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

国家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目的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职工、城乡居民个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职工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遏制医疗资源的不当浪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医疗保险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进一步扩大了医保的覆盖面,参保人数也随之增多,如何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实现“收支平衡,稍有结余”的医保基金目标,是大多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一、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是通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实现的。但当前由于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自身利益的驱动不足,导致很多定点医院在为参保的入院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不能自觉严格地执行相关的医保政策。部分定点医疗保险机构对病人的住院费用结算时存在差误,为了套取更多的统筹基金,私自将住院次数分解;一些医疗机构对本医院的住院标准把握不到位,或是因为人为因素,为不符合住院标准的患者也办理了住院手续,大大加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一些医疗机构未设置严格的用药制度,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本来可以使用价格优惠、效果较好的普通类或国产药品,却私自为参保患者选用价格昂贵的珍贵药材或是进口药品,加剧了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很多定点医疗机构存在严重的滥检查现象,对参保的住院病人,不论是哪种病因,都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检查,致使住院费用大大增加,还有些患者为了报销医药费,时常会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这些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疗保险管理的难度。

二、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探析

1.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很多定点医疗机构为了增加本医院的经济收入,过度谋求最大化的经济利润。此外,由于医院现行的规章制度存在弊端,导致很多医护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直接与本医院的经济收入相挂钩,致使很多医护人员没有从参保病人的利益出发,而是误导消费,不仅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合理医疗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现象在当前人均定额费用标准偿付的医疗保险报销中普遍存在。2.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垄断性。导致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医院是医保的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医疗服务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实质就是一种垄断性的服务,对于绝大多数的参保患者而言,他们自身根本无法对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法和医疗质量进行判断,对他们而言,并不清楚自己需要进行那些检查、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只能完全听从于医务人员。正是这种特殊的医疗服务,致使医院对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需求采取有意识的人为诱导,从而增加治疗费用,最终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3.参保人员自身原因。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的参保人员来说,对当前国家出台的相关医保政策及用药范围等规定并不完全了解,对医院缺少有效的群众性监督和社会监督,从而为一些误导消费的情况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参保人员入院后因为从心理上害怕得罪医生和护士会影响自己的治疗,因此,很多患者会一味地听从医生和护士的各项安排,这又无形中“纵容”了医护人员,导致上述各种问题的出现。

三、提高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宣传和学习,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一是明确相关责任人掌握协议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履行该协议,定点医院的各职能部门必须明确具体的责任人,深入学习协议的各条款内容,这样才能减少各种违规现象的发生。协议中明确规定当定点医院对入院参保人员使用的药品高于国家或省级价格部门的定价;冒名顶替者或是不符合住院标准所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不能提供真实的病历、发票或是与参保病人的病情不相关的其它医疗费用;未经价格主管部门的批准而收费的项目等情况,均不属于医保报销的范围。因此,医院各科室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按照协议条款开展各项医疗服务。二是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保险相关事宜。随着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参保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定点医院医疗保险患者的门诊及住院率随之升高,大大加重了相关的工作量。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必须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设置相应的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及先进设备,财务部门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医疗保险参保患者的住院登记,进行相关医疗费用的结算等工作。2.积极创新财务工作方法,加强与相关部门及患者的联系。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难度也较大。医保定点医院的会计核算与非定点医院相比,不仅要建立具体的收支明细科目,确保各项收支有凭据,在记账方式上应采用复式记账法,对医院发生的各项医疗保险费用要在相互联系的账上做双重记录。这种记账方式,一来可以明确了解医院各项医疗保险账款的往来业务;二来通过账户记录,可以将医院医疗保险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完整系统的呈现出来。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加快改革,给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并积极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此外,还应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与各相关部门和服务对象的关系,最大程度的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3.提高思想认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应提高思想认识,充分意识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完善的财务制度是财务工作的基础性保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用明确的制度遏制各种违规现象的发生。医院管理者及财务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性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内容,并将其科学合理的进行完善和细化,将财务规章制度的约束和防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方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韦健.医院药品管理与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7):94-95.

