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解决对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批劳动力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离家打工的农民工只能长期将孩子留在家乡由长辈照顾或者直接交给了家乡的学校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最近,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事件见诸报端,反映出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诚然,现在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以所任教的学校为案例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该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78.2%。留守儿童家庭中,62.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37.7%是父母同时外出,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因为溺爱或者家教意识或方法的薄弱,不能有效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因为长期不能照顾孩子,便会采用物质和金钱补偿的方法。因此,在孩子的心灵和亲情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健康心理教育也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及时沟通而无从谈起。一些留守儿童因为自理能力不足,首先遇到的是生活困难,出现了辍学等现象。一些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孤独生活,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厌学、孤僻、自卑、懦弱、封闭、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
通过深入农村考察,认真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构想和策略,对于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很有必要。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生活方面
很多留守儿童主要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娇惯,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内心孤独,在生话中对周围的人对事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凡事自我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个性比较懒散,没有上进心。
2.人际交流方面
因为安全等原因,很多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有一定的交流时间以外,放学回家后没有和同学、伙伴交流的机会。表现为内心自我封闭、敏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信任,口头交际能力较弱。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接受良好的管理,生活状态处于“放羊”状态,这些儿童往往因为缺乏监护,为所欲为。听不进有利的劝导,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的奚落,轻则置若圈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
3.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厌学。迟到、早退、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交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人自尊心很强,但也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受到老师批评时就会发生顶撞等现象。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比例极少。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成绩平平,甚至沦为后进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留守儿童主要依靠隔代亲属抚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类似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必然会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想法偏激、行为失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一些留守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反而会认为受到父母的冷落或抛弃,导致了他们看待问题视角片面,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产生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时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亲情的滋润,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就是行为上的偏差,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发展。决乏家庭管护、过度放任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因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依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附性。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作为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儿童心理成长中也担负着十分主要的义务与责任。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加交流,经常性沟通感情,及时为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在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应通过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话,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引导与纠正。
2.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监督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细致的照顾与关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及时发现、诊治出现的心理问题。现在,心理辅导站已经在农村学校逐步扎根,学校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童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趣味性的课外话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交流,培养学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
3.社会方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必须对留守儿童问题保持高度关注。要以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管理,对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的加强管理,打击黄色暴力书刊和影视。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卫生环境的同时,社会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可以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担任孩子们的义务辅导员,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定向师范生;课程融合;课程实施
据全国妇联2014年5月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据重庆区县教委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偏远地区小学60-7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能否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职前职后一体化,重视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留守儿童问题自然的成为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而面向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中更需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2013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招收四年制本科学历的免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向农村乡镇小学及村小和教学点定向培养。这些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对象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师范院校就应该积极引领小学全科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课程融合”是小学农村全科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最佳方式
师范生该如何来关注留守儿童,才能有效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素养?一般师范院校通常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开展志愿者帮扶、暑期短期支教、暑期社会调查等方式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这些方式时间较短、内容缺乏系统性,对于那些非定向师范生是恰当的,而对于农村定向师范生是远远不够的。
农村全科师范生应该在大学学习中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定向师范生进入大学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和农村留守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小学教育应该抛弃一切世俗功利的目的,赋予一个公民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如果师范生眼里没有真实的孩子,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在师范学习中满足于知识堆积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在入职后就无法胜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而占农村学生总数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和方式决定了其身心发展过程和教育要求的特殊性,农村师范生应该充分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特性、问题、需求、规律、教育策略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才能为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才能够让全科师范生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并提高相关素养?除了开展上述的一般师范院校的关注行为外,更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之中,这样可以实现留守儿童教育与传统师范课程的多角度、多层次有机融合,使留守儿童问题贯穿在师范生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多样的课程实施渠道和方法来落实。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定向师范生培养的 “四级”课程融合模式
