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1.知识与能力。历史课标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①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②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③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历史科学是在指导下,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历史是人类社会已往的发展过程,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在知识教学方面,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等,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防止把历史割裂成零碎、孤立的知识。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问题不断赋予新的阐释。由于依托于历史科学,历史知识教学还要注意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科学的、符合时展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中外专家有多种解释。我国专家通过归类性的研究指出:学习方法的第一要素是程序,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有学习,而没有运用、巩固、总结机会的旧模式,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

学习方法的第二个要素是原则,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第三个要素是方式,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四个要素是手段,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完成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知识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学习方法的四个要素的动作执行者都是学生。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从中学习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第2篇

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创造性和开放性,让历史作业与新课改理念互动融合。但是,从作业设计的内涵上看,不少教师还没有形成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开阔视野,答案的设定也以标准性为特征,挑战性、综合性明显不足。

目前,作业设计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作业内容大量重复。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点简单诵记,练习也是不加选择,每题必做。第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完全一样的作业内容。第三,作业形式简单机械、缺乏弹性,过分注重书面作业,忽视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第四,作业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枯燥乏味,因循守旧,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

例1:“近代列强侵华”学习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课外作业:

1.分条目整理出《》《》和《》的主要内容。

2.熟练记忆《》《》和《》的主要内容,并找出记忆方法。

3.用图示表示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

例1中的作业,只是在做中练,单纯记忆主干知识点。无可否认,追求“记忆”的作业对历史学科有其积极意义。但久而久之,这种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变得枯燥乏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历史作业的布置,不能单一地注重“记”的作业,而应力求体现考查能力的多元化,设计要新颖,形式要多样,使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

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呢?

第一,任务活动型作业

“任务型活动”是以“任务”为指向,以“活动”为载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具有任务的目标性、活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在任务型活动中,学是做的前提,做是学的目的,“做”促进“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设计任务型课外作业,要紧扣教材又形式多样,这些作业的策略要求有:其一,在实践学习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如: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

例2:揭秘“都江堰”之旅

作业的设计思路:

1.通过都江堰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尝试不同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参与调查等活动,学会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都江堰工程历史遗迹资料的研习,认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初步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4.简述你对都江堰工程社会调查活动的研究计划和具体方法。

例2说明历史作业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活动型的。有的教师觉得课外活动型作业的目标不好操作,担心重视“开放”,就会淡化了知识基础,使学生学不到东西,因而在作业的设计中有意忽视“开放”性。忽略了课外“开放”的活动,学生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在课外任务型目标的具体落实时,必须解决好问题的指向目标和过程的评价性,即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既要有肢体(眼、耳、口、手)的参与,思维的参与,还要有情感的参与,更要有策略指导。案例2中的作业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任务型作业的落实还要讲究效率,避免形式化,走过场,要关注过程参与,追求过程价值。

第二,体验型作业

“体验型作业”是以课堂教学为本,教学目标为载体,基于教材知识进行设计的作业。把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体验不断凸显教学价值,以作业巩固、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提升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体验型作业设计既是一个教学环节,又是一个教学系统,它涵盖设计、布置、练习、反馈多个层面。体验型作业应遵循的原则:其一,可体验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参与;其二,质疑性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质疑,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其三,反馈、回授原则,在体验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回授和小结,使学生能全面地在深层上获得一次系统的提高。某教师在讲授《夏商周政治制度》时,以宗法制为切入,较为成功地布置了角色体验式作业。

例3:师:为了理解宗族的性质,请同学们观赏一个继承财产的小品。

(说明:学生甲为一位族长,学生乙扮演本族一富家的女儿,学生丙扮演妾氏之长子,学生丁扮演妻之独子。家主去世,请当地族长,判决遗产继承。以下为小品的台词。)

学生甲(族长):把本家所生的三个儿女带上来!(三个角色人物上场)

学生乙(女儿):太老爷,家父病故,留下家产百万。父亲生前对我最疼爱,理应由我继承家业。

学生甲(族长):闭嘴!不知羞耻的东西。你眼里还有没有祖宗、家规。女子怎么能有资格继承家业!退到一边去!

学生丙(妾氏之长子):太老爷英明!我是家父的大儿子,年龄最大,应该继承家业!

学生甲(族长):胡说!难道你不知道宗法的规定吗?正妻所生的长子才能继承家业。

学生丁(妻氏之独子):太老爷!我虽年龄小,但是我为嫡长子。我应该继承家业呀!

