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建设计划

农村建设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建设计划

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今年将启动实施“七大”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立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渔、苗木花卉及其它农网业“三个三分之一”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实现“五个加快(转变)”、“四个拓展”、“五个提升”: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升级,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转型,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加快创新;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拓展,策支持保护水平,提升农村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突出设施农业建设和高值田开发,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做到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为载体的生产基地建设常抓不懈,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为载体的规模特色农业常抓不懈,以新品种、新技术为载体的品牌效益农业常抓不懈,以市场开拓、产加销一体化为载体的现代市场农业常抓不懈,全市重点培植优质粮、瓜菜、干鲜果、畜禽、苗木花卉、桑蚕大主导产业,集中培大培强有机蔬菜、泰山池藕、泰山系列食用菌、泰山中药材、泰山茶、新泰黄花菜、肥城桃、宁阳大枣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亮点”产业,在全市形成—个在省内外有明显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个初具规模、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年内新发展设施大棚万亩,新调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万亩,新增高值田面积万亩。以国家大型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和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为抓手,促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全市粮食总产万吨,增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万亩,增加万亩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万亩,增加万亩。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以强市兴企富民为目标,围绕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强市,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做到“四个加快”:一是加快龙头企业群体培优扶强。用足用好国家和各级有关优惠扶持政策,集中力量培植泰山亚细亚、肥城银宝、××复发中记、蒙牛乳业××分公司等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吸引创办发展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集中培植一批多元化投入的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贮藏、包装、保鲜企业和组织,进一步增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发挥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筛选一批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开发、休闲、观光等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一批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项目,靠项目带动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积极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强市。年内新发展投资过万元的农产品加工贮销企业家。三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扩规升级。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改造完善和扩规升级,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要求,组织具备条件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争创山东省和国家标准化批发市场和定点批发市场,通过—年的努力,力争每个县市区争创—家山东省和国家标准化批发市场和定点批发市场,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区域销售中心。四是加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扩大对拳头产品、主导产业、优势农产品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股份合作制农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带动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是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工程。以增强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计划”,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市、县和基地、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年内新发展有机蔬菜认证面积万亩,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万亩,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万亩。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万美元。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对有一定基础、规模、产品质量和信誉度较高的地方特色农产品,积极做好商标注册和申报原产地保护工作,努力争创省级、部级和国家级农产品名牌,年内力争每个县市区认定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个,努力打造××农产品优质安全绿色的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以依靠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瞄准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水平,引导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开展协作攻关,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中的推广应用。采取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地农户双向选择、利益挂钩、技术承包、结对联姻等有效形式,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组织实施好良种产业化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农业丰收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应用设施农业、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农作物免耕栽培、化学调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旱作农业、秸杆综合利用等重大农业实用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一批品质好、有特色、效益高的新品种、新技术,搞好技术集成和组装配套,加快农业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力争全市粮食平均单产提高公斤以上,经济作物平均亩收入提高元以上。抓好青年农民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专题培训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和创业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市、县、乡三级农业电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把各级农业网站打造成面向“三农”的综合平台,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进村入户率。

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以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水平为目标,围绕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坚持抓好常规技术培训的同时,整合社会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农民工培训规划》,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增加阳光工程投入,扩大农民工学员受益覆盖面,加快我市农村劳务输出以“普壮工”为主向以“技能工”为主转变,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自主创业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坚持“整体转移为主,分散转移为辅”,外抓拓展,内抓挖潜,瞄准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鼓励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输出服务中介组织,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搞好规划与引导,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小个体、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年内力争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万人。

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2篇

一、总体工作要求:理顺枫木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总结经验,注重宣传,体现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深入枫木村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形成工作计划。(4月5日以前完成)

2、积极推进新村建设。年内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共对周边村屯的带动辐射作用。重点是要加强与责任单位、帮扶单位、新村项目工程承包人的沟通联系,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新村建设,认真把关新村住户立面装饰工程,督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及沼气室建设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务站的软硬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到第三层,配备电视机、vcd、电脑、课桌椅等,实现“三电合一”(电视机、电脑、电话),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枫木村培训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种养科技知识,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平台。

4、组织举办科技培训班。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站的作用,组织举办3期以上农民培训班。一期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两期种养适用技术培训班,要围绕枫木村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桑蚕产业、畜禽水产等产业的发展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众真正获得科技实惠。(12月底以前)

5、组织申报并实施《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科技示范》项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申报项目材料,项目立项申批后,要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枫木村资源产业的形成和科学发展。(4月30日以前完成项目申报材料)