通过学习留守儿童相关课程,师范生需要形成哪些专业素养?既要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又要了解学校微观的现实状况;既要了解普遍特点和问题,又要形成个案分析和教育的能力;既要有情感的培养,又要有实践技能的提升。要实现上述全面的学习目标,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开始一门专门课程,而是要通过“开设留守儿童教育独立课程、教育类课程开设相关专题、学科教学法有效渗透、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积极介入”等“四级”融合课程模式来落实,这样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时间的全程持续性、空间上校内校外统整性,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一级是开设留守儿童教育专门课程,实现课程和其他教育类专业课程的融合,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导向、问题中心课程。该课程应该在学生系统实习开始以前的三年级开设,这样能够充分运用头两年所学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具体而言,该课程应包括以下主要板块:留守儿童产生的宏观社会现状和趋势;发展的规律和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特殊教育需要;留守儿童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学校班级教学、个别教学、班队活动、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社会支持体系、家校合作等支持体系建立与用作等专题,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形成科学理念,掌握扎实的技能技巧,同时建立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自信心。
第二级融合模式为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实现“专题融合”。在前两年开设的教育类专题基础课程中,通过开设和课程相关的专题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获得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性认识,为后期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健康教育、小学班队活动、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中开始相关专题。小学教育学主要从教育与社会角度切入,让师范生认识了解留守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切入点,让师范生把握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和需要;健康教育课程将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通过模拟实训,学生掌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般疏导方法;小学班队活动课应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支持体系、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立、班队活动设计实施”等主题展开,引导师范生重视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引导作用和弥补作用;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应引导师范生以留守儿童为关注点设计研究课题,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走访等,掌握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一般研究方法。通过上述专题学习,师范生可以从多角度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的教育能力。
第三级融合模式是在学科教学法和实践课程中渗透式融合。小学农村全科教师要学习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法,通过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教育案例的选用等方式,侧重加强师范生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而言,在品德生活、品德社会课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和需要,重点掌握加强孩子(特别是寄宿制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和自律生活习惯的养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法中,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缺乏现状,引导师范生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在作业设计和布置等方面注意和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在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关注留守儿童身体发展特点,掌握培养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法中,要引导师范生结合留守儿童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积极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总体而言,要让师范生在学科教学法学习中系统掌握让留守儿童爱学习、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第四级融合模式是在第二三课堂积极介入留守儿童教育。在师范学校的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农村教师的使命”主题征文、“区县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科研实践活动、农村同学撰写“农村留守儿童个案分析报告”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见习和实习要引领师范生做好留守儿童的观察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教育;在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定向师范生回到区县农村小学,利用学校条件,通过开展各种可行的兴趣活动,和“未来的学生们”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孩子们的需要,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上述“四级”课程融合,实现了全科师范生对于农村留儿童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的关注,保证了学生在入职之前形成较强的留守儿童教育专业素养。
三、建构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
上述“四级”课程侧重从不同角度培养师范生留守儿童教育综合素养。不同课程形态和存在方式决定了实施途径和方式的差异性,针对“四级”融合课程,需要构建留守儿童教育课程实施的“四级立体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师范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系统综合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上述一二三级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依赖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考虑到课程体系的融合关系,要注意内容的侧重点,要强调一级独立课程的专门性、二级教育类专题融合课程的理论实践结合性,三级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实践性。在方法上要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多用案例和事例,联系重庆实际,从而总体上实现课堂学习和未来工作实际的紧密集合。
(二)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师范生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要为学生开展上述课外实践活动创建平台,学校要为农村定向师范生购置专业图书期刊,为学生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活动提供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专业教师要为学生的社会调查和个案观察等学术性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上述努力,在定向师范生中形成关于留守儿童,关注未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习惯。
(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师范生关爱农村教育的情感
由于小学农村全科学生采用的是订单式培养,他们未来的就业去向已经明确。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来源集中的特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同一区县的学生选择2-3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小学,在每个小学建立一个“行知学堂”,把那些无法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兴趣培养、课业辅导、安全讲座、心理辅导、科普知识讲座、拓展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通过这个方式,让全科教师更早的接触农村教育,了解留守儿童,从而培养他们“倾心于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儿童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厚的农村情感”
(四)通过“四年一贯递进式”实习实训,促进认识深化和能力提升
见习实习是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直接接触留守儿童并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机,师范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将丰富学校所学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指明的方向和目标。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第一年,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校,对于见习班级和学校的留守儿童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注重面上的宏观把握,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第二学年,从整体关注转向个体关怀,引导从事助教的师范生自主观察学生个案行为表现,记录留守儿童相关事件,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开展访谈,深入细致的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对于未来的教育对象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学年,学生通过试教试做,撰写试教试做日志,分析留守儿童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特点、问题和应对策略等。第四学年,学生将有一个学期集中实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并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实习教师要以小组形式带着留守儿童研究的小课题进入实习学校,在实践中研究预设问题并最总形成研究报告;实习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发掘留守儿童典型个案,并要制定促进留守儿童改进提高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帮助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行为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最后形成文字档案;鼓励实习教师在实习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记录,要求实习教师在班上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1-2次班队主题活动,并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成长;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记录和整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困惑,带回学校在最后一个学期做深入研究。
