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保制度;低保对象;社会救助

Abstract: City residents of the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is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to protect the basic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of the city difficult, it is Chin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development important performance and perfect, opened up a new wa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in china. Of course, our country city minimal assurance system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s to verify the work difficulty is big,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perty declaration, strengthen revenue income property to establish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subsistence allowance system; objects; social assistance

中图分类号:C95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多年的实践表明,低保制度在保障城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同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城市低保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

一、我国城市低保工作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国城市低保工作已经步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以四川省长宁县为例,从1998年长宁县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完善发展,保障范围日益扩展、资金投入日益加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使数以万计的城镇居民从这项制度中受益,解决了大多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截止2012年,2012年全年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95481人,支出资金2008.6万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低保制度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果,当然,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仍面临许多困境,只有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才能使这项制度得到更好的实施,使更多困难群众从中受益。

二、低保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低保对象核实工作难度大。城市低保对象的界定主要以家庭收入为标准,由于劳动者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家庭隐性收入核实难度大,造成一些家庭主要收入错报、漏报、甚至不报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又由于人均收入核实缺乏统一标准,低保工作人员也就缺乏相应的核查手段,因此,如何才能准确认定家庭收入,确保城市低保救助的公平性成了民政工作人员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另外,由于银行存款、房产、车辆、公积金、社会保险等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等因素,民政部门在核查低保申请人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时,还面临着部门间信息无法共享等难题。所以,大多数地方现在都主要是采取低保申请人出示收入证明、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和邻居取证的方式展开,为了弥补家庭收入审核手段的不足,也采取民主评议、社区公示等办法。

2、城市低保制度实施中缺乏社会参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城乡低保的资金投入,各地也就低保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在低保对象的确定、低保的动态管理、低保资金的发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但由于保障对象较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紧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缺乏社会参与的低保制度无法有效整合社会救助信息,难以推动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城市低保制度完善还任重道远。

3、 边缘人群救助制度缺失。

城市低保边缘户是指家庭收入水平略微高于城市低保标准线以上的人群和家庭,但实际生活水平却低于享受专项救助后的低保对象,他们同样是处于贫困的人群,但未能获得社会救助。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城市贫困问题以及城市低保边缘人群的利益问题更加关注,因此如何在严格执行低保标准的同时,使城市低保边缘人群也感受到低保配套措施的好处,防止和避免这些处于贫困边缘的人陷入困境,使社会救助充分体现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几点建议

建立家庭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家庭猜测、收入申报制度是指低保申请人基于诚信原则定期如实向低保管理部门报告其家庭财产和收入情况,低保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惩罚制度,民政部门应与人社、卫生、工商、房管、公安、交通、金融等相关部门等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建立居民财产收入共享机制,只有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才有可能更为准确地核查低保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以及财产状况,实现城市贫困家庭的准确认定。另外,低保工作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入户进行调查和核实,通过明察暗访、群众调查的方式获得更为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谎报、少报、漏报的情况也要及时进行处理。建立家庭申报财产申报制度不仅有助于树立低保申请人的诚信观念,强化其法律意识而且还将为低保工作人员核查其家庭收入提供依据。

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虽然有些地方就城市低保边缘人群的救助问题出台了一些规定,但由于现行的低保政策并没有对如何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专项的救助政策,使得这些边缘人群失去了低保救助政策的保护。因此,应在现行低保政策基础上制定其他专项救助政策,为那些家庭人均收入稍微高出低保标准的边缘群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实行按需救助,特别是提供一些专项救助。此外,还应尽快出台低保边缘户的认定办法,摸清低保边缘户的具体情况和大概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对低保边缘户实施救助,按照低保边缘户的困难程度进行逐级分类,在现有的救助政策下,允许低保边缘户享受部分优惠政策。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是对城市低保政策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也是对城市社会救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建立这种长效的救助机制,解决边缘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防止边缘群体继续贫困化。

鼓励引进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低保。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参与是城市低保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城市困难群众来说,金钱上的支持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脱贫,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教育、技能、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非营利组织的介入可以为城市低保家庭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救助,针对有工作能力、有工作意愿的低保户,非营利组织为其提供短期培训,以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训为主,传授易于掌握、操作简单的技能,重点培养当前劳动力市场急需的工作技能,让这些低保户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针对有能力、有想法、但苦于缺乏资金运作的低保户,发放小额贷款,在注入资金的同时,激发个体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价值感,鼓励与扶持项目人通过自己的专长消除贫困、 勤劳致富。