6、策划包装枫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务站。室内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实内容、重新策划、设计、上墙;制作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务站挂醒目的牌匾。

7、策划建造宣传窗。策划建造一个长10米,高2.5米的宣传窗,主要用于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以及枫木村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8、配合市镇党委、枫木村委抓两委换届选举及其他工作。

9、做好总结汇报和宣传。认真做好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结汇报工作,特别是总结好“1+1+1“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争取市日报社和市电视台有几篇报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局领导班子由韦乃伟副局长分管,具体由苏为民同志抓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每月下村20天以上。

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信息化高度依赖阐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加强农村信息建设的规划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和全程加强监管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信息化建设 对策

近年来,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作为农村经济参与主要媒介的农产品,一直存在由于市场饱和、产销脱节、产品科技含量低而引发程度不同的滞销。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进程中起伏波动较大,制约了其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的还是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无序的农产品生产市场与千变万化的消费市场严重失衡所致。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离不开信息化的助力。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与推广。

一、推进农村信息化重在搞好规划设计

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特别是以“家电下乡”、“村村通”等为标志的惠农工程的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城乡信息化程度的不对等还非常明显,已经影响了产、供、销一体化流通体系和市场形成,以农村的信息化推进农村的市场化势在必行。

(一)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正在加快,国家相关部门也加速编制信息化发展纲要,在事关农村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上,要有前瞻性,开放性。如:农业部启动并展开了“三电合一”试点[1],形成了呼叫中心,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由此可见,农村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要适合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步骤,着眼最新信息技术水平,在综合集成,应用开发上下功夫,防止城镇淘汰的过时设备转移到农村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满后。

(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建设的规划设计认真听取各级群众的意见,使规划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此外,不同地区的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规划建设必须照顾到现实的差距,讲统一的更要讲差别,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刀切”。要注重和依靠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话网、无线通信网等一些现有设施,把升级挖潜与新建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节约农村资源。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要切实搞好服务保障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吸纳就业能力严重不足,致使农村人口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相对偏低、偏老。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要与吸收农村的打工人口回乡创业结合起来的同时,也必须在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上下功夫。

(一)要注重培养人才。《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指出:“农村的信息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农民素质达到一定程度,建立信息化标准和环境成熟后,加速迈步向信息化的过程”[2]。在以网络、电脑、无线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与推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农民文化程度与科技水平与信息技术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在推进信息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人才。

(二)搞好软硬件的开发。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助力经济发展,说到底是提高农民在生活经营活动中,利用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的水平。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绝对不是开通网络、配上电脑、手机那样简单。市场上淘来的信息化不应该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高水平。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是在充分调研论证,问计、问需于农民基础上,联合中标企业,面向农村市场、面向广大农民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建设一大批广大农民便于参与、信息直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维护的信息平台,使农村的信息化终端设备直接服务于“三农”。

(三)要送服务下乡,实现服务的面对面。各级基层组织,处在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农村人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群众的引导作用最为深刻与明显。因此,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各级组织要带头用信息化,带头宣传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无论是建、管、用,相关机构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到群众中间,面对面服务,面对面保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推进农村信息化要注重加强全程监管

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事关占领舆论阵地,传播党的声音,推进精神建设的大问题。因此,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使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

(一)监管其建设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而且,由于大多农村地处偏远,环境条件恶劣,老百姓对相关设备的维护概念淡薄,这就对对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本着建设放心工程,良心工程的目标,从计划制订、经费使用、设备厂家认定、施工方监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吸收群众参加,允许群众知情,适时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把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打牢。

(二)监管其稳定运行。农村的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使用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专业的人员对信息系统运行与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管理,及时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基层群众反应突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保证信息化系统良好运行。同时,对于恶意破坏者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查处,严格打击,教育社会,维护其稳定运行。

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4篇

以党的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目的,以区—中心镇,镇—镇、镇—行政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通畅水平,增强通行能力,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年底,全区实现中心镇—镇、镇—镇二级以上公路沟通,镇—行政村四级以上公路沟通,路面全部灰黑化,建设农村公路263公里。

三、组织领导

区政府为区—镇公路项目业主和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各镇人民政府为镇—镇(镇—行政村)公路项目业主和具体实施单位。

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由区农村十项实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下设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交通局,负责全区农村公路改造的具体工作。

四、资金筹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建设资金由市、区、镇人民政府共同筹集,省补、市补资金由区统筹管理。

镇—镇(镇—行政村)公路改造工程以各镇为主体,并负责筹集改造资金,区财政适当补贴;区—镇公路改造工程以区为主体,负责筹措改造资金,沿线各镇负责土地调整、征地拆迁、提供土方。