通过上述平台的协同运作,农村全科教师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真心关爱留守儿童,细心研究留守儿童,并形成做好留守儿童专业教育能力和信念。在这样模式下培养成才的农村全科教师必将成为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力军。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留守儿童;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我国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不断深化,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变迁性社会问题和越轨性社会问题。而城乡经济差异、农村劳动力外流就是突出的变迁性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出现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必要需求得不到满足,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屡有发生。2010年陕西省扶风县5名留守儿童相约自杀;2011年,陕西省蓝田县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2012年,浙江省玉环县6岁留守女童看电影时触景生跳海自杀;2013年,江苏省盱眙县两名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相约服药自杀;2014年,安徽省望江县发生9岁留守儿童上吊自杀事件;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4名儿童服农药自杀……这一系列悲剧令人们震撼,也引起了总理的高度重视。一幕幕悲剧震惊国人,而这些还只是少数见诸媒体的案例,现实中,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曾有过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恐怕难以估计。
留守儿童自杀现象的背后,暴露出这个群体存在突出的需求问题,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因此,满足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分析留守儿童需求及问题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需求涵盖这五个方面。
第一,留守儿童在生活需求方面得不到充分满足。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贫困家庭,父母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隔几个月才寄回一次生活费;由亲属照顾的留守儿童常常因为寄人篱下而不敢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无亲属照顾的留守儿童更要挑起生活重担,勉强维持生活。缺衣少食、生活条件艰苦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二,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堪忧。近些年,社会上发生过奶奶带体弱孙女算命时孙女被,爷爷奶奶外出留下年幼孙子独自在家造成孩子失足摔死等这些留守儿童的案例,让人揪心和痛惜。留守儿童需要保护,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问题亟待解决。留守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与照顾,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而这些爱的缺失很可能造成他们性格上的缺陷。有的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有的一遇到麻烦就感觉孤立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甚至造成心理扭曲、性格叛逆。在中国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占很大比重。这些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出现除了与缺乏家庭温暖,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采取暴力手段有关,还与隔辈教育所产生的弊端有关。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长辈大多采取“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是极度溺爱、包容放纵的管教方式,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不仅没有及时帮他们开导排解,而是更为他们的暴力行为添砖加瓦,即所谓的转暴力行径。
第四,留守儿童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无形中被打上了“问题儿童”的标签,不免遇到同辈群体和学校老师的“特殊眼光”。一些社会志愿者进行帮扶的时候并没有与留守儿童树立平等对话的意识,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应以一种“救世主”的身份来为他们提供恩赐与施舍。
第五,留守儿童缺乏自我成就的动机。不管是自卑心态的作祟,还是习惯一味接受救助的自弃观念,留守儿童忽视了内心希望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有时甚至会有意压制自身的潜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保证其所用无缺、所居舒适,不仅要靠各地方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措施,如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组建留守儿童关护委员会等;还要集合整个社会之力,开展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相对而言,社会帮扶较为容易实行,也是短时期可见成效的途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问题。
如何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应落实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临时监护人责任,避免出现“监护真空”。留守儿童父母应谨慎选择临时监护人,充分考虑临时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加强与临时监护人的交流和沟通,必要时向学校寻求帮助,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
情感需求的满足对留守儿童至关重要,完整的家庭结构和温暖的家庭生活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由于受到户籍和教育政策的限制,留守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去父母所工作的地点就读。因此,根本性措施应是政府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给予留守儿童家庭更多的政策支持,降低入学门槛。然而基于这种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社会应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宽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的平台。如设立亲情电话卡,组织专业人员为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免疫功能。留守儿童父母应定期与子女交流和沟通,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尽可能多地与子女团聚,加强亲子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临时监护人应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不管是在家庭照顾、学校教育还是在社会帮扶中,大家都应尊重留守儿童,尊重留守儿童的意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平等对待,而不是在祈求施舍。注重运用“优势视角”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身上的潜能与优秀品质,如勤俭节约、自理能力强、比一般孩子更加成熟稳重等,从而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相信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更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李 越.早期教育对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才智,2015(14).
[2]郭宇鹏,史永涛.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J].新西部(理论版),2015(7).
[3]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4]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5]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
[6]邬定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房树人,研究方向,发展未来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77-02
1?引言
绘画是人类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甚至比文字更早出现?早在古代,古人就在陶罐?石壁上发挥创意,尽情创作,抒感?相比起文字,绘画更能作为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同国家的文字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绘画是一门世界语言,即使是不同国家的人对一幅画的理解也会有一个理解趋同?
在查阅众多文献中,都纷纷指出“房树人测验”(HTP)属于投射测验,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作了一系列的论述?其给出的操作定义为,房树人测验是给被试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房?树?人的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其心理状况,判定心理活动是否正常,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六十年代末,被日本引进,并且推广应用?在实践中,日本学者将房树人各画改为一纸三画形成了简洁有效的统合型HTP测验(Synthetic-House-Tree-Person Tchinique)?[1]
本综述通过从知网上搜索“房树人”在1994年-2013年期间能够得到的60篇文献进行阅读并整理分析,从以下多个方面对房树人的研究以及发展进行论述?
2?研究过程
2.1 房树人的基本假设:
HTP的假设基础主要是投射机制?它重在探讨人的无意识心理特征,按精神分析理论的无意识观点,个人无法单凭自己的意识功能了解到自己的人格特征?如果我们以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境作为引导,受测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无意识结构中的意愿?要求?动机?心理冲突等特征投射在对刺激情境的解释中?其基本的构思是: 认为房屋作为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引起对于家庭及亲人的联想; 树的图画则可反映被试无意识; 人则反映被试的自我形象以及与人相处的情形?[2]
2.2研究方式
提供8开白纸一张,HS型普通铅笔数支,橡皮一块?并缓慢像被试独处测验指导语“请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在内的画?要求认真地画?时间不限,允许涂改?”在询问阶段中对绘画特点(如省略?强调或不明之处等) 适当询间,并加以记录?[2]
2.3 研究方向
前文已经提及过,投射性测验主要是在对客体事物进行解释中获得对个体的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个体的病理特征可分为生理病理和心理病理;而从心理健康角度可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个体;从研究角度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等?