参考文献: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管理;模式管理;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D42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59-02

一、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取得的成就

1994年以来,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创建到确立的过程。作为一个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农业大省,安徽省也于2004年相继在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淮北及五河、金寨等七县(市)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

这一制度自实施以来,规范了农村救助政策、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构筑了一道坚实屏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截至2007年1月,安徽省共救助农村特困群众130.9万人,每人每年平均补差260元,月补差21.16元,累计支出救助金34 034万元,并于2007年在全省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①

但是,农村低保制度在安徽省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安徽农村低保制度的顺利开展,违背了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低保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二、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保对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收入难以确定,救助对象难以甄别。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采用的是“农民纯收入”的办法计算并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是,由于农民的收入中粮食等实物占有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农作物的收成受季节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所以其收入具有不稳定性,难以计算。

2.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不够完善。当前,安徽省是把“三无人员”以及因伤、病、灾致贫的人员作为农村低保的重点保障对象,而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另外,“应出尽出”的退出机制具体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由于就业、收入超标而主动要求退保的家庭寥寥无几,低保退出机制难以实施,这直接影响了低保制度的社会效应。

(二)低保模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低保标准较低,内容单一。安徽省现行的农村低保标准较低。以经济较为发达的合肥市包河区为例,该区2009年上半年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 205户次、6 930人次,发放保障金149.736万元,月人均补差仅为36.01元。②这种标准只能保障绝对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受保对象勉强填饱肚子。从保障内容上看,安徽省农村低保提供的保障仅限于物质帮助,缺少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和发展层面的教育帮助。对贫困人口来说,提供物质帮助无疑是急需的,但低保制度不是简单地让贫困人下去,而是要让他们“体面”地生活。贫困往往会伴随心理障碍的发生,容易使人陷入孤独、自卑的境地无法自拔,这时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低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低保资金筹集机制不合理。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目前实行的是以县、乡、村按比例分担为主,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必要帮助为辅的方法。但是,低保制度运作的实际情况表明,该项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以安徽省为例,该省仅国家扶贫县就有九个,越是困难贫困人口多的地方,财政状况就越困难,加之税收体制改革带来的县财政收入的减少,致使部分县政府采取了“缩减保障面,压低保障线”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应保尽保的实现。如果让村集体经济负担一部分贫困人口的救助资金,也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大部分地区的村集体功能已丧失殆尽,不具备这个经济实力,让村集体经济负担实际上就是无人负担,这会对低保资金筹集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并导致很多贫困人口救助标准的下降。

2.低保资金筹资渠道单一。安徽省低保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负责,实行县、乡、村三级按比例分担,没有相关的社会团体或乡镇企业对低保对象的赞助。即使有一两个慈善机构提供赞助也只是局限于灾后的临时救济,对于实行定量补助的低保制度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低保资金完全依靠县、乡、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当政府财政状况很紧张,而贫困人口又很多时,就会使政府落实低保资金的压力过大,使农村低保资金难以及时到位,导致低保资金兑现的困难重重,长此以往,就会使农民对低保失去信心,难以长期推进低保制度,最终影响政府的形象。

三、完善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低保对象管理的对策

1.科学划分收入类别,认真计算家庭收入。省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就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进行深入而详细的调研,科学划分家庭收入的类别。建议把家庭收入划分为种植、养殖、加工、劳务等纯收入,以及接受或应该接受的扶(抚、赡)养费等。由于农村家庭收入的类别繁杂,价格因地而异,因此在家庭收入的计算上应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制定一个科学的量化标准,分类进行匡算,然后根据以上的定量研究与分析,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外省的成功做法,分类别、分情况地制定出属于低保对象的条件和范围,制定相关的细则加以规定。

2.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合理控制低保范围。 为了严格并合理控制农村低保的范围,建议安徽省逐步加强应保尽保基础之上的“人员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低保动态管理。为此,一方面,农村的低保对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五保户”和“绝对贫困人口”,而应适当照顾相对贫困人口和潜在贫困人口,要时时关注贫困人口的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调研。新出现的贫困人口要给予重视,并及时把他们纳入低保行列,防止出现应保未保、不应保却被保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低保方面的政策规定,耐心细致地讲解政府实施低保政策的目的意义及享受待遇的对象、范围和标准,激发有劳动能力者再就业的积极性,鼓励已经脱贫的农民在家庭收入超标时主动退出低保行列,以减轻制度的负担。