学生甲(族长):按照家规,的确如此。来人!财产凭据给他!(手指向学生丁)

(退场,小品完。)

从案例3看,体验式的作业,把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体验,从而产生明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知识和价值取向。通过体验,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协作型作业

深化、提高、发展是协作型作业的重要特征。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重在实践和互助。协作型作业的原则有:其一,目标明确化,协作型作业要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而不是只图新颖。其二,个体分层化,由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学习习惯等不同,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协作型作业要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使作业适合于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参与其中。其三,开放创新化,设计的作业要给学生拓展延伸的空间。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寻找合作伙伴,完成作业。

例4:访乡情,感真知——走近苏州“昆曲”

背景资料: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列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赏析——表演——宣传”亲近乡土系列活动

主要活动内容有:

①昆曲发源大揭秘:宣布昆曲的研究过程;

②争当昆曲光荣传承人:小昆班昆剧表演;

③我当“昆曲解说员”。在学生对昆曲有了一个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我当昆曲解说员”活动,组织队员带领游客参观昆曲博物馆,讲解昆曲的形成与发展。

走近苏州“昆曲”协作任务分工表:

①文献资料查阅:视野开阔,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组内协作分工。

②学习昆剧表演:表演才能强、具有一定艺术天赋的学生,组内形成汇报演出。

③昆曲的解说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旅游实践活动。

作业效果(见下表):

案例4说明,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作业设计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协作作业的素材。此外,家庭也是协作型作业的一种资源。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作业资料,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实物、长辈的回忆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历史作业的资源。从活动方式上,家庭资源采用了以调查、整理为主的研究活动,这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相互间的配合,求得父母长辈的协助,通过对家庭资料的考察,求教历史专家或教师的经验,与历史见证者(家长)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或近乎第一手的材料,在协作的基础上分析直接经验和间接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理论依据;特点;设计方法

近几年来,笔者对语文活动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对其课型的结构、特点和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笔者将她在语文活动方面所做的探索做一梳理和反思,以期推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

一、语文活动课的理论依据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二、语文活动课的特点

初中语文活动课贵在“活”而“动”。语文活动课的“活动”,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动作操作与一定范围的客观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

(一)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语文活动课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三、如何设计语文活动课

(一)主题明确

在设计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我们确定七年级重在激趣、养习、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八年级重在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九年级注意做到统筹兼顾、系统安排,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每次语文活动课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程序的设计都应该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枝不蔓。

(二)内容充实

教材中给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语文活动课训练材料,但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可以说,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活动课来。我们曾经开展过的语文活动课有以下几种类型:(1)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开故事会、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给课文配图画、举办辩论赛、读书知识能力竞赛等。

(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发展。如收集赏析优秀的广告词、影视歌曲,搜集整理各地风土人情故事材料,深入社区做“错别字普查”的社会调查等。(3)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如当代流行歌曲欣赏,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谈初中生“早恋”现象,初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上网”面面观等。(4)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如现代汉语成语系列活动、语文楹联系列活动、唐诗宋词系列活动、格言集锦、谜语竞赛、诗朗诵等。(5)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活动。这些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服务于学生语文实践的运用,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形式新颖

语文活动课的形式要新颖多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语文活动课的场地、时间、规模都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课外活动、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语文活动课的有效活动时间;既可以是全校性的大规模活动,也可以是年级组之间的较量,还可以是小组间的擂台或巾帼不让须眉的比拼。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活动的气氛,增强活动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另外,教师调控、引导、激励的手段方式也要不断变化,要注意兼顾和激发中差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各有所得。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再实践,努力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结构合理

一节语文活动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也须讲究课堂进程的疏密有致、张弛有度。一般来说,开端要激越,以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中间部分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起伏穿插、富有波折,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结尾部分要紧凑有力,使结构完整并突出主题,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如笔者在上专题《莲》语文活动课时,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第一步,赏莲。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莲的画面,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教师适当的解说,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对莲的感性认识。第二步,画莲。观看了娇艳动人的莲花,教师适时地鼓励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莲花画下来,可以每个小组合作画一幅,也可以每组选一个画画功底较好的同学执笔,其他同学协助完成。以上两个步骤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为下一步“说莲”做了铺垫。第三步,说莲。这一步难度逐渐加大并将活动逐步推向:(1)说说莲的功用;(2)选取学生画莲的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并由本组代表描述画面内容、简述作画意图;(3)学生出示自己搜集整理到的关于莲的诗文、对联和名句,在组内或相邻的组间交流。(4)选取部分名联、名句在全班展示,并请搜录人进行赏析。(5)归纳总结莲所代表的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请学生尝试为自己的画配诗(最好是学生自己创作),并选取佳句在全班展示。第四步,学生谈体会,教师作总结。几个教学环节一线串珠、珠珠相映,主题鲜明、层层推进,是一个认知上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能力训练上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不仅兼顾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且进行了一次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审美欣赏熏陶。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言岚.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现代汉语素养的要求[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0).