在笔者所阅读的60篇文献中,研究中涉及到生理病理的个体就有7篇;研究心理病理的有20篇;而研究心理健康人群的文献约占一半;理论研究有23篇,剩余的37篇中包括了4篇的案例分析外其余的基本为通过大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另外研究的方向其实较为广泛,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高校新生的心理状况?成年人与儿童对比等等,这些方向都是房树人绘画测验研究的分支?
2.4关注点
笔者认为由于投射性测验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投射性测验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前人的研究关注点更集中于验证性和相关性研究?在这60篇文献中,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5],也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6],各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涉及?比较多的是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疾病相关的研究以及人格特征与房树人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有对于两个团体的对照比较研究,如严虎(2013)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7]?
2.5如何搜集材料
主要指研究对象,一般视研究对象而定,如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者其他生理疾病,一般是在特定医院进行随机抽样研究;对于人格特征的研究则是进行随机抽样研究;对于特定团体研究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对照组以及对照组的取样问题?
2.6量表选取
在60篇文献中,使用到的量表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选取以及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使用到 SCL-90症状量表,SAS,SDS等与心理疾病有关的量表,以及人格特征有关的人格量表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等?
2.7分析方法
可通过房树人评分手册计算得分,再与所使用的量表的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或者进行相关分析,必要时进行t检验,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进一步研究可行性
从文献发表的数量来看,随着近年来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房树人测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学者给予一定的关注?房树人的研究尚且属于起步阶段,很多数据与房树人解释分析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HTP特别是综合型HTP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个体从学会画第一笔开始,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让研究人员通过这些画面的整体局部?线条的粗细长短,颜色的轻重等等探究个体的心理特征?对于患者而言,房树人测验可以帮助治疗师察觉到他们的精神病理变化?随着描绘表达的变化,病人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就间接地受到了影响,而只要在绘画中具有了这种变化性,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变?所以,该测验作为一种临床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所接受,发挥更大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 谢亚丽.叶秀红,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08(6):250-254
[2] 童辉杰,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 (3):81- 88.
[3] 谢亚丽,SHTP测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3):91-94
[4] 陈薪屹,房树人――绘画投射技术基本理论及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124):11-14
[5] 李雪.曹白丹.杨文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J].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2014.4(28):260-267
[6] 马红霞.程淑英.傅楚巧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7(16):2293-2296
摘要:笔者运用青少年“陪伴式”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服务模式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性:需求预估过于狭窄,不适合群体性的项目服务;服务场域单一,资源整合困难;陪伴方式占用过多资源,不符合公平服务的伦理守则。基于“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理念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笔者引入公共管理中“网格化”概念,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并从理论基础、概念框架、实务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描述,认为其比较契合复杂的群体性需求,在社会工作发展与服务上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字:“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2-0060-11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2.007
王俊,广东科技学院讲师(东莞 523083);金小红,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城乡发展一体化湖北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430079)。
一、缘起
学界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层出不穷,如在对留守儿童的认知上,江立华(2011)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研究过程,指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被社会和学术研究所建构出来的,其概念界定、价值取向,操作化思路等都值得商榷;在留守儿童的整体现状上,Yiming He(2008)研究表明,亲子长期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出现沮丧、孤独、情绪不安、易怒、学校行为问题、低学历成就动机、缺乏自尊、行为不端、逃学、偷窃等行为,这些问题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但是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不同,也给留守儿童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在留守儿童的单一因素研究上,Mirca Madianou和Daniel Miller(2011)认为,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能一定程度上重建父母与子女的家庭关系,但这种重建关系在父母与子女的不同主体上呈现不对等的关系,父母对这种重建关系的认可度更高。
以上关于留守儿童的认知、现状以及单因素方面研究,或是对留守儿童现状的描述,或是对其心理行为特征进行解释。这两个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留守儿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号召社会组织及群体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也能为政府制定留守儿童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些研究都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即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导致亲子分离现状(唐有财,符平,2011),在目前国情下,这种现状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不管选择怎样的研究方向,都必须承认亲子分离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是需要被关爱和服务的。所以笔者认为,研究重点不是去描述和解释留守儿童,而是去探索该怎样服务留守儿童。 本次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既以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也以其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调查评估阶段和实务研究阶段。调查评估阶段的调查对象为W市城乡结合部的3所中学和7所小学中的1250名学生,主要评估其中765名留守儿童,评估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亲子沟通、心理支持、学习辅导以及素质型活动等需求。根据评估结果,笔者选取W市DS小学为服务点,针对该校4-6年级留守儿童,采用“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通过服务反思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二、“陪伴式”实务模式概述