[2]贾爱华.刍议如何避免定点医院医保财务风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7:88.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

仪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自2006年1月开展以来,在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确保新农合制度顺利运行,基金安全,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新农合基金管理现状及对策,为新农合制度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

1.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财务管理合规

目前,仪陇县的新农合工作在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设立了新农合监督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新农合工作,成立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农合办”)负责日常工作。全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都内设了新农合办公室,县级医院在财务科落实了专业会计核算,统一实施新农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审核、会计和出纳各施其职,新农合基金封闭运行,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

(2)会计核算规范

目前,各地的定点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相对比较规范,乡(镇)卫生院实行县卫生局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县级医院由财务科专账专人核算,县合管中心基金管理股负责财务管理,统一收支核算,监督和指导全县新农合财务管理工作。

2.当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8年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新农合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1)会计信息部份失真

目前,仪陇县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核算新农合基金,执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原则,导致会计报表信息部份失真。一是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当年预拨,次年据实结算”拨付资金,导致结算资金要在次年账面上反映;二是新农合个人缴费时间是上年的10月至当年的2月,导致个人缴费收入有一部份在上一年的账面上反映;三是定点医疗机构的报账款,经我中心审核后财政集中拨付在次月,导致支出反映在次月(年)的账面上。

(2)基层信息化建设滞后

全县101家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占72家,基层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电脑操作水平有限,因缺少培训经费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所以,计算机软件应用不成熟或软件搁置未用,也导致信息化资源的浪费,信息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新农合经办机构领导体制不顺

由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经办机构是其内设机构,加之经办人员由其指派和领导,县农合办仅仅是业务指导和工作建议。发现问题,县上除扣减拨款之外,没有其他更多手段控制。

(4)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人手少,县农合办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资金监管不到位。

部份地方还未开设新农合专用账户,报销款还是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存在资金安全隐患。

部份定点医疗机构审核把关不严,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的现象,虚报冒领时有发生,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没有杜绝。

二、对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的建议

1.鉴于新农合基金会计信息部份失真的现状,建议从国家的层面上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做到有法可依,尽快修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新农合基金会计核算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比较优势:一是年初预算有据可依。权责发生制,俗称为“应计制”。由于以“应计制”作为记账依据,权责发生了收付在一定时期内始终会实现的。因此,以当年参合人数和国家规定的人均筹资标准计算当年收入,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预测支出,依据科学,数据准确。同时,使预算编制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操控基金收支的基础丧失。二是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政策性强。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是由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制定,市(县)级政府无此项权力,在现行收付实现制原则条件下,市(县)财政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有较大的弹性空间,而权责发生制则“应收、应付”一目了然,使得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本级财政补助。三是年终结余真实准确。由于权责发生制强化了时间上的归属关系,更加符合新农合基金运行目标和管理要求,可以有效防止基金收支大起大落,人为操控收支变为不可能,年终结余符合实际,便于绩效考评。

2.完善新农合网络系统,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时时在线升级;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早日实现门诊、住院即时结报,实现医疗、药品费用的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报销流程。实现基金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核算工作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电算化管理,可以及时而且准确地处理会计信息,填制的会计凭证规范,自动记账,减轻会计的工作量,有效避免了编号错漏、金额不符、涂改和挖补以及漏登、重登等可能出现的错误。

3.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仪陇县要做好新农合管理软件的培训、安装、调试等工作,加快会计核算电算化的进程,加强岗位培训,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探索新农合经办人员实施双重管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必要时调整为县合管办派驻各定点医疗机构,并定期全县轮换。

4.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督检查工作。要规范审核流程,采取网络实时审核与费用清单事后审核相结合,电话回访和现场查看相结合,对病历、处方、收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综合审核,并定期或不定期复查。严格收费票据审核,必须使用财政部或地税监制的机打票据原件报销。建立健全稽查制度,通过电话、信函、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参合患者异地就医或大额医疗费用进行跟踪核查。

建立新农合信息互通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实现对基金动态监测。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监测每个病人的就医、用药、收费等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尽快矫正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阳光操作,确保参合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对定点医疗机构定期考核评价,将日均费用、例均费用及其增长幅度、例均天数,病床使用率、基药使用比例、政策补偿比、住院占总诊疗人次比重等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奖罚分明,对先进单位可采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对考核不合格者,可采取警告、通报批评、扣减拨款、暂停或取消定点资格等措施。对医务人员采用虚增住院天数、检查次数、体检人次,无指针住院,挂床住院,伪造医疗文书等行为套取新农合基金的,深入分析,及时追根求源,严肃查处。涉及违法犯罪骗取新农合基金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严厉打击,绝不手软,确保基金安全。

5.加强基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结合实际,做好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盘点库存现金,备用金不超标,按规定及时缴存银行,做到日清月结;按规定登记银行日记账,及时与银行核对,逐笔列示未达账,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规范支票和印章管理,财务公章和私章分别专人管理,实施重要票据领用登记和使用销号制度;会计人员依法独立履行会计核算职责,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为确保发放的报销款资金安全和及时到位,要在全县推广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尽可能减少现金支付。

参考文献:

[1]王晓洁.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经济与管理

[2]徐林丽.关于新农合财务管理的思考.浙江财税与会计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范文第3篇

按照时间安排,审计组一行12人分两个审计小组,于2010年3月2日到4月30日历时60天,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情况专项的现场审计。为保证此次专项审计取得较好的成效,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采取随机抽样方式确定了被审计的新农合报销机构和经办机构,并深入农户家庭现场进行了审计。对区、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审计方法和内容是通过查阅新农合会计账簿、凭证、统计报表、银行对账单和其他相关资料,核对参合农民人数与缴费情况是否相符;是否建立了基金管理规章制度;基金是否做到了封闭运行;基金核算是否符合新农合基金会计制度的规定;基金管理是否按照新农合当年基金使用率必须达到85%,有无结余资金过多或严重超支以及其他违反基金管理原则的问题。基金支付是否按照新农合制度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行,有无支付手续不完备、不能及时拨付医疗机构等问题,经办机构的经费是否挤占新农合基金。对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审计方法和过程。采用抽选方法,对于选定的区县,抽样审计一个县级定点医院、两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会计资料、统计报表、核实报销单据、查阅住院病人病历、核对住院病人出院结算清单、现金监盘等方式,重点审计定点医院是否实行了新农合现场结报,报销是否实行微机化管理,是否对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等按规定进行公示。检查核对新农合药物目录的执行情况,随机抽查10名住院病人病历、出院结算清单等资料,看其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是否按标准收费,用药行为是否规范。抽查一定数量的报销凭证,检查定点医疗机构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及时为参合患者补偿资金;报销手续是否完备;有无为非参合人员补偿以及超范围补偿等问题。查看会计账簿,检查定点医院对新农合基金的核算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收有凭证、富有依据,有无发生规定以外的收支业务,有无存在挤占、挪用、转移等违规问题。对村卫生室的审计内容和过程,通过走村入户,实地查看村医行医资质,抽查门诊病人登记簿、处方及报销凭证等资料,重点审计了村卫生室是否完成标准化建设并经验收达标,药品是否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供应,参合农民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是否按规定进行公示。抽取一定数量的处方、报销凭证,检查其新农合药物目录执行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乱收费、大处方等问题,为参合农民报销是否准确及时,有无不按规定比例补偿,或为非参合人员补偿以及超范围补偿等违反新农合制度的问题。

二、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表明,2009年我市新农合基金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各乡镇和村卫生室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每月公示一次,对在卫生院就医者,门诊实行即诊即报,住院结算后报销,在村卫生室就诊者,到卫生室报销窗口随到随报或村卫生室汇总代为报销;在县区以上医院住院者,到户口所在乡镇新农合办理报销。为进一步简化报销程序,部分县区取消了县区内住院转诊和参合农民到外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限制,参合农民可直接到县区级医院住院并及时报销。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确定的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比上年有所提高。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98.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参合农民人均筹资额达到100元,农民受益率明显提高,达到122.72%,较去年增长21.72%;其中住院补偿比达31.58%,较去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高于国家、省厅较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的要求,受到参合农民的欢迎。

三、审计发现

此次审计发现,大多数相关单位对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比较规范,没有发现违纪违规问题。但还是有少数县和基层卫生院在基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财务基础管理不规范,部分被审计单位未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要求设置账簿;有的账簿记录不规范;会计不相容职务划分不严格;报销签字审批程序不完善;票据使用混乱,库存现金余额较大,资金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基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中关于现金使用、收费票据、支出户余额的管理规定;未对基金账户实行银行财政专用账户封闭式管理,开设个人账户存取现金,未按规定将收缴的资金存入财政专户;购买银行支票费用在新农合账户中列支,利息收入未上缴财政专户。更为严重的是,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单位存在虚列门诊医疗费用,以门诊发票换取住院发票,套取新农合基金的现象,造成超支数额较大。某县卫生局财务报表显示当年结余为-1181万元,主要原因是报销比例由上一年的50%提高到70%,但以门诊医疗费发票换取住院发票,按住院比例报销医疗费用,使门诊及住院病人不能分清,还有虚列门诊费用,每人开门诊发票100元,报销30元,套取新农合基金,造成新农合基金结余超支数额较大。新农合政策没有严格掌握,病人住院标准掌握不严格。抽查住院报销发票和费用清单,发现存在将门诊病人作为住院病人治疗的现象。由于计算机程序原因,病人出院结算时间滞后,病人实际住院天数不准确。村卫生室计算门诊人次不准确,有的按医疗项目分解计算,有的为降低人均费用,随意增加门诊人次。有个别村卫生室报销审核不严格,按家庭人口数综合报销金额,治疗费归入药费金额报销,有的治疗费未在收据上体现。有的单位基金报销补偿审核不严格,超目录报销药品较多,多种不应报销的一次性卫生材料、自定收费项目在报销时未剔除,如抽血费、测血压、术后护理、体检费等。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复核制度,造成账表金额不相符,有的将不应计入新农合支出的款项填入报表累计支出数,现金管理环节流程未按有关规定执行,凭借条领取的现金过多,造成现金库存余额过大,有的将现金存入个人存折,违反了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