(二)改进低保模式管理的对策

1.制定科学标准,据实适时调整。要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应有的功能,科学制定低保标准非常重要。世界各国当前大多以恩格尔定律为依据制定各自的低保标准,由于安徽省的低保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应考虑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具体标准可依据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包括吃、穿、住、医、教等)必需品的实际需求及各级政府财政实力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及物价指数的变化不断调整,由当地政府予以公布。保障标准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建议依据国际贫困线法(贫困线标准应为人均纯收入的1/3)和恩格尔系数法(贫困线标准应为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2),结合物价指数变化并考虑各级财政的承受能力来制定,具体标准应不低于当地人均纯收入的1/4。

2.重视人文关怀,丰富保障内容。我们在给予受保对象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给予其人文关怀。首先,要从心理上帮助其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建议建立心理咨询站,分发小册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要定期聘请心理咨询师解惑答疑;并热情接待来访人员,对来访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回访以了解情况。其次,在教育方面,要为低保对象子女的教育提供帮助,减免其学杂费;为贫困农民就业提供免费岗前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再次,在就业方面,可以与中介公司建立联系,为农民工就业收集信息,并免费为他们招聘信息;可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教授农民农业种植、养殖技术,鼓励其自主创业;对即将外出就业的农民,要对其家庭给予适当的照顾,使其在外安心工作,解决后顾之忧。最后,对已享受低保救助但生活仍然很贫困的农民,还可以在就医、住房、法律援助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切实帮助,

(三)改进低保资金管理的对策

1.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完善资金筹集机制。原来的低保资金筹集机制不够合理,严重影响了低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完善低保资金筹集责任分担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第一,应改原来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共同分担的方式为市、县、乡(镇)三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第二,完善省级财政拨款制度。省级财政应把农村低保资金列入预算、决算,做到年度预算、定期拨付、年终决算、结余流转,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第三,省级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对经济困难的市予以适当的补贴,并且在国家财政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向中央寻求帮助,获得中央的财政拨款。

2.借助社会力量,拓宽筹资渠道。 目前,低保资金筹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比较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对策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以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保证资金的充足。一是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积极与社会慈善组织合作,充分发挥民间慈善组织的作用。二是发行低保福利彩票,或者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进来。企业为低保注资不仅解决了低保资金的短缺问题,而且也实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赢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谓是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三是可以视情况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实现城市与农村的统筹以及富裕人口与贫困人口的统筹,缩小彼此之间的贫富差距,借助社会互助,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张同利,李侠.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9).

[2]李昌龙.罗红.周焱.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技术经济,2007,(8).

[3]李永军.王欢.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J].职业圈,2007,(15).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各股室负责人列席了会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通过发放征求评议表,广泛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均如实体现到分析检查报告之中。通过分析检查,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有了较大的转变,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改革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发动,周密安排部署

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会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我局于5月6日下午召开局班子会,研究布置第二阶段工作,7日上午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同志对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要求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分析检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搞好分析检查的积极性,明确做好分析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步骤,认真负责地把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组织好、开展好,确保分析检查工作扎实推进。同时,制订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从目标要求、时间安排、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等方面对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

(二)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

局领导高度重视对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征集工作,广泛征求下属单位和基层群众的意见,班子成员以及干部职工真心交换意见,诚心向兄弟单位和部门问经验、找差距,虚心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为有针对性地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制定整改措施打下了基础。一是书面征求意见。以书面形式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县直有关单位、局下属单位对县民政局领导班子、民政政风行风和民政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走出去问计于基层。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在督促检查、指导工作的同时,做好调查研究,与党员干部职工促膝谈心,了解和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确解发展难题。四是开展阳光服务活动。5月24日下午局党组成员××*同志带领相关股室负责人,利用大集时间向群众宣传民政法律法规,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三)深刻剖析,认真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是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环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带头查摆问题,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党员之间增进了了解、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局班子成员在认真开展交心谈心的基础上,对照群众所提的意见,结合民政工作发展实际和各自工作及思想实际,认真撰写了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5月25日下午,召开了民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同时邀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指导检查组组长马恩凤等同志出席并指导。会上,局班子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习调研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检查思想理念、工作思路、落实措施、工作成效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以及廉政自律方面的情况,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形成了共识:一是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上形成了共识;二是在坚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上形成了共识;三是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上形成了共识;四是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班子建设上形成了共识。经过分析检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领会还不够系统和深刻。二是为民服务宗旨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民政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四是落实民生等方面关键性工作有待进一步突破。