“陪伴式”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家长和社会工作者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陪护、守候在青少年身边,给予必要的知识辅导、心理抚慰、情感支持、人生指导等,目标在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肖玉兰、金小红,2012)。
该模式是基于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研究,家庭风险理论认为,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在单位制的解体、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人口大流动社会背景下,家庭面临着婚姻危机、亲子冲突等各种家庭风险,这些风险使家庭功能弱化,使其在教养模式、沟通方式、家庭氛围以及家庭外部环境等方面出现很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陪伴式”实务模式认为,青少年需要家庭父母的陪伴,并且没有人可以取代这种陪伴,但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专业方法促进陪伴在青少年身边的父母更“科学”地陪伴,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青少年则实行替代性的陪伴。其实务方法主要从家庭父母和青少年自身两个方面着手。工作者介人家庭主要在于对家长开展各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培训,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方式实施家庭教育;介入青少年自身主要在于明确青少年需求,给予青少年支持,陪伴青少年成长。
三、“陪伴式”实务模式的应用与反思
根据留守儿童形成的背景、特征以及需求,笔者采用“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其需求与实务应用如下。
(一)应用
1.亲子沟通的需求与实务
调查评估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亲子沟通频率集中于半月到两月一次,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产生矛盾时,选择与父母沟通的人数仅占24.2%,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亲子沟通的需求。
亲子沟通的需求应该是以各种方式促进亲子之间互动与交流,但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在于亲子在空间上的分离,因此促进其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DS小学已有的措施是建立专门的电脑聊天室,为每一位留守儿童申请QQ号,并根据课程安排,使学生能与父母视频聊天。但实际的弊端在于,留守儿童上机时间只能在白天,而其父母往往是很晚才能下班,这也就导致网络视频的方式不能行之有效。基于这种情况,工作者选择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在几乎所有小学生都没有自己独立电话的事实下,就必须通过加强监护人的亲子沟通观念,使监护人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
在本次“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项目中,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工作者主要通过《我想有个家》、绘本感恩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知自身及父母的生活,促进学生思考自身现状;传授学生沟通技巧,鼓励他们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促进亲子沟通和理解。通过“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塑造特殊环境,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相互支持,促进其对父母亲人的理解和感恩。
2.学习辅导的需求与实务
笔者通过与留守儿童和教师的访谈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往往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忽视其教育问题;部分监护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难以照顾到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最大的担忧”时,学习辅导居首占32.7%,其次为长辈生病(27.6%),受人欺负(16.6%)等。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学习辅导的需求。
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的需求,城市社区采用青少年课后学习辅导的社会工作方式,通常是成立课后学习辅导组织,如“四点半课堂”。DS小学的特殊情况在于,其学生分为走读生和住读生,对于住读的学生,学校在放学后会安排专门的教师供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有值班老师为学生辅导作业;但对于走读的留守儿童,学校并没有较好的方式去服务。
鉴于这种情况,工作者主要通过小组工作和组建学习辅导志愿者服务队的方式展开服务。小组工作方式促进组员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互助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构建学习帮办团体,满足学习辅导的需求。
3.心理支持的需求与实务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监护人往往只关心留守儿童生理上的需求;父母长期在外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使学生缺乏归属与爱;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怯弱、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以下与教师的访谈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工作者:您觉得学校的留守儿童或者说全校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
老师: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还是心理上的辅导,不光是留守儿童,初中的孩子都这样,老师照顾的学生太多,对儿童的心理照顾得不会那么细致细微,有时候容易出问题,所以关心留守儿童也好,关心非留守儿童也好,在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方面应该多关注。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常是由外因导致的,当其在亲子关系、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形成程度不一的心理困惑。社会工作相信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在于帮助留守儿童适应环境,而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困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与父母、监护人或者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开设了心理成长工作坊,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心理困惑较深的学生实施个案服务。“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不仅是对留守儿童关于朋友、老师以及家庭的爱与感恩的体验,也是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并获得支持的过程。个案服务是对小组、工作坊等服务更深入的跟进,在本项目开展中,共服务过两个典型个案和12个咨询性个案。从个案的评估结果来看,基于时间和现实情况,工作者在案主的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从陪伴的角度来看,案主的心理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4.素质型活动的需求与实务
在关于“你希望得到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你提供怎样的帮助”的调查中,选择“社会关爱·手拉手”“兴趣小组”“电脑培训”“亲子活动”等素质型活动的占73.5%,其次为学习辅导(10.0%)、经济支持(5.5%)等。可见,留守儿童存在素质型活动的需求。
项目中关于留守儿童素质型活动多样化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亲子沟通、知识教育、绘本感恩教育、“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彩虹桥”人际交往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等以外,还开展了其他各种活动,如“手拉手·改变”成长小组、健康知识讲座、体育竞技活动、兴趣小组等其他团建活动。
(二)反思
从服务反馈的情况来看,“陪伴式”实务模式在服务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陪伴留守儿童,做他们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也暴露出以下几点局限。
1.需求的局限性