[3]于培英.走进新课改,让学生“动”起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 Abstract: The author probes into Chinese activities course in teaching an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Chinese activities course.

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范文第4篇

一、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

有理性的行为人总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约束的竞争行为必定会加剧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成本。这种约束条件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行为人共同遵循的契约关系或交易规则。制度恰恰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确立了竞争与协作的秩序。“制度是为约束在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95-196页)

行为约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约束对全社会都有约束力,有的约束是为利益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下所设定的;有的约束较易变更,有的则在较长时期内是不易变更的。 按照制度存在的形式,大体上可将制度划分为正式的制度与非正式的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它包括了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非正式制度就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性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一般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其中意识形态和习惯处于非正式制度的核心地位,它对于正式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各种制度安排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特定制度安排的变革,将引起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不均衡;反之,如果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变革的过程过于迟缓,或与该特定制度安排不相容,那么该制度安排的变革就会受阻、变形甚至完全失败。

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必须保持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相容。其原因在于:

首先,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来源不同。一般说来,正式制度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而非正式制度却往往是一种历史积淀与文化演进的结果,并不是完全按照理性原则来发展的,它更多地受到了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意识形态的约束。非正式制度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按照效率原则来设计的正式制度能否有效地运作,还要看它最终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运行发挥着更深层的根本性作用。

其次,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变化速度不一样。如果将社会文化分为器物文化、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三项。那么其中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处于文化表层的器物,其次是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由于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因而变化最慢。它需要长期缓慢的生长和培育。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上述三者的变化速度如果不相适应,尤其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变化速度悬殊过大,就有可能产生剧烈的制度变形。

再次,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一些正式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的正式制度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但是非正式制度由于其内在的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要差得多。一种非正式制度尤其是意识形态能否被移植,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仅取决于所移植国家的技术变迁状况,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后者的文化遗产对移植对象的相容程度。

复次,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也不完全一样。按照理性原则设计的成文的并得到社会权力机构实施保证的正式制度,能够为行为人提供更为确定的行为预期,从而有利于减少人与人相互交易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并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任何正式制度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不可能对违约的条款在合约的执行过程的确定性毫无遗漏完全规定;即使在最发达的的经济中,正式制度的约束也只是决定选择的总约束中的一小部分(尽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非正式制度具有普遍性。非正式制度可对正式制度进行拓展、细化以及对组织内部实施行为控制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公平、公正的价值体系减少有限理性进行行为选择时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因而,有效的制度安排取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互补性。

最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功能发挥的机制也不一样。正式制度为行为人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外在的强制约束力,有赖于他律的强制性实施机制。这种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根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交易的复杂性。交易越复杂,那么建立实施机制就越必要。例如,在农业社会里,人类就没有建立质量监督检查之类机构的必要。二是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也促使制度实施机制的建立。三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易导致对契约的偏离。而非正式制度则为行为人的行为选择提供内在的自觉接受的软约束力,有赖于自我实施机制。这种自我实施机制源于行为人在长期共同交往中形成的默认性知识。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如果内在和外在的约束力配合得好,则行为人“搭便车’’或违犯规则的可能性就小,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程度’’就更高,从而能淡化行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要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必须形成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共荣共损关系。在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中如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相协调,就有可能出现剧烈的制度变形,影响交易秩序,降低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影响经济发展。

历史上,西方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协调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之间也是经历了长期的磨合而逐渐成熟的。西方的市场经济是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开创的理性主义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宗教改革,摧毁消极、保守、维护等级、追求虚无的封建神学观,树立积极、进取、崇尚民主自由、追求科学进步和发展的理性主义观,才确认了市场经济制度框架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双向亲和力。西方国家在三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与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两个阶段,最终才确立了以自由、平等、法制、创新等理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伦理体系,从而实现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我国市场化制度安排中的制度摩擦

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空前深刻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但是市场化制度安排中的正式制度主要是在求强求富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自上而下的人为选择过程而导入的;而初始的制度框架中延续的非正式制度却更多地表现为以适应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体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制度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相遇时,二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摩擦、震荡和冲突,市场化的正式制度安排出现了变形,行为人的交易预期降低,机会主义和短期市场行为盛行,交易成本增加,扰乱了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市场化制度安排中的制度摩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等、自由观念与家族观念的冲突