考虑到目前各镇建设任务较重,镇财政筹集资金压力较大,区政府对公路改造工程予以适当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如下:

区—镇、镇—镇二级以上公路每公里12万元,镇—行政村四级以上公路每公里8万元。根据省、市下达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年、年区政府将对完成较好的乡镇给予奖励。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五、建设管理

切实做好农村公路规划。区交通局、规划分局要认真做好农村公路的规划工作,根据区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建设计划。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要按城镇体系规划,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进行全盘考虑。按照“优先建设区—镇、镇—行政村以及联系节点多、影响面广的公路,再实施村际公路,最终形成与干线公路网配套的内连外延的公路网”和农村客运车通达工程(年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5%以上,年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100%;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置应等级或简易客运站;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置2个,即上下行各一个港湾式候车亭,距离2公里以内的邻村可合并建设,港湾式候车区的宽度应大于2米,长度应大于8米)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要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行政区划调整结合,与区域内干线公路网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基,合理选择公路走向,节约耕地,保护资源,避免重复投资。

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5篇

1当代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1.1以人为本,关怀人性健康将与人为本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将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行为联系在一起,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地域条件,尽可能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以及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设置与平台,创造出令人向往的、人景交融的原生态居住环境,和邻里创造良好的关系,充分发扬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精神,确保以人为本的建设核心。

1.2保护特色,丰富农村人民文化生活传承传统、鲜明的地域文化,在提倡现代化主义文明风气时,还需保护当地民俗与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当地文化特色,是提高、巩固村庄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结合现代化建筑理论,将新农村的风貌切实展现出来,创造出当地文明特征的交流环境与居住空间,让新农村既富有现代化居住环境的韵味,又融于乡土文化之间。按照当地的习俗与生活习惯,设计新农村的规划指标,设立各种类型的休闲娱乐场所、交流场所以及文化学习场所,以此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1.3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文化服务设施,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将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即为转变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以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为基础,保留水体与植被,既为人们提供合理写作、沟通的空间,又能充分满足放、堆、晒、打等生产要求。

2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设计的原则

①按照新农村的建设理念,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促进新农村经济、生产和谐发展。②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尽量突出节约资源的重点;③体现当地政府下发的政策,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发展;④实行远近相结合的原则,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⑤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地区协调、统一发展。

3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设计的建筑单体设计特色

3.1合理安排建筑使用空间,考虑新农村的居住功能现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瑶塘新村建设为例。在本次的设计过程当中,将节省成本、土地面积的原则贯彻始终,采用两层的建筑型砖混结构,以150m2的标准户型对建筑进行整体式布局,可设计四种以上的设计风格以供农民进行参考与选择。同时考虑到本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小户型与大户型两种可供商业租赁的户型。其中,户型A相对来说,户型是最大的,整体面积为180m2,一层为生活用房与主人卧室,在设计储藏室时,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将楼梯下的空间设计成主人喜欢的风格,二层设置为可供出租的客房,具有独立的洗手间与起居室。客房与主人所用的厨房也是独立的。这样一来,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相互干扰。还可以结合绿化、环保原则,将农家院设计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休闲空间。

3.2建筑色彩与造型充分尊重当地传统民居风貌利用现代化设计方式,在保留传统民居与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符合本地特色与居住方式的建筑元素,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设计过程当中。采用仁化县传统民居的设计方式,局部可以采用白色抹灰的色调,同时为了营造出梦幻的光影效果,大胆的和屋顶坡度相连接,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建筑特色。

3.3本地建材选用经济实用建筑外墙采用灰砂砖,并加做外保温强,提升冬季室内的温度,外墙选用白色涂料,进行局部涂刷,勒脚外粘贴浅色的斩假石与毛石,屋顶与阳台的栏杆应进行加固,确保安全性能,保留了原始的乡村风格。窗户设计采用白色塑钢窗,中空玻璃一窗一纱,建筑外门采用本色木门,为了有效加强室内的保温性能,特借鉴北方建筑的设计风格,在门内侧增设可拆卸玻璃门。

4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设计的居住环境设计

在设计新农村居住环境过程中,为了加强新街与邻里之间的友好沟通,提高新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在四个建筑审计中,还应加强文化宣传以及绿地交流等方面的设计,并在中间地段设计出可供人们休闲、休憩的广场,与此同时,考虑到对居住区静、动两者之间合理的、有机的格局。在设计园区植物景观等方面时,应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地域特点,保留原有的植被与水,选取容易成活的植物来种植。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