“陪伴式”实务模式在需求预估方面过于狭窄,不适合群体。“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受外界环境压力的影响,也受内在心理冲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以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而外界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等。因此,针对案主问题的评估,不能仅仅评估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应在评估案主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从而评估案主的需求。“陪伴式”实务模式是基于风险视角,针对青少年在家庭环境方面亲子陪伴需求不足,以社工教育或替代性的方式弥补青少年的陪伴性需求。它只是分析了青少年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忽略了社区、学校等其它可能与其心理变化产生作用的环境。事实上,在本次项目中发现,尽管留守儿童的现状比较符合“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需求假设,但使用这种单一模式,很难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以下面个案为例:
个案1:M,男,在DS小学五(1)班就读。案主是家中独子,父亲干建筑,母亲做厨师,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对案主管教较严格,一旦案主做错事情,父亲经常打骂案主,母亲也不阻拦,家庭教育方式为典型的棍棒教育。据老师介绍,案主平时在学校爱打架,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对此也没有办法。案主自认为自己打架行为没有错,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动手打人,案主并为自己这种行为洋洋得意,认为是“很厉害”的表现。
根据以上信息内容,对案主的进行评估可知案主显性的问题有三:一是父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问题;二是案主在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三是案主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该个案中,案主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运用“陪伴式”实务模式方法,通过与案主父母进行沟通,实现其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解决;但案主人际交往的认知和障碍可能与学校风气、社区环境等案主所生活的各领域的背景有关,这就不是简单的家庭陪伴可以解决的。
2.资源的局限性
“陪伴式”实务模式服务场域相对单一,不利于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陪伴式”实务模式最初的研究源于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工作手法介入家庭教育问题的一种工作模式。本次项目由于是学校留守儿童服务站项目,因此实行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陪伴方式。但不管是学校社会工作还是家庭社会工作,只要实践“陪伴”形式,就必然会在案主可能面临的所有社会环境系统中展开行动,而这种行动在实践中却很有局限性,比如以下案例:
个案2:P,女,12岁,DS小学六(二)班。服务对象为留守儿童,父亲经商常不在家,与服务对象情感交流较少;母亲无业在家,经常打麻将,有时不为孩子准备早餐,一天两顿,和服务对象也缺乏情感交流。服务对象有一个哥哥,在镇中学读初一,服务对象和哥哥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现在处于僵持阶段。服务对象平时在校性格活泼,但是敏感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但仍有少数好友。另外外界传言服务对象不是现在父母亲生的,而是舅妈亲生但寄养于此,服务对象对此很痛心。
案主呈现的显性问题包括亲子问题、与兄长的沟通问题、与同辈交往的问题以及情绪管理的问题,可能也包括“传言”的问题。从案主“性格活泼”、“仍有少数好友”可知,案主没有严重的交往障碍,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可能与“传言”有关,同理与兄长的关系处理可能与家庭教育、家庭氛围或者也和“传言”有关。因此,案主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上是家庭问题,这就很符合青少年“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家庭领域的应用,但案主的环境表明,介入案主的家庭领域,就必须介入案主家庭的环境领域,可能包括案主兄长的学校、案主的学校及社区、案主母亲的生活领域,也可能会包括“舅妈”的生活环境。这样庞大复杂的目标系统及其环境,通过“陪伴式”是无法解决案主问题的。
3.伦理的局限性
“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不符合社会工作者平等服务的伦理守则。
每个人都有从社会获益的平等权利,也有背负社会负担的平等义务。这一原则是基于占第一位的社会价值观平等。依据这一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引申出专业上的信条,约束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的当事人分配可以得到的资源,即平等服务的价值伦理。社会工作服务是群体性的福利服务,相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其服务资源总是有限的。尽管目前没有统一要求每名社工服务的群体数量,但根据《北京晚报》中《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的内容,要求每500户居民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北京家庭平均人口为2.45人即每名社工服务人数约为1200人。另外,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上海、深圳等地区已经采取“一校一社工”的服务模式。这就表明,社会工作服务不仅仅是“一对一”的服务,也是群体。
但是,“陪伴式”实务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这种“陪伴”理念是对社会工作者助人价值理念很好的一种诠释,在服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其“陪伴”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在个案2中,社会工作者既要践行案主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各领域的“陪伴”,又要介人到与案主相关人物的环境系统,这就势必造成社会工作者对该案主投入过多的服务资源,而减少了其他服务对象的资源。因此,尽管“陪伴式”实务模式对缺乏家庭陪伴的留守儿童甚至其他青少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陪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其他服务群体享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福利,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违反了对服务对象公平服务的伦理守则。
四、“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项目实践与反思表明,“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实务开展及项目推广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不可否定的是,其“陪伴”行为是践行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高度体现。在这种理念下,笔者认为,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将“陪伴”的单一性需求扩大至案主的整个系统性需求?是否可以将案主生活场域分化处理?是否可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准则,将社会工作的服务资源重新分配?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一)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概念,后结合“人在情境中”视角成为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生活的场域视为“栖息地”,“栖息地”有无数的资源,包括物理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当个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出现困难时,个体将面临困境。因此,社会工作主张既考察服务对象的内部因素,也考察其“栖息地”的环境资源,理解个人在家庭、社区、团体组织等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发挥,由此切入案主的服务。生态系统理论将案主的社会资源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其关系如图1。
(二)概念与应用框架
根据以上“陪伴式”实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笔者对应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三个基本问题、网格系统与陪伴转移。
1.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三个基本问题与服务策略
案主面临的基本问题与其抗逆力的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效能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出的主要是能力缺乏的问题;内在优势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主要是心理问题;外在支持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是社会支持问题。因此,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就要从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这三个维度出发(童敏,2008)。