市场在本质上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之间的自愿交换关系,这种自愿交换关系是建立在排他性、可让渡性产权安排的市场正式制度基础上的。权利的排他性使行为人在交易关系中平等地处于相对立的两极,行为人只能在与另一行为人平等互利、或一致同意的自愿交换中才能获得利益;权利的可让渡性使行为人能以其所拥有的权利与其他行为人交换,获得其他行为人的权利或交易的利益。这种权利的排他性、可渡性的正式制度安排要求以平等、自由为核心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为其有效率的运行提供合法性,来稳定行为人的交易预期,降低交易成本。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行为人地位上的平等观念、交易过程中的自由观念历经几百年的以天赋人权、法律平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已深入人心,从而极其有力地刺激了市场中的公平竞争行为。

然而,我国却在极其浓厚的家族文化传统这一非正式制度特质的影响下,人们根据血缘、地缘形成以特定“身份”界定的垂直封闭的关系网络群体。在关系网络群体内部,行为人的交易是建立在“长幼有序”的等级制基础之上的,单个行为人的权利、自由只有在和群体的利益相一致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对关系网络之外的行为人则具有排斥性。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家族文化传统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行为人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肯定;但在我国社会转型状态和市场正式制度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家族观念又成为行为人建立新的集体认同的支撑构件,行为人通过家族观念或家庭伦理来观察和组织社会,对待交易活动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

在这种无视平等、自由的家族观念的非正式制度的渗透下,行为人的交易活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影响了市场正式制度的有效运行。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一定地域的行为人组成的关系网络群体,在交易活动中对群体内外的行为人实施区别对待的规则,对其内部的行为人实行保护,对其外部行为人实施排斥,从而导致市场分割,违背竞争机制,资源不能自由流动,群体内部的低效率行为人无法通过竞争淘汰,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大大增加了外部行为人的交易成本。从微观层面来看,建立在家族传统基础上的民营企业,其运行机制是建立在家长制、血缘和亲情的非等价交易基础之上的,尽管在初期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是随时间的进展,“近亲繁殖”的人力资本增长模式大大限制了企业对人力资本选择的范围,从而造成人力资本质量的递减;家族内外有别的伦理关系会造成企业内部的帮派体系和组织内耗,在“家长”不在了的情况下,企业容易解体。这些都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二)、对信任的不同理解造成的摩擦或冲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分工合作体系在一国和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展、繁复,行为人面临的经济信息量空前扩大,信息变幻的不确定性增加;在行为人之间,信息分布出现了巨大的不对称,行为人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急剧上升,交易过程中出现破坏合同或由于合同的不完备给行为人带来的损失的可能性增大。交易能否成功就取决于进行交易的行为人之间能否建立一套降低风险和交易费用的第二保护机制,市场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信任机制来减少社会交往的复杂性。这种信任制度包括法律形式和价值观念两种形态,法律形式的信任制度是建立在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以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的上的信任要求,市场经济中的信任是在平等的交易活动中、行为人相互之间给予的、以竞争能力为基础并采用契约形式的一种信任观念。法律形式和价值观念相结合的信任制度约束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恪守“信任”准则,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合作的扩展。

在我国,从来就没有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信任制度,价值观念上的信任倒是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种信任是建立在血亲关系或相互依赖的个人关系基础之上并得到个人承诺的,其特点是单向的、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变化;因而这种个人之间的信任是有限的、不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型过程中,信息由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纵向传递开始转为市场经济制度中的横向传递,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加强了。在缺乏相应的法律形式的约束下(即使有法制的约束,如没有非正式制度的支撑,实施机制会由于成本太高而弱化),靠自觉意愿来保证的守信行为,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来说,显得尤为无效。结果是行为人失信、欺诈且同时又能逃避监督,并对失信推卸责任、不必为失信所造成的对另一行为人的损失支付代价而获得巨大的利益。这种失信、欺诈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性,诱使行为人贪恋失信,产生“信任危机”,加剧了市场中的短期行为,扭曲了行为人的交易预期,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搜寻费用,正式制度安排出现混乱。