四、审计意见和建议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新农合管理的政策要求,新农合会计和财务制度的核算要求,审计小组对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管理体制、管理手段、人员素质、工作管理流程等方面,这些问题不利于新农合工作今后的顺利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今后的管理工作,建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要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按年度编制新农合基金预算,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防范基金风险,提高使用效率。要规范票据管理、现金管理和资金划拨流程。要健全新农合基金的内部审计和督导检查制度。财政、卫生部门和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定期与开户银行对账,保证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要重视发挥审计作用,定期开展新农合审计工作,强化外部监管。二是进一步加强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统一新农合信息平台。实现新农合管理平台与各统筹地区新农合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将符合条件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纳入新农合信息系统,对参合人员就医信息实行在线全过程管理,使参合人员得到及时便捷的医药费用补偿服务。三是强化新农合经办人员培训和经办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对新农合经办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行县级合管办向乡镇派驻稽查人员或异地交叉任职的办法,建立新农合基金内控制度,防范基金风险,不断提高参合群众受益水平。四是根据新农合筹资情况,进一步规范基金支出管理。要进一步充实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病人收治住院的相应标准,及时办理出院病人的出院手续。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对会计账簿设置、会计科目运用、会计原始凭证的填制、会计档案的装订和整理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

五、案例分析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范文第4篇

一、继续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合理调整方案。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新方案实施前要征求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加强对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使用的审核和监管,每年组织实施专项审计调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二、加大政府投入,提高筹资水平

(一)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个人缴费水平。从2007年起,各县(市、区)的筹资标准不低于60元,并根据政府财力和当地农民承受能力,逐步提高筹资标准。

(二)中央财政给予我省各县(市)以及农业户籍人口比例高于70%的市辖区(除宁波市外),每个参合农民每年2元的补助,按实际情况直接补助给各地。

(三)从2007年起,除宁波市外,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海岛及其他财政实行“两保两挂”地区的实际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元;对经济发达县(市、区)的实际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元,提高到每人每年6元;对其他县(市、区)的实际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0元。

(四)各县(市、区)应根据省定筹资标准的要求,相应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在下一个筹资年度适当增加个人出资额度。要坚持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性质,坚持农民个人出资的原则。

(五)农村五保户、低保家庭和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其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做到困难群体应保尽保。

三、完善合作医疗补偿方案

(一)扩大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实行“住院统筹为主、兼顾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在实行大病住院统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门诊费用报销制度。用于门诊统筹的资金占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门诊费用报销主要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报销费用不低于当次门诊费用的10%,实行当场实时结报,并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同时,积极探索总额预付与按工作量计算相结合的付费方式。

(二)提高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基金年结余率应控制在10%以内。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一般为同级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的2—3倍。提高住院补偿封顶线,可达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左右。适当减少住院补偿的分段,并根据当地医药费用的实际情况,降低高额费用段的补偿比例,实行分段报销比例先递增后递减的补偿方案。补偿比例的设置要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起付线和个人自负比例应随着医疗机构等级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引导农民和医疗机构避免“小病大看”。

(三)补偿方案的调整应从新的年度开始,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辖县(市、区)的工作指导,做到统筹兼顾,避免邻县之间补偿方案差别过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高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探索试行市级统筹。

四、加强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

(一)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各地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和工作量,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并加强人员培训,形成相对稳定、较高素质的管理经办队伍,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合作医疗业务指导和管理的责任,加强对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保障参合农民的权益。同时,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到2007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都应实行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实现本县(市、区)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当场报销。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海岛及其他财政实行“两保两挂”地区的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给予专项经费补助,以进一步推动全省合作医疗信息化工作,各地要确保专款专用。尚未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县(市、区),要根据规定的时限倒计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必要的经费和场所,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使用全省统一的管理软件。已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县(市、区),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逐步规范完善。

(二)继续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多种形式经办合作医疗。对于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搭建好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主动掌握本地农民健康状况、参合情况和费用结报等信息资源。合作医疗有关数据和农民健康档案等信息资源不得用于有损农民利益的商业目的。