(1)能力建设——服务的宽度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宽度,能力建设涉及到如何评估案主的需求及能力,决定着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在“问题”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有“问题”的部分和没有“问题”的部分;在“能力”评估方面,工作者要评估案主拥有哪些能力,没有哪些能力,哪些能力是个体适应环境必需的,哪些不是必需的;在综合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问题”与“能力”的相关性,不仅要重视导致案主问题的“没有的能力”,更应重视可以解决问题的“已有的能力”,同时,对于其它不确定是否与问题有关的能力,也应该从优势视角出发,积极带动案主问题的改变。所以,案主的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是规定了工作者专业服务的范围,应该对案主的哪些方面进行服务,即为服务的宽度。
(2)心理调适——服务的深度
作为服务的深度,心理调适涉及的是怎样介入案主心理层面的问题,决定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层面介入的焦点,如图3所示。
根据案主所呈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介入处于意识表层的其它行为层面,或深入介入案主的意识层面乃至更深入的无意识层面。这样的介入会使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比较常见的介入方式,但这样介入的缺点在于介入心理层面单一,会忽略案主心理层面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分层介入的基础之上,评估案主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整体上介入案主的心理层面。所以,案主的心理调适实质上就是选择案主心理的介入层面,调适各心理层面的关系,即确定服务的深度。
(3)社会支持——服务的广度
作为服务的广度,社会支持涉及的是除案主本身之外与其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帮助与维持案主改变的主要因素,决定的是工作者可以整合的资源范围。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工作者可以如图1整合资源。
根据评估案主的能力问题和心理调适的程度,可以判断工作者需要整合哪种程度的系统资源:当案主问题较轻时,工作者可以整合其个体的微观系统的资源;当案主问题较重时可以整合案主的中观系统资源;当案主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时,就需要整合包括社会文化、组织以及制度等宏观性的资源。通过整合各系统资源,建立案主与系统资源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从而满足案主的需求。
但要注意的是,整合各系统资源并不是直接将各系统的资源应用于案主本身,社会工作伦理要求资源必须公平的、合理的为服务对象服务,因此资源的运用或者通过公平的分配,或者通过相互的资源交换来实现。所以,仅仅运用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的资源满足案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这些系统的利益,就应该建立案主与各系统之间相互交换、相互支持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
任何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都可以归类为其能力问题、心理调适问题和社会支持问题,而这三类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伴随而生:案主部分能力缺乏可能造成案主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行为,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案主产生心理困惑时,可能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能力的提升;案主的社会支持不够时,容易产生心理孤僻,或者能力的丧失。因此,在服务案主时,要从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案主的能力问题,评估案主的需求;通过分析案主的心理调适问题,判断如何影响服务对象;通过分析案主的社会支持问题,判断怎样去推动案主的改变。
2.网格系统——个案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1)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某一群体或某一案主整合、协调所有助人活动的一个过程(林胜义,2001),它强调的是两个及以上的专业工作者在给案主服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与协调,强化案主的资源网络,增进案主使用资源的知识、技巧和态度,并重视案主个人获得及运用资源的能力(Julius R.Ballew&George Mink,1998).
由以上个案管理的概念可知,个案管理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多个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团队合作,二是强调案主资源的整合。个案管理的工作方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多个社会工作者合作的方式可以将同一个案主的生活场域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生活网络,每个社会工作者只负责该案主在自身服务范围内的生活网络,极大弥补了“陪伴式”实务模式中场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只负责案主在各领域的生活网络,可以使一名社会工作者对多名案主集中实施陪伴行为,节省了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该生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
从个案管理的概念可以看出,个案管理需要将案主的生活场域或生态系统划分为各个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这就需要将案主的环境系统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的信息化共享管理。
(2)网格化管理与网格系统
网格化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原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陈平,2005)。其核心概念包括: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思想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以万米为单位的网格区域,在每个区域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形式实现分层管理;
信息采集器——以手机等无线网络方式对网格区域内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
两个轴心管理——整合政府职能,成立网格管理中心和监督中心,二者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社会工作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资源管理的服务,它帮助案主整合自身资源。但随着资源形式的复杂,工作者必须依赖一定的方式使资源层次化以便于整合,而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正是在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创新型城市资源管理的方法。借鉴于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减小“陪伴式”实务模式中的局限性。因此,笔者依据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核心概念,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化系统:
第一,网格系统,以社区为单位,将案主面临的困境根据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划分为各个网格区,每一个网格区有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负责相关问题,该社工服务点称为网格点。
第二,网格点的个案管理,根据接案的网格点,由该网格点社工负责协调其它网格区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困境共同制定服务计划;
第三,服务信息化,个案管理涉及到多个社工为案主服务,建立个案的信息化,共享各社工之间对案主的服务进程,能促进服务过程的良性运行,也能避免社会工作者服务资源的浪费。
以上内容形成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系统概念,通过网格系统的建立,工作者通过专业领域的不同将案主所面临的困难网格化,由各网格点社会工作者通过相互沟通和协调,有序地解决自身领域内案主的困境,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3.陪伴转移:“单一性”陪伴理念一“网格化陪伴”实践
(1)“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
“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源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优势和才能,而不是他们的问题,它相信青少年无限的发展潜能,认为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顺利度过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并能贡献社会。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陪伴在青少年身边的方式,承担青少年的教育和指导责任,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通过各种青少年的陪伴性实践,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2)“单一性”陪伴理念