(三)、创新、冒险观念与保守、求稳心态的不相适应

市场中从事交易活动的行为人,实质上是市场交换关系的人格化代表,其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和实现利益最大化。随着市场规模、技术、要素相对价格的动态变化以及市场失灵和市场的不完善,出现了“潜在利润”的机会。在既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行为人难以实现这种“潜在利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为实现这种“潜在利润”,开始尝试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即实行技术和制度创新。在这种尝试过程中,行为人并非对其行为的结果具有完全准确的预测,即存在着结果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因此 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市场经济中行为人的基本品质。行为人为追求“潜在利润”的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成功,使在现存的制度和技术安排之外的利润内部化,同时也使制度和技术得到帕累托改进。

然而,在我国长达千余年的“重义轻利”的儒家文化和建国几十年来的“兴无灭资”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我国市场中从事交易的行为人的逐利动机较弱,同时还表现出较浓厚的保守和求稳心态。行为人的这种保守、求稳心态是与我国长期处于自给性的农耕社会以及特定的正式制度安排相联的:依靠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源的农耕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自给而不是为了交换,劳动分工的程度较低,行为人之间的信息、物质交流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和行为人对达到一定水平的自给的满足,使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几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和计划体制下的人事计划安排、城乡身份分割以及职业代际传递的现状使行为人处于社会地位的封闭状况,也使行为人形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求稳心态。在面临市场具有风险的获利机会时,受保守、求稳心态影响的行为人,难以进行决策;即使选择了风险,也难以承受风险带来负面结果。因而,既定的技术和制度得不到改进,市场也难以高效率运行。

(四)、交易过程中的公正观念和关系观念的矛盾

建立在发达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扩大了行为人的交易范围,行为人的交易具有了开放性、松散性和易变性的特征,交易过程中的机会主义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交易预期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交易费用上升。为了交易的顺利进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并力求用普遍取向、利益取向、成就取向和契约取向来约束行为人的交易行为。这种对交易的严格规定体现在对交易的公正性的理解上,即任何人在规则面前都是平等的,交易中出现的矛盾通过既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解决。市场交易规则的建立和行为人具有的公正观念,大大减少了复杂的交易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促进了行为人合作秩序在分工不断提高情况下的扩展。

但是在我国,人们习惯于用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来考虑自身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规则及其他约束都会随着所施对象与行为人的关系而有弹性的伸缩,普遍取向的标准并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标准的随意性否定了其建立时的公正性目的:关系进入经济交易,产生“关系寻租”,引发价格体系的变动,使价格不再反映实际成本的变动,进而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增加了关系之外的行为人的交易成本,降低行为人的交易预期,市场正式制度出现了变形,运行效率大大降低。

(五)、正式制度安排的规范化和形式化之间的矛盾

正式制度安排的规范化是指正式制度所规定的“什么应该是什么”或现实生活中“什么是什么”之间相一致。规范化的正式制度是在市场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参与经济交易并具有独自利益的各行为人在反复谈判、争议、斗争中形成的一些成文的行为约束;正式制度的规范化体现在一定的法律程序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某种社会权利机构的保证下得到执行或强制地执行,不因具体情况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其修改或变更必须通过既定的合法程序和新一轮的谈判或争议来进行。通过行为人反复权衡、谈判建立起来并在任何情况下都强制实施的规范化制度,虽然在其建立时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较大,但其所能提供的交易稳定性在长期的经济动态发展中能为行为人提供更为确定的行为预期,从而减少了行为人相互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减少交易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正式制度安排的形式化是指正式制度所规定的“什么应该是什么’’和现实生活中“什么是什么’’之间的脱节。在我国目前社会中,虽然引进、移植、借鉴和自行设计了许多成文的正式行为约束,但是在制度设计中缺乏必要的社会安排来保证这些成文的正式行为约束的贯彻实施;在具体情况下,随机的行为控制居于支配地位,一切正式的约束、规章都可因个别的偶然的需要而通融、优惠、特例、变通,或因利益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或被放弃。

不重视正式的行为约束的强制实施,行为人在制度的变迁中对变化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或灵活性,可在具体的情况下选择较为合适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成本较低。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坚持实施的行为约束,依具体情况而灵活地加以改变、放弃的规则,制度依行为人相对优势更迭而变化,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不利于行为人建立起稳定的行为预期,经济因制度的变化和反复而周期地变动也增加了市场的交易费用。

上面分析表明,市场化进程中的正式制度安排受到一些既定的非正式制度的抑制,这些非正式的行为约束是建立在家庭围绕人和人的关系来反复进行的人与人的交换而形成的。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衍生的非正式制度不能对市场化的正式制度的变迁作出迅速的反应,大大地加强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正式制度安排变迁的复杂性。

