目标转变为师生共同制定的,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的学习目标;由单一目标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目标的转化——一门网络课程不但要有教师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还要有小组的学习目标及个人的学习目标。总之,要注重学习者目标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习者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计划的意识和能力。

3.关于教学对象和学科起点知识、技能的要求与说明调查显示,有47%的网络课程对课程的教学对象给予了明确的说明,40%的网络课程对学科起点知识、技能的要求也给予了说明。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学习者的开放性。如果远程教育发展到准许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能自主、自由地选择课程的话,那么作为一门网络课程适合什么样的学习者来学,须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才能够学,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且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了。

4.关于课程的教学/学习安排与建议调查显示,有60%的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此项信息。

远程开放学习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决定了借助于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灵活的学习时空,个性化的学习安排和计划(建议),对远程学习者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参考,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是学习者个人学习安排和计划的依据与指南,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把握与安排的前提。

5.关于学习指导与建议调查显示,有67%的课程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学习指导与建议,而仅有27%的课程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学习指导与建议。

对于绝大多数的网络生来说,他们并不是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优秀者,他们在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并没有为进入远程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说,他们是因为无法进入传统高等院校校园进行学习而求其次才选择网络教育学院的。因此远程学习中的学习指导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它是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远程开放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它的学习方式、方法、策略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对远程学习者的要求不仅高且还特殊;而现阶段的远程学习者基本上都是传统课堂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基本上是适应于面对面教师讲授的,是基于传统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的。对于远程学习这种方式,大多数的学习者一开始会很不适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盲目与茫然,感到孤立无援,因此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指导。

6.关于网上学习资源调查显示,有73%的网络课程设立了网上学习资源的栏目,但内容的设计差别甚大:有的只是简单地列出了网址,没有任何介绍;有的进行了分类,且每一类中都给出了相关的网站;有的还为学习者提供了相关专业的搜索引擎。

7。关于形成性练习(测验)调查发现,除了一门课程外,几乎所有课程都设置了练习/测验栏目,但其设计与实现却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只是将书上练习变成网页形式,并附上简短的答案;有的以思考题形式提出,没有提供答案;有的自带题库,可以自动生成各类题目;还有的有栏目,却无内容(其将该项功能留给了平台)。

8.关于流媒体视频的运用调查发现,有33%的课程使用了流媒体视频,但主要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也有对实验及操作过程的演示。

9.关于课程评价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没有关于课程评价的说明与介绍(只有一门课程在导航中列出了“教师评价”、“评价教师”的栏目标题,但内容却是空的)。

作为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也应该包含泰勒原理中的四要素,即目标、内容、策略(活动、媒体、资源等)和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的趋势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如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者的自我评价、形成性评价、学习者的成就性评价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评价。当前,我国大部分网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仍依赖于传统的集中式的一次性书面考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可能只是传统方式的补充或可选择项。大多数的网院都通过光盘、教学点(学习中心)的集中听课、面授辅导、印刷材料等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使评价方式多元化、过程化、民主化,则是我们亟待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0.关于协作学习的设计调查显示,所有的网络课程基本上没有协作学习的设计。

网络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交流和沟通。对于协作学习的关注,目前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大多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和论述阶段。网上的协作学习如何设计与实现?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是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还是属于平台的功能?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1.关于网络课程学习中的交互调查显示,大多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并不清楚远程学习中的交互如何操作与实施,哪类交互是网络课程本身能够实现的?哪类交互则需借助平台的功能?

据美国远程教育学者穆尔的观点,远程学习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Moor,1989)。网络课程中的三类交互如何设计与实现?我们认为,网络课程中的交互设计应侧重于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需要借助远程教学平台得以实现。

三、困惑与反思

在对网络课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诸多困惑与反思:

1.网络课程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课程型态?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课程理念?追寻媒体用于教学的历史,曾经出现过“广播课程”、“电视课程”等说法,今天的“网络课程”,是否可以看作是它们的延续?是否有质的不同?从教材到课程,从课件到课程,其根本区别在哪里?今天我们在国内见到的所谓网络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属于“网络课程”还是属于“网络教材”?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否还会出现新的“媒体+课程”的组合?

2.在对网络课程进行界定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参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认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对于“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有学者认为其“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笔者基本上同意这种解释与界定。但在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开发与分析评价时,对于网络课程与教学平台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我们仍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立项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学支撑平台已提供的功能,实现与教学平台的挂接”。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比较成熟的教学支撑平台,因此如何做到网络课程开发时既基于平台,同时又独立于平台,这是我们在开发和制作网络课程时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

——网络课程与教学平台各自的功能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功能如何互补?哪些是平台支持的功能?哪些是网络课程应有的功能?特别是涉及到交互、协作、答疑、讨论、测试、搜索等功能时,网络课程在开发与设计时如何与教学平台配合?

我们认为,在依托教学平台有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课程的责任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并结合教学平台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开发,这样才能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同时,我们建议在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时,将其分为核心模块与扩展模块。扩展模块依托于课程实施过程中责任教师对网络课程的扩展与创造性实践,特别是在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测验、实践操作等环节,一门网络课程的完善和成熟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的。

3.网络课程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吗?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成为主要的方式?它可以是唯一的方式吗?如何解决某些特定课程中实验与实践操作的环节?

4.网络学习适用于所有的内容与学科吗?什么学科、什么教学内容适合网络教学?反之,什么又不适合网络教学?

5.当网络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时,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