“单一性”陪伴理念是指仅由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面临困境的陪伴理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从理论上极大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但项目经验表明,这种“单一性”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并不符合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即这种陪伴实践不具备操作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取“陪伴式”实务的陪伴理念,在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另一种方式,将“单一性”陪伴转化为“多样性”陪伴以践行陪伴行为。
(3)陪伴转移:系统视角下的“网格化”陪伴实践
“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过多利用的资源不是社会工作者所整合的环境资源,而是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这种陪伴行为需要工作者减少甚至放弃其他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将自身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该案主的陪伴,而实践证明,这种陪伴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无法操作。因此,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案主能力提高、心理调适的基础上,通过将社会工作者陪伴转化为案主所处各层级系统的陪伴,这样就将社会工作者本身投入的人力资源分散至案主及其周边的系统,建立起案主与其环境之间相互的陪伴关系,这种陪伴关系在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也能使案主成为其环境系统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三)实务过程与原则
1.实务过程
“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工作流程遵循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性通用过程,只是在通用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网格化陪伴”的过程,其流程如图5。
从图5中可知,“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过程有三条主线。
(1)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的通用实务过程,即预估,评估能否接案;接案,建立专业关系;需求评估,对案主现状与需求进行评估,将需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与案主一起制定服务计划;计划执行,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整合资源,使案主改变;评估,反复对案主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更新服务计划;结案,处理离情关系,巩固案主资源系统,维持案主的改变。
(2)策略过程
在通用过程的主线下,策略过程是从案主的三个基本问题出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需求进行评估后,不断提高引发案主问题的能力,引导案主调适心理状态,促进行为的改变,并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巩固案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既是社工服务案主的策略过程,也是案主网格化的系统资源陪伴案主改变的过程。
(3)网格化与个案管理过程
在通用过程主线下,接案社会工作者组织案主相关问题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协调各网格点,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共享服务内容,促进各网格区服务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网格社会工作者共同实行个案管理,陪伴案主在各网格的改变。
策略过程和网格化个案管理过程,是对社会工作通用实务过程的补充和进一步明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社会工作者个人陪伴案主一起面对问题,制定服务计划,帮助案主改变行为,实施社会工作者的陪伴实践。同时,工作者不断整合案主的系统资源,帮助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将社会工作者的陪伴转化为案主系统资源的陪伴,如亲子陪伴、同辈群体的陪伴,社区志愿者陪伴等,从而实现“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陪伴理念。
2.实务原则
“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实务原则必需遵循社会工作的通用原则,此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资源优势原则
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并能成为优势。人是社会人,任何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都包含知识、勇气、才能或物资(何雪松,2007)。“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中重要的一点是整合案主的环境资源,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促进案主与环境的相互陪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只有认识到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才能合理地整合这些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并加以利用。
(2)陪伴原则
案主都需要陪伴。陪伴是“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重要理念,案主面临困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无法获得社会支持,社会工作作为案主个人之外资源的一部分,率先陪伴案主,给予案主支持,是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开始。在实务开展阶段,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制定服务计划,面临困境,一起获得资源,成为案主实施改变的重要动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陪伴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3)合作原则
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相互合作能更好处理案主困境。个体面临的困境是其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案主各个系统的环境,也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自身领域内案主困境的同时,与其他社会工作者合作,能更全面地挖掘案主环境系统的资源,获得环境的支持,建立环境之间的陪伴关系,从而走出困境。
五、结 语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工作发展越来越重视,“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发展和推广越能体现其优越性和必然性。一方面,社会转型、社会发展加速、个体独立性增强、家庭功能弱化等,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淡化严重,在人的价值逐渐提升的背景下,陪伴与支持显得尤为珍贵,社会工作的陪伴理念使社会工作者更能得到案主的认可,从而建立更好的专业关系。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增多,资源、环境更加复杂,社会工作专业与职业分化必然更多,社会工作者“网格化”的协同合作方式更能整合资源,实现多领域更专业的服务。当然,在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下,该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但其可以成为项目服务中得以借鉴的方向。
[
参考文献]
[1]陈平,2005,《解读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城乡建设》第10期。
[2]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江立华,2011,《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人文杂志》第3期。
[4]林胜义,2011,《社会工作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5]唐有财、符平,2011,《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第5期。
[6]肖玉兰、金小红,2012,《“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
[7] Julius R.Ballew,George Mink等著,王玠等译,1998,《个案管理》,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8]He,Y. 2008,The effects of parents’ absence on the lives of the Ieft-behind children in middle and northern ruralChina,doctor of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