(三)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要严格执行《**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试行)》和《**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基金预算年度应与会计年度一致,基金支出户应设立在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合作医疗基金和利息必须全部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补助,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挤占。委托乡镇、村收缴的个人缴费,要按照财务规定,及时足额送存财政专户或经办机构收入户。各级财政、卫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

五、加强合作医疗费用控制

(一)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行“报销款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管理部门审核后拨付”的支付方式。积极探索“总量控制、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次均费用限额”等费用控制方式。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把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合作医疗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范围,考核结果要与定点资格和费用拨付挂钩。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费用变化,提高对医疗费用的监管能力。县及县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的年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长幅度应低于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目录外的自费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15%,确因疾病需要使用自费药品、进行自费检查的,要事先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方可使用。

(二)积极发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农民健康的促进作用。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报销比例要高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积极试行农村“社区首诊制”,引导参合农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要鼓励农民接受中医药服务,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六、做好参合农民的健康体检工作

(一)确保体检工作质量。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建设,落实农民健康体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项保障措施。通过集中体检、下村巡回体检和农民自行到乡镇卫生院体检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结合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制度,加大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力度,通过人才培训、设备援助、下乡巡回服务等方式,协助乡镇卫生院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健康体检服务,保证体检质量。

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结算方式

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形式之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常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形式曾被世界银行专家誉为“卫生革命”,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卫生状况的显著改善和居民期望寿命的显著增加”。但毋庸质疑,农村合作医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随着农民健康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后,所采取的一项新的医疗改革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新的会计准则以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迫切的现实课题。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已经在全国铺开,“新农合”的医疗制度理所当然地经定点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1.医药费结算方式更加复杂,医院面临风险更大

新农合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帐户相结合的方式,对个人帐户的结算医院要直接面对每个参保人员,面对统筹帐户,医院要与各县(市区)的新农合中心进行结算,这比过去的结算方式要复杂得多,此个,新农合的运作方式目前还处于初试阶段,医院财务管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就很容易出现漏洞,使医院遭受损失。

2.不同统筹地区的各种管理方式容易产生财务管理的脱节

大多数的医院承担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服务,由于统筹的地区不同,管理方式也各异,有电脑管理、半自动化管理、手工操作、刷卡、记台帐等等,导致财务数据的搜集、归纳、整理的程序和流程各异,如衔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相互脱节。

3.医疗收费面临多方监督

实施新农合后,监督医疗收费的不单是物价部分,医保部门及参保人也都参与医疗收费的监督,这就对医疗收费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医院资金被占用的现金越来越突出

由于多种政策因素的影响,医院资金很能可能出现短缺勤,例如:医院在新农合管理机构结算病人费用之前,病人的医疗费用是由医院先垫支,后与新农合管理机构进行结算;此外,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堑行办法的通知”中有关对医院药品收支节余资金实行收缴、考核、返还的管理办法,也会造成医院资金被占用的现象。

二、面对新的财务管理要求要采取的对策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新的形势下,医院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积极提供机会和条件开展业务交流,学习同行的先进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答员的素质,使财务人员能高效、快捷、及时地运用新的适合“新农合”要求的财务法规和工作方法为医院各职能部门服务,为医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学习《会计法》等各种法规和会计制度。通过不断更新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科目处理和核算技能的能力和整体业务素质,并将其应用于医院的实际管理中,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由汇财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换

当前,多数医院的财务工作仍停留在事后记帐、算帐上,未能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等职能,这种滞后的管理方式会使医院丧失良好商机。因此,财务工作不仅需要如实记录、反映经济业务、及时、准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而且要写出编报说明和财务分析,及时反映单位的偿债能力、变现能力以及医院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情况和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与去向,不断反馈医院资金运行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说明,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

3.加强医院业务收支管理,全面开展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医疗费定价要以社会平均成本为标准,医院的医疗成本如果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就会有效益,反之,将在激烈的竟争中被淘汰。因此财务人员必须树立资金成本观念,加强经济核算和效益分析,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点转变为降低各种消耗、控制各项支出、挖掘自身的潜力上来。

(1)增强医院资金的积累,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渠道是通芝医疗服务来实现的,为此财务管理应规范收费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收费的透明度,让患者放心,从而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2)在注重医疗收入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医疗支出出。在医院资金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有关财务制度,严格审批制度,防止资金的流失。要严格财务管理,确保基金运转安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保证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专款专用。只人把支出控制到最低限度,相对来说,才能使用医院发展资金得到最大的积累。

(3)必须加强医院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及时清理往来帐。财务部门应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对病人实行每天报帐制度,减少医疗欠费的发生。