(四)认真分析检查,精心起草报告

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把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当作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破解影响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提升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水平的过程。一是严格工作标准。注重突出“两个符合”,即“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本单位实际”;抓住“四个关键”,即“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认真倾听群众意见,把解放思想的要求贯穿到分析评议阶段的全过程,重在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做到“四不过关”,即“问题找得不准不过关,对分析检查报告分析不深不透不过关,群众提出的正确意见没有吸收不过关,整改措施不具体不过关”,确保了分析检查不走过场。二是反复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先后经过局领导班子会议、群众评议等多个环节进行讨论,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研究吸纳,修改完善了分析检查报告,使分析检查报告主题突出,言之有物,问题找得准,原因挖得深,目标定得明,提出了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五)紧密结合实际,组织群众评议按照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要求,在认真查找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6月26日下午,组织召开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会,局机关全体人员、下属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服务对象参加了会议。参加评议人员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不深、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问题查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等七个方面提出评议意见,并填写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根据评议意见,对分析检查报告作了进一步修改,并将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向局机关各股室、下属单位和服务对象进行了公开。

三、主要特点

总结回顾我局第二阶段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教育坚持活动始终

我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把学习教育与提高思想认识、查找突出问题、搞好分析检查、理清发展思路等各项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理论,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边学习、边查找、边整改、边提高。

(二)领导带头,一般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分析评议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对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和详细部署。各位局领导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做到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征求意见,带头交心谈心,带头分析检查,带头边学边改。一般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形成了实践环境。

(三)突出部门特色

民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的特殊作用。一定要找准位置,切实履行部门职能作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民政局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坚持边学边改的原则,把保障民生、维护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作为整改的重点,注重活动实效,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一是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今年以来共争取救灾款60万元,全部下发到各乡镇,对4345户6265人进行了救助,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没有发生一件因救助不到位越级上访和非正常问题。根据农村医疗救助条例,通过调查核实,先后对72户看病难的农村特困户给予了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104600元。二是对孤弃儿童实施了救助。全县共有孤弃儿童220名,全部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和正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每年帮扶不少于两次,帮扶资金或物资不少于500元,上半年共落实帮扶资金46600元,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食用油、大米、文具等物品。按照民政部要求对37名孤儿,落实了每月600元的补助政策,其余183名弃儿全部列入农村五保,确保了孤弃儿童能够正常学习、生活。三是对城乡低保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经过两次清理整顿,对超出保障线标准的城镇低保户317户、802人,农村低保户486户、814人,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予以停保,拟新增农村低保2000户、3000人。自2009年1月份开始,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年人均720元调整到870元,月人均补差由原来的35元增加到41元,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收入160元调整到225元,月人均补差由原来的85元增加到132元。四是对全县优抚对象进行了全面普查。从3月份开始,我局组织力量对全县优抚对象进行了全面普查,逐人进行了填表建档,重点对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进行了审核取证工作,对不符合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条件的936人进行了清退,从09年1月1日起停发定期定量补助金。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河滩社区民政工作

社区的民政工作主要承担基层民主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社会行政事务,业务面广量大,且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社区民政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社区的民政工作主要包含城市低保、五保、慈善捐赠、优抚优待、孤老残弱、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养老院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河滩社区民政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不可否认基层民政工作仍存在着基础条件差、资金短缺等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滩社区辖区总面积66平方千米,总户数10493户,总人口32521人。社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79户,五保户89户,优抚对象270人。今年来,对54户看病难的困难群众给予了医疗救助。对辖区残疾人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以下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今年来,对辖区100余名残疾人给予了两项补贴。社区有分管民政工作人员三名,都为全职。河滩社区民政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工作开展情况

河滩社区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近年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低保、五保、慈善捐赠、优抚优待、孤老残弱、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养老院等,特别是当前正在深入落实的农村低保工作,民政部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为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河滩社区的低保工作取得了尤为瞩目的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今年以来,河滩社区根据有关城乡低保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严格贯彻有关低保工作的文件精神,以操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结果公平话为目标,做到了对象认定准确、操作程序规范、动态管理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实现了“阳光低保”、“公平低保”的目标。