三、促进制度安排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

“因为构成一个稳定选择理论逻辑的是正规与非正规及实施方面的总和,所以正规规则或它们的实施的变迁会导致一种非均衡状态。”(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页,第117页)制度变迁所导致的非均衡状态与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以及不同层次制度变迁速率的差异,使得在制度变迁进程中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冲突是任何实现制度变革的国家都无法避免的。资料表明,美国在1840年-1920年间(此为美国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其经济发展中就曾出现过严重的制度冲突。如祖克尔发现在这一时期由于外来移民的涌入,人口流动的加剧及企业组织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以声誉产生信任的机制相当混乱,其有效性降低。在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中问题其实并不是制度冲突本身,而关键在于如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消解制度冲突所带来的交易预期不确定性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逐步实现制度变迁进程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整合。

消解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冲突、实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根本在于进行非正式制度的市场化变迁。由于非正式制度源于历史上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特性,其变迁牵涉到一个社会的信仰系统、价值系统、社会习俗等最内层的质素,改变它们极不容易。如自以来,我国可以引进西方的器物、制度,可是当它们与旧有的传统文化相冲突时,器物、制度的引进往往就收效甚微。因此,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是具有自发性的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非正式制度的缓慢变迁抑制了市场化正式制度的变迁,行为人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活动,来加速这个过程,以弥补自发的变迁过程的不足:

1、通过加速市场化正式制度的变迁来促进继承的非正式制度的市场化变迁。在我国,继承的非正式制度对行为人的影响,除了非正式制度的历史延续性和潜在性外,还在于在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中新旧制度交替所导致的“正式制度真空”的存在,使承继的非正式制度在行为人的交易中发挥了基本的作用。在计划经济的正式制度逐渐失效,新的市场化正式制度安排尚未在经济中发挥完全效力的一定范围内,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存在会稳定行为人的交易预期,降低交易成本;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与市场化正式制度的变迁目标相矛盾的,阻碍市场化正式制度的变革。因此,市场化正式制度的加速演进,一方面会否定和替换这些不再适应新变迁目标的非正式制度;另一方面,正式制度的变迁,会改变行为人的交易成本,引发行为人演化新的习俗和准则以有效地解决已出现的问题的努力,同时忽略这些非正式制度。

2、逐渐消除非正式制度所赖以生存的农耕性经济和计划经济土壤。两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农耕性经济的基础上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家族观念、忠诚信念、保守与求稳心态、人情观念等实际上均是农耕性经济在价值信念和意识形态上的具体表现。建国后根据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建立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干部与工人分割的社会身份分层体系、官本位制以及城市中的工作单位身份制。但是这种正式制度与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存在着高度的藕合,强化了社会系统的自足性。实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必须加快经济的工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进程,在行为人物质提高和社会流动性增强的基础上,解除血缘、家庭、土地、特权对行为人经济和自由权利的约束。独立的行为人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会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共同知识、信仰体系和价值理念,从而实现非正式制度的市场化变迁。

3、通过推进社会的教育和文化传播来消解既定的非正式制度中与市场经济正式制度不相适应的部分,同时吸收那些与市场经济正式制度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非正式制度基本特质是伦理的、等级的、家族的、情感的、忠诚的和稳重的。改变这一基本的非正式制度特质,只能通过长期的教育和文化传播来进行。教育做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它对行为人的意识形态、信仰系统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替代的;而文化传播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行为人潜移默化的渗透,来促进行为人价值观的变迁。因此,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推进会促成与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的社会化,加速市场化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4、在促进中国的非正式制度变迁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发挥“知识企业家”的作用。“知识企业家”作为社会中一个具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特殊阶层,能够在准确、公正地对一国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作出理性的的分析、评判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制度变迁时期,通过对各种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的重新选择、组合,形成与制度变迁方向相一致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在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日益提高的市场化制度变迁背景下,那些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收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精髓以及理解市场经济价值信念的中国“知识企业家”们,在建立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容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大大加速了中国新的市场化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主要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M].商务印书馆.1999.

2.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 刘伟、梁钧平.冲突与和谐的集合.[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7. 张继焦.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M].文物出版社.1999.

8.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9. 文崇一.历史社会学.[M].三民书局.1996.

1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依田甏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2.樊刚.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3..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14.林毅夫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5.杨魁森.商品意识和人文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1994(4).91-99页.

16.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1-58页.

17.卢现祥.论华人企业的家族式管理.[J].华东经济管理.2000(1-2).11-13页.

18.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67-82页.

19.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8).46-52页.

20.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9(4).26-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