一是对审批确定的低保对象及时上报街道、区级民政部门,并要求在各村委公示栏内进行张榜公示,及时发放低保证;对审批未通过的,及时告知申请人或其人原因。

二是加强档案管理,完善了城乡低保对象纸质和电子档案,做到一户一档,确保申请审批材料齐全。进一步推动了低保信息化建设,以及城乡低保信息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按规定定期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发生变化情况和人员增减等情况进行复核,及时办理增发、减发和停发低保金手续,对超出保障标准的低保家庭及时予以清退。

四是在村(居)设置低保公示栏,对辖区的低保政策、审批条件、审批流程以及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基本信息予以长期公示。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经办科室、投诉电话,设置投诉箱,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社区民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政工作越来越加重视,随着民政部门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作量不断加大,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基层民政部门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一是民政工作领域逐步拓宽、任务加大,而民政人员相对较少,给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就河滩社区而言,社区所辖人口32521人,而民政人员仅有3名,容易造成精力不够的问题。二是基层民政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上级拨付地方民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数目甚大,低保、五保、优抚对象、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下乡调研、各种表册印制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但基层民政工作经费异常紧缺。三是民政对象需求呈不断扩增之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诉求交织,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

四、对加强社区民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改善社区民政办的办公条件,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的办事效率。一方面,整合社区民政现有资源,分类管理和营运。另一方面,加大投入,配备相对统一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和应急装备,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增加人员配备,提高民政工作的服务质量。由于民政工作政策性强和业务性强,对民政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求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民政干部数量和稳定的民政干部队伍,解决好有人干事的问题,充实力量,稳定队伍。让民政干部有阵地、有职有权,以增强民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民政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经理干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是加大对社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基层民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我国的民政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对老百姓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宽,这就要求民政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大对社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使他们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民政队伍,是做好社区民政工作的重要条件。

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逐步理顺管理体制。要提高财政支出比例。民政工作做得好不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落实得好不好,关键靠资金投入,这是民政工作的基础。因此,对民政资金的投入,要建立民政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参考文献:

[1]杨正勤.乡镇民政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4(12).[2]刘朝晖,魏国辰.乡镇民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6(8).

[3]崔凤舞,李巍,邢洪锐.关于当前城市民政工作问题及对策的几点宏观思考.社会福利,1995(6).

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调查方法:基本保障客观公正

犍为县统计局安装了10部录音电话,由县纪委、县统计局制定对县级部门单位政风行风测评、对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办事效率测评的方案,将犍为县30个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分为领导重视、作风效能、源头治理、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等五个方面12个项目进行评价;将犍为县44个县级部门(单位)按照“职能性质相近,以主要职能为主”的原则划分为三类,即执法监督部门15个、综合管理部门19个、社会服务部门(单位)10个,对政(事)务公开、公正执法(办事公正、规范)、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清正廉洁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评价。调查访问员从县职业中学抽调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经过统一培训后专门从事调查工作,电话号码由电信部门提供,人工拨号访问调查,对访问内容进行全程录音和纪委派人全程监督,测评结果公正客观。

调查结果:各部门、乡镇都存在问题

乡镇党风廉政建设有欠缺

一是党委、政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够重视,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不为群众着想;二是政府办证程序多,办事效率低,工作人员办事态度不太好,存在吃拿卡要的情况;三是部分乡镇街道破旧、街道较窄,希望修复水泥路;四是家电下乡补贴等惠民资金发放不及时;五是低保问题处理不当,部分生活确实困难的群众没有低保,而有些不符合条件的人有低保;六是选任村干部不公平,群众不知情;七是村务公开栏不及时更新,公开栏内容不全,资金不公开,村民不知晓。

县级部门政风行风需改善

一是部分单位政务公开不醒目、不全面,办事流程不明晰;二是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存在乱收费、变相收费、乱罚款、罚款不开票、、执法不公等违规行为;三是低保、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存在不公平、不公正行为;四是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办事不热情,看人办事、时快时慢;五是反映电价高、气价高、电视网络信号差等问题;六是反映医院态度不好,就医排队情况严重;七是反映上学较远,部分学校择校费过高、不合理,个别学校以辅导家庭作业为名收费;八是建议加大对车辆安全行驶的整治和对车辆街道停放的管理,加大超载现象治理力度。

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部门满意度低

如教育、医院、城管等部门,工作性质决定每天都与广大群众打交道。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都是通过这些相关职能部门来执行的。但是,存在个别群众期望值高、公共资源短缺并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导致群众有不同意见。如群众就医时希望医生药到病除、费用又不高、医生态度又好,否则,测评结果自然靠后、问题也多。

结果应用